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工业范例6篇

人造板工业

人造板工业范文1

关键词:人造板 工业发展 结构材料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动态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情况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欧洲,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场。定向刨花板,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继续成为人造板强势产品,但二者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与上年相比,欧洲2002年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达5790万立方米;俄罗斯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0.7%,达到470万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费量增长4.7%,达到5960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业的需求增加。

在欧洲,其目前的政策支持发展木材能源,这构成了人造板行业与能源行业争夺木材原料的局面,致使木材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一些人造板工厂的关闭。因此,欧洲人造板联盟目前正在积极行动,争取使木材先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优质人造板,待树木生命周期结束时再将其用于能源生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欧洲和北美的人造板工业将面临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但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将继续增长。

欧洲刨花板工业在2002年因有数家工厂关闭而受到影响,刨花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2002年欧洲刨花板产量299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0.2%;刨花板消费量272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2%。但其出口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刨花板工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原料竞争。由于需求不旺,原料供应短缺,西欧刨花板工业重组势在必行。

与上年相比,2002年欧洲定向刨花板继续迅速增长,产量增长17%,达160万立方米;消费量稍有下降,为160万立方米;出口翻番,增加到110万立方米。但定向刨花板工业开工不足,价格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75%的定向刨花板用于建筑,如墙板、地板、屋顶板、包装和家具等。

2002年,欧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超过850万立方米,市场需求旺盛,库存减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强化木地板工业的拉动。与上年相比,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增长0.7%,达590万立方米;进口量增长9%,出口量增长24%。但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在2003年初有所下降。胶合板产量持续增长,产量达到340万立方米。这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芬兰的产量增长了8.8%。2002年芬兰针叶材胶合板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占胶合板总产量的58%,但其桦木胶合板却面临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竞争。芬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其产量的90%供出口。其热带材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02年开始遭遇到来自中国等国胶合板的竞争压力。但今年将生效的欧盟标准EN13986将对热带材贸易产生一定的限制。届时,生产厂家需安装质量控制系统测试其产品,并且必须使用由第三方认证的实验室。

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生产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02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达563.6万立方米,出口量达158.3万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12.4%。目前,俄罗斯没有定向刨花板生产。

1998年~2002年期间,俄罗斯纤维板产量增长了62%,而消费量却增长了925。2002年,其纤维板出口24.20万立方米。目前,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尚在起步阶段。2002年,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28.6万立方米,目前有数个中密度纤维板厂和定向刨花板厂计划建设。

俄罗斯胶合板生产也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达180万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了64%,所生产的胶合板主要供出口,自1998年以来出口量增长了57%。

2003年~2004年,俄罗斯人造板生产、消费、出口量继续增加。预计今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将达到708.3万立方米,出口量达到197.4万立方米。今后几年,人造板生产能力将增加100万立方米左右。

北美2001年以后,北美人造板生产厂商面临生产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增加、国内经济恶化的局面,这种情况到2002年才有部分恢复。

北美定向刨花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02年定向刨花板产量达2040万立方米,占世界定向刨花板总产量的90%。北美也是定向刨花板的主要消费者,需求量达2020万立方米。结构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减少了胶合板的生产能力,控制了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加。该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爱尔兰、法国、德国2002年共出口201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有大幅度增长。

2002年,针叶材胶合板出口,巴西增长1倍,达25万立方米;智利增长60%,达1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形势良好,产量达36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8%;生产能力增长10%,消费量增长9%,达到400万立方米;从欧洲和南美的进口补充了其产量的不足。2002年,其胶合板产量与2001年的差别不大,为1790万立方米(历史上曾超过2000万立方米),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同年,北美胶合板消费量达2070万立方米,但胶合板面临定向刨花板的竞争,市场份额正不断减少。

2003年~2004年,北美人造板工业发展渐趋缓慢,其国内市场有所回升,出口减少。和西欧一样,北美人造板工业也在重组。刨花板产量和消费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之下。而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胶合板也稍有增长。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外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人造板工业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原料基地建设;

二、来自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增大,政府法规趋于严格,环境认证和资源可持续认证趋势增强;

三、人造板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用途不断扩大。由于优质原木供应短缺,人造板产品的用途将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替代木材制品,也用于替代塑料金属制品;

四、新技术的发展引起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如刨花板和纤维板在家具和木制品领域部分代替了传统的胶合板。而中密度纤维板又在家具等领域部分代替了胶合板和实体木材,定向刨花板在结构用途部分代替了胶合板。虽然上述替代属于木质材料市场领域内部的互相替代,但这些技术进步使木质材料在总体上具有了与其他材料竞争的能力;

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和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营;加强研究开发,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木质材料与钢、铝、塑料和混凝土等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对策

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大国。建国55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造板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实现我国木材和木材制品的生产从主要依靠天然林到主要依靠人工林的重大转折、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人造板厂3000余家,2003年人造板总产量达4553.36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产量2102.3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5.19%;纤维板产量1128.3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03%;刨花板产量547.4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8.23%;其他人造板产量775.27万立方米;胶合木产量173.14万立方米,木地板产量8642.46万立方米。我国人造板产量自2000年超过2000万立方米以来一直居于世界第2位,其中纤维板则高居世界榜首。

近3年来,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每年平均增加217万立方米,新增生产线49条,预计到2005年我国将建成投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450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850万立方米。

我国人造板工业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木材资源短缺,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流通严重脱节;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比例小,应用范围窄;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及环保标准落后,在产品质量、能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程度及对粉尘、噪音、污水的控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今后,我国人造板工业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我国人造板企业应朝着信息化、重组集团化、人员知识化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和创新,以更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和对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以质取胜,扩大出口。

二、建立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科技合作网络,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持创新技术发展。企业、研究所、大学和政府主管部门应考虑合作制定人造板长期研究发展计划,确定优先领域,避免重复研究。设备制造和胶粘剂厂商在技术开发方面可能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在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提供开发技术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知识以及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人造板工业范文2

[关键词]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省人造板产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更加突出。到2009年底,人造板产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人造板及关联产业年产值近200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1/3,已经发展成为林业产业的主导产业,在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和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1、我省人造板产业发展现状

1.1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人造板年产量由2000年末的400万立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1100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已发展成为林业产业的主导产业。全省相继建成了文安、邢台、正定三大人造板生产基地,南和、新乐、望都、唐县、霸州等新兴产区正在形成。文安左各庄、正定恒山、邢台东旺、冀东丰润四大人造板专业市场已成为辐射全国的人造板集散中心。

1.2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全省年生产能力3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由2000年末的18个增加到目前的60多个;年生产能力5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由7个增加到20多个。规模以上企业年产量由总产量的15%提高到60%以上。传统的自制设备、作坊式生产逐步由自动化控制、生产线作业所替代。

1.3产品档次明显提升。二次深加工板由15%提高到50%,改变了单一素板的局面。产品种类由传统的三大板种发展到十多个板种,100多个品种,建筑模板、结构板、复合板快速发展,赛博板业等企业开始对外技术输出,产业效益逐步由数量增长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

1.4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我省产品市场已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在京津地区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产品出口由传统的东南亚国家扩展到欧美、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由2000年的20万立方米增加到40多万立方米,出口额由6000万美元增加到1亿多美元。“金秋”、“大地”、“银港”、“赛博”等一批品牌在全国同业中具有了较高知名度。“金秋”牌人造板还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装饰专用产品。

2、我省人造板产业在区域经济和林业发展中的作用

2.1人造板业成为节约和高效利用森林资源的科学生产方式。我省人造板,尤其是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加工,充分利用了林业采伐及原木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枝桠材、次小薪材、果树更新材、废旧木材等原料,木材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5%以上。这三大板种,直接替代大径级木材约600多万立方米,既满足了社会对木材产品的需求,又减少了大径级活立木资源的消耗,是一种节约型、可循环的木材综合利用生产方式,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

2.2人造板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渠道。据初步调查,全省人造板产业拉动林业种植、交通、化

工、餐饮、机械制造、室内装修等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00多亿元,从业人数达100多万人。仅纤维板和刨花板生产消耗枝桠材、次小薪材、果木枝桠材、废旧木材达520多万吨,这些原本只能作为薪柴的下脚料,目前在人造板生产中,收购价已达到400元/吨,仅此一项,就增加林农收入20多亿元。据调查,文安县年产各类人造板500多万立方米,产值69亿元,占全县GDP的1/3;吸纳6万多农民就业,占当地农村劳动力的30%;全县人造板生产一项增加财政收入近50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30%;全县因人造板人均增收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5%。

2.3人造板业成为拉动林业资源增长的重要力量。自2003年全省林板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在人造板工业的强力拉动下,全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金秋、银港、赛博等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全省参与速丰林建设的企业达到150多家,原料林基地建设总投资14亿元,企业造林成为推进林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速丰林资源为林农发展林下产业奠定了基础,许多农户在企业的带领下,开始经营林下养柴鸡、鸭、鹅类禽蛋产品和貂、貉动物产品以及食用菌产品,成为林板产业又一新型延伸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省林下经济已发展到158万亩,年销售收入13.5亿元。对促进以短养长,保障林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我省人造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产业整体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实力弱。全省人造板业高端产品少,大路产品多,多功能板、特种板数量少,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精技术含量不高。龙头企业实力弱,数量少,缺少像江苏大亚、福建福人、吉林森工、内蒙森工年产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3.2原料对外依存度高,原料林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全省人造板加工业年需求木材约1600万立方米,每年需进口木材700多万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高达50%。国际上,近年来各传统木材出口国均提高了木材出口门槛,木材供应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我省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绝对数量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各级财政对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3.3认识上存在偏见,缺乏支持政策。这种偏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人造板是资源消耗性产业,因而将人造板列入限制发展对象;另一方面认为人造板属于工业产品因而将人造板业排除在农业产业化范围之外。由于认识误区,直接导致对林板产业发展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体系,对龙头企业的引导、扶持和促进机制不完善,农业产业化建设贷款贴息项目对林板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近几年逐年减少,从2007年开始,农业产业化建设贷款贴息将林板产业排除在扶持范围之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审认定也没有明确将林板业纳入其中。

4、我省人造板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4.1发展趋势

4.1.1国际发展趋势。森林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木材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一项长期林业发展战略。直接利用原木和锯材加工木材产品,木材利用率只有50%左右,而人造板加工可以充分利用木材造材及加工剩余物、废旧材和次小薪材,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率可达到95%以上,而且人造板还具有容易切割和拼装、节省资金和劳力的独特优势,符合现代生活要求,是当前和今后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主导方向。

4.1.2国内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全国人造板产业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需求量猛增。近年来,我国人造板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全国年总产量达到9000万立方米,发展中心迅速向江苏、山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转移。在产品方面,高档次、多功能、环保型人造板已开始成为消费的主流,也是我省人造板产品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4.1.3我省发展趋势。一方面,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全省人造板加工年需求木材1600多万立方米,而省内仅能供应一半左右,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已成为我省人造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从我省人造板产业结构看,胶合板年产量约600万立方米,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生产所需原料以大径材为主。今后在结构调整上,应扩大以次小薪材综合利用为主的高档纤维板和刨花板生产比例,胶合板则以提质增效为主。从资源和产品两个方面实施双向适应性战略调整。

4.2严峻挑战

4.2.1国际市场。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我省人造板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产品出口数量下降,出口渠道偏窄。美国、欧盟、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人造板出口实行绿色贸易壁垒政策,产品质量标准越来越严格,门槛越来越高。

4.2.2国内市场。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江西、河南等省发展很快。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依托经济优势,新上人造板企业起点高、规模大。2004年以前,我省人造板产量长期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已退居第三位, 2009年,江苏产量为1800多万立方米,山东为1300多万立方米,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全国人造板正处于行业大洗牌的关键时期,我省人造板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4.3重要机遇

4.3.1宏观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林业具有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低碳、环保的特点,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林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4.3.2经济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处于呈持续、高速、稳定增长阶段, 全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深入发展,国内建筑装修业、家具产业持续增长,为人造板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

4.3.3区位优势。《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有望今年出台,国家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我省人造板业形成强大拉动力,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4.3.4林业条件。全国林业六大工程的深入实施,为原料林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条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林地和林木产权、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保障了收益权,极大地解放了林业生产力。

5、我省人造板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5.1发展思路。继续实施林板一体化战略,走“以林促工,以工带林,林工一体”的发展思路,人造板生产要坚持以练好“内功”为主,转变加工增值方式,实施创新发展;原料林基地建设继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营效益。到“十二五”末,全省人造板产量达到1300万立方米,速生原料林基地面积达到1200万亩。

5.2主要对策

5.2.1对林板产业重新定位。林业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人造板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内容。人造板加工业是林业一、二、三产中的第二产业,是连接一产和三产的唯一纽带。国家七部、局、委、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林计发[2007]173号),将人造板业列入林业产业重点发展范围。建议我省把人造板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建设。

5.2.2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对年产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龙头企业和年产量5万立方米以上的成长型企业进行集中扶持,壮大现有龙头、培育一批新龙头。鼓励大型企业上市融资和牵头重组,培育“航空母舰”。在冀州、临漳、望都、新乐等地区域,筹划产业园区,整合生产要素,谋求更大发展。

5.2.3加快原料林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流转政策,促进林地流转走向规范,盘活活立木市场,增强资本运作能力。加快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林地抵押贷款政策,提高原料林基地建设融资能力。继续实施林板一体化战略,提高企业反哺基地的能力,进一步扩大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积极探索大径级珍稀材培育途径,强化优质材培育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夯实发展基础。

5.2.4强化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强化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逐步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落后人造板生产工艺和产能,加大培育有坚实研究基础、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的人造板生产成果。重视基础性技术研发、关键技术问题攻关、新技术应用,夯实发展后劲。加大上下游关联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系列高科技产品,最大限度提高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降低产能消耗,加快科技进步,转变人造板业经济增长方式。

人造板工业范文3

关键词:新技术;人造板;技术运用

1 我国目前人造板机械业的发展状况

1949年开始,国内人造板机械工业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发展途中逐渐形成有生产检验、开发研究及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在人造板机械生产工业中,我国逐渐成为此行业中的大国。相关统计表示,国内的人造板成套设备产能高,高达80%左右[1],国产设备总生产力佳。虽然行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各企业发展并不均衡,国内多数人造板机械企业的规模不大,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艺、开发等方面来看,多数企业的能力薄弱,部分企业的状况是长期模仿、追踪,在其他诸如环保手段、监控措施、生产线自动控制等等方面比较落后,和国际先进的生产企业相比差异很大。我国的人造板机械工业现状及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自主研发力差

如上述观点所示,国内人造板机械仍长期处于模仿状态,有力仿制,无力创新,自主研发力差。1985年期间国内的人造板生产线出现巨大需求,需要技术更新做支持,并需要维护技术更新支持,但此期间企业恶性竞争多发,利润低、价格之争屡见不鲜,从而造成了单机在低水平,而因经济条件、技术力量的掣肘也使得生产线技术水平降低,造成人造板机械单机水平降低。

1.2 数控化及自动化程度不高

目前条件下,对人造板的数控化、自动化、机械化要求日益增高,但在自动化和数控化方面,我国起点低,在国际多数先进企业相比较,同等产品的情况下,我国与国际先进企业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自动化管理方面我国也比较落后。机械设备利用率及劳动生产率明显受影响。

1.3 小零件上的问题

因目前国内机电基础件技术水平不够,部分小零件的可靠性、寿命等严重下降,特备是管接头、阀门、气动元件、液压等机电产品,不仅使劳动生产率受到不利影响,同样会造成安全隐患发生。

2 人造板机械的新技术应用

从目前人造板机械的新技术应用来看,则主要包含如下几类:

2.1 剖分锯、数控多片锯

在板材方面的选择,若符合多片锯锯切的板材,那么在选择板材时可以色泽好、纹理及材质良好的原料,也可以选用优质阔叶材方材,将原料缺陷有效切除后,然后实施对方材的胶合集成,最后再采用锯切来实施加工,多片锯切在胶合木、地板基材等方面有有应用。从常规的数控多片锯的构造来看,其包括有锯片组、激光头、进料系统、控制系统等等。由可见激光来定位,且激光也可以做为辅助标线,在各个锯片的方向上应和激光划线保持相同[3],在各个激光头的控制方面,则使用了伺服电机驱动,这样的配置可以让各个锯片与激光划线进行有效对中。其次,激光头划线位置、锯片组位置的调整,均可以耿军锯切板材的宽度来不断调整,可以让激光划线保持一致。从数控多片锯此种技术来看,该技术结合了激光、数控技术,简化了操作,同时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2.2 数控裁板锯

数控裁板锯现在度用于现代板式家具的生产中,用于人造板零部件的加工中,其主要由进料控制系统、传动装置、先导居、主锯构成。从板材下料方面来看,则主要通过按键存储、在线数据输入、下料最佳优化,一次裁出精料,因此,从家具零部件的精度来看,进料的定位控制对其有一定影响,同时加工精度也对其有一定程度影响。就数控裁板锯而言,由光电编码定位反馈系统控制,从而可以利用计算机闭环反馈控制技术、旋转型光电编码技术、直线型光电编码技术等多种技术,利用该些技术可以使家具下料精度定位得到有效提高,且加工的精度也得到提高。

2.3 数控带锯机

从数控带锯机来看,其主要由上下锯轮、机体、锯条张紧装置、锯条导向装置、数控进给装置等构成,此种构成装置可以实现曲线锯割板材,同时数控带锯机由自动进料配置,计算机控制直线、圆弧插补运动,带锯切割线与板材进给方向保持垂直,可以实现看材下锯,对于出材率、锯材质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2.4 数控镂铣机

从数控镂铣机来看,其属于木材加工业中较早使用的数控机床,此种镂铣机,通常的配置有四个或者多个镂铣主轴,在功能方面,其具有三轴联动功能,在加工工件方面具有个性化在木材加工工业中,数控镂铣机属于较早使用的数控机床,一般情况下该类镂铣机有四个或多个镂铣主轴,拥有三轴联动功能,可以按照加工工件之间的不同,镂铣主轴不同的组合来满足加工工件需求,镂铣主轴可以额形成不同组合,来满足加工工件的需求,且目前处于向多功能方向的发展状态。

2.5 原木制材技术

从目前的制材技术看,利用了多种技术结合,如自动化控制、数控加工技术等,现代原木制材技术可以是吸纳原木的自动进给,可以有效达到精确对中,对于不同规格材木具有高效处理功能,可以实现板皮回收,并将板皮再加工为木片,从而可以实现制材、削片集成加工,从而使原木生产率提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原木综合利用率。

2.6 木结构建筑构件加工设备

从木结构建筑构件来看,则主要包含有木梁、木墙体、木屋顶、胶合木构件等,在木结构建筑构件的加工方面需要进行多种工序处理,如实施质量分等、指接固化、胶合加压、定尺及刨光、铣型、成品包装等,可以从锯材开始,然后逐步完成结构用胶合木加工的整个过程。WEINMANN木梁加工中心通过换刀可实现胶合木打劫多形状锯切、刨削、铣槽、隼头等加工。

3 结语

我国在人造板发展的同时,应满足国家建设、环境保护的需求,木材制品的依靠应转向人工林,提高木材资源利用率。总之,我国人造板工业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走向新型工业化路线。

参考文献:

[1]赵成名.自动化技术现状与人造板产业的未来发展[J].控制工程,2013,20(03):571-572.

[2]刘群.我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人造板,2012(12):2-6.

[3]马启升,周晶.2011年我国人造板机械进出口情况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2:21-22.

人造板工业范文4

【关键词】 人造板 清洁生产

1 人造板行业概况

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资源非常宝贵,现在全世界每年木材消耗量为35亿m3,人均0.67 m3,我国木材消耗量为2.5亿m3,相当于我国钢材和塑料消耗量的总和,因此现有的森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唯一的出路就在于立足本国发展人工林,最大限度地提高木材利用率,在人造板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在满足我国建设发展需要的同时,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木质人造板,是利用木材木质纤维、碎料和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加胶黏剂和其他添加剂制成材。由于木材生长缓慢,现有的森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人造板则是替代木材的最佳材料,其产品主要是胶合板、纤维板及刨花板。胶合板对原料的要求较高,如原木质量、长度、径级、材料性质等;各类刨花板和纤维板,主要使用小径级原木、采伐或加工剩余物以及非木质的植物纤维原料。

我省森林覆盖率为62.96%,居全国之首,因此,长期以来我省林产工业生产的包括人造板在内的各类林产品就相对比较发达,全省现有人造板生产企业9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人造板企业160多家,全省人造板产量达到400万立方米以上,每年以30%的涨幅递增,也有一些象福人木业、永林人造板等国内知名的人造板生产企业。但是,我省人造板工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装备、科技水平、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档次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与近几年国内一些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人造板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大国。2005年我国人造板产量达6000多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的大幅增长,其主要原因源于我国建筑装修、家具业等消费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人造板不仅产量提高快,而且品种、质量多已达到和超过东南亚传统生产国的水平,主要人造板产品的标准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全国近6000家人造板材生产企业中,获得中国环境标志的企业仅有50家,但这50家企业的产量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应特别指出的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中纤板生产企业在规模方面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由此造成原材料浪费严重、产品质量较低。此外,产品结构不合理也一直是制约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我国,耗用大径级木材的胶合板产量占人造板总产量的一半,而以次、小薪材,枝桠材,小径木等为原料的中纤板总产量不到人造板总产量的半数。同时,我国人造板生产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品种单一、质量不高,无法满足高标准用途的需要,比如,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人造板产品约半数用于建筑业,而我国目前中密度和刨花板产品80%用于家具制造业。

2 人造板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木材工业是以木材及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各种化学药剂处理或机械加工方式制成木制品的工业。人造板的生产工艺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在生产中对原材料要求有所不同,其工艺流程可归纳为:原料的软化、热磨、干燥、施胶、成型和预压、热压、后期加工、深度加工。人造板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由于加工方式不同,在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污染物,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废渣污染及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有的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人造板生产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及其组成取决于其使用的原料、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生产的管理状况等。人造板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固体废弃物。包括林地残材、加工厂废料、旧建筑物拆除木材、新建筑物施工废材、废包装等。木材从森林采伐、运输直到木材加工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但大多可以再利用,如树皮一般用于制造肥料、生产树皮人造板或作为燃料;废料水解、干馏制取化学产品;废木材可以利用,废弃物具有生物降解性,最后还可以燃烧掉。其中,纤维板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储木厂作业中产生的剩余物、纤维板齐边废料、纤维板加工废料、粉碎产生的剩余物等。

2.2水污染。主要是人造板的工艺水污染,一般木材工业废水含有木材可溶物、胶黏剂、酚类、甲醛和防腐剂、废油等。纤维板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水污染主要包括:悬浮物和胶体有机物。废水BOD和COD均较高,溶解物主要有单糖、半纤维素单宁、甲醛等有毒物质,悬浮物是细小纤维和树皮等。另外,在染色工艺中如地板基材染色等,染料种类较多,其污染物含量较高且为有毒物质。

2.3大气污染。人造板工业中大量使用脲醛、酚醛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胶黏剂及浸渍材料。制造过程中加压、堆放和使用会使大量游离甲醛挥发,污染室内和大气环境。近年来采用低游离甲醛胶黏剂及水乳剂涂料、静电喷涂使大气污染情况有所改善。纤维板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包括:木材切片、粉碎过程产生的粉尘纤维,气流干燥及气流成型时溢出的细小纤维和废气,纤维加工、干燥时大量细小纤维、木粉飞扬,以及板坯热压过程中挥发出游离甲醛等有毒气体。另外,在人造板装饰过程,如浸渍装饰纸等,也会产生有机溶剂弥散对空气的污染等。

2.4噪声污染。纤维板生产过程产生噪声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削片机、热磨机和双圆锯裁边机等设备,其次是集材机、装卸机、长网成型机、空气压缩机、鼓风机等设备。

2.5甲醛问题。目前,我国人造板用胶黏剂主要以“三醛”胶为主,即脲醛树脂胶,酚醛树脂胶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占整个木材及人造板工业用胶黏剂的90%以上。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同类企业一样,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人造板企业,基本上使用脲醛树脂胶。这是因为它制造成本低、胶黏性好、色泽接近木材,而且在室内环境中使用时,对耐水等性能要求不高。其用量占“三醛”胶黏剂总量的90%以上。脲醛胶在制胶和压板过程中,以及用脲醛胶制成的人造板在其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持续大量释放游离甲醛,游离甲醛释放缓慢。我国胶黏剂生产大多依附于人造板生产企业,由人造板生产企业自产自用。因此,生产规模大多偏小,各自为政,很难把胶黏剂的生产和质量问题,作为人造板工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来对待;为保证人造板产品的质量,只能盲目增加施胶量;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游离甲醛释放量居高不下。结果是,70%以上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甲醛释放量为40~60mg/100g板之间,有的甚至达到100mg/100g板,远远超过新标准。

3 国内人造板行业主要清洁生产技术

3.1 对甲醛问题采取的措施

降低游离甲醛含量的一些技术措施:

3.1.1应用低摩尔比的脲醛树脂胶。国外人造板用脲醛树脂胶摩尔比多在1.2~1.4范围内,有的甚至降低到了1.05。

3.1.2应用改性的脲醛树脂胶。例如加入适量的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加入淀粉、三聚氰胺等。用三聚氰胺改性的脲醛树脂胶兼有防水和低毒双重功效。

3.1.3加入甲醛捕捉剂。在脲醛树脂胶中添加能与甲醛作用的化学药品,作为捕捉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游离甲醛的释放,方法简单,效果明显,且对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不产生副作用。

3.1.4适当控制施胶量。

3.1.5调整热压工艺参数。如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含水率等对甲醛释放量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

3.1.6使用环保型阻燃胶。

3.1.7通过后期处理降低甲醛散发量。包括涂料涂饰、贴装饰材料、真空处理、热后处理等,化学后续处理方法较多,如氨处理、硫氧化物处理、喷洒尿素溶液法、封闭法亚硫酸盐处理等降低甲醛散发量。

3.1.8对新胶种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传统胶粘剂的改性;非甲醛系低毒、无毒新胶种的开发;从再生资源中提取胶黏剂等。

3.1.9开发无胶胶合工艺。

3. 2节能和环保技术

推广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努力降低设备的能耗,减少、消除人造板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我国人造板设备制造企业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技术及生产流程上,存在以下几种趋势:

3.2.1研究开发和大力推广节能型设备及技术,通过对诸如节能型风机、椭圆管矩形翅片散热器、真空喷蒸加热热压、高频加热热压、高温导热油加热技术、废料(如砂光粉)燃烧技术以及二次能源利用技术等的应用。

3.2.2研究和大力推广废水处理技术以及用水封闭循环技术,改善人造板湿法生产和木片水洗对环境的影响,严格规定人造板生产企业的废水排放指标。

3.2.3推广高效集尘、除尘装置,严格控制人造板在生产过程中备料、干燥、锯切、砂光等工段的粉尘排放量,减少空气中游离粉尘的排放。

3.2.4严格限制切削设备、锯切设备、风机和泵的噪音,将成套人造板设备的噪音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向国际水平靠拢。

3.2.5生产所用原料要符合绿色要求,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等化工原料尽量使用无毒代用品和吸附技术。通过使用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尽量少用甲醛,不用卤化物溶液、芳香族碳氢化合物、铅镉铬等。

3.2.6产品设计以改善生活环境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如防火、阻燃、抗菌、防霉、隔热、消磁、抗静电等。产品可循环或回收使用,对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燃烧处理。

4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

我省某著名人造板企业现有两条中纤板生产线:第一条是于1982年从美国引进成套设备年产5万m3中纤板生产线,1986年竣工投产,代表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完成对其技术改造,使其年产量提高到10万m3;第二条是于1995年从德国引进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5万m3 连续平压法中纤板生产线,2002年产量已达8.5万m3,超过原设计能力的70%。近几年,该公司依靠本企业的人才、技术、品牌等优势,先后建设了六条高科技与深加工项目生产线。

4.1重视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该公司和森林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良好的闽北山区林场、采育场合资、合作,组建林业公司,定向培育建设50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控股经营由省林业厅划拨的种业公司,年产2600万株各种花卉和速生丰产林种苗,为该公司工业原料林基地提供有利条件。2003年已经开始建设的原料人工林(桉树)基地,位于本市福清、长乐、永泰等地,约1万余亩,见效快,生长迅速,5年后年平均供应约5万立方米的木材。减少了对天然林的砍伐,逐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4.2充分利用“三剩物”做原料

人造板企业是木材的消耗大户,为了尽量减少对原木的砍伐消耗,该公司对设备进行了多次改造,使其越来越适应于除原木以外的其他原料。公司利用三剩物(即山场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城市木质废料)达230多万m3,可替代480万m3原木,相当于少砍伐160多万亩森林。在适当的时机,拟引进城市废料处理设备,承担处理城市废旧家具、城市绿化树木梳整枝桠材等的循环利用。根据我省优势,研发不成林小竹利用工艺,取代部分木片,使其具备产业化条件。

4.3研究开发和大力推广节能型设备及技术

该公司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质废料、废渣和锅炉烟尘排放问题,投入1500万元从欧共体ITI公司引进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废料炉,以该公司的木质废料(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废纤维、废木粉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浓缩污泥等约1.3万吨/年)为主要燃料,为中纤二分厂提供热源,每年可节约用煤1.2万吨,仅以煤价计算,4年就可收回废料炉成本。每年处理废木屑5503吨、废木粉987吨、废纤维1376吨、有机废水泥渣4950吨。经改造后生产废气全部稳定达标排放,其中工艺尾气中粉尘的排放浓度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4.4研究和大力推广废水处理技术以及用水封闭循环技术

该公司投入630万元改造建成日处理3000吨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中纤板生产中可产生的废水(即热磨机进料口处螺旋压榨器挤出来的水、木片水洗工序排出的水、制胶车间设备及地面清洗的水),经处理后全部直接循环使用,真正实现全厂生产废水的全部循环回用。不仅免交这块的排污费,每年还可节约自来水40万吨,按福州市每吨工业用水为1.45元计算、折合节约58万元/年。

4.5推广高效集尘、除尘装置

该公司推广高效集尘、除尘装置,严格控制人造板在生产过程中备料、干燥、锯边、砂光等工段的粉尘排放量,减少空气中游离粉尘的排放。例如,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的中/高费方案:(1)中纤二分厂干燥系统改造。通过增加空气预热器,提高进口空气温度,提高干燥系统能力,达到提高产量、节能降耗的目的。由于实施节能方案,年获益12万元,降低能耗折算可达35元/m3。(2)中纤一分厂干燥风送除尘系统改造。对原有风送系统进行提效改造,使用高效旋风分离器,增设布袋除尘系统。项目实施后干燥工段粉尘排放浓度为23mg/m3,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中纤一分厂后处理除尘系统改造。结合砂光机技改增添新的二头砂光机风送系统,使原来的除尘系统处理量增大,风速和风量下降,电机电流增大,适应增产的要求。在增产近3万m3的同时,做到了节能和减污。(4)中纤一分厂砂光机与锯机的布袋除尘系统由原来的合二为一改为分别设置,以节约能耗,提高除尘效率。(5)饰面板除尘系统收集的粉尘通过风送管直接送至二分厂废料炉的木粉仓,防止二次扬尘,减少木粉损失。

4.6采用化学后处理等方法降低甲醛散发量

该公司从美国引进年处理7万m3中纤板的游离甲醛生产线,可生产低醛的绿色环保产品,在2002年7月1日起强制执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大大增强了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所生产的强化木地板和E1级中密度纤维板均通过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生产的中纤板产品甲醛释放量(2.2mg/100g)达到欧洲产品标准E0级要求;强化木地板甲醛释放量(0.76mg/L)达到国家优等品家庭用E1级标准要求。

4.7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声源噪声

该公司严格限制切削设备、锯切设备、风机和泵的噪音,在总体设计上对强噪声源的位置以合理布局,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或途径,采用有效的声学措施如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将成套人造板设备的噪音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

4.8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能耗

木材干燥是保证木制品质量的关键技术,干燥又是能耗最大的工序,约占总能耗的60%~70%。该公司目前采用的常规干燥法(炉气干燥法)因湿气随热风排入大气,能源利用率较低,干燥成本较高。经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后,根据本公司综合能耗较高的情况,该公司在实际生产中,还计划根据板材的树种、厚度、初含水率和终含水率以及干燥质量要求,进一步从工艺性能、使用性能、节能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从节能降耗的瓶颈部位入手,挖掘清洁生产潜力。

4.9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该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部863集成管理系统(CIMS)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行后,大大提高了公司清洁生产、经营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4.10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所取得的成效

“中纤板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流程(见图),是该公司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以后,提出来的持续清洁生产目标和方向。该公司本轮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了37个无/低费方案和6个中/高费方案,共获得1741.82万元的经济效益。单位综合能耗降低7.7%,纤维得率提高2.2%,SO2排放削减量为28.7吨/年,工艺粉尘排放削减量为5.7吨/年。目前公司绝干木材量(kg/m3)、产品质量合格率(%)、甲醛释放量(mg/100g)、作业环境空气中甲醛浓度(mg/m3)、作业环境空气中木粉浓度(mg/m3)、作业环境噪声(dB(A))、废水综合利用率(%)、工艺废渣综合利用率(%),以及各项环境管理指标等均达到《清洁生产标准 人造板行业(中密度纤维板)》(HJ/T315-2006)所规定的一级水平;综合能耗(kg/标煤)指标达到二级水平(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由此可见,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完成,给该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全公司的环境质量,使全公司环境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于当年度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由于对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思想的宣传和贯彻,通过清洁生产的实践探索,使全公司员工认识到建立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产生、废物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对于一个地处城市、生产的产品与民居生活紧密相关的企业将具有更加重要和现实的意义。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取得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人造板工业范文5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植物纤维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开发以植物秸秆纤维为原料的人造板材,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废物利用,减少秸秆焚烧,控制污染排放,又有利于绿色环保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有待解决。

制约黑龙江植物纤维人造板发展的因素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如下几个问题成为制约黑龙江省植物纤维人造板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受资金和用地不足困扰,生产能力无法扩大,进而导致市场份额丧失。虽已是满负荷生产,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扩大生产规模,又受到资金和用地制约。一些大订单的舍弃会使客户转用其他产品代替,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二是缺少必要的应用规范。由于当年从国外购买设备时,忽略了产品应用规范和标准的引进,以后使用图集制作工作又严重滞后,致使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妨碍产品有效推广。

三是观念有待转变。植物纤维人造板的生产和使用尚属新生事物,一些群众甚至基层干部对此缺乏理解,心存疑虑。虽然在黑龙江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中已经使用,但传统观念的影响仍对植物纤维人造板的推广形成一定障碍。

四是科技研发不够。由于现从事植物纤维人造板生产的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足,无力对设备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进行较大投入,产业技术层次还基本停留在设备引进时的水平上。

发展植物纤维人造板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各部门协调推进

把植物纤维人造板产业培育成黑龙江省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各部门应明确责任,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植物纤维人造板产业。对全省植物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进行充分调查,摸清资源、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底数。制定全省植物纤维人造板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目标,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建立收集、运输体系和储存基地,提出扶持和鼓励发展的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应重点支持企业扩能,满足市场需求。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广泛进行科普教育,使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能够充分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正确认识植物纤维人造板等秸秆产品的性能,促进观念转变。

(二)针对关键技术组织攻关

做大做强植物纤维人造板产业,必须坚持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关键技术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联合省内高校和重点企业成立研发小组,产学研协作,尽快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努力提升目前在产的建筑用纸面秸秆人造板的质量和档次。要在技术、工艺及材料方面不断创新,增加品种,向高端植物纤维人造板发展,扩大应用领域。二是扩展产业原料来源。将小麦、玉米、大豆等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全部纳入利用范围,加深秸秆资源化、商品化程度。三是加快植物纤维人造板生产设备研发。要充分发挥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组织各方力量,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加快国产化步伐,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配套建设技术标准体系,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植物纤维人造板生产设备的重要产地。

(三)充分发挥产业基地作用

人造板工业范文6

针对即将执行的新标准,协会特别递交调研报告,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共同促进PCB产业的绿色环保进程。

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也由此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处于珠三角的线路板产业,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环保政策的频繁收紧,打造绿色环保线路板产业,已成为政策指引和产业发展的必然。

早在去年,省环保厅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三角地区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要求电镀行业现有项目自2012 年12 月31 日起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表3标准)。根据文件要求,2012年末广东部分地区下发全面启动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的通知,要求企业按照省环保厅相关要求及时完成升级改造工程。深圳市部分地区的线路板企业,也被要求按照电镀行业标准升级改造。

为更好地响应相关政策法规要求,了解深圳市线路板企业发展的现状,促进行业向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深圳市线路板行业协会对100 多家主要会员企业走访及召开座谈会议,调研了目前行业污染物排放的现状,以及新标准执行面临的问题。

打造绿色产业 环保整治显成效

近几年来,在市人居委、市贸信委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督导,以及在行业企业的配合下,深圳市线路板行业环保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线路板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清洁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深圳市规模线路板企业均已开展清洁生产并通过二级审核标准,在节能、节水、减排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加大环保设备的投入确保达标排放。

其次,综合实力弱、环保设施不完善的线路板企业已被淘汰。经过各级环保部门的整治行动和经济危机对行业的冲击,很多规模小、效益低的线路板企业被关停或倒闭,目前的线路板企业均能自觉遵守环保政策。

再次,规模级企业不断改造环保设施,在规范管理和防污治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水回用率和资源利用率,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深圳市线路板行业协会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其实线路板企业对政府重视环保、提高环保标准是积极支持和拥护的。深圳市的大多数线路板企业不久前才对环保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了改造,确保已稳定达到表2标准(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2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聆听企业心声 共筑绿色家园

保护环境、维持城市的清洁是企业应有的责任,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环保措施整治污染更是其职能。环保标准的提高,更显政府部门加强环保、整治污染的强度和力度,但是协会在调研中发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否适合线路板行业成为核心讨论点,企业对即将执行的表3 标准部份指标具有较大的的困惑和难点。

一直以来,线路板不属于电镀行业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在国家环保部于2008 年专门针对线路板行业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以及深圳市人居委于2011 年组织专家编写《线路板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指引》中都将线路板行业单列,与电镀行业分开对待。既然线路板行业不属于电镀行业,其污水排放标准也不应该按照《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管理。而且,线路板企业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等方面与电镀行业有较大差异,废水中重金属种类和总量远少于电镀行业,但氨氮、COD等指标会远高于电镀行业,用电镀行业的标准来管理线路板行业,显然已经不合适。

其次,重金属含量排放限值大幅提高,给线路板企业的处理工艺提出难题。在新排放标准中,总镍从原来的0.5mg/L 大幅提高到了0.1mg/L,由于线路板工艺特点的原因,有化学镍工艺的企业均很难达标处理,而且目前业内也没有实用可靠的工艺处理技术,难以达标,成为处理难点;总铜从0.5mg/L 提升到0.3mg/L,企业如加大环保的投资和改造应可以达标,但在废水排放标准高于自来水标准1mg/L的情况下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行业代表认为对线路板企业的总铜标准采用市政污水纳管标准较为合理。

新标准中,对线路板废水中COD、氨氮、总磷的排放限值也大幅提高。其中,化学需氧量COD 从80mg/L 提高到50mg/L,氨氮从15mg/L提高到8mg/L、总磷从1mg/L 提高到0.5mg/L,对于深圳目前绝大部份线路板企业均因受限于环保处理场地的空间,在没有新的工艺情况下难以达标。据了解,深圳市绝大部分线路板企业污染物排放进入市政管网,但目前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执行的直接排放进入自然水体资源的管理标准,使线路板企业在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的处理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没有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社会资源,据调查外省市如上海、浙江省等地已经对表面处理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纳管管理,执行纳管标准。若深圳统一执行纳管标准管理,则能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另外,新标准执行的时间通知较紧,企业要对环保设施的改造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改造工程也需要较长时间;线路板企业绝大部分是租赁厂房,环保设施可利用的场地和空间有限,新标准中很难达标的氨氮、总磷、COD 等工艺处理却需要更大的场地;企业积极推动清洁生产,提高水回用率,减少社会资源,间接提高了废水浓度,加大了处理难度,企业既要兼顾水回用率又要提高废水标准也有很大困难。这些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引起了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呼吁政府部门重视。

科学立法 推进绿色环保

多年以来,线路板企业在各级政府部门指导下,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而协会也正在积极推行绿色工厂,努力配合政策要求,打造绿色环保企业。针对即将执行的新标准,PCB企业的疑虑和困难,协会本着“协作、交流、发展”的理念,特别向主管部门递交调研报告,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通力合作,共同促进PCB产业的绿色环保进程,建设美丽中国。

首先,线路板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需综合考虑深圳当地的环境因素及风险制定相关标准,线路板行业与电镀行业存在很大差异,其制造工艺的特殊性需要制定更为完善和科学的执行标准。

其次,延缓执行表3标准,在没有制定线路板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前,由于表3标准要求很高,建议延缓到2013年12月再执行,给予企业足够的环保改造周期;对于线路板水污染物中总铜、总镍在没有可替代的工艺之前,参考表2标准执行,主管部门可指导企业应用最新处理工艺,确保相应指标在规定期限内达到新制定的标准,新标准执行时应给予企业一定的缓冲期,以利于企业改造环保设施。

上一篇零库存管理

下一篇环境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