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论文范例6篇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耕作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57-02

在20世纪50年代初,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耕作学科的原因有两个:①现代科学对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始应用;②在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结合有关作物的套作、间作、复种、布局及用地养地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结合耕作制度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门与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关系密切的综合性较强的边缘学科就是耕作学,从近些年来看,对耕作制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热门关注,对于多熟制、旱农以及免耕、少耕等问题已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和重视。将seminar教学法应用于耕作学课程的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在农业生产中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并且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合作交流,促进理论与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一、Seminar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单向式、垂直式和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体的教学主体,是学生为探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Seminar独具特色与其活力与创新。Seminar教学法的表现特点:第一,Seminar教学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是一个教学互动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营造了课堂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氛围;第二,Seminar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某一问题,供学生讨论,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在交流当中进行思维发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的科学前沿相关联,督促学生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总结科学前沿,提出问题。从而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第四,Seminar教学法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平台,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耕作学的飞速进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立国之本”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近年来,可持续农业为世界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各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农业发展方式、类型的日新月异提供了充足条件。随着无污染、无公害、反季节性农产品倍受青睐,出现了立体高效型农业、超级型农业、设施型农业、观光型农业、保健型农业等新型农业。高新技术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问题,减少及消除资源超耗、浪费及环境破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的两大核心框架。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全球卫星定位(GPS)、计算机、遥感等信息技术成为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同时精细农业也是中国农业前进的方向。

三、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耕作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中的重要性。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与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相互联系与渗透。它有其特定研究对象和以种植制度为主体的内容系。其主要研究的任务是农业的全面增产技术体系与农作物合理布局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Seminar教学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在课题中获得相关学科知识的平台,而且Seminar教学法重点强调了实践、合作与对话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2.耕作学着实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生产实践中获得研究方向和课题,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量和品质是农业生产中的终极目标,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现状的重要课题是在耕作学中获知的。在Seminar教学法中一条独特的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Seminar教学法通过理论数据分析和生产实践和运用耕作学知识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确切问题。

3.耕作学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可在Seminar教学法中体现。近年来,耕作学的研究范围还是实践意义,其研究进展在国际上的十分迅速,大量的研究论文每年都有发表。学科的前沿,理清学科的重点,把握学科研究方向和阅读重点是教师必须依据的。Seminar教学法的推广使得学生必须阅读和查阅相关问题的大量阅读材料和相关文献。这样非常有利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主动性及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课题与学术前沿接轨。

四、Seminar教学法在耕作学课程的应用

在耕作学教学过程中实施Seminar教学法,应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要结合生成实践和科学前沿,对实际生产问题的灵活处理,将较近科研成果和实际生产问题植入Seminar教学,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比如研究耕作学的种养结合与庭院经济中分为不同的研究小组,例如庭院立体种植模式和庭院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研讨会以Seminar的形式进行,可邀请学科的资深教授、生产一线专家参加,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的专家参加,并对某一题目的实际工作和研究报告进行讨论,大家可对演讲者合理提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耕作学科的特点,老师提出研讨章节的具体题目,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追踪并把握研究发展动态和科学前沿。利用课堂时间(1小时30分钟)进行研讨。

2.主持人介绍(2~3分钟)。主持人有任课老师担任或者邀请专家担任,简要介绍研讨内容的主题及科学前沿。

3.宣读主题报告内容(约30分钟。由报告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发表想法,陈述观点,也可结合自己认为感兴趣的命题进行陈述。报告内容要求学生用精练的语言、主题明确、简介精简明了,针对耕作学前沿中某一具体问题研究进展利用多媒体进行论述。同学或者邀请专家提问(约15min),要求报告小组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发表看法,或对相对的命题进行辩论。这是研讨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术积累和思辨才智。

4.由主持人进行总结(约5分钟)。邀请专家点评、简短地对讨论进行总结,对学术问题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讨论内容的理解和印象,并做好阶段性的总结

5.发表小组总结(约5分钟)。主要由发表小组对本次讨论内容的准备、发表的学习心得进行总结。

6.Seminar的课程整改。研讨结束后由发表小组根据讨论的内容和专家的建议认真修改报告的内容,为了能够使资料得以保存,最终由学生将报告内容装订成册。

五、总结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2

1. 浅析传统中式犁?

三角犁铧系中华民族之独创已是定论??(1-7)?。自考古发现第一个商代三角石犁,至今已有四千余载??(1)?。但三角犁铧的中式犁,其弊病也早有定论,即中式犁耕层不均,有"三角生格子"。南方称"隔条"或"夹生条";北方叫三角生格子。耕沟狭,易漏耕,犁底不平??(4-7)?。以至于在五十年代我国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权威专著??(18)?,和高校第一部农机教科书??(8)?,以及八十年代我国第一部《耕耘机械名词术语标准》??(9)?中都没有提到中式犁。也没有给三角犁以其应有的位置。似乎现代农业生产中,中式三角犁应被西洋平翻铧式犁取而代之。?

三角犁铧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

从我们的试验结果可知,虚实并存耕层是传统垅作的继承和发展,源于、但优于三角犁铧耕作。虚实并存耕层比全虚和全实耕层既增产,又提高了有机质含量。也就是虚实并存这一土壤耕作方式创造的耕层,可以在增产的同时(用地),增加局部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地)--即用地养地相结合。此处的"局部"即是指"实部",而实部的前身即是三角犁耕的"三角生格子"。据此,我们认为中式犁用三角犁铧耕作所产生的三角生格子,在保持我国耕地肥力数千年不衰,与施肥的化学因素和豆科与轮作换茬的生物因素养地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即是长期为世人所忽略的物理因素养地??(4)?。是历尽数千年沧桑,所保存下来的我国传统精耕细作的宝贵经验之一。?

那么,三角生格子是否已消灭?在生产上是否存在?应用范围如"熟耕"是我国历代农书一再强调的,"十耕萝卜九耕麻"、"纵横七八遍"的提法也屡见不鲜。"犁欲廉"更是自《齐民要术》起,便是农书公认的直接消灭三角生格子的技术措施,从理论上看,似乎已经消灭了。?

首先分析一下中式犁、三角犁耕的基本特点。由于是等边三角形犁铧,可将耕起的土壤向左右平均分配。同时由于左右两面压力相等,因而中式犁行走时相当稳定。甚至可以像骑自行车撒把一样,只要牲口走得稳,完全可以在趟地时,不扶犁,跟在犁后面空手而走。只是在地头抹弯时才扶犁。这些是非曲直笔者亲身体验过的。如果在耕地时要"犁欲廉",像洋犁--平翻犁一样,不漏耕,也不重复耕。而将田土全面耕起,消灭三角生格子。则前一犁耕的侧面,地面压力要减小,左右不平衡,结果造成中式犁行走不稳定;另外,前一犁耕的土壤,又要受一次无用的搅动。费力大而功效微,实际上在两犁沟之间不得不留有一定距离,也就是无意识地保存了三角生格子。?

其次,在实际生产中,犁耕是一项繁重而又艰苦的体力劳动。试想,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里,"犁欲廉"和"纵横七八遍",底确是不现实的。是理想化了的。笔者在七年的插队知青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就是在耕青年点自己的园田地,种土豆时,也没有像常规的趟一犁扣一犁的种法。而是直接把土豆栽子摆在地上,一犁隔一犁地复上土完事。这表明,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总是要尽量简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这时的任何理论教条都是没人能遵守的。?

由此可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无法有效地消灭三角生格子。笔者认为之所以古农书一而再,再而三地,一代接一代地反复强调"熟耕"、"纵横耕"、"廉耕",就是因为在生产实践上"漏耕",也就是三角生格子始终无法解决。我们认为这是判读古农书中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广泛与否的一条法则:古农书中广泛记载,而后消失的生产技术不是失传了,而是在生产上已普遍应用,不需要再推广介绍了;古农书中自始至终广泛记载,反复强调,历久不衰的生产技术不是已经广泛存在,应用了,而是在生产上始终是个没有有效解决的难点。要注意这两项反其意而用之的法则,只适用于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不适用于理论阐述。?

综上所述,三角生格子是历代农学家们努力提倡予以消灭,但几千来并没有消灭,而是在生产中广泛存在(不是应用,而是无可奈何地留下来,客观存在)。这一客观存在应归功于中式犁的三角犁铧。因此应重新评价中式犁在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重新认识三角犁铧的"弊病"与优点。改写中式犁的"功过史",重新检讨自五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全面引进西方平翻铧式犁取代中式犁,彻底消灭三角生格子的得失。给中式犁以应有的位置,继承我国传统精耕,古为今用,让中式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再立新功。其实,虚实并存耕作就是在研究三角犁铧产生的三角生格子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而成,中式犁已经立了新功!?

2.西方传统翻耕弊病产生的免耕法?

首先应明确"免耕"与"免耕法"的区别。免耕是免除耕作,不耕;免耕法是一种定型的耕法,应具备应用技术、配套机具、理论依据三个组成要素。?

免耕法产生于工业高度发达国家的大马力、高能耗、高强度铧式犁翻耕下,造成大"黑风暴",严重破坏土壤的背景中。它能够应用于生产的必要条件是高效化肥与广谱高效农药、除草剂。作为一种耕法,其组成三要素简言之是,其理论依据是防止风蚀、水蚀、保护土壤。应用技术是"地面秸秆复盖"加"喷-种-收"体系,需要大剂量化肥、除草剂和农药。其配套机具是免耕播种机加喷药器。其应用条件是:必须是大、小孔隙比例适当的免耕土体;较高有机含量的耕地土壤;不得在粘重土壤、低湿地运用。?

其利是减少进地次数,因而减轻压实土壤、减少机耕费用、减少能耗。地面秸秆复盖可保持水土,防风蚀、水蚀。培肥土壤。其弊为减小了耕层总孔隙度。降低了地表温度。加剧了病虫鼠害。高剂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增加了费用,加剧了环境污染,污染了农产品;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活动??(10-15)?。?

从上述可知,免耕法不是免耕,也不是单纯直接播种,它与我国历史上的"裂土扫麦法"的墒种,传统的"耒襄种"、"耧种"、"瓠种"是不能等同而论的。我国传统精耕细作除水田、砂田,留茬播种外,多是裸地耕作,虚土复盖。谈不上广谱高效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免耕播种机,更谈不上保护土壤,防止风蚀、水蚀的理论指导,因此不能说在中国免耕法古已有之。?免耕法耕层总孔隙度较小,是全实耕层。渗水能力差,提墒能力强,蓄水差,供水好,光用水不保水。按虚实结构说定性,属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强,对作物是发小苗,不发老苗。产量低,对土壤是光养不用。矿化分解释放养分少,作物后期脱肥产量低。免耕法用高化 肥投入,虽然消除了不发老苗和产量低的优势。但由于地面复盖,春季地面温度低,发小苗的优势没有了。同时进一步抑制了本来就很弱的好气性微生物矿化活动。其实质是把土壤只作为作物立地的基质,没有发挥土壤本身的作用,即土壤微生物的作用??(10-15)?。?

在目前我国的工业和经济条件下,应尽量发挥土壤微生物转化、释放养分的生物作用,让每一个好气微生物成为一个高度运转的小化肥厂,积极用地。以减少工业合成或进口化肥的投入数量。节省非再生能源的消耗,尽量发挥土壤微生物这一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价值。另外,高化肥、农药、高除草剂的投入是否为我国具体的国力民情--发展中国家、人多地少--所允许。我国北方旱地应用免耕法时,秸秆复盖后降温,春旱使除草剂失去效用,以及全国耕地有机质多在百分之一以下等具体问题难以解决。配套机具--免耕播种机加喷药器又需要大量资金,目前难以解决。更有甚者,高剂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污染了农田环境和水源,这是难以接受的。?

3.中国式土壤耕作现代化刍议?

要实现土壤耕作现代化,就必须把揭示土壤耕作本质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放在首位。它是进行土壤耕作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化的前提和依据。而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都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则是实现土壤耕作现代化的标志。要实现中国式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就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研究中国传统土壤耕作的来龙去脉,发掘其本质规律,古为今用;二是研究国外土壤耕作发展与现状,弄清机理,洋为中用。三是研究中国土壤耕作现状,风土条件,国力民情,在进行"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对比研究分析基础上,推进改革,实现适于中国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在我们对现代、古代土壤耕作的二十余载研究中,在初步查清耕层土壤虚实结构之后,从不同角度明确虚实的内涵、外延,以及不同虚实耕层之定性的基础上,认识到,我们既不能走国外高度发达工业国已经碰壁的多耕铧式犁翻耕的石油农业之路;也不能走消极顺应自然,用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能源转换成化学能去强求高产,消极保护土壤的免耕法道路。我们要走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综合运用一切人为和自然的积极因素,实现高效低耗的精耕道路。这里的"精耕"已经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基础上,赋予其"具有精确目标耕作"的精耕新含意。方式、方法、目标、道路,开宗明义,认识到了。要实现它,却需要大量、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16-18)??下面将目前为止,就试验与认识所及,简述与耕层虚实结构有关的"综合运用一切人为和自然积极因素" 实现中国式的土壤耕作现代化如下。?

1.土壤团粒结构说协调水肥气热,用养结合的机理是精湛的,但受自然因素(寒温带)限制太大。土壤团粒是由生物--物理--化学这一生化过程形成而创造了适宜土壤孔隙,无法人为有意识创造我们所需要的适宜孔隙比例。以此为指导的土壤耕作被动适应多,主动改造少。对比之下,我们的虚实并存结构实质是人工团粒结构,是用人为物理因素创造了适宜的孔隙。不但可以适用于任何土壤,而且其虚实比例可人工调控。以其指导生产要主动得多。应深入对比研究,以尽快揭示虚实并存机理,达到量化,指导、应用于生产。?

2.免耕法是西方国家保护土壤,顺应自然的产物。其利用生物耕作的原理可取。减少进地次数,高效低耗,不压地,少压地的目标和降低生产费用可借鉴。其以秸秆覆盖保护土壤的指导理论,防止风蚀、水蚀的技术可引为我用。其化肥使用促高产原理可用,但不能过量,应有机、无机相结合。?

3.上虚下实是"稼生于尘而殖于坚"的苗床原理应遵循。由此启发而利用冻融、干湿交替;微生物上多下少;养分、热量、通气性上多下少而自然形成上虚下实苗床应充分重视。?4.生物学研究已阐明的好气性微生物学过程与嫌气性微生物学过程的各自积极作用,应尽量发挥。二十年前,我们曾形象地称好气性土壤微生物为"庄稼的厨师",嫌气性土壤微生物为"土壤建筑师",并撰文分析了各种虚实状态下,二者的生活、工作实况??(19)?,今天,我们更深信,以此生物学原理做指导,如果达到量化,将把土壤耕作的用地与养地从"必然王国"推进到"自由王国"。可数、可计的定量数值将使土壤耕作从古代传统生产经验变成有理论指导,可主动调控的现代技术。?

相信随着古农业遗产的深入整理、校释,科学研究的深入与定量,将使耕层土壤虚实结构更加充实、完善。将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参加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简明图表》农业出版社,1978。?

(2)范楚玉,苟萃华:《悠久的中国农业》农业出版社,1983。?

(3)章楷:《中国古代农机具》人民出版社,1985。?

(4)迟仁立,左淑珍:《耕层的虚实并存结构是我国古农业精耕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黑龙江农机资料》,1982。?

(5)顾复:《农具学》商务印务馆,1928。?

(6)颜纶泽:《中等农具学》中华书局,1933。?

(7)迟仁立,左淑珍:《耕层构造史初探》,中国农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1987。?

(8)余友泰,程万里:《农业机械的构造、原理及计算》,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耕耘机械名词术语(征求意见稿)》,全国耕作机械学术会论文,1984。

(10)[美]贝尤,贝克曼:《免耕法》,美国《农业进展》第25卷,1973。?

(11)[美]菲利普斯等:《免耕农业》,美《科学》6月第六期,1980。?

(12)[美]吉列等:《免耕法的周密考察》,美《环境》第6期,第22卷,1980。?

(13)[美]小揣普莱特等:《免耕农业》,美《科学美国人》,第1期,第236卷,1977。?

(14)[英]腊塞尔:《少耕土壤条件与作物生长》,《植物根系:土壤对它们的作用和影响》,伦敦,1977。?

(15)[英]康奈,费尼:《免耕和少耕法对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的影响》,英国《农业展望》,第7卷,第4期,1972。?

(16)迟仁立,左淑珍:《耕层土壤虚实并存效应及其应用技术》,黑龙江省国营农场耕作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1987。?

(17)迟仁立,左涉珍:《旱地蓄水保墒土壤耕作的理论基础》,《旱地农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 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在青海省互助县的实践状况,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对策措施。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及牧草的种植,是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我县逐步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取得了成效,为大规模实施保护性耕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1保护性耕作在我县的实践

互助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处,平均海拔2700m,年平均温度4.6℃,年降水量450~550mm,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植被生态环境较为薄弱,农田裸露、水蚀风蚀严重,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能力低下。由于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近几年,我县进行了免耕、深松、覆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农业部门在农业区设立了长期试验区,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认为保护性耕作适合我县县情,具有显著的保土、保水,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抑制农田地表扬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等优点。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程,我县启动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这标志着我县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县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应用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具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重视和推动。将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攻关、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分别列入相关的计划和项目中予以支持,县政府将保护性耕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制定了规划、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②实施区域和应用对象正逐步拓展。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由农业区向农牧交错区扩展。应用作物由小麦、油菜扩大到杂粮、牧草等,逐步形成多种技术模式;③技术培训形式多样,宣传工作有声有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业局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现场演示、示范宣传和技术培训活动,不但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程度,而且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机具还不配套。急需填补空白,已经研制出的部分机具适应性不强,性能不稳定,有待改进完善;②农艺不配套。如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杂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较少,不能有效指导生产;③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推广尚难,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④部分关键作业机具性能不稳定,可靠性不高,机具选型上不能满足坡地作业要求。

2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保护性耕作是保护农田、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保护性耕作通过深松少耕、地表覆盖,可以增加天然降水入渗,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增强抗旱节水能力。多年的试验表明,在我县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50%~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保水、保土效果十分显著。

(2)保护性耕作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和治理沙尘暴的重要途径。我县是沙尘暴发生严重的地区,是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主要尘源,来自于不合理开垦的土地和过度翻耕的裸露农田。保护性耕作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作物根茬可以固土,秸秆可以挡土;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强了表层土壤之间的吸附力,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

(3)保护性耕作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实行保护性耕作,一般只需要秸秆地表处理、深松(每3~4年1次)、免耕施肥播种、除草、收获等,比传统耕作工序减少一半以上,效率高,能耗低,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另一方面,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粮食增产和生产成本降低,使农民收入增加(一般为20%~30%)。据统计,小麦平均增产138kg/hm2,油菜平均增产144kg/hm2。

3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对策

(1)坚持政府推动方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补贴。同时,对机具生产和机手作业服务实施减免税收和农机用油优惠等政策。

(2)坚持长期示范宣传。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建好核心示范区,引导农民自觉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3)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在借鉴发达地区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结合,借鉴与技术创新结合,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

和配套机具,是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针对具体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开展适应不同类型区、不同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配套机具等方面的试验创新,逐步解决当前示范推广中的机具、植保、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等瓶颈问题,并加快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和示范,支持和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

(4)做好免耕播种机的开发、生产。在大面积推广之前,应首先解决免耕播种机和除草剂问题。随着保护性耕作向不同作物、不同区域扩展,对免耕播种机的种类、质量等都会提出新的需求。必须加快研制、筛选大批性能可靠、适合我县县情的免耕播种机和其他机具,组织好生产供应,以适应保护性耕作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需要。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4

对中国耕地保育技术状况相关因素的分析显示,造成中国农民耕地保育技术水平持续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分别为:耕地保育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的不断弱化与现代农技服务业的缺失。现代耕地保育技术是对施肥、耕作、轮作与间套作、障碍农田治理、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的统称。按技术特征分为物化技术与非物化技术两大类型。前者主要指化肥、土壤调理剂、施肥与耕作机械等,广泛应用前提是通过规模化、工业化生产降低产品成本。非物化技术则给出了物化技术产品的使用标准与规程,以保证其正确使用,当物化产品供应充盈时,其应用效果主要受非物化技术制约。由于农业生产地域广,同一种物化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田块、不同作物上效果不同,需要为不同地区制定因土壤、气候、生产条件而异的技术标准与规程,并最终由农民在田间正确实施这些规程,这实际上是一个较难实现的目标。发达国家经验显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农民及商业化农技服务机构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由技术创新带动整个技术链条的运行。在这一链条中,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在各地区进行多点土壤肥料田间试验,为不同地区建立适宜采用的技术指标与规程;由农民最终在农田落实这些规程;商业化农技服务机构则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测土服务。在德国,由联邦与各州立土壤肥料专业研究机构经过100多年的长期研究和共同努力建立了接力棒式量化指标体系,保证了技术链条中各方工作内容与指标的衔接,突出特点是最终提交农民的技术指标简单、明了、科学性强,便于农民掌握和在田间实施[15-21]。德国公益性土壤肥料专业机构经过30多年研制建立BEFU科学施肥推荐系统,目前通过互联网为德国多个州的农民直接提供在线的农技服务,并为数十家商业化土壤测试服务实验室提供农化服务技术参数,推动了现代专业化农技服务业的发展[22-23]。接力棒式量化技术指标不仅提高了农民技术水平,也使管理部门易于考量每个农民的技术状况,提高了农业技术补贴的针对性,促进德国最终实现减肥增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按作物面积计化肥养分量从404kg•hm-2减少到目前的192kg•hm-2,同期粮食单产从3848kg•hm-2增加到目前的6793kg•hm-2,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仅为中国一半,而粮食单产比中国高22%[1,3]。与主要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在耕地保育技术领域中,物化技术已不是主要制约,由于长期以来相关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薄弱,技术规程与量化指标十分落后。中国近年来的科学施肥行业标准主要是对科学方法、原理与原则的描述,缺少适合农民掌握并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分区、分类、量化技术指标[24-26]。在中国农技推广系统中农技员在乡、村一级的长期缺失,即农技服务在最后一公里的缺失,从侧面说明,农村原有农技推广组织形式与模式实际已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特征,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中国耕地保育技术链条中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弱化与农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缺失两个短板导致了农民技术水平长期落后,现代农技服务业发展滞后,并使得国家已经和即将投入大量资金的相关工程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部门对耕地保育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专业特征、公益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中国近年来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此期间,中国部级与部分省级公益性土壤肥料专业机构被撤并甚至转企,撤并后新形成研究机构变大,研究领域变宽,对专业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不按专业特征的绩效考核,在职称评定及科技人才评选中对纯学术论文、SCI论文发文量等量化指标的过分倚重,导致原有的土壤肥料专业科研机构均质化、碎片化、行政化问题加深,土壤肥料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削弱和被空洞化。使得需要长期研究才能有所突破的土壤肥料应用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难以为继,并已经导致中国农业专业科研机构日渐出现土壤肥料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这一情况,已经不是单靠增加科研投入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中国近年来在耕地保育技术领域投入的研究经费一直在增加,但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弱化,专业人才断档情况加重。

2提升中国耕地保育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途经

中国耕地质量“费、退、污”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多年来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农民技术水平始终落后。而如果适合农民采用的应用技术研究继续被空洞化,将难以推动现代农技推广服务业的发展,也难以在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为此亟需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2.1稳定中国土壤肥料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专业科研力量

提升耕地保育技术水平的关键是重视和稳定相关的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耕地质量演变过程复杂,为全国各地区制定科学、可靠的量化指标与规程,需要专业科研人员运用本专业领域方法学,就某一主题长期研究,才能有所突破,又由于耕地保育技术创新的主要受惠方是农民和公众,具有很强公益性,100多年来欧美各国均以公益性土壤肥料专业研究机构为主体,在全国范围实施必要的长期与短期田间试验,推动耕地保育技术的升级换代。中国也应尽快恢复并稳定中国部级与省级土壤肥料专业科研机构,对这些科研机构的绩效考评、人才评价,应适度减少纯学术性论文发文量所占权重,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管理模式,改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同行专家进行5—10年一次评估,便于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各类公益性研究机构对国家的实际作用。

2.2在国家科研计划中,对耕地保育应用与应用基础

领域研究主题适度稳定,执行年限也应适度延长,不能在主题上切换太快土壤变化过程慢,如有机肥、磷肥肥效可达20年,制定相关技术指标需要进行不少于10年的定位试验。能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在各大农区长期推广使用的技术指标通常是有长期科研实践专家多年潜心研究结果。主题稳定有利于在一个方向下长期研究,有所突破,有利于培养中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并最终增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科技部基础司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计划中,根据研究项目任务特征,不以纯学术性论文发文量考核项目实施效果,同时允许研究项目按实际需要年限实施,使“中国1﹕5万比例尺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等研究工作能顺利实施,有利于专业科技人才的稳定和成长。

2.3转变农技推广方式,发展中国现代农技服务业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5

农机农艺相结合历来就受到领导与专家的重视,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一直没解决好,这是我国某些地区、某些农机化项目效果不好,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简言之,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属于应用于农业的两门不同学科领域。如何处理好二者辩证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龙配套间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具有精耕细作的农耕优良传统,各地风土条件和耕种传统习惯差异很大。近代生物学在微观技术与宏观理论上已有长足发展,近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农业机械化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制约着农机具的设计、制造与运用,也推动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与更新,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回顾我国农机化历程,借鉴世界农机化发展,重新考察农机农艺相结合,展开讨论,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是必要的。?

二、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纵观我国农机化近五十年发展历程,在农机管理、运用与科研中始终贯穿着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主线,推动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深入发展。?1.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农机化起步阶段,推广新式农具中就明确"新农具与耕地作技术是共同提高的"(张林池,1952.5),"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先进耕作法的农业技术要求"(国营机械农场机务工作规章,1952.11)。并在新式农具站的组织领导及人员配备中明确要求"农业技术和农具技术员各两人",要求"农机具鉴定要从农学观点给评价"。为农机农艺相结合提供了条件。50年代中末期,主管农机的领导在总结中指出"农业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不够"(李菁玉,1995.1),"农机具要切合当时的农艺要求"(聂荣臻,1959.6)。?60年代,进一步提出一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作法,"石社挂钩"(陈正人,1960),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刘少奇,1964.9),"机农合一"(张省三,1965)。并在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中要求"加强基本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理论的研究",要"根据我国农艺发展的新方向和耕作制度改革的需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原则,首先要适合精耕细作要求"。?

70年代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农业和工业同时并举"。并具体为"农机部门和农业部门结合起来","把农艺改革和农机改革结合起来","农艺措施要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既保持了精耕细作传统,又发挥了机械化的作用"(刘瑞龙,1973)。并在农村农机机务管理规章中明确"农艺和农具的改革,要互相适应,互相促进"。1979年9月农机部在"关于农机化几个问题向中央请示报告"中提出"要把全国农机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农机化必须与农业的区域规划和耕作制度改革密切结合","同农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多样化结合起来"。当时主管农机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树立大农业观点……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树立农业机械化同农业现农业现代化其他内容互相联系,密切配合的观点……特别是农机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杨立功,1979.11)。

?80年代初一再强调"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并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机械作用的对象是生物,是农作物,它和一般工业机械在厂房里加工无机物不一样,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耕作制度、农艺的制约"(杨立功,1980,1981)。提出"中国农机化道路要根据本国特色办事","发扬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迥然不同,机械化要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进行……排涝机械南方先行,耕作机械东北先走一步"(项南,1980.11)。在对中国农业的反思中提出"农机农艺结合这个提法,一般应理解为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农艺这个概念包括生物技术和实现生物技术的作业工艺方法两方面内容,又受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作物缺乏直接反映生物技术要求的技术指标,往往用作业工艺代表生物技术指标"。"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是农业技术系统(生物技术)、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三系'配套。……是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是现代生物的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刘瑞龙,1980.6)这之后,由于家庭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以及中央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使农业机械化处于整顿反思阶段。80年代末,机械耕作科技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认识到"只有农机没有农艺是无的放矢;只有农艺没有农机是纸上谈兵,农机农艺相结合,无非是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这又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90年代应该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迟仁立,1989.8)?90年代机械化土壤耕作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试验研究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听了迟仁立、左淑珍的专题汇报后指出"以前对耕作理论方法忽视了,迟仁立、左淑珍同志提出的办法解决了全面耕翻和不耕翻的问题,解决了两者弊端,但隔几年深翻,间隔深松、镇压,什么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作物上有实用性……还值得研究"(陈跃邦,1990.5)。"很关键的是提出了孔隙度的数据,找出了最适值,农作物增产了,用这个理论能解释。""应扩大试验面积,更深一层虚些问题。这些区域性很大,单纯生物不研究还不行,很需要扩大试验面,要搞多学科综合研究。"(候捷,1990.5)。"把地上地下结合起来研究,很有意义,很重要。""现在研究地上的多,地上地下一起搞的不多,和国外的耕法联系起来,把历史的、中国的、外国的相比较一起研究","要把试验面积搞的大点,要扩大试验。"(陈俊生,1990.5)。上述领导人的指示使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土壤耕作新技术和配套机具的试验得以深入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定量运用。总理在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机农艺相配套",把农机农艺关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农机农艺关系的演变历程?

从上述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农机与农艺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农机服从农艺阶段,指导思想就是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技术要求,农机处于从属地位,为农业服务。但是当先进的农业机械纳入传统农业时,还是对传统耕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例如60年代东北的"犁后喘";华北机耕快且深,使传统的人畜耙地和水车灌溉发生了困难。?

(2)第二阶段是农机农艺相互适应阶段。农业机械生产中的作用增强了,地位有所提高,也就暴露出更多的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始终伴随着我国农机化过程中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的矛盾,需要农机和农艺相互让步、磨合,以达到相互适应,这是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例如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间套作,多熟种植的机械化配套。?

(3)第三阶段是农机农艺相结合阶段。农业机械有了长足发展,品种多,功能全,可以为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的大农业实施各业全过程机械化,从而产生了农业机械化综合生产技术。即生产技术成龙配套,形成了农业技术体系、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器系统的三系配套。

?(4)第四个阶段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配套阶段。农业机械化三系配套已不是简单的农艺过程同相应机械来替代所能完成的。其综合性,系统性要求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来指导,使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有机地组成优质高产高效科学的作业程序系统。表现在SPAC运行系统、土壤--机器--植物系统以及机具--土壤·微生物·根系--农田生态系统和农林(果)茶经菌渔药综合配套立体组合农业等各种系统与实践的研究。为区域化因时因地制宜的农机农艺相结合从量变到产生飞跃,发生质变,实现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定量配套创造性了条件。?

三、国外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借鉴?

由风土条件、经济、社会体制所形成的不同农业类型决定着农业机械化的方式,人多地少、人少地多、富有型、贫困型,国营与私有制都有不同的农机农艺结合经验可供借鉴。?1.世界上的农业从总体上可分为人多地少,劳力密集型和人少地多能量密集型两大类。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人少地多是其典型。美国农业机械化过程显著特点是靠专业化减少农艺技术环节,促进农机化。大豆带、玉米带的形成,减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机具配备。加拿大大马力、折叠式作业机具充分发挥了机械化的威力,但是大马力机械带来的压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类能量密集型农业,可为我国东北和西北发展机械化农场提供经验和教训。日本和英国、丹麦、德国可做为人多地少的典型。日本以水田机械化为主,小巧灵活的单人背负式、手扶式形式多样,品种齐全,可为我国南方水田机械化提供参考。德国以北方谷物甜菜机械化大田生产为主,解决"插花地"和科学化、标准化作业为规模化和精细化机械耕作积累了经验,可为我国北方农村精耕细作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提供参考。英国和丹麦的农牧并举机械化过程为我国农区发展牧业提供了经验。改精饲料为主的养殖业为草饲的养牛业可以从生物学方面提高转化效率,发展新型农牧业机械化体系。?

英国、丹麦可做为富有型的农业机械化典型,笔者参加国际会议,考察过这两国农业机械化耕作状况,由于经费充足,在自动化程度和电子监控作业提高可靠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给人"锦上添花"的感觉。提高精密性和经济效益。尼日利亚尽管号称"非洲的小美国",但还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机械化明显在减少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提高耕种速度,抢农时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由于经费有限,只能"雪中送炭"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这些可能给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借鉴。钱多可以在科学化和精细化农艺技术方面发展;钱少就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农艺措施上分析,再配合相应的农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

前苏联是最典型的高度集中的以国家意志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下机械化国营农场模式,经营不善,普遍亏损,计划经济"大锅饭"的弊端一直困扰着领导者。我国黑龙江集体办农机站队和国营拖拉机站也有了切身体会。巴西、菲律宾以私人占有土地为主的国家,农机化发展的"各自为政"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短期行为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作用和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又产生了尖锐矛盾。这些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机化提供了如何协调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实例。如何更好地趋利避害,摆正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平衡与协调。?

2.在宏观农业类型前提下,如何解决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微观技术,国外的实例也很多。美国的大豆收获机械化宽幅割台与损失率高的矛盾就是通过培育高底荚位大豆品种而解决的。西红柿机械化收获使培育方型厚皮新品种取得突破。泰国北部的农业机械化就是将轮作制改为固定耕作制后实现的。日本60年代从中国引进尚未过关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农学育秧解决了中国多年无法突破的机械手取苗伤苗的障碍点,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类似这些从农艺的生物学方面,而不是单纯要求农机配合而解决的农业机械化难点俯拾皆是。俄罗斯农业工程专业中就有"基础理论教研室"研究解决农艺中的"为什么",作业执行农艺技术实现机械化的理论依据。前苏联威廉斯的机械化平翻耕作体系就是依据"团粒结构"理论,耕地层上下层土壤需周年轮换恢复结构的农艺要求而建立的。国外这些经验表明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四、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机化战线上许多成功的农机农艺结合具体范例,值得总结推广,指导未来。?

1.60年代初黑龙江农机化科技人员从解决东北因有三角犁铧耕作,铧耳限制耕深,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硬,无法深耕的弊端出发,提出加装深耕部件,打破三角生格子的深松土措施和部件(阎作新,1962)。70年代安与"高寒地区地裂子抗蚀保土启发进行深松土,二者合而为一"发展为"深松耕法",得到领导重视,组织了农业、农机、农场、气象、林业、教育六局科技人员大协作进行试验研究。但由于增产机理和肥力转化不清,受到质疑。认为增产没根据,光用不养、地下开荒、后患无穷,不能推广。农机和农艺都无法解释这些问题,是生物学专业人员研究揭示出深松耕法创造的虚实并存耕层协调了水肥气热,实现了早熟高产,用养结合,(迟仁立、左淑珍,1997),为深松耕法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全国三北地区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另一方面推动了配套农机具研制,产生了一大批以虚实并存层为依据的深松机、整地机、七铧犁改装等新型深松系列机具,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基础理论研究从虚实并存耕层的土壤水肥气热、微生物、作物根系、光合生理、农田小气候等方面深入系统测试,总结出虚实并存效应原理。一方面与生产结合,形成以虚实并存耕层为核心,在不同部位、深度、间隔,不同时期深松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并在海伦县不同农耕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形成机械化耕作技术规范,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另一方面从农业历史角度研究提出虚实并存耕作是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中"精耕"的继承和发展,是比平翻的全虚耕作和免耕的全实耕作都优越的先进耕作系列。在河北通过多年多地多种作物试验研究,提出可以定量运用的华北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规范。同时研制了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深松犁(ZL922064814)、七寸步犁改装,深松步犁和多用组合犁等系列配套机具,得到河北省领导重视,在河北十个县市示范推广200多万亩,获经济效益2.46亿元。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在西北的间隔深松加覆盖技术与南方旱地间隔深松抗旱增产都取得了稳定增产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机械深耕深松推广应用。?

3.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抛秧和化肥机械深施等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在明确农艺技术效果指标基础上,农机农艺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从作物增产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查清土水肥光热指标,促进了旨在抢农时、争光热的华北三夏机械化耕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和吨粮田优质高效高产技术与配套系列机具的研制,这些都是基础理论指导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硕果。?

五、农业机械化科研发展之管见?

农业机械化的名称就包含了"农业"、"机械""化"三方面含义,就是"农业"和"机械""化"在一起,即农艺农机相结合。?

1.观念的转变。在农机化研究人员中,存在着重"机"轻"化"的错误观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在实践中"化"的研究既重要又难搞,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既涉及到工程技术,又涉及到基础理论,同时又要研究应用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知识面广,研究对象又很复杂,在我国农机界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研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应注重经济效益,改变过去只看科研水平,不管生产力转化和能否有商品价值,通过鉴定就万事大吉的错误观念。?

2.人才的培养。现时的农机课程设置以"机"为主,只有一门农学基础还与机械离得太远,因此应该从农机化教材改革作起,增加农业生物学和介绍宏观环境的生态学课程。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自己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双料"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

鉴于农机化专业现状,农机农艺分割,许多农机专业人员要脱离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现代方向发展也是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合并,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加强"化"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力量。?

3.统一分区规划。对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各地的风土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方法的复杂性,都没有联系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区域性因地制宜的,有理论数据的,可以进行定量指导的机械化作业体系。五十年来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已作了大量工作,建议在全国立项,统一规划分区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各现有成果,提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种植宏观设计。同时要从传统狭窄的种植生产过程机械化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对种植业要扩展到产前、产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另一方面树立大农业观念,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也要全面 考虑,拓宽农业机械化领域和内容。总之,中国目前仍然依靠种植业生产粮食,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还是目前农村中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展望未来,农林牧渔大农业观念的全面发展又是必然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应该深化与拓宽并重,同步发展。?

4.如何结合是突破口。农机农艺相结合已深入人心,取得共识,但"如何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近五十年来历程所提出来的重大课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主要参考文献?

(1)农机化司,北京农工大编:《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4。?

(2)国家农委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国家农委办公厅,1981.10。?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6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文件 农办农【2009】82号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场化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结合常熟市土肥实验室实际条件,常熟市土壤肥料站的建立为本市土壤普查、农业区划、地力监测、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化肥质量监管、作物施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本市开始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化验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支撑下,化验室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人员队伍得到了锻炼,检测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我们需要更多的进步才能赶上时代的前沿步伐。我们应该加强标准化验室建设,促进土肥测试工作规范高效。

1 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我国土壤实验室标准化模式的逐步改革和全面推广,越来越多的有关于土壤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研究的项目在常熟展开。作为一名助理农艺师,我从2008年入职以来就一直从事实验室化验工作。常熟市土肥实验室为本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农业区划、地力监测、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化肥质量监管、作物施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本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土肥站化验室也在不断完善。且看,常熟市土肥实验室人员队伍素质提高与结构优化、检测技术应用与创新、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质量体系建立与运行、肥料质量监管、服务于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建设重大项目等方面。

2 针对常熟市土肥实验室的现状的建议和改进

首先,由于我主要从事土壤,植物等方面的化验。本实验室主要针对土壤肥力水平低、养分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我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以土壤养分提升和管理为核心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土壤退化防治、有机培肥、养分精准管理、新型肥料检测等技术的研究。将建设土壤退化防治与障碍因子消减技术、土壤培肥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养分精准管理与高效利用技术和新型肥料创制的研发平台及相应的示范基地。我们要有过硬的关键技术,比如:提升研发地力、防治退化、精准施肥等。实现新型肥料检测,实现关键技术产业化。促进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提升我市土肥高效利用技术水平,为推动粮食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不断发展和创新并且加强管理。我们应该进一步购置新的高端的仪器设备,更好的促进化验室新进改造的顺利完成。我们应该严格按着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场)化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工作。

3 出台相关性文件是实验室更好的建设和研究

我们也应该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程,为基层土肥部门科学认定耕地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要求。这样,会促使常熟市土肥化验室的不断完善。此外,高标准化验室的建立又为耕地质量验收创造了条件。在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耕地质量验收工作的带动下,我们常熟市应该利用土肥站拥有“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有利条件,开始参与《农业开发项目》中的耕地质量认定,《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中的耕地质量认定。但由于国家对这些项目设计及最终验收在耕地质量这块没有明确的强制规定,所以土肥部门很难参与过程中,除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外其他项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常熟市土肥实验室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技术规程可操作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耕地资源越来越紧缺,耕地质量保护迫在眉睫,集约用地要求和千家万户土地承包政策矛盾日显突出,粗放生产和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耕地质量保护缺乏强制性,提高耕地质量工作难度增大。在耕地质量保护上,辽宁、吉林、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相关主体在耕地质量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耕地质量管理机构,强制规定了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复垦、高标准粮田建设等和耕地质量建设有关的项目在竣工验收时,必须由农业行政部门组织耕地质量等级认定,进行耕地质量验收。比如:政府投资建议的标准粮田和改造中低产田,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国土资源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验收。承包地应当明确耕地的地力等级,耕地保养义务和未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

4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促进实验室础设施的改善,更好的锻炼人员队伍,更好的提升检测能力,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作为一名助理农艺师,我有义务和责任使常熟市土肥实验室加强标准化验室建设,促进土肥测试工作规范高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