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例6篇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1

徐庶进曹营歇后语解析:

徐庶进曹营这其实是根据典故而来,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徐庶进曹营歇后语,歇后语《徐庶进曹营歇后语》。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其它相关歇后语:

1、徐庶进曹营——心不在焉;一言不发

2、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4、曹操背时遇蒋于,胡豆背时遇稀饭——倒霉透了;

5、曹操的人马——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6、曹操杀蔡瑁——上当受骗;操之过急

7、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8、曹操用计——又尖又滑

9、曹操遇关公——喜不自喜

10、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1、华容道上放曹操——不忘旧情

12、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4、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15、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6、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7、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18、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9、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2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1、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22、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2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4、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2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2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8、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2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1、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32、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33、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34、孔明夸诸葛——自夸

35、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36、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37、战地诸葛亮会——集思广益

38、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39、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40、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41、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42、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43、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44、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45、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46、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计上心头

47、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48、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4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50、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51、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52、蔡辐迎刘备——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53、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

54、甘露寺里的刘备——安然无恙

55、刘备编草鞋——内行

56、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57、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58、刘备遇诸葛——无话不说

59、刘备有舅子——孙权

60、刘备的兄弟——红的红,黑的黑

6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62、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63、关云长剖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64、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65、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66、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67、关云长刮骨疗疮——苦无其事

6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69、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70、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71、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72、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73、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

74、黄飞虎战关云长——刀对刀

75、长板坡上的赵子龙——单枪匹马

76、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

77、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

78、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2

《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向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们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1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范文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演义中学生读后感范文1书中描写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通天文,下达地理,采用多角度立体描写。

刘备纳了水镜先生的真知灼见:“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于是,三顾茅芦,请诸葛亮出山相肋,虽关张不悦,虽大雪漫天,天寒地冻,虽一而再,再而三,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备终求得孔明出山为军师。此既写刘备求贤如渴,又写了诸葛亮恃才高傲。

曹操谋士程昱评价徐庶曰:“十倍于昱”。徐庶评价诸葛亮十倍于自己,孙权谋士鲁肃评价诸葛亮十倍于己。诸葛亮也自比管仲、张良。可见诸葛亮是个高人中的高人。

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审时度势,精当了得: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是上天拿来资助刘将军的。又曰:“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刘备闻言,顿首拜谢。只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芦,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诸葛亮出山首战用火攻,次战也火攻再加水淹,大败曹军,建立奇功。在关张心目中树立了绝对权威,也让曹操尝到了诸葛亮的厉害,由不识到认识,初知他是个不好对付的敌人。

周瑜年少英雄,可他打曹操用的反间计,苦肉计皆被诸葛亮一一识穿,周瑜为东吴计也为嫉妒驱使,当然容不得诸葛亮,几次要杀亮,皆被鲁肃劝止,诸葛亮在七星坛作法借得东南风后,即由赵云保护逃逸,又让周瑜扑了个空,真乃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矣。

鲁肃劝周瑜杀亮不如劝亮降归东吴,孙权谋士诸葛瑾乃亮之兄也,受命劝亮,打出亲情牌,亮接招打出忠义加亲情两全牌。亮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团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瑾思曰:“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也。”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

我看以后小说诸葛亮式人物的描写,离不开《三国演义》的写法。由此脱胎而来,有比较成功的范例,如罗贯中的弟子施耐庵写《水浒》中的梁山军师吴用也大有诸葛亮的气质神韵。不少计谋是诸葛亮的变化。后世把诸葛亮当成鞠躬尽萃,死而后已,忠诚报国,聪明智慧,谋略大家的代名词。足见小说把诸葛亮写活了,后世很难超越。

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范文2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我都看了N遍了。

它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是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故事。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本书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故事叙述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和赵云.其中,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物是诸葛亮.虽然周瑜和诸葛亮一样聪明过人,足智多谋,但是,他心胸狭窄,处处为难诸葛亮,想尽办法加害于他.竟然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还要他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就按军法处置.而诸葛亮却以国家大事为重,顾全大局,从容应对,既巧妙地避开了周瑜的无端加害,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无人能比。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充满智慧的了不起的人物。书中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典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典韦。当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范文3读书与不读书,你的世界差别会很大。在这个寒假里,我再次阅读了一遍《三国演义》这本书,目前为止我已经阅读过第三遍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至今一直激励着我前行。我也要学习并发扬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此书可谓是英雄荟萃:一身是胆的赵子龙、单刀赴会的关云长、乱世奸雄曹阿瞒、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书中人物个性鲜明,有的胆大包天,有的大人大德,有的笑里藏刀,故事的连续性极强,有很多地方耐人寻味。给人们留下了一种荡气回肠,无法释怀的感受。我想__当年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也跟我一样爱不释手吧!

该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便是“武圣”关羽了。他在“过五关斩六将”中,颇有大将风范。仅凭一批赤兔马,一把青龙堰月刀,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曹军的六员大将斩于马下。他那英勇无畏、坚持不懈的品质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回想我自己,在学习上,我有时会知难而退;在生活中,我做事亦会有头无尾,半途而废。但了解了关羽的这种坚韧、无畏的品质后,我深深感觉到他就是我效仿的好榜样。

想必诸葛亮的足智多谋都已经家喻户晓了。他让我最敬佩的便是《草船借箭》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懂天文,又有许多过人之处。他答应刁难他的吴军大督周瑜三天就能借到十万支箭,并立下了军令状,信心满满地去草船借箭。借箭时身边还带着鲁肃,竟然不担心鲁肃会抢自己的战功。最后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利用曹军胆小的软肋,顺利智取了十万支箭,连一直嫉妒他的周瑜都不得不服他。诸葛亮的这种宽广胸怀和满满自信,让我无法释怀。我知道我不能仅有敬佩之情,我更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国演义》里故事众多,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历史知识,不仅让我们通晓人文地理,也是青少年从小立志不可缺少的书目!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多读书,多看报,秉承传统精神,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范文4《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F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后三个时期比较熟悉,也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国演义》中刻画了2多个人物,印象最深的,文属诸葛亮,武属关羽。

说起诸葛亮,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至于关羽,则是忠、义、勇的象征。但缺点就是有些自负,此处也就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三国演义中学生读后感范文5三国演义这部书的人物形象性格显露无遗、活灵活现,也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好坏都不能隐埋,所以我们要改掉缺点,每件事做的更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写的是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五个时段:黄巾起义、董卓掌权、群雄争割、三分天下、三国归晋。黄巾起义始于巨鹿人张角,因为看不惯朝政腐败,因此发动黄巾起义。而刘、关、张就此桃园结义,为朝廷效力。不久就灭了黄巾军。刘备的力也一天天强起来。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误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进京。结果何进被十常侍杀后,董卓就掌权了。曹操曾想杀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为拉拢人心,封袁绍为勃海太守,出让了赤兔驹给吕布。逼得诸侯联军抗董,虽败军了,但最后也给吕布所杀。张飞、关羽、刘备三顾茅庐后,请出隐居山林诸葛孔明。诸葛亮提出了联吴抗曹等计划,使刘备的大业扎下了结实的基础。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灭了袁绍、吕布,吴、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占据强大的北方,刘备占据西蜀、荆州等,孙权占据江东。从而崛起吴、魏、蜀,三分天下。最后,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逐渐去世。蜀、吴都归降魏主司马炎,三国一统归西晋。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关羽,冲动鲁莽的张飞,昏庸无能的刘禅,谨慎多疑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欢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为刘备出谋划策,建功立业,使他独据一方,不愧为“卧龙”。可惜与诸葛亮平等的“凤雏”庞统不幸遇难落凤坡。

《三国演义》里的《三顾茅庐》最令我记忆深刻。在这个故事中,我学会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想学做一件事,就不要怕遇到挫折,要三顾茅庐,只要用你的真诚打动对方,就一定能行。还有一个故事:在刘备起兵七十万水陆并进攻吴为关羽报仇时,张飞冲动鞭打两个部将,在晚上两个怀恨在心的部将因一怒之下杀死了酒醉未醒的张飞,一代虎将死于非命。也告诫了我不要鲁莽行事,意气用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3

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我喜欢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4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 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 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三国志平话》;情节划分;故事探源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8-0046-02

《三国志平话》(以下简称《平话》)下卷基本上是蜀汉兴亡史的叙述,23条图目中以蜀汉内容为标题的就达到21条,“以蜀汉为正统”的思想观念在下卷得到淋漓尽致的显现。为明晰下卷所叙事宜,本文即以下卷23条图目为线索,将其所叙三国故事划分为六个情节,并依次对各个情节故事作一番简要探源,以期明了说书艺人是如何将蜀汉集团塑造为三国历史主导方的。

一、庞统现孔明平叛

此情节包含庞统谒玄德、张飞刺蒋雄、孔明引众现玄德等三个故事,主要叙述庞统因刘备不识己之才干,鼓动四郡反叛,诸葛亮遂安排众将平叛,刘备终得军师庞统、武将黄忠魏延。

《平话》中卷结尾言周瑜欲杀刘备,下卷即以此开篇,并言周瑜病逝于巴丘,与史无误,然又言其是被诸葛亮、张飞所气,乃至“金疮气破”,病发而亡,则纯系《平话》的夸张与渲染,无非是以周瑜气量狭隘来衬托诸葛亮智谋过人。至于《平话》言庞统为周瑜压住将星、送其尸首过江一事,或于《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以下凡出自《三国志》者,均不再注明《三国志》)“瑜卒,统送丧至吴”一句演化而来。至于庞统谒刘备事,于《三国志》中也有记载,《平话》所叙大致不差,只是增益张飞砍之却为一犬、庞统说沿江四郡反刘备等事,颇富民间情趣和想象。诸葛亮平四郡事于史无载,《先主传》记为“(备)南征四郡”,非“平”也,亦不干诸葛亮事。赵云与赵事于裴松之注 引《云别传》中有载,《平话》添言赵有意杀赵云,遂被赵云一箭射死,当据史实予以想象夸张。然《平话》所记四郡事,人名、地名均与《三国志》不符,一片混乱,错误比比皆是。

二、报父仇马超起兵

此情节包含曹操杀马腾、马超败曹公等三个故事,主要叙述马腾、马超与曹操之间的矛盾及斗争。

《三国志》“马超传”记有马腾事,然马腾非但没有当殿骂曹操,反而在曹操手下出任过卫尉,曹操杀马腾似无可能;而马超死前所上疏又言:“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则马腾之死颇为可疑。《平话》或认为马超反曹操,应是怀有极大的仇恨,而最大仇恨莫过于杀父之仇,故演义出马腾忠义被曹操所杀事,马超于是起兵征讨曹操。而曹操被马超杀得大败,几乎丢了性命事,《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有载,只是略有出入,曹操虽未狼狈至《平话》所述“刀断其髯,换衣”的地步,亦已不堪。至于《平话》说曹操得华山娄子伯间离计策,大败马超,则系误引,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娄子伯所献为筑营计,“马超传”记离间计为贾诩所献。

三、得益州封五虎将

此情节包含玄德涪江会刘璋、雒城庞统中箭、孔明说降张益、封五虎将等四个故事,主要叙述刘备入蜀得益州事,期间庞统身亡。

马超投张鲁于史有载,却非曹操所逼。据“马超传”,马超并未率兵围剑门关,降刘备亦是其主动联系,但在刘备取成都之前。张松见曹操、向刘备献图,刘备刘璋会于涪江,庞统劝刘备于涪江会时杀刘璋,庞统于雒城中箭身亡、孙夫人欲抱阿斗投东吴为张飞所阻、张飞降严颜等事分别见于《三国志》相关传记中,只是张松献图乃在刘备入川之后。其他如言孙夫人羞惭投江死、张益杀国舅赵师道、诸葛亮劝降张益、庞统显灵等均于史无载,乃系《平话》杜撰。封五虎将事,于后世影响甚大,但于史却无所载。至于封五虎将后,关羽不服,则非《平话》杜撰或民间附会,乃于《三国志》“关羽传”有载,但《平话》省略诸葛亮回信原文,借关羽之口化成口语式的白话说出,韵味颇失。

四、得汉中荆州失守

此情节包含关公单刀会、黄忠斩夏侯渊、张飞捉于昶、关公斩庞德佐、关公水淹于禁军等五个故事,主要叙述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与孙权争夺荆州事宜。

单刀会前,《平话》言关羽刮骨疗伤,全袭《三国志》“关羽传”而来,并想当然的认为医者为华佗。单刀会,《平话》以之显关羽之勇,然《三国志》“鲁肃传”记此事主角乃为鲁肃,至于单刀会后《平话》记吕蒙来攻被诸葛亮杀得大败而回,则纯系杜撰了。曹操举兵入川史载两次,但均未与刘备正面交战,《平话》却谓曹操两次入川均与蜀军拼杀,且被蜀军杀得大败,擅改史实。至于黄忠于定军山斩夏侯渊,见于《三国志》“黄忠传”,但时间在曹操第二次入川前,非为二次入川时。而张飞捉于昶,史无其人亦无其事,《平话》或为让张飞不输黄盖,故虚构此事。刘封与刘禅太子之争事,于史无载,《平话》或因刘封年长于刘禅而杜撰之,只为将关羽之死的罪责归于刘封罢了。至于孙权向关羽索婚事,于史有载,《平话》所记大体不差,只是为叙述而叙述,作用不显。曹操斩皇太子事,荒诞无稽,纯为民间想象。关羽之死,于《三国志》中记载甚详,《平话》所言已大体不差,期间关羽斩庞德、淹于禁亦为事实,只是刘封扣住关羽求救文书为《平话》杜撰。然史书所叙,情节复杂,故事生动曲折,《平话》却极为简略,浪费了一个极好发挥的题材。且关羽兵败被杀失荆州,如此大事,《平话》居然言“军师大惊,怎敢奏帝,把此事按杀”,不告刘备,民间想象着实让人吃惊。

五、佐太子孔明南征

此情节包含先主托孔明佐太子、刘禅即位、孔明七纵七擒等三个故事,主要叙述魏蜀吴立帝建国、刘备征东吴败走白帝城、刘禅即位、孔明南征孟获等事宜,期间曹操、张飞、刘备均亡。

关羽死后月余,曹操亦亡,但《平话》对此略而不记,可见叙述重心之所在。《平话》言曹丕即位乃是曹迫汉献帝让位而得,与史不符,是时曹操已死,实为曹丕自夺。而孙权于是时并未称帝,仅是称王而已。至于刘备征吴、张飞身死、刘备临危托孤,《平话》所言,皆本于《三国志》,只是言刘备攻吴时与吕蒙对战,诸葛亮摆八卦阵拦吕蒙,则为混淆史实。盖刘备征吴时,吕蒙已亡,《平话》所记误矣;《诸葛亮传》言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但未见其功效,《平话》所言或据史杜撰。诸葛亮南征孟获,史有所载,而《平话》仅采史籍之骨架,于具体之内容则全系说书人自说自演。至于期间所述雍]事则误,史载雍]系为南征始发时,为高定部曲所杀,非死于魏延刀下。而吕凯乃是拒绝参与雍]的叛乱,后为叛夷所害;王平则是屡遂诸葛亮北伐之人,官至镇北大将军,并未参与反叛。《平话》言二人和雍]一起反叛,王平更为诸葛亮所斩,皆是不遵史实、随意杜撰。

六、六出祁山抱恨亡

此情节包含孔明木牛流马、孔明斩马谡、孔明百箭射张颌、孔明出师、秋风五丈原、将星坠孔明营等六个故事,主要叙述诸葛亮北伐乃至身死五丈原,司马篡魏并灭蜀汉和东吴及刘渊复国事。下卷至此亦完,全书遂终。

孟达叛魏投蜀事,于裴松之注引《魏略》中有记,《平话》采史之框架,言孟达之死乃为诸葛亮之计,或据《高祖宣帝纪》中“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一言而撰,但于具体细节却又不显,削弱了故事的可读性。其后《平话》记诸葛亮六出祁山,然查《三国志》,诸葛亮北伐凡五次,其中第二次追魏军至祁山,第四次围魏军于祁山,余者皆与祁山无涉。《平话》所记,于史有误。又记出祁山期间事,如造木牛流马、收姜维、马谡失街亭被斩、诸葛亮着人以妇人衣装激司马懿、张颌被杀、魏延被斩等事于史皆有载,但《平话》所言,仅取其框架,于细节则自撰之,且不顾事件发生之先后顺序,随意为之。其余事者,如姜维占街亭、孔明斩黄皓、刘禅中计诏孔明、周仓戏耍司马懿、诸葛亮铁链锁江等史均不载,盖为《平话》虚构,亦或采之民间传说。诸葛亮之死,《诸葛亮传》仅记“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一句,而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魏书》稍详,但也无具体细节叙述。《平话》杜撰“黄婆预言”事,又有孔明作法压住将星,还撰神人送孔明书信与司马懿,本意或为突出诸葛亮之不凡,却将诸葛亮之死这一极为庄重、悲痛之事演义得极为荒诞怪异,冲淡了悲剧效果,让人大失所望。而“死诸葛能走活仲达”事,《平话》当系采之民间传说,其故事来源及演变,于唐代记载中均有所见,《平话》或据此予以发挥。此后之事,《平话》述之极为简略,省略姜维北伐事,略写司马家族把持朝政最终篡位及灭蜀、灭吴事,但因上卷开篇之司马仲相判案之语,此处遂将魏少帝禅位于司马的时间提至蜀灭亡前。如此,则司马先代魏,后灭蜀吴,于是“三国并收,独霸天下”,正与上卷判语相符,只是与史不符了。至于言刘渊乃后主刘禅外孙,复立汉国,灭晋,为汉复仇,则全系《平话》持因果报应之观念附会而来,可谓以报应轮回起,又以报应轮回终。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话》下卷所叙内容,进一步抒写民间拥刘贬曹的情感倾向,已完全将蜀汉集团塑造为三国历史主导方,于蜀汉之英雄事迹(包括民间杜撰的)皆大书特书,甚至随意杜撰、夸张想象,而曹操、孙权集团则彻底沦为陪衬,尽量予以淡化。同时,下卷亦多民间宿命论、因果报应轮回及鬼神思想,更是反映出《平话》的民间特质,对《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亦有影响。

[参考文献]

[1]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关四平.三国演义源流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3]陈翔华.元刻讲史平话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6

“诸葛大名垂宇宙”,翻开中国历史,南阳人所谓的“智圣”——诸葛亮占据着辉煌一页,在民间,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诚的典范,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他很多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故事。此刻,展现在我面前的这座宏伟的建筑群,就是著名的南阳武侯祠。

站在山门之前,看山门右侧的“卧龙岗”三个大字,心中想像着诸葛亮躬耕于此的原貌。随着南阳城市的发展,如今这里已成为南阳市区的一部分,除了山门高起,还留有一些高冈的感觉外,实在找不出什么山林隐逸之意。只是从远处看来,那郁郁葱葱的林木,与水泥构建的“城市丛林”才有了些不同。有时我想,当年的诸葛孔明,没有如此的“排场”吧!人处一庐,家有数口,躬耕之地,十多亩而已,当年的诸葛草庐,如今却成了占地200余亩,大殿林立,庙堂众多的武侯祠,后人对诸葛亮的推崇,可谓多也,似乎非如此,不能显武侯之英名!

琅琊诸葛多俊杰

诸葛亮,字孔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据说其出生时,窗外即将放亮发明,其父便为之名曰“亮”,字孔明。

关于诸葛亮的家世,应劭《风俗通》、韦曜《吴书》中曾说:“秦末有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汉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以为氏焉。”“诸葛氏,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

《诸城县志》载:“诸葛亮先世诸(县)人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言:“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三国志·吴书·后主传》裴注引《魏略》云:“禅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以寡人。’”《三国志·蜀书·诸葛瞻传》云:“每朝廷有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但百姓皆传相告:葛氏之所为也。”这些足以证实诸葛氏本为葛姓。

不过,再往上追溯,我也能和葛姓以及这位卧龙先生拉上那么一点儿关系。我老家在许昌长葛,这里曾是上古之时葛天氏部落的族居之地,葛姓即为葛天氏后裔。上古葛天氏之“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熙熙然自治也”。在葛天氏治理下的和谐部落,被古人称为理想中的自然、淳朴之世。这还是一个善于舞蹈的部落,《吕氏春秋》中记载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就连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也自谓为“葛天氏之民”,可见与古人拉关系,不是我的专利。

葛天氏之后有葛伯,为夏代葛国君主,因放纵无道,被商汤杀掉。“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葛亡之后,葛国后裔便以国为姓,传至秦末,有陈胜将军葛婴,有功被诛,至汉文帝时被追录为诸县侯,其子孙迁移至阳都时,为与阳都当地的葛姓相区别,就使用了“诸葛”这个复姓。

诸葛氏是琅琊郡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是汉司隶校尉,见“不奉法度”者,即严惩不贷。他曾上书汉元帝,表达其“不待时而断奸臣之守,悬于都市,编书其罪”的决心,并痛斥“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的小人之举。他这种人品和气质,对诸葛氏家族影响很大。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在东汉末年作过泰山郡丞(相当于先现在的副市长)。诸葛亮少年丧父,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

诸葛亮一家在曹操与陶谦的大战中失散。当时比较安定的地方,一个是江东孙权的属地,一个是淮南袁术的地盘。哥哥诸葛瑾带着继母一起跑到江东,后经由孙权的姐夫弘咨推荐,与鲁肃一起在孙权身边做了一名宾客,而诸葛玄则带着子侄等投奔了淮南袁术。诸葛玄是袁术称帝后任命的“伪豫章太守”,还未等他到任,东汉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已经到任,诸葛玄不得已,便去襄阳投奔他的故交荆州牧刘表。但刘表“心多疑忌”,且与袁术为争南阳多次激战,因此对诸葛玄的到来颇多猜疑。不久,诸葛玄在郁郁之中病逝(《献帝春秋》说诸葛玄死于建安二年正月),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失去了生活依靠,后来便离开襄阳,北行于南阳卧龙冈定居,靠耕田种地维持生计。

与此同时,诸葛亮在徐州还有个从弟诸葛诞,在魏国享有盛名。诸葛诸昆仲之中,诸葛亮、诸葛瑾及诸葛诞在《世说新语·品藻》中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的评价。“家兄江东闻,从弟中原达”,但诸葛亮却在南阳卧龙冈上躬耕陇亩,“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的通达,真是不同凡响;他的志向,也非常人可及。

八年居此南阳安

曾有人说,东汉末年南阳是曹操的势力范围,诸葛亮隐居于此,如何不惧兵火战乱。即便是诸葛亮居此无恙,但刘备与曹操却是冤家对头,他怎么也不可能到敌占区的南阳三请诸葛亮,这无异于蹈虎狼之穴或者说自投罗网。事实真的如此吗?

建安二年(197年)从父诸葛玄死后,17岁的诸葛亮只好离开襄阳,在南阳卧龙冈躬耕自食,与烟波钓徒为伍,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才出仕于刘备。在这十年时间里,干戈扰,兵火连绵,南阳自然也不是一片弦歌不辍的乐土。建安元年(196年)军阀张济自关中来到南阳,未几死去,由其侄张绣带领其众,屯驻宛城。翌年正月,曹操击张绣至宛,张绣投降,旋因曹操强纳张济之妻,张绣举兵复叛,被曹操击败后,逃奔于穰(河南邓县境),与刘表合势。这年冬,曹操再次南征至宛。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围张绣于穰地,四月,“田丰劝绍(即袁绍)袭许(河南许昌),操解穰围而回”。五月,破张绣、刘表联军于安众(河南镇平东南)。建安四年(199年)冬十一月,张绣皈依曹操,跟随他北上攻打袁绍。袁绍是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曹操不得不兔搏狮子,全力以赴,因而未遑他顾,盘踞于荆州的刘表趁机攫取了南阳。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破袁术于官渡(河南中牟)。六年,曹操击刘备于汝南(河南息县)。刘备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河南新野)”。七年,曹操击袁绍子袁谭、袁尚于黎阳(河南浚县),“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河南叶县)”。叶县当时属南阳郡管辖,在南阳以北200里之遥,可见南阳已在刘表掌握之中,建安八年(203年)八月,曹操“征刘表,军西平”。

西平在南阳东北数百里,揆诸情理,曹操攻打远在荆州的刘表,至少应把兵力部署在南阳以南至汉水北岸地区,而他只到了西平,联系他前几次攻打张绣均是到宛、至穰的情况看,足以证明南阳周围已为刘表所控制,他无法前进,才军于西平的。从此之后,他有好几年未再征伐刘表。

一直到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才总戎南征。适逢刘表病故,九月,他到达新野,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顺利进军江陵(湖北江陵)。从曹操的活动日程可知,自建安四年张绣归降后,曹操四处出征,戎马倥偬,先是破袁绍,接着又攻打袁尚、袁谭,建安十二年又北征乌桓,到这年年底,北方才告平定,其中虽一度攻打刘表,驻到西平便返旆(pèi)而还,直到建安十三年八月,才腾出手来,再次南征刘表。

从建安四年至十二年这八年时间里,曹操忙于征伐,对南阳实在是有心无力,距南阳最近的刘表,当时“从容自保,境内无事”,趁机问鼎南阳,怎能说南阳一直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呢?

诸葛何时离襄阳

诸葛亮在其叔父病殁时才17岁,尚不到弱冠之年。刘表与诸葛玄是旧交,本应照拂朋友之子,何况他当时手握节钺,生杀予夺,皆可自专,安排诸葛亮在自己幕下供职,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刘表到底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后来诸葛亮娶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其岳母与刘表的后妇蔡氏是同胞姐妹,刘表是诸葛亮妻黄氏的姨父,刘表子刘琮又娶蔡氏侄女,诸

葛亮之妻与刘表之子又是表兄妹,即使有这种背景,刘表仍然不能任用。

刘表在东汉末年是以“八顾”之一著称的,但他心胸狭窄,“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因此,怀才抱艺之士,多弃他而去。如“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别驾韩嵩探查曹操虚实,刘表反疑韩嵩通敌,欲杀韩嵩,赖其妻蔡氏说项,才囚而不诛;祢衡为当时名士,刘表不能用,便送给江夏太守黄祖,结果为黄祖所杀。又如庞统、马良、马谡、杨仪、杨?等,后来都成了刘备的谋士或战将。

刘表并不是不尊重人才,也不是不想得到人才,而是他太注重已经成名的大家,不屑于那些崭露头角的“小荷”,这就导致了人才群在他眼皮子底下,他却视而不见的情况。当时襄阳有一大批“杰出青年”:诸葛亮、庞统、徐庶、孟公威、石广元等,当时都很年轻,也都没什么名气,因此根本就不在刘表视野之中。

诸葛亮对刘表没有过多的直接评论。他在《草庐对》中曾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其主”应指刘表,这里即蕴含着诸葛亮对刘表的评价。诸葛亮对刘表的看法,当然应是他自己多年观察的结果,但也不排除庞德公(庞统的叔叔)、司马徽(诸葛亮的老师)等人对他的影响。在《世说新语·言语》注引《司马徽别传》中说:“徽字德操,颍川人。有人伦鉴识,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除庞德公、司马徽之外,裴潜、杜袭、和洽对刘表也有贬词:“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裴潜语)“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阽危,必有谗慝(tè)间其中者。”(和洽语)

诸葛亮一生谨慎,尤其在择主的问题上,他有着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具有雄才大略、审时度势、礼贤下士、“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一代英主。刘表居安自保,充其量是个据守一方的军阀而已,诸葛亮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前途、命运,特别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给这样一个人呢?历史注定刘表不会用诸葛,诸葛也不会选择刘表。于是,诸葛亮选择了离开襄阳,时间很可能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左右,这个时候,南阳已经结束战乱,安定下来。

他这一走,却给后世走出了许多纷争,许多纠葛。

2002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节选了两篇关于诸葛亮的古文:一是《隆中对》,二是《出师表》,如此集中地反映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在解放后的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可是,在教材使用中,人们却发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隆中对》的题解中注明:“隆中,山名,在现在的襄樊。”这倒不错。其次,在《出师表》中对“躬耕于南阳”的解释是:“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这倒让人纳闷了:湖北的襄阳在汉代属南郡,与南郡一水之隔的南阳郡辖37县,是并立的两个郡,南阳什么时候到南郡去了?第三,教材前边的彩页上,上边是岳飞书写的《前出师表》,下边是隆中的武侯祠牌坊,给人的感觉是岳飞书写《前出师表》是在隆中所为。岳飞在南阳武侯祠一气呵成的书法名篇《前出师表》,这可是没有争议的!更见“技巧”的是岳飞的这篇书法有头有尾,就是没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话,因为这是诸葛亮说的,如果有了这句话,躬耕地的“隆中说”岂不是动摇了?把这三处联系起来看,似乎存在一条明显的逻辑推理:《隆中对》应是在隆中的谈话(其实应该是《草庐对》),南阳又在襄阳,岳飞书法《前出师表》和古隆中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似乎真的是千古铁案了。

正当人们对国家颁布的通用教材何以出现如此错误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刊发了该报记者释喻的文章——《〈隆中对〉复出的背后》,该文用五个部分(起源、提案、奔波、成功、声音)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襄樊方面为使《隆中对》重上语文教材而五上北京“做工作”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内幕。文章还引用一学生家长的话说:“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不会再有襄阳、南阳之争了,毕竟在教科书上已经把这件事情说得很明白了。”他们“明白”了,我们却糊涂了——到底诸葛亮躬耕在南阳,还是襄阳?

南阳、襄阳的躬耕地之争,绝不是从兹而始,但为了争名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竟然不惜五上北京“做工作”,这种事情也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知道诸葛亮地下有知,听到这样的事会哭还是会笑,抑或是哭笑不得。

诸葛躬耕在南阳

关于诸葛亮受刘备三顾之地的最初记述是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前所作的《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西晋陈寿在其所著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全文收录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待续)

至东晋时期,王隐所撰《蜀记》称隆中有诸葛亮“故宅”及习凿齿的《汉晋春秋》称隆中隶属南阳郡邓县,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自习凿齿肇始,南北朝时期不断有记载襄阳隆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文献,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根据东晋时期的王、习诸说,再加上自己的臆断,将诸葛亮的“家”、“宅”明确为躬耕之地,自此而后,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说正式形成。

此后唐、宋、元、明诸代,议者纷纷,争持南阳、襄阳者各执其说,互不相让,明代《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未知孰是,在书中既说襄阳三顾,复云南阳躬耕,云里雾里,让人不明就里。至清代时,双方争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当时在南阳任知府的顾嘉蘅作了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虽意图息事宁人,但却并不能让双方心服。

1987年,国家决定发行“三顾茅庐”邮票,“三顾”事件发生于何处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学术之争。待到邮票问题尘埃落定,南阳方面小胜一局的情况下,却又出现了舆论大哗的“教科书事件”,本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教科书事件中的南阳襄阳躬耕地之争,已经不再是一场学术之争,而是变成了一种利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