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例6篇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1

一、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良好氛围,使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宣传内容

大力宣传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政策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工作要求;宣传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体会和感受;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措施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典型事迹;宣传各高校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并确保畅通无阻的情况,并对高三毕业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三、宣传目的

我校学生众多,层次不一,家庭条件各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少,我们通过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助学金标准、审批与发放流程等规定,及时让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宣传的方式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宣传栏、专题工作会、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学校具体举措,使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及各有关科室主任、老师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此外制定了活动方案,让班主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证宣传工作切实、顺利地开展。

六、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为把宣传工作做实、做好,我校具体做了以下的工作:

1.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我校在学校主干道悬挂了"梧州高中贫困资助政策宣传月"横幅,在体育馆、教学楼和综合楼的橱窗张贴了三份海报,其中自治区统一下发的两份,自制一份。

2.发放宣传资料。共印发宣传资料2700多份,做到全校师生人手一份。以更方便的形式让老师、同学了解、掌握各项资助政策的内容,并让学生和家长在资料回条上签字备案。

& nbsp; 3.举行了一次以"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4. 全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讨论、谈感受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刻苦勤奋学习的决心。

5. 在4月 1日晚高一高三年级家长会上,向家长播放资助政策视频,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6.在梧州高中网站开辟"扶贫专栏",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各种信息、动态及时传到网上,并组织教师通过校园网学校相关文件。

7. 校学生会广播台中午和傍晚"校园新闻"栏目做了多次主题新闻报道,播发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和评论及贫困学生的受助感言。

8. 开展"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征文大赛。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2

关键词: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

一、国家助学贷款定义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政府主导、国家财政贴息,合作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管理的专门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从而完成学业的无担保信用贷款。它是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举措,为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教育目标和“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1]。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不让一个大学生因贫困失学”。国家助学贷款首先要解决高等教育成本中产生的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同时还要考虑高等教育成本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

二、我国国助学贷款相关政策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1999年出台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定(试行)》、2000年出台的《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2002年下发《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等,200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2004〕51号)、2007年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的通知》(财教[2007]135号)、2009年下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和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及其配套办法等最新文件不断调整规定及其内容而形成的。尽管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各种问题出现,探讨如何改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的缺陷

(一)助学贷款政策本身的系统性

公共政策实施困难,首先要考虑的是该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政策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执行的情况。一是调节机制不健全。助学贷款政策涉及教育、财政、金融等多个职能部门,集体、个人、家庭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各个部门又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想金融部门的规律在于盈利。对于贷款他们迫于政府的政策外,还看到了作为资助高素质人才在信誉和利息及回收方面不会有大的风险。但是从政策推出至今,现今高校毕业生没有经受起考验,一些地方高校已经停止了高校助学贷款。

二是政策与政策环境缺乏整体性。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政策环境是影响政策运行的基础。政策与环境的统一有助于政策的实施,反之则会阻碍政策的运行。我国现行的助学贷款采用的是个人信用贷款模式,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信用的空白,国家助学贷款依傍的市场运行机制和信用体系相当薄弱,这就使得助学贷款面临着极大的违约风险,回收、违约率低下。

三是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缺陷。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有效性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会受到影响,同时因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机构和相关责任追究制度,政策执行的效果缺乏明确的标准,难以认定和划分执行者的职责,赏罚不够明确,导致各执行机构之间以及机构内部办事拖沓,而主管部门除了公开批评外也没有其他行之有效办法。

(二)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手段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的实践表明,我国的助学贷款是政府部门选择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选择,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的干预特点。因而导致助学贷款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出现异化和变形。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失信惩罚机制不力,让学生在守约与违约之间留下大片空白地带,失信成本低廉。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证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法律制度上明显不健全,包括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在内的助学贷款政策等。尽管现行的助学贷款政策中多处有信用制度建设的规定和处罚,但这些制度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及内容上都体现为制度供应不足,且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处在行政规定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升到法律层面。

二是政策宣传方面不到位,致使政策无法发挥准确的引导机制。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大多集中在边远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交通不方便、信息不畅通,那些农村家庭大多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的政策。

(三)助学贷款政策实施过程中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执行过程中的不平主要是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东西部之间、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执行的广度、强度和深度都呈现出不均衡性。而这种不均衡将影响到政策的公平。助学贷款财政利息由政府支付,这样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来说获得财政补贴是有保证的,但对于经济弱势的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本来就短缺,贴息的实施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负担,而成为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阻碍。

四、改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对策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错综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国家助学贷款必然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关系进行重大调整,随之而来的不只有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也有政治的长期稳定[4]。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一)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保障性工作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法规,不仅为助学贷款体系的完善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而且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法律化、固定化的必然趋势。国家关于学生资助的政策,已经由《高等教育法》作了概括性的总结。法律较政策而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给人们合理的预期,同时,政策多由原则性规定组成,法律则由规则组成,明确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可以更加有效地调整学生助学贷款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法律化或者以法律形式实施新的助学贷款制度,是助学贷款体系的基本框架确立以后,完善具体助学贷款制度所必需的。

完善助学贷款立法,有利于保障国家教育权和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国家教育权是国家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要求,国家教育权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各类人才,推进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然而经济困难在影响着学生学业完成的质量,同时威胁着他们能否完成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资助,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另建立完善信用的法律保障体系,就是完善法规制度建设的广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核心是在于大学生的信用,而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条件下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必须同时满足货币资金商品化、金融实体法人化和金融行为法制化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信用不可能只是单纯地建立在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之上,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对市场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管理的完整法律、法规、制度和准则的制定上。

(二)加强助学贷款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渠道建设

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中发生利益冲突时,政策法规等往往成为各利益主体维护自身利益,争取自身利益的策略或武器。也就是说,助学贷款形成了一个利益博弈的特定“场域”。建立利益诉求渠道,扩展利益表达空间,让国家助学贷款的各利益主体银行、高校、大学生等有一个表达利益的制度平台,建构起反应灵敏、运转高效、沟通快捷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各主体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正当、规范的渠道输入公共决策过程。这也是一个社会走向稳定和繁荣的底线。也就是说,助学贷款政策中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让潜在的隐患无法自然消解。“利益表达往往意味着矛盾,因为它包括了为达到利益的目标而采取的想对方施加压力的方式和手段。利益表诉求总是产生于利益失衡或利益冲突的时候,如果不开启诉求的渠道,矛盾不得到解决就会日积月累,从而形成更严重的矛盾危机。”

(三)加强助学贷款各利益主体的协调制度建设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政策执行手段的单一性与助学贷款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单一的政策手段已难以全面解决助学贷款的各种问题,因此要求政府在进行执行手段选择时,必须注重发挥政策手段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只有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制度安排才是可持续的;否则,精心设计的制度就可能很不稳定”。这个政策手段体系的精髓就在于倡导个利益主体的协调与配合。行政手段在这个陪合体系中起到主导地位,同时,应将法律手段、教育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纳入这个配合体系中,充分发挥政策手段的作用和优势。行政手段应该作为政策的稳定器,避免成为政策波动的振荡器。经济手段应当成为稳定国家助学贷款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稳定器,避免出现惜贷不贷的状况。宣传手段应当成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效传播的推进器,避免变成政策传播缺位的情况。

(四)高校在学生贷款后的管理

首先,高校应将诚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贷款学生信用意识的好坏影响着贷款的是否按时偿还。我们应注意到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但这些措施还不够,诚信教育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虽说也进了宣传橱窗,有些省份也编了诚信读本,但基本上都是短暂的,不到位的,效果也不好。教育的效果是和教育的时间成正比的。我们各高校都在说要加强诚信教育,但是却没有该怎样加强诚信教育的制度和措施。应当把诚信教育单独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学校的必修课范畴,让诚信教育进课本、进课堂、进思想、进习惯。其次高校要实实在在地建好专职队伍。最后高校协助银行对学生信息进行更新的工作,由于贷款毕业生的流动性比较大,银行很难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因此只有通过熟悉学生的培养单位高校来进行跟踪和个人信息的更新。

五、结论

对高校助学贷款,事关广大贫困家庭优秀子女的入学问题,事关高等教育平等问题,事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问题,所以,必须花大精力把助学贷款工作做实、做好。同时,还必须将助学贷款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层次。同时考虑到现阶段高校资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学后教育的可负担性和开放入学机会,政府和高校应该将重点放在扶贫性的学生资助项目而不是竞争性的资助项目。(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谢荣华.关于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2009.

[2]贾永梅.改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3

关键词:奖学金 助学金 德育 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87-02

一、研究述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和举措,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包括奖、助、贷、减免等多种资助类型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具体资助项目看,2008年各类奖学金发放金额为68.59亿元,占当年资助总金额的23.36%,奖励573.16万人;助学金资助金额92.02亿元,占当年资助总金额的31.33%,资助627.56万人。这两项占总资助金额的50%以上。可见,奖、助学金已成为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类型。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高校学生资助问题的日益重视,各高校和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地进行探讨,为我国高校的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目前,对于大学生资助政策主要有两类基本理念。一类是从社会公平角度阐述资助政策旨在让受助者个人获益的理念;另一类,是从培养人才角度,通过资助更多大学生完成学业,提高全民素质最终使国家受益。有研究者指出目前贫困生资助制度存着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资助体系尚不完善等方面的缺陷,尤其在具体实施中助困与育人存在脱节。对此,提出应坚持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去研究怎样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进行援助,不仅要经济资助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使其摆脱由贫困因素带来的思想、心理问题。

总体而言,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有关高校学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侧重于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资助理论和资助体系的分析。对国家已经出台的资助政策的诠释多,而对资助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较少;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经济资助的政策分析较多,从德育角度对大学生资助管理问题分析较少。研究内容存在着理论研究多,实证分析少;政策体系微观描述多,宏观深入系统研究少。

二、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奖、助学金制度由人民助学金制度发展而来,应该对大学生起到激励、导向和资助的作用。然而,当下我国部分高校仍未意识到贫困生资助制度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资助的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社会责任感的熏陶,使资助制度无形间变成了单纯的“扶贫”性质,只单方面为学生提供经济利益,忽略了“育人”的功能,其主要原因有:

其一,高校资助工作理念落后。目前,在我国部分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者的意识中,资助工作仍然滞留于经济层面,尚未认识到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他们只触及到资助工作的资助功能,没有认识到资助工作的育人属性,更未将其落实贯穿到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去。

其二,高校资助工作落实不够。诚然,我国高校实施的资助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多数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须客观冷静地看到,我们在落实资助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贫困学生的认定模糊、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的不完善、资助的后续工作缺失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资助工作的实效,影响了资助工作育人机制的构建与运作,迫切需要我们去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三、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的内涵

针对目前高校资助研究与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何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德育功能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难题。高校作为各项资助政策的直接贯彻者,唯有构建高校奖、助学金的德育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奖、助学金对大学生的情感、激励和导向功能,努力构建情感、激励、导向三结合的高校奖、助学金德育机制,从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和责任层面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进步成才,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4

现在,很少有人否定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和这种差距可能给社会稳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日益扩大的东西部差距不仅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稳定,而且还将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和国家现代化的步伐。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要不要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而在于怎样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西部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倾斜和支持,而且还需要国家在财政上的援助,在这一点上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在给予西部怎样的政策支持和如何在财政上对西部进行援助的问题上观点却并不一致。关于政策方面的倾斜与支持问题作者已在另外的文章中进行了分析,本文只对援助西部地区的财政方式进行探讨。

一、对财政援助方式的评析

向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必要的援助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今世界上,援助制度通常被视为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完全由政府运作的最基本的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制度。因为,只有中央政府才可能按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要求以及兼顾局部利益、当前利益的需要,使国家财力在各地区间统筹分配,因此,国家应该承担起对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援助的主导责任。国家的责任不仅体现在推动援助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监管运行等方面,尤其直接、具体地体现在国家承担的财政责任上。

这种援助方式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中央的援助意愿,而且取决于中央的财政能力。我国作为一个人均GDP还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每年能够用于援助西部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资金注定不会太多,而需要援助的贫困地区覆盖面又比较大,能够实际投入到每个地方的资金肯定是很有限的。虽然这些年来随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财政收入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的来看,中央财政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例仍然比较低,而中央开支预算增长比财政收入增长的更快,中央财政赤字也同时出现了快速增长(中央财政赤字由1998年的960亿、1999年的1797亿,逐年上升到2000年的2299亿、2001年的2598亿、2002年预算达到3098亿[1]),能够用于向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财政能力仍然有限,与援助需求的差距依然会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就是国家依靠政策手段和中央的行政权威能够具备相当强的财政吸取能力,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援助也还是有限度的,否则又会出现新的区域矛盾,那就是过多地牺牲东部发达地区的利益,不仅会拖东部发展的后退,而且会引起东部地区的不满。因为,以转移支付为基础的国家援助更主要和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减高补低、取多予寡,或者说是一种杀富济贫的援助方式,是用东部发达地区纳税人的钱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捐助。转移支付的过快增长,容易使东部人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会激化地区间的矛盾,尽管这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东部享受了西部没有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同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长期依靠国家援助,又容易产生吃嗟来之食的感觉和等靠要的矛盾心理,援助增加了就是国家应该,援助减少了就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抱怨情绪。结果,在国家援助政策的实施上,如果援助方式使用不当,援助力度把握不好,中央政府往往会扮演两面都不讨好的难堪角色,即东部和西部都不满意,都会抱怨。

这种援助方式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中央的财政能力,并且还取决于援助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分配方式、成本和损耗控制及使用效率。首先,援助政策的实施本身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的。因为在援助对象的选择与确定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以确定这些援助资金给予谁和给予多少,如果不充分获取和掌握这信息,就很容易出现真正贫困的未得到援助,而不该援助的反倒受援助等决策失误。在确定了援助对象之后,要把这些援助发放到受援对象手中,也需要人去作,也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尤其是在援助资源由多个部门分散掌握、分散使用的情况下,援助成本不仅必不可少,而且是比较大的。其次是援助损耗,就像水在渠道里流淌,只要是渠道长了,就必然会出现水的损耗,不管我们如何花精力疏通和加固渠道,这种损耗也难以避免一样,援助西部地区的财政资金在经过众多部门、众多环节的支配之后也同样存在着损耗。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援助资金和物资都能最终到达援助对象手中,有不少援助资金和物资在援助过程中被挪用或被截留甚至被贪污,援助资金和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呈现明显的缩水效应。通过强化监管可能减少一些这类损耗,但要根除却非常困难。

小结:正是鉴于政府掌握的资源尤其是财政资源的有限性,鉴于援助过程中存在着成本和损耗以及援助政策不适当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因此,研究援助西部地区的财政策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怎样尽可能地降低援助成本,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援助损耗,使西部那些应该受到援助的对象能够充分地享受到国家援助带给他们的好处,提高国家有限的援助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对财政援助的建议

1、在援助对象的确定上应进一步细分和明确

援助对象范围宽泛和瞄准性不强,会导致援助资金的稀释和遗漏效应。比如,扶贫资金主要运用在592个国定贫困县,然而,目前国定贫困县的大约2亿人口中,只有2000-3000万贫困人口,因而绝大部分扶贫资金可能稀释到非贫困人口头上。以前贫困县中贫困人口比例高一些,但是上述稀释作用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反过来,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现有贫困人口大约一半位于非贫困县,在现行扶贫资金分配体制下,这些贫困人口能够获得的帮助微乎其微。由于瞄准对象与地区和县级行政区划直接联系,难以排除地方政府出于利益动机挪用资金,或者把资金利用到对财政能力增加最为敏感的领域,这些领域与扶贫目标并非总是吻合。由于存在申请方和审批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加上职能部门人员寻租动机和行为的影响,导致扶贫资金瞄准错位,甚至发生所谓“穷人带帽子,富人拿票子”、“扶假贫,假扶贫”之类现象。虽然仍有必要沿用贫困县概念,但是与10多年前相比,贫困人口在县一级的集中度显然已经大为下降。为了提高扶贫政策目标瞄准的准确性和资金利用效率,需要把扶贫资金拨款单位从县为单位改变为以乡为单位,保证所有贫困村都能获得扶贫资金。另外,还应当总结以往扶贫资金使用的成功经验,在更好发挥农户和自治组织对扶贫资金的监督作用基础上,加大扶贫资源直接分配到农户的比例。还应当加强对贫困分布及其变动的独立的监测。近年国家统计局农调查队已经进行了这一工作,并形成和出版了专题报告。应当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并不断完善。

2、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稳定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采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调控地区差距,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原有的转移支付方式很不规范,而且没有制度化,分配方法极不科学。以税收返还这种主要的转移支付方式为例,其分配方法主要采用以1993年为基数,每年维持1:0.3的增量返还,即各省的增值税、消费税每增长1%,中央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增长0.3%,返还的数额大小与地方财力的增长成正比,其结果是经济越发达、税收收入增长越快的东部地区,其返还的数额也越大,返还数额越大地方投入也越多,地方经济增长就越快,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基数低,增长缓慢,返还的数额小,这种恶性循环极不利于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调整。财政转移支付的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转移支付结构问题,目前中央对西部的转移支付拨款结构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实际上多达六种形式,即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和其他补助,单是中央的专项补助拨款就多达几十种,数额达几百亿元,且分散掌握在不同的部门,其类型过于复杂;二是对于一些地方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主要通过专项补助方式加以调节,而专项补助的确定有很大的随意性,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看,专项拨款虽然较无条件拨款更能体现中央宏观调控意图,提高补助效果,但其分配程序不易规范,易引起腐败现象。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近期内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必须根据当前的形势加以规范,重新调整返还数,并逐步创造条件,在稍长的时期内,尽快建立规范的按因素法支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还应加强对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专项拨款补助,中央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如财政补贴、扶贫救济、文教卫生补助、边疆地区补助、基本建设补助,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以及“专项补助费”等各种专项补助分配和使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尽可能降低这些援助资金的使用成本,减少援助损耗,提高援助效率,在今后可考虑将其纳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与实施的统一考虑因素之中。

此外,应在总结过去省区之间对口支援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东西部对口支援的力度,并对我国实施横向转移支付的方式和制度进行探索,逐步提高横向转移支付在整个转移支付中的比重。对口支援和横向转移支付的重点应放在西部的民族地区,这既有利于西部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团结,通过发达省、市按照“支援为主,互补互济,积极合作,共同繁荣”的原则,在资金和物资投入、科技进步和人才培训上给予西部民族地区有力的帮助,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

3、改革中央财政援助资金的使用方式及使用领域

(1)在中央财政援助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有条件的专项援助,要求地方必须对援助项目进行配套投入,结果那些的确贫困的地方往往因为拿不出配套资金而得不到中央的援助。因此,必须改革现行“一刀切”的中央与地方公共投资分配制度,有区别地规定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原则上人均GDP相对于全国人均GDP水平愈低的地区,地方配套资金比率越低,反之亦然。只有这样,才能使西部那些确实贫困,地方财政困难的地区得到更多的中央援助。不然,就会出现越是贫穷落后,越是没有办法拿出规定比例的配套资金的地方,就越是难以得到中央投资援助的现象。

(2)调整政府财政援助资金的使用重点,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和农村义务教育应当成为政府援助资金的优先领域。在过去援助资金的使用上,包含从生产加工项目投资,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到改善生态环境,修建基础设施,信息咨询,产品销售与储藏服务,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直至救济和建立社会安全网的极为广泛内容。虽然上述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实施重点主要集中在帮助农民和农村企业投资生产性项目(如农产品和工业加工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来说,在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却没有多少进展,农村义务教育也依然非常困难。通过帮助农民进行项目投资和发展生产来摆脱贫困,政策动机是好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投资什么项目都存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进行的生产性投资,还受到交通、信息、市场销售和技术、人才、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在项目选择上的“越俎代庖”,即便贫困人口能够获得贴息贷款,项目的成功机会及效益也是难以保证。因此,有的地方出现了给贴息贷款贷农民也不敢贷的现象,因为他们害怕投资失败后会使他们的生活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甚至负债累累。对于那些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贫困人口来说,虽然生存和发展都很重要,但首先需要解决的还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问题。我们必须要像重视城市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一样地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与救济,而不应该等到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危及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的时候才去考虑。国家必须承担起解决贫困人口最低生活需求的责任,贫困人口的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应当成为政府财政援助资金使用的一个优先领域。

西部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知识上的贫困。发展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说明,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长期贫困减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西部农村基础义务教育都应当成为我国政府转移支付的又一个优先领域。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也是国民教育,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义务教育也是国家行为,即政府有责任担负起提供有利于儿童入学的各种条件及机会,人民也同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国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下放到地方政府,在经济上落后特别是在贫困现象比较集中的西部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税费征收基础较小,加上家庭支付能力也较低,难以支撑义务教育的发展,许多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甚至连正常的办公经费都不能保证,发生的极端情况就是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所展现的画面:孩子们或者失学,或者即便能够上学,也没有得到最起码的知识训练和教育。因此,国家必须主动负担及统筹起全民义务教育的责任,特别是中央一级的教育投入与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向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农村基础义务教育应该成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优先领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增强西部地区的长期发展能力,增加财政援助资金用于西部农村教育的比重,是一项利在当代和功在千秋的大事。

4、国家财政援助与农业税收政策的协调

相对于城市老百姓800元的税收起征点而言,农民(包括那些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从来就没有一个税收起征点,即使他们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需要国家给他们提供援助。国家每年都要拿出数量额巨大的财政资金去进行农村扶贫,却又不肯改变向所有农民(包括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征税的税收政策,这种政策上的矛盾不仅使农业税收与农村扶贫援助的效果互相抵消,而且在事实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农民——贫困地区的农民,他们既是纳税主体,同时又是扶贫对象,这种角色上的尴尬,说明了我们在农业税收政策和扶贫援助政策上的矛盾与尴尬。我们在农业税收政策与扶贫政策上的矛盾,把农民放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既是纳税主体,同时又是扶贫对象,他们一手向国家纳税,一手接受国家的扶贫资助!就算是城乡有别的政策不能改变,每月800元收入的税收起点只适用市民而不适用于农民,但至少,我们在核定贫困对象、贫困县时所使用的贫困线收入标准,应该很自然地成为农民是否纳税的起点。在贫困线之上的农民才能成为纳税主体,应该排除在扶贫对象之外;在贫困线之下的农民作为扶贫对象,应该排除在纳税主体之外。也就是说,同一主体不应该同时成为税务部门和扶贫办的瞄准对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农民既是扶贫对象,同时又是纳税主体的双重角色的尴尬,也才能避免农业税收与扶贫援助相互矛盾、相互抵消的政策尴尬。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低下且增收难度较大,农民负担问题也比较突出,国家应该考虑对农业税至少是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税收实行减免政策。减免农业税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样也就是扶贫援助,而且是成本最低、效率更高和更直接的扶贫援助!因为减税政策直接以贫困对象定目标,所以,与目前的政策相比,它既可以更直接地帮助穷人,又可以大大地减少征税和扶贫的成本及耗费,减少为征收数额并不大的农业税而设置的农村税务机构和为实施扶贫计划而设置的那些累赘的、代价高昂的扶贫机构,使目前供职于这些机构的有为之土,可以将他们的才智贡献到更有用途的事业中去。

5、国家援助与农业补贴方式改革

“目前,我国现行的农业补贴的范围主要有:一是食物安全储备补贴;二是国内粮食补贴;三是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四是环保补贴;五是贫困地区补贴;六是价格支持措施即粮棉定价收购及保护价收购;七是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年补贴及支出额在1800亿元左右。在农业补贴的方式上,主要采取的是‘暗补’的方式,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给农业生产者(WTO规定应补给农业生产者),而是补给了中间环节”[2].除了农村开荒补助费、草场改良保护补助费、造林补助费、林木病虫害防治补助费以及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外,其他各项补贴都属于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很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都是隐含在价格之内的价内补贴,具有隐蔽性特征,这种“暗补”方式并不为大多数生产者所知晓,农民得到的很少,对生产的直接刺激力度不大。以粮食补贴为例,政府出了钱,有相当一部分补贴流失在粮食流通领域,用于支付人员经费和弥补经营亏损上去了,而粮食企业亏损持续发生,财政补贴负担日益沉重。就改革农业补贴方式而言,建议在以下方面作些尝试:一是取消对粮食流通领域的价格补贴,按农民销售农业产品的收入,将农业补贴直接补贴到农民个人;二是突出补贴重点,主要是对粮食主产区和棉花主产区的农民进行农业补贴;三是根据粮棉产区农民上年度成本调查结果,加上合理利润的情况确定合理的补贴标准,也可实行比例办法或固定数额法;四是补贴资金来源,可以利用现有粮食风险基金来源,不足部分主要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五是公开透明,对农业补贴实施公示制度,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还要加强审计和财政监督,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总之,过去实行的以“暗补”为主的农业补贴比例过高,农民既得不到也感觉不到,援助资金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应考虑将农业补贴由暗补转变为明补,将间接补贴转变为直接补贴,使受援助者充分了解国家的补贴政策,充分感受到国家给予的帮助和温暖,减少贫困地区农民对国家援助的抱怨情绪,避免因援助方式使用不当而产生的负面作用。

6、加强援助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援助资金使用效率

在我国现在的援助体制下,中央很多部委都掌握着一定的援助资源,甚至一些部委下面的司局处也各有名目繁多的专项资金。这种格局不仅加大了援助资金的使用成本,而且政出多门,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很难保证援助的效率。同时,在援助资源由多个部门分散掌握的情况下,还导致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与监督审计。虽然中央非常重视对援助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然而事实证明,给定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通过政府内部一个行政机构审计约束另外一个行政机构行为,存在很大成本和种种困难。即便审计发现存在问题,也难以通过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建议将这些政府部门分散掌握和使用的各类援助资金相对集中管理,以便于管理与监督,减少援助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和损耗,提高其使用效率。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5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导向功能;育人

一、高校助学政策体系对青年学生导向功能出现的偏离

导向功能是政策的基本功能,任何政策的制定都试图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朝着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指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引导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感恩社会、励志成才,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呈现出一些负面效应。

(一)“等、靠、要”思想显现

现行的高校助学政策体系中,主要的资助形式为“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以及“临时困难补助”等无偿资助,只强调权利,而对义务没有要求。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在调查中,44%的学生选择了教育费用就应该由国家支付,在最愿意接受的资助方式的选择来看,仍然还有27%的学生选择了“国家助学金等无偿资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想要得到“免费午餐”的学生依然存在,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的事,这部分学生即使获得了贷款,对于还贷肯定也是消极的态度,眼睛都盯着不用偿还的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此外,一部分青年学生以经济困难为借口,争着抢着当困难学生,还认为勤工助学耽误时间,助学贷款需要偿还,对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的奖助学金和补助非常感兴趣。可见,由于无偿性资助的比例过高,造成青年学生群体中不劳而获的思想日益凸显。

(二)诚信意识缺失

随着国家资助力度和金额的逐步加大,覆盖面已经达到20%。政策规定获取数千元的无偿资助资金唯一条件就是“家庭经济的困难”,高校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也都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不菲的经济利益对于已经工作的人群来讲都显得很可观,对于在校的青年学生势必构成了潜在的物质诱惑,受从众心理的驱使,部分非困难学生也必然会提出对利益的需求。那么,“伪贫”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很多非困难学生正是为了无偿获取这份“待遇”,置诚信于不顾,找关系,托朋友去制造一份假的证明,从而挤入等待“免费午餐”的队伍中。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也会为了享受更高级别的“待遇”,博取政策倾斜,在调查中,就有22.3%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表示为了得到资助,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时会放大家庭困难程度。另外,获取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偿还问题上,拒不还贷、不知去向等现象的频频发生也反映了部分青年学生的诚信缺失。

(三)奢侈消费滋生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随着国家对困难学生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资助力度的不断扩大,资助项目不断增多。由最初的省政府奖助学金1000元到1500元再到2000元,过渡到现在的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和国家助学金的人均3000元标准,数额逐渐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困难学生,但同时让部分学生认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大学获得资助如此的容易,对资助资金的利用不尽如人意。有的青年学生在拿到助学金后请客吃饭,购买时尚高档消费品,赶时髦烫头发等等,出现与资助目的相悖的消费行为。

二、教育性淡漠――高校助学政策育人功能偏离的主要原因

(一)重经济解困轻精神帮扶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压力是什么”时,40.9%的学生认为是“经济”;11.8%的学生认为是“学习”;5.4%的学生认为是“情感”;13.2%的学生认为是“人际交往”;25.7%的学生认为是“就业”,此外受访者中有36.5%的学生认为身边困难学生的类型为双困生(需要经济和思想心理上的援助),7.8%的学生还选择了多困生(各方面能力较差)。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外,由于他们多来自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地区,文体活动等综合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性格内向,自尊而又敏感,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单纯从经济上解困无法根本解决学生的困难问题。而现行资助政策偏重于经济资助,对于精神扶持方面是欠缺的,没有把帮贫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无偿发放的“爱心”书包在校园中没有人用,因为青年学生谁都不想被贴上“困难”的标签,不想在校园中迎来其他同学另类的眼光。单一的物质帮扶由于缺乏情感体谅、人格尊重等精神层面的救助内涵往往容易让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使困难学生陷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难。

(二)重资金发放轻助后管理

翻阅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文本,“严格发放程序,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坚决杜绝资助资金被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这样的文字描述屡见不鲜。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在制定相关资助政策和实施细则时,都制定了严格的发放标准和程序。但是政策过分侧重于资金发放的前半段,对资金的后续使用对高校的要求就是禁止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而对受助者的要求往往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实质性的政策规定。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条文中没有对学生提出受助后的明确要求,加上资助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较少,基本上都由兼职的学生辅导员来负责此项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资金的发放上也都采取“一发了事”的做法,只要学生拿到钱,没有意见就相安无事,整个过程简单粗糙。对于这些数额不菲的资助用在何处,如何使用等相关的助后管理则被忽视,缺乏对受助学生的后续跟踪和有效引导,导致一些受助的学生不重视或不珍惜得到的资助,甚至出现个别青年学生奢侈消费,肆意挥霍资助钱物的现象。

(三)重强势给予轻主观需求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能否产生实效,达到目标,不是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可以决定的,它与政策的客体有重要的关系。高校青年学生作为政策实施的目标群体,其需求是不同的。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的资助还是在国家的统一行政安排下进行。国家指定政策然后自上而下地逐层执行,行政管理的色彩依然浓厚。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势给予忽视困难学生主观需求,对谁资助,如何资助都是由政策主体说了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学生对现行的资助方式在保证受助者“享有尊严”方面的满意度很低,可见这种方式由于被动地接受着他人的帮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创伤,自卑感在增加,也慢慢掩埋了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一些青年学生渐渐习惯了这种强势给予的资助,“自助”意识缺乏,将解决困难寄托于政府和学校的高额资助,不愿意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努力学习,更不愿意为了那微薄的勤工助学薪酬而去劳动。这种出于责任的强势给予显然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与高校助学政策的本意产生背离。

三、高校助学政策体系对青年学生导向功能的诊治

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资助的出发点是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但是单方面的“扶贫”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单方面的“扶贫”也已不能确保青年学生顺利满意地完成学业,他们需要在大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高校执行助学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资助政策的正向育人功能,把政策要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把物质资助与精神支持相结合,把服务管理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把满足青年学生当前需求和支持青年学生长远发展相结合,把育人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一)通过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激励学生

设立国家奖学金目的是为广大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成才导向和成长榜样,促使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努力进取。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颁授给优秀大学生的最高荣誉,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在评定过程中严格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把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强、群众基础牢、被学生普遍认为优秀的大学生推荐出来,让“身边榜样”成为在校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懈动力。与此同时,深入挖掘他们勤奋的学习态度、感人的学习经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刻苦学习,锻炼意志品质,勇于创新实践,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通过助学贷款以诚信教育学生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大学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借助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利用有利契机,向青年学生深入宣传贷款意义,培养诚信理念,践行诚信实践,在校园内有效推进诚信教育,减少贷款违约现象。在办理助学贷款时,首先通过开展专门的宣传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贷款流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助学政策对他们的关爱,懂得遵守信用,履行协议,身体力行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长久有序的实施。其次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信用是现代社会中维护正常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个人信用又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个人征信体系。为了让学生认识现代个人征信体系,高校应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通过邀请专家讲授信用知识、观看诚信教育片、发放诚信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诚信知识。

(三)通过人文助困以关爱培养学生

高校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应当以“人文助困”的形式关爱青年学生群体。首先要从生活细节上帮助学生,如在高校“绿色通道”工作上,除了帮助学生办理缓缴费用手续外,可以根据学生入校时的经济状况立即给予帮助,发放数额不等的补助金或生活学习必备物品。在每年学生新年返乡购票期间,向困难学生发放返乡路费补助;对于过年留校的学生,学校也应组织专场年夜饭等活动。遇到重大旱涝灾害,学校应及时调查受灾家庭学生,向他们发放专项补助。其次,从心理上引导学生。青年学生在社会阅历、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容易在思想上困惑迷茫、心理上自卑忧虑、情感上孤独寂寞,影响个人成长。高校应在资助过程中引入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定他们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信念,使他们彻底走出家庭经济困难的阴影,微笑面对学习生活。此外,在资助过程中,还应因材施教,帮助困难学生拾遗补缺,提升专项能力,在开设第二专业、外语、计算机培训考证班时,为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费用减免,为他们提高自身竞争力创造条件;在毕业择业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则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并提供针对性的毕业生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 李庆豪,沈红.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优化与重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03).

[2]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 韦颖.社会公平视野下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价值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4] 莫世亮.浙江省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5] 粟莉.论国家新助学政策体系的导向功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3.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6

导向功能是政策的基本功能,任何政策的制定都试图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朝着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指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引导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感恩社会、励志成才,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呈现出一些负面效应。

(一)“等、靠、要”思想显现

现行的高校助学政策体系中,主要的资助形式为“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以及“临时困难补助”等无偿资助,只强调权利,而对义务没有要求。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在调查中,44%的学生选择了教育费用就应该由国家支付,在最愿意接受的资助方式的选择来看,仍然还有27%的学生选择了“国家助学金等无偿资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想要得到“免费午餐”的学生依然存在,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的事,这部分学生即使获得了贷款,对于还贷肯定也是消极的态度,眼睛都盯着不用偿还的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此外,一部分青年学生以经济困难为借口,争着抢着当困难学生,还认为勤工助学耽误时间,助学贷款需要偿还,对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的奖助学金和补助非常感兴趣。可见,由于无偿性资助的比例过高,造成青年学生群体中不劳而获的思想日益凸显。

(二)诚信意识缺失

随着国家资助力度和金额的逐步加大,覆盖面已经达到20%。政策规定获取数千元的无偿资助资金唯一条件就是“家庭经济的困难”,高校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也都没有附加任何条件。不菲的经济利益对于已经工作的人群来讲都显得很可观,对于在校的青年学生势必构成了潜在的物质诱惑,受从众心理的驱使,部分非困难学生也必然会提出对利益的需求。那么,“伪贫”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很多非困难学生正是为了无偿获取这份“待遇”,置诚信于不顾,找关系,托朋友去制造一份假的证明,从而挤入等待“免费午餐”的队伍中。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也会为了享受更高级别的“待遇”,博取政策倾斜,在调查中,就有22.3%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表示为了得到资助,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时会放大家庭困难程度。另外,获取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在偿还问题上,拒不还贷、不知去向等现象的频频发生也反映了部分青年学生的诚信缺失。

(三)奢侈消费滋生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随着国家对困难学生群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资助力度的不断扩大,资助项目不断增多。由最初的省政府奖助学金1000元到1500元再到2000元,过渡到现在的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和国家助学金的人均3000元标准,数额逐渐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困难学生,但同时让部分学生认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大学获得资助如此的容易,对资助资金的利用不尽如人意。有的青年学生在拿到助学金后请客吃饭,购买时尚高档消费品,赶时髦烫头发等等,出现与资助目的相悖的消费行为。

二、教育性淡漠――高校助学政策育人功能偏离的主要原因

(一)重经济解困轻精神帮扶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压力是什么”时,40.9%的学生认为是“经济”;11.8%的学生认为是“学习”;5.4%的学生认为是“情感”;13.2%的学生认为是“人际交往”;25.7%的学生认为是“就业”,此外受访者中有36.5%的学生认为身边困难学生的类型为双困生(需要经济和思想心理上的援助),7.8%的学生还选择了多困生(各方面能力较差)。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外,由于他们多来自经济不发达、文化落后地区,文体活动等综合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性格内向,自尊而又敏感,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单纯从经济上解困无法根本解决学生的困难问题。而现行资助政策偏重于经济资助,对于精神扶持方面是欠缺的,没有把帮贫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无偿发放的“爱心”书包在校园中没有人用,因为青年学生谁都不想被贴上“困难”的标签,不想在校园中迎来其他同学另类的眼光。单一的物质帮扶由于缺乏情感体谅、人格尊重等精神层面的救助内涵往往容易让经济困难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使困难学生陷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难。

(二)重资金发放轻助后管理

翻阅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文本,“严格发放程序,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坚决杜绝资助资金被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这样的文字描述屡见不鲜。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在制定相关资助政策和实施细则时,都制定了严格的发放标准和程序。但是政策过分侧重于资金发放的前半段,对资金的后续使用对高校的要求就是禁止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而对受助者的要求往往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实质性的政策规定。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条文中没有对学生提出受助后的明确要求,加上资助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较少,基本上都由兼职的学生辅导员来负责此项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资金的发放上也都采取“一发了事”的做法,只要学生拿到钱,没有意见就相安无事,整个过程简单粗糙。对于这些数额不菲的资助用在何处,如何使用等相关的助后管理则被忽视,缺乏对受助学生的后续跟踪和有效引导,导致一些受助的学生不重视或不珍惜得到的资助,甚至出现个别青年学生奢侈消费,肆意挥霍资助钱物的现象。

(三)重强势给予轻主观需求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能否产生实效,达到目标,不是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可以决定的,它与政策的客体有重要的关系。高校青年学生作为政策实施的目标群体,其需求是不同的。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的资助还是在国家的统一行政安排下进行。国家指定政策然后自上而下地逐层执行,行政管理的色彩依然浓厚。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势给予忽视困难学生主观需求,对谁资助,如何资助都是由政策主体说了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学生对现行的资助方式在保证受助者“享有尊严”方面的满意度很低,可见这种方式由于被动地接受着他人的帮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创伤,自卑感在增加,也慢慢掩埋了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一些青年学生渐渐习惯了这种强势给予的资助,“自助”意识缺乏,将解决困难寄托于政府和学校的高额资助,不愿意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努力学习,更不愿意为了那微薄的勤工助学薪酬而去劳动。这种出于责任的强势给予显然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与高校助学政策的本意产生背离。

三、高校助学政策体系对青年学生导向功能的诊治

目前高校对青年学生资助的出发点是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但是单方面的“扶贫”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单方面的“扶贫”也已不能确保青年学生顺利满意地完成学业,他们需要在大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高校执行助学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资助政策的正向育人功能,把政策要求与学生需求相结合,把物质资助与精神支持相结合,把服务管理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把满足青年学生当前需求和支持青年学生长远发展相结合,把育人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一)通过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激励学生

设立国家奖学金目的是为广大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成才导向和成长榜样,促使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努力进取。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颁授给优秀大学生的最高荣誉,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学习,全面发展、立志成才。在评定过程中严格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把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强、群众基础牢、被学生普遍认为优秀的大学生推荐出来,让“身边榜样”成为在校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懈动力。与此同时,深入挖掘他们勤奋的学习态度、感人的学习经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刻苦学习,锻炼意志品质,勇于创新实践,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通过助学贷款以诚信教育学生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大学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借助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利用有利契机,向青年学生深入宣传贷款意义,培养诚信理念,践行诚信实践,在校园内有效推进诚信教育,减少贷款违约现象。在办理助学贷款时,首先通过开展专门的宣传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贷款流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助学政策对他们的关爱,懂得遵守信用,履行协议,身体力行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长久有序的实施。其次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信用是现代社会中维护正常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个人信用又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个人征信体系。为了让学生认识现代个人征信体系,高校应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通过邀请专家讲授信用知识、观看诚信教育片、发放诚信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诚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