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例6篇

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

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1

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目前全市中小学有信息技术教师54人,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达到了40人,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活动,举办网络备课活动,通过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设计的实施(上课)的教学案例课,以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和上课能力,突破信息技术课重视操作的教学局限,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改变原有封闭、固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科学、快乐的教学气氛。

通过教研、培训、网络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白山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吉林省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使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教师开展网络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整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结合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研修能力提高”子课题研究。开展吉林省教育资源库试点——信息技术课教研(××市)工作(研修圈子*和××市教师研修论坛板块*,上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500多课时。全面规划××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技术框架,组建××教育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模块*,规划48个学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网络研修的技术管理,组织9名信息技术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信息员并得到聘用,对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站进行全面管理,在技术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工作,为课题结题做好材料收集与过程管理工作。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技术规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注册个人空间、管理个人空间、在空间信息、建立并管理学校圈子(博客群组)、在吉林省教育论坛主题信息等网络技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远程网络技术能力,为各校开展网络研修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博客),自主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三、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网站建设全面发展

开放农村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清洁,注意防火,及时关闭电源。加强学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学校机房及部室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和学校网络办公环境。

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加强××市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建设*,合理规划栏目,丰富模块内容,集成教育新闻资讯、教师网络研修、教师研修论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一体,及时学校公开的教育教学信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信息已被百度、哥俗、雅虎等搜索网站收录,全面推介我市教育教学成果。

基于吉林省教育信息网自助建站系统*建立全市中小学校网站体系,创建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网、××教育督导网、××市教育科研网为信息与网络研修为主核心网站,全面规划全市28个教育网站体系,集教育网站\个人空间\教育论坛为一体,整合教育新闻资讯\教师博客日志\教育论坛主题,初步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网站+空间(博客)+论坛”技术模式,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建立网络研修网站,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技术含量。

四、教师信息化教育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成果

2009年,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组织的“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论文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涉及到推进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面,科学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有61名教师的5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4篇,二等奖33篇;获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9篇,17篇论文由中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论坛专刊收录(2009年7月)。

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吉林省赛区选拔赛中,我市有30名教师参加竞赛,有33人获一等奖,3人获优秀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人,××市外国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选修课程;信息技术;探究开发

引言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以必修课程为主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颁布了。该方案的实施,会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构建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必将会有力地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潜质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整优化了课程结构,增加了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然而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全部429门课程中,在知识拓展类170门课程中,跟信息技术有关的只有7个(虚拟机器人的2个,几何画板使用的2个,数学教学及建模的2个,算法与程序1个),其中2013年新公布的第三批推荐各类选修课网络课程的176门中,跟信息技术有关的虽有20个,但关于动画的有7个,关于Photoshop等图像处理的有9个,其他的只有4个。由此可发现,现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存在着开发者数量少、层次低,课程内容单一、重复开发等问题。

开发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有效途径

1.研究机构及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培训高中教师及课程开发

根据浙江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所有普通高中教师每年要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决定了其必然成为广大高中教师急需学习提高的技能之一,现如今绝大多数的培训项目由高校及研究机构承担。因此,高校及研究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多开设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课程,使高中教师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能结合教学实践开发出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选修课程。

此外,2013年新公布第三批推荐各类选修课网络课程的176门课程,只有12个课程由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等7所高等院校开发,而其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只有3门,且其中2门分别是动画及Photoshop制作内容,数量和门类非常有限,因此高校教师还应大力开发与中学信息技术相关的选修课程。

2.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开设信息技术选修课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全校教师中宣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立专门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

作为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不断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除参加正常的继续教育培训外,还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

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的开发思路

1.开设信息技术兴趣特长选修课激发学生潜能

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可以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知识应用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可以说信息技术涵盖了上述知识及应用领域,实施新课程改革,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信息技术有许多可开发的选修课程,如Office软件、Flash、Gif Animator、UltraEdit、Dreamweaver、Framework、Authorware、3DSMax、CorelDRAW等大量的声音文字、图片图像、影视动画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均可改编成为适合高中生学习的选修课程。

2.开设信息技术知识拓展选修课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知识拓展类的选修课程,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接触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并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学到更多的知识,既拓展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了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塑造了自信和自尊,增强求知欲望,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专院校信息技术类的课程,如各类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现代通信、电子商务与政务、人工智能等方面经过一定的改编后均可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选学。

3.开设信息技术社会实践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往,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社会实践类活动往往是由教师指定的少数学生参与的活动,而作为选修课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了充分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这一类选修课题,进行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等。自然、社会、环境、学科、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如广告动画、网站制作、电脑小报、天体物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数字城市、环境检测、自动化处理等,均能开发出一些适合高中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的选修课程。

4.开设信息技术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生活技能、职业技术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开设此类选修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智能楼宇、嵌入式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CAD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等均可作为选修课开发的方向。

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借助选修课程的开发,努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使其能创造性地认识事物,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思维,从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B].浙教基[2012]81号.

[2]满旺.不同院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8).

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3

关键词: 教师教育;协同研修;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其应用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的能力。“工程”明确要求“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整合式培训”。

教师网络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然而,当前的网络研修存在“教师网络研修的资源库建设紧缺;研修活动设计尚处于研究层面、不利于推广;网络研修环境差异性较大”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工程”过多关注在职教师的发展,忽视职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有悖于教师教育理论中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割裂了教师发展的完整性。这些不足和问题都影响网络研修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效果,需要构建一个基于教师教育理念的、补当前网络研修不足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网络研修模式。

结合教师教育理论、当前信息技术网络研修的现状以及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和实施了“基于网络协同研修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实施模式”(以下简称“模式”)。

二、“模式”解读

(一)基本内涵

以教师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目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资源,以由职前和职后教师为主体构筑的学习共同体的协同研修为学习方式,开展的基于网络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模式。

1.指导思想:教师教育理论

指导思想是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核心,是模式深层内隐的灵魂和精髓,它决定着模式的方向性和独特性。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强调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系统化,重视教师的职前和职后的协同发展。

2.运行方式:协同研修

协同研修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网络的协同研修可以简称为“网络研修”。马力提出“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而开展的有组织、有引领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的新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研修成为教师协同研修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所倡导的方式。

3.组织形式:教师学习共同体

协同研修离不开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以及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自主自愿结合而成的学习型组织。我们所谈的教师共同体的组成人员类型与当前我国常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人员组成类型是不同的。这里的“教师”,既包括在职教师,也包括职前教师,以及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有关的其他相关人员。当前,我国组成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人员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人员是广大教师;第二类人员是区(县)级研修员、网络班级主任、研修辅导员;第三类人员为学科带头人、学科专家、教授、教师教育专家等。黄慧芳等指出“国内教师网络研修的对象是教师,而且是中小学教师。”也就是说,常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主要是由在职教师组成的,强调共同体成员的“同质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是由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组成,既重视“同质性”,还重视“异质性”,突破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固有模式,还原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本来面目。

(二)理论基础

1.教师教育理论

教师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教育应该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并使之一体化。作为当前教师教育重要内容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需要以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把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进行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协同发展、共同提高。

2.情景学习理论

情景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莱夫和温格认为,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任何知识都存在于文化实践中,参与到这种文化实践中去,是学习的一个认识论原则。”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是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而获得的,要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

3.学习共同体理论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斐迪南?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群体,这一群体统一地对内对外发挥作用,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组合。它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强调各个成员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相互协作、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

教师研修共同体是教师基于“研修主题”开展实践研修活动而构建起来的一种个体学习和实践的联合体。以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共同体,在教师的研修实践活动中联合互动,共同开展研修,可以“形成一种主题中心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该模式对于弥补当前网络研修过程中的资源不足、缺失网络研修的系统设计、扭转“简单的网络环境和虚拟网络社区等环境并存”的“一刀切”局面、贯彻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思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我国加紧实施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尤其是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以及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建设和使用、职前教师和职后教师的互补性和协同性等方面为开展网上研修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开展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实施模式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三、“模式”的实施

(一)共同体的组建

以区域(省或者市)为单位,由师范生、在职中小学教师、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主讲教师、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等,通过行政命令或者自主自愿的方式组成学习共同体。

通过这种方式组成的共同体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主要成员,具有共同的地缘性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力的同一目的性。共同的地缘性和学习目的是开展协作交流、组成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同时,在职教师和师范生具有不同学习经历和学习需求,体现出此学习共同体的异质性的特征。异质性的特征使得共同体的成员间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倾向。教师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行为倾向直接影响教师学习的效果,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中的互助行为。

此共同体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师是共同体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和发起者,负责课程的设计、开发、完善以及课程的讲授,同时负责疑难问题的解答以及网络研修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协调。《教材教法》课程教师是共同体网络研修的重要参与者,负责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学科知识的解答(尤其是针对具体学科的内容)。

当然,最初组建的共同体可能是一种松散型的共同体。随着课程的进行,最终会形成由《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师、《教材教法》课程教师为固定对象、在职教师和师范生为流动成员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可以分为专家(大学教师)、技术派(师范生,当然也包括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经验派(中小学教师)等。

(二)研修的基本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大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常设课程,每个学期均开设。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研修过程可以分为:注册、研修、评价等几个阶段。

1.注册

师范生根据本校教学计划的安排,登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进行申请注册、登记。在职教师根据当地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者自主自愿的原则,在高等学校学期开学前,登录当地高师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并进行注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主讲教师负责申请人资格的审核,根据相关要求确定申请人是否具有课程学习以及网络研修的资格。

2.研修

课程主讲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平台,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学习要求、学习方法以及评价规则等。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和教学计划,针对师范生开展面对面或者非面对面的系统教学。并结合所讲内容设计网络研修主题,组织学习共同体成员参与网络研修。《教材教法》教师也可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设计必要的网络研修主题,开展针对性的网络研修。师范生和在职教师通过浏览网络课程资源、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参与网络研修等方式,达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研修是重要的学习形式。

一般而言,网络研修的模式主要有:

(1)自主学习:学习共同体成员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资源(文本、视频、图片、练习题等)进行自主学习。在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结合自身特点和时间,开展灵活的学习。师范生可以及时、反复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2)集中研修:高校教师或者其他人员根据教学内容或者学科内容,采用自主设计研讨主题、邀请他人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组织共同体成员学习、研讨。在这个过程中,共同体成员之间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种集中研修要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内容为主,体现出基础性、普遍性的特征。当然,也可以在某个时期,结合共同体成员的共性问题,开展超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n程内容范围的网络研修。在集中研修前,教师要精心准备,巧妙设计;研修中,要把握方向,启发诱导;研修后,要及时总结,凝练提升。集中研修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心血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需要学习共同体成员的积极参与、需要学习共同体成员具有同一的学习时间点或者时间段等条件,这无形中增加集中研修活动开展的难度。因此,集中研修活动的开展要量力而行,控制开展的频率。

(3)随机研修:共同体成员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研修探讨。根据此模式开展的经验,随机研修是网络研修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学习者最喜欢和收获最大的学习形式。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学习或者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愿意通过此网络课程平台寻求支持帮助。他们的问题或困惑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得到大家关注、讨论并很快解决。通过对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访谈,这种及时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他们钟情此种网络研修的最主要的原因。

3.评价

学期结束,教师采用综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成绩作为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成绩。过程性评价以学习者网络研修的次数、发帖数量、跟帖数量、提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等为评价依据。终结性评价以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对于师范生而言,高校期末组织的惯常性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对于在职教师而言,可以由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

(三)网络研修的效果

通过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涌现了一批核心成员,吸引了更多的中小学教师自觉加入。有些师范生毕业成为在职教师后,仍然活跃在该学习共同体中。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研修,不仅增强了中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增强了职前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感受和理解,成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模式”的特点

(一)指导思想上:凸显教师教育理念

该模式以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为主体构筑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体现了教师教育重视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共同发展、提高的理念。同时,该模式对学习者的持续性帮助,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终身性的思想。

(二)价值取向上:凸显了实践性

在研修过程中,教师在进行网络研修过程中将获得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亦称为隐性知识,其特点为情境性、经验性、个性化、默会性和动态性。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徐福荫教授指出: 信息时代的教学观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

协同研修的主题往往来源于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具有实践的价值导向,是为实践服务。这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特点,使得成员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网络研讨的热情。

(三)研修方式上:注重参与性

成人学习理论认为,成人已有经验与新知识、新经验的有机结合使成人的学习更加有效,也更有意义。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再好的教师(即便是大师),再好的教学(即便是启发式的教学),也不能替代学生通过亲历的方式体验和感悟知识。该模式中,在职教师可以把学到的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师范生可以感受、体验、领悟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精髓,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中的自觉性以及能力。

(四)学习方式上:凸显合作性

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肖沃斯和乔伊斯非常重视合作学习,把学习共同体中的同伴关系称之为“同辈教练(peer coaching)”关系。他们认为,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不管是由专家还是由参与者主持的专题小组研讨会,教师们对所学内容的应用率都大大提高。“同辈教练小组的形成使教职员们产生了更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们转过来又将促进更为合理的共同决策。一个设计巧妙的师资发展项目能够为学校改革提供经久不衰的动力,也能够不断地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该模式构建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间互为“同辈教练”,并在基于网络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对话、研讨和观摩,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体现合作性学习,提升了研修效果。

五、问题与反思

该模式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模式,对于可持续性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该模式并非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唯一模式。各地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另外,在采用该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的参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既是教师自身发展问题,更是政府工程,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参与。培训前,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动员、发动;培训后,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对培训结果的认证;同时,该模式的实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以及财政的支持等。

第二,中小学校的配合。教师投入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与中小学校的态度有密切关系。中小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政策推动教师参与网络研修。

第三,客观公正看待和实施该模式。该模式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模式,但并非唯一模式。对于推动局部的、地域性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并不否认集中培训,也并不否认我国当前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模式。

第四,需要培养骨干积极分子。骨干和积极分子是本模式运行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骨干和积极分子可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可以帮助大家克服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恐惧感,提升网络研修的崆楹托判囊约巴络研修的质量和效果。另一个方面,只有培养骨干和积极分子,才能形成较为稳固的学习共同体,及时快速解答共同体成员提出的问题,减少挫折感,提升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教师[2013]1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教育部,2013.

[2]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EB/OL].http:///gzdt/2013-11/06/content_2522685. htm,2015-12-10.

[3]黄慧芳,辛一君,俞树煜,李自青.我国教师网络研修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5).

[4]马立,郁晓华,祝智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

[5][美]J・莱夫,E・温格著,王文静译.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李更生,刘力.走进教育现场: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8).

[7]张思,李勇帆.高校教师使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影响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8).

[8]张思,刘清堂等.教师混合式培训中的同侪互助模式与支持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9]汪晓凤,陈玲,余胜泉.基于实践性知识创生的网络教研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

[10]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1]徐福荫.信息时代的学与教[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4

关键词:配网抢修;有效;管理手段

一、配网抢修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电力需求在不断的提高,这给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深入改革,在管理制度和服务水平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相关机制该不够完善,这使得电力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客户诉求机制,使得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结果互的需求,且服务手段过于单一等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客户服务工作未能建立相关的标准,是的施工人员的行为不够规范化,体系运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当下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创新班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有效的提高配网抢修工作的质量。

二、提升配网抢修指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1.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网抢修工作时一定要淞⑾喙厝嗽薄笆加诳突Пㄐ蓿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工作思路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同时对现阶段我国在配网抢修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收集和总结,深入讨论与研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信息整合不足、协同效率低等问题进行O洗,对班组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和完善,明确各个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各个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只有通过对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提高岗位配套设施,同时保证制度标准的协调统一,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配网抢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客户对该工作的满意度。

2.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网抢修工作时要坚持“安全第一、快速响应、综合协同、优质服务”的原则,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对配网抢修工单进行精确的研判,对资源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对抢修过程进行实时监督跟踪,同时对效果及时评级反馈。例如电力单位可以建立完善的快响平台和抢修辅助APP等先进技术进行信息的整合,为抢修指挥工作提高精确的信息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协同运检部门积极推进PDA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将故障研判信息、线路拓扑信息等辅助信息固化至作业终端,开发PDA补写电卡业务,进而有效提升运维抢修、营销服务协同能力。通过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上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有效的提高配网抢修工作的质量,提升客户对配网抢修工作的满意度。

3.强调配网抢修指挥互备应急机制建设:

3.1建立紧急状态下抢修指挥梯队值班制。电力企业要根据抢修工单量分级启动相关的有效方案,坚持配网抢修指挥各职人员互为备用,班组长及专业管理人员二级备用的原则,这样即使遇到突况也可以第一时间建立指挥队伍。

3.2建立本地备用、异地备用的应急备用机制,掌握自身片区各个场所的情况,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备用单位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同时处理事故单位配枪指挥核心业务。

3.3协同运检建立抢修梯队及预警响应机制,相关单位要根据抢修指挥和服务指挥两方面的内容制定出抢修态势、故障事件、服务差错三个方面的具体的抢修服务预警机制,协调开展人员调配、服务补救及舆情控制工作。同时全程监控工单运转、快速抢修复电、客户满意度评价,借助快响平台进行全方面的展示,从而保证抢修体系的高效运转。

4.强化过程管控,建立完善的考核与评估制度。电力单位要根据抢修工作的特点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以此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例如对工单态势、人员能力、服务意识等当面设立关键指标,建立完善的抢修指标库。同时根据移动作业APP建立用户评价系统,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对员工的行为和服务 意识进行考核。施工单位要根据现阶段配网抢修工作的类型,组织完善的配网抢修工作的的后评估体系,根据是否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和程序进行抢修工作及完成的质量、服务台的等内容进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5.借助营配调信息集成,精确把握客户诉求。电力企业提高对快响平台的重视程度,通过该平台及自身掌握的客户的具体信息,对客户的用电历史、服务记录进行智能匹配分析,对客户的历史服务诉求进行收集和总结,再加上对客户编号自动与停电信息、用户欠费情况等信息进行相关联的分析,借助支撑功能研判执行规则设定的条件,同时根据上述工作得出的结果执行研判信息的总结,自动生产一个研判结果,并将执行结果在人工辅助研判工单界面进行综合展示,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为研判人员提供正确可靠的研判信息,同时指挥人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有效指挥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

6.加强配网抢修指挥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基石。各地电力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创建完善的调控配网运行人员才培养模式,重点加强对配网综合管理人员的培育工作。建立完善的轮岗培训制度,对调控实习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性培训,提高员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由经验较为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对实习员工传授一定的实践经验,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晋升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及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完善工单规范性审核正确率等多项配网抢修指挥业务指标。在进行业绩对标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工作成果实行量化考核方式。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配网抢修管理工作时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的提升抢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为了有效的加强配网抢修工作的质量,企业必须建立班组智能化作业团队,同时采用开放融合、互联互通、移动智能发展的多种业务模式进行白族建设,建立完善相应的应急机制,提高团对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队伍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借助新媒体平台,使用现代化先进手段进行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坚持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重要目标,树立“快速、主动、协同”的原则,及时解决客户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实现配网抢修工作有传统的被动式服务逐步转向主动式创新型服务转变。

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5

通过对检索到的所有论文进行整理,发现有关“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多以运用文字来描述现象的定性研究为主,研究对象主要是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例及经验总结等理论性研究。

1.1关于信息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1998年,魏晓敏提到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种信息系统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情报事业的发展,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人才是关键。赵立军强调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宏观管理体制,完善国际化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系统,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制定和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战略,营造有利于国际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等。管媛辉、肖月认为当前必须大力培养具有双重专业和多元知识结构的新型的科技信息专门人才,以适应大系统时展的要求。丁献峰指出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对社会公共信息部门提出挑战,为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可以采取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本硕直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赵静杰等谈到信息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三大模块:教育培养模块、实践模块以及综合运用模块,三个模块和谐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杨善林提出“一宽一厚两注重”模式:“两注重”一是注重实践,二是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宽”就是拓宽专业口径,进行通识教育,深化专业内涵,拓宽专业范围;“一厚”则是增强对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加大对教学计划的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增强专业发展后劲。此外,这些研究还大致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的信息教育模式,模式的弊端以及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和改进等。

1.2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国际化人才的描述较为冗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丁进提到国际化人才就是具有涉外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周红等认为国际化人才不仅是一个地理层面上的概念,也是一个心理和文化层面上的概念。国际化教育内容应力求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工作和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衔接或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赵波强调企业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应该体现开放性,培养规格应该是组合式,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是模块化。纵观前人研究,国际化人才的素质包括两大部分:一类是知识和技能;另一类是态度和意识。所以国际化人才可以这样定义:坚持本土文化,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掌握国际科学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会、勇于创新的高级人才。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培养信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探索和研究较多,但很少将二者结合起来。国际化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在培养信息人才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两者的基础上协调统一、有机组合,信息人才国际化,既符合当今世界对人才的渴求,也顺应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国内信息人才培养主要领域涉及高等学校,而且大多是采用以本科为主的学科本位模式培养,再加上信息专业人才层次结构和知识结构具有严重缺陷,造成了信息人才的浪费。比如我国高校信息人才的培养,从重点院校到普通院校,再到一般的专科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基本相同,培养目标也区别不大,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层次性,直接导致我国信息人才结构不合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国际化功能、方式、目标等不断拓展或转变,大学国际化的概念具有新的诠释维度和更广的涉及面。面对新时代信息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国外图书情报学科,在培养信息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国际上有许多大学将图书馆学院易名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院或信息研究学院。2003年,美国7所著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院的院长齐聚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共同提出“信息学院运动”(iSchool运动),后来组建iSchool联盟,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培养信息人才。所以,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对国内外著名大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研,对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国当前信息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着眼于采集国内外5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据此得出有益借鉴,提出国内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2国内外信息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

2.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的特定需要在培养活动中的具体化,它将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落实并体现于培养客体,是整个培养活动的指向性规定。在国外3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都提出要掌握信息相关的技能或能力,尤其是雪城大学强调用宽广的眼光看待世界,掌握随时代变化的技能,基本符合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的需求,其他2所大学则在这方面内容上有所欠缺。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都提到培养“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工作”,可见其对学生就业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很重视。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培养目标虽然差异不大,但是根据其呈现的特点,存在某些局限性的认识:首先,过于重视培养的结果和目标,缺乏对培养过程的设定。对于培养目标的说明可以看出其主要有两个部分,其中前一个部分表示的是信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体现的是培养结果;后一个部分表示的是具体的对信息人才规格要求,是表现性的特征体现,此二元表述格局包括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与原来灌输式教育是存在显著不同的。但是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没有在培养目标或课程目标中展现“过程性”或者“体验性”目标,这对培养学生国际化水平来说缺乏应有的空间。其次,更多地从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的角度来拓宽知识面,对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全面培养不够重视。国内2所大学的培养目标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方便找工作,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知识领域等大面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再次,过于强调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而关于学生的人格、品格、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很少涉及,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不能满足信息人才的需要。所以对国内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来说,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研究,并对其更加明晰、准确和合理的表达。

2.2课程设置

2.2.1课程结构

在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划分类型和每类的学分各不一样。不过其课程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版块: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或者公共课、专业核心课或者专业基础课、选修课、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学校通识教育课或公共课,学校规定是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此类课程通常按全校统一要求进行考核;专业核心课或者专业基础课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选修课,则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课程范围内选修的课程,需要在毕业前修满足够的学分;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习的课程,是高校对其毕业生质量的最后把关。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要求学生至少修满120学分,其中要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内修满15个学分,包括文学,音乐和艺术,交流,社会学,历史和文化,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分支学科。雪城大学信息研究院则是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20学分,包括32学分的核心课程,24学分的序列课程,13学分的数学基础,分的沟通技能,3分的艺术科学,3学分的自由选修。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有选择性地修读第二专业。比如学生可以选修Newhouse公共传播学院的专业,修满128-141学分,或选修Whitman管理学院的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修满135-13分,毕业学位由两个学院授予。

2.2.2课程内容

(1)国内大学。

通识课程的特点在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处理问题时能够使学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以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从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也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使其接受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国内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程,课程内容有着一定的相同,包括数据库原理课程、信息管理概论课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信息检索课程、数据结构课程、信息组织课程等,这些课程都是学科基础课程。在选修课程方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并且自由安排学习进程。国内外各大学都设有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语言、文学、艺术等大类选修课,还有专业选修课。

(2)国外大学。

雪城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核心课程由信息组织导论、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信息管理核心课组成和计算机入门、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设计原理、软件规格和设计、软件实现等计算核心课组成。序列课程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和网络设计和管理。数学基础,包括微积分基础、逻辑导论、离散数学、统计推理与实践。沟通技巧,包括学术写作的实践;研究和书评写作,包括撰写信息报告和简报。艺术与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自由选修课程,任何课程都可满足这一要求。匹兹堡大学课程主要有:信息系统与社会导论,面向对象编程信息科学、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和网络导论、信息系统和分析等核心课程。英语写作,包括书评写作、研究写作。数学,包括商务微积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离散数学结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术合作项目,如与匹兹堡大学格林斯堡校区合作,使其学生主修信息科学,并授予信息科学学位;在信息科学学院的学生可以在艺术和科学或其他的学院修读双学位或与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设的学位课程。伦敦大学学院为研究院,但为本科生提供有关信息和计算主题的选修课程,包括编程、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用户与管理、数据库系统、语义网等。这些课程也是商务信息管理的核心课程,由计算机系、管理科学与创新系和信息科学系共同开设。此外,其还提供三年的跨学科学习选择计划,整合人文、艺术、社会和工程科学。

2.3国内外大学信息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国内外5所大学在信息人才的培养上体现着不同的特点。在信息社会对信息人才需求的推动下,欧美拥有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信息管理教育,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趋于完善。尤其是美国的信息人才培养方面实施正规学院教育、公共学院教育、私立学院教育、商业机构认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除了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而且要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并紧贴社会的现实问题,比如信息污染、信息犯罪,需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律与信息道德的教育。在信息人才的培养上,形成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跨学科培养、联合培养,使其成为懂技术、通实践的信息人才。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的特点在于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学生通过前两年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自己兴趣来决定是否选择信息科学来继续学习和研究。一旦有学生被信息科学项目所接纳,他们就可以选择导师来帮助完成项目,通常学生和导师之间要进行学术讨论和互动,导师检查学生的项目进度,学生应选修一些课程来协助完成项目。学院也支持双学位学生的培养。伦敦大学学院信息研究系在英国范围内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学科教育,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电子通讯和出版学。主要针对研究生进行授课,但同时开设了本科生教育课程,如与计算机科学系、管理科学系联合培养商学士,讲授商业信息管理等。该系的本科生教育没有开设图书馆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的课程,只涉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但其十分重视计算机技术教育,开设了一系列的编程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课程,为以后深入开展研究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城大学信息学院以“信息扩展人类能力”为使命,它提供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课程及相关项目教学科研的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帮助用户整合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了偏重技术并拥有技术优势的课程体系。武汉大学在信息管理学院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沿自1978年创建的科技情报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教学研究项目组结合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广泛调研和比较,提出“专业素质链”和“专业课程链”的理念及结构模式和基于“专业素质链”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由9门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组织》、《信息构建》、《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经济学》)组成的完整的具有紧密逻辑结构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体系。可见武汉大学的培养模式遵循“认知—理解—应用—创新”这一路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992年设立,其前身是情报学。该专业在通识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和专业的思维模式。核心课程方面从信息处理加工的流程出发,将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知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整理,从信息的生产、流通,到信息的检索、组织、分析和评价,最后到信息服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将信息技术领域最新成果吸收到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图象处理、元数据、语义网等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均列入课程体系中。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iSchool,积极与国外著名大学诸如德国洪堡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开展学生交换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信息人才。

3国内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面向社会需求,强化通识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培养信息人才,首先必须以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当今社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劳动分工密集和职业细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则是学科的高度专门化和技术化。社会需求驯化专业学习,专业学习已经不能起到塑造自由人格的作用。正是针对专业教育工具化、市场化与教条化的这些弊端,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大学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通识教育延续古典时期的自由教育,旨在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和自由的公民,保证学生将来成为各行各业专家的同时,仍然不失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并且有能力应对复杂社会在专业领域之外提出的各种挑战。通识教育不仅仅要拯救专业分工带来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日益多元复杂和全球化的时代,主动承担起凝聚社会共识、培养合格公民的时代使命。

3.2开放互动教学,培养数据素养

培养信息人才,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推广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开展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比如案例课程和研讨课程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研究为主,训练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创意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力提高其创新素质,提高信息人才的培养质量。

3.3校企合作,注重信息应用

信息行业知识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高校培养信息人才,应该与信息产业发展产生的实际需求同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课程内容重理论,却轻实践;重视系统性,却缺乏针对性,这样导致了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不同步。因此,信息人才的培养途径应该灵活多样。比如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教育发展模式。其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进行交换和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是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产学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发掘双方的共同需求,从具体项目入手,以实质性的互利共赢成果激发双方合作的积极性,深化产学教学内容。校企共建教育平台,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通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考核培养质量。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以培养面向信息行业的人才为目标,把信息企业作为教学场所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从事信息系统领域内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成为未来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的信息人才。

3.4面向国际,推动交流与合作

培养信息人才,国际合作办学也必不可少。国际合作办学在引进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课程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

(1)合作项目建设。

在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中,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定义:“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不设立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的项目往往和高校中原有的教育项目并存,更多地集中在课程和师资的引进。到2012年4月20日为止,通过教育部更新并公布的经审批与复核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共计1499个,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我国现已与众多国家建立教育合作关系,与我国建立国际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国家和地区有188个。

(2)师生国际流动。

高校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联系,大力推进大学海外学习计划,不断拓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渠道,通过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假期学校、海外实习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派遣学生去国际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了解学术前沿的基础上,根据学术兴趣,结合企业实践,逐步获取所需的知识。积极主动地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渠道支持和帮助拔尖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进入国际一流大学和信息学科领域一流学者的实验室深造。比如哈佛大学设立国际教育项目办公室(OIP),鼓励所有本科生寻求出国机会,目标是鼓励哈佛学生把国际体验融合在教育里,帮助学生识别与追踪美国之外的研究学习机会。

(3)双语教学机制。

国培信息技术研修总结范文6

他从事高中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30余年,创建了“三面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培养的信息学(计算机)奥赛和电脑程序设计选手,多次获山西省第一名,先后100余人次获全国大奖。他倡导教学研究,注重教材建设,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共和出版论著40余篇,主持承担10多项教育科研课题,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的核心组成员,致力研究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作过20多场学术报告,被教育部特邀为全国少年计算机NIT培训与考试专家组成员,被山西省教育厅聘为中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委。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部级骨干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青年教育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最佳和优秀辅导教师、伯乐教师,运城市百名优秀人才、知识分子拔尖人才等荣誉。

“三面向”体系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非常感谢郭林涛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您的名字让我想起《听松》这首曲子,松林如涛。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聆听与自悟之间,获得教学中“知行”的平衡。

郑爱文:您提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为信息技术搭建了科学的教育教学平台。“三面向”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郭林涛:谢谢。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是在中学计算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84年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教育部发出通知:中小学进行计算机教育试点工作。我所任教的中学被确定为计算机教育试点学校。学校要开计算机课,没有老师怎么办?我阴差阳错地放弃了“心爱”的数学课,选择了“新潮”的计算机课,成为山西省最早的一批中学计算机教师。那时,全国普及计算机教育,大、中学生都学习计算机BASIC语言。同时,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普及,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优秀人才,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委托中国计算机学会举办了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简称:NOI)。1985年,我组建了兴趣小组,学习QBASIC语言,编程解题,参与竞赛。我坚持了10年的计算机普及和精英教育。1995年,中学计算机教育逐渐转向信息技术教育,中学计算机课也改为信息技术课。此时,形成了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的雏形。

2004年,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教育部把信息技术课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课。在研究国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课程结构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到此,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应运而生:一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教育――必修课,二面向部分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提高教育――选修课,三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精英教育――校本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研究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面向”对应的课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是什么?

郭林涛:一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教育。课型之一:必修课。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知(懂知识)和应会(会操作),重在“会”字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流程:任务驱动―自主协作―点拨指导―评价反馈。

二面向部分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课型之二:选修课。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熟练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全国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让学生走“爱好―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重在“用”字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主题探究教学法。

教学流程:自选主题―实践探究―交流评价―意义建构。

三面向少数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精英教育。课型之三:校本课。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让学生走“兴趣―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重在“尖”字上下功夫。

教学方法:导学教学法。

教学流程: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总结评价。

郑爱文:“三面向”能否理解为在操作层面上的因材施教?在“多层次、多维度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过程中,不同的课型和教学方法是否会有交叉和重叠?

郭林涛: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在操作层面上,为信息技术教育搭建了一个科学平台。为了支持教学与研究,我们建立了对应的三个专题学习网站,提供了学习资源、软件工具、交流空间、成果展示等功能。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引领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走“兴趣―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

在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中,课型与教法具有交叉和重叠性。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课型与教法有一定对应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必修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驱动下,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但并不排斥使用“主题探究”教学法和“问题导学”教学法等其他方法。选修课教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强调多采用“主题探究”教学法,在主题探究下,提升学生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但并不排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问题导学”教学法等其他方法。同样,校本课主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强调多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利用导师制模式,培养学生编程解难题的能力,但并不排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主题探究”教学法等其他方法。由上述可知,对于不同的课型,教法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包容性,这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道理。

任务驱动 精英教育

郑爱文: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成长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您很早就提出了“任务驱动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任务驱动一用就灵吗?怎样设计任务才更有效?

郭林涛:2001年,我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参加了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部级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在培训期间,我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发生了兴趣,在导师桑新民教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建构了方案,设计了流程,研究了案例。我利用行动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和课例研究,产生了很多优秀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任务驱动就是驱动学习兴趣,激发思维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要使任务驱动一用就灵,关键要设计好的任务。设计任务应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目标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正确处理好下列两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任务的质与性的关系。任务驱动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和“驱动”内在动力。任务要直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任务的情境、意义和协作,关注任务的层次性、延展性和可操作性。任务要求应具体明确,各个任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这样能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条,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二是正确处理好任务的量与度的关系。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讲,课堂学习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但是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自然要有综合性,规模也较大。任务设计应该有效度,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任务设计应该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任务设计应该有深度,让学生做到将知识灵活应用;任务设计应该有广度,让信息技术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总之,任务设计一般要由小到大,把握量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郑爱文:您的“三面向”也是螺旋式上升的。针对塔顶的“精英教育”,您曾经带领学生多次在信息学奥赛和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取得辉煌的成绩。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郭林涛:迄今为止,我校有60余名信息学奥赛和电脑制作大赛选手保送或升入清华、北大、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我校虽然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但是地处晋南中小城市,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大城市的地理优势,也缺少省城的人文环境;我校是一所纯高中,不设初中部,我们没有初、高中6年系统培养的机会,不能形成信息技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梯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经验真的谈不上,说一点体会吧。

第一取得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力建设信息技术特色学科。常言道,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大的有为。一个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这里最需要的精神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第二建立特别能研究的学习团队。在“三面向”课题的引领下,教研组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变问题为课题,变教学为研究,变课堂为研究院。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练自身素质和辅导水平。让教师走“学习―工作―研究”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长、成长和发展的土壤。

第三打造特别能战斗的名师团队。我校有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一名,高级教师两名,山西省教学能手两名,山西省十佳教研员一名。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只有一流教师,才能培养出拔尖的学生。在英才教育中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要善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一个信息技术后备人才的培养,非一日之寒。教练要慧眼发现人才,更要精心培育人才。让学生走“兴趣―特长―专家―大师”的成才之路。

教研 教学 阅读

郑爱文: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您曾经承担教科研处的工作,在学校教育科研和教育信息化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郭林涛:多年来,我主管学校的教育科研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我感受到这两项工作是学校由传统名校向时代名校腾飞的双翼,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果说对此有哪些具体建议,因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我只能就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大家分享。

基于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工具、作为学习的工具、作为学习的对象的思考,我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三种基本范型。

一是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范型。我校立项的全国“十一五”课题《三阶段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就是案例之一。该范型研究的主体是学科教学,环境是多媒体技术教室,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是基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范型。我校立项的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规划专项课题《网络论坛式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研究》是案例之二。该范型研究的主体是学科教学,环境是网络技术教室,研究的问题是真正能够实现双向整合,让学生既提高了作文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是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范型。我校立项的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规划专项课题《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就是案例之三。该范型研究的主体是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室,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科资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您从事教育生涯中,有没有一节课给您特别大的触动?如果有,可以说下原因吗?

郭林涛:我从教30多年了,教过高中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经常会有让我感动、让我思考并促使我反思的课。例如,《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单元教学案例。教学过程分三个主要环节。第一环节:搭建平台,设计任务。教学环境是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平台是信息技术教育专题网站,教学任务是利用已经学习的制作演示文稿的技术来表达主题,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演示文稿。对高一学生来讲,这个任务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用性和挑战性。第二环节:自主合作,完成任务。确定主题,搜集资料(1课时);设计布局,集成制作(2课时);展示交流,总结评价(1课时)。第三环节:梳理交流,反馈调节。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单元教学活动,学生经历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确定主题―搜集资料―设计规划―集成制作―产品。掌握了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中,能让学生放飞思绪、展露个性才华的机会实在不多。沉重的高考科目使学生的个性思维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创造思维也越来越低。怎样能结合素质教育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为学生营造思维空间,提供展示个性才华的平台,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所以,我除了在平时的课堂上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外,还在每个单元学完之后,都要给学生留一段时间用来自选主题进行创作,完成一个“大任务”。这样既巩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展示的机会。你看吧,“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单元任务公布后,教室里立刻就沸腾起来了,学习小组内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经过思维碰撞,学生们自拟的主题就基本确定出来了,如“绿色环保”、“集邮”、“”、“中国百年后的危机”、“宇宙奥秘”、“海底世界”、“健康饮食”、“我的高中生活”、“3.15”……这些主题都充分表现出学生们健康、向上、朝气、活泼、意气风发的性格特征。不一会儿,教室里安静下来,学生都登录了因特网,开始搜索与主题相关的素材。机房里传出的是键盘和鼠标的小夜曲,让人感受到的是学生真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和氛围。交流评价时,更是热闹非凡。学生们一边展示作品,一边反思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在关键处适时点评。评价改变了过去以个人成绩为标准的做法,只有当小组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才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互相帮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通过单元教学活动让我真正感悟到:教师必须做到五个真正。那就是“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愿望,真正认识每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真正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放飞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郭老师对“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一课的处理和黎加厚老师提倡的制作“数字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有启发意义,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极具推广价值。您认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缺失点在哪里?可以给一些相关建议吗?

郭林涛:我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很不平衡,空间还很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有待更新,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教育技术运用有待加强;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教育软件的实用性还比较薄弱。我们必须克服“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重资源建设,轻应用研究;重环境建设,轻技术培训”的现象,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要正确处理好下列三种基本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学科教学与技术运用的关系,学科教学第一,技术运用第二;第二正确处理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学设计是关键,提升实效是目的;第三正确处理传统手段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深刻地感悟到:信息技术应用选择要适当,介入要适时,应用要适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您人生成长经历中,觉得哪些书给了您很大启发?希望您能给大家一些阅读上的建议。

郭林涛:在我人生成长经历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卡尔.威特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陶行知教育名著》、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名著都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我建议读者多读些教育名著、多读些艺术名著、多读些技术专著。因为,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有艺术修养;教育又是一门技术,教师需要有技术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家点悟,名家点悟不如自省自悟”。

编者感言:

郭老师建构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三面向”体系不是灵机一动的话语闪念,它的建构既有理论上的积累,也有实践上的打磨,更是基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