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毕业总结范例6篇

工贸毕业总结

工贸毕业总结范文1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1.毕业生就业企业分布

据对湖南省几所高职院校2007年国际贸易专业354名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统计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占比重达84.7%,在大型企业就业的仅占15.3%。而供职于民营企业的占就业人数的81.7%;供职于国有企业的占8.2%;其他10.1%则集中于三资企业。

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统计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在省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6.2%;省内人数占总人数的43.8%。而省内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占该专业省内就业人数的47.2%;而省外则主要分布于深圳、东莞、广州、浙江等沿海省市,占省外该专业就业人数的79.3%。

3.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

从调查统计来看,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营销、报关、报检、单证处理、商务秘书等岗位,各岗位人数分布比例分别为28.7%、14.4%、11.1%、22.8%、12.8%,其他岗位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10.2%。

企业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要求

1.对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要求

调查中,企业普遍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经济贸易的基础知识、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贸业务处理能力等四部分知识结构。高职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掌握熟练的外贸业务处理能力,相对宽厚的技术基础知识,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对第一线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毕业生认为学校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时应注重这一知识结构的有机融合,课程体系的设置能充分体现这一知识结构的特点。

2.对毕业生能力结构的要求

调查中还表明,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普遍要求有较强的计算机与外贸业务结合操作能力、外贸业务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也普遍感到工作中对计算机与外贸业务结合操作能力的要求高,对外贸业务处理能力也异常突出,特别是对外营销能力、单证处理能力、报关、报检能力应用较多,其应用比例分别达到了25.7%、40.2%、20.3%和10.8%,其他方面仅为3%。另外,毕业生还普遍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差,处在一种想做却做不了的阶段。他们认为学校的教学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

1.人才需求量分析

据国内知名人力资源供应商――前程无忧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月份其了2773家外贸企业的19995个需求职位,包括从跟单员、外贸业务员、采购员到进出口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职位,位居行业需求排行第六位,而2005年同期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排行在十五名之外。

中国对外贸易正在经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加人WTO后,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渗透海外市场,特别是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外贸法》,允许个人经营进出口贸易,我国外贸业面临了全新、多变的发展机遇。与大幅增长的贸易业务不协调的是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

根据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5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2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10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5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尚有100万人才的大缺口。因此,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相当乐观。

2.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外贸工作岗位主要是出口营销、单证处理、报关、报检四项工作,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4.2%、36.4%、21.5%、17.9%。

3.相关岗位的资格证书要求情况

据调查分析,对外贸易人才的新需求首先表现在,不仅要能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具有单证员证书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非常少,拥有报关员证的人才严重紧缺。统计数字显示,现报企业与注册报关员之比竟为9:1。随着外贸量的增长,对持证报检员的需求增大。加之,国家规定2005年6月30日之前,没有参加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获得报检员证书的人员将不再具有报检资格,不得从事报检业务。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对持报检员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更加供不应求。

4.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新的要求

(1)操作和语言技能。企业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人员更要能够熟练运用英语。

(2)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外贸业务涉及海关、物流等方方面面,且每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外贸企业人员必须灵敏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同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3)较强的营销能力。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仅仅能说英语,能翻译文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这就需要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应该注重国际营销经验的积累,使得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在国际推广方面运用各种营销渠道、专业手段来吸引国际买家的眼球。

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能够从事我国各行各业对外贸易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坚持“理论够用。专业扎实,强化技能,重视应用”的人才培养原

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知识、能力、素质模块化,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必须要与未来的工作有相当强的“粘合性”,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国际经贸竞争的“外语+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形成具有自我创造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

(1)大力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应与从业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紧密结合。属于国际经贸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相对较多,如报关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单证员等从业资格考试,国际商务师系列考试等。在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试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另外,对有重叠内容或教学要求有共同地方的课程进行整合。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以中文的理论及单证为主进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强调英文函电的使用以及英文单证的制作,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应对该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外贸函电的内容整合进去。教学中,业务流程的讲解和外贸函电的应用结合在一起,每一个环节中英文相对应,每一步骤力争和实践环节相符,使我们的教学真正跟上时代的需要。

(2)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实施手段。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中要突出“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实务为中心、以操作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实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信息,或参与社会实践,集合团队的力量进行问题的分析或解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要注意“讨论式”“启发式”“对比式”“归纳式”等多课程执行方式的有机结合运用、总结和推广,将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使课堂富含强大的信息量和直观上的艺术享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在教学中体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因此,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培养国际化意识,还须在教学中贯穿“英语”的使用和应用,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应采用阶段性递进的“双语教学”,努力使毕业的学生能较好地使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

工贸毕业总结范文2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案”分析

加工贸易的历史功绩无可匹敌。自从珠海香洲毛纺厂1978年8月签订第一份毛纺织品“来料加工”协议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迅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提升到2008年的10535.9亿美元,增长了630倍。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半壁江山”,其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加工贸易多年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来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了我国IT等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基本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外资企业占比高,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土地、能源、资源占用和消耗大;环境污染较重;最关键的是,加工贸易的某些发展趋势似乎要将中国固定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低端而无法自拔。

在既要保持加工贸易发展又要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的价值取向中,“转型升级方案”酝酿而生,这一方案明确了今后加工贸易发展的三大目标。

第一,加工贸易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要实现升级。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途径,一是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双高”方向发展,比如定期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辅之以进口设备减免税等优惠措施,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环节,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制造层次。二是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产业的发展,2004年至今,国家多次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共计1140个“两高一资”商品税号列入禁止类目录,小得参与加工贸易,共计2247个“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商品税号列入限制类目录,这些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第二,加工贸易的区域布局要实现优化。我国加工贸易在空间布局上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大多数加贸企业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放养”,监管风险较大;二是布局极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为了推动加工贸易向这一目标前进,2004年海关总署出台了《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明确表示要引导加工贸易增量向“区域化集中管理”发展。2007年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制定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务部还分别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确认南昌、成都等31个市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第三。要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u”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一般情况下,处在曲线两端的研发、销售环节利润较高,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环节利润最低,而我国90%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就处在“u”字曲线的最底部。属于投入劳动力、能源还有资源型原材料过多,得到的价值同报却很低的状态,还要赔上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要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就要解决非加工环节难以纳入保税监管的难题,目前海关总署已经在出口加工区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试点,商务部也出台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环节延伸。

二、加工贸易“产业毕业制度”的提出

如果说“转型升级方案”是为了解决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那“产业毕业制度”则是基于加工贸易的两个重要特征而提出的。

第一个特征是税收减免。加工贸易又称“保税加工”,企业进口原材料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这其实是一种国家“让利”行为,目的是吸引国际投资,扶持产业发展,推动出口增长。这种“让利”幅度是惊人的,以2008年加工贸易进口总额3784亿美元,以及9.7%的平均关税税率、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率来计算,国家共“让利”1073亿美元(不考虑退税、内销等其它因素)。实践证明,正是这种“让利”行为引发了加工贸易的迅猛增长。

第二个特征是监管严密。如果说贸易自由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那加工贸易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为防止加工贸易成为“走私渠道”,确保国家税收安全,商务部(原外经委)、海关、国税、外管局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推出了许多监管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头分管”的格局。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繁多的申报审批手续,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因违反规定而遭到处罚。

这两个特征表明,加工贸易是一种“非正常”的贸易行为,既享受国家“让利”又接受严密监管,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加工贸易可以作为我国拓展国际市场的利器,但它不能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加工贸易应该是一种阶段性的贸易形态,因为国家的“让利”行为不会是“无限期”的,当我国真正跃身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时,加工贸易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各类产业借助加工贸易政策进行发展也应该是阶段性的,当它具备了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时,就应该摆脱对加工贸易的依赖,转为一般贸易。

然而我国现有的加工贸易政策却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各类产业不管层次高低、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可以托庇于加工贸易之下,这种“有进无出”的做法造成加工贸易日益膨胀,引发了外贸结构失衡、监管风险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转型升级方案”提出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通过提高“门槛”迫使一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两高一资”产业退出加工贸易。这种做法,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加工贸易的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但是并没有为这些产业今后的命运作更多的考虑。

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就像是一所“学校”,各类产业是其中的“学生”,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在加工贸易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然后它们会到达一个“临界点”。对大多数产业而言,“临界点”代表它已经具备了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就应该从这所“学校”毕业,由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这样,加工贸易就可以形成一个“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吐故”就是打破“可进不可出”的限制,推动有足够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毕业”;“纳新”就是继续保留加工贸易的传统产业或“两商一资”产业,必须吸

纳新技术,加快产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加快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这个构想,笔者提出要建立“产业毕业制度”:在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产业的发展情况,为其设置“临界点”,预留“过渡期”,在确认某类产业突破“临界点”后,就推动其从加工贸易领域“毕业”。

三、“产业毕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产业毕业制度”的目标就是推动加工贸易产业逐步向一般贸易转移。在这项工作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如何评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计算产业所需要的“过渡期”,如何避免过早的将不成熟的产业推向一般贸易。为了积极平稳的推进这项工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产业类别。我国加工贸易规模庞大,产业类别非常丰富,根据产品细分的话不下万种。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粗,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部产品,就难以判断这类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加工贸易的依存度。比如“电子产业”,既有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又有彩电、冰箱等消费电子产业,还有集成电路、移动通讯等较为高端的产业,为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设定“过渡期”难免顾此失彼。如果产业类别分得太细,就会导致这项工作过繁过细,制定和执行起来难度太大。笔者建议是以商品编码(前4位)为基准进行分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继续细分或进行合并。这样处理有三点理由,首先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依据的就是国际通行的商品归类总规则,易为中外企业接受:第二是因为商品编码(前4位)既对产业大类进行合理细分,又对同类商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合并,幅度层次比较恰当;第三是因为对产业实力的评估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数据,它本身就是按照商品编码分类统计的。

2 指标评分体系。产业“毕业”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建立一套能够反映加工贸易各类产业实力的指标评分体系。这是“产业毕业制度”中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一项工作,笔者建议不仅要纳入那些反映“硬实力”的指标,如厂商数量、出口金额、国际市场份额、平均利润率等,还要考虑产业“软实力”等其它因素,如品牌数量和知名度、研发和销售能力等。最终评分则反映出该类产业的实力,及其与国外同类产业相比所处的地位,比如满分100分的话,就意味着该产业实力很强,在全球已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临界点”的设定也是基于这个体系,比如将60分作为“临界点”,代表该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转为一般贸易。当然“两高一资”产业会采用另外一套指标来进行评分,重点放在它对我国环境、能源、资源性材料所造成的影响。

3 “过渡期”。“过渡期”是指为某类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到“临界点”所预留的时间,即该类产业还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期限。这种做法遵循的是国际惯例,例如WTO在考察和接纳新成员时基于对新成员经济实力及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承受能力的特别考虑也会给予“过渡期”。借助指标评分体系,我们可以对加工贸易各类产业的实力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其到达“临界点”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人为主观臆断,更加科学准确。产业类别以及为其设立的“过渡期”就构成了一张“毕业时间表”,为我们把握加工贸易今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份“中长期规划”。

4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 Thery ),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产业毕业制度”将政府与企业视作两个最基本的利益主体,两者有共同点,都希望产业能够迅速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有冲突,政府希望企业能够早日“毕业”以减少税收损失,而企业希望能够延长“过渡期”确保安全。因此,在执行“产业毕业制度”的过程中,引入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机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企业可以在制定和修改“毕业时间表”的时候跟政府进行博弈,还可以在某类产业即将“毕业”时跟政府进行博弈,争取税收优惠延期,以确保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四、“产业毕业制度”的作用

与“转型升级方案”相比,“产业毕业制度”比较简单,主要内容就是建立“毕业时间表”,推动各类产业“毕业”,但它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同样能推动各类产业的转型升级。“过渡期”意味着各类产业能享受加工贸易优惠政策的时间是有限的,不管三年还是五载,它们最终会转为一般贸易。面对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工贸易企业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主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研发销售实力。所以“转型升级方案”与“产业毕业制度”并不对立,反而是互补的,各类产业先要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然后才能考虑“毕业”的问题。

第二,促使“两高一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产业毕业制度”将“两高一资”产业的负面影响作为指标纳入评估,为避免触发“临界点”,“两高一资”产业必须降低污染、能耗和对资源性材料的消耗,这就督促它们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绿色能源和“再生”材料等方法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

工贸毕业总结范文3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 066004)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 066004,China)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但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够明显。外贸企业抱怨国际经贸人才数量之少,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益增加且逐渐成为就业高危专业。是什么造成现今尴尬的局面,致使外贸业务的实践需求与教学目标不相吻合结合调查,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launched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but the specific features and pertinence of the trained personnel is not obviou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complain less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ersonnel,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specialty is increasing and gradually becomes the high-risk specialty. What causes the current embarrassing situation and result in the demand for foreign trade business practice and teaching goals do not coincide Combined whith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and makes superficial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se problem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关键词 : 专业外语;训练方式;外贸实践

Key words: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training methods;foreign trade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71-03

0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涉外性与日俱增,其对涉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自入世以来,外贸公司以及协作企业对外贸人员语言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外语与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外经贸人才。但是,从几十年来的我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重外贸理论而语言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从事经济商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如何从专业外语角度有助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外贸人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需求分析理论

根据《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并具有实务操作能力,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系列目标,专业外语成为必备的工具,由此产生了对专业外语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需求分析。

Hutchinson和Waters(1987:54-63)将需求分析理论细分为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目标需求是指未来的工作情境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做的,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条件、学习资源等。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教师开展了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如陈冬纯(2013)、钱坤(2011),但是鲜有学者对目标需求,即未来工作环境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2013年,已有学者指出,打破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深入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本研究正是基于需求分析理论,以外贸实践需求为基础,但主要探讨国际贸易这一外贸对口专业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未来工作环境对学生的外语能力需求,探讨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外语的教学缺陷和提出改进措施。

2 研究设计与实施

2.1 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的具体问题有:①外贸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多大及趋势如何?它们看重毕业生的哪些素质?②外贸企业希望学校开设哪些课程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升能力?③外贸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满意度如何?④外贸企业对在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有哪些要求与建议?

2.2 研究对象 因为是基于外贸实践业务的需求,所以研究范围锁定在经营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和在校大学生,而主要的调查对象则为贸易公司工作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接受本次调查的若干家用人单位中,有202人参与问卷的填写与访谈。由于不同工作时间段的业务员或经理看问题的深度不同,所以本次调查尽量使调查对象的年龄跨度大一些。其中22-25岁调查对象有75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37%;26-35岁调查对象有99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49%;35岁以上的调查对象有28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14%。

2.3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共收回电子档问卷120份,纸质档问卷82份,有效问卷率为100%,共202份。同时通过与部分业务员进行交谈,对基于外贸实践需求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进行更深一步探讨。

问卷分为问卷1与问卷2,问卷1的调查目标对象为入职学长学姐、企业老板和HR,问卷2的调查目标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问卷分为“人才需求”、“满意度评估”、“期望与建议”、“学习障碍”四板块,前三个板块隶属于问卷1,第四板块属于问卷2。问卷1共6道题(5道选择题,1道开放题),问卷2即“学习障碍”板块有5道题。本调查力求从不同维度,结合外贸实践需求与学生自身需求调查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中现有的缺陷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后,选出没有解答清楚或需要重点了解的问题作为访谈问题,然后随机抽取10名工作人员和10名的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访谈或电话访谈,并做好记录。

3 调查分析与讨论

下文通过问卷中几个代表性问题和访谈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

3.1 人才需求 根据表1、2,约有41.5%的用人单位每年招生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32.2%的用人单位呈下降趋势,26.2%的用人单位近似不变。综合访谈结果,我们发现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呈增长趋势。在实际访谈中,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目前企业对于很多专业的对口招聘不是非常注重,更希望能找到综合素质全面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毕业生。对于最需要的人才类型,部分表示,相比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他们有时会倾向于选择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表示,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工作期间努力弥补,而英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3.2 满意度评估 根据表3、4,可以发现,目前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能力不甚满意。综合访谈结果可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并不一味看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他们也同样看重考查应试者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BEC)证书,他们对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无上限,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建议英语底子好的大学生如果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力争考取托福或是雅思证书。

3.3 期望与建议 除了可以胜任工作的个人能力这一考量之外,英语能力已日益成为企业家和HR看重的能力之一。而外贸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入职人员建议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表5为问卷调查代表性答案展示。

3.4 学习障碍 根据笔者对200多人8所高校的研究发现,80%的学生对现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满意,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太理论化,没让他们有真刀实枪的模拟业务操作,既让他们根据太抽象而难以理解,也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建议增加模拟业务实践这一环节或是期末考核时将理论知识和商务技能结合起来的灵活考试方式。

4 对从专业外语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建议

4.1 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基础课应该得到深化,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强化。不能仅仅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标准,应着重从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然后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活动,力求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学通过商务英语中高级考试。

4.2 应加强商务英语的实践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多增加让学生动手的案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多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并利用好寒、暑假,让学生们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努力让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4.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老师不能同时精通英语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而且缺乏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及单据制作方面实践经验的现象,我们鼓励承担专业外语教学的老师利用假期到进出口企业或银行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由此达到培养他们英语和外贸实践相结合素质的目的。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校做培训或讲座,要求相关老师去参加。

4.4 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 鉴于现在高校学生考试临时突击又能取得佳绩的情况,传统的考试已无法准确地测试高校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对于理论课程的考试可选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可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题中分解,让学生写课题论文、调研报告等。这种测试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观点。再如对英语要求较高的《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可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有效的测试出学生对该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测试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老师临时因材施教。在口试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补充,不用局限于书本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面对具体外贸业务问题时的反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5 结束语

国际贸易专业为我国外贸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贸易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如今外贸公司对人才的英语刚性需求和高校教学目标不和谐的情况,笔者认为,其专业外语的教学重点与方式设应立足于培养“重外语基础、强外贸理论、高综合素质”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避免语言与商务的分离和纯语言能力培养的单一模式,实现外贸业务能力培养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这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语的教学重点与方式具有借鉴意义。高校只有通过加强商务英语的实践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多增加让学生动手的案例,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外贸业务工作者,为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宗文.外贸英语专业教学、实训与实习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钟霖.从外贸实践视角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价值工程,2008,11.

[3]宋梅梅.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改革与实践——以《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为例[J].2012,1.

[4]潘冬梅.试论高职双语教学与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结合[J].经济研讨周刊,2010,14.

[5]孙跃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外贸实践能力的教学研究[J].2006.

[6]倪伟清.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

[7]李琳娜.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

工贸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2-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具有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域优势,其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学校达到343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27%,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涉农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三类人才,即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人才。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的核心是农产品能否顺利通过流通领域向消费领域过渡,因此,加大培养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涉农经贸人才:本课题是指高职经贸类专业(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商务经纪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按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培养的人才,指在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毕业后主要在农村流通领域就业的这一群体。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就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全国的高职院校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调查347所高职院校,在这347所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1所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仅占了8.93%。而在这31所高职学院中,其专业又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大类。虽然开设财经大类专业的学校很多,所占比例高达77.5%,但开设涉农经贸类专业很少,所占比例不到1%。全国供销系统院校“浙江经贸职院”、“广西经贸职院”、“安徽财贸职院”等以及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以培养农村流通领域人才为主的院校来说,开设与农业有关知识课程的专业也就只有连锁经营管理(生鲜食品连锁方向)、商务经纪与(农产品经纪人方向)、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方向)和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方向)等寥寥几个专业,且年报考人数都不多。而在农林牧渔大类中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通常也只开设了1-2门营销课程。涉农经贸类专业布点最多的是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和兽药生产与营销等三个专业,但也仅有4.03%、1.73%、1.15%。涉农专业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与工艺上。

二、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教育内容缺失,认识不足

在农村,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好的大学,离开农村这“贫困”的地方,去城市里发展。越是农村的学生对涉农专业越敏感,对报考涉农专业越有顾虑。据了解,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年下降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多家农业类院校中,近年来农村生源比例也持续下滑,出现农村学生生源减少现象。

因为在很多农村学生看来,考大学是为了跳出农村,所以许多农村考生对就读涉农专业并不“感冒”。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还只是把与农业有关的工作和低级的苦力劳动相结合,认为农业只是劳动型产业;去农村工作的待遇没有在城市的好;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不能给学生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等。这使得教育内容充满了城市性和远离农村性,考上大学的学生不愿意选择涉农专业,更不会再回到农村,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愿务农。

(二)涉农经贸专业办学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办学影响力欠缺

首先,由于历史沿革,使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一些高职院校在涉农经贸类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创新,地方特色不突出,与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际相脱离。其次,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在专业师资、实验实训条件、设施设备数量等方面未达到一般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要求。涉农经贸专业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管理上操作粗放,服务水平低,宣传工作不到位,造成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低下,也影响了办学权威性的树立。

(三)国家资助和免学费政策有待完善

自2009年起,全国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是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免学费资助标准1600元。从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来看力度并不很大。但即便是这样,高职院校还没有实施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经过搜索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涉农专业学生也将可以免交学费。但并没有明确涉农经贸类专业的学生是否可以免交学费。

(四)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相关的配套机制尚未完善

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文件的第一条就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实行四项具体鼓励政策:第一,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第二,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第三,选聘招录优惠政策;第四,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由此可以看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政策方向是很明确的,但相关的配套机制还有待完善。目前,鼓励到农村就业的岗位局限于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数量有限,且农产品流通领域没有提及。

三、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贸类涉农人才培养现行制度无法满足需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经贸类涉农人才的开发建设。

(一)创新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开发培养机制

1 培养涉农经贸人才,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推动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于涉农经贸类专业来说,必须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采取定向就业招生、专项奖学金等方式,牢固树立依托行业办学、服务行业办学的理念,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作为衡量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教书育人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毕业生在行业中的集聚度,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产品流通人才。

2 政府在实施人才强农战略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农业职业教育和涉农人才培养的公益性定位。教育培养费用应该卣政府部分或全部买单,以增强学农的吸引力。采取开放式办学,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接受涉农经贸专业教育的机会。为农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农民网络技术、商务技术、营销管理技术和现代农业知识水平,培养大量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人才。不断创新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快知识更新培训,注重实践培养锻炼,促使涉农经贸人才热爱农村、业务过硬、服务农民。

(二)完善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管理使用机制

1 市、县、乡各级政府与当地高职院校可成立涉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工作,对涉农经贸人才的选拔、表彰、培训教育等工作通盘考虑,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分析、研究、总结工作情况,解决问题。改进人才的选拔使用,对优秀人才坚持用当适任,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竞争择优机制,力争把每个优秀人才都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坚持用当尽才,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涉农经贸人才下基层,真正让高职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农村流通领域的农产品流通大户、致富能人、农产品经纪人的典型事迹、先进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推动作用,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年终进行表彰奖励。

2 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完善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使涉农经贸人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通过定期开展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活动,加强农村流通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使农村流通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为农村流通人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平台。

(三)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运行高效有序的一系列措施。政府的调控作用必不可少。为了保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必须从组织管理、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方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 强化涉农经贸人才的资金投入制度。政府作为我国人才开发中起主导作用的一方,需要不断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证资金能落到实处,真正为建设新农村流通人才队伍提供资金。把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纳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投人的总体规划,在保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资金的同时,保证农产品流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

2 加大农村信息投入。涉农经贸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要利用和开发这些人才资源,国家应制定和提供各种有利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的政策和信息,促使人才资源在动态中实现合理配置和发展。通过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的预测监测、收集和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区内区外农产品需求、价格、数量、时间等市场信息,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和方便农副产品销售。

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机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农业职业教育体制的健全,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建立多元投人体系,注重现代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等,为建立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有效保障。

四、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政策思考

支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还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

(一)开展适用于农村的教育体系

1 要制定出台政策解决涉农经贸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就业问题。通过政府减免学费或学校设立特别助学金等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青年学生报考涉农经贸专业。同时采取定向委培、定点培养、定单培养等形式,帮助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到为农服务岗位工作。定向委培,即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定向招用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定点培养,即根据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单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或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动地走出校门,走到生产第一线上门进行教育培训或指导服务。定单培养,根据地方政府、村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经济部门的特殊需求,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短、平、快的优势而进行的针对性和时间性较强的培养方式,及时满足用人单位对农产品流通人才的迫切需求。

2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机制。通过搭建农产品流通服务技术平台,从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实现了服务“三农”工作与涉农经贸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选择适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培养的创业之道

创业致富是很多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希望。据调查,涉农经贸专业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涉农经贸专业实用性强,自主创业有着更多的便利条件,涉农经贸类专业的毕业生所学专业更适合创业。创业需要投入,投入要有资金,刚毕业或毕业不久想创业的毕业生,缺乏创业资金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使是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创业的毕业生,随着事业的发展,资金筹集仍很重要。政府虽然出台了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到基层很难兑现,因此,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增强刚性,增强透明度。

政府应该把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纳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制定一些有利于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创办经济实体给予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和补贴。省级以上政府应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政策意见和制定支持个体私营企业融资的若干政策。

(三)为涉农经贸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工贸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湖南省;加工贸易升级;国际贸易;省示范专业;对接研究

一、研究综述及意义

本课题主要针对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以及在转型升级中出现的问题,以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以现代国际加工贸易理论和职业教育理论等相关前沿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研究建设成果,借鉴沿海发达省份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和国际贸易专业建设成果,考察国际商务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各类加工贸易和产业转移的企业发展情况,研究如何提升国际商务类专业建设内涵才能真正有效对接湖南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对湖南新型加工贸易格局的构建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为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殊专业的建设和提升,进而促进该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积极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针。湖南作为中部大省,怎样利用国家提倡服务外包,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发展加工贸易,并形成符合省情的自有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有沈玉良、孙楚仁的《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研究》,重点进行国内外加工贸易形势比较以及几个发达省份的加工贸易模式比较分析;兰勇的《加工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则主要从实证和机理两方面对湖南省的加工贸易对经济的拉动进行分析。

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国际合作如杨楚欣2011《澳大利亚TAFE课程体系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应用研究与实践―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特色专业的示范作用研究如吴敏良2013《国际商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等方面展开。

综合上述两块研究成果来看,尚未将二者有机结合并进一步体现专业建设对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因此,如何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个角度来更好地指导国际商务类专业尤其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同时将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带动真正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本课题试图以湖南省发展新型加工贸易为契机,在职业教育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借鉴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建设成果,将湖南省与江苏或浙江等某个沿海发达省份在国际贸易专业建设和加工贸易转型省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深入研究教育部十一五中长期规划和商务部等相关政策和法规,将国际商务类专业建设的提升和湖南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发展进行有效对接,同时通过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测算,对新形势下加工贸易影响湖南经济发展的程度做一个经济预测,从而为湖南构建新型加工贸易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也为国际商务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2)研究内容: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区域选择与湖南省产业转移关系分析;湖南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对国际商务专业方向创新的效用分析;湖南省与浙江省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工贸易发展对比分析;新型加工贸易促进湖南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考虑风险的加工贸易模型的假定及说明;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以及测算结果的导出;湖南省发展新型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社会辐射作用与湖南省发展新型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的关系研究;湖南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升级对拉动国际商务类毕业生就业的效用分析。

(二)主要观点。(1) 国家“十二.五”中长期规划明确规定了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中部省份应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这为湖南省提升现有加工贸易内涵,构建新型加工贸易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2)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成功申报与前期建设为湖南省提升现有加工贸易内涵,构建新型加工贸易格局提供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3)将加快湖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国际贸易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后续建设进行对接研究,既是经济发展对更高级别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中“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理念。

三、基于新型加工贸易转型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全面修订以发展加工贸易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加工贸易的环节众多,涉及的国际商务类专业及典型岗位也比较多,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调研的分析结论,结合相关各岗位特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更适应外经贸产业转型升级的岗位需求,并体现产业岗位细化的前瞻性。

(二)深度对接产业园区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本专业已经初步构建了以郴州等加工贸易园区为平台的“四方联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思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与校企合作企业或商会会员单位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针对具体的行业或地区,以“订单班”的形式定向展开人才培养,将 “走岗―仿岗―轮岗―顶岗”在六个学期穿插,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图1:“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图

四、2014年湖南省加工贸易形势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根据湖南省商务厅的商务情况通报,湖南省2014年1-8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1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50.6亿美元,增长41.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7.6%,增幅较1-7月加快4.7百分点,而9、10月的加工贸易占比更是有所提升,进出口371.6亿元,增长34.1%。快速增长的加工贸易也拉动了对国际贸易毕业生的需求,根据《201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截止2014年10月份,全省各类进出口企业5256家,预计需要国际贸易专业人才35000多人,其中加工贸易类国际贸易人才与12000人左右,此类人才需求主要以郴州、衡阳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地区为核心,未来两年还将向湘潭等在建新型保税区扩展,人才需求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利用国际贸易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的建设成果,积极对接新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满足湖南省对加工贸易人才的需求,反过来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优化改造也是强有力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工贸毕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社会使得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因此,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但我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加以全面审视和改革。

一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可以说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对于科研能力上不具备优势的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也就是说,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3.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学校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往往被当作教辅人员看待,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学校缺少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以致实践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校到政府缺少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热情,以致实践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对学生的评价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的动力。大多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和指导思想沿袭了公办高校的做法,由于人才的限制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

2.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课程设置的重点依然集中在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理论方面,实务方面也往往体现为两门课程,即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而对于在实务中需要的海关实务、报关实务、商务函电等课程一般都为选修课,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定位于研究型和管理型的人才。但是民办高校的国贸专业应根据“三本”的实际,坚持“培养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加大实践教学的设置和改革,以体现与“一本”、“二本”学校培养研究型的和高级管理、经理人才目标的区别。

3.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实践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操作中,实践教学基本上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各高校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实践,其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应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要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

4.师资力量不足

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扩招以后,随着学生和课程的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有些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实验教师,实验课大多是由理论教师指导,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师资水平总体不高。而具有讲授好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条件的潜在教师主要分布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第一线,普遍不具有各学校要求的高学历,即便愿意也无法调入相关高校。实践经验缺乏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的“硬伤”。民办高校教师或是从外校返聘,或是新引进的毕业生,教师年龄出现断层,教师来源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5.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却很少反思社会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这在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学生实习,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是高校“求”自己,是否接受往往看“关系”。即便是接收学生实习,真正能做到安排学生上岗并进行认真指导的单位也不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单位视其为过场和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投入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以上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中普遍存在而且表现得尤为突出,需要加以重视。

三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在认识上各个高校基本统一,都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都在充分利用条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浙江大学主要通过实验室模拟操作来完成实践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利用每年两届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关系到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宁波大学采用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进行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设特色班,包括物流班、期货班和银行班,把技能类培训纳入学科系统,加强专业内容的学习,另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暑假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赛带练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对于问题较多的民办高校而言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成绩比较显著。北美地区的cbe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还有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是,企业界意愿与校方合作办学存在较大难度,有条件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高校为数不多。

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借鉴cbe模式较为可行,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同时效仿cbe模式,增强课程设置弹性,利用民办高校办学灵活的特点适当加大对校外实践的力度,以此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可以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培训考证实习基地实践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间断的巩固。

1.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验室操作同步进行

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能力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增长,因此首先应保证课堂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专业的最新进展,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做到课程设置准确。其次准确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环节应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了大学4年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实践,从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验室操作是校内实践,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较真实的场景模拟,使学生能够在该模拟场景中完成相关的国际贸易业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国际贸易的现实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但前提是应保证教学软件的真实性和先进性。因此,我们在校内可以进行课堂实践环节练习和实验模拟,例如:通过案例、习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的初步技能;信用证、商业发票、装箱单、保单等国际贸易业务单据在实验室模拟软件中均应结合真实案例编制,交易磋商、合同签订、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货款支付方式的选择和阶段、外汇交易等这样的实验课程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实验室操作可以克服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约束、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所以大多数学校将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在当前情况下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较好选择。在这里,教学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这需要学校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支持。

2.课程教学与培训考证相结合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科学正确,实践能力强的标准如何确定,需要通过社会用人单位反馈,要经过社会的检验。有资料显示,目前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分别名列1~6位的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普遍要求获取的证书中,选取几个证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标准,如“报关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和“报检员”,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取得1个(含1个)以上的专业证书。这样,通过考证一方面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降低工作时的入门门槛。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是集中安排专业实习的保障。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实验室模拟操作后,可以安排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到相关单位的实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更改;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认识工作的性质,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实习单位可以是相关的进出口公司、报关行,也可以是每年的投资贸易洽谈会。这需要学校和学院下大力气来联系实习基地,建设过程虽然较难,但效果也是长久和有效的,值得去做。若效果好,这样就可以一下打造实习—就业两个平台。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所起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于毕业论文通常放在第四学年,与找工作、考研在时间上存在冲突,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也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考核,使得学生不下功夫去找实践中的问题而流于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如形式上的把握,毕业论文只成为形式上的作业。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视,严把开题关、写作关、答辩关,真正使大学本科4年不缩水。

以上就是笔者对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而紧迫的工程,意义重大,关系到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袁健.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施宏开.以实践教学促高教质量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