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诗句古诗范例6篇

清明节诗句古诗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1

有关于清明节的诗句《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有关于清明节的诗句精选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步韵梁进清明诗

花气芬芳绿缤纷,清明无雨也销魂。

路接翠谷入蝶苑,山近青峰势欲奔。

竹影临风胸次旷,春云舒卷性情真。

归途目染采茶景,自在人生常感恩。

烟锁池塘柳联句

烟锁池塘柳色深,水鉴坝桥灯影沉。

榆火钱塘江上月,烛泪梳镜尘面人。

壁烬钗横湿玉骨,沙埋枪销烽照魂。

桃灼城烨清明日,灶钱松酒燎黄昏。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有关于清明节的诗句推荐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语过清明,

兴味肃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2

【关键词】苏轼 《东栏梨花》 弦外之音 题外之旨

苏轼《东栏梨花》诗云: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要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关键在第四句。这首诗第四句特别能触动读者的情感。第四句承第三句而来,第三句写因“东栏一株雪”心生惆怅,惆怅什么?第四句作了解答。

第四句是一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是“人生看不了几清明”。这句话看似明了,实则模糊。因为“清明”一词存在歧义,是清明时节,还是清楚明白?不得而知。

探究诗的一、二句,“梨花淡白”、“花满城”、“柳深青”、“柳絮飞”等语一再告诉我们描写的季节是暮春,是古人易惜春伤春的时节。柳青意味着春浓。杨柳遍绿、柳絮纷飞时也正是清明节来临时。韩愈《寒食》诗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所飞者即柳絮,而寒食又在清明节前一天。另外,古代有的地方因柳渐渐形成一些古俗,将清明节叫做柳节。所以,末句“清明”理解为清明节气合景合理。那么本诗的意旨就是:在春意浓浓的季节,诗人面对即将凋谢的东栏梨花联想到人生的苦短,不由得心生惆怅,感叹哀伤。

但是,将“清明”理解为“清楚明白”难道就不可以吗?

诗第一句已有“梨花淡白”,为什么第三句要重复写梨花呢?(明人郎瑛认为,既云“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无非是这“一株雪”特别地引起了作者的“惆怅”,特别地能令人伤感罢了。“东栏”交代了地点,“一株”显示了孤单,“雪”则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有意而恰当地表现了此株梨花的纯净、清丽,不同于前面的“淡白”。这是一株孤独的超凡脱俗的梨花!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到诗人自身,才华卓绝的他也应是孤独的。他缘何孤独?也许是怀才不遇,也许是仕途遭贬,也许是壮志难酬,……无论哪一种可能,“惆怅东栏一株雪”都可看作是惆怅诗人自己,惆怅自己的人生看不清楚明白,整首诗表达的是由东栏梨花的清净孤寂而生的人生困惑之感。人生的困惑谁没有呢?谁没有孤独过?谁能将人生看得明明白白?反躬自问一下,也许我们便不难理解苏轼,不难理解本诗的这一意旨了。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3

关键词: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理论体系源流正变理论辨析

近年来,关于古代诗话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很多,如宏伟《法式善〈梧门诗话〉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程小平《〈沧浪诗话〉的诗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王术臻《〈沧浪诗话〉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等,都是选择一部诗话进行的专门研究;有人研究中国诗话的外传情况,如张伯伟《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中华书局,2007);有人对中外诗话进行比较,如权宇《中日诗话比较研究》(延边出版社,2010);有人甚至专门研究外国的诗话,如郑判龙《韩国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和任范松《朝鲜古典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外诗话的若干特点进行了探析,取得了各自的成就。跟这些作品相比,温州大学张一平教授的《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一书则是对中国古代诗话全景式的研究。笔者现就个人读书所感,谈几点看法。

其一,宏观的视野,完整的体系。跟一般的诗话研究著作相比,《论纲》最鲜明的特征是视野的宏阔和结构的严密。第一章《诗话者何谓?所话者,诗也》是对诗话文体本身的考察;第二章《目见者易远,足践者必近》关注了诗歌评论的方法;第三章《格谓品格,韵为风神》、第四章《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分别对诗话中的神、韵、格、调以及气、味、趣诸术语一一加以梳理;第五章《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论述了诗人及其所处的时代与其所创作的诗歌之间的关系;第六章、第七章《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上、下)具体对清淡、自然、含蓄、绮丽、新奇等五种风格进行了阐述;第八章《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不仅对古人的诗病进行了研究,而且结合具体例子对以禅喻诗、穿凿论诗的得失加以评价;第九章《文章得失寸心知,千古朱弦属子期》探讨了诗话作者之间的共鸣现象;第十章、第十一章《言合典谟则列于风雅》两章分析的则是评论诗歌的标准问题。就这样,全书以11章的结构建筑了一个宏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体大而虑周”的宏伟体系,不仅开诗话研究之新风,即使在其它文学研究中也是不多见的,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书名里“论纲”一词所具有的特征。

其二,侧重对源流正变的考证是《论纲》的突出特征。体系的宏大,意味着《论纲》里包涵了数量众多的具体研究对象。如果没有很好的章法结构,就会出现散乱而头绪不清的缺点。令人欣喜的是,《论纲》的调理非常清晰,这主要归因于作者对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的源流正变的考察。第六章《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上)分析的范畴有清淡、自然、含蓄三个,对这三个范畴,作者都进行了认真的追溯和考证。如第一节在对“清淡”的叙述里,作者先从陶渊明的诗风谈起,将其作为清淡风格的源头;之后,作者又引出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冲淡”一品、宋代苏轼评价柳宗元诗所用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一句、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九对庾信清新诗风的分析、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对“清”的描写、清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以“浙中庖”比喻清淡诗风等,这样,中国古代诗话对清淡的论述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考察了古人对清淡诗风的评价和重视现象,并且将平淡与拙易拉开了距离,最终归结为清淡出于华丽纤,将处理清淡与绚丽的关系看作把握清淡风格的重要因素。其下二节对自然、含蓄的分析,也大体沿着同样的思路,只是在详略取舍上有所不同。如第二节在追溯自然风格的源头时,作者从《周易》里关于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说到《老子》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到庄子的“天籁”思想,说到东汉王充《论衡》以“自然”名篇,说到齐梁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强调“自然之文”,说到钟嵘《诗品》倡导“自然英旨”,说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专立“冲淡”一品,说到宋代朱弁《风月堂诗话》里主张“自然天工”等等,这样就把自然风格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不论谈到哪一个范畴,作者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取舍,但考察其来龙去脉时会有其共同的地方。

其三,严谨的理论分析是《论纲》的又一重要特征。诗话虽然以诗歌为谈论对象,但往往伴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也是被称为“诗话”的根本原因。可以说,诗话本来是不甚重视理论分析的。可是,《论纲》尽力洗去了其中的故事性,而将其写成一部理论体系完整的学术性著作。表现在具体章节中,则无论哪一部分都有很强的理论分析色彩。如第二章共有三节,第一节针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作与识原是一家眷属”观点进行了认真的解读,认为这其实是批评史中的逆流;第二节谈论的是批评诗歌的不同方法;第三节认为诗歌评论中要强调客观性;第四节则以后人对李、杜二人的评价为例,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来阐释前面的理论。这几节内容结合起来,有破有立,有点有面,有理有据,全面阐释了作者对该问题的理论思考。又如第六章第三节在分析诗话对含蓄诗风的重视时,作者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的:“第一,重视诗风的含蓄。”“第二,诗话将含蓄风格与《诗经》写作方法联系起来,并以此来批评诗人及其作品。”“第三,古代诗话以含蓄为基础,探求如何写诗的规律。”“第四,含蓄所涉之讽刺当温柔敦厚。”通过这样逐层深入的分析,古代诗话对诗歌含蓄的认识便一一呈现出来了。

此外,《论纲》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优点,即所有的章节标题均取自他人的成句。全书正文11章,概莫能外。如第一章大标题“诗话者何谓?所话者,诗也”,出自郑方坤为王士《五代诗话》所作的例言;第一节标题“夫观文章宜若悬衡然”,出自柳宗元《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第二节标题“言诗者日多,而诗道日晦”,出自汪沆为杭世骏《榕城诗话》所作之序;第三节标题“诗话作而诗亡,缘拾宋人道学唾余”,出自张晋《达观堂诗话》。如此众多的标题均取自他人成句,不仅反映了《论纲》作者知识的渊博,而且表现了其驾驭问题的能力之强。

《论纲》一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但由于理论性太强,对初学者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且,该书在校对上也还有个别错误,如第65页引用陈与义的“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语声中”一句中,“语”字乃“雨”字之误;第250页“苏子瞻在黄州,上数欲甩之”句中,“甩”字乃“用”字之误;第261页“少陵‘州月’一首”一句中,“”字乃“”字之误等等。当然,瑕不掩瑜,这些小小的缺欠并不能掩盖《论纲》的价值。对于古代诗话研究来说,《论纲》的价值固不待言,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曾感叹:“知音其难哉!”对于古代的诗话作者来说,张一平先生亦可谓千古知音了。

参考文献: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4

【关键词】古诗;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优秀的古诗是文学宝库中瑰丽的珍宝,这些诗内容健康,语言优美,朗朗上口,颇有美感。古诗的教学值得探讨,近年来,我就古诗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简单介绍,了解古诗

目前,有些年轻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古诗作者及古诗创作背景的介绍,认为对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没有必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古诗中的人和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对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正确指导,朗读古诗

古诗短小精悍,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形象鲜明,适合诵读。在教学中,我运用“三读法”来指导学生诵读。何谓“三读法”?三读法即指读通诗句、读懂诗意、读出韵味。

1.读通诗句

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扫除古诗中的文字障碍。要让学生朗读好古诗,必须学好诗中的生字。学习生字,可以让学生利用字典自己学习,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学得扎实准确。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手、眼、脑等器官并用,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二是朗读时要注意古诗中字的音准。朗读时要读清字音、读准字音。遇有读不准的字时要及时查字典或请问老师。要力争字读的准确无误。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山行》里面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斜”字就不读“qiá”或“xiá”,它的正确读音应该是“xié”。再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十课古诗《望洞庭》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磨”字的音就不读“mò”,它的正确读音是“mó”。

2.读懂诗意

学生读通诗句以后,要指导学生读懂诗意,读懂诗意须理解古诗。理解古诗可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逐字理解

学生在利用字典、词典理解字义时会遇到一字(词)多义,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字义呢?这要将选好的字义放到具体的语意环境中进行确认,从而选出合适的字义来。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十课古诗《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见”,在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207页有七种解释,分别是:①看到; ②看得出;③(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④会见、见面;⑤见解、对事物的看法;⑥助词;⑦用在动词“听”、“看”、“闻”等字后,表效果。该选哪一个呢?通过把字义放进诗句中理解,发现合适的字义是“①看到”。

⑵逐句理解

把一句诗中分别理解出来的字(词)义合理地组合起来,得出该句诗的句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经合理组合理解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好顺江驶向渝州。逐句理解时要反复推敲,并能联系上下句的意思进行理解。

⑶整体理解(将每句意思串起来)

将理解好的每一句诗意有机地连接起来,理解全诗的意思,要力争做到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诗的意思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⑷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理解了诗的意思后,就可以发现诗人写诗的目的,体会其思想感情。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七册第十课古诗《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3.读出韵味

朗读时,要力求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体现古诗的流畅美。要读好诗中押韵的那些字。如“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第四课古诗《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朗读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朗读显示出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读出诗的韵味,能使人感受到和谐的美,从而对古诗爱不释“口”。

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必须读出诗的语感来,除了在重音和停顿上面做一般指点外,还要着重注意“拖腔”的准确应用。一般而言,句末是平声字的朗读时可适当延长;每句第四个字也可适当延长或作较大的停顿。如古诗《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注意了停顿,读出了语感,表现了古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才能进行熟练地背诵。朗读后,教师可指名学生叙述诗的大意(尽量用自己的话说),逐渐理解消化。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默写。

三、精读细品,欣赏古诗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诗文;美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61-01

古诗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首先,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没什么兴趣。其次,古诗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加上传统文言教学中,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以致在学生中流传着"一怕作文,二怕古诗文"的说法。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挖掘古诗文教学的有利因素,根据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呢?

1.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传统教法极大地抹杀了作品的"美感",进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个体体验的关注,学生无法获得愉悦感;三是学生既有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沉睡状态,教师没有及时唤醒,以致有关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并不全面,从而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句话,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美育角度比较缺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发挥古诗文的审美教育,要发挥古诗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古诗文教学成功的老师,他的教学充满了审美的愉悦,能够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

2.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1挖掘古诗文中的美。

2.1.1古诗文的声韵美。大部分古诗文注重词语的声韵美。如《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八字四句两联,每句末字分别是阴平和阳平,完全押韵读来上口,又如《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衔远山,吞长江"两个分句,内容相关,"衔"对"吞","远山"对"长江',三个字两节拍;"朝晖夕阴"四个字两节拍,"朝晖"对"夕阴",一句之内,内容相对,音节匀称。后组句子,音节数目整齐,都是九个字八个节拍。由于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句子音节匀称自然,节奏一致,造成了语言的音律美。叠音词具有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的音乐性。

2.1.2古诗文散句的流畅美。散句是相对于整句而言,指句式灵活而富有变化的句子,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感人。散句能使语气舒缓,舒卷自如。文言散句在句式上往往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整齐美,具体表现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回环等语句形式的均衡上,其二是参差美,具体表现在错综的避复求变、转类的新鲜活泼、长短句的错置、整散句的结合以及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交错运用方面。前者如《岳阳楼记》,教师在教授此文时,就得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深深地体味出这种四六句式,对仗工整,平仄相间,词彩华丽的骄文所拥有的那种整齐和谐的独特美感。后者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既采用了整齐又错落的句式,又间以自然又和谐的押韵。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体验句式错落的美感,还可以把握助词如"也"、"矣"、"哉"等语气来体验作者的情感。

2.1.3挖掘古诗文心境情感美。美的文章,总是给人一种美的意境。学习古诗文,一定要注意发掘这些美的因素,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对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如《小石潭记》的学习,要把学生的想象带入作品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对这篇散文的要旨把握准确。作者写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枪幽邃。"这样一幅优美而凄清的意境,与作者心情有某些相通之处,而作者心境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境?就这些问题做到循循善诱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我们就不仅按要求学习了课文,而且对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也有了深入理解。

2.2重视课文诵读,培养感知能力。多读、熟读,是提高阅读古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据史书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豪苏轼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在阅读上下工夫,想通过什么别的途径获得一把可以打开一切古文学习之门的钥匙,那只是一种幻想。学习古诗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出于这样的目的,可从以下四步着手: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在泛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这个条件,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觉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奏。学生一边随录音或泛读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奏,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首先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子。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意。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读,也可开展朗读竞赛,使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理全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2.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阅读能力。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古诗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古诗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2.3.1学会读注解。古诗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清明节诗句古诗范文6

关键词:庾信;批评;王夫之;理性

中图分类号:B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029-04

庾信批评始于庾信生前,北周以降,历代学者们也都根据各自时代背景和自身经验对庾信其人其出了毁誉不同的评价:北周宇文极力称赞甚至过誉;到了隋唐,出现了王通、令狐德、李延寿的诋毁,以及杜甫的欣赏、学习;两宋时,大多数评论者表示肯定,只黄庭坚等人颇有微词;金代,王若虚偏激否定;明代,杨慎等激赏、盛赞,而胡应麟等则贬斥、否定;清代,则是以政治为风向标的阶段性评价。

本文试图以明末至清中叶的庾信批评为背景,分析王夫之诗学著作中关于庾信的评论及特点,进而从船山特殊的经历、内心体验、史学思想、诗学理想等几个方面,探寻其批评态度的形成原因。

一、明末至清中叶的庾信批评概况

(一)明末清初张溥、倪瑶对庾信的肯定。

明代对庾信批评或褒或贬的聚讼到张溥这里才算结束,他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中说:“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其“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令狐撰史诋为“淫放”、“轻险”、“词赋罪人”,夫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究形写态,模范是出,而敢于毁侮,殆将讳所自来,先纵寻斧欤?”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张溥是从历史和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将既往批评界庾信批评的观点作了整理和综合分析,追本溯源,……从而肯定了杜甫称赞庾信的意见,否定了令狐德和李延寿的观点。”

张溥之后,对庾信做出肯定评价的是倪瑶,他在《注释庾集题辞》中将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定位为“穷南北之胜”,并称庾信入北后的文章“篇篇有哀,凄怨之流,不独此赋而已”,还描述了当时或北地羁臣或平生旧友对庾信文词,如《枯树赋》、《伤心赋》、《小园赋》、《拟咏怀》、《连珠》等的接受情况,称“凡百君子,莫不哀其遇而悯其志焉”。

(二)清初至清中叶全祖望、四库馆臣对庾信的否定评价。

清初的明遗民多高倡民族气节,他们对向清廷迎降的变节者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钱谦益的态度上。自然,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庾信必遭到文人士大夫的否定和攻击。全祖望在《鲒亭集外编》中说:“甚矣,庾信之也!失身宇文而犹指鹑首赐秦为天醉,信则已先天而醉矣,何以怨天?”他认为庾信事北本已是行径,继而归咎于世事混乱,更是难以饶恕。当代学者田晓菲在其著作中提到:“没有很多著名的古典诗人好像庾信这样激起这么强烈的相反意见。杜甫,最伟大的中国诗人之一,深深地推崇庾信;18世纪的清代历史学家全祖望称庾信是一个不知羞耻的人。”全祖望的观点看似是一家之言,实则代表了清初大多数遗民士大夫对庾信的认识。

清朝中期,统治者一反入主中原时对汉人士大夫高压诱降的态度,开始大彰忠臣节烈之行为。在此背景下,有着深重民族问题的庾信,不免又要遭受“株连”。其时具有最高学术地位的四库馆臣对庾信作出了否定评价:“信为梁元帝守朱雀航,望敌先奔,厥后历仕诸朝,如更传舍,其立身本不足重。”(《四库提要》卷一四八)四库馆臣认为庾信望敌先奔和历仕诸朝这两大罪状关乎立身问题,立身若不足重,文才又有何用!

很明显,全祖望和四库馆臣都是先判定庾信品行失节,而后再论及其文学的不足取,这种批评意见显然是秉持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传统中“文如其人”的程式。

二、王夫之对庾信的独特评价

王夫之的诗学著作均写于晚年,大约与倪瑶初刊《庾子山集注》同时。在船山之后,即由全祖望开启了对庾信的强烈批评。因此,在倪瑶的肯定评价与全祖望的极力贬斥问,王夫之对庾信的看法在庾信批评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王夫之对庾信的评论在几部重要的诗学著作中均有涉及,以《古诗评选》最为集中。

(一)从《古诗评选》所收庾信诗歌数量来看。

对《古诗评选》中所收诗人及其作品数量进行统计排序,得出下表:

从上表可看出,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收录了庾信27首诗歌,数量与曹丕并列第六。《古诗评选》共选了184位诗人的诗作,因此,从庾信诗歌数量排序所占的位置来看,王夫之对其态度还是比较欣赏的。根据徐宝余在《庾信研究》中提出的区分庾信南北作品的标准,27首诗作中仅有《燕歌行》、《奉和山池》属于庾信南朝时期作品,其余25首作于庾信人北之后,可见他对庾信后期诗歌还是肯定的。

(二)船山对庾信其人其文的评论。

除了对《古诗评选》中所选庾信诗歌的直接评论,船山在其诗学著作中对其他诗人进行品评时,也时常提及子山。以《船山全书》(第十四册)为对象进行统计,船山对庾信的批评在《古诗评选》中还有4处,《唐诗评选》中有3处,《明诗评选》中有2处,《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有2处。

综览船山诗学著作中的评语,可从以下词句中看出王夫之对庾信的欣赏之情:

1、果尔清新!……足为乐府绝技。(《古诗评选・对酒歌》)

2、泪尽血尽,唯有荒荒泯泯之魂,随晓风残月而已。六代文士有心有血者,惟子山而已。(《古诗评选・怨歌行》)

3、句句叙事,句句用比用兴,比中生兴,兴外得比,婉转相生,逢原皆给。故人患无心耳。苟有血性、有真情如子山者,当无忧其不淋漓酣畅也。子山自歌行好手,其情事亦与歌行相中,‘凌云’之笔,唯此当之。……(《古诗评选・燕歌行》)

4、七言长篇,此为最初元声矣。……若子山以上三篇,真性情、真风雅。(《古诗评选・杨柳歌》)

以上四句是对庾信乐府歌行作出的评语,其中“清新”显然是承杜甫诗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而来;“乐府绝技”“歌行好手”是对庾信乐府歌行的高度评价,王夫之一面称赞庾信“有心有血”“有血性、有真情”以及“真性情、真风雅”,一面又极欣赏其乐府歌行的写作技巧。

5、子山小诗,佳者皆挟英气;英气最损韵度,正赖其俯仰有余耳。(《古诗评选・和侃法师别诗》)

6、佳处正在收摄间。(《古诗评选・行赋得四更应诏》)

以上二句是评价庾信“小诗”的,“俯仰有余”和“正在收摄间”称赞的是庾信诗歌的含蓄美、节制美,庾信人北后的由强烈的矛盾心理所引发的种种激越之情因其高超的诗歌技巧,能够含而不露地表达出来。

7,齐、梁之独撰者,十九作稚子语。……后来庾信、江总差无此病,亦由其视息之久延。(《古诗

评选・萧子范(夜听雁)》)

8、六代文士过奖风流,廉隅几丧,不昧初心者,庾开府、颜黄门而已。开府俊朗,遂多得之慷慨,以申悲愤。(《古诗评选・颜之推(古意)》)

9、大似庾子山入关后诗,杜以为纵横,抑以为清新,乃其不可及者正在缅密。(《唐诗评选・李白(古风)》)

以上三句,第一句指出了入北对庾信诗歌的积极作用,如果没有入北的经历,庾信诗歌的内容很有可能也流于齐梁时的“稚子语”,而显得单调和缺少厚度;第二句对庾信人北做出了看法,认为庾信和颜之推“不昧初心”;第三句对杜甫之于庾信的评论表示反对,认为庾信入关后诗歌的不可及处,不在纵横不在清新而是缅密,是诗歌内容与形式的浑然,是一种表达上的老成和天衣无缝。

10、田园诗不为陋俭语,非但松陵让其大,抑使杜陵自视椎野矣。(《归田》、《寒园即目》)

11、句句用事,巧合成片,雕琢极矣,乃自有“始春晴旦”之气。(《奉和赵王游仙》)

以上是对庾信五言近体的评价,王夫之尤为称赞庾信诗歌用典的浑然典雅以及情感表达的有节制。

总之,王夫之在评语中对庾信其人其诗的褒赏有以下几点:(1)庾信入北后那颗宝贵的“初心”以及在诗歌中流露出的血性真情。(2)庾信在诗歌上的经天之才,尤以乐府歌行最为称道。(3)庾信诗歌的技巧,包括结构上的浑成,叙事、取景上的独特,使事用典的无迹,情感表达的含蓄与节制,以及其诗清秀、巧丽、典雅的艺术特色。

(三)船山对庾信诗歌的否定。

王夫之在诗学著作中表现出的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对于庾信这个历来争议很大的诗人,他始终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待之。他称赞却并没有全然肯定,否定却没有进行人身攻击,而是从自己的诗歌理想出发进行批评。船山对庾信诗歌的否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庾诗中激越情感表露的反感。他认为:

1、子慎之所为遽尽者,情与度而已。子山承之,乃以使才使气,无乎不尽。……两庾相因,升降所在,亦足以为诗宗增陵谷之感。此诗非子山所能至,子山杂心嚣气,不能抑也。(《古诗评选・庾肩吾(游甑山)》)

2、使事用急,一取沉酣。子山纵横,实由阿翁来。杜又全从子山出,愈降愈漫,参考之自知。(《古诗评选・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

王夫之在品评庾肩吾诗歌的同时,提及了对两庾诗歌的看法,认为庾信在使事和表达情感方面的沉酣风格是师从乃父,然而在情与度的把握上,由于子山的杂心嚣气,常常将激越情感宣泄而出,其诗往往不如庾肩吾。

第二,对杜甫和后代诗人师从庾诗的健笔纵横表示不满。可从以下评语见出:

3、子山自歌行好手,其情事亦与歌行相中,‘凌云’之笔,唯此当之,非五言之谓也。杜以庾为师,却不得之于歌行,而仅得其五言,大是不知去取。(《古诗评选・燕歌行》)

4、四首一从庾子山人周后诗来,自五言之变体,乃一不用其傲岸,正尔淳气未漓。(《明诗评选・蔡汝楠(荆州杂诗)》)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并学习模仿庾信,杜甫之后的诗人多以杜甫为诗之宗主,难免也对庾信进行模仿。对于模仿师从这一行为本身,船山并没有进行抨击,然而对杜甫等人师从的对象,即庾诗中那些苍莽之章、隐涩之构和纵横傲岸的凌云之笔,却表示了不满。

第三,对庾信以《拟咏怀诗》为主的五言古诗的批评。他说:“《咏怀》二十七首,此作最为完美。余篇非无好思理,要皆汗漫,不可以诗论也。……乃于五言一宗,余虽不敏,不能曲护贤者,而谓非破坏诗体之咎府也。……故五言之亡,倡于沈,成于庾,而剧于杜。自杜以降,澌灭尽矣。”

总之,船山对于庾信诗歌进行了精彩、中肯的品评,欣赏时满含知音的相惜爱慕,否定时又能够做到客观公正。

三、船山庾信批评独特的成因

从上文论述可看出,王夫之对庾信的品评既不同于张溥、倪瑶的肯定评价,也不同于全祖望和四库馆臣对庾信的贬斥否定。在对杜甫的庾信批评问题上,王夫之与张溥不同;在以悲愤为主的《拟咏怀诗》评价问题上,又与倪瑶殊途;在庾信入周事北这一民族问题上,更与全祖望、四库馆臣迥异。在明末至清代中叶这一时代背景下,王夫之的庾信批评显得独特、不徇流俗。那么,船山此种独特批评的原因何在?

(一)特殊的经历与心态。

全祖望和四库馆臣批评庾信,是秉持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传统中“文如其人”的程式,他们都是先判定庾信品行的,然后再言及文学的不足取。这种批评态度,一是站在遗民立场上的士大夫式抨击,一是站在统治者立场上的御用文人式批判。全祖望与四库馆臣都距离政治太近,这种因人及文的评价所依据的完全是一种政治功利性的批评标准。

而王夫之从早年的流亡湘南到晚年的归隐船山,对清廷始终是一种反抗姿态。船山关心时局,却从没有成为清廷统治的政治工具。他的诗学著作均写于暮年,这时的他早已远离政治的风云漩涡,在瓮孤灯中潜心著作,这是船山能够拥有一个诗学批评家客观态度的外部环境。

古代士大夫深受儒家忠孝观念的影响,易代对于他们来说犹如天翻地覆,在异族入侵、国家覆灭的情况下,往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刚烈地死,要么苟且地活。庾信和王夫之并没有与故国同生死,在这点上二人都可谓是“孽子孤臣”,因此,他们有着一些相似的心理体验,正因如此,王夫之之于庾信才产生了深深的理解、同情和悲悯。

相对于庾信的羁臣心态,船山始终是以明遗臣自居。他晚年在自题墓石中说自己是“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这说明终其一生王夫之怀念的都是那个回不去的明王朝,还说:“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邱,固衔恤以永世。”船山景仰西晋刘琨的雄豪,对于明代的覆灭至死抱着孤愤,似乎也只有发愤著作才可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因此,在品评庾信时,当他体悟到了庾信的精神折磨,那种悲愤和悲愤后矛盾的心理困境,以及对故国深沉的无望时,他表达了理解和建立在同情基础上的深深悲悯。所以,他才说:“六代文士有心有血者,唯子山而已。”(评《怨歌行》语)才会在《咏怀・倏忽朝市变》中说:“‘忘情遂食薇’,初心不为后念所掩,一往凄断!”

(二)不徇流俗的史学思想与平和含蓄的诗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