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纤维范例6篇

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范文1

本届大会上,在大会主席Friedrich Weninger先生、奥地利人造纤维研究院院长Robert van de Kerkhof先生致开幕词以及Karlheinz Rüdisser先生代表奥地利Vorarlberg省政府致欢迎词之后,大会进行了内容丰富的主题讲座,包括:来自欧洲人造纤维协会(CIRFS)的Meiercord在其演讲《欧洲人造纤维工业 ―― 全球产能过剩和其他挑战》中,回顾了全球人造纤维行业的发展形势,欧洲地区的实力以及全球产能过剩带来的挑战;来自德国Form TL公司的Schmid先生通过《新型支撑架构和建筑外壳》的演讲,展现了未来建筑设计的蓝图,涉及建筑物理、建筑静力学和可持续性以及形状、色彩和光的作用等话题;来自Wood Kplus木材能力中心的Stern Hesser以《从可持续性和交流的角度看森林、木材和纤维》为题,对木材的生命周期分析进行了全面探讨;来自柏林洪堡大学的Macho呈现了一场令人振奋的讲座――《非破坏性创新?解放的罪过、债务和乌托邦思路》,对经济学和经济活动提出了全新观点。

另外,德国亚琛纺织技术研究所Wilhelm Steinmann博士的论文《来自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纤维》获得了2015年度PAUL SCHLACK/WILHELM ALBRECHT大奖,而德国西北纺织研究中心Klaus Opwis博士的研究论文――《用于贵金属恢复的新型纺织品》获得了荣誉奖。

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成为今年大会的关键词。围绕这几个主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激烈讨论。

国际学术研究领域和业内著名专家提交的100多篇高水准论文为本届大会增添了独特性。在分论坛中,“纤维和长丝创新――(生物)聚合物”论坛介绍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创新成果。除了大会讲座和特邀论文外,本届大会还增设了与国际著名品牌代表的小组谈论。

“创新共同体”的推广成为本届大会的亮点,也为大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该项目旨在促进参会者和演讲嘉宾之间的互动,同时充分利用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的“智囊”作用。今后,这一项目将在参与形式和通讯工具的使用上进行持续改进。

参与企业方面,奥地利Lenzing(兰精)公司将大会作为绝佳的交流平台和“创新引擎”,通过与下游纺织加工领域的合作伙伴近距离接触,展示了其在纤维素纤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念。

人造纤维范文2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VEOLIA水技术公司将在会上重点探讨水管理话题,另有 3 场来自德国的讲座将关注“海洋垃圾(微塑料)”。除此之外,医疗和卫生产品在医院、护理和移植学领域的最新应用也非常值得期待。

在“防护纺织品”分会场,开场讲座将邀请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业人士就太空研究用阻燃纺织纤维进行讲解;另有一家世界著名防护服装生产商将介绍其最新开发成果及对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要求。

在运动装领域,多次获得国际大奖的户外品牌VAUDE将通过案例介绍其发展经验,行业和研究机构则将探讨功能化和生态加工工艺等话题。

为了提高互动性,使讲座更生动,大会还计划在每个主题下安排额外的讨论。有预见性、甚至颠覆性观点的高端主题演讲将给所有参会者带来新的动力。

本届大会的最后一天将继续举办 “年轻科学家论坛”,这一环节已成为大会的标志之一。

除了会议期间丰富多彩的内容,大会开幕的前一天还将举办题为“纺织和非织造布废品 ―― 是威胁还是机遇?”的专家小组讨论。这一活动由Dornbirn-MFC、欧洲人造纤维协会(CIRFS)、欧洲非织造布协会(EDANA)和国际固w废物协会(ISWA)共同发起,届时将由来自纤维行业、下游各环节、零售商以及首次参与活动的来自废品处理企业的专家们参与讨论。

赞助商历来是Dornbirn-MFC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自大会创办以来,奥地利经济区福拉尔贝格州(Land Vorarlberg)和“智慧城市”多恩比恩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创新力的纤维素纤维生产商Lenzing(兰精)公司、欧洲人造纤维协会和德国化纤工业协会(IVC)是大会的主要赞助商。

据悉,上届大会的著名赞助商,包括德国的ADVANSA、CHT Beitlich、Dralon 、Groz-Beckert(格罗茨-贝克特)、M?rkische Faser等公司,葡萄牙Fisipe 公司,奥地利IFG Asota公司、SALTEX 与智能纺织品平台等今年将继续与大会合作。

展会合作方面,Dornbirn-MFC将继续与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深度合作,一是同Texworld/AVANTEX Paris展会合作,围绕“时尚+科技”这一原则,将巴黎作为无可争议的时尚之都的地位与多恩比恩作为未来纤维创新之地的影响力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使终端消费者受益;二是同Techtextil展会合作,在该展会举办期间(5月9 ―12日)主办一个讲座单元,届时,德国亚琛技术大学、德累斯顿和邓肯多夫的学术机构以及来自纤维行业的兰精、M?rkische Faser和SGL / FISIPE等公司等将在展会现场举办题为“纤维行业与可持续性及资源管理接轨”的专题讲座。

Dornbirn-MFC一直与EDANA保持着深度合作,后者作为一家具有行业背景的国际机构,为Dornbirn-MFC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贡献了多场来自非织造布行业的高质量讲座。

人造纤维范文3

关键词:化学纤维;制造;发展;前景

在现代工业生产的众多领域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生产领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化学纤维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造纤维,一类是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就是利用某些天然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或者其衍生物作为原料,在溶剂中直接对高分子化合物进行溶解或者是将高分子化合物制备成衍生物之后再在溶剂之中进行溶解,从而形成纺织溶液,在经过对溶解之后的纺织溶液进行纺织加工,从而形成和得到各种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则是以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性的线性聚合物为原料,经过纺织纺丝成型之后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相对于人造纤维来说,生产方面不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化学纤维的性质和性能相对更加优越,并且根据不同用途可以以不同原料进行合成和制作,从而制成各种具有独特特性的化学纤维。

1.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化学纤维制造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将国外粘胶长丝技术进行成套的引进并成立相关化工厂和化学研究的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化学纤维制造和研究的开始。进入到21世纪之后,随着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市场发展日臻成熟,我国的化学纤维制造产业进入到了一个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对于化学纤维制造的自主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各种尖端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且随着产业结构和规模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化学纤维制造行业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以及自身发展的现状,对目前化学纤维制造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我国的化学纤维制造业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1)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产销量现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如图1所示,从2014-2019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情况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从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整体产量上来看,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2019年化学纤维的产量上升幅度较大,生产量也为六年来最高。而从增幅比例上来看,2014年至2017年增长速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甚至在2017年呈现出了负增长,而从2018年开始又呈现出了大幅度上涨的趋势,说明当前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产能和产量虽然在提升,但是还是受到市场的影响比较大,2018年之后的大幅度增加与我国提倡生态环保的生产方式有直接关系,让化学纤维的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如图2所示,由2014-2019年中国化学纤维销售收入情况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收入在逐年上升,但是增长速度的波动却相对较大,尤其是对比化学纤维生产量的增长波动来说更为剧烈。虽然2019年整体化学纤维生产行业的销售收入为历年最高,但是增长速度却只有4%。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化学纤维制行业整体的供需矛盾仍然非常大。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销售量自2009年开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自2016年开始增长的速度加快。以前我国化学纤维制品的主要销售市场是国内,但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建设和实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多边贸易的持续向好,尤其是诸如碳纤维制造等高科技化学纤维制造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让我国的化学纤维制造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化学纤维制品逐渐向国外市场进行辐射,尤其是周边的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我国化学纤维进出口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化纤协会等机构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2019年的化学纤维产品出口量相较于2018年同比增长了16%,增长速度更是相较于2018年提高了8.3%。虽然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对于我国进出口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化学纤维制造和产业出口来说,美国并不是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虽然出口美国化学纤维产品相对于2018年减少了39%,但是因为出口美国市场的化学纤维制品的份额占比不到5%,加之对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的出口量的攀升,从整体上看,我国化学纤维产品的出口量并未大幅度降低,出口量相对较为平稳。而进口量方面仍然以黏胶短纤、涤纶长丝以及涤纶短纤三大产品作为主要进口产品,而其他的化学纤维产品的进口量相对都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在化学纤维的制造方面提升了制造技术,促使了科研成果的尽快转化,提升了化学纤维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所以市场变得更加广阔。随着化学纤维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成本的逐渐降低,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进出口发展必将会越来越合理。

2.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1)依靠“一带一路”政策优势,积极扩展国际市场和贸易2020年11月16日,在经过长时间的艰难谈判之后,我国又加入到了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RCEP协定之中,从而加强和促进了我国多边贸易的发展,更是极大的促进了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双向流通”发展。从国际化纤会议以及RCEP协定的签署,以及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非常时期,我国化学纤维对外出口,尤其是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以看出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影响正在不断地扩大和提升,所以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依靠“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积极扩展和开展国际市场和贸易,鼓励化学纤维产品的出口,继续加强对化学纤维制品的退税政策的执行,正确的引导国外投资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从而实现和加强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发展,促进和推动化学纤维制造业的结构调整,扩大化学纤维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要想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在市场中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对化纤制造的科技投入和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身核心技术,从而提升化纤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和制造,茶纤维的研究和制造等在化学纤维科技研究领域的技术突破,我国化学纤维的研究和创新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先进的水平,但是对比国外经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高。所以,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大对技术创新、材料创新、生产创新等各方面自主创新内容的资金投入,持续的引进化学纤维制造方面的人才,建设化学纤维制造的技术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的人才梯队,从而加强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3)促进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的产业结构相对来说还不合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急剧变化,我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当前的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升级。首先,要始终贯彻和坚持产品的高品质质量,开发更多的主流产品的衍生产品,从而形成产品系列;其次,要积极地吸收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化学纤维技术,积极引进新产品,始终贯彻以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的道路;最后,对于化学纤维行业要向着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从而形成大企业、大市场,将化学纤维制造企业做大做强。

3.结语

人造纤维范文4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 造型观; 审美; 空间

1 现代纤维艺术在我国

?我国对现代纤维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始于文革结束。1981年春,美籍华裔女纤维艺术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茹斯•高(Ruth•kao)带领15个美国纤维艺术专业的学生来到中央工业美术学院留学,敲开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研究发展的大门。198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届中国壁挂艺术展。在展览上,引起人们广泛注目的是江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林晓冷冰川为代表的作品,其材料使用相当广泛。1986年,瑞士洛桑国际壁毯艺术双年展上,展出了中国艺术家谷文达,梁绍基,施慧和朱伟的作品,第一次在洛桑展现了中国纤维艺术的风格,向世人阐述了现代纤维艺术的中国气派。2000年的“从洛桑到北京——2000年国际纤维艺术展”及随后的2001年12月在西安举行的“西部•西部”艺术大展,纤维艺术展更是具有影响的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的华夏文化气概和当代造型观念。

?

2 现代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

?现代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的创造应该以人为本,把营造整体空间色彩的审美心理为最终目的。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是通过纤维艺术自身的色彩表现和纤维艺术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色彩两方面关系的协调对比而共同完成的。色彩在纤维艺术中,是经过经纬色线的组合配置、在交织形成的点线面肌理的层次中体现的。纤维艺术的色彩不同于绘画对色光的追求,它强调的是空间混合的色彩交织效果。因此,在经纬交织中,色彩不但是形态的一部分,而且在形态结构中它又是最重要、最直观的部分。可以说色彩是一种重要的构成语言,它在材与质的交融汇合形与色的相得益彰中创造了纤维艺术的空间美。

?现代纤维艺术有着诸多的表现因素,然而色彩的因素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观。艺术家必须首先考虑纤维艺术色彩与环境色彩两方面关系的统一,方能营造整体空间的色彩表现美。

?可见,现代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的辉映是来自纤维艺术色彩与环境空间色彩的相互对比与相互协调。

?

3 现代纤维的艺术审美

?3.1 现代纤维艺术的形态美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论述艺术“最优美的地方和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表现运动。”因此,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是构成纤维艺术形态美的灵魂。

?现代纤维艺术常运用力的重叠获得深度,产生比物理距离还要强烈的空间形态美;运用力的渐变获得序列,创造具有节奏韵律的形态美;运用透视的抽象变形获得张力,形成具有动感的形态美;更由于新材料的介入,使其具有不定空间、不定动静、不定虚实的形态特征。时而粗犷浑厚、时而细腻逼真、时而飘逸朦胧,可以说纤维艺术的形态美构成了纤维艺术的空间美。

?因此,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作者叶材料的选择与对结构形态的把握,是决定作品在空间造就视觉美的成败所在。

?3.2 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及人们的心理因素。

?3.2.1 现代纤维艺术产生的空间感

?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是空间本身,而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壁面形态纤维艺术能使建筑空间与环境产生不同的精神寓意。如一个大厅既可被墙上巨大空间的纤维艺术作品装饰得气派豪华,也可被渲染得轻柔优美。

?在建筑空间中,纤维艺术具有空间导向性功能。它能引导人们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一方面保留着对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怀着对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使各空间层次与环境之间,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互相交流。如在大型建筑空间内,可通过楼梯处装饰高低错落有序的壁毯形式获取空间导向作用。产生这种空间感受的原因是“在建筑中,人是在建筑内行动的,可以这样说,是他本人在造成第四空间,是他本人赋予这种空间以完全的实在性。”[3]。另外,现代纤维艺术还可以利用随机性创造出巧妙和谐的意境,甚至利用纤维艺术品分割建筑空间,从而营造新的空间。

?3.2.2 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美

?纤维艺术作品无论是二维的壁面形态还是三维的空间形态只要一经挂起,它的形态、色彩及肌理等因素就与周围空间的众多因素发生关系,艺术家必须从中去平衡协调,并使人们在越觉心理中产生审美联想,这样才最终完成整休的空间美。

?纤维艺术的形态与环境空间美的构造始终是艺术家关注的问题,如何去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空间更是艺术家为

[1] [2] 

之这求的目的。空间与形态,形态与空间在相互制约中限定了纤维艺术“运动式样”的形态;同时又在互相辉映中营造升华了整体空间的美。由此可见,艺术家对不同环境空间的积极能动的把握是创造纤维艺术空间美的关键。

?.. 现代纤维艺术审美的心理因素

?现代室内环境氛围的营造,多利用纤维艺术品内在的艺术性和外在的装饰形式,从审美角度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心境的舒适而得到健康的心理平衡。如何调节人们心理上的压抑感、使人们通过室内环境的装饰来调整心态,始终以最佳的心境、最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社会,就成为室内纺织装饰设计师们首要的研究课题。设计师们力求通过纤维装饰品艺术表现形式与手法来沟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感情交流,传达人们内心艺术理想的追求,同时做到调节人们的心理情绪变化,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舒缓惬意,促进身心健康。

?综上所还,纤维艺术的艺术审美是艺术家把握纤维艺术整体美时缺一不可的重要元素,只有当它们自身的美被恰到好处地成为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时;也只有当它们成为了艺术接受者的审美情感共鸣时,才能最终体现纤维艺术完整的审美价值。

人造纤维范文5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自然降解

1 聚乳酸纤维无纺布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全球蓬勃 发展 的揩布市场,推动了亚欧地区继续采用天然纤维的高潮。亚洲正经历着棉纤水刺揩布的发展,欧洲则由于化妆布市场兴起而采用棉纤维非织造产品多。美国田纳西州大学一直对聚乳酸纤维纺粘和熔喷非织造布开发进行研究。法国公司, fiberweb, 透露了以100%聚乳酸开发熔喷的和纺粘的名牌非织造布deposa。日本钟纺合纤公司与吴羽合纤公司共同开发了由聚乳酸生成的生物降解纤维“lactron”制成的三维立体无纺布结构体。尤尼吉卡公司使用cargill dow聚合体公司由玉米生产的聚乳酸,通过熔融纺丝技术成功地制成了聚乳酸纺粘非织造布。德国萨克森纺织研究所的blechschmidt等人也对聚乳酸纺粘非织造工艺参数和产品性能进行了探讨。

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由于国内玉米纤维成本以及天然纤维对工艺的特殊要求,暂且用聚乳酸纤维做无纺布占整个无纺布的比例很小,目前,主要是岛内无纺布大厂新丽与美国农业生技公司 cargill dow 合作,以其生产的可分解式聚乳酸纤维(pla)取代传统聚酯纤维,应用于医疗床垫,进一步打开美国市场销路,预估明年量产后,每年为新丽增加新台币上亿元营收。天津 工业 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的任元林等人也对聚乳酸纤维非织造布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他们用的主要是纺粘法。

2 聚乳酸纤维水刺无纺布工艺

2.1 聚乳酸纤维及工艺原理

聚乳酸纤维原料来自于天然植物,容易生物降解,降解产物是乳酸、二氧化碳和水,是新一代环保型可降解纤维。 它的吸湿率(0.6%)、强度g/d(4.5~5.5)、伸度%(25~40)和聚酯差不多,结晶度%(70以上)比聚酯大,聚酯模数是聚乳酸模数kg/mm 2 (400~600)的两倍多。聚乳酸的抱合力差,固在成网的时候适宜选择气流成网。聚乳酸吸湿率和模数比涤纶要小得多。强力比其它天然纤维要高,但吸湿率要比其它天然纤维低,表现出中等强度和较好的疏水性,可以选择水刺加固。目前已经有1.5d×38mm规格的产品,长度和细度都符合水刺加固的要求。

基本工艺过程:聚乳酸短纤维 开松 气流成网 水刺加固 后处理(烘干)成品卷绕等工序。

2.2 气流成网

目前全球非织造产品的消费,特别是卫生用品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梳理成网工艺外,水力缠结和气流成网也常用于非织造生产。气流成网的基本原理:纤维经开松、除杂、混合后,喂入高速回转的锡林,进一步梳成单纤维。在离心力和气流的联合作用下,纤维从锯齿上脱落,由气流均匀输送,凝聚在成网帘(或尘笼)上,形成纤网。纤维的单纤维状态及其在气流中的均匀分布是获得优质纤网的决定条件,当纤维密度超过某一数值时,纤维絮凝作用显著增加,就会造成纤网不匀率增大。这个纤维密度值的大小,首先与纤维的规格及性能(长度、纤度、刚度、密度、卷曲度、带电性等)有关,其次与输送管道的结构形式有关。输送管道的结构应保证带纤维的气流不产生明显的涡流,一般为弓形的扩管。还要注意加油剂,减少在成网时纤维的摩擦,防止产生静电。

2.3 水刺加固

水刺法工艺原理是利用水刺喷头射出的高压水流穿刺纤维网和射流撞击送网帘后形成不同方向的反射作用,使纤网中的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而达到固结,然后经过烘干和卷绕形成成品。水刺非织造布具有手感柔软 、悬垂性好、吸湿性好、透气性好、外观光滑、不起毛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基布材料、医疗卫生用布、家庭装饰用品、餐厅用布、服装用衬布等。由于水刺非织造布的用途广泛,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因此最近几年,在各类非织造布生产技术中,以水刺非织造布发展最快。

在进行主刺前都要对纤网进行预湿处理,以使纤网更好地吸收水针的能量,加强纤维缠结效果。水针压力可分为低压(<70×10 pa)、中压(7o~150×105pa)和高压(>150×105pa)。目前,诸多生产商都在努力地提高水刺压力,因为高压就意味着高速,但是对于聚乳酸纤维中强,水压过大会伤纤维,所以水压不可以过大。高压可以使纤维得到更好地缠结。在纤网的多道水刺过程中,水针的压力从后机到前机应是逐渐增大的,可以保证纤网能很好地吸收水针的能量。托网必须具有较好的反射性能,以使水流在穿过纤网后反射,再次对纤网进行穿刺。且需具有一定的透水率,否则水针能量将消耗在纤网所含的水中。但网帘的孔隙不能过大,否则纤维在水力作用下容易穿过托网流失,产品的强力会大大降低。由于水刺期间纤维的位移主要发生在后机,所以后机的几道水刺水针的直径以小为好。直径小的水柱带动的纤维少,缠结效率高。前机水针直径不宜太小,太小时会形成明显的孔痕,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水针板与托网帘的距离一般是固定不变的,1~2cm。

2.4 烘燥工艺

在水刺法非织造布加工过程中,最后都需要对经过水刺固结后含有大量水分的纤维网进行烘干并使产品尺寸稳定。热风穿透式烘燥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烘燥热效率较高,经过烘燥后出来的产品手感柔软,表面无极光,符合卫生用品的要求。烘燥阶段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就是烘燥温度(一般为 120℃~160℃)。其烘燥速率都与烘温成正比关系。但不能一味地追求高速而无限制地提高烘燥温度,若烘燥温度过高,会影响聚乳酸纤维,体现出纤网的尺寸发生变化。造成定量的变化和机械强度的变化等,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21]聚乳酸纤维 tg(120℃~175℃)[22]较低,在烘燥聚乳酸纤维网时就得注意它的温度控制。

3 展望

聚乳酸是一种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新型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此产品的开发应用对减少“白色污染”,推进绿色环保有着巨大的作用。选择一种合适的水刺工艺参数开发聚乳酸非织造布,这种聚乳酸水刺非织造布材料有着勿庸置疑的优点,如有较好透气性、手感、外观、不起毛、芯吸性、弹性、亲肤性、良好的可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等,在当今社会必然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但它的缺点大大地阻碍了它的实际应用。针对聚乳酸材料的这些缺陷,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简化和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聚乳酸材料的成本;开阔思路,尝试用新材料对聚乳酸进行改性;提高聚合物的强度,使聚乳酸水刺无纺布在更多方面有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 文献

[1]蔡致中.我国非织造布专用化纤 发展 前景与面对问题[eb]. .cn/articles/2003-4-27/12110.html,2003-4-27 /2007-7-17.

[2]blechschumidt,h.fuchs,r.lindner. 聚乳酸可生物降解纺粘非织造布——工艺与产品参数[j].国际化纤,2004,(2):72-76.

[3]顾超英.概述世界各地区无纺布产需和部分技术与新产品情况[j].纺织指导,2005,(4):64.

[4]顾书英,任杰.可生物降解纤维-聚乳酸(pla)纤维——第ⅰ报.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2003,(3):10-12.

人造纤维范文6

关键词:纤维艺术 语言 室内空间 魅力

纤维艺术最早出现在地毯上,我国先秦时期皇室贵族就开始使用地毯,后来出现了柱毯、座毯、门帘毯、丝毯。据史书记载,大唐鼎盛时期中国的纤维艺术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它跟语言一样也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语言被看做是人类最重要的听觉交际工具,而纤维艺术和人类的交流则是通过一种无声的语言在进行着视觉的交流,纤维艺术通过其特有的本质在视觉交际的世界里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纤维艺术像语言一样,由其材质――语音、形态――语法、色彩――语法的特征,在室内空间中共同展示着纤维艺术的语言魅力。

一、极富个性的材质美

材质作为纤维艺术语言的语音,在纤维艺术语言中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世界上有无文字的语言,但没有无语音的语言。纤维艺术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触觉与视觉相交融的艺术,它的首要保证便是它与众不同的材料魅力。纤维材料是人类最早接触、最早运用、最亲近的材料之一,具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纤维材料有天然的动植物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纤维艺术以其独特的个性材料,在室内空间凸显着魅力。

1.朴实天然的动植物纤维材料

天然的动植物纤维取自动物和植物本身,没有经过化学加工,具有温暖、轻柔、朴实的品质,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它的纹理清晰自然,是一种软性的天然材料,在材料介质里具有独特的质地美。它柔顺、细腻、蓬松的质感是其他艺术材料所不具备的,在室内空间中选用这种朴实、天然的纤维材料,能让整个空间有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

动物纤维又称天然蛋白质纤维,主要有动物的毛和丝,包括动物的毛发和绒毛、禽类的羽绒和羽毛以及蚕丝等,非常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吸湿能力强,光泽柔和。主要的天然毛纤维有绵羊毛、兔毛、牦牛毛、马海毛、骆驼绒、山羊绒以及桑蚕丝、柞蚕丝等天然丝纤维,毛纤维有质感柔软、细腻、亲肤、透气性好的特征,具有温暖、厚实的特点,大量用于高档纺织物和纤维艺术作品。丝纤维质地细腻、轻而细长、柔软顺滑、光泽好,吸湿透气性好,号称自然界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主要用于织制各种绸缎、针织品和纤维艺术作品。

植物纤维是一种分布在种子植物中的厚壁组织,它的细胞细长,两端尖锐,具有较厚的次生壁,壁上常有单纹孔。植物纤维主要有棉与麻,棉纤维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具有蓬松、温暖、舒适的感觉。麻纤维是从各种麻类植物中取得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与透气性能,传热导热快、凉爽挺括、出汗不贴身、防虫防霉、织物不易污染、色调柔和大方、粗犷。麻纤维既有柔度又有力度,粗犷厚重,具有灵活多变的空间可塑性,是最具潜在功能的天然纤维之一。例如,美国艺术家基尔・拉斯德的作品《玉米王》,以天然的麻纤维,运用编织、缝缀等多种手法,创作了一组巨大的玉米植物的立体软雕塑,悬挂在俄亥俄州农业部大厦厅堂的墙面上,宛如给冰冷的墙面穿上了温暖的衣服,不仅给人们带去了视觉上的享受,也传递了深层次的关爱。

2.弹性光亮的人造纤维材料

人造纤维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纺制成纤维,竹子、木材、甘蔗渣、棉子绒、草类等都是制造人造纤维的原料。它分为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三种,主要品种有粘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硝酸酯纤维和人造蛋白纤维等。它具有轻柔、光滑、纱支细、密度小、弹性好、吸湿性能强、坚牢耐用、透气好、染色鲜艳等特点,人造纤维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纤维艺术的造型语言。

3.艺术内函独特的实物材料

实物材料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例如毛衣、棉被、纸张等,它们经过一些不同的艺术处理,在表达本身质感的同时,又构成了另一种新的艺术美感。艺术家没有改变实物材料的物理性质,只是从观念与空间上改变了实物的实用功能,实物材料特有的信息使作品产生了特定意义的审美价值。第四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韩国艺术家宋娟创作的《无题92装置》,采用数以百计的棉质手套相互交叉排列连接,形成一个220×100厘米的立方体装置作品,艺术家并没有改变棉质手套的物理性质,而是将同质同款的手套反复重叠,形成一个大的整体,给观者带来强烈的震撼。以棉质纤维的质感体现雕塑的三维体积感,给人以真实、自然的享受。

二、极具张力的形态美

1.平面形态――壁挂艺术

纤维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数千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发明了编织工艺,这从在河北磁山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7000多年前红陶纺轮得到证实。人们在经纬之间找到了艺术创作的灵感,加上温暖、轻柔、朴实,具有亲和力的丝、毛动植物纤维材料,用古老的手工编织工艺编织而成的壁挂,给冰冷的建筑空间注入了一股暖流。例如,欧阳瑰丽创作的作品《溯之一》(图1),采用天然的纯羊毛,用古老的高比林的编织技法编织而成,悬挂在艺术沙龙的墙面上,温暖、柔软的羊毛质感给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沙龙增添了舒适、温馨的情调,明快的色彩使室内空间环境变得宽阔明亮。

2.立体形态――软雕艺术

20世纪80年代末,“软雕塑”一词首次在中国提出,这个时期的纤维艺术创作已不像以前那么单纯、机械。随着纤维材料的不断扩展,创作风格趋于多元,表现形式走向多样。传统的壁挂艺术开始渐渐离开墙面,逐渐走向立体,走向空间,艺术家更加关注纤维艺术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完美结合。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纤维艺术家林乐成创作的巨幅纤维浮雕《山高水长》(图2),悬挂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楼大堂,作品采用羊毛材料,用栽绒的技法,呈现凹凸起伏的浮雕效果,突破了传统雕塑金属、石、木等材料的坚硬与冷漠,带给人们的是自然与温馨。

3.空间塑造形态――装置艺术

到了90年代末,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注重对场景、对空间环境的利用与包容,这使得纤维艺术开始转化为装置艺术,艺术家着重关注纤维艺术作品自身形态与周围空间的交融美。纤维艺术家任光辉为山东大明府酒店创作的纤维装置作品《水墨时光》(图3)就是一经典的案例,作品借中国水墨之意,取树枝自然之形态,用黑白羊毛线缠绕树枝成晕色变化,在酒店的室内装置成了多组水墨空间,以表达时光的瞬息变迁与万物的轮回永恒。

三、独立统一的色彩美

如果说材料是纤维艺术品的“血肉”,那色彩就是纤维艺术品的“皮肤”了。纤维艺术运用在室内空间中,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最敏感的部分之一就是色彩。色彩美是纤维艺术品中最直观的效果美。纤维艺术的色彩美是通过纤维艺术自身的色彩表现,与纤维艺术的色彩和周围环境的色彩两方面关系的协调对比共同完成的。

1.纤维艺术自身的色彩表现

纤维艺术自身的色彩由纤维材料本身的颜色与肌理来决定,纤维艺术材料有天然纤维与人造纤维。天然动植物纤维不加任何人工着色,色泽柔和发亮、纹路清晰均匀,透着天然淳朴的气息,这些天然的色泽使那些纤维艺术作品保留了大自然的本色,通过不同的编织手法进行加工制作,使这种天然色泽表现得尽善尽美而独具“自然真切”的魅力。如前面谈到的林乐成创作的《山高水长》,巨幅浮雕全部采用天然的驼色系纯羊毛,通过栽绒与高比林相结合的手法,运用抽象重叠的山水符合,体现了刚强、磅礴、秀美、清新的韵味,与大楼空间环境浑然一体,使整个空间充满真切自然的气息。

2.纤维艺术色彩与周围环境色彩的交融

由于纤维艺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使室内环境变得色彩丰富、肌理饱满、层次分明,并且能活跃室内空间的氛围,在装饰室内空间的同时,也装饰了人们的生活。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选择纱线与工业纤维包缠金属软管为纤维艺术的肌理语言,在公共大厅的墙面上创作了大型壁挂,在灯光的映衬下,那垂直、蓬松的白色纱线和紧缠的红色纤维,与大厅中呈曲线的红色沙发交相呼应,又与单一整体的环境色调形成对比,造就了强烈的视觉中心。

结语

纤维艺术作为现代室内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满自然气息的软性材料、多样的艺术形态和丰富的色彩,成为连贯室内空间的情感纽带,给室内空间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我们应该看到纤维艺术创作对生活的关注,对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类情感的理解。我们要力求使纤维艺术更有效地作用于室内环境之中,在发展纤维艺术原有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室内装饰过于冷漠、坚硬的缺陷。

(注:本文为2011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现代纤维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唯.纺织品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