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论文范例6篇

艾灸法论文

艾灸法论文范文1

摘要通过对《采艾编翼》的考证,发现现存版本有相当篇幅为后人从《医宗金鉴》补入,特别是卷三的外科方药。剔除后人补辑的内容,《采艾编翼》是一部上、下两卷的灸法专著,上卷为灸法基础,主要论述经络、腧穴、灸法治则等;下卷为灸法治疗学,主要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的灸法治疗。该书有内容简明扼要易学易用、临床经验独特实用、灸药并用相得益彰的学术特点,且具浓郁岭南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其著者和校辑者还有待考证。

主题词《采艾编翼》灸法中医药学文献

《采艾编翼》是清代岭南的一部灸法专著,目前尚未见对其系统研究,有关介绍甚为简略。如《针灸医学史》介绍曰:"《采艾编翼》3卷,叶茶山辑,约成书于1711年。卷1为经穴部分;卷2为临床各科的灸治及药治;卷3则收录简便外科验方百余首,与针灸不相关联。"[1]笔者在研究岭南针灸史时,对《采艾编翼》进行考证,现将一些心得公诸同道,以期抛砖引玉。

1《采艾编翼》的作者和辑校者考证据载,《采艾编翼》约成书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作者为广东新兴县人,姓氏不详。[2]该书辑校者叶茶山的序言曰:"是编藏虽久,尚未校订,盖以前编残阙几半,痛无力以补辑,不暇痛心。戊子春,妹夫君以载忾然自任,捐赀镌复。庚寅冬,以载复趣余抄正是帙,而同社顾君苑、陈君其统、彭君达海、李君子创咸愿捐助,登之梨枣,于是与每野、活人二家兄检视校订,阅两月而编就,书林弟文大亦蠲工六之一,成之,俾公之同志云。时

嘉庆岁次乙丑之春

岭南叶茶山题于环翠书屋"从这篇序言可以看出,《采艾编翼》由叶茶山家封藏已久,原书残缺不全,叶氏想要校订编印该书,但感难度较大,心有余而力不足,直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亲戚支持下开始筹划出版该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得到亲友资助,叶氏三兄弟合力补辑、校订书稿,交付刻版。书商则通过减免六分之一的出版费以帮助该书出版。历经35年后,于嘉庆十年(1805年)刊行问世。该书从书名到体例是以岭南灸法专著《采艾编》为蓝本,补后者之不足,发后者之未发,力图成为与《采艾编》齐名的灸法著述。《采艾编》由叶广祚所著,署名茶山草木隐,本书校辑者署名叶茶山,而有关的新兴县志、肇庆府志等地方志均未见叶茶山的记载,这里叶茶山是真名还是托名,尚待考证。198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认为该书是"针灸宝库中尚未发掘的珍品",将其收入《中医珍本丛书》系列,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所藏的清嘉庆十年六艺堂刻本影印出版。

2《采艾编翼》的内容考证嘉庆十年六艺堂刻本分三卷:卷一,为十二经脉循行部位歌诀及图谱,十四经分经图谱、解说及综要,经脉主治要穴歌诀,以及灸法须知。卷二,为临床各科疾病"治症综要",收录内、外、妇、儿诸科113种病症的取穴处方、灸法要则及药物治疗。卷三,为"肿疡主治类方"、"肿疡敷贴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洗涤类方""膏药类方"、"去腐类方"、"生肌类方",介绍中医外科疾病的内服外治方剂近百首。

笔者深入研读,发现该书有相当篇幅的内容辑录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计有:卷首"十二经循行部位歌"至第21页的"足膝外内歌",共5首歌诀及注释和8个图谱;卷一第99页"分配藏府脉图"至第121页"肿疡溃疡结代脉歌",共1个图谱及按语和28首歌诀及注释;卷三"肿疡主治类方"、"肿疡敷贴类方""溃疡主治类方"、"洗涤类方""膏药类方"、"去腐类方"、"生肌类方"的全部内容均辑录自《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其中《采艾编翼》第274页与275页之间上下文无法连贯,对照《医宗金鉴》此处缺少琥珀蜡矾丸、护心丸、透脓散和托里消毒散等4首方剂,显然是脱页。还有数处脱字:如第289页"草乌狼毒半夏南星各等份"缺"乌"、"狼毒"、"各"字;第290页"真君妙贴散"缺"妙"字;第304页"溃疡主治类方"缺"方"字;第305页"八珍汤"缺"珍"字等。《采艾编翼》约成书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1,2],而《医宗金鉴》刊行于乾隆七年(1742年),上述这些内容肯定为后人加入,联系到叶茶山在序言中提到:"与每野、活人二家兄检视校订,阅两月而编就",这些内容很可能为叶茶山三兄弟从《医宗金鉴》中加进来。如果从现版本《采艾编翼》里剔除后人加入的内容,该书就是一部上、下两卷的灸法专著,这一点可在该书第23页和第123至126页的目录得到印证。从目录中可见,原书上卷为灸法基础,主要论述经络、腧穴、灸法治则等;下卷为灸法治疗学,主要论述临床各科疾病的灸法治疗,虽然其中也配合使用药物,但是灸法在前,药物在后;灸法为主,药物为辅。

3《采艾编翼》的学术特点通过对剔除后人补辑内容的原书深入分析,与同类针灸古籍比较,笔者认为《采艾编翼》有以下三个特点。

3.1内容简明扼要本书经络、腧穴部分多采用歌诀形式,且精简短小,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卷一"经脉主治要穴诀",用五言、六言或七言歌诀,扼要介绍十四经脉重要腧穴的主治功能,言简意赅,如"脾热泻大都,冲脉公孙求,三阴阴症取,寒汗大横收"。

卷一"十四经络图说综要",每条经脉图示、解说之后,都有提纲挈领的"综要",介绍该经的主要腧穴的取穴要点、主治要点或灸法要点。如"大肠经综要合谷:要穴,孕妇慎。温溜:多热头痛。曲池:伤寒余热不尽,肢痛。肩:臂痛举臂取"。

3.2经验独特实用卷二"痈疽"中可通过隔蒜灸使痈疽移位以免影响重要器官:"诸疮相其经络部位,如在上下而关系官窍、隐曲者,可移使上下,如便毒在髀枢未甚,则灸下部而移之,将成则灸疮顶而压之"。通过灸法治疗特定的痈疽:"乳痈腋疟,灸手部而散之。鼻痔,通天消之。……马嘴疔,正生人中一日死,灸百会七壮即消"。这些方法丰富了灸法治疗痈疽的内容。

卷二"救急"中介绍用灸法抢救断肠草中毒的方法:"吾邑山多苦蔓藤,一名断肠草,食之即痰壅咽喉,须臾气绝。冥顽负惫者往往食此破人家产,丧己性命。此方活人甚多,凡心头尚暖者可救。先灸涌泉下痰,艾要坚实如黄豆,每三五壮;次灸劳宫退逆气,艾坚如绿豆大,每三五壮;次灸章门疏五脏,艾坚实如绿豆大,每穴三壮;……次灸天突清气,艾坚如米,三壮。白羊血灌之亦效,但恐不便,则灸法为效速"。用灸法抢救危重的断肠草急性中毒,实属难能可贵,此类针灸急救经验,确有发掘价值。

3.3灸药相得益彰本书注重灸法与方药并用,卷二介绍内、外、妇、儿各科113种病症的症治,其治疗措施大多数为灸法与方药并用,一般先陈述灸法治疗,再介绍方药治疗。

有些病症仅列针灸方法,如小儿痫证治法。也有个别病症仅介绍方药,如中风所附的厉风、癜风、历节风三证。灸法与方药相互配合的治疗方法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这种方法既有灸法的简便速效,又有方药(包括汤剂和丸、散、膏、丹、酒等成药)的疗效巩固,且方药可防止灸法太过温热,更适合岭南的气候特点,两者配合,相得益彰。

总之,剔除后人补辑内容,显示出《采艾编翼》是一部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灸法专著,其内容十分丰富,临床经验独特实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参考文献

1林昭庚,鄢良.针灸医学史.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31

艾灸法论文范文2

【中文摘要】:小儿免疫力较低,感冒后常常出现反复咳嗽,尤其是在气温多变的季节更容易反复,这类咳嗽多数是轻咳,程度不剧烈,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中医艾灸法治疗效果比较好,自己在家就可以做,用艾条灸穴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不但可以使咳嗽好转,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关键词】:小儿反复咳嗽;艾灸治疗;体会

正文

小儿反复发作的咳嗽,大多是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有的患儿吐少量清稀痰;有的没有痰;有的患儿大便稀或较软;有的患儿早晨起床咽喉不适。一般认为抗生素属寒性药物,所以虚寒体质者不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大椎、风门、肺俞是治疗咳嗽的常用穴位,取穴简单、操作方便。现将临床上观察到的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象:9例反复咳嗽患儿,其中男性患儿4例,女性患儿5例,年龄3——14岁,平均9岁,全部病例具有以下特点:有急性外感咳嗽史,主要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经治疗后外感症状消失,反复感染或剧烈运动后会出现气喘、咳嗽加重。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方法:

大椎:位于背部,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位于背部,俯卧姿势,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二突起处即为第二胸椎,风门穴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第七颈椎棘突,其下第三突起处即为第三胸椎,肺俞穴(双侧)在第三椎骨旁边开一指处。

2.2 艾灸方法:

点燃艾条靠近穴位15——30分钟。若皮肤感觉发疼可晃动艾条,增减艾条与皮肤的距离,可以用艾条悬灸,也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若艾条没有用完,在艾条燃烧端滴几滴水熄灭艾条,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3 治疗结果

9位患儿治疗3——4天后咳嗽、咳痰症状消失。

4 讨论

大椎:主治热病、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和风疹。

风门:主治伤风咳嗽鼻塞多涕。

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潮热、盗汗、鼻塞。

艾灸的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小儿反复咳嗽的艾灸的三个穴位均在背部,艾灸时患儿可取俯卧位,风门和肺俞属于临近的穴位,可以一个艾灸盒扣上两个穴位艾灸,还可以在这附近移动艾灸,因为艾灸的部位就是肺区,所以整个肺区都会有效控制宝宝的咳嗽。艾灸的热非常重要,热则可以通络,热则可以消炎,所以每个穴位艾灸不要少于15分钟,如果感觉不到热,那么艾灸也只能是走马观花,消失而已。在艾灸期间,小儿得艾灸之温煦,表现得异常安静,特别是灸肺腧穴位,十五分钟内就会入睡。艾灸是种绿色疗法,可补肺壮外相,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家长用这个绿色疗法给宝宝治病,不用总是给孩子吃药,破坏孩子的免疫力。用艾灸的方式给孩子治疗少花钱,治大病,主要是艾灸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使孩子免去更多的药物伤害。灸法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减轻血管四周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削减和消弭炎症,故以本法治疗能够使肺部炎症较快领受,使肺部的有用呼吸量增加,病灶得以解除。

参考文献

艾灸法论文范文3

关键词:艾灸 中脘 天枢 气海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102-03

1 资料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的住院患者,共40名,男22名,女18名,年龄55~90岁,其中实证患者10例,虚证患者30例。均为卧床病人,卧床时间1个月到8年不等。

把上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名,1组为实验组,使用穴位艾灸方法解决便秘,另1组为对照组,使用药物疗法通便。

使用艾灸穴位法,要排除实热证型患者。

2 方法

2.1 实验组

2.1.1辩证

便秘属肠道病变,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分虚证实证。实证有热秘和气秘,虚证分气虚、血虚、阳虚。

热秘:面赤身热,口臭唇疮,尿赤,苔黄燥,脉滑为辨证特点,此证型不宜艾灸。

气秘:欲便不得,暧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气虚: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不干硬,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

血虚: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涩。

阳虚:又谓冷秘,尿清肢冷,喜热恶凉,苔白脉沉迟。

使用艾灸穴位通便时,应辨证论治。因艾灸以温阳为主,故病证为热证者,不可施灸。而对血虚便秘患者,在每次施灸后,病人诉有便意时,可予开塞露塞肛以帮助通便。因血虚者肠燥不利于下,可减轻便下的痛感。

2.1.2操作材料

艾条1条、灭火盅1个、弯盘1个、石腊油1瓶、打火机1个、棉枝1扎、酒精灯1盏。

2.1.3穴位定位

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天枢位置:脐旁2寸,左右各有1穴。

气海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简便取穴,可于肚脐眼下量二横指。

2.1.4操作方法

取物到床边,做好解释,取得病人配合。

患者取仰卧位,以脐为中心,取中脘、天枢、气海穴,点燃艾条施灸。每穴灸5-10分钟,以雀啄穴、回旋灸、温和灸等不同方法灸之,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热痛感,及时调整距离,注意弹去灸灰,防止病人烧烫伤。一般以病人感温热、皮肤微红为度。在艾灸的同时,可不时用拇指进行穴位顺时针按摩增强刺激。

灸后在施灸处涂以石腊油。

2.1.5操作时间

艾灸时间可根据患者便秘病程长短而论,便秘病程较长,艾灸时间可适当延长,甚至1天2次,连续施灸,直至病人大便正常1段时间以维持疗效。

2.2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均使用常规通便药物,包括口服大黄胶囊、番泻叶等药物通便。

3 评价

4 结果

卧床时间不超过1个月,未形成习惯性便秘者,使用药物疗法后1天内有效果,但超过3个月的病人,一般须连服药物,再配合使用其它通便手段,如灌肠,才能有效解决,但在连服多天通便药后,亦因引起腹泻而须停药,而停药后因病人本身久卧气虚,便秘再发,如此恶性循环,病人的便秘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

而艾灸穴位法,超过90%的病人当天有效果,肠蠕动明显增强,且无出现腹泻等并发症,灸后病人诉腹中温热有气而感舒适,令大便有力,若连灸1周,效果更佳。期间做好病人的腹部活动指导,辅以食疗,虽不能根治,但维持时间更长,效果更好。

5 讨论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艾条,点燃后在人体某穴熏灸的一种技术方法,此法利用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人体穴位361穴,加上48个经外奇穴,通过有效刺激,能通行气血、调和阴阳。在脐周穴位中,有中脘、天枢、气海穴,其中,中脘穴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刺激中脘可使健康人胃肠蠕动增强。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作用,能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对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新愈、产后体虚等证均可取为补虚要穴。天枢穴主治便秘,腹胀。

在40例病例中,其中有1例卧床时间长达8年的90岁病人,自理能力完全丧失,且长期便秘,一次大便7天未解,期间按医嘱连服蓖麻油2天,再服用大黄胶囊1天,均无反应,再使用清洁灌肠,方解下少量软便,查肠内宿粪仍然较多,属本虚之证,遂予连续艾灸天枢、气海、中脘等穴位2天,并配合拇指顺时针穴位按摩,病人能有效通便,解下大便黄褐色软便。再每隔3天予艾灸穴位,连灸5次,病人基本形成3~4天定时排便。另1例76岁老年病人,有不全性肠梗阻病史,经常性腹痛、便秘,通过食疗及药物通便、使用开塞露、灌肠、大肠水疗等均不能解决,予艾灸天枢、气海、中脘1天后,患者肠蠕动增强,连灸2天后,开始通便,再连续艾灸1周,期间指导患者加强腹部按摩、增加户外活动,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等,有便意后予开塞露塞肛,患者基本能每1~2天排大便1次,初时大便量少而硬如石,后大便已呈正常便形,腹胀明显缓解。

通过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中医传统技术,艾灸中脘、天枢、气海等穴位,对解决老年人长期卧床引起的习惯性便秘,对比使用药物疗法更有优势。且在临床实验中,病人对使用艾灸穴位解决便秘较为欢迎,接受度较高。而艾灸作为有悠久历史的中医传统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有效,无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艾灸法论文范文4

关键词:灸法;历史沿革;前景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8-1433-03

灸法历史悠久,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与针刺同属中医外治疗法范畴,人们习惯地合称为针灸疗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等诸多优点。现代灸疗学已发展成为我国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理论基础、适用范围、操作方法、禁忌等诸多内容。

1 灸法的起源

灸法的产生是在人类掌握了火的应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大约170万年前开始用火,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给人类带来了温暖。祖先们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生灼伤,结果使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除,就这样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发现温热可以治病,于是人类主动用火烧灼来治疗疾病,灸法从此起源。灸疗的最早材料为树枝,后因“艾”易燃且慢慢燃烧和具有温经散寒等作用,而作为灸法的原料。

灸,本本是一个木工术语,后被医家所引用。灸在帛书中作“久”是象形字,如一位驼背老人手拄拐杖。《说文解字》曰:“灸,灼也”。指出灸疗就是用火烧灼的意思。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表示一个人肚子上放草,躺在床上,据推断,这就是用灸法治病;还有表示用火灸下肢的象形文字。

我国现存最早记载灸疗的医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书中主要论述人体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在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有灸法、熨法的记载。说明灸法在那个时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2 春秋战国时期灸法的发展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对我国医学的一次大总结,其中就有很多关于灸疗的记载,进一步为灸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其《灵枢》中经脉、针灸方面的内容占该书的4/5,所以人们又将《灵枢》称为《针经》。《内经》首先阐述了灸疗产生的原因,《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螨,故灸者亦从北方来”,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灵枢・官能》中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经脉》曰:“陷下则灸之”等,这些内容说明了灸疗可以补充针刺的不足,涉及到灸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多方面。同时还指出灸法可补可泻,既治虚证又治实证,并描述了补泻灸法的具体操作:“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灵枢・癫狂》:“治癫狂者,……灸穷骨二十壮”等记载了某些疾病的具体灸法。《左传》中记载了公元前518年医缓为晋景公治病时的情景,其中曰:“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达”指针砭,“攻”为灸法;《孟子・离娄》篇云:“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灸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盛行。

3 东汉三国时期灸法的发展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被后世尊为辨证论治的圭皋,书中以内治为主,但涉及灸疗的也不少。张仲景很重视灸药并用,以提高疗效。其书中有20余条涉及到灸法,《伤寒论》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气核上各一壮,………”。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提出对少阴病,不论是表阳虚还是里阳虚,都宜灸疗。115条:“脉浮热证,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劫,必咽燥吐血”,十分重视的提出了灸疗的禁忌,指明误灸的危害。

三国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曾撰集《曹氏灸方》7卷(已佚),《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对该书内容有所收录。华佗有《枕中灸刺经》(已佚),善灸术,取穴少而精,其所创华佗夹脊穴,至今还在临床广泛应用。

4 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的发展

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的内容总结整理而成。书中针刺与灸法并论,他认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之而后灸之……陷下者则从灸之。陷下者,其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明确提出了禁灸腧穴,他认为如头维、承光、脑户、风府等穴不可灸,共计26个穴。

东晋医家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开辟急症抢救用灸之先河,如治疗卒死、霍乱等疾病:“卒死而张目结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等都是治疗急症得处方。他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首次记载了隔物灸,如隔蒜灸、隔面灸、隔盐灸等治疗方法。葛洪的选穴原则简便实用,采用绳竹等为测量用具,擅于在体表标志处和患病局部施灸。其妻鲍姑是我国著名女灸疗家,世传其生长南粤(广东南海),擅长用灸法治疗赘瘤、赘疣而闻名。

晋隋医家陈延之也推崇灸法,其《小品方》发展了葛洪的学说。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瓦甑灸,将器械作为灸疗的工具。南北朝时,南方也已盛行灸法,《南史》中有这样得记载:“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

5 唐代灸法的发展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灸疗学在这个时期也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韩愈的《昌梨先生集》“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诗句中可知,唐朝已有专门从事灸疗的“灸师”。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涉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科疾病的诸多灸疗内容。他将灸法用于一些热证,如“小儿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呼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灸问使,男左女右,随年壮”等。《千金要方》专设“灸例”一节,特别重视取穴尺寸的准确性及灸火多少。认为“凡点灸法,皆须平直,体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灸例》)。他注重灸量灸壮可上百,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记载了隔蒜灸、豆豉灸、黄腊灸、隔盐灸、黄土灸等多种隔物灸法,并对施灸材料有一定的发展,认为灸法不一定用艾,可用竹茹等代替艾进行灸疗。他用“筒灸”治疗

耳病,开创了灸疗利用器械的先河,近展为温筒灸。他认为针灸的作用不亚于汤药,灸法与针刺应配合使用。他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异……”;“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应用已很普遍。

王焘《外台秘要》专设“明堂灸法”一章,通篇皆论灸法,倡言“汤药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对施灸的方法、材料以及灸法的禁忌等都有较详的叙述,特别是王氏笃信“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至于火艾,特有奇能”;“不录针经,唯取灸法”;“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等,体现出他有重灸轻针的倾向,虽然他的说法不免有些偏颇,但足可见他对灸法的重视。其时灸疗专著还有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痨病的方法。无名氏所撰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症的灸疗法。

6 宋金 元时期灸法的发展

宋代灸疗论著颇多,推动了灸疗学的进一步发展。宋朝宫廷内灸法比较盛行,宋太祖曾亲自为太宗帝施灸并取艾自灸。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次记载了“天灸法”,即利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关穴位,使之发泡,如用毛茛灸、斑蝥等,这是一类特殊的灸法。宋・窦材《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法,每灸数十壮或数百壮,为防治烧灼痛,采用“睡圣散”,以曼陀罗为主药,进行全身麻醉,这是用于灸疗的最早记载。他提出灸法是保健措施,“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长寿”,主张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可延年益寿。这个时期的灸疗专著还有宋・闻人耄年所撰的《备急灸法》,全书记载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疗方法,将灸法作为救人第一法,并附图17幅,为临证医家所喜用。在《备急灸法》中闻人耄年介绍的“难产灸至阴”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灸膏肓俞穴法》是南宋庄绰所著灸痨专著,共分为10篇,图文并茂,对膏肓俞的部位、取法等作了考证和评论。

元・胡元庆《痈疽神秘灸经》,是以灸法治疗痈疽的专书,主张审受其证之经,灸其应证之穴,使气血流畅,隧道疏通,则痈疽自愈。元・窦桂芳辑《针灸四书》,将《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内容及《小儿明堂经》抄录在一起,改名《黄帝明堂灸经》刊行。书中收录了大量古人灸疗经验,他还提出古人用火灸病,忌松木、柏木、竹木、榆木、桑木、枣木、枳木、橘木火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认为热病不可灸,强调在运用灸法时应分清病性和部位,区分季节,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实热证也可用灸。朱丹溪认为灸法可以“拔引热毒”、使“阳生阴长”,认为灸法可功可补,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元・罗天益,他强调温补脾胃和防治中风用灸法,著有《卫生宝鉴》。其中“名方类集”和“针法门”着重论述针灸法,书中提到灸中脘、气海、足三里3穴可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也收集了数十种灸疗处方,如“奔豚抢心不得息:灸中极五十壮”;“诸虚极:灸膏肓、气海穴,壮数愈多愈妙”等。

7 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

灸疗法在明展到高潮,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阔。其影响较大的医家和著作有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汪机的《针灸问对》等。在朱棣等人编的《普济方》中,也保存了丰富的灸疗内容。明代灸疗学成就,其一,是发展了灸疗形式,使之更适用于临床。灸法从用艾炷得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14世纪开始出现艾卷灸法,后来发展为在艾卷中加进药物,辨证施灸。明代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有“桑枝灸”,及用特制的桃木棍醮麻油点火后吹灭,趁热垫绵纸熨灸的所谓“神针火灸”,其后发展为“雷火神针”及“太乙神针”。明初《寿域神方》记载了艾卷灸法。明代还有灯火灸的记载,也有利用铜镜集聚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阳燧灸”。《针灸逢源》中有以多种药物研末和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施灸的“隔阳燧锭灸”。其二,丰富了灸治痈疽的理论及经验。薛己《外科发挥》擅以灸法治疮疡。另一位外科专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痈疽门》中对痈疽治疗的论述:“不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当先灸”,灸治痈疽贵有度,“不痛灸至痛,疼灸不疼时”,贵乎早灸为佳,因其时正气不虚,易借艾火以托毒外出。其三,出现了灸疮护理及晕灸处理的专论,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中均有论述。其四,重视灸法的养生保健作用,张景岳《类经图翼》;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认为灸法可以“补诸虚,祛百病,益寿延年”。

清代医家重药而轻灸,灸疗渐入低谷。其时灸疗专著有吴亦鼎《神灸经纶》,介绍各种疾病的灸法,及一些特殊灸法,如黄腊灸、豆豉灸等。《采艾编翼》(作者不详)强调灸法与针刺、药物并用。吴谦所著《医宗金鉴》也很注重灸法,其“刺灸心法要诀”中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内容。陈延铨撰《罗遗编》介绍了奇穴施灸。李学川《针灸逢源》在灸法治疗外科疾病方面有很大贡献。廖润鸿的《针灸集成》;魏的《续名医类案》他们对灸法的论述,对后世都很有指导意义。

8 新中国成立以后灸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针灸学的发展,挖掘整理了大批文献,出现了不少新的灸疗方法,扩大了灸法的治疗范围。1951年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成立,该所到1955年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1986年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正式成立。近20年来,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支持下,在国际上崇尚自然疗法趋势影响下,灸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从对灸疗临床疗效观察,古医籍整理方面,转移到灸法原理的实验研究,灸疗器具创新上来。近年来对于灸法的实验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①灸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②灸法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③灸法对呼吸、消化系统的影响;④灸法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⑤灸法解热抗炎作用的研究。

艾灸法论文范文5

灸法的来源

“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古人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灸法的起源。最早可能采用树枝、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料,现在大多亦为艾灸法。艾,自古以来就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生长,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景岳全书・本草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是灸法的最好材料。《庄子》曾曰: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即是指孔子喜用艾灸的方法养生保健。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多年的慢性顽固疾病,选用陈年之艾就可医治,阐明一些久治难愈的慢性病可用艾灸施治。

艾灸的作用机理

艾灸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艾及其他药物的药力加上灸火产生的热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认为,艾灸法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对寒疝腹痛、泄泻、痛经、寒湿痹痛等病症有良好的疗效;灸法亦有行气活血、防病保健的功效,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常用的艾灸法

常用的艾灸法有艾条灸和艾炷灸。

艾条灸:艾条即为包装成柱状的艾绒,可在医药器材店里买到。灸时先将艾条一头点燃,手如持笔状握艾条,以燃头对准穴位或病位施灸,距离以有温热感为度,此称为“温和灸”;也可在施术部位上方作环转运动,称“回旋灸”;还可像鸟雀啄食般上下运动施灸,称“雀啄灸”。

艾炷灸:即使用艾柱施灸的一种方法。把艾条外层包装纸去掉,将其中的艾绒捏成莲子般大小的圆锥形艾炷,以备置于施灸部位点燃施治。使用时常在艾炷下垫以盐、姜片、蒜泥等作为介质以增加疗效。一般病症每次施灸3~5壮。

常见病的自我艾灸法

腹痛、泄泻:对受寒着凉而致的腹痛、泄泻,宜采用隔盐、隔姜灸神阙之法。准备些许食盐及姜片一枚。姜片的面积要略大于肚脐,切成0.2~0.3厘米厚的薄片,中间以针扎数孔,受术者仰卧于床,暴露腹部,家人将食盐填敷于脐孔,与脐周皮肤平齐为度,再将制好的姜片放于其上。将艾绒捏成底面略小于姜片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将艾炷顶部点燃。随着艾炷的燃烧,热量穿过姜片,渗透到盐层,直至到达肌肤,温煦脏腑。至艾炷燃尽后,再换一新艾炷重新施灸,共灸3~5壮,每日1次。若姜片干枯皱缩,可在更换艾炷时将其一并更换。此法有温里祛寒、缓解疼痛、扶阳固脱、升提止泻之效。如伴恶心、呕吐者,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中魁穴(中指屈曲,近掌指间关节中点)施以艾条灸,每次10~15分钟。伴厌食、乏力者,可使用艾条灸于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每次10~15分钟。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者可用艾条独灸大椎穴(低头,颈根部突出骨节之下凹陷中是穴)。每次20分钟,每日1次。也可用艾炷隔姜灸法,姜片制作如上,患者俯卧,家人把姜片置于其大椎穴,上放置艾炷,点燃施灸,共3~5壮,每日3次。寒痰咳嗽者可用艾条灸于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间下凹陷是穴)及合谷穴(虎口后方肌肉丰隆处)20分钟,每日1次。哮喘者可用艾条灸于天突穴(胸骨上窝中点)及上气海穴(平卧,两连线中点),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关节痹痛:将艾条点燃后在疼痛处熏灸。此灸法主要适用于寒湿入侵引起的肩、肘、腰、膝等处的关节痹痛,对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明显减轻疼痛,也可防治“老寒腿”。

在艾灸过程中要防寒保暖,以免因受凉而加重病情。在使用隔蒜灸时应注意灸治时间,以免刺激量过大而引起皮肤发疱。即使发疱也无须惊慌,适当的发疱疗效更好。小疱无须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大疱可将其刺破,外涂甲紫药水。对于病情较重者,不可拘于艾灸一法,应配合药物等治疗手段,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日常可选保健灸

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扁鹊心书》中还指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与药物相比,艾灸更加安全,是养护阳气、防病保健的首选。

健体强身常用灸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距前嵴一横指。足三里是强壮要穴,常灸此穴有固肾益精,益气养血,温运脾阳,健胃厚肠,预防早衰之功效。研究表明,常灸足三里,能增进食欲,强健体质,使人精力旺盛,免疫功能增强。灸足三里穴还有抗血液凝聚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

关元穴:在任脉循行路线上,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三寸。亦为强壮要穴。如《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又说:“脏腑虚乏,下元虚惫等疾宜灸丹田。”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灸命门有补肾壮阳,健脾益胃,调节精神,强健筋骨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腿疼痛、关节痹痛、头昏耳鸣、腹泻食少、下肢浮肿、遗精滑精、气短神怯、老年痴呆症等。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下旁开各一寸五分。灸之有补肾壮阳、益气安神、健脾益胃以及强壮作用,多用于治疗肾气虚衰、腰酸疼痛等症,并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

中脘穴:居脐上四寸。灸之可健脾益胃,培补后天,增进食欲,益气养血。老年人经常出现脾虚胃弱,饮食不思,面色萎黄等症状,宜灸中脘。

艾灸法论文范文6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对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刺激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泌尿外科90例老年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用于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后的膀胱刺激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艾灸;外科手术;留置导尿;膀胱刺激症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24

艾灸灸法也称为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2]。”由此可知,很早之前人们就重视灸法。将其用于治疗时,由于其具有较高安全性、没有副作用并且养生保健,所以被广泛流传。在泌尿外科中,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治疗护理技术,经常被用于治疗尿潴留、尿失禁患者[3]。手术前后,诊断和治疗膀胱及尿道疾病,95%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均需要留置导尿,但留置导尿后,有许多患者会有痉挛、疼痛等不适,严重的会产生恐惧、害怕、焦躁等心理[4]。为了改善患者在尿管留置期间的膀胱刺激症状,我们采用艾灸治疗法来减轻患者的各种疼痛、不适等副作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泌尿外科的90例手术后需要留置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增生32例,膀胱癌28例,前列腺癌30例。将9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21±5.80)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82±6.4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导尿管常规护理,即保持会阴部清洁,新洁尔灭会阴护理,每日2次。

1.2.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手术后6 h进行第1次艾灸治疗,3 d为1个疗程。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中的穴位取穴定位,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艾灸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将下腹部露出,然后取腹前正中线,从脐部的下面位置开始将艾灸盒平放。治疗人员将2条艾条点燃(每条约10 cm),然后置入艾灸箱内,对准气海穴和关元穴进行艾熏,为防烫伤,应在皮肤和艾灸箱之间放一条治疗巾。治疗人员在旁时刻观察,艾灸至出现局部皮肤红晕结束。每次进行30 min,每天1次。注意事项:(1)艾灸时以让患者感到微热最合适。(2)治疗人员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及患者的个人感觉,同时患者要放松全身。(3)注意让患者保暖,避免着凉;要注意避免灸盒翻倒,必要时固定灸盒;如果实施温灸时患者感觉温度较高,应适当举高灸盒后再放下。

1.3观察及评价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刺激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标准[3]:Ⅰ度,略微疼痛(患者有些异物感,但可被轻易忽略);Ⅱ度,具有不适感的疼痛(患者有便意感,可被忽视);Ⅲ度,具有压迫感的疼痛(患者有尿急感,不可忽视);Ⅳ度,严重的疼痛(有疼痛感,影响注意力);Ⅴ度,剧烈的疼痛(具有剧烈的疼痛感,出汗,心跳加速)。为使评分趋于简便,故将Ⅰ度、Ⅱ度为轻度不适,Ⅲ度为中度不适,Ⅳ度、Ⅴ度为重度不适。记录术后6,24,72 h的膀胱刺激症状。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留置导尿是患者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使膀胱排空,以免手术中被误伤,可以有益于术后引流[5]。在留置导尿患者中,导尿就是一种应激源,因为尿道的神经分布非常丰富,所以对疼痛、温度和一些不适极其敏感,不管怎么操作,在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和留置导尿管后,患者不同程度会产生刺激,严重时存在尿道黏膜损伤。

当前,我国常用的是使用硅化乳胶导尿管,它是由一层硅橡胶里面包含天然乳胶导尿管而形成的。但是对于涂层硅橡胶,它很可能会脱落,然后对尿道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6]。假如在尿道内尿管停留时间过长,天然乳胶中用的助剂就会逐渐向表面转移,对尿道黏膜产生刺激,就可能引起各种不适与疼痛感,当过于严重时,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躁等心理问题[7-8]。所以,对于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必须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患者尽可能的避免不适感及疼痛感。艾灸疗法对于抑制留置导尿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具有较好效果。

结果显示,24 h后,观察组的膀胱刺激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72 h后则更为明显,说明艾灸用于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患者在术后6 h进行艾灸治疗,打通关元和气海穴,使得其能畅通无阻,可以减少患者的小便不通或失禁等现象。气海属于任脉的腧穴,它可以补气行气,让患者感到舒服。并且关元、气海穴位是相邻的,同时也是任脉本经穴。对上述诸穴进行艾灸,能温阳固肾、补充元气、用气通畅、小便顺畅,肾气强,从而有效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使尿道外括约肌得到缓解,并且让内外括约肌相互协作,最终有效缓解尿道以及膀胱的刺激性。

综上所述,艾灸可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和协调阴阳,可以改善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的膀胱刺激症状,无副作用,不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可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经穴部位[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45-46.

[2]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9.

[3]汪安宁.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4.

[4]来光华,孙慧芳,李瀛.艾灸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舒适度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39-1141.

[5]姜会枝,杨心灵,徐振伟.艾灸穴位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6):550-552.

[6]孔娟,朱乐英,彭银英.艾灸气海穴关元穴治疗泌尿患者的疗效观察[J].穴位学报, 2012,16(4A):66-67.

[7]冯晓东,任亚锋,韦大文,等.灸法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29(12):92-94.

[8]付杰,蔡秀娟,彭全成,等.艾灸用于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的舒适度比较[J].中国康复,2010,25(1):76-77.

上一篇西医学论文

下一篇农业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