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培训心得体会范例6篇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带着期盼,带着珍惜,带着欣赏,今天终于走进了美丽的区第五小学,为期5天的跟岗学习开始了,非常感谢五小领导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把我们跟岗学习安排的井井有条,让我们了解他们学校各方面工作是如何层层落实的?又是如何开展的?一天下来,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最美细节暖人心

今天的清晨冷风阵阵,寒雨绵绵,丁副校长把我们迎进了温暖的接待室,并每人发了一个保温杯,保温杯里是刚刚倒的滚烫滚烫的茶水,既解渴又暖手,这一细节着实让人感动,我想再冷的冬天,只要走进了五小,心中自有一片暖阳。

二、最美课堂添活力

上午11时许,我们走进了五小的梦想教室,聆听了邹老师的梦想课----《我是特种兵,挑战不可能》,邹老师一身戎装,以自身的激情魅力演绎出了一节精彩的梦想课堂,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一次次挑战自己,挑战不可能,最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我想,这么有趣有活力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才是让学生受益的课堂。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服务型专业 合作教育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74-01

校企合作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教育形式。随着合作教育在我国各地展开,配合地方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机电、电子),积极开展特色专业学校,实施支柱产品、主导产业的学历教育与职业(执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产学双方建立职业背景较强的实训基地,组织学生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实地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促进地方企业的发展。

一 服务型专业概念

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为第一次产业,如农业、牧业、采矿等。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的生产部门为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建筑业、电业等。从第一次、第二次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提供劳务的)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如储运业、通信业、餐饮业、财经、商贸、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由此产生相对应服务型专业。本文从财经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讨论服务型专业的教学思考。

二 财经专业的教学思考

1.财经专业教师的理论更新与技能培训

第一,财经专业教师素质。(1)基础能力:须具备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觉悟;具备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的主动性。(2)专业技能能力:为达到理实一体化的要求,要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争取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及上岗证。

会计系列资格技术含金量比其他如劳动部门的考证大许多,难度大;专业课教师周课时多,工作量大,根本没有时间去准备;即使个别教师通过私人渠道取得证书,每年的各种培训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又不能真的去企业做账,建议对本专业的“双师制”的要求应具体考虑;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应该多沟通、多协调。

第二,到企业实践。由于专业特点,财务数据对每一个单位都非常重要,因此财会专业的师生要想做到顶岗实践存在很大难度。建议由上级行政部门出面安排一些企业、公司、银行等,建立模拟实践基地。

第三,培训模块。(1)专业理论方面:会计新准则,税收方面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土地增值税的改革等。(2)专业技能方面:到企业实践,了解工业企业、商业、银行等实际业务操作。

2.财经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的培训

第一,基础能力:须具备财经纪律方面知识与做账的基本理论;具备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的主动性。

第二,专业技能能力:为达到理实一体化的要求,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需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及上岗证。

三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思考

第一,教师需要通过培训,提高专业素质。(1)需要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教改新理念,教学法跟上形势步伐。除骨干教师外,其他教师学习时间少、内容少,应多加强。(2)教师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培训和提高。目前职教教材跟不上形势,希能借助行业,校本启动。(3)教学课件偏少,各校同一课程教师分工开发课件,网站或论坛上交流共享,公开课观摩交流学习。(4)教师每年的培训应提前做好计划。

第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理论技能与培训融为一体。培训要有针对性,邀请企业一线管理者做培训老师。采用项目教学法,理论培训内容能以操作、示范形式展示效果更好,理实一体化。

第三,参加社会实践方式。顶岗实习,统一安排,实行人性化管理。学生见习、实习时,教师跟岗,时间可延长,一两个月甚至半年,不仅管理学生、指导学生,同时能够跟上时代形势,起到反馈、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第四,需注重新教师的培训,特别是非师范类新进教师培训,应重听课、评课、讲课和组织教学方面的内容。

专业老师可以进酒店,在岗位上深入实践,获取最新管理模式和岗位流程,担任见习领班、见习主管、助理经理。跟岗以听、看为主,不评议,留在岗后评议,作为案例教学使用。这样既不影响企业的内部管理,也能取得实践经验,为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第五,除了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外,导游方向的学生实习时,跟岗时间可延长,一两个月甚至半年,学生顶岗带团,能够跟上时代形势,起到促进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目前,职业学校服务型专业的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校培养的人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只有加强校企合作,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职业学校服务型专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赵志群编著.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大名县金滩镇娘娘庙小学 贾鑫英

2020 年11月16 日到11月20日,邯郸市教育局统一安排下,我有幸在邯郸市展览路小学参加了市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更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

展览路小学作为邯郸市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高度重视此次跟岗培训工作。成立由吴志强校长、张爱霞校长为正、副组长,有关年级学科主任为成员的跟岗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开专题会制定了跟岗培训实施细则,细化到每天培训目标、任务等。吴校长强调:“跟岗培训要体现观摩式、体验式、互动式、实战式培训特点,对待培训教师,我们要毫无保留,尽心尽力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培训基地学校按照2-4人选拔一名带教导师,组建了带教团队。带教导师带领跟岗教师全过程参与学校备课、教学、教研、管理等日常活动,主要就办学和教育理念、师德教育,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课一研等常规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日志等能力,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和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召开技能等进行全方位培训。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 这是我跟岗学习以来的最大的体会和感悟。在跟岗学习中,我们听到了很多节真实的常态课,它既没有过多的修饰,这样的课堂让我感到朴实、自然,遵循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也听到了展览路小学最具有特色的教研活动课,非常有利于儿童各种能力及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现将这次培训学习总结如下:

增强学习意

带教老师给我的印象应该是忙碌紧紧围绕着她,无论是何时何地基本上是没有闲暇的时候,然而我却发现,带教老师在忙碌中也不忘记注重提高教师素养,工作之余一定学习阅读有关教师发展书籍,并认真书写个人学习笔记,笔记总是那样工整。这也增强我的学习意识,我也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时刻积累,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与探讨教育教学策略,积极参加市里及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教学设计认真且高效

几天的听课中,我观察到带教老师备课认真,设计新颖且高效。课上的毎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总能突破教材的束缚,列举贴近生活的实例有助于理解。在培训中,我发现无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都花大量时间细心专研,保证毎节课的短时效,且风趣幽默,让课堂时刻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我培训回来以后,在设计教案时,注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学生更易于接受,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师德修养得到提高

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在带教老师身上无论是工作、学习生活都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尚品质,作为青年教师,能有带教老师做导师我很幸运,我也从带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也更加努力,加强师德修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力。从实际行动中关爱每一位学生,对于家庭特殊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平时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善于反思,勤于积累

如果说上好一节公开课,那也许很简单,但如果每一节课都如开课一样的好,那便离不开积累和反思,而我看到带教老师的教案中,毎一节课课后都有反思和总结。在平时教学后也写些教学反思,但多数写的不深入,表面化较重,培训学习后,总结反思每节课时,我认真思考在这节课中,能否激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如何,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好在哪,哪些地方岀现纰漏,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如何弥补,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积累,教育教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五、独特新奇的教学艺术

在这跟岗学习的5天里我积极参加了优秀教师的常态课。他们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课,教师们注重学生的预习自学,注重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效果为优。根据多位老师所上研究课的听课、说课、评课的全过程,每一次听课、说课、评课对我都非常有启发,不断找出差距,使自己进一步提高。参加语文组的大教研,我们收获颇丰:做为一名教师,要注重平时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钢笔字和粉笔字的练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语要丰富;课堂中提问的问题必须明确,课堂语言要简练、精确。展小数学组的大教研,让我见识了精彩的数学课堂及精彩的听评课内容。其中,王瑶老师对备课提出的四点要求一定铭记于心,回到工作岗位上,传达给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老师也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四点要求:一,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找准孩子的生长点,以孩子的生长点为学情来设计一堂课,而不是为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计这堂课。二,关注知识的本身,抓住知识的核心本质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研读教参教师用书及课标。三,在给孩子什么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四、课堂上设置引发孩子深度思考的问题或者能够深度思考的教学活动。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摘 要 面对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安全环保严管重罚、油田现代化管理等新形势,迫切要求石油企业把员工培训工作摆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创新机制方法,强化层级管控,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保障安全生产的能力,助推稳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员工培训 技能 素质

一、引言

员工培训工作对企业发展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抓好培训工作,是企业稳健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员工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石油企业多面临着开发日益深入以及油价持续低迷的矛盾,必须加快由外延式、粗放式向内涵式、精细化发展转变步伐,这就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二、现阶段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一)油田效益开发的需要。受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影响,油田生产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稳产增效面临更多挑战,加之大量新工艺新技术引入推广,迫切要求石油企业持续有效地抓好员工培训和队伍素质提升工作。

(二)安全环保形势的需要。新“两法”施行以来,安全事故要坚决杜绝,操作失误要坚决消灭,环保污染要重责重罚,对员工技能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亟待进“充电”“提高”,切实具备安全生产、清洁发展的能力。

(三)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管理数字化、操作自动化、设备集成化已是大势所趋,低能力、低素质干部员工将很快被淘汰。

(四)定岗定编定员的需要。油田公司制定了数字化管理条件下采油(气)及输油单位编制定员标准,并严格控制薪酬总额,倒逼各单位控降人工成本,减少冗员,保证精干力量,这就要求员工具备足够的能力与素质。

三、创新方法提升培训质量效果的对策

(一)牢固立足井站现场培训这一根本。对于石油企业而言,培训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提高操作技能和技术素质,确保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全面受控。培训工作的根本点、着力点是一线井站油气生产岗位,出发点是日常运行和实战应急。培训部门和各作业区应当突出工艺流程、岗位风险辨识、设备操作规程三个重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的原则,梳理岗位需求,细化培训项目内容,分层级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兵、师徒帮带活动。同时,建立和完善作业区班子成员进班站、进课堂制度,通过跟班巡检“手把手”地教员工,通过授课“面对面”地化解员工疑难,推动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培训部门要加强现场指导、检查、督促和考核,丰富培训方法手段,跟踪评价培训效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务必确保全员培训达标这一目标。油气生产属于高危行业,一处设备失灵,一个环节失误,就可能引发事故。因此,一线员工必须全员培训,覆盖率、达标率100%,不能有死角。作业区要持续抓好“驻站培训、蹲点培训、跟岗培训”,井区长、班站长要逐一落实“结对包保”要求,不漏一个边远井站,不漏一名员工,做到岗位员工未培训不放过、考试成绩不过关不放过、技能素质不适应岗位不放过。培训部门要抓实“严考硬兑、重点帮促、跟踪指导”工作,让每一名员工都熟练掌握岗位标准化作业程序、应急处置、设备管理、数字化应用等内容。对不愿学、学不好的人进行待岗、跟岗,奖金挂钩,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抓实“明白人”带站带班这一要求。油田生产安全“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岗位”,井区长、班站长作为油田现场管理的“兵头将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必须突出抓好井区班站“兵头将尾”,培养井站管理的“明白人”。井区长、班站长要做到平时拿得住技术、带得住队伍、保证住运行,关键时刻则要显示出头脑、体现出本领、控制住局面。各作业区要深入挖掘优秀井区班站管理骨干,大胆使用,经常“提点”。对“兵头将尾”要培养,开“小灶”,输营养,提升技能素质;要爱护,真正在感情上、精神上关心;要支持,真正从薪酬上、成长上侧重。

(四)强化培训层级责任落实这一关键。抓好员工技能培训需要高度责任心和超常付出,需要耐得住性子、受得住委屈、经得起流汗,更要有思路、有方法,张弛有度、因人施教、带出队伍。就像玉雕大师一样抓培训,因材设计、精雕细琢、推出精品。要认真落实培训工作“一把手”工程,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培训”原则,将员工培训工作纳入各单位主要领导及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每半年研究员工培训工作1次,主管领导每季度研究员工培训工作1次,对培训工作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安排部署,把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到每一个分管领导、主管组室和工作人员身上,营造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协同推进、落实到位的培训管理新格局。

(五)靠实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基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训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对千人以上厂处采油单位,要根据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按1-1.5%标准选拔聘任兼职教师,全面开展培训师资能力提升活动,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开展培训教学比赛观摩、方法经验技巧分享、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等有效手段,提高培训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与此同时,各单位应关心支持培训教师成长,对长期从事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在津贴、职称、聘干等方面予以倾斜,并优先推荐选聘公司级优秀兼职教师。

(六)着力营造“技能先行”这一氛围。要狠抓岗位员工“严教严考”,季度培训考核结果对各作业区排名,与单位奖金挂钩,年度四次考试有两次在全厂后300名的员工取消评先选优资格;修订完善从操作服务人员中选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聘干)管理办法,加大技能技术人员比重;组织评选年度10名标杆班站长,制定奖励政策;对每个作业区领导承包一个重点井站,建立档案、跟踪结果、长期挂钩、倒追责任。宣传系统要开辟“我是岗位能手”“我是技术能手”“争当标杆班站长”等专栏,大张旗鼓地宣传、展示,让“能者上、能者荣”首先体现在技能业务上。

(七)全面倡导“学习文化”这一理念。始终把学习作为自身的精神价值追求和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学习文化”,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一是树立“学习则强、学习则胜”的理念,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使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带头学习,长于学习,精于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博闻强记、博采众长、汲取养分,培养并强化“八种素质”,即坚定的信仰、敬业的品格、清廉的操守、娴熟的技术、较高的情商、阳光的心态、和谐的人际、深厚的底气。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技能骨干;培训;山区供电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89-02

韶关供电局电力管辖范围含三区八县,在广东电网是县级供电局最多的地市局。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行一体化管理,通过两年的时间,全面实施了县级供电局的“一体化”管理,迅速把县级供电局的电网规划与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供电服务等综合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目前韶关各县级供电局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县局管理理念和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员工知识滞后的现象比较突出,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执行不到位,管理效果不佳。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在年龄结构上,县局35岁以下员工占33.6%,35~45岁员工占42%,45~55岁员工占20.6%,55岁以上员工占3.8%。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2.5%,大、中专及职校类学历占35.8%,高中及以下学历占61.7%。在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上,8个县级供电局拥有专业技术职称总人数仅占8个县级供电局总人数的17.8%,其中高级工人数占职称总人数的0.2%,中级工占13.3%,初级工占86.5%。三是技术骨干缺乏、生产管理流程不规范。电力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但在基层供电局,技术硬、素质高的生产技能骨干队伍缺乏,技术管理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1,2]

要实现韶关电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达到广东电网公司一体化要求,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生产技能骨干队伍。加强技能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培养一批技术硬、素质高的生产技能骨干队伍,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刻不容缓。

一、课题的提出

针对县级供电局的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基层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提升技术骨干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县级供电局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县级供电局的一体化管理进程。基于此,研究一套系统的、针对性强的生产技能骨干培养模式很有必要。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要能满足县级供电局战略发展对人才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能满足各岗位技术技能提升的需要,促进个人发展。决定开展针对生产技能骨干培养的“火种计划”课题研究,并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确定为通过调研分析、方案制定、试点培训、评估总结,形成《生产技能骨干培训实施方案》,通过系统化、差异化的培训提高一线核心岗位技术技能骨干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管理能力,巩固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处理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最后组织推广实施,以指导县级供电局生产岗位技术技能骨干培训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生产技能骨干的带头作用。

二、“火种计划”具体内容

1.“火种计划”课题的内涵

火种计划”课题的内涵可简单概括为“一个依托,两个结合,三个转化,四个模块”。“一个依托”即依托市供电局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及班站管理资源。“两个结合”即培训需求与培训方案,培训师资的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实习、实践的紧密结合。“三个转化”即把经验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把骨干转化为老师。“四个模块”即理论学习、技能学习、跟班实习、实践反馈四个模块,全面覆盖理论、实操技能与现场管理。

2.“火种计划”的具体做法

为确保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将“火种计划”分为试点、初步推广和全面推广三个阶段,即在实施过程中按照“调研诊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跟踪辅导―阶段评估”五个步骤实施。

(1)试点阶段。韶关供电局的生产技能骨干培训以变电运行、送电线路工种为试点,逐步推广到各专业(工种)。8县级供电局分别推荐变电运行工种与送电线路工种思想素质好、技术过硬、有一定能力的技术技能骨干共16人(每个工种每县级供电局1人)参加试点培训班。按照集中培训(共3周)、跟班实习(共1个月)、实践反馈(共5个月)等阶段进行历时7个月的培训。采取一对一师带徒形式,传授教练技术,使生产技能人员达到更高等次的技能水平(如中级工提升至高级工,高级工提升至技师水平等)。

(2)初步推广阶段。除继续开展变电运行工种外,还相继开展了配电线路、抄核收工种等其他工种的生产骨干培训班。8县级供电局分别推荐变电运行工种、配电线路、抄核收工种的技术技能骨干共48人(每个工种每县级供电局2人)参加试点培训班。培训班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一对一”的指导环节。在实践反馈推广应用阶段要求采取市局指导人定时上门“一对一”进行辅导。如:县局变电站与市局就近的变电站结成对子,市局培训指导人每周一次上门现场指导。现场指导首先要保证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得到及时指导,再逐步铺开延伸到其他细节。点面结合,确保现场指导不走过场。同时培训内容也有所改进,更加注重日常工作流程及实用性,体现了“培训与使用并重,培训是为了使用”的原则。

(3)全面推广阶段。在初步推广的基础上,继续开展通信、信息、继保、检修等生产骨干的培训,并计划用2~3年的时间全面展开其他工种的生产管理骨干培训。

(4)五个步骤的工作。一是对县级供电局一线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培训短板进行摸底,掌握县级供电局一线核心岗位技术骨干的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二是根据调研结果,制订具体培训实施方案,包括内容、教材、时间、计划人数、跟班实习地点、考核方式、培训评估方式,对每一培训模块的培训内容进行细化。按照培训方案实施培训,开展5天的理论培训和10天的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常用理论知识与应用基础知识、设备新技术、现场技术规程、安全生产技术与标准操作流程等。采取一对一师带徒的方式开展实习与实践,首先在相应部门班组跟班实习1个月,对有关标准规范与实际操作流程进行实际操作;之后安排学员返回本工作岗位,进行实践与应用推广(为期5个月),并做好全过程的反馈记录,最终形成一份实践学习报告。在每个阶段及每个培训模块都进行跟踪记录,根据学员学习期间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实习计划完成情况及实践反馈效果对试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评估促转化。

三、试点实施

根据课题组前期确定的开展流程,即“调研诊断―方案设计―培训实施―跟踪辅导―阶段评估”五个阶段,选择了变电运行、送电线路两个重要工种开展试点工作。

第一,课题组通过访谈、座谈、现场观察等调研方式,掌握了在县级供电局中对两个工种一线核心岗位技术骨干的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

第二,课题组对调研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梳理、归纳,制定了两个工种生产技能骨干的针对性培训实施方案。在培训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各模块培训内容与学时(见表1)。

表1 培训安排表

培训模块 培训内容 培训学时

理论课程 本专业相关的电工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现场规程;标准规范;规章制度 (30个学时)

技能课程 本专业相关基本业务技能;实操标准动作;规范化流程;安全工器具应用 (60个学时)

跟班实习 班组管理及5I班站标准化设置;工作流程;业务技能实操;提交实习报告 1个月

实践反馈 推广与应用所学规范化操作流程;记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差异与问题并及时反馈;接受效果监督与技术指导;形成心得体会并总结完善 5个月

第三,集中培训主要由5天的理论培训和10天的技能培训构成。理论培训模块采用集中授课形式,授课教师通过PPT、录像演示、现场案例教学对学员进行培训,抓住重点对日常工作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技能培训模块则是由授课教师围绕日常核心工作对学员进行实际应用培训。

集中培训完成后安排学员在市局相应部门班组跟班实习1个月,按既定的实习计划对照所学专业有关标准规范与实际操作流程进行实际操作,形成实习报告。跟班实习阶段采取“一对一”师带徒的方式,以学习班站的管理模式为主线,系统性地学习班站标准化管理、风险管理体系等。通过跟班学习,学员对设备、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相关执行标准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第四,学员回到本身工作岗位进行实践,安排学员在市局跟班实习时的师傅跟踪辅导,并做好反馈记录;学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以点带面进行推广,跟班实习师傅则继续担任学员的指导人,对学员在基层班组的推广执行情况进行质量追踪,督促学员真正发挥核心岗位技术技能骨干的作用。

实践反馈阶段使骨干的技术管理能力及教练技术得到了提高,通过推广以点带面,学员所在班组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提升了标准流程的掌握能力、设备故障分析排除能力、应急抢修能力,最终达到了“找出短板形成方案、指导意见修改落实、滚动修改充分完善、自我评估形成最终解决方案”的目的。

四、达到的成效与问题总结

1.实践成果

“火种计划”为基层班站生产技能骨干厘清了班站核心业务,通过以点带面、高效传递,全面提升了班站员工执行核心业务的能力。通过多工种、多班次的“火种计划”生产技能骨干培训班,成功地将市局先进的专业技能、规范的管理流程全面复制到县级供电局生产班组,推进了班站规范化、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成果在县供电局基层生产班站的执行落地。

(1)个人绩效得到提高。学员以学习班站的管理模式为主线,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班站标准化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跟班学习,学员对设备、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标准执行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通过培训,学员的技能水平、管理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同时,作为教练的生产骨干学员,通过在推广应用阶段不断给本班班员的讲解传授,沟通互动,其教练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3,4]

(2)组织绩效得到提高。通过以点带面的推广,学员所在班组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站工作效率随之得到了提高。管理方面变化显著,学员所在班站的面貌焕然一新,变化非常明显。县局班组开始以工作历为平台开展日常工作,班组日常管理、工器具定置工作已规范完善。

(3)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火种计划”的实施使班组焕发出一种强大的动力,一方面生产技能骨干通过集中培训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同时在“一对一”跟班实习与返岗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学员获得了成就感与自豪感;另一方面,学员在返岗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以点带面,为所在班组树立了标杆,带动了班组其他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投入,激励其他员工积极调整工作状态,从思想上、心态上、行动上实现了良好转变。

(4)建立了创新性、成熟的基层生产骨干培养模式。传统的课堂集中培训,培训方式单一,学员多处于“课堂学,课后忘”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火种计划”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一对一跟班实习”“行动学习―返岗实践”的培训方式,不仅可以有效促进课堂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应用和转化,更重要的是,学员在返岗实践的过程中,能将转化的知识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传播给班组其他员工,产生辐射效应。“火种计划”经过试点和推广,其操作模式已基本成熟,完善了技能人员的教育培训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总结提炼模式及经验,应用推广到一线技能人员培训。可以预见,运用该培养模式将在各个工种培养出一批技能骨干,形成“燎原”之势,加速了县级供电局一体化进程。

(5)获得可供借鉴的实践方案。学员在返岗实践过程中实施的行动学习,为所在班站存在的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短板)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问题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状态的差异、解决措施、能够达到的目标等模块,这些解决方案也为其他班组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2.问题总结与解决

(1)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仍有欠缺。市局的一些制度在县局不能完全执行,一些好的管理方法未能在县局得到使用。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韶关供电局加强管理制度在县局的宣贯,敦促县局积极改进和调整;另一方面项目实施的过程应灵活机动,对符合县局发展利益但与项目本身推广的管理方法相冲突的情况,应适当调整项目内容。

(2)学员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培训效果有差异。虽然有些班站的硬件条件较好,但培训成果推广应用的程度不高,这与学员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联。针对这一问题,应借助视频、短信、内部论坛、海报等多样化方式加强对项目的推广和宣传,营造项目氛围,引发学员重视;另外,应加强对学员的考核与评估,树立典型,促使学员充分重视项目内容。

总之,开展“火种计划”课题研究对县级供电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生产岗位技术技能骨干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效益。今后将不遗余力地推进该项目的完善、应用与推广,不断提高县级供电局的管理水平,实现市县局管理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翟淑萍.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2.

跟岗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针对目前高教物理老师人才短缺的现状,需要在教师教育实践中认真落实以下几点,才能有效的解决目前的现状。即认真落实“差异培养和统一培养”的有机统一,将那些有志于成为一名高教物理老师的年轻学生,应该多鼓励,认真培养。另外,要做到,实习、培训和行为跟进的三位一体有效结合,以实现对老师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

实习培训;教师教育;跟进行为;中学物理

众所周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的《教育内容发展全球展望》中曾明确指出,在未来几十年的教师培训中,高等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将是毋庸置疑的。而真正要做好高等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又是极其困难的,大学教育作为直接对学生进行有效培养的第一线,大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该很多的倾向于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实践中的教育活动。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而言,复杂的教育形式和教师培训前后都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这些不一而同的问题都将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培训过程,使得教师整体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1物理教师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物理老师的专业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与正在处于改革中的新课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些不同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就目前教师职前的培养而言,高师物理教育专业在一般都是采取职前,高度统一的职前培养模式。此类培养模式往往缺乏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这样往往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能实现较高的教学效果。而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毕业去向的选择上常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向,主要是毕业成为中学物理老师,一类是考研继续进行必要的深造,还有一类是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实习员工。也正是由于他们所选择的方向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于未来的选择也不尽相同。(2)在职后的培训方面,当前的高师物理老师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必要培训。在目前行业内,培养和培训往往都集中在职前,通常情况下会忽视职后的培训。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高师的物理老师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很多物理老师在理论上有着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具体到生活实践中,并不见得就能够拥有相对应的实践水平。

2职前培养中要做到“差异培训”和“统一培养”的有效结合

针对目前高教教学的现状,对于学生的培养也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状况进行必要的改进。例如,培养模式的选择,就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状况,将“统一培养”和“差异培养”进行必要的有机结合。在“统一培养”中,让学生能够统一的学习到必要的知识,而在“差异培养”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职业方向,做到“各有专长、学有特色、各得其所”,只有这样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模式的教师人才。由于现在的学生对于毕业之后的从业想法略有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从业意愿进行一定的区分培养。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想要从事教育工作,所以针对这部分学生除了加深文化课和专业性的只是教育之外,重点还需要针对中学的物理能够有充分的了解和领悟,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对于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和延伸。对于这些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心里学习之外,对于外在的教学技术水平也需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锻炼。例如,对于普通话的加强性训练、对于板书的练习、对于组织能力的有效训练等等。在这样进行必要的“差异培养”的基础之外,还应该进行一定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多增加必要的见习性的实践培训,像多组织听课活动,多进行教研性质的活动,多参加讨论会等等。

3做好“三位一体”式的物理教师教育新模式

“三位一体”的中学物理教师教育新模式的主要模式就是需要高教物理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们,在学校内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之后,能够达到基本的教学条件,然后去农村进行一定的“顶岗实习”,这样将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很好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1必要的“顶岗实习”

对于还没有进行一定实践工作的在校大学生而言,组织进行一定的“顶岗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将能够有效地帮助在校大学生们培养出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在“顶岗实习”期间,应该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成立一定人数的支教文化实践小组,小组内部要有经验丰富的顶岗实习领导和专家,这样将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定期的能力测评,并做好各项实习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3.2一定的“脱岗培训”

除了进行必要的“顶岗实习”之外,对于工作在第一线的中学物理老师,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脱岗培训”,这就需要中学的物理老师们需要深入中学内,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研究。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精心的设计中学生能够适应,能够充分引发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物理教学课程,以确保中学物理教师的脱岗培训能够有一个相对显著的进步和提高。

3.3有效的“行为跟进”

在学员进行有效的“顶岗实习”之后,对于回到学校进行继续深造的大学生,学校应该做好一定的“行为跟进”,这样不仅能够及时且有效的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和情绪,还能够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在“顶岗实习”期间所遇到的事情,做好及时有效的总结性论述,也将帮助他们在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一定的帮助。所以说,做好后期的“行为跟进”将能够在效果上充分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且给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谭超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凌大朋.中学物理解题思维及模型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6(09).

[2]景阳洲.中学物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中学物理知识体系[J].亚太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