危化品调研报告范例6篇

危化品调研报告

危化品调研报告范文1

一、科学合理规划,推进布局调整

(一)制定安全发展布局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统一部署,制定完善本地区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集约用地”的原则,依照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本市通过国家审核的41个开发区产业定位,确定化工产业的集中区域或园区,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要积极推广*化学工业区产业链一体化和循环经济经验,在化工集中区域和化工园区,要合理整合资源,集聚关联产品,优化园区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各区、县人民政府应于2009年底前,完成化工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本辖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并将规划正式对外。从2010年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必须在依法规划的区域内建设,负责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不再受理没有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提出的立项申请和安全审查申请。

(二)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增量必须向工业区集中,存量逐步消化和调整”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引导危险化学品企业实行转产、搬迁、兼并、关闭,积极促进和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市经济信息化委应会同财政、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快形成和出台政府扶持政策,加大跟踪指导力度,积极协调相关地区争取于2009年底前完成中心城(镇)区、黄浦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区内82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布局调整工作。

积极推广闸北、闵行等区建立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推进地区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

二、加强源头管理,提高本质安全

(三)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

市、区(县)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商务委等投资管理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

各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剧毒、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的企业(以下称重点企业),启动现有化工装置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并作出2010年底前完成改造的书面承诺,通过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和装置的安全本质度。企业实施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相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改造完成后还应委托有资质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并将评估结论报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化委、商务委等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要从严审批液氯、氰化物、丙烯晴等剧毒化学品以及易燃易爆、易制毒化学品、合成氨、高纯度一氧化碳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时,要认真了解试生产装置生产准备和应急措施等情况,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生产方案进行审查;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的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四)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运输许可

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新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申请延期换证的企业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组织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方可同意颁发许可证或延期换证;达到一级或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生产企业,在申请延期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免于现场核查,经资料审查后直接办理延期换证手续;要把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紧急停车等,纳入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内容。有关安全评价机构必须将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是否实现自动控制作为安全评价的一项内容,分析其工艺危险性及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完善技术措施,并出具评价结论。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对各类危险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运输通行证等证件的审核发放工作。

(五)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各级财政、金融、保险、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置企业严格按照《*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实施办法》(沪财企〔2008〕30号)和《关于本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投保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

(六)强化技防措施,实施科技兴安

各级安全监管和环保部门要大力推广应用加油站HAN阻隔防爆和油气回收技术。2009年底前,完成对世博会场馆周边300米内、即使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安全距离仍不符合条件的加油站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并完成外环线以内所有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改造。

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市地方标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车载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及其他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GPS监控平台建设和应用,确保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GPS监控系统平台的建设、调试工作,并完成所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GPS监控信息接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行驶速度、路线、运行安全状况的动态监控。在试点基础上,2009年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电子营运证管理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运营车辆资质、技术状况、日常维护、规范营运等方面的监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各有关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发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技术。

鼓励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要确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通过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每一阶段都应制定试验开题报告,组织技术条件论证,编写试验总结报告,并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七)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估导则》要求,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相关企业要及时将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及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并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以及定期组织演练。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和管理。重大危险源涉及的相关场所、设施要实施视频图像监控。

三、夯实监管基础,提高执法能力

(八)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和本市有关规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有效机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新申请或延期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时,要同时提供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剧毒、易燃易爆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在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自评,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并将自评报告提交相关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2010年底前,上述企业应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

(九)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企业认真开展危险化学品普查登记,及时向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确保在2009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健全全市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为有效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打好基础。

(十)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各级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质量技监等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过程监控、跟踪整改制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岗位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同时,要按照各自职责,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监督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立即下达整改指令书,落实隐患治理、应急措施,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各区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台账,每季度按期将本地区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和统计分析表报市级监管部门备案。

(十一)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各级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质量技监、环保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督促相关企业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常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遵章守纪、杜绝“三违”等教育培训活动,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考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考核成绩应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

(十二)针对重点环节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紧密合作,形成合力,大力推进苏浙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建设。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合理确定市境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进出专用道口,完善道口禁止通行标志和标识设置,并负责在各市境道口和危险化学品运输沿线道路,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查验、执法,各级安全监管、交通管理部门要予以积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本市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基础信息平台及车辆实时监控平台,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并负责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专业人员资质情况以及车辆安全警示标志设施等情况进行查验;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收发货责任倒查制度,联合有关部门推广使用电子卡(标签)查验、登记,同时建立道口危险化学品超装卸载应急处置基地,真正形成“基本信息共享、动态监控通报、联合执法同步、查处意见反馈”的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本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可控度。

各级安全监管、建设、质量技监、市政、消防、水务、房地、市容环卫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组织开展易燃易爆场所检修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和防范有毒有害危险作业场所中毒事故安全专项整治,促进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安全受控。

(十三)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

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市危险化学品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要充分发挥安全中介机构和专家的作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检查水平。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应依法暂扣或吊销相关许可证。对使用淘汰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提请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有关人民政府要组织限期予以关闭。

(十四)完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本地区安全监管、公安、交通管理、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相关应急预案,规范和加强重大事故报告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事故得到迅速、妥善处置。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各区、县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市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若干规定》规定,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责任追究,制定防范措施,开展警示教育。受区、县人民政府委托组织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的单位,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向区、县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危险化学品死亡事故调查结束后,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应将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复印件)报市安全监管部门。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工作,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同时收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其他行业、领域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每季度定期分析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对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要及时向相关企业和部门发出事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指导中小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与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大中型化工企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签订应急服务协议,实现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本市安全生产情况逐级报告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要向所在地区(县)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考核;有关中央和市属企业要向市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考核;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应向市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本年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十五)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即将施行为契机,积极通过地方立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十六)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重点地区要在危险化学品综合监管部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本行政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十七)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指导安全生产专业协会、安全评价机构等中介组织严格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帮助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为专家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条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安全生产许可和带储存设施的经营安全许可要聘请专家参与审查;事故应急救援、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制度、措施实施前,要充分咨询专家意见;鼓励和督促中小化工企业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指导,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监管合力

(十八)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高度,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十九)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并逐步完善由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单位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协调,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督促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提高执法检查效果。

危化品调研报告范文2

本报告以2013年度品牌危机公关事件为研究对象,在关键点传媒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基于对2013年品牌危机公关事件的梳理和分析,精选20个品牌危机公关案例,然后参考媒体报道程度、公众关注度、危机冲击力、危机破坏力、危机持续性等维度,分别进行评分,最后评选出2013年度十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该报告由关键点传媒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小组撰写,以危机生命周期为线索,以媒体报道和舆论走势为观察点,以关键点传媒董事长游昌乔首创的“危机公关5S原则”为分析框架,采取“案例主角+案例回放+案例点评”的体例进行总结,对各危机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深度点评,集专业性、权威性于一体,是既有影响力,又有指导性的危机公关年度研究报告。

多美滋行贿门

案例主角:

多美滋

案例回放:

2013年9月16日,央视报道称,为抢占市场,包括多美滋在内的不少奶粉企业贿赂医生和护士,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种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多美滋“贿赂”医生护士的方式有多种:奶粉厂家每个月会向一些妇产科医生及向产妇成功推荐奶粉的护士打款;邀请专家讲课,医生、护士听课,厂家以“赞助费”、“车马费”形式给医生护士送钱;给新开医院提供装修等。报道还公布了多美滋给医护人员的打款明细。报道称,天津的一家医院妇产科,奶粉是医院准备的,产妇家属并不知道是什么品牌。记者提出想自备奶粉时,护士明确表示:“我们这儿一般不让。”

9月17日下午5点左右,多美滋发声明表示:“对中央电视台关于多美滋在天津一些医院推广奶粉的报道,多美滋中国表示非常震惊和重视。我们将立即就此事件展开调查。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严格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包括《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为此设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有违法,我们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9月22日,央视《东方时空》报道称,知情人士再度向央视记者提供了多美滋公司各区销售人员之间的邮件往来。据粗略统计,该公司仅今年4月就向北京、辽宁、吉林、河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等北区的7省区医务人员打款50万元,而包括北区在内,多美滋公司在我国一共有6个大区。此外,在多美滋公司2013年前5个月的销售情况表中,单独有一栏“纯医务增长”(在医院由医生完成的销量),以今年2月为例,该增长率在各省份均超过10%,个别更是接近60%。

9月23日晚,针对被曝行贿7省区医务人员细节,深陷“贿赂门”的知名奶粉企业多美滋公司发表声明,称多美滋非常重视央视的报道,已于数日前启动了事件调查。现在调查尚在进行中,结果或将于10月1日前公布。

10月17日,多美滋的调查报告称:央视报道的内容与多美滋赞助的一个妇幼健康教育项目有关。该项目是多美滋与专业医学组织共同举办,目的在于提高妇幼健康保健水平。“多美滋公司的内部政策一向强调支持母乳喂养,并要求所有行为必须符合中国政府的规定,”多美滋称,“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调查发现,尽管该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但是在项目的具体执行中,由于管理不力,出现了一些有悖项目初衷、违反公司政策的行为。对此,多美滋公司深表歉意。”多美滋表示,公司有着严格的规定,绝不姑息任何不合规的行为。因此公司立即采取了行动,彻底纠正上述错误。

对于具体措施,多美滋表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立即全面中止该妇幼健康教育项目在所有地区的执行。其次,多美滋中国公司领导层对此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公司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任命新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处理相关事务。另外,多美滋表示,已决定对全国范围内所有员工开展合规培训,以确保所有行为完全符合公司和相应的政策规定。“这一专项培训将在三个月内完成。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同时,天津方面也公布了调查结果,2011年以来,全市85家医疗卫生机构的116人受多美滋公司委托,以向新生儿和婴幼儿家长授课、发放宣传材料、推介免费使用多美滋奶粉、提供相关信息等方式,违规接受多美滋数额不等的钱款。随后,对116人违规接受的钱款全部予以收缴,对13名问题比较严重的违纪违规人员予以处理。

案例点评

根据著名危机公关专家、关键点传媒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游昌乔先生危机公关5S原则,对案例做如下点评:

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

一则“第一口奶”的电视新闻,将多美滋拉进了舆论风暴。多美滋被指通过贿赂医院工作人员事件瞬间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发生后,多美滋对此事件非常重视,立即就此事件进行调查。并称如有违法,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然而,其公开道歉并承担责任的举动却在一个月之后才姗姗来迟,这让其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项目分数:40分 评分:20分

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

事件曝光后,多美滋方面首先声明成将对事件展开调查,一个月之后调查报告,承认问题,表达歉意。但在此期间没有站在消费者立场,进行沟通,也没有主动与媒体进行正式沟通,只是单方面发表声明和内部的调查报告。不符合真诚沟通原则。

项目分数:20分 评分:5分

速度第一原则(SPEED)

多美滋虽然在第一时间对此事件进行了回应,但在在9月23日发表的声明中称:调查结果将在10月1日前公布。但实际公布时间却推迟到17日,且这段时间并未对调查结果进展进行说明。此时危机已经愈演愈烈,违背速度第一原则。

项目分数:20分 评分:5分

系统运行原则(SYSTEM)

该事件调查结束后,多美滋首先立即中止妇幼健康教育项目在所有地区的执行,并对该事件所有负责人进行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另外,多美滋决定对全国范围内所有员工开展合规培训,以确保所有行为完全符合公司和相应的政策规定;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等等一系列危机处理的系统运行。

项目分数:10分 评分:10分

权威认证原则(STANDARD)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并没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而是多美滋内部自己声明。不符合权威证实原则。

危化品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 世界新闻报 品牌危机 新闻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19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510630

一、报纸品牌的品牌危机分析

张明立、冯宁将品牌危机定义为“由于企业自身的失职、失误,或者内部管理工作出现纰漏等,引发品牌突发地被市场吞噬、毁掉甚至销声匿迹,公众对该品牌的不信任感增加,销售量急剧下降,品牌美誉度遭受严重打击等现象”。亚伯拉罕提出的“品牌危机模型’包括身份、外部呈现资产。信誉、地位、市场这六个相互联结的维度,其中“信誉受损”是定义品牌危机最关键的指数,品牌危机的实质在于对品牌声誉造成的损害。

报纸品牌危机可以被解释为经营环节中的不当操作对报纸品牌信誉造成损害的事件。它有一个历史归因的问题,当正确的作法尚未建立或被承认,不当操作对报纸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甚至在发展初期被认为理所当然。当新闻业对“正确作法”形成评估标准,读者的新闻素养也不断提高,“专业主义不仅在从业人员中创造期望值,这些人所服务的对象也同样形成了对专业的期待。对良好做法的期望和标准使他们对不当操作形成概念。”一旦对“良好”和“不当”有了认识,违背职业准则就越可能在相关群体中招致负面影响,形成丑闻和危机。

报纸品牌在新闻、发行、广告三大部门都有可能出现运营错误而产生危机。新闻丑闻包括抄袭、捏造、信息遗漏、违犯法律或道德法则的活动等;发行丑闻包括夸大发行量、杜撰人口特征等;广告丑闻则包括价格不透明或偏颇、有意为广告商塑造美好形象等。

表面上看,从2011年7月4日《卫报》对《世界新闻报》2002年窃听失踪少女米莉・道勒及家人的电话进行头条报道引起公愤,到7月10日出版最后一期,这份有着168年历史的星期日小报从危机爆发到品牌死亡仅用了6天时间。事实上,《世界新闻报》的品牌危机始于2006年,负责皇室报道的该报前记者克莱夫・古德曼因窃听被判4年监禁。2011年4月,《世界新闻报》又发生首席记者贝克和副总编辑埃德蒙森涉嫌窃听电话被捕事件。

第一次危机以时任主编安迪・库尔森辞职结束;新闻国际公司在第二次危机发生后发表“坦白的道歉”并选择部分受害人士进行赔偿;在最后一次危机中,《世界新闻报》迟迟未主动揽责或道歉而直接宣布停刊。相比其他新闻机构发生危机后成立专门委员会深挖起因和过程,它的危机处理可以用“泛于表面,草草了事”来形容。《世界新闻报》的品牌危机有两个特声:品牌危机在五年中里连续出现以及报纸对危机的处理相当消极和被动。它的成因和处理在报纸品牌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

二、市场因素:《世界新闻报》品牌危机的外部原因

市场因素被认为报纸品牌危机的是主导原因。莱兹伯斯等认为影响事件成为危机的市场因素可以归结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以及市场为压抑市场(represivze market)”。一个市场是“压抑市场”还是“成长市场”(growth market),则取决于该市场是否有增长空间。

从媒介间竞争来看,英国报纸市场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三百多年。读者和广告商市场相继受到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侵蚀,增长空间日益狭小。从媒介内的生态圈来看,1970年代,小报成为英国新闻业的稳定特征并成为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种,但1980年代后,针对中产阶层的报纸吸收小报的形式和内容而加入竞争,星期日报纸市场(包括质报和小报两种)开始缩水,发行总量在1965年、1985年和2007年分别为:2360万、1770万、1131万,而其中包括《世界新闻报》在内的六份星期日小报发行总量在1965年、1985年和2007年分别为:2089万、1509万、877.5万。

市场不断缩水,但竞争对手日益增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这是《世界新闻报》所面对的市场因素的最大特征。星期日小报要在媒介间和媒介内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在名人、犯罪、体育等“传统”方面的独家新闻必须享有最高声誉和地位。如果对手抢先披露一件新闻,其他小报的记者编辑们就非常紧张,这样的被动局面出现几次就意味着“被炒鱿鱼”。这种你死我后的竞争背景催生了被称为“黑暗艺术”(dark art)的行业文化,即为获得信息而采取的不正当行为,窃听电话和窃取手机信息、买通警察提供信息都是其中的形式。

三、文化因素:《世界新闻报》品牌危机的根源

近年来研究者将新闻丑闻的主要归因推至编辑部文化,组织和工作机制的角色被放大。在研究《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报》等品牌大报相继出现新闻丑闻的原因时,罗伯森认为“抄袭和捏造丑闻不断发生的原因不仅是年轻人们不负责任或要做害群之马,抑或互联网的诱惑,而在于编辑部的文化本身”。帕特森等人也认为《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中占优势的组织文化不能增强报纸在各个层次的王要承诺,并因此让它们在库克和布莱尔的事件中蒙蔽了视线。

沙恩将文化定义为“群体在解决外部适应与内部整合过程中习得的共享基本假定,由于它们运作良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被传授给新成员,作为当遇到同样问题时进行认知,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作为默多克进军英国市场的第一份报纸,《世界新闻报》的文化假定首先来自默多克的新闻理念。报道“水门事件”的名记者卡尔・贝恩斯坦认为可以用“默多克王义”来形容他所倡导的“意味着制造争议和轰动”文化,默多克的一名助手受访时透露:“鲁伯特关心的就是如何最快最好地获取新闻.至于香肠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并不想知道。”。《世界新闻报》的基本假定归结为:为了制造争议和轰动而不择手段。这个假定作为公认的“有效”方式,意味着编辑和记者们要获得认可,就不得不实践这套新闻文化。

再来看看这种基本假定在组织内的传授和体现。《世界新闻报》的前记者和编辑将克鲁森领导的编辑部描绘为“弥漫着一股疯狂,有时可鄙的气氛,一些记者公开讨论运用窃听或其他不正当的方式取悦难缠的编辑”。克鲁森默许了即使从小报标准来看也算是过当的措施,比如窃听电话、收买警察,一个前记者称之为“不惜一切代价”的思维。从“不想知道香肠如何得采”到“不惜一切代价”,默多克的新闻文化不仅毫无变形,而且通过明确指令提高到战术实施层面。

缺乏正当的新闻文化的指引,从业人员偏离行业和读者普遍接受的轨道甚至超越社会道德心理底线,这是《世界新闻报》危机频发的根源。这种新闻文化已经成为组织的思维源点,而《世界新

闻报》在三次危机中的处理又都没有触及文化问题,它所引发的窃听丑闻因此连续发生;也正因为它在内部已被认力是正当和有效,反思和补救被视为对基本假定宣告“无效”,《世界新闻报》对三次危机的处理最后都草草了事。

四、品牌利益之争:《世界新闻报》死亡的加速器

一般报纸的品牌危机并没有出现张明立和冯宁在品牌危机定义中描述的崩溃状况。《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报》在新闻造假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出现发行量增长。这一方面出于报业以垄断型市场结构为主导的特点,大多数报纸在垄断型市场上的可替代性很低;其次与它们及时的补救也有很大关系,一般的报纸比其他行业更了解危机处理的机会和方式。

在《世界新闻报》的例子中,品牌危机直接导致品牌死亡的情况在报业非常罕见。这场品牌危机只有危机产生和死亡两个始末端,而没有危机处理和解决的中间环节。一般认为,英国小报文化背景中的《世界新闻报》还不至于判处死刑――其他小报也有类似的作法,媒体评论家都用“出乎意料”、“史无前例”来形容这个结果。自2006年第一次窃听丑闻被曝光以来,《世界新闻报》仍以每周日发行250万份左右的数字领衔星期日小报市场,广告商也继续买它的广告;7月4日的窃听丑闻之后,读者和广告商也没有立即弃它而去,OnePoll公司对1000名读者的调查发现,34%的读者知道窃听事件并对此“非常在意”,42%的读者“有些在意”,1/5的读者表示“完全不在意”;事发后撤出广告的客户包括可口可乐,福特,雷诺等,但数量仍未达到客户总量的20%,也有人士认为“等这场消费者风暴过去,广告商们又会返回《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品牌的死亡并不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不存在延伸品牌与母品牌的关系过于密切的原因,而是特定时刻与公司品牌的利益关系使然。母公司新闻集团希望买下BSkyB(英国天空广播)剩余61%的股份,《世界新闻报》丑闻使国会和公众对默多克长久以来的质疑和不满达到顶峰,导致收购无法推进。另一方面,由于默多克长期以来担任公司品牌的代言,他受到质疑从而使新闻集团的声誉受损。而报纸收入在新闻集团中只占不到30%的份额,同时也是发展空间非常有限的行业,当《世界新闻报》的危机使公司品牌整体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并成为未来的战略重点的主要障碍时,新闻集团选择不作任何补救.直接宣告它死亡来解决公司品牌的危机。

对于历史悠久的品牌来说,保持传统以及如何将传统与现实结合,是品牌维护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世界新闻报》创办者贝尔最初为报纸设定“犯罪、轰动、罪恶”的基调,1970年代后以“性感、罪恶、板球”为配方并加强对“性”的报道,因此可以说它是一个传统保持得当的品牌,但小报所特有的窥人隐私和渲染轰动的“低眉”(low-brow)传统带有剑走偏锋的性质,一旦品牌特色越过了道德底线,品牌危机就可能发生。

危化品调研报告范文4

在金融危机下,人们的心理随之发生改变,纷纷调整自己的消费策略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最明显的表现是,消费者开始注重节约,变得更加理性,对产品的价格也更加敏感。这种变化对于奢侈品行业来讲,无疑是“当头一棒”。

面对此种趋势,各大奢侈品牌开始积极找寻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这份调研报告,或许能让我们看出一些端倪。

中国或成为奢侈品市场的重要阵地

Armani的相关报告显示,其在中国内地超过50家的门店中,约10家是去年开业的。另一大奢侈品牌LouisVuitton也于今年1月至2月之间在中国连开两店。奢侈品牌三巨头之一的Gucci,也于近日在北京开出新店。

无独有偶,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显示,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事实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奢侈品消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发言人欧阳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将会是各国奢侈品品牌的重要阵地。

毕马威中国对15个城市进行调研后,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追上潮流》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事实――消费能力持续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但近年来增幅也非常惊人――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年均提高18%,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4.7%。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只是代表了中国城市平均水平,事实上,一些沿海城市的收支水平要远高于该数字。同时,该报告显示,中国的中产消费者将奢侈品与成功和品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京和二线城市的受访者对此尤为认同。相对而言,对奢侈品牌和奢侈品拥有者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并不多。虽然有49%的受访者称他们无力购买奢侈品,但是将来打算购买。

奢侈品市场隐藏着危机

报告中称,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深入发展,该市场在过去两年明显出现饱和迹象,奢侈品公司的品牌个性和公信力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据统计,受访者平均认识64个不同的奢侈品牌,而2006年调研时的相关数字是52个。这15个城市共有6600万成人人口,其中约有30%来自中产家庭。毕马威中国零售和消费品业主管合伙人戴力行(NickDebnam) 指出:“进入中国奢侈品市场不久的公司面对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中国消费者认识的奢侈品牌数字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市场已开始出现饱和迹象。”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中国消费者渴求奢侈品,但他们对信贷消费的态度仍然谨慎。在大部分产品类别,表示愿意借贷购买奢侈品的受访者不到10%。约有29%的受访者没有信用卡或贷记卡,只有19%的受访者拥有3张或以上的信用卡或贷记卡。

报告还指出,在放宽出境限制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带动下,中国消费者出境旅游的机会增加,也令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出现变数。调研显示,月收入在8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受访者,平均每年有出境游2.3次,而2001年的数字仅为1210万人次。戴力行引述调研结果指出,过半数的受访者会在旅游时为别人购买奢侈品作为礼物。“就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而言,他们很喜欢在国外购买奢侈品,部分原因是国内征收的关税和增值税较高,国外售卖的产品相对低廉。此外,中国消费者还希望体验逛国外专卖店和旗舰店的感受。”

了解细分的消费者

中国并非是一个简单和单一的奢侈品市场,它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差异和细分迹象,吸引消费者的因素越来越复杂。毕马威的这份调查,把中国奢侈品消费群看作4个部分――彰显炫耀的因素、鉴赏与收藏、领导潮流和纵情享受。在报告中,称为“炫耀因素”的地位认同仍是推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但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懂得欣赏品牌所代表的价值和传统;此外,鉴赏收藏、领导潮流和纵情享受等也逐渐成为奢侈品消费的推动因素。

此外,该报告指出,把奢侈品看作特定标记的中国消费者,数量有所减少。他们倾向于更有创意地使用品牌,以表达他们的身份与个性。这些消费者将是新品牌的先期使用者,但仍有可能与更知名品牌的购买交织在一起。

毕马威公司表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公司,应该认真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趋势。该报告补充说:“奢侈品公司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把意欲渗入中国市场的范围与程度考虑在内。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奢侈品公司也需要采用传统广告以外的方式,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展销、推广活动和赞助等另类营销策略,在培育市场和强化诸如地位、唯我独有等价值方面更为有效。”

选择合适经营模式

毕马威公司还表示,尽管许多品牌正在以建立全资外资公司的方式,直接投资中国市场,但是与合资伙伴或执照持有者合作的方式,仍旧有许多优势。

由于有更多的公司涌入中国市场,而且消费者在购买中比以前考虑的因素更多,所以零售商们在奢侈品广告宣传方面所面临的激烈竞争,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毕马威的结论是,消费者们通常能够认出60多个不同的奢侈品牌,而且他们对于不同品牌的传统所具有的辨识力与理解力正在与日增强。

危化品调研报告范文5

一、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

1.起草《大学化学危险品和管制药品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年月5日正式发文,文号:号。

2.制定《大学化学危险品和管制药品管理办法解读与化学品管理工作流程》。

3.负责开发 “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并组织完成试运行与试点运行。系统开发进程:3月,开发完成“钢瓶管理”、 “化学品自购”、“废弃物管理”、“易制毒化学品预申购”四个功能模块;5月,组织召开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试点运行培训会,系统在化学化工学院正式运行;6月,全校易制毒化学品预申购工作统一在系统中进行;9月,完善与财务系统对接,固化“三角色问题”流程;11月,开发完成“安全巡检”功能模块;12月,完成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验收。

4.组织开展并参与以危险化学品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检查与排查工作7次。

5. 日常工作:①组织开展两次易制毒化学品预申购;②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证书办理(已办理证书45张); ③“易制毒化学品信息管理系统”维护与台账管理;④易制爆化学品购买备案工作(已备案购买证明37张);⑤“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流向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录入与台账管理;⑥“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日常维护与结算报销,截止到2017年12月8日,化学品安全管理平台完成1264笔订单,资金流水254607元,报销完成32单;入驻商家115个,待入驻商家175个;平台现有在售商品22万余种;⑦西南大学本部废弃物暂存柜的日常管理。

二、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1.起草《大学辐射安全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意见征询,正在三稿修订中。

2.负责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有效期2017年3月24日-2022年3月24日,证书许可了2个乙级、1个丙级放射性同位素场所;18台射线装置;2个放射源;37个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3.负责组织辐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培训与职业病体检工作,共组织26人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27人参加职业病体检。

4.负责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新办17人(共计27人)个人剂量监测卡。

5.为校内1台新购射线装置办理了环评手续。

6.撰写并《关于规范射线装置和含放射源仪器设备申购和验收工作的通知》,正式规范校内射线装置的申购、验收和报废工作流程。

三、安全检查与排查

1.参与学校自主开展的安全检查4次,并撰写检查报告。

2.配合公安部门现场安全检查2次,并撰写检查与整改报告。

3.配合环保部门现场安全检查3次,并撰写检查与整改报告。

4.参与配合教育部科研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组 “回头看”现场检查,并撰写会议纪要。

5.配合公安、环保、人武等部门开展高危危险源、易制毒、易制爆等清理排查工作4次。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

1.参与组织包含专家讲座、公司培训、上级管理部门培训、异地培训等校级通适性安全教育活动7次,并撰写活动总结、新闻稿等。

2.协助开发与管理“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目前学校全部自然科学类二级单位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均完成了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部分单位组织教师进行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并取得证书。

五、实验室安全防护条件改善

1.负责实验室废弃物暂存柜(2台,价值70万)的申购、招标、安装、验收、报账入固工作。

2.负责2017年修购专项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第二批统一招标设备的招标、安装、验收、报账入固的跟进。涉及强酸强碱柜115件,易燃品存储柜41件,专用气体探头双瓶防爆气体钢瓶柜77件复式应急喷淋洗眼器142台、台式单头洗眼器459台。

3.负责冰箱防爆改造的招标、改造过程现场维护、验收、报账工作。共完成改造107台,费用30万元。

4.负责辐射检测仪等安全专用设备(价值9.7万)的申购、安装、验收、报账入固工作。

六、学习与调研

201年度,我受处里委派分别到南京、天津、沈阳、南昌等地,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学习与调研。

危化品调研报告范文6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强调要按照远近结合、内外统筹、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市场调控,扩内需、促出口、稳价格,推动农业生产调结构、上水平、增后劲,通过保就业、重民生、促增收,维护农村稳定。会议要求,当前要重点采取以下八项措施:

一是抓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二是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三是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四是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五是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六是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七是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八是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广网

国外壁垒加深 外贸形势不乐观

近期,商务部网站《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9》。报告称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不容乐观。这是自商务部2003年首期《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以来的第7期年度报告。

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受国际市场需求下滑的直接影响。我国外贸增速逐月放缓。同时,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有所增加,一些国家政府和行业组织日益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和企业设置各种贸易和投资壁垒,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21个国家(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超过60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0起、保障措施10起、特保案件2起。美国对我出口产品发起11起337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7.5亿美元。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限制措施、滥用贸易救济调查等各类贸易壁垒措施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不容乐观。

――商务部网站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力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外资司副司长刘洪宽近日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境外石油、天然气和重要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合作开发力度,通过与有关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分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在“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新形势下正面临难得机遇。他说,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国家对中国投融资需求有所增加,在一些领域放宽了限制,中国对外投资和并购阻力有所缓解:各国先后出台振兴经济计划,救市资金逐步到位。这对中国企业开拓市场带来新的商机,特别在环保节能、绿色经济、品牌经营以及商业网络等领域。相关国家与中国开展合作愿望迫切。

刘洪宽称,中国还将开展海外科技智力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欧美等境外科技资源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进行先进制造业领域对外投资,与有关国家和地区企业共同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打造国际品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参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积极推动服务业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从事分销、银行、基金管理、航运等服务,为投资所在地创造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

――中国新闻网

我国经济面临库存调整反弹可期

2009年一季度出台的数据显示,受终端需求疲软的影响,滞缓的库存调整和依然较高的投资,决定了经济离供需平衡点还有距离。北京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去库存化,短期调整痛苦,经济阶段性反弹可期。

报告认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些综合因素导致库存消化困难加大。一是外贸形势恶化降低产能消化能力。二是消费品需求增速放缓。三是盲目投资将加重产能过剩。鉴于当前经济形势,报告认为,短期调整痛苦。经济阶段性反弹可待。

由于库存增长较快,而且从多个行业看。库存增速快于销售收入增长,说明短期内经济仍处于下行态势。库存不被消化掉,经济就不能走出底部。决定产能利用率高低的最终因素是终端需求,只有终端需求恢复了,产能利用率才能回升,而产能利用率的回升则标志着“去库存化”过程的完成。考虑国家振兴经济政策的效应逐渐显现,社会库存消化完毕可能需要两三个季度。之后,中国经济将会呈现阶段性好转。

――金融时报

社科院蓝皮书:房价下半年将止跌企稳

作为一年一度的“惯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了《2009房地产蓝皮书》。该蓝皮书预计,2009年将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商品住宅空置面积将会较快增加,但在宏观经济回暖的形势下,下半年住宅价格将会止跌企稳。

针对2007年末至今的住宅价格下跌情况,蓝皮书预测,已经出台的房地产优惠政策有利于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短期来看,已经颁布的减息、税费优惠、对开发企业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都有利于房价的稳定。在“保增长”的大调控目标下,可能还有利于房价稳定的政策出台。从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因素看,第三次“婴儿潮”出生的大量“80后”年轻人的结婚需求,将刺激住房刚性需求的增加。过去五年经济高速增长形成的居民财富积累的基础,将对房价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在一系列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作用下,预计2009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将出现回暖。在此条件下,预计2009年下半年住宅价格有可能止跌企稳。

――上海证券报

成思危:中国经济有望提前复苏保八也要保质

“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在“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有望在2010年走出危机,比世界经济提前复苏。

他分析,一季度的增长,主要是靠消费和第三产业拉动,目前来看是投入阶段,发挥的效益还不够明显,而外贸形势还相当严峻。大概在今年年中,即二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可以实现投资效益的回收,经济出现回暖迹象。

“今年的‘保八’没问题,但要注意提高‘保八’的质量。而且不能忽视环境保护”。成思危说,中国要争取的是实实在在的、真正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经济增长,而绝不要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的“保八”。

――中国新闻网

张晓强:中国将进一步改革油价机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价格波动与新兴经济体对策”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油价机制改革,未来油价的限价会根据国际油价调整。更加市场化。

张晓强表示,初级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他认为,矿产品、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应该反映这种大宗商品的特征以及这些大宗商品对于环境的影响。

张晓强说,中国未来油价的限价会根据国际油价调整。更加市场化,中国今年会进一步深化油价改革。“中国已经宣布启动石油战略储备第二

阶段的建设,我们需要促进国内价格机制改革。”

――广州日报

厉以宁质疑当前宏观调控央行总量调控存瑕疵

“2009宏观经济论坛暨博士后发展报告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针对当前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总量调控应改为结构调控。

厉以宁表示过去一直运用的总量调控,有其局限性。首先总量调控容易导致一刀切。因为宏观经济的基础是微观经济,而微观单位是千差万别的。

其次总量调控是施加于总需求调节上的,而总供给的调节是不可能依赖总量调控的。总供给的调节涉及到产业政策的问题、地区经济结构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所以总量调控是有局限性的。

第三,因为市场是不完善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资源供给是有限的。市场经常处在非均衡的条件下。而在非均衡的条件下,总量调控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针对总量调控的局限,厉以宁指出正确的调控应该是以结构调控为主。

――网易财经

周小川称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华盛顿出席2009年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部长级会议时发言称,自中国政府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后,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中国经济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周小川指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内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财政收入下降,就业压力持续存在。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他强调,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改变,加之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发挥效应,中国经济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中国新闻网

光:二季度不宜降息投资结构有待调整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光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论坛上发表了对我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看法。

光表示,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经济运行有整体回稳的倾向,但整体经济结构有待改善,4万亿保增长投资的结构有待调整。同时,他表示,针对目前贷款激增的状况,二季度仍然不宜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