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范例6篇

清明古诗意思全解

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范文1

一、务读解

所有古诗词阅读鉴赏题的解答,都建立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之上。一首古诗(词),第一步就是务必要读懂,读不懂,鉴赏根本无从谈起,我所谓的“读懂”,就是心里明了后,更关键的是还能用语言文字“解”(即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我概括为“明诗意”、“知诗情”。

1.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对每一首古诗词,明了每个字的字面含义,通过调整某些字的顺序,填补一些省略、跳跃的空白点,能够通畅地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或者说能够用恰当甚至有文采的语句来描述这首诗的意境。当然对诗词里面所用的典故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2.知诗情。

在大体明了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必须弄清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简而言之就是喜怒哀乐,具体有贬谪的苦闷、送别的愁绪、客居的思归、闲居的幽雅、见景的欣喜等等,不一而足。

怎样来“明诗意”、“知诗情”,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一些作家的风格,一些题材的特点之外,掌握一些规律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题目、作者、注释、末句等,首先就是解诗的关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2004年江苏卷唐人柳中庸的《征人怨》,要求学生结合诗句说明它为什么是一首边塞诗。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提到“征人”,都与边关作战有关,而边塞诗大多反映的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现实,同时也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此诗题目写征人,且“怨”,这便是边塞诗的一个重要依据。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戴复古的爱国等。有的考题提供了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告诉你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向你透露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如2010年全国I卷,注释介绍了作者刘孝绰“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的经历,与题干“这首诗有什么含意”紧密相联(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答案中“仕途起起伏伏”与注释“仕途数起数伏”意思完全相同)。

二、重积累

要准确解读古代诗歌,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材料的积累。

把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明晰鉴赏对象的所属类别。如是咏物诗还是咏史诗,是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征战诗,是羁旅行役诗还是赠友送别诗,是闲适隐逸诗还是谈禅说理诗,等等。因为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寄情山水,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怀才不遇,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羁旅诗的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送别诗的依依不舍、苦苦思念与劝勉等等。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弄清与古诗词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象,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点与面,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手法,等等,以避免赏析时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说外行话。

2.文化知识的积累。

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熟知一些诗人的经历遭遇和理想志趣,一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我们只有尽可能多地熟悉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特定经历,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其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态度和思想情感。

如2010年北京卷李白的《古风》第九、十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鸾”写出“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这一现象,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积累理解到此句写的是“对黑白颠倒、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故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积累,看似不经意,其实点滴皆成海。

三、练表达

要轻松拿下诗歌鉴赏的分数,自然是要操练的,只是训练要得法,力求做到举一反三。

1.审题干。

明确问题指向,考究意图,突出要点。每一个题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考查方向,在审读题干时,就要摸清该题的命题意图。不要着急答题,而是看看这道题让我们答什么,知道了命题者意图,再进一步答题就容易答到点子上。

如2010年浙江卷王安石的《定林》第2问是“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明确指向“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这个考点,从情感入手,侧重点却在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此题设计颇为巧妙。要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扣住一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本意,“悲虫”、“好音”关键是听者的心情,从全诗看,是大自然的景物让诗人“息烦襟”,成为诗人的感情寄托,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快乐。当然更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把握住注解中的“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的重要提示。

2.答规范。

明确要求,规范整合,突出表达效果。阅卷老师看的是答案是否答到点子上,是否符合答题规则。我们要学会的是说“行话”,在拟写答案时,尽可能采用一些答题专用的术语。如考查意境的术语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考查表现手法的术语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等;考查语言风格的术语有“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等;考查思想感情的术语有“杀敌报国的豪情(边塞诗)、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田园诗)、思乡之苦(思乡诗)、依依惜别之情(送别诗)、对丈夫的思慕之情(闺怨诗)、对历史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怀古诗)……当然术语也不能生搬硬套,需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范文2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高考试题的常规题型。2011年高考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再次成为命题热点,全国有8套试卷直接考查。笔者选取相关试题解析如下:

全国Ⅰ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

泾水萦纡傍远村。③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解析】从诗歌题目可知这是一首怀古诗,交代了时间――春日,地点――古秦国和内容――怀古。怀古诗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凭吊古迹,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诗歌前两联写近景,后两联写远景,融情于景。作者选择了诸多带有伤感意味的意象来抒发哀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借古讽今,也是对唐王朝命运的深深担忧。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全国Ⅱ卷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4分)

【解析】词的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开头“秋阴时晴渐向暝”一句点明了词人羁旅在外的季节是秋季,傍晚时天气时晴时阴,满庭的凄凉,这几句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这寒声秋意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云深无雁影”一句,让人想到,词人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信的鸿雁,然而只闻哀鸿长鸣,不见孤鸿形影。这更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下片写深夜的羁愁,“更深人去寂静”点明时间的推移。地点也由庭院转入室内,夜深只身独处室内,与孤灯形影相吊。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作者主要笔墨是写环境, 却意在写心情,上阕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下阕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安徽卷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3.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解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歌前两句紧扣诗题,描写春天到来,冰雪消融,山谷中的溪水暴涨,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游客们纷纷乘兴渡过琅琊溪,穿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去欣赏美景。第三句作者展开想象:不知这琅琊溪的源头出自哪里?距离我们是远还是近呢?末句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令人想象山中繁花盛开的美景。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4.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充满着对李白诗文深深的怀念。第三联写当诗人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诗人之时。“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春天树”和“日暮云”也带上思念的色彩。

【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山东卷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⑵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解析】首先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山泉来表达个人的胸怀心志。接着对诗歌内容进行一个整体解读:山中有一股泉水,无人知道它的名字,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小池塘。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诗人借赞美山泉来表明自己的脱俗、清高。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广东卷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6.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解析】词的上片描写早春的景色,“最是一年春好处”直接抒发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词的下片在上片写景的基础上抒发珍惜春光、不能虚度年华的感慨。

【答案】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

根据以上对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思想感情”类试题的分析,笔者提出如下解题策略:

一、分析诗歌题目,抓住题材和题眼,揣测诗歌的思想情感指向。(初步感知)

诗歌题目包含了最丰富的信息,往往包含创作诗歌时间、地点、题材等要素。

诗歌题材体现一定感情倾向,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类型,如惜别之情、黍离之情、思乡之情、怀古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等。

二、细读注释,知人论世,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辅助理解)

在注意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一些生平经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玩味诗歌中重要语句如直抒胸臆句、情景交融句、用典句等等。(关键把握)

要明确诗歌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或是人,或是事,或是景,或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要抒发怎样的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要特别注意扣紧议论抒情的句子。

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范文3

一、创境悟情,培养想象;

二、由景入情,激发想象;

三、融情于景,深化想象;

四、感情诵读,再造想象。

【关键词】意境;激趣;美育;想象

古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又极其丰富。学习古诗既可以奠定小学生厚实的文化底蕴,又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启迪他们的思维,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在古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因此,让小学生去体味中国古诗独特的美、独特的韵味以及那种美妙的意境,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

在多年的古诗教学实践中,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挖掘古诗的意境美,可以在古诗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创境悟情,培养想象

“诗画同体,诗画同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古诗节奏明快,格律严整,意蕴深远,充满了韵律美和节奏美。教学时,若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借助形象的画面,创设美妙的意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想象力。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紧扣题眼——“望",可借助录像提供的画面,那一泻千里,飞珠溅玉,势如千军万马的瀑布,使学生顿生身临其境之感,那色彩、那声音、那形态、那气势、那魄力,撼人心魄。这样用录像生动地再现庐山飞瀑,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诗境,题目不解白破,为进一步学习古诗、领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再如教学《别董大》一诗时,先播放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西沉,只剩下一丝暗淡的余光。夜幕降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群大雁疾速地向南飞去。这曰暮天寒之时,两位久别重逢的友人,经过短暂的聚会,又要踏上新的征程,他们手拉手依依难舍,眼睛里饱含着蔚籍与祝福……此时播放深情的录音:“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一组组动人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气氛之中,为孩子们理解这首古诗奠定了情感,蓄势待发。

又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明白大意之后。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诗中意境,感悟诗情,我一边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片断,一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诗人吟诵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姿势,他可能在想些什么。随着深沉哀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学生被带进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回答:诗人可能在想家里高堂是否安康,妻子怀中咿呀学语的稚子是否会喊“爸爸”,房梁上呢喃的紫燕可曾筑巢孵卵,什么时候能在明月的朗照之下与家人团聚。当学生们想像的双翼被鼓动之后,我适时出示投影片:明月陪伴下,诗人伫立船头,眺望江南,到处一片绿意。我引导学生观察整幅图画,把想像的重点定在一个“绿”字上:“看到这一大片的绿,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想到了哪些词语和诗句?”此时,学生的面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图。正是这江南明媚的春光,才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这样,通过音乐渲染,以图配诗,让学生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诗境。在美的意境中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碰撞,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既在境中领悟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诗情。

2.由景入情,激发想象

流传千百年的古典诗歌,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加工成的精品,每一首诗的语言都是那样的优美,当你和古诗情景交融、真正被古诗的意境所陶醉的时候,就能领悟出古诗赏心悦目的美。这些对美的初步感受,一旦升华为自己的想象,那么学生不仅表现出来的是对古诗的喜爱,更能激发他们想象的原动力。

如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暗景色,时间非常短暂。首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绘空山的杳无人迹,紧接着“但闻人语响”使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一般地讲寂静的空山里还应有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其他声音——啾啾鸟语,唧唧虫声,瑟瑟风声,潺潺水声……但现在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全局的长久的空旷寂静。三四句由上

面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当一抹金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小片的光影与大片无边的幽暗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辉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诗人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声音色彩的敏感,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本是一刹那间,但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一种自然而然的意境,使天下后世人不断地去心领神会。通过反复的吟诵,引导学生逐步领会当时的情景,通过“空、但、响、返、复”等词语的理解去联想,通过全诗的意境去想象,最后达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完全被诗中所描绘的画面陶醉了。这种幽静、凄清的自然境界,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呢?大自然中一刹那的情景被诗人定格在心中,我们依据诗人留下来的文本,经过反复吟诵,在我们的头脑中经过再次加工创造,利用想象体验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这是优美的意境触及到我们的心境,想象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的结果。

又如教学《暮江吟》一诗,先放手让学生充分阅读之后,播放让人心旷神怡的轻音乐——《鸟儿献给大森林的交响》,并配以优美的解说,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意境,然后让学生与伙伴交流自己的感悟,初步感悟诗情。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味,理解、质疑问难之后,师生交流见解。最后,又紧扣“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让学生讨论把“铺”改成“射”、“照”,行不行,为什么?由此悟出江水平静,夕阳几近落山,一抹柔和美丽的酡红静铺水面的情景,然后让学生由此情此景,根据自己对诗的感悟,想象画面,吟唱诗句。由于古诗旋律优美,对偶整齐,我套用了人教版第10册音乐教材中《采菱》的曲调。全班同学欣欣然全都唱会了,其情愉悦,其形欢快,其神飞扬。

3.融情于景,深化想象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观念与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形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是客观之“景”与内心之“情”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古诗充满着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遂的意境。为了开拓深化学生的想象力,我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诗的源流意境,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诗人目送老朋友的一叶孤帆消失在天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达到了与诗人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了古诗的内蕴。

又如讲《咏鹅》一诗,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乡间的小溪边,溪边种满了大柳树,长长的柳枝垂到溪面上,微风吹过,柔软的枝条随风摆动,在溪面上荡起一圈圈的涟漪。溪水碧绿碧绿,清澈见底,水中不时有漂亮的小鱼游来游去。同学们首先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个个发出赞叹“真美呀!”这时,一对对儿美丽的白鹅悠闲地游过来,同学们顿时激情高昂,兴奋地叫起来“鹅,鹅、鹅”。水里的大白鹅此时仿佛感觉到了同学们的喜爱之情,仰起脖子,对着天空“鹅,鹅,鹅”地叫起来,仿佛唱起最动听的歌。孩子们在岸上激动地模仿着鹅的动作边飞边叫。看,多么美妙的“戏鹅图”啊!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诗的意境,当我问道:“你能把鹅在水中游动的样子说一说吗?”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大白鹅长着一身雪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水面上游来游去,透过水面,我还看到它一双红色的脚掌正在拨动清清的流水,发出哗哗的声音。”有的干脆说出了诗的内容“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时,诗好象不是在课本上,而就在眼前;不是诗人作的,而是从学生们的心中流淌出来的。

4.感情诵读,再造想象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古诗教学,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不仅能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和无限韵味,而且能强化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古诗音乐性强,讲究韵律和平仄,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何读出那种感觉呢?我通过范读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再让学生自己读,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体味诗的意境。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该重读,哪些地方该适当停顿,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边读边想,深入体会。如读《春晓》“处处闻啼鸟”一句时,不仅要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并且在读时要体味诗中“处处闻啼鸟”的春意盎然的感觉,读出爱春的感情,体验作者的情感。把诗里那一种无法言传的美,把那一种萦绕在诗行间清新、明快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推动再造想象,把诗中的情感意蕴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其想象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

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由于时空跨度长久,背景错综复杂,诗的内容对生活层面、社会阅历简单的孩子来说,有理解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远离家乡的思乡情。教学中,我以插图展示画面,用音乐烘托气氛,播放了一首浓浓的思乡曲,以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朗诵:在一个静静的秋夜,月白霜清,透过窗户,皎洁的月光射到床前,这时那彻夜难眠的游子看着月光竟以为地上结了一层白霜,可是定睛一看,四周的环境告诉他:这哪是白霜?明明是月光。他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带来家乡的关爱,带去自己的思乡之情。然而秋天的月光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暖,渐渐地他低下了头,完全沉浸在那无边的乡思之中。这画面,这音乐,还有老师富有激情的吟诵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动感的形象情景,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强化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诗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强化诗教,便找回了诗的灵魂、语文的灵魂。总之,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领略古诗的意境美,体味情感美,把古诗教学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相结合收到了独特的效果,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美情操,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必读——80首古诗词》

[2]《语文美育研究》

[3]《小学青年教师》

[4]《古诗鉴赏》

[5]李振邦《经典古诗读写》

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方法

一、以作者和背景作为切入点

应当清楚,任何作品都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只有将其放在特定的背景下理解才能理解得深刻,也只有在特定背景下理解起来才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诗歌自然不例外。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读时人的诗歌,一看就懂;可是,读古人作品,往往就得看注解了。道理很简单:时人的诗,就是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不用说我们也清楚;而古人的诗,则是以古人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我们是两眼摸黑,理解起来自然困难重重。教学诗歌,除了字词的解释外,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等都是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以曹植《七步诗》为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过《三国演义》的都清楚,曹丕因为嫉妒弟弟曹植,担心他跟自己争夺王位,于是刚一即位,就命令他在走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小命难保。七步做首诗,曹丕显然有意为难曹植,不想曹植七步之内居然完成!哥哥心意,弟弟心知肚明,于是借题发挥,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的责问。有了这个故事做铺垫,理解诗歌无疑会大大降低难度。《七步诗》当然是诗,但曹丕用意不在诗,曹植用意同样不在诗。准确理解的关键不在诗本身,而在做诗的那个背景!讲清了这个故事背景,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是,如果不讲清这个背景,学生眼里的不外乎尽是豆子豆叶等的,要读出诗中味道,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看,尽管只有二十八个字,却为读者展现了一副美不胜收的国画:深秋之夜,月已落,霜满天,天地一片寂静,远处几声乌啼传来,令人倍感寂寥。江岸上枫叶火红,江面上渔火点点。仔细品味,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月是落了的,霜是满天的,乌啼是深夜的,渔火是零星的,钟声是客船上听到的——画面很美,但画面中每一事物却都不透着凄凉、透着寂寥!此情此景,诗人能是兴奋的吗?为什么不高兴?如果已经告诉了学生该诗是诗人落第之时、飘泊异乡之时的有感而发,诗意就更明白了。名落孙山,飘泊他乡,诗人愁啊!“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可是,二十八个字中有一字是“愁”字吗?没有,但却字字不离愁思!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三、感悟诗歌的情感

古代诗歌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这是现代诗歌难以企及的。古诗的意境,所谓的诗情画意很多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解决之道只有一条:熟读。诚如本文开头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没有熟读,没有大量的熟读,令人很难体会出古诗何以魅力无穷,更不要说小学生了。当然,小学生读古诗,未必就一定能体会出意境,但长久的坚持,肯定会有所收获。实际上,只要孩子们能从熟读中感到快乐,古诗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诵读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只要读,认真读,就已经意味着有收获了。怎么读?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其次是要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感情怎么读得出来?那就要看你是否读到家了。简言之,诗歌感情的体会需要千百次的反复诵读,仅仅几遍或者十几遍是无济于事的。

四、通过词句讲解体会诗意

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范文5

关键词: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方法 思路指导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史册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极含蓄内敛又曲致婉转的言辞与手法来抒情写志,它极短小精悍,但意蕴却无尽深广,耐人寻味,费人思量。因此,古典诗歌虽魅力无穷,但对鉴赏力不够,无法看穿的中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学习与考试的难点。以下我介绍几点普遍性地古诗阅读鉴赏方法,以供参考。

我将阅读方法概括为“三看、三析、一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一看题目:

题目往往是诗歌的主旨所在,虽然诗歌手法千变万化,诗歌内容隐晦不明,但是古人似乎从不在题目上做文章费思量,总是直接直白地表达作者的阐述对象或表达意图。也有人比题目把做一个窗口,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窥探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想要读懂诗,抓住了题目也就抓住了主题。以温庭筠的诗为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全诗意象繁杂,内容琐碎,虽能看出客行在外的思乡之情,却难以深刻挖掘其中颈联、颔联的精妙之处。倘若领会了题目《商山早行》,定会明了“早行”二字其实是全诗的纲领与线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几个典型事物的名词组合皆是表现“早行”之“早”的,对于理解全诗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

二看作者:

有些作品有时不待读诗的内容,就可知作品风格和作者情感。如大小李杜、王维、李清照、辛弃疾、陆游、李煜等,了解了诗人也就了解了诗歌背景。如杜甫与李清照的作品大致分两个时期,杜甫有飘泊在外与暂时享受田园生活两个阶段;李清照以南归为分界作品分前后期,不同时期作者的心境也迥然不同,对了解诗歌的情感有极大帮助。

三看背景:

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背景会让我们第一时间知道作者的情感情绪,也能很快地揣摩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便于我们对诗中隐晦语句进行合理的推测,从而彻底领会全诗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析意象:

要做到分析意象,首先要熟知很多意象包含的深刻含义。几乎所有诗人都是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深而不露的情感或志向的,所以许多意象有长久以来积淀下来的特定象征意味和感情基调,而且这些意象会在所有诗人的诗中反复出现,是我们读懂诗歌的重要途径。

常用意象如月、水、鸿雁、杜鹃、猿、梅、兰等。

二析手法:

我认为诗人往往都是不屑于直抒胸臆的,他们更喜欢用曲折委婉的方法来隐喻自己,这当然要借助诗歌的多种手法,所以现在很多诗歌鉴赏题都会涉及手法问题。这需要学生必须熟知所有手法,即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两种,艺术手法类别繁多,尤为重要。

如: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烘托、 托物起兴、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三析问题:

学生在解答古典诗歌题时常会犯得一个答非所问的毛病。因为他们既不肯好好思量诗歌内涵,又急躁得不去认真分析问题要求就匆忙答题。分析问题主要是分析出题者的出题意图。

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抓问题中的关键字词,然后对症下药。再者,一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语句,其实也是对学生答题的切入点指导,比如常见却被学生忽视的“结合全诗”、“请具体分析”“试举例分析”。要让学生知道,问题之中不会有废话,相反地全是“暗示”。如: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清明古诗意思全解范文6

一要读懂其主题。古诗的主题一般分为这么几大类: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离愁别绪等,同主题的诗歌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杜甫的诗,多属于忧国伤时这一类;陆游的诗,多为建功报国类;边塞诗则往往是“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兼而有之。弄清了诗歌主题类别,才能较准确地分析它的思想感情。

二要读懂其标题。诗题多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信息,或是交待了诗歌所写的内容,或是点明了诗歌创作的缘由,或是暗示了诗歌行文的线索,或是点明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或是点明了诗歌的类别等等,因此,鉴赏古诗一定要反复地分析其题目。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诗题“金陵晚望”,暗示了作品是“怀古咏史”之作。2006年高考安徽卷诗题“丹阳送韦参军”暗示了作品表达的是“离别之情”,2005年全国高考Ⅰ卷诗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就暗示作者客居他乡,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弄明白了这些,有助于对整首诗歌的理解。

三要读懂其注解。给了某个注解,就说明这个注解肯定给读者提供了某个重要的信息,所以在阅读古诗时,注解万万不能忽视。它们或许提供了如下信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的缘由,某个关键字词的意思等等。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对诗序“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有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那么这就说明该诗表达的是思亲之情。另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对《示长安君》的注释“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就暗示该诗表达的离别之情。

四要读懂其诗眼。“诗眼”是指一首诗中写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它或是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是最能打动读者的精妙之处。所以,要很好地鉴赏古诗中的美妙精彩之处,这个“诗眼”是非分析品味不可的,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就专门有一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另如2002年全国高考Ⅰ卷《春夜洛城闻笛》鉴赏,也要求考生分析诗眼“折柳”的寓意。明白“折柳”即《折杨柳》,是一支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其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五要读懂其意象。古诗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在古诗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月,表现思乡、思念亲人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意;而则代表清高,梧桐则代表凄凉冷清等。鉴赏古诗时,明白这些,才能更好地领会到作者的意图。如,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白了“竹”这个意象的寓意和托物言志的手法,那么就知道了作者在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的同时,隐寓自身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的刚劲风骨。

六要读懂其类别。古诗有多种类别,同类别的有许多共同的鉴赏方法,反之,其鉴赏方法是不一样的。如从内容上,有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咏怀诗、怀古诗等,而从抒发的情感来分,就有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只有掌握了同类和不同类的诗歌特点,才能更好、更快、更准地鉴赏到其中的妙处。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夜归》: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⑵“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从诗题和开头可知该诗是“思家怀乡”之作,否则怎么会“夜深归家”?如此一来,结合诗中其他意象不难明白诗歌蕴含的感情:诗人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七要读懂其技法。鉴赏古诗,要真正领会其中妙处,就不能不掌握诗歌的一些技法。比如:描写、抒情、议论。描写又分为正面与侧面描写,抒情又分为直接与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对偶等。表现手法:烘托、反衬、象征、典故、借古讽今等。如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看似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其实是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所用的技法就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不明这一点,就难以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八要读懂其风格。所谓风格,是作者的创作个性在思想与艺术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特色。从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比如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不同的作者风格也不一样,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而陶渊明的则淡雅闲静,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同种风格和不同风格的各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