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大学生范例6篇

资助贫困大学生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帮扶

[作者简介]杨银平(1960- ),男,河北行唐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江苏淮安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2年度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一般课题“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工作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LX2012Y091)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54-02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加,再加之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在高校中出现了贫困生人数增加的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问题,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工作的政策法规,可以说,我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正在不断得到改革与完善,但同时也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因此,针对高职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对贫困生资助帮扶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认定标准难以统一。高校资助帮扶的对象是高校的贫困生。要使国家制定的各项高校资助帮扶政策和措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使高校真正的贫困生得到资助帮扶,就要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但是,目前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和办法,对认定标准的规定比较笼统,缺乏详细的解释与指导。高校对贫困生通常是根据学生所持生源地开具的贫困证明进行认定,由于在开具证明的过程中,各地的贫困标准不统一,工作人员对贫困标准的理解不一致,即使高校拿到了学生递交的贫困证明,在进行辨识时也存在困难。

2.申请条件比较笼统。高校贫困生接受贫困资助,通常要递交申请,然而现行的资助类奖助学金管理办法、条例,对申请条件的描述比较笼统,缺乏清晰的概念和明确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确定评选条件和标准带来了困难。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现实的评定过程中,有的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只看重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有的甚至采用班级学生投票的方法来产生受助对象。申请条件的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极易产生不公平现象。

3.专业评定机构和专业评定人员缺乏。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职院校内部,都建立起了有关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部门,但这些部门大都是一块牌子、多种职责,兼管贫困生的资助帮扶工作,职责较为笼统,并且缺少专业的评定机构和评定人员,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在高校内,具体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或班主任来完成,而各高校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很多是由教师兼任的。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专职人员尚要投入大量精力,苛求兼职人员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保证质量,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4.社会力量参与贫困资助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现在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扶,主要依靠国家和学校,助学金的数额有限,还满足不了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工作的需要。社会对捐资助学的认识不够,企业除了在一些名牌高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助学金外,对一般高校来说,并没有得到企业的什么奖助学金的捐献,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社会助学的良好风气,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助学帮扶制度机制。因此,有必要建立由社会力量参与的资助帮困的机制。

5.思想教育工作有待加强。高校长期存在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与思想教育相脱节的情况,对贫困生资助帮扶产生消极影响。有的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他们在得到资助后,并没有感恩国家、感恩社会,反而认为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也觉得心安理得;有的诚信意识不足,一些班级通过学生投票来确定受助贫困生,个别学生甚至拉选票,受助后请客会餐;有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资助后不是勤俭生活,而是挥霍、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当前的贫困生资助帮扶工作多关注物质层面、经济层面的资助,而忽视思想层面、精神层面的帮扶,并且缺乏对受助贫困大学生的跟踪关注,不重视对受助贫困大学生进行后期的感恩、诚信、励志教育等,不重视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些院校虽然也进行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仅限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通过一般谈话等方式进行,很难深入受助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当然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比较有限。

6.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完善。贫困大学生往往不仅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还有沉重的精神负担。贫困大学生有的对家庭经济困难感到自卑,不愿提及家庭状况,甚至放弃申请贫困资助;有的虽然能正视家庭经济状况并且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改变,但由于这种愿望过于迫切,接受贫困资助反而加大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可见,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心理压力远远大于经济压力。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明显不足。

二、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帮扶工作的建议

1.科学确定资助对象,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科学地确定资助对象,就是要从新生报到开始,多方收集信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贫困情况。除了通过“家庭贫困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及“个人申请表”等材料了解学生的贫困情况外,班主任或辅导员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要广泛听取各科任课教师的看法,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必要时请求系部派人前往学生家乡调查。同时,可以通过召开由学生代表、班干部代表及任课教师代表等参加的民主评议会,了解情况。贫困生认定过程要做到科学、规范,要将最终确定受助的贫困生名单在班级、系部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此外,还要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要对贫困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访问、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变化状况,根据实际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和变更贫困生档案,确保档案信息真实有效。

2.完善各种资助帮扶方式。高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资助帮扶方式。要注意区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使用要求,奖学金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表现作为评定标准,其作用主要是激励;助学金主要以家庭贫困为评定条件,属于资质,但助学金对于学生形成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不利,容易使学生出现惰性,故应该适当减少。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自立精神,学校应尽可能多地为贫困生联系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在高校的后勤系统能由学生完成的工作,尽可能不使用临时工,而是把岗位提供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机会。学校可以利用国家的各项政策,为贫困生办理低息或无息贷款,减轻他们的经济困难;也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完善学分管理制度,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有力的保障,贫困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劳动报酬,减轻自身的经济负担。

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社会力量助学帮困机制。目前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以政府投入为主,受众少,资助数额也有限,因此应从国家层面建立贫困大学生社会资助帮扶的有效机制。对给予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税收减免和社会荣誉,可以表彰社会力量助学的先进典型。高校则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争取包括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助学活动,最终形成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等参与的多元化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并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助学帮困制度机制。

4.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当今社会的贫富差距,由于自身家庭经济困难,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消极的人生观。如果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进行精神上的帮扶,他们很容易产生不阳光的心理状态,出现懒惰思想和功利思想,导致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的缺失。因此,必须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帮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所处的贫困状态;要激励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要培养他们阳光、健康的心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调适,敢于直面贫困,奋发向上,勇于攀登。

5.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一个人的健康应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高校培养的人才,也必须既要身体好又要心理好。一般来说,贫困既可对人产生激励作用,也可对人产生消极作用,在我国既有“人穷志坚”的说法也有“人穷志短”的说法,在现实社会中,谁都不愿意贫困,但现实是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凡事都有两面,贫困大学生如果能够直面贫困,就可以激发自己的斗志,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变经济困难的局面;如果不能直面贫困,就会加大自身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要实施心理健康援助,加强心理疏导与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健康跟踪。

6.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要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和“知恩图报”的思想意识,引导他们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比如,在办理助学贷款时,要对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进行深入宣传,教育贫困大学生诚实申请、合理使用、合理支配、按期还款。在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要按照现代企业的通行做法,进行岗前培训,实行岗位考核,按劳取酬,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教育他们自立、自强。此外,要加强感恩教育,让学生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国家和社会心存感激,知恩图报。

[参考文献]

[1]姜旭萍,肖迪明,程勋.勤工助学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9(5).

[2]黄荣晓,文辉.试论高校辅导员开展助学帮困工作的艺术[J].文教资料,2007(19).

[3]刘宗南.农村学生参与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归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6(2).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2

关键词:经济贫困大学生 资助体系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33-02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从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到十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无不体现了中国每一届领导人对教育的重视。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更好、更快地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党的十分别从教育性质、教育地位、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对教育公平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做好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无疑变得迫切而必要。所以,研究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优化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消除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困惑,使经济贫困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学者以及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

从1950年初至今,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过程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阶段(1952年~1983年)。第二阶段,人民助学金制度与奖学金制度并存阶段(1983年~1986年)。第三阶段,奖学金制度和贷学金制度并存阶段(1987年~1994年)。第四阶段,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阶段(1994年~1999年)。第五阶段,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1999年至今),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变化。

二、优化建立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明确指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教育部的信息统计: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为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为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为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下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优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助体系,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促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以及社会的稳定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三、我国经济贫困大学生新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建立了以“奖、贷、补、助、减”五位一体的高校学生混合资助制度,但由于贫困生数量众多,加上资助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如从资助面来说,对于部分边远地区、民族地区高校来说,政府资助仍然不能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从资助额度来看,统一标准的实施,对于不少学校的不少专业,特别是民办高校的专业收费标准都在万元无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费问题;各高校的资助工作大多依靠经验和表面的比较感性的认识,对贫困生的认定缺乏合理的依据和方法;在资助资金的使用上标准不一,造成一部分学生重复受助;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社会资助寡且不均,侧重物质资助,忽视精神资助等等。

四、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优化对策

目前,现行的新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国家对经济贫困大学生财政投入最多、资助范围最广、资助力度最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优化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有效解决和填补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使其在优化和总结中得到升华,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1.完善建立经济贫困大学生认定及动态管理系统。经济贫困大学生是指由于经济困难而缺乏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活质量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水平,处于困难、窘迫状态的在校大学生。一般来说,高校贫困生可分为特困生、一般贫困生和突发意外贫困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实施各项资助措施的依据,关系到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及学校制定的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对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在开学初就通过建立家庭信息档案、调查考生档案、现场摸底调查等方式进行初步摸底,严格审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并在开学后,利用同生源地学生对申请贫困资格的学生进行调查认定,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干部应深入宿舍、食堂收集详细信息,掌握学生的总体消费情况,如电脑、手机的来源、品牌、话费使用情况等。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档案,对贫困生实施诚信记录、学习情况、思想和心理情况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公平有效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提供保障。

2.大力推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利用金融手段完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高校、经济贫困学生及家长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故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需要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

为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满足经济贫困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国家应坚持“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原则,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贷款审批和发放办法,完善还贷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进一步改革财政贴息方式,除实施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外,还应该进一步降低毕业后学生的贷款利息,让这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轻装上阵,减轻生活负担,增加自主创业和成功就业的机会,彻底摆脱贫苦。二是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三是将学生还款状况直接与自身多方信用记录相联系,对学生贷款进行第三方保险公司投保,以保障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能够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有实效的开展。四是大力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减轻高校集中于某金融机构集中借贷的压力,更加明确银行和贷款学生及家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便于生源地银行就近进行贷前调查,增强学生的还款意识。

3.健全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法律建设。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以宪法和相关法律为核心,以政策规定为主体的有中国特色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是尚且存在不足,对大学生资助制度的规定,还只是属于宣言性立法,比较原则、抽象、笼统,缺乏程序性规范、可操作性差,执行者的主观判断因素很大,势必会影响资助体系的继承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不利于社会大众对资助体系的了解,也不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

所以,具备一套科学、完备、严谨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法律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标准。一是制定《大学生资助法》,根本保障资助体系建设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二是立法是基础,普法也很重要。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各项政策,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得到法律和政策保障。三是建立严格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监管机制,规范教育救助管理制度,保障资助体系过程的公平。对于工作人员出现的、违犯法规等行为应给予行政处分,进而促进教育救助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4.拓宽助学渠道,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为了达到国家“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银行、高校、社会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可多渠道获得资金来源,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依然存在很大困难,政府在扮演引导者和实施者角色的同时,还是不能完全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困生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开拓立体式、多元化资助局面,拓宽学校设立助学资金、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搭建多元化资助平台。一是加强校企合作,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对口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采取直接捐助或设立奖学金,也可以勤工助学岗位,提供实习岗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不但可以有效资助经济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高质量实现就业,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可谓是双赢选择。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慈善基金组织筹划资助基金。发行中国教育,就像国内已经发行的福利、体育等公益性,通过发行高等教育在民间筹集资金,以促进高等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利用中央专项公益金润雨计划部分专项资金,设立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到校报到。

5.完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辅助措施。资助经济贫困大学生不同于一般的扶贫。大学生已是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年轻人,开始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如果忽略了资助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疏导、精神关怀、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等等,就会使资助效果大打折扣。

一是纠正部分经济贫困大学生的“等、靠、要”的懒惰思想,防止他们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观,鼓励他们自觉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炼,增强自己耐挫力,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二是鼓励经济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用身边成功的自强自立的典型激励他们摆脱心理阴影,使他们“贫”而不“困”,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三是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将大学生诚信档案里的表现作为衡量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自己的情感,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珍惜自己的借贷信用和名誉,认真履行还贷义务。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因此,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心理咨询形式,提高贫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此外,还应该通过学生组织开展一些爱心活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了资助,也应该把爱心传递给一些和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还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在帮助别人中发现自身优势所在,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自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

3.戴海群.对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7)

4.王志臣,宋颖,刘荣贵.基于教育公平理论的高校资助体系构建[J].2012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3

参加今天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会,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沉重。兴奋的是,我县又有200名同学受到资助,顺利跨入大学的校门,愉快的学习和成长,沉重的是,尽管这几年西乡县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考入大学需要帮助,倍感担子之重,责任之大,深感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对家庭困难学生十分关注,尤其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目前全国各高校基本建立起了以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争取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解决在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各级政府也从多渠道帮助贫困新生从家门入校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今年,我们争取到了西部助学工程、陕西纯山教育基金等对我县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开展了系列贫困助学活动,如县委、县政府拿出15000元对计划生育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拿出36000元开展民政福彩爱心捐助,财政专款1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路费和生活费。并将在今后建立一种多措并举的助学机制。

今天,得到资助的大学生都值得高兴,值得庆幸,值得珍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县政协向受资助的200名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希望你们不负重望,在新的学习历程里取得成绩,在新的生活征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是希望你们奋发图强。你们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不容易,能得到这份资助更不容易。这里包含着父母双亲的辛勤与期盼,包含着西乡父老乡亲对你们的关心与厚爱。请大家珍惜这份情感,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大学生活中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克服困难、勤于学习,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本领。也希望你们在新的人生历程中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做一个敢做敢为、开拓创新的能干人,做一个实事求是、堂堂正正的实在人,做一个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热心人。

二是希望你们立志成才。你们中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差,生活环境差,非常艰苦。但你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改变家乡、建设国家的责任,这就是你们立志成才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希望你们学好知识,掌握新技能,立志成为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希望你们尽早成才,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你们要记住,不管明天你们身在何方,西乡永远是你们的家,西乡永远需要你们,牵挂你们。你们的成才更是西乡的骄傲,西乡的希望。

三是希望你们严于律已。同学们!你们今后的道路是一条充满阳光、充满爱心、充满希望的道路,你们的前程无可限量。同时,也将面临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在名与利的诱惑下、公与私的交锋中、情感与理智的冲突里、吃亏与占便宜的纠葛中、是非曲直的评判等面前,要学会用理智驾驭自己、用法律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自己、用智慧疏导自己,向世人展示一个西乡青年端庄稳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正文明的精神风貌。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4

随着国家加大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力度,给受助学生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出现了贫困证明材料造假、资助资金滥用、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等各种不良状况,这对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相当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大学生不诚信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高校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以及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在校大学生数量的骤增,贫困生也不断增多。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高校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此资助体系实施多年来,圆了无数贫困大学生的梦想,成为了贫困大学生入学以及完成学业的有利保障。然而受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和少数人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却不断出现诸如受助生弄虚作假、借贷不还的诸多现象,造成了资助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大量浪费,贫困生诚信缺失成为高校学生资助中的突出问题。

一、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申请贫困生认定时弄虚作假

一般在贫困生入校时会被要求如实填写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并要加盖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的公章,而这份表往往就是认定贫困生和贫困等级的主要依据。有的学生甚至部分家长由于对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有所了解,因而就会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上填写虚假内容,并找各种关系盖取政府公章。这种贫困造假现象使得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不能全面落实到位,不贫困的同学因投机取巧得到了资助,真正贫困的同学却得不到资助,其生活和学习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这种现象不很普遍,但负面影响极大,这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存在,也严重挫伤了贫困生的心灵。

(二)助学贷款不按期归还

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启动以来,已帮助数百万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3.5%, 少数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 80%以上。分析违约的原因,既有刚毕业大学生的经济承担能力问题,也有学生缺乏信用意识有钱不还。可见,贷款失信也已成为高校一个突出的诚信薄弱环节,这严重地破坏了大学生的整体信用形象。

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贫困生评定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资助评定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提出资助申请的学生进行认定核准来决定资助方式和资助档次。评定的基础是学生的资助申请,评定的标准是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评定的依据是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各种证明材料,在程序上都实行班级民主评议制度。首先,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证明章(乡镇级)可以轻易取得,而实际上这个表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都深受质疑。评定的具体操作主要停留在辅导员或班主任根据学生提供的书面证明作出等级评定,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无法做深入实地的调查,但凡材料齐全就能获得认定资格,而这些材料只能片面地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这种模糊的认定标准大大阻碍了资助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其次,在班级民主评议环节,评议小组由于人员组成、人员素质等问题,使其客观公正性也经常受到质疑。再次,资助监督不到位,学生资助工作重评定和资助,轻资助的使用管理和助后监督,对于评定后资助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资助政策的本意,资助工作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机制,从而导致了资助工作中不诚信现象的恶心循环。

(二) 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

高校在对学生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功利现象,过多地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养上,而在大学生的德育、人格教育环节比较薄弱;二是诚信教育的理念落后,目标不清晰。理念是教育的灵魂,诚信教育的理念直接影响着诚信教育的成效;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诚信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诚信教育的内容、方式选择和教育的实效性;三是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主要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缺乏实践体验式教育。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是多方位侈渠道的。

三、 应对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对策分析

(一) 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

学校管理部门应在新生报到注册时就开始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信函、查档、问卷、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摸底,规范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流程。严格审查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综合家庭收入情况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实际贫困程度,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此为依据对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认定。准确确定贫困生,将学校有限的资助资金真正助给家庭确实困难的贫困学生。对贫困生的认定一定要做到有依可据、有情可查,要建立规范的、透明的认定审核程序。建立贫困生档案,档案可以包括家庭的基本经济情况、该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对该贫困生进行长期的跟踪记录、实行动态管理,准确认定贫困生的身份和随时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确保既防止出现贫困生终身,长期不断享受资助的现象,又对家庭突发困难的新贫困生给予帮助。

(二) 大力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是资助的前提,一切的资助工作都是以学生的个人申报开始的,资助的整个过程都受到受助者诚信的影响。诚信教育是在资助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高校应加强诚信教育。一方面,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诚信教育的地位,并且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克服心理障碍、端正不良动机、培养诚信品质。另一方面,将诚信教育延伸到社会生活,并且在学生平时的各种活动中,围绕诚信主题来设计和开展。比如可以邀请专家为贫困生做专题讲座或参与主题活动,通过介绍诚信人物、典型事例,使他们明白诚信不仅是个体的道德需求,更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 构建大学生在校个人信用档案

构建大学生的信用档案,就是记载每名大学生借贷信息、信用档案,并直接与大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工作联系在一起,并对其以后个人信贷产生影响。一旦信用档案记录在案,那么在社会生活中就会得到制约,如若购买大件商品,就不能享受分期付款的优惠;谋职就业,用人单位一查记录,便有可能不被录用;申请银行贷款,也势必遇到障碍等。因此,确实有必要建立这么一个信用档案,靠这把温柔得几乎看不见的“撒手锏”,使得任何人都不敢胆大妄为,而必须循规蹈矩。以信用档案为载体,营造人人讲信用、守诚信的社会氛围,是为诚信社会奠基的有效之举。信用档案的建立,让大学生在实践自己承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诚实信用的道德观。

(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范围内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受助生弄虚作假、违约、拖欠贷款等行为,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关键是能保护诚实守信者的利益。同时对不守信用者实施必要的惩罚。个人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信息,对于学生的诚信度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信息不全。缺乏一个能及时违约者信息的体系。应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个人信用体系,将学生在受资助方面的个人信息与其在以后工作生活中的个人信用信息结合起来。那么违约者可能会在以后的申请房贷、车贷或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时因不诚信而被拒绝。而守信者则在这方面享有优先权。受助学生会在考虑失信成本和守信收益的情况下,选择诚实守信。

(五)完善配套法规并加大对违背诚信者的约束和惩罚力度

针对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拖欠贷款和师范生违约等诚信问题。相关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国家资助金管理办法和配套的法规制度,使国家的各项资助项目的申请、办理及善后等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对资格认定中的弄虚作假、蓄意逃贷、不履行应尽义务、忘恩负义等行为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规定罚息、公开曝光、行政处分等手段;对恶意逃贷者,应有法律追究手段,并由专门机构负责追回所欠的债务,杜绝蓄意逃贷现象;对免费师范生毁约的行为要加重毁约金的金额,除了补齐学校的培养费外还应补偿毁约的损失,以经济罚款来追回国家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贺志武.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2]田伟红.我国高校资助政策现状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

[3]赵江涛.高校资助工作中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对策[J].陇东学院学报,2012.

[4] 程轶宏.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看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J].黄山学院学报,2008.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5

【关键词】新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12-01

1新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及其价值观的内涵

1.1新资助体系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1.2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学生需向学校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必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

1.3价值观和金钱观价值观是人心目中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表现为人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等,是人对该类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金钱观指的是人们对财富象征等这类金钱的态度和看法。金钱观的不同使得人们在面对与金钱相关的事物时表现出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

2贫困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描述

在新资助体系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贫困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数贫困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他们大多数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社会公德方面,贫困大学生的状况从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对主导性的社会公德规范绝大多数都是认同的,对社会所抨击的不良现象和不文明行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持反对态度。政治方面,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已成为今天在校学生的主要政治选择,而他们在申请入党和入党以后,基本上都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并起到表率作用。金钱方面,贫困大学生主流是健康的,能够正确认识到义利之分。有一小部分贫困大学生持有“金钱是万能的”和持“金钱是人生的最高目标”。诚信方面,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是诚实守信的。然而,由于贫困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市场经济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对国家大额资和全面的资助,使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3贫困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重金钱、重实惠、消费主义兴起部分贫困大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片面的了解富裕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片面的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形成了奢侈消费、跟风消费和攀比消费。不少贫困大学生呈现出一种“超边际消费主义”倾向,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平衡,将电脑、手机、PM3当成必需品,并且,盲目追求和炫耀档次、新潮,出现了“哥们义气”、“懒惰”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3.2部分贫困大学生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作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调查分析显示出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由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出现一些贫困大学生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奉行“自我选责、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3缺乏合作精神部分贫困大学生把竞争狭隘地理解为“有你没我”、“尔虞我诈”。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资助和奖励的申请和评定过程中,部分贫困大学生出现“同室操戈”,互相打压、打小报告等现象。因此造成贫困大学生缺少基本的交际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的锻炼。另外,由于贫困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比较高,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个人本位的价值主体取向,责任感、使命感相对淡薄,而竞争意识却得到偏激化地发挥。

3.4重知识,轻做人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知识轻做人”的倾向。为了改变自身经济状况差,将来能出人头地,部分贫困大学生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少数贫困大学生甚至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打架、斗殴、偷窃、的情况时有发生。

3.5部分贫困大学生诚信度较差一是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低。国家助学贷款是用来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然而部分贫困毕业后迟迟不按合同规定时间归还贷款。二是在申请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时,许多学生为了获得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蓄意夸大困难程度,增加了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发放工作的难度。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的个别贫困学生,不知道珍惜用好这笔钱,很快挥霍一空,在师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三是恶意欠缴学费。个别学生将学费不按时交纳,大吃大喝,挥霍殆尽,既给家庭造成新的经济负担,又给学校解决特困生问题带来干扰和困难。

4贫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4.1加强信仰教育,用科学理论知识教育、武装贫困大学生信仰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所在。加强信仰教育首先就应该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促使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2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低俗大众文化通过征服贫困大学生的文化欣赏和文化消费的趣味,实现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表现在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等。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价值观。

4.3强化价值观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育生活化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说教,讲道理等理论教育为主。在新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收效不佳,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和注重教育生活化。贫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该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实际和需要出发,通过身边的小事进行教育,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教育。

4.4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典范的积极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贫困大学生的侵蚀,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因此,要加强贫困大学生价值观健康形成,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社会典范的积极作用,净化育人环境。优化贫困大学生的育人环境,有利于他们价值观的健康形成。

5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贫困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国家资助与育人有效的结合的关键,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通过加强贫困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用科学理论指数武装贫困大学生;注重贫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将他们培养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J].道德与文明,2002,(6):34-36

[2]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M].文心出版社

资助贫困大学生范文6

【关键词】心理援助视角 贫困大学生 资助路径

随着全民教育的持续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现阶段的我国,不仅仅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性,教育进步也有着区域性的特点。就大学教育而言,我国在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依然有许多边远地区的学生因为资金的问题无法完成学业,这就导致区域教育的差异更加显著。为了实现对贫困区域的教学扶持,积极的进行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要注意一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要有方法,要在合适的路径下进行,这样才不会对被资助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这个层面而言,在心理援助的视角下探讨资助路径便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贫困大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的渠道较为单一。从目前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助渠道较为单一。就目前的大学生资助而言,最为普遍的解决方式是生源的贷款,这种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解决学费和住宿费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生活费方面的帮助几乎为零。就学校而言,助学金、奖学金也会提供,但是毕竟能够享有的名额比较少,而且大多数到不了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所以为了进一步推进贫困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拓宽资助渠道有着非常显著的价值。

(二)资助对象的心理建设不到位。资助对象的心理建设不到位也是目前贫困大学生资助中出现的一个较为严重的普遍性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接受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学生大都来自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他们的物质生活较为匮乏,在进入大城市进行求学的时候,会发生较大的心理差异,这种心理差异会使得学生的自卑心理严重增加,如果不进行很好的解决,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的不利。而在目前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中,正是因为缺少心理援助的意识,所以大部分的受资助学生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对于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三)资助中的因素考虑不完全。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中,还存在着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周围因素的考虑不完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某些受资助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不自然的情况,而这些现象的表现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部分同学的高傲和蔑视。在目前的高校中,贫困地区学生被歧视的现象并不少见,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学校或者说是社会私人信息公开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之,要使得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多方位的进行资助中要素的考虑十分重要。

二、在心理援助视角下进行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必要性

从目前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来看,利用心理援助视角进行资助考虑有着必要性。一方面是目前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和模式,对于学生的心理因素考虑的比较少,所以在资助过程中会更多诱发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成长需要有健康的心理,通过资助实践来强化心理建设可以更好的打造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这对于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在进行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时候,强化心理援助视角意义重大。

三、心理援助视角下贫困大学生资助的路径

(一)采用多样化的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建设的资助渠道。在心理援助视角下进行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一条主要的路径就是采用多元化的、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建设的资助渠道。要在贫困大学生资助的过程中很好的利用多样化的渠道,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积极的进行各项资助渠道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分析。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资金是缺乏的,但是其心理是健全的、独立的,一些资助渠道在获取资金帮助的时候会打破学生原本健康的心态,这种现象是资助不愿看到的,所以在渠道选择的时候,做好影响分析和评估非常重要。第二是选择最合适的资助渠道。合适的资助渠道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总而言之,在贫困大学生资助的过程中,渠道选择需要在心理援助的视角下进行分析,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更为有利。

(二)重视资助过程中的持续性辅导。在心理援助视角下,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另一条重要的路径就是要重视资助过程中的持续性辅导。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辅导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是思想辅导。从资助实践来看,大部分接受贫困资助的大学生,其思想深处存在着较为深刻的自卑意识,这是由于其生长环境与求学环境的差异造成,所以在进行资助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持续的辅导,这样才能将这种影响学生独立成长的思想进行弱化和消除。第二是进行心理辅导。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实践中发现,部分接受资助的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社交障碍,这种障碍的存在主要与其自尊心的建设有关,所以在资助过程中,要做好持续性的心理辅导和分析,这样可以保证资助效果的发挥最优。

(三)强化贫困大学生资助中的心理分析和建设。强化贫困大学生资助中的心理分析和建设也是心理援助视角学资助大学生的一个有效路径。就受资助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看这些,学生基本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较差。当他们进入到城市开始学习的时候,心理上存在着普遍性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消除,不仅影响其学习,对于其的健康成本也不利。所以在进行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物质和资金上的提供,更要强化心理上的分析,并在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开导。简而言之就是在心理援助视角下,做好资助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扶贫战略,从而推进教育精准的进行。

结束语: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强化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对于我国未来建设意义重大。在全民教育的大环境中,积极利用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可以更好的贯彻教育扶持,推进教育精准,所以f在心理援助视角下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杜长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的成因及干预机

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4,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