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论文范例

耕作技术论文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1

1、科学术语的研究与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科学术语就是指某一门学科中的各种专门语言,用来表示某一特有的概念与状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科学术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术语也在日益丰富与发展、规范。但存在着新术语层出不穷,术语混乱现象又很严重的情况,很多旧的术语存在着口语化、含糊话、解释意义不同等很多缺陷,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术语表达的含义的单一化、专业化、体系化与准确化。因此,在现代汉语中研究科学术语问题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与科学意义。首先,知识的规范需要科学术语的规范。随着知识的高度发展,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大海,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物品、状态难以数计,知识之间交叉重扎,科学术语之间极其容易混淆。这就对术语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个术语的含义必须是单一含义、特指某一事物的,术语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必须是严格的,命名必须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与原则性。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科学术语的规范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其次,科技文化的传承需要科学术语作为载体。科技术语是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科技术语就没有科技知识,这与“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是同样的道理。在科学知识教育中,科学术语承载着历史上科学家们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且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逐步丰富发展着学科的体系,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成果丰硕,要理解古代科学技术精华,必须研究古代典籍中的科学术语。术语构成了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知识就是这些单元构成的结构体系。再次,是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已经波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对人类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首先就要求术语规范化。很显然,如果术语混乱,计算机将无法进行工作。随着学科知识体系与信息技术的日益结合,科学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规范表达,这需要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属于数据库,这就对术语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知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知识的国家化已经迎来了科学知识表达的国际化,世界需要接轨,科学术语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上进行国际统一。当前以英语为标准的科学术语体系已经汇集了世界科学知识研究的精华,而我们的汉语言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科学术语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汉语言发展适应科学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科学术语表达非常缺乏科学规范化。古代的科学典籍中的科学术语在现代科学中存在着理解的误区,很多科学研究着缺乏古汉语基础,对史书典籍中的属于做出了非本意的解释;我国方言复杂,民族众多,不同地方的语言对古代与现代科学术语的理解都存在着差别。可见,科学术语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学研究与科技的推广学习。

2、“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重要的术语

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术语,耕作制度简称耕作制,也可以叫做种植制度,或者栽培制度,是刊用耕地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一种耕作制度,综合反映了作物生产中用地的程度、内容和方式。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那一年不种?即复种或休闲问题;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制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还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以及农田保护等。耕作制度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即对种植作物种类与结构,土地使用的效率,种植时间的安排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我们很多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农业生产的。不同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不同的,优化耕作制度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收入与产出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需要结合地区生态、地理、等各种条件进行合理安排,按照古代与今天的科学发展思想,耕作制度还需要考虑到耕地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农业技术的进步等因素。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传统的耕作制度必须进行调整与改变,以适应经济效益的需要。所以,耕作制度反映农作物生产的结构和水平,是一项较为系统综合的技术一经济措施,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极为广泛复杂。深入研究耕作制度,将充实丰富许多学科,对提高和发展农业科学有重要意意。耕作制度是现代科学制定的科学术语,在我国古代的农书典籍中没有出现“耕作制度”这四个字,但是其中对于农作物生产时间、操作步骤的安排以及要求等当中,早已对耕作制度这样的重要术语有着自己的表达,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书典籍存世较少,章目不全,表述差错、解释不同等问题,其中部分耕作适度也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深入理解我国古代农书中对耕作制度的研究,有必要厘清古代农书中具体的词语表达方式,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关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文章

经过资料的详细检索,在目前的我国古代农书及典籍中虽然对耕作制度有较为详细的分析,但是没有出现术语“耕作制度”一词。在现代书籍与各种有关论文中,有很多对耕作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其中都对耕作制度的含义作用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分析,但是并不是从语言文字角度进行直接分析的。有一部分文章对我国的科学术语规范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是没有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专门的分析。所以,可以说针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单独分析研究的文章没有查阅到。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查阅的文章进行简单综述。首先,对于术语的研究文章很多。我国很早就重视术语的规范化,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正名篇》中,就有六分之五的内容谈到有关术语的间题。到了本世纪初,术语工作更向前发展,1932年,成立了南京国立编译馆,制定了严格的术语审订程序,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一书。解放后,我国的术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统一学术名词工作的初步方案。”1984年,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1985年,又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些组织在术语的拟制和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其次,对于耕作制度概念的研究分析。在很多的教材与文章中,很多人提到了“耕作制度”的含义。词典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农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养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总称,又称农作制度。它以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包括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灌溉、水土保持、植保等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陈启锋在《论中国耕作制度》(1983年福建农学院学报)中,认为耕作制度是刊用耕地(及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孙声如在《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把我国古代的耕作制度分为抛荒制(公元前6000年以前)、轮荒制(公元前6000年一一西周)、连作制(东周一一秦)、轮作制(西汉一一南北朝)、二熟制和多熟制(隋唐一一清)。《齐民要术•种谷》:“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著、大豆为下,谷田必须岁易。”所谓“岁易”,就是轮作换茬的总结。另外,我国古代《汉书•食货志》引李悝的“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损亦如之。”《荀子•富国》中的“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晋书•傅玄列传》中的“耕夫务多种,而耕?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的“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等等,都是对耕作制度的阐释。对于《齐民要术》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其中大部分是针对耕作制度的。如: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作物栽培》(《农业学报》1957年第7期);古世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谷子品种不是86个》(《山西农业科学》1981年第10期);李家文《从“齐民要术”看古代蔬菜生产》(《大众日报》1961年12月9日);匡明纲《“齐民要术”中的果树遗传育种》(《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肥料科学》(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万国鼎:《“齐民要术”所记农业技术及其在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地位》(《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等等。

三、《齐民要术》关于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确切表述

《齐民要术》的语言具有专业性、口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书中蕴含着众多的农业专门术语,贾思勰在自序中说:“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经过分析,在《齐民要术》中没有直接出现耕作制度一词语,但是整个一本书都是围绕着耕作制度的介绍来展开的。其中重点介绍了“畎亩法”、“区田法”、“代田法”、“轮作法”,这些耕作方法本身就是对耕作制度的描述,贯串着中国古代农耕制度中“精耕细作”精神。我们可以从《齐民要术》中看到很多对耕作制度的描述性语言。如:“(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俱,其熟也欲相与扶。”(《齐民要术•杂说》引自《吕氏春秋》)。反映了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分行栽培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因此有了横成行、纵成列的分行种植技术。对于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主要指耕、耙为主的整地技术,和以耘田为主的水田管理技术,在《齐民要术•卷二》中也有简要的介绍,交待了耕播锄?的要领(当时尚无“插秧”技术)。这是对我国古代旱地作业技术的描述,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较为发达的水利事业,但却长期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加上自然方面的原因,使得干旱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抗旱耕作技术是中国农业在数千年时间里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齐民要术》一书在谈到耕作技术的时候,没有开篇就直接介绍耕作技术,而是首先提到了耕、耙、耱等重要的农具,可见工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齐民要术》归纳概括了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特征:处于内陆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或夏季降雨量稀少,降雨时多为暴雨。鉴于这种独特的气候状况,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抗旱保墒(保墒即保持田地里的湿度)方面的问题做了详尽的探讨。从汉代开始,连年种植在华北的许多地区已是司空见惯,到了贾思勰生活的北魏时期,民间开始推广实施轮作制,并且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方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给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又复杂的大田作物的轮作,即“作物轮栽”法。针对北方干旱少雨的情况,《齐民要术》中对怎样打井浇地、积雪、冬灌等等问题,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见。特别是总结了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保墒防旱的技术。对于这些环节之间的巧妙配合及灵活操作、运用都做了系统的归纳。《齐民要术》中列举了形式多样的耕作方式,有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等。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他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此外,对于已经耕坏了的土地,作者也记述了补救和改良的措施。《齐民要术》在耕作技术上注重培养地力,提倡多粪肥田、绿肥轮作。它提倡“粪种”,施用有机农肥,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为此还总结出施肥“三宜”经验:时宜、土宜和物宜。《齐民要术》提及的有机肥料有苗粪、草粪、泥粪、人粪、畜粪、骨蛤灰粪、渣粪、黑豆粪、皮毛粪等,都是农民辛苦制作的有机农肥。书中认为,粪有生熟之分,有些肥料在未经发酵腐熟之前使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施用有机肥,确保地力不衰减,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关键性措施。书中还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为了保证种子入土后能够保持完好,并顺利的发育成熟,长出健康的嫩芽,《齐民要术》中特意交待了播种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书中还介绍了水选、溲种、晒种等多种处理种子的方法,在育苗的步骤中提到了水稻的催芽技术。《齐民要术》中介绍了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在具体情况下的播种比例。如讲到种小豆时,书中记载到:夏至后十天种小豆是最佳的时节,一亩用豆种八升。初伏终了下种稍差,一亩用一斗豆种。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学概论;非农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农学概论”是一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介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课程,从农业发展史、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与生态环境关系、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长安全化、农业与人类社会的经济关系等方面介绍作物生产与农业。20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农学概论”课程,至今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农业院校均开设该门课程。根据课程开设专业和教学目的的不同,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程,有些则设为通识选修课程。课程面向专业主要有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保护等,因不同专业侧重知识体系不同,授课重点难点不同,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不同,故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对知识理解浮于概念上的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背过考过之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对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立体深入形象化的理解,只有陌生的概念;其次,课程内容重复枯燥,缺乏新意,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涉足少,很少带给学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次,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传统的板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科技进步,难以完成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讲解,无法实现对教学内容深层次、多样性的教学。现阶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开设主要针对涉农的非农学专业,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如何系统地、有效地、生动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直是课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课程改革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一系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期顺应新时代农业教育的创新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一、“农学概论”课程特点及内容完善

(一)农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及特点

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为植物保护、园艺、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的本科生讲授,涉及学生多,专业广,专业之间差异大。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课程内容涉及植物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等学科领域,课程内容繁复,辐射面广,章节之间缺乏关联。课程内容实践性强,联系生产实际比较紧密,而对于现今很多城市或农村里长大的学生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历经验很少,对课堂上讲授的很多知识缺乏具体、形象和直观认知;课程主要针对非农学专业,上课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铺垫,导致对一些概念、定义和生产环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该课程是为了把农学相关知识与所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专业知识与农业知识交叉融合达到最优效果,例如课程所学知识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等相融合,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农业生态保护指导农业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生产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这样才能使学科之间融会贯通,非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完善

在广泛听取并征求了开设“农学概论”课程专业所在学院相关领导、专业负责人和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同时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相关课程的交流调研,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完善。根据不同非农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按照不同专业的学时学分,贯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践教学为补充,同时结合科研试验田现场观摩、田间诊断、校外实践基地考察等田间教学实践环节,拓展授课内容广度,加强授课内容深度,变抽象为生动。在授课内容上,除了作物、生产技术和种植方式等常规内容外,对农业现代化和一些国际研究前沿动态也给予了适当增加,例如智慧农业相关知识、虚拟仿真技术、分子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内容,平衡好教学重点与学生兴趣、传统教学内容与新兴技术、理论与实践等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二、课程教师团队与教学文件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农学概论”课程覆盖面广。涉及多个农业生产领域知识,因此对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授课方法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授课经验;既需要教师承担大量科研任务,掌握农业研究前沿动态,又要有农业推广工作经历,对我国农业农村有密切接触;既对学科间交叉融合有深入了解,又要有一定的授课技巧、丰富的教学手段。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概论”有专门的课程小组,采取课程小组负责制,由具有二十多年授课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授担任组长,其他成员由农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全部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生产、科研和教学经验。整个授课小组根据不同教师不同科研方向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定期集体备课,定期互相听课,定期交流学科发展动态,东北农业大学定期输送教师到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交流,以期加强课程小组教师队伍建设。

(二)改革完善教学文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经多年努力。课程小组不断加强教学文件建设,通过反复比较筛选,选用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农学概论》第三版为基础教材,同时根据专业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并定期对全部教学文件进行审核。以教材为基本前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体现专业特色,让教学根据专业有的放矢。为了健全完善教学文件,课程小组自制了针对不同专业的多媒体课件,收集了一些影音资料,同时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制作了一些展示课件,例如不同的土壤耕作措施、不同作物种子萌发过程、黑龙江省寒地作物授粉技术、不同作物主要病害展示、田间主要杂草识别等,用于授课时进行展演,同时结合黑龙江省五大作物电子标本库建设,形成图片资料库并制作成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授课内容,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改革教学手段及考核体系

(一)多种授课方式融合,促进课程建设

目前“农学概论”课程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随着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经验不断积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课程讲授方式更多样,教学手段更丰富。

1.通过实践类观摩学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农学概论”课程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兼顾学科融合的授课原则。既要把握基本重点难点的讲授,又要注重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非农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农学概论”时,由于缺乏植物生产类相关知识,缺少农学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农学专业知识积累贫乏,对概念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入,对农事活动基本没有认知,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安排一些参观,例如作物标本圃参观、农业昆虫与植物病理标本室参观、生产试验田调研等,加强非农学专业学生对植物生产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多种平台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短片、科普小视频等与传统板书相结合,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和享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筛选相关MOOC资源,建立相关的视频课程网站,学生上课之前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预习,完成网站上预留的作业,并把对课程学习疑点难点或感兴趣问题留言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使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在课堂讲授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结合特色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引入专家讲堂。例如在课上介绍为纪念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学家、大豆遗传育种奠基人之一、东北农业大学王金陵教授而创建的“金陵讲堂”相关内容,因为课上时间有限,只能简要介绍概括“金陵讲堂”的主要内容,东北农业大学的“金陵讲堂”距今已经举办24期,每一期做客“金陵讲堂”的专家不同,介绍作物不同,研究方向不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学习。通过“金陵讲堂”的学习,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有了深入思考的愿望和能力,掌握了学科研究前沿,以此为契机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才能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4.小组讨论与PPT专题汇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引入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相关问题,寻找问题产生原因,进而加强思考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课堂上把“为什么黑龙江省五常的稻花香大米种植到别的省份或黑龙江省的其他同积温带地区,就没有了原来的食味品质”这一问题作为一个案例,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找出影响作物品质的原因,并分析遗传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而枯燥的理论问题,但通过案例分析就变得有趣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踊跃回答,从而达到了预期效果,枯燥的论述题也变得栩栩如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专题汇报,选题小组成员可以自拟,但内容要涉及农业相关,例如“秸秆还田与黑土的保护性耕作”“作物机械收获时期的选择”“不同作物的高产增收措施”“水土保持与农业生态的研究动态”等。学生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4—6人,小组成员经过研讨后选题,选题确定后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撰写切合选题的报告,同时制作PPT,并选出代表做5—10分钟的汇报,小组成员间统筹管理,分工合作。根据选题的实践价值和前瞻性、PPT制作水平、材料准备完整性、语言表述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运用情况、现场提问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分。

5.结合科研成果讲理论,实现教学生动化

教学内容与科研的结合。教学内容涉及某一章节时以国内外核心期刊中相应最新研究成果为切入点,从最新研究成果与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讲解。例如当在科研领域对某一作物高产的研究成果或对某种作物某一特定品质指标有了突破性进展时,可以结合相关科研成果,讲授作物生长过程,作物产量形成、作物品质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相互制约关系、影响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等相关内容。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理论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实践与课本相结合,学生兴趣点与教学重点难点相结合,科研热点与经典理论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化、学生学习自主化。

(二)改革考核体系,多元的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农学概论”课程改革了以往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课程小组经过反复摸索,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考核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期末课程考试占整个成绩的50%,笔试闭卷,主要是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汇总后出题;课程论文占10%,“金陵讲堂”观看内容或者家乡的主栽作物、特色作物、高产栽培模式、特殊种植方式等,选取其中一个方向作为论文内容,写一篇论文上交;以小组形式进行的PPT专题研讨,根据内容选题、PPT制作水平、语言组织能力、现场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的运用等进行评分,占10%;实验课准备、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撰写与讨论等占10%;课内实习完成情况,实践基地参观、标本室参观、科研单位参观后的领悟感受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占10%;平时成绩占10%。通过改革后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手段更多样,考核更全面,多方位考核学生表现和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不仅仅只专注于期末测试一点,加入了PPT小组讨论和论文撰写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选题、资料查找、论文写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改革考核制度,保证了学生成绩获得的全面而公正,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农业的兴趣,使农学知识与其他专业更紧密有效地结合。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农学概论”实践教学包括农学概论实验课和农学概论课内实习两部分。从实验教学与课内实习两部分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改革实验教材,甄选实验项目

农学概论实验根据课程内容改革了实验教材及课件。课程小组通过集体研讨并参照于振文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自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经济作物学实验指导》三本实验教材,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八个实验项目:禾谷类作物形态观察及类型识别、豆类作物类型识别和大豆性状演化、经济作物观察与识别、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分析、种子检验、马铃薯形态观察及淀粉含量测定、不同农业技术条件下土壤耕层构造、不同栽培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影响。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授课教师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性较大并有代表性的四个实验项目,作为实验课程主要内容。实验室功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实验室环境整洁、实验管理规范,既够保证实验课程高质量完成,又能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科研素养。

(二)改革实验课授课方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

对实验课授课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传统的课堂讲授,改为线上线下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混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采用相关视频软件及平台。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线上教学灵活性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更好体现实验教学效果,方便学生学习,课程小组教师完成了近200个视频,每个视频5—15分钟,覆盖课程要求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划分,在实验中心教学平台上开放,方便学生学习。将不同实验项目涉及的安全操作教程、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流程等制成视频课件上传到指定教学平台,学生课前自行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观看和预习,并进行相应虚拟仿真操作,引导学生线上学习,发现问题并思考,在讨论区参与讨论,并对难以理解内容提问,线下完成实体实验教学,这样学生实验技能更扎实,同时预留一小部分时间用于实验设计方案的改进相关研讨,增加实验探索性。

(三)灵活安排课内实习,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农学概论”课程在非农学专业开设。学生对作物起源分类、不同作物播种出苗、田间中耕管理、作物栽培技术、农业机械等都缺乏认识和了解。“农学概论”课内实习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采用分段式的形式,根据生产实践不同环节分段安排学生实习,让学生学习翻地起垄、中耕除草、病虫杂草防治等基本农业操作,同时对不同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种植制度进行掌握。通过课内分段式实习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对理论教学形成补充和提高,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为了适应新农科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涉农人才,东北农业大学为非农学专业开设“农学概论”课程,并对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与探索,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课程在改革过程中经过尝试一些新的方案,摸索出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介绍核心期刊研究动态,引出关键章节内容;加入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引出农业发展中或是种植技术或是品种选育或是农业推广方面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对农业发展的新认识。授课教师通过内容创新、手段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来引领课程创新。不仅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同时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加深巩固了理论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与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建文,罗明珠,沈万宽,等.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0,(6):258-259.

[2]敖和军,王晓玉,李瑞莲,等.“农学概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9,(32):131-132.

[3]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09,(7):133.

[4]徐丽明,徐春城,王光辉,等.《农学概论》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116-119.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3

 

农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为我国培养各级各类农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实践教学目前仍然是制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国内各高校在认识及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1]山东农业大学建设了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2]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把认识性实践、印证性实践、科研性实践、生产性实践等环节有机结合,探索出教学新体系。[1]北京农学院在原有农事实践课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在1997年形成了农事学课程。[3]山西农业大学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结合实践教学自身情况及发展水平,借鉴北京农学院已有农事学课程教学成果,在2004年开设了农事学课程。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农学专业唯一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农事学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以求适应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一、开设农事学课程是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   (一)传统农事操作课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老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完善。早在20世纪80年代,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教研室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大学第二、三学期开设作物形态观测与农事操作课程,在第四、五学期开设作物生产技术等实践课程。[4]这些课程的设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上述实践课程不断被压缩,最后只保留了农事操作课程。这一课程目前在全国许多高等农业院校中还在开设,并被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由于缺少相关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大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课程考核标准也很难把握。[5]在学生学习农事操作课程之后,很多教师发现,在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对作物播种、田间管理、作物形态识别等基本技能都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掌握了。这些知识的不足,使得学生对学习生物统计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特别困难。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了,同时,农学专业中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在不断增加,这些学生对农业生产常识不了解,即使来自农村的学生,也很少接触农业生产实践。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差了,暴露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薄弱,也大大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必将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农事学课程的设立迎合了加强实践教学大趋势   1.设立过渡性实践课程作物生产技术   为了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在认真分析了农事操作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手段落后之后,在2002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取消原来的农事操作课程,开设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课程总学时为1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内容20学时,实践教学80学时,分两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在农学专业第六、七学期开课。这次教学改革,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增加课程理论教学时数。原来的农事操作没有理论教学,只有实践环节,不利于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作物生产技术课程中有了理论教学部分,有利于形成课堂知识交流和即时安排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课的重视。   (2)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用于农事实践的土地3300m2,保证了教学用地。   (3)成立了新的教学团队,用全新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教学。自2002年春季学期开始上课,课程开设了三年。在实践教学中,每2~3个同学负责种植一种作物,参加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管理。在课程考核方面探索合理的考核方法,春季采用理论考核与平时成绩结合,秋季结合具体实践,撰写“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和“年终生产实践总结”两篇课程论文。   2.设立农事学课程   作物生产技术课程进行了3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第六、七学期,学生既要参加农事实践训练,又要参加科学研究训练,这两个实践活动互相影响;考虑到农事实践是科学研究实践的先导课,我们认为课程开设应该提早一年进行,让学生尽早学习作物生产技术;又由于课程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还包括许多农事理论,因此对课程名称和学时数都作了调整。结合2004年山西农业大学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借鉴北京农学院农事学课程改革经验,[6~8]新教学大纲将作物生产技术更名为农事学,学时数54学时,开课学期设在第四、五学期,为跨学期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又设立了农事学实践课程,学时4周。农事学课程与农事学实践同步教学。   二、农事学课程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一)教学内容以实践为主,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从理论上学习基本的农事理论知识,了解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史。在实践中认识作物,掌握作物各生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观测记录作物生育时期、测定株高、叶面积等形态指标,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作物的感性认识。从3月份开始,学生要完成作物从播前准备、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作物收获及测产等生产环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作物生产各环节的实践技能。并根据所学知识,编制农事月历。 #p#分页标题#e#   (二)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作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留种等理论知识,理论教学要围绕实践教学开展,与实践环节配合。如在理论教学中,要讲到作物的播种技术,作物播种技术理论教学时间与大田作物播种时间相同,学生可同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进行播种实践活动。实践教学按照春播作物生长情况安排,分集体实践和小组实践两部分。从春季3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结束。集体实践中,每组学生15~25人,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统一安排的实践活动,如作物播种、作物形态观测、作物田间管理等。集体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相同,使每个学生掌握作物播种技术,认识各种作物,掌握作物田间管理中如灌溉、施肥、中耕等技能。小组实践充分考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异,学习兴趣差异,把实践项目分为3类;在实践课开始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实践小组。   第一类创新创业类。这一模式适合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有团队意识,吃苦耐劳学生,愿意在生产中投入一定资金,具有冒险精神;创新创业小组成员一般6~10人,学生自主选择种植作物种类和方法,自主设计种植方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类为高产竞赛类。这类模式适合对大田作物特别感兴趣,有志于在作物生产中掌握作物高产原理与技术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3~4人,小组成员协商选择种植某一作物,学生可选玉米、棉花、大豆中的一种作物,采用同一品种,从作物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按照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灵活安排自己的管理,在年终根据作物产量决出高产优胜组。   第三类为基础实践类。适合对农业生产不太了解,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这种模式小组成员6~10人,由指导教师指定作物,每个组完成几种作物的种植任务,学生独立进行播前准备到收获测产整个作物生长生育周期的实践操作。   三、农事学课程考核体系逐渐完善   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考核评价指标含糊,成绩评定随意等问题,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积极性,限制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9]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践技能的操作要点,便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10]因此农事学课程在设立之初,就吸取以往教训,不断探索科学的考核体系。农事学课程教学周期为一年,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实践任务不同,两个学期考核方法有所不同。   (一)春季学期考核方法   春季学期从3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实践环节,根据实践情况,课程考核项目包括四部分,各部分所占比例根据年度间实践教学内容确定。(1)平时出勤、学习态度。根据理论课上课和实践课出勤次数及在实践中学习态度评定。(2)农事实践操作技能。对学生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实践技能进行考核。(3)阶段性总结报告。对春季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要点进行总结,以课程论文形式提交。(4)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内容包括作物生产基本的实践知识,最新作物生产技术动态及晋中地区生产实践知识。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等。   (二)秋季学期考核方法   秋季学期从9月份开始实践,主要是作物收获、留种、测产、产品销售等环节。课程考核分3部分。(1)平时成绩。根据出勤、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及作物生产情况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30%。(2)田间管理要点总结。学生对自己种植的小区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内容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收获及测产。占总成绩的20%。(3)年终生产实践总结。占总成绩的50%。在作物收获、测产、销售后,结合所记录的数据资料,对自己作物种植管理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交课程论文。   四、农事学课程在教学中形成的自身特点   (一)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教学   与农学专业设置的许多课程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相比,农事学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农事学实践课程教学时数为4周,通过一年实践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水平,课程重点训练学生实践环节。   (二)课程教学环节与作物生长周期高度一致   课程完全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来安排教学活动。如春季安排春播作物播种,秋季安排冬小麦播种,夏季安排冬小麦收获等。   (三)实践教学分散进行,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在实践教学中,作物的管理要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如下雨后要及时中耕,有蚜虫危害棉花时要打药等。这些管理措施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既不占用课堂时间,又可根据作物生长特点灵活管理,实现了连续式教学。   (四)课程考核多样化   农事学课程重在实践,考核方式有闭卷考试、实践操作、劳动考勤、课程实践总结等,汇总为学生综合成绩。避免了以闭卷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片面做法。   (五)全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会常见作物的播种、管理技巧;通过对作物的观测记录,可以训练学生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学生可以学会撰写科技论文,提高电脑办公软件应用水平;通过拍摄实践环节图片及视频,提高了学生视频制作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p#分页标题#e#   五、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事学课程取得的成绩   1.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农事学课程的发展是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产物。在开课初期,由于实践经验少,开课准备时间仓促,必然存在诸多教学问题。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编写了“农事学实践指导”教材。目前,农事学课程理论教学已经使用多媒体授课,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已得到完善。   2.实践场所逐步改善   由于学校农作站合并到农学院,为农学院实践教学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用于农事学课程实践教学用地达到了6667m2,土地资源丰富,保证了每位同学都有实践机会;学院建有作物标本室、农事学综合实验室;购置了大量劳动工具,满足了学生实践需要。   3.实践教学分区更加合理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原作物标本区的基础上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下设6个大区。   (1)作物栽培测产实验教学区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栽培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用于测产实验。   (2)作物育种实验教学区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作物育种学实验内容划定种植面积与作物类型,主要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用于杂交授粉、留种等实验。   (3)作物标本区   种植各种作物不同类型,供不同专业学生识别作物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4)农事实践环节教学区   主要完成农事学实践教学任务,农学专业学生基础实践小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种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   (5)作物高产竞赛区   种植玉米、棉花、大豆三种作物,高产竞赛组同学种植自己喜欢的一种作物,采用高产技术,进行高产竞赛。   (6)创新创业区   这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最新设立的教学区。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十几个组的同学进行种植业创业实践。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建设要加强   从2002年开设课程以来,我们编写了“作物生产技术实践指导”、“农事学实践指导”。由于课程在不断发展与变化,教材建设也要调整,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更适宜于实践教学的教材就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农事学1级”、“农事学2级”、“农事学实践”已经编写完成,“学生观测记录手册”正在编写中。   2.课程考核方法要不断探索   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在考核内容中最难考核的是学生实践技能,如播种技术的量化考查。另外,考查内容比例安排也很重要,如平时成绩和理论成绩所占比例。在今后的教学中,课程考核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索。   3.教学中生产资料相对不足   (1)劳动工具简单   由于教学资金不足,学生实践时劳动工具极为简单;目前只购置了如锄、耙、开沟器等简单劳动工具,较先进的工具如脱粒机、播种机、机动喷雾器等尚未购买。   (2)实验室仪器设备缺乏   目前,“农事学综合实验室”只有电子天平、尺子、种子袋、种子瓶等简单设备,有数码相机一部。恒温培养箱、种子水分仪等常用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需要增加数量。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4

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目前,发达国家农业装备朝着大型化、多功能、高效率和复式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智能化和操作自动化,并广泛采用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和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粮食生产机械化向全面生产机械化的过渡,并正在快速进入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高级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巨大发展,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并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当前,我国农业装备研究的重点是:研究高性能农业机械与装备、农机农艺相融合技术,利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研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刚刚进入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发展水平落后了20~30年。主要表现为:1)农业机械化刚刚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全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粮食生产尚未实现全面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仍然很低,多数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作业仍处于起步或空白。3)农机装备技术水平低,性能差,产品结构简单,总体技术相对落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被国外技术和国际大公司挤压,面临严峻挑战。4)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缺失,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现代设计方法和室内模拟实验条件及方法还不够成熟,现代设计方法与试验条件滞后,产品开发生产周期是国际水平的2~3倍。5)农机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与农业机械大型化、农业机械作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6)国内农机行业中小甚至微型企业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缺乏创新性强的大型企业,高新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一些高性能、高技术含量和高效率的产品还长期依赖进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严重缺乏。7)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低、基础弱,农产品原料品质难以保证,每年农产品收获后损失达数百亿元,加工增值潜力巨大;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问题较严重。8)农业装备与技术行业领军人物及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缺乏可持续创新的能力。

二、发展方向

近十几年来,围绕主要粮油作物重要环节生产机械关键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在水稻和玉米机械化生产装备技术、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方面,还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的迫切需要。

1拖拉机方面

目前,我国拖拉机功率分布不合理,中小功率产品占绝大多数,大功率产品比例偏低,缺乏特大功率产品,使得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大马力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与广泛采用电喷发动机的国外产品相比,国内发动机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可靠性上尚未完全过关,而电控技术的缺失使拖拉机整机控制缺少了一个重要环节;国内传动系在功能上仅仅是由滑动齿轮过渡到啮合套,这与国外同步器、动力换档、无级变速以及静液压传动的配置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在液压系统方面,国内主要是开式半分置式液压系统,甚至目前无力位调节的分置式液压系统还呈上升趋势,这与国外的闭式负荷传感液压系统以及电子反馈的悬挂系统也呈鲜明的对比;在操纵与控制系统上则存在更大的差距,与国际上已经普遍采用的电子和液压操纵控制相比,目前国内拖拉机主要还是以机械杆件控制为主的操控系统,少数的电子控制也是孤立和简单的开关控制。

2种植机械方面

1)在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中,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最低,至2010年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8%,其中种植机械化水平为20%。现在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培育适应超级稻精密插秧的优质秧苗和研制适应超级稻精密插秧的机具。目前,我国超过3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直播,且大都采用人工撒播,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是通过机械直播改无序为有序,要求播种均匀并可满足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等不同品种对播种的农艺要求,可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2)国内玉米播种机械主要以小型机械式为主。机械式排种器对种子的适应性差,漏播率、重播率、破损率较高,而且不适宜高速作业。目前,国内生产的播种机多以机械式排种器为主、气吸式为辅,产品总体水平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水平,播种质量难以达到农业技术需求。3)在油菜、棉花等旱田移栽机方面,国内已经研制开发出钳夹式、链夹式、挠性圆盘式、吊杯式和导苗管式等各型移栽机,但这些移栽机大多停留在半机械作业水平,还需要配备相当人力进行人工取苗和投苗等操作。由于栽植频率受限于工人的喂苗能力,一般栽植频率不能超过35株/min,导致移栽机作业效率低,虽然省力但不省工。因此,需要研究能自动取苗、栽植作业的全自动移栽机,实现移栽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大型保护性耕作与田间管理机械方面

1)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我国尚缺乏大型智能化保护性耕作装备。2)与国外先进的喷雾施药机具相比,我国生产、使用的喷雾机械作业效率、雾滴附着率、农药有效利用率等技术指标低下。手动药械占93%,中小型机动植保机械占6%,配套拖拉机喷雾机占1%。3)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90%,高效精确灌溉节水技术设备短缺。

4收获机械方面

国内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以喂入量2~4kg/s的横轴流滚筒机型为主,产品平均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近30年,喂入量8kg/s以上的大型智能化谷物联合收割机仍是空白。存在的主要不足:一是结构简单,单位收获量能耗高,作业效率受到限制;二是设计主要靠经验和模仿,缺乏系统的基础试验数据和设计理论;三是整机主要采用机械传动和简单液压控制技术,结构、运动参数调整困难,作业性能无法监控,驾驶操控自动化程度低;四是整机和发动机、液压件、电器元件等配套系统的制造装备水平低,产品振动大且噪音高,无故障工作时间低于60h。4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机制体制问题农业装备与技术科技体系高度分散,隶属关系多样,各级农业科研机构的组织机构基本按专业和学科设置,领导体制复杂,缺乏协调,从而导致科研项目重复设置,造成无谓的浪费,总体运行效率不高。农业装备与技术科研总投入虽不断增加,但占整个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仍偏低,农业科研人员人均科研经费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私人企业投资农业科研占农业科研投资比例更是不足2%,且科研投资高度集中于农作物。许多农业装备技术研究院所转变为企业后,其所承担的共性、公益性技术供给职责大大弱化,科研院所缺乏投入的动力和供给的积极性。另外,农机部和机械部的撤销、高等教育的改革,直接导致高校农机学科的削弱,农业装备与技术重要前沿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匮乏。近年来,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农机市场迅速膨胀,涌现出大量短期渔利性的拼装类企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健康发展。做强做大骨干龙头企业,跻身世界前列的国际化公司,成为振兴我国农机行业的紧迫任务。

目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体制难以建立有效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研究重视不够,储备不足,大型攻关项目所需要的智力、跨学科知识、大型设备和信息等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科技人员和科技团队无法充分共享资源、展开合作。同时,信息不畅导致研发环节重复,研发链与产业链脱节,科学研究难以解决农机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致使我国农业装备行业关键性技术依赖进口,产品的科技含金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低。评价机制方面仍注重以论文、专利、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且评价周期短,大多为1~2年,急功近利倾向严重;忽视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效益评价;产、学、研各环节间缺乏有效链接,导致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难以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难以加快推进。农机专业萎缩,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乏力。缺乏紧密型的国际合作与有效汇聚国际优秀人才的体制机制和平台,难以研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

三、结语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5

1、培训缺乏专一性,培训时间短。近几年基层乡镇农业技术员培训机会比以前增多,但培训班主要是针对全省情况,没有地域特色,没有根据所在地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每次培训时间较短,多为3~5d,培训效果不明显。

2、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人才流转机制。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现状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评选先进和评定职称不是按能力选拔。选拔优秀人才缺乏竞争机制和有效的人才流转机制。

3、科研、教育、县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生产脱节。一是忽视实用技术研究项目,导致农业科技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相脱节。二是受体制影响,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往往把论文与获奖作为晋升和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县市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受经费、居住地影响,加之没有试验基地等,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时间少,导致农业科研、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4、部分农业技术或成果推广的成熟度不够,推广的可行性较差。目前推广的农业技术与成果良莠不齐,有的能给农民带来实惠,也有的反而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积极性。

5、科技创新难,课题成果转化更难。目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课题研究所需经费基本由个人解决,当课题成果完成后,申报奖项所需要的高额鉴定费也由个人承担,严重挫伤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当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生产力的提高。

6、基础办公设施匮乏,办公经费紧张。目前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办公设施严重缺乏,基本没有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投影仪、仪器等设备。基层乡镇所需农业推广经费基本由乡镇政府拨付,但政府没有设立专项农业推广经费。

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发展建议

1、明确职能,理顺体制

(1)明确机构职能。根据政事分设的原则,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尽量减少抽调农技人员从事行政工作,让农技人员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乡两级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站的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合理设置机构。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结合地方财力实际,选择适宜的形式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对于县级机构,要按行业实行综合设置;对于县级以下农技推广结构,要按经济区域或大镇布局设置综合服务站。

2、合理用人,加强培训

(1)确定岗位编制。按照“整合力量、专业互补、精简效能”的原则,由人事、编制、农业部门等按照服务区域实际工作需要,做好人员编制调配工作,农业编制实行垂直管理(即由上级农业部门统一管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人员编制的确定应按照职责、服务区域范围、耕地面积、农业人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工作任务大小和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按农业人口和按一定的比例确定。

(2)创新用人机制。一是实行农技推广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可精简农技推广队伍,提高农技推广效率。同时,分流不具有专业技能的非专业人员,让他们从事非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进行合理流转。二是实行考试录用制和毕业生到一线工作的制度。在农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时,应从优秀的农业大中专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制定规章制度,要求毕业生至少要在基层一线工作5a以上,通过实践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员,为农民提供好的服务。三是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县市级农技岗位出现空缺时,要在县市范围选聘,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3)加强学习培训。重视农技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再教育工作,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培训使农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鼓励农技人员参加各种类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学习、进修、培训,包括脱产、短期培训班或进修班等,力争使每位农技推广人员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再教育学习机会;制定在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再教育学习激励机制,争取财政在支农支出中列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3、创新推广机制,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自然流转和科技推广自然完成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基层乡镇建立示范基地、试验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等。农业科研院所与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素质,还可以把科研院所“高、精、尖”技术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可以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对于基层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政府应给予一定资金、物质扶持。对于个人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政府应成立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动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5、加强农业技术的熟化与规范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除了具有先进性外,还必须具有成熟性,以保证技术应用后效果稳定。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农业技术不仅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要适应当地的耕作制度。为此,在新技术推广前一定要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改进,提高其成熟度。为了使广大农民尽快应用新技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结合当地条件,对所推广的技术和技术体系制定出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程。

6、落实经费,明确用途建立长效财政保障机制。把农技推广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并确定人员经费、培训费、试验示范等业务经费的比例。同时,要加强对各级财政的审计监督,防止下拨经费被截留或挪用。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中,办公设施、仪器设备等必要的设备要逐步配备;同时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户,定期抽查,防止固定资产流失。通过全面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条件,来提高基层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

三、结语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6

一、创新农业科技合作制度,完善规模化经营

在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考察时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经营效率。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模式。可见,创新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合作制度、完善规模化经营是新时代农民掌握自身命运、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东北农业振兴的关键所在。创新农业科技合作制度,一是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内部合作模式,深化农场集体产权改革,促进技术共享。我省自2019年7月开始实施的《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就规定了合作社的运行机制、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原则,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各类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鼓励运用电子商务等网络科技开展区域合作。二是创新政府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思路。政府要及时调研供求状况,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给予农业经营主体方向性指导,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和财政支持,组织农户规模化经营;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农业科技合作审批环节,帮助具备条件的合作社搭建产销平台,拓展市场规模。三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注重提升农业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效率。“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规模经营的生产力。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合作常态化,定期指导农民破解在技术方面遇到的难题,使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步伐。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在吉林视察期间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为了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要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成为东北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关键在技术进步”“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对东北通过农业科技赋能改善供给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指导意见。从中央指导到地方落实,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达成普遍共识。一是农产品的高质量供给与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依赖于农业科技。以我国自主研发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为例,由于其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优点,成为了东北三省许多地区的主打品种,回应着“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的殷切期望。二是农产品的低成本供给与农业的高效率发展取决于农业科技。“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中的关键环节,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为指以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牢记嘱托再出发吉林奋进新时代导,合理利用农业机械及信息化技术,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民增收。三是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与农业集约化发展得益于农业科技。以我省为例,过高的玉米库存和不合理的农业结构使其长期面临着“一粮独大,牧业乏精、特产欠优、杂粮粗放、加工不深”等诸多供给方面的问题,通过种业创新、引进精深加工技术等方法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四是“三产”融合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助推农业科技。新型工业与制造业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业机械等重要的生产资料;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农趣体验等服务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只有“三产”融通,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供给结构。

三、以农业科技保障粮食安全,筑牢经济安全堤坝

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及严峻的南方汛情,在视察吉林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这对特殊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六保”“六稳”、筑牢民生经济安全堤坝具有重要意义。“藏粮于地”的关键在于“藏粮于技”,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对稳定粮食产量、提升商品粮质量的作用已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以2018年的我省为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8.6%和84.5%,伴随着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及广泛应用,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可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程度与粮食生产水平具有显性的正相关。但与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业科技原创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农民科学素养弱等,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潜力还很大。因此,为了保障粮食与经济安全,一是要发挥传统优势,确保农业生产优势领域和重要领域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二是要对接市场,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要素流通体系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吸引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流向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黑土地,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保障粮食生产、筑牢经济安全堤坝,助力东北振兴。

四、科学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涵养黑土地生产力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7

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由此引发的自然生态灾害日益严重。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因而“生态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开始受到众多领域里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世居着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生态文化,这些独特的民族生态智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亲密关系,有利于寻求解决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之路。笔者通过对近10年国内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力求真实反映学界的研究现状,并为进一步研究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一、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涵研究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一词是随着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所特有的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制度措施、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总和[1](7~8)。传统生态文化体现在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多个领域,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袁国友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思考和认识,也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经验性感知,当然更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各民族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时由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主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文化类型和模式”[2]。廖国强、关磊在比较“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区别与联系中,指出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具体内涵,认为民族生态文化是一种“已然”的文化,“建立在本土生态观的基础上”,“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内涵丰富、各具特色,许多学者都展开了对不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如廖国强、何明、袁国友系统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领域、制度和宗教中的生态文化以及朴素而深邃的生态伦理观[1](19~144)。郭家骥对云南少数民族藏、纳西、白、彝、傈僳、普米、独龙、傣等民族的传统生态保护文化进行了阐述[4]。王永莉探讨了西南地区彝族、藏族、苗族、壮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及特征[5]。一些学者还展开了对某一个特定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内容的详细深入研究。如刘荣昆从傣族的宗教、稻作、服饰、饮食、傣寨、文学、音乐舞蹈等七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傣族的生态文化[6](8~31);葛根高娃详细解读了蒙古民族的生态文化[7](14~176);杨红阐述了摩梭人的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观[8](60~96);王紫萱系统分析了古代蒙古族的生态文化[9];何峰研究了藏族生态文化[10](79~461);等等。学术界普遍按照文化学的分类标准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划归为三类: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文化,许多学者都选取了微观研究范式,具体阐述这三者中某一个维度的内容。

1.传统物质生态文化研究。物质生态文化意指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物质生产手段和消费方式等。崔献勇、海鹰分析了与维吾尔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技能,剖析了维吾尔族的生态物质文化具有适应性、实用性、稳定性等特征[11];廖国强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刀耕火种农业中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生态智慧[12];戴嘉艳以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一个典型的农耕村落为个案,分析了达斡尔族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文化[13];梅军、肖金香分析了黔东南苗族民居在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就地取材的节能手段、可持续开发的建筑构造四个方面所体现的科学性及合理性[14]。

2.传统制度生态文化研究。制度生态文化意指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机制、社会规约和社会制度,主要包括蕴藏着生态思想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族规家法、古代法等。刘雁翎认为,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为保护苗族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起到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基础作用[15];康耀坤认为,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与西部环境资源保护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16];白兴发阐述了藏族、普米族、蒙古族等传统习惯法规范与生态保护的关系[17];奇格、阿拉腾、盛明光[18]、阿茹罕[19]都探讨了古代蒙古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3.传统观念生态文化研究。观念生态文化意指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各种思想情感和价值体系,包括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知识、生态观及民族传统文化,如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谚语格言中的生态意识等。董淮平认为,佤族传统生态观的本质属性是将自然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它表现为对于动植物的亲情、对于大自然的感恩意识以及利用资源的责任体系三个层次[20];王立平、韩广富揭示了体现在蒙古族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宗教信仰、风尚习俗中的生态文化观[21];梁正海从民族学的视野深入解读了土家族生产型、宗教型、规约型、隐喻型四种类型传统生态知识的特定内涵[22];张慧平运用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原理和理论,系统研究了鄂伦春族的传统生态意识[23]。

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生成与少数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经济状况、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王立平、韩广富认为,蒙古族生态文化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蒙古族生态文化思想观念形成的最初信仰基础是萨满教[21]。权小勇认为,侗族生态文化形成的原因有三:“其一,侗族属农耕民族,传统的农耕生产决定了侗族生态文化的形成;其二,自然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侗族生态文化的保持;其三,受汉族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24]张晓东认为,在藏族生态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苯教的信仰;二是生态环境的制约[25]。王紫萱探讨了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生成的原因:特定的生存环境是物质基础,萨满教、藏传佛教是其精神因素,习俗禁忌的约束、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是制度保障,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对客观环境的物质需求是其现实基础[9]。宝贵贞在综合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认为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乡规民约和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形成的主要来源[26]。冰梅以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动物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剖析了蒙古族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中动物这个核心环节的生物学属性及其衍生出的精神内涵,追溯了动物在草原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27]。#p#分页标题#e#

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评估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对于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薛达元所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揭示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方面的特别价值[28](6~16);黄绍文、何作庆揭示了哈尼族传统采集和狩猎生产方式对哈尼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积极影响[29]。

2.生态保护的价值。刘舜青和赖力以贵州施秉县屯上高坡苗寨的山林管理为个案,探讨了苗族传统生态知识和经验在山林管理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30];黄柏权指出,西南地区民间生态知识对西南地区森林的保护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启示意义[31];杨红探讨了凉山彝族生态文化对于保护凉山彝区的生态环境及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32]。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廖国强认为,少数民族物质生态文化可以为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精神生态文化可以为塑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内源调节机制”提供借鉴[33];刘荣昆探讨了傣族传统生态文化对傣族地区及傣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34]。4.维护生态安全的价值。杨庭硕所著《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资料为依据,证明各民族文化中确实蕴含了较之于现代科技并不逊色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技能,地方性知识在维护人类生态安全上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35](85~91);罗康隆以贵州麻山为例,探讨了苗族传统生态知识在区域生态维护中的价值[36];梁正海、柏贵喜以湘西龙山县苏竹村为个案,探讨了村落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护地区性生态平衡和区域性生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37]。

四、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变迁及创新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也相应发生了变异。吴丽娟阐述了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当代工业文明下所面临的体系危机和变迁压力,并从生产方式位移———生态环境变异———生态文化变迁的三维转换模式出发,剖析了文化变迁的现实路径,进而提出了能推动东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效变迁的对策与建议[38];薛熙明、叶文以滇西北三个民族社区为案例,对当地旅游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的生态文化变迁形态进行了比较性解读[39];李学术探讨了云南省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政策失误、市场经济条件下劣性文化的冲击、经济开发缺乏生态制衡机制、生计变迁的影响、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朴素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更替的影响[40]。一些学者还专门研究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某一具体层面的变迁,如刘雁翎研究了贵州侗族环境习惯法的历史演变[41],乌云巴图研究了蒙古族生态观念的变迁[42],等等。虽然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确性的要求,必须实现向现代科学自然生态观的转换。袁国友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维持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脆弱平衡,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和发展:要确立中国少数民族科学的现代生态文化观,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现展和转换中的制度化建设,在物质层面上使少数民族的物质生产方式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和数量型向现代的集约型和效益型的转变[2]。闵文义认为,民族地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在继续维护传统生态文化的多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根据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其改造成为“强生态文化”[43]。刘亚萍、金建湘和程胜龙探讨了壮族森林生态文化在发展当地旅游业中的传承与创新[44]。冉红芳阐述了现代化进程中土家族生态文化的当代调适[45]。王景迁、于静探讨了《格萨尔》史诗中的传统生态文化向现代生态文化转换的三条主要途径: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与自然观,转变生态理念,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46]。田红以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砂田农耕体制的扩大利用为例,提出了有关本土生态知识推广与共享理应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创新:砂田耕作体制本身的创新;生态环境的相似性而提出的创新;推动传统砂田耕作体制与科技接轨,实现砂田的升级换代[47]。

五、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保护研究

基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学者们开始不断探讨有效保护与传承这些珍贵遗产的具体措施。

1.传统策略必不可少。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必须要加强立法保护、政府保护及编写乡土教材等。崔献勇认为,要保护和田地区维吾尔族的生态文化必须与保护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澄清认识,更新观念,采取政府保护、立法保护、分类别保护、教育保护等多种保护手段[48]。王孔敬探讨了西南苗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和对策:必须实现传承方式多样化,健全传统生态文化管理机构和保护队伍,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等等[49]。王希辉以石柱土家族黄连种植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传承与保护的策略:如唤起社会关注、培养人才、编写乡土教材、成立生态村等等[50]。

2.在开发利用中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应该在旅游业、农业、林业等行业中得到大量利用。林庆认为,发展弘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必须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等[51]。王明东认为,要实现独龙族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得天独厚的经济林果资源和牧场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等[52]。

3.保护文化生境。安颖认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形成的生境和自然基础,各种文化生境的差异性孕育了生态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有效保护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保护与恢复其文化生境,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地和永久地保存生态文化的生命力[53]。

六、简要评述与展望

从前人研究成果来看,近10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在成果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视角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成果涉及生态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林学、环境学等多学科领域,学者们运用多学科多角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历史文献研究与田野实证研究并重,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许多问题都有待向纵深推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p#分页标题#e#

1.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理论总结少。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成果在面上和量上都有了大幅度增加,但大都以论文形式问世,专著较少,系统深入研究不够。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不同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表层研究,没有深入挖掘其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没有把握不同民族的特殊生态认知与利用体系。具体研究中深层次分析不足,如部分学者虽然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策略,但由于没有在具体的调研点作细致深入的微观考察,部分对策难免过于空泛,缺乏可操作性。

耕作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意义;困境;路径

国务院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困境和路径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让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1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记忆与情感纽带。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加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有助于高校老师高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1.1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特别重视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务实与和谐等特点决定在其乡村振兴中能促进科技、社会与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是传承文化的圣地,高校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如果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有计划地了解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将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费孝通看来,文化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1]。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久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指明了方向。如《齐民要术》“种谷”篇记载:“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曰:“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些阐明中国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观都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此外,传统农耕文化蕴藏和谐思想对大学生成长极具启示意义。东晋陶渊明描绘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景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孟浩然描画的宜居美景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智慧不仅让我们感受传统农耕文化旺盛的生命气息,还启示我们要保护好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所说,中国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生态智慧,是最丰富的和无所不容的哲学[2]。这些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意蕴深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1.3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传统优秀农耕文化作为中国农村文化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其诸多理念是中华民族亿万民众在劳作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间规律的总结与反思[3,4]。高校教师要不断挖掘探索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并融入思政教育中,比如,日往月来艰苦单纯的农耕生活支撑起农民生命的全部,造就了农民“施恩报恩”等品行,这启迪学生要感恩戴德。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等中国农民农家生活的道德智慧对学生学会建立人与人间互助修睦的人际关系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2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农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外来文化浪潮对当代大学生传承农耕文明特色的人文传统及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冲击,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认同。

2.1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是我们世代祖先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认识自身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汇集。近代随着科技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市场体系加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等遭遇大量的侵蚀与污染,乡土建筑在快速消失,农村人口外流向城市的现象愈演愈烈,集体化时代的合作精神正在逐渐消失,农耕文明在发生基础性动摇,现代都市文化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农村空心化使农村文化逐渐处于被边缘化境地,中华传统农耕文化面临着自身价值的合法性危机与承载主体后继乏人的困境。正如孟德拉斯所说,“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5]。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现代化,但是中华民族在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的守望相助、克勤克俭的人文传统与价值观念逐渐势微,也对大学生传承优秀农耕文化造成冲击。

2.2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全球化经济发展促使各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加之大多数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外来文化见缝插针地宣传、匠心独具地包装,虽拓宽了中国大学生对地域文化差异认知的视野,但同时也侵蚀了不够成熟、盲目信从的大学生的思想,使其不重视母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传承农耕文明特色的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外来文化通过竭力扩张其文化产品兜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以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助长大学生张扬个性,使其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观念,弱化了其对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

2.3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我国思政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然而,有大学生存在“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和不善学”的现象[6],这折射出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在教育内容上,传统思政教育是以“政治”为主,没有更多地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拓展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内涵,导致过多传授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价值理念等育人本质的内容。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思政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说教式教学,教育者以不利于被教育者接受的缺乏灵活性的“独白”方式授课。这导致高校思政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只重服务社会,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校教育出现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3传统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是世界上起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之一,具有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然而,当前中国传统优秀农耕文化面临香火中断的危机。高校思政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教育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研修的补充作用,优化教育传播设计。

3.1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要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网络习惯的基础上,采取符合当代大学生喜好、“接地气”的有效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现有思政课的教学体系有机连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及成就,并深刻理解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信仰、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从传统民间文学、手艺传承中领悟农村文化风采,从有特色的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高校还要开展听(讲座)、查(文献调查)、看(影视片)、讲(讨论、演说)、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挖掘传统优秀农耕文化的道德教育资源,深化民族大团结大进步的教育,不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进行诚信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节约。

3.2利用社会实践研修。社会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马歇尔·萨林斯[7]曾说:“文化在探寻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新出来。”要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与展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生活习俗,如江南圩田文化、西南梯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东北狩猎文化、北方游牧文化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理解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原理,还对带有较强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农耕文化加深印象,激发其爱国热情。众所周知,重农国家的人都有敬天地、敬自然的敬畏心,高校可借助中华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开展感恩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组织学生观摩当地村民祭山拜地、丰收庆典、祈年求雨、开犁开镰,参与唢呐、秧歌、戏剧、舞龙、舞狮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农耕文化景观具有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这两种不同的要素和特征,要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历程中汲取教训[8]。要利用社会实践研修,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展农业要防止重走资本主义农业破坏式发展老路,要让学生学会对大自然和他人充满感恩,正确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善待自然给我们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