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体育研修总结范例6篇

国培体育研修总结

国培体育研修总结范文1

高等教育的改革,以教学改革为其核心,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994年,国家教委提出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项改革的总目标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形成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对国内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教育部门对体育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确定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为分析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佐证。

2研究方法

查阅80年代以来我国历次修订教学计划的文件、资料,1980年以来国家教委印发的有关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文件,及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文献60多份,国内、外体育院校现行的教学计划、课程简介的有关文件30多份。对6个国家(波兰、前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前苏联、日本、加拿大)体育专业的学科与术科的比例进行了数字比较分析;对我国体育院校(系)(广州体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院、沈阳体院、上海体院、西安体院、日本体育大学、河南师大体育系、集美体育学院、信阳师院体育系,南京师大体育系、华东师大体育系等)与国外体育院校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4所院校(河南师大体育系、广州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美国柯特兰分院)课程的学分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信函和访谈的方式,先后对国内30位多年从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专家、教授就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征徇。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等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改革基本思路

3.1.1目标构建

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体育运动当展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为参照,以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人才为目的,深入研究,认真讨论,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重新构建,以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拓宽课程体系的履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目标。探讨课程体系改革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了明确的定位,才可能进一步确定和优化课程体系。纵观我国体育院校(系)对培养目标的表述,1980年和1986年的教学计划对培养目标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1991年在培养目标内涵上对培养学生科研工作能力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体育院校(系)专业介绍中,培养目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并提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专门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规格如下:1)系统地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工作,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2)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具有基本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3)了解体育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4)初步掌握1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毕业生适应到中学以上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和培养高水平运动队,以及从事体育管理、科学研究工作、运动训练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学院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也已相应出现多样化的趋向。

3.1.2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的沿革

纵观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发展,其专业和课程大多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总结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各体育院校(系)现行的教学计划的特点,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院校(系)课程结构的整体框架。因此,本文以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结构的现状为横断面,把时间纵轴回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可从目前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结构现状的静态分析中,看到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结构改革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窥视到围绕适应21世纪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提高未来体育人才的整体素质以及改革体育院校(系)课程结构和体系。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1980年、1986年和1991年3次修订教学计划呈现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总体趋势是开设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学科比例逐步上升,必修课学时明显下降,选修课的学时逐步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从1980年14.9%提高到1991年的23.2%(表2)。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前3套教学计划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变化:1)开课的总门数在逐步增加。2)课程设置紧扣培养目标。3)选修课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从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看这3份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施行,它们在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经验。但是,从整体上分析,仍存在着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单一并强调专业教育的纵向深入,存在着必修课偏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公共必修课偏少,专业必修课过多,从而造成知识狭窄、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选修课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我国实行的选修课制度,严格规定了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任选课是选修课的1/3。以此为据,我国体育院校的任选课比例只有总学分10%左右,甚至还要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外选修课基本都属自由选修,一般在30%~40%左右。国外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都有选修课,而我国选修课只是全部课程的1/5,且局限于专业课范围,跨学科、跨专业、跨系、跨年级的很少。3)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课程内容滞后于体育科技发展,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部分内容重复,教材更新速度缓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历次教学计划改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认真探索,结合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总体目标,形成了体育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和系列课程的结构框架。

3.1.3国内外体育院校课程设置比较

北京体育大学与日本体育大学所开设课程的数量差距较大,从术科课程与学科课程来看,日本体育大学是北京体育大学的3~5倍;与其它体院(系)的课程相比,日本体育大学也都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日本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首先考虑到的是准确掌握现在和未来若干年内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因此,社会对体育要求的变化,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日本体育大学不是采取开设多种学制的办法,而是采用开设各类各门课程的办法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体育人才的需要,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数量很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以及社会变化的需求进行选择。这种办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顺应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柯特兰分院培养体育师资的资料显示,其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不含体育专业理论课程)体现在经济、价值观、文化对比、艺术、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科学与人类事务几大方面,共有48门课程。尽管这些课程与体育几乎毫无关系,但这些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是极大的(表4),它们所占的学时数是运动技术时数的2倍还多(960:416),这与北京体育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656:1424)。广州体育学院、河南师大体育系也是一样,只开设约10来门的公共课程,其中,外语就占去16学分(280多个学时)。从总学时来看,与柯特兰分院相比我国体育院校(系)仍是“重技术、轻理论”。

3.1.4几门特殊课程的对比分析

有资料显示,中国体育院校(系)科研课程的时数占总学时的5%以下,而原民主德国和匈牙利体育院校(系)的科研时数分别占总学时的16%和13.3%。他们的科研特点:时数多,内容广泛,设备先进,要求严格,水平高。我国体育院校(系)由于科研时数少,学生平时只凭借笔记、抄笔记、背笔记三部曲完成课程的学习,科研能力差,再加上缺少科研经费,致使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在教育实习方面,目前,国外许多师范教育中流行“临床实践”(LiniealExperience)和“现场实践”(FieldExperience)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日本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为14周,美国为15周,法国为27周。我国体育院校(系)只有第7学期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由于实习时间短,阶段性强,任务重,学生难以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学体育实际。

3.1.5不同国家对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

到底应该开设怎样的课程来培养体育师资呢?原苏联学者认为,到了21世纪,单科教师将被“通才”教师取而代之,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将成为完整的、和谐发展的、有学问、有教养的楷模,是“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专家”。美国学者认为,理论课的比例应占3/4或更多。近年来,一些学校实施的新教学计划中,几乎全部由理论课构成,极力主张“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日本则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理想的、世界上通用的日本人”上,其实也是一种“通才”教育模式。中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属于“专才”(一专多能)教育模式,“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仍严重存在。有研究表明,中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和术科的比例与国外相比差距会很大,而且这种差距会长期存在。造成技术课与理论课比例失调的原因:1)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课程设置要比体育术科难,且复杂得多;2)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教学思想还较保守和封闭;3)受传统教学框架的束缚影响,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不够,缺乏对新学科发展前沿的了解;4)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学时制束缚和限制了课程设置的发展。

3.2我国体育院校(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3.2.1构建以学科类与术科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体育院校(系)专业教育的核心,它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高了学科课程的学时比例,降低术科课程的学时比例,使其达到63:37,同时,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使之达到总课时的27%。

3.2.2形成以必修课程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整体素质,关系到培养目标的落实,在教学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应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改革。近年来,缩减必修课学时,增设选修课已作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国外体育院(系)统计资料显示,其基本上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这些国家中,必修课的比重一般在60%~80%,发达国家必修课比重低于发展中国家,必修课在课程设置中仍占重要地位。新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主干课程,授与学生最核心、最基本、最精华的知识。主干课程是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专业课程,是衡量培养人才水平的基本依据。主干课程的比例亦是反映专业特征的重要参数,专业主干课程应少而精。选修课程系列化,加强选修课的导向和限定性,将专业选修课分为一般指定选修课(指必须在一类或一组中选择其中几门,可谓选修中的必修)和系列指定选修课,课程体系向系列化、综合化发展是目前一个趋向。针对以往选修课可供选择范围较小,尤其是专业课偏多,不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的不足,增加小型化课程,有利于课程的结合,有利于开拓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专业选学,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在选修课设置类别结构下,将其分为学科和术科2大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长、兴趣、爱好进行专业方面选择,学生可选1~2个方向系列组课程,又可选修辅修专业方向课程,限选课仍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但面向不同领域,学生可选择一组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从而既注意知识的传授,又注意能力的培养;既强调共性,又不可忽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专业方向系列选修课,跨系、跨专业选修课,努力提高可选度,增加门类,所开的选修课学分应是学生应选学分数2~3倍。新课程体系为专业方向设立了学时的课程模块,使我国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更新课程内容是面向21世纪课程建设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引进新内容须做到课时要少,内容要新,水平要高,效果要好,体现“新、宽、精、活”,即课程内容新,专业口径宽,课程门类精,教学方式活。增加新的“少”而“精”的课程内容,还须与选课制和学分制相适应。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关系合理确定以及科学搭配和有机相衔接等都是课程理论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3.2.3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框架,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只有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才能给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体系构成与教学计划中课程结构体系构成的整体优化是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说,课程体系的构成上趋向于由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课程群组成。在优化课程结构中,注重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优化必修课、突出主干课程,增加综合知识的选修课,在必修课中实行“必”中有“选”,在选修课中实行“选”中有“必”。要符合新世纪人才业务和知识结构的需求,必须以课程群整体优化来确定教材内容。也就是说,要以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系统,改革课程体系。需要指出的是,每门课程独立优化的相加不等于整体的优化和最优。

4结论与建议

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以研究并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具特色的体育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并据此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世纪之交我国体育院校(系)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中,课程结构确定之后,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取决于教师、教材、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条件。要提高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重点在于优化教学内容,难点在于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环节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从根本上都依赖于教师的主体行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加强课程建设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努力造就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国培体育研修总结范文2

——某县教师继续教育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师培科的指导下,在县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既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又真正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实,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

梓潼面积1443.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45所,其中县城学校7所,乡村学校38所。共有中小学教师1600余人,县城教师440人,乡村教师1200人。

二、领导高度重视,指导督促到位

县教体局范晓彬局长、张仁宝副书记、政工股赵国邦股长特别重视教师培训提升工作,对教师培训作出了重要指示和决定,多次主动参加师培会议,给予指示;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给予督促和指导;多次亲自策划县级专项培训。县教体局成立了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由范晓彬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张仁宝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县各级培训的组织领导,同时将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师培工作目标年度考核内容。近年来,县教体局大幅度增加师培经费,确保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师培设备设施投入持续发力,极大地改善了培训条件。市教体局师培科刘成福科长关心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次莅临我县指导师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培训建议;多次带领我县教师和领导参加国家和省级短期集中培训;多次组织我县教师参加市级培训。

三、近年来我县师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开展“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1.工作措施。

2018年10月我县申报“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成功。为圆满完成国培计划,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多次召开“国培计划”专题研究会议,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充分整合、利用县局机关股室、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学区、学校等多方培训资源,制定了《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教体局〔2018〕271号),成立了梓潼县国培领导小组(梓教体局〔2018〕272号)。同时制定了各类管理办法,认真按上级要求组织开展各项国培活动,切实做好“五到位五落实”。

(1)宣传到位,职责落实。通过会议、新闻报道、简报、活动开班动员等多种形式加大国培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校长、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培工作是国家扶持教育事业、关心教师成长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机会和平台,是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动力。校长、教师提高了认识,就能明白自己在国培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妥善处理好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校长的管理督导职责才能落实,教师参加学习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缓解工学矛盾、确保学员安心学习,县国培办、各学校实施了本校同学科教师顶岗、以空间换时间、分解化小培训时段等办法。

(2)重视到位,人员落实。为确保国培工作有序、有效地顺利开展,县教体局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建立健全了国培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

一是成立了县“国培计划”领导小组、国培工作办公室、国培工作督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职责及管理考核制度,权责清析,分工明确、责任到头。制定并实施的主要方案、办法、制度等如下: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团队研修成员考核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学员考核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工作坊坊主、辅导老师、学员考评办法 ;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教师线下集中研修活动方案和考评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3)管理到位,活动落实。建立健全县、校管理网络体系,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个项目、每次研修活动。建立健全国培工作管理制度;完各项考核评估细则,确保国培工作管理到位、研修活动开展实施落实到位、考评奖惩到位;坚持并完善对外出研修活动的训前培训、训中跟踪、训后考评的管理机制,使培训成果不断巩固、延伸和扩大。一是对学员外出集中培训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二是积极配合四川师范大学集中培训。如组织学员教育教学研讨、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三是返校后,将学员出勤、记录、心得等情况交进修校进行考评;四是学员回校后,要在学校内进行二级培训或汇报交流后,学校凭考核等级报销差旅费。

(4)督导到位,奖惩落实。加强并完善县、校督导网络体系,层层落实督导责任,传导压力、传递动力,强力推进督导工作。严格考勤考核,做到资料记录详实、情况通报及时、逗硬奖惩落实,保证国培工作制度有力、推进有序、措施有效。如教师工作坊网络培训阶段,除了电话、短信、QQ群、微信群督导外,县管理员、辅导员每周至少两次情况通报,重点加强对学习进度、线下实践研修活动的督促和指导;根据考评细则和督导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5)服务到位,保障落实。为保证培训顺利推进,县、学校均努力为教师学习提供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落实好学习条件保障。一是保证教师的学习时间;二是保障通畅的网络条件;三是建立返岗实践研修、总结反思的学习舞台;四是搭建成果展示的交流平台;五是营造良好的研讨互动的学习环境;六是解决好教师学习的困难和经费补助,让学员能安心学习、积极学习、认真学习,提升学习效益。

2.国培实施方式

(1)团队研修培训

教师团队研修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各20人,初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各10人,分别由张先树,何清萍,杨秀蓉,罗晓蓉,敬纪作为学科牵头教师。

教师团队研修成员每年由四川师范大学组织到院校集中研修20天,到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研修10天,返岗和自主研修30天,同时参加网络研修80学时的培训,从师德修养、教学、教研和培训四个维度提升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培训能力,并在返岗实践中至少完成送教下乡和教师工作坊两类项目中的其中一项主持任务。期间县教师进修校与培训机构共同管理考核,多方搭建展示平台,推动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2)送教下乡培训。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对乡村教师需求的调研分析、在四川师范大学首席专家的指导下,以我县教师团队为主体,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实施方案》及“问题诊断、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认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年4次,每次2天,共计8天/年。有力缓解了我县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两年来,各学科送教团队已共计开展40班次国培送教下乡活动, 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教师工作坊研修

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教师工作坊实施方案》面向乡村教师遴选参坊学员,组建6个学科10个教师工作坊,每坊50人,完成每年不少于80学时的网络研修;并在参加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学员中遴选工作坊主持人和“三人行”团队,主持工作坊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一是根据培训计划,各工作坊每年集中培训两次,由四川师范大学学科首席专家根据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收集的典型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对工作坊研修活动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解决策略的指导;二是在专家、辅导教师和坊主的指导下,各研修组长主持日常研修活动,开展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主的学科专题研究,并督促学员完成网络研修任务;三是督导各研修小组教师切实开展好线下实践应用研修活动,积极推广研修成果,优化教师的日常教研行为,为我县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辅导与研修管理团队,并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教师的研修活动。两年来,各坊已共计开展42班次国培线下研修,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国培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近七千人次参与了培训,培养出了70人的本地教学专家队伍,我县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促进了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强了国培研修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极应用,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提质升位。

(1)促进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两年的国培,我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坚守教育、奉献教育、引领示范、为人师表,专业快速发展,很多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打造了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我县和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教育网的密切配合,通过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研修、教师工作坊研修和送教下乡等系列研培活动,使70名培训团队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2018、2019两年,我县开展的县级培训和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中,教师培训团队有96人次通过上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收到了“名优示范、全员提高”的良好效果。教师培训团队现已逐步成长为一支组织者依赖、受训者欢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线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是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

(3)形成了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研修成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为将我县国培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宣传最大化,2020年春季学期,根据县国培办安排,我县国培项目负责人和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六位学科老师精心整理了两年国培活动资料,精选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PPT、典型例练卷、优秀教学反思、特色活动、优秀小论文、研修感悟等编撰成学科研修书籍26本(其中项目县6本,小学语文3本,数学4本、科学3本,初中语文3本,数学3本,英语4本);设计制作了29张项目县及学科展板;编辑宣传视频6个;录制了50节示范课;规范建设好了6个教师工作坊。

(二)认真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

近两年,我县精心组织参加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暨艺术领域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我县文昌二幼郭桂华老师执教的《糖乐乐糖画》、何金梅老师的论文《浅谈梓潼折席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的运用》双双荣获市级一等奖,东风幼儿园园长白莉萍在全市作交流发言。认真参与绵阳市“文轩教育杯”小学语文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暨优质课展评活动。积极参加市教体局组织的幼儿园和特教学校教师提高培训、中小学校长和培训者培训、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及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疫情期间网络研修、网上全员师德培训等。凡有市教体局师培科安排给我县的省级、部级培训,县教体局和进修校及时安排参训人员,认真督促,确保完成参训任务。

(三)县级培训持续发力,努力提高全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1.以生本互动专题研修为载体,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采取同课异构、集众智慧,同课异上、互助提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同课竞赛、打造名师等方式,创新课堂模式,提升教学技艺,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活动组织严实,计划落实,过程扎实。全体参研教师共同感受到:研修长真知,评导识灼见。

2.积极推进教师工作坊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75号《梓潼县教师工作坊实施与管理办法》精神,全县 21个教师工作坊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上示范课、上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网络交流研讨、指导青年教师、送教到薄弱学校等,教师工作坊真正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中老年教师的加油站。

3.督促各校规范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94号《县、校区域整合常态培研项目规划》精神,县教师进修校认真督促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培训工作,要求活动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既要有集体资料,又要有个人资料。校本研修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学校充满了学术研讨的风气。

4.积极组织新教师培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他们的岗位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县坚持每学年开展一次新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分专题讲座与跟岗培训。参培教师专心听讲,受益匪浅,整个活动氛围庄重而热烈,有声有色,如沐春风。

5.持续开展专项培训。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时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培训、副校长培训、教务主任培训、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培训等,及时提高管理者水平,为我县教育教学水平上档升位提供管理人才支持。

四、我县教师继续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借助国培,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促使他们很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2.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进一步建好教师工作坊,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平台和展示的空间。

国培体育研修总结范文3

关键词: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关键环节;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13-03

“国培计划”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端培训,它要求培训具有“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作用。“国培计划”坚持以“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为导向。对于组织实施项目计划的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来说,开展教师培训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包括对培训对象的需求调研、方案研制、师资配置、课程建设、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具体工作。结合多年来开展教师培训的经验,我们在实施“国培计划”的实践中,提出了加强调研分析――摸清需求;以需为本――精心设计;创新教学――互动参与;全程管理――后续跟进的培训工作过程管理。综合运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参与式研讨、案例观摩、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现场学习以及访谈、问题诊断等多种方式落实培训任务,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在实施“国培计划”过程中,我们只有抓好培训目标定位、培训内容选取、培训师资遴选、培训方式选择、培训组织管理等影响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才能为顺利实现“国培计划”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一、认真做好调研分析,为有效培训奠定基础

教师培训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因此实施“国培计划”必须遵循教师培训的规律,要清楚了解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培训需求,明确本次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做好培训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1.做好培训前的调研分析,了解培训对象及需求

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源于对培训对象的了解。只有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参加培训的需求,解决“培训谁”的问题,分析他们的所想、所求,才能使培训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参加重庆市农村小学骨干教师顶岗置换脱产研修的学员,是重庆市区县农村小学选的优秀教师。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有的教师在本校及地区的学科教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培训教师对本次培训内容安排的接受程度与参与态度,是影响本次培训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我们从了解学员情况人手。通过对部分学员进行培训前的问卷调查及走访区县教委、学校,与学员所在学校的领导及老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对培训的期望、意见及建议,将所了解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分析,以此作为制订培训计划的依据。我们把所了解的不同需求和问题安排到各个教学主题里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与讲解,同时把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本次培训共同研讨的问题设计到教学活动中解决。其次,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要求每人上交一份原有教学设计方案,通过组织学员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交流,了解学员原有的教学情况,分析学员存在的教学问题,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奠定基础。

2.明确培训要求,确定培训目标

确定培训目标是保证培训有效性的关键环节。(1)必须明确“为什么培训”。这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及市教委有关“国培计划”文件的精神实质,准确了解和掌握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对开展本次“国培计划”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要清楚了解参培教师情况及培训需求。由于每个教师的基础条件和具体情况不同,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较大的差异。通常所说的教师需求,是指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的能代表本次参培教师共同愿望的需求。我们通过前期调研和分析,综合形成了本次参培对象对培训的三方面需求:观念及知识更新需求、实践方法指导需求、成长示范与引领需求。(2)实现政府与教师对培训目标要求的一致性。我们将教师的培训需求与上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融教师培训需求于实现国家对培训目标要求之中,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来确定本项目培训的目标,即“一重点、二转化、三形成”。一重点是,重点培养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的“种子”教师;二转化是,通过对培训研修成果的形成与转化,促进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国培计划”的作用;三形成是,探索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研修方案,创新培训研修的途径、内容和方式,为有效开展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进行有益探索。

二、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培训目标确定后,要精心设计培训形式、内容、过程及组织管理等教学活动的细节。这是搞好培训的又一关键环节。

1.围绕目标制订培训计划,针对要求安排培训内容

制订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是实现有效培训的关键。这是解决“培训什么”的问题。针对培训需求及目标,我们将本次研修培训设置成四个阶段:集中研修阶段、影子研修阶段、反思总结阶段、岗位实践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培训内容既相对独立而又各有侧重,四个阶段紧密联系,构成完成培训目标任务的一个整体。集中研修阶段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为目标,主要安排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内容,共设置了六个模块: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技能提高、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科研方法、教师示范引领。在影子研修阶段,安排参培教师到“影子学校”,通过“影子教师”的“传、帮、带”开展研修学习。在“影子研修”期间,学员亲身感受名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技能,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吸纳、重构自身的知识素质。在反思研修阶段,参培教师运用从培训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感悟,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并相互交流。大家在这种反思与交流中获得知识与经验,促进成长。在岗位实践研修阶段,参培教师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培训之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状态出现在本校的讲台,进行教学实践,开展实践研修。

2.坚持“国培计划”导向,精心设计培训教学形式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得以实现的。培训活动是培训内容的载体,对培训活动细节的精心设计是关系到培训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在设计培训活动时,将重点放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施“国培计划”中,我们对培训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专家讲授”培训模式,探索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紧扣新

课程标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安排培训内容,在教学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观摩教学、互动研讨、教学实践,创立了“专家引领--实践观摩--反思总结”的培训研修模式。通过专家讲授提升认识,通过实践观摩感悟体验,通过反思总结内化结果。

三、认真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凸显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是实施培训计划并取得成效的可靠保障。

1.精心遴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教学团队

培训师资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又一关键因素。我们精心遴选培训师资,要求培训者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熟悉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并在相关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中有所建树,在全国和地区教育教学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为了满足“国培计划”作为高端培训对培训师资的多样化需求,要求来自中小学一线的特级教师不少于培训师资总数的1/3,市外专家不少于培训师资总数的1/3,以确保“国培计划”对教师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实现。

2.针对培训教师的学习特性,改进培训学习模式

“教师培训应该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关注与教师职业发展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关注教师现有的工作绩效与组织变革和外在环境变化所要求达到的绩效之间的差距”。教师培训是针对成人的教育培训,而成人的学习有其独特性,不容忽视。(1)成人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教师参加培训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总是希望了解自己愿意了解的,学习自己愿意学习的。(2)成人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教师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来参加培训的,培训学习中追求的不是对基础性知识的系统学习,而是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和寻求解答的学习。(3)成人学习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学习。不同经历和背景的教师对问题有其独特的看法,培训为这些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4)成人学习是以提高实效为目的的学习。教师对培训内容追求实效性,要求学以致用。培训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和了解,更重要的是更新思想,更新观念,如何将所学所了解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针对培训教师学习的特性及对培训的期望,我们在本次培训中采取了教师参与度比较高、实践性比较强的主体参与式培训模式,使参培教师由被动接受型转变成主动参与型的学习者,参培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并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如何有效观课议课”一课中,主讲教师吴家平老师首先以讲授方式对如何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带领学员到附近一所学校去实际观摩一堂课程的教学并录制教师上课资料,回来之后针对录像资料组织学员开展议课,讨论总结并提炼形成有效的观课议课要点。参培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方式收获较大。

我们成功地开展了“影子研修”培训。通过对“影子研修”环节的精心组织安排,创新培训思路及方式,使参培教师无论在显性知识还是在隐性知识方面都有了较大收获。例如,参加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影子研修”的学员,通过参加“影子学校”的各种活动,亲身感受和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对谢家湾小学“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校园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参与教研活动中,被学校浓郁的教学研究氛围所感染,亲身体验了名校教师对科学真理追求的精神和对教学工作的严谨态度。用参培教师雷娟的话说:“‘影子研修’使我终生受益,‘国培计划’将改变我的人生。”

四、加强培训管理,实现对培训管理的全覆盖

培训管理是影响培训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培训管理主要包括培训的目标管理、培训的过程管理等内容。在开展培训工作中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是确保顺利完成培训任务的保障。

培训的目标管理是为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和培训目标的实现所开展的组织、控制和协调管理,它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过程管理是使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与调控,使培训过程自始至终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推进,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创新培训管理,建立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在培训中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参培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参加培训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我们加强对培训的全过程管理,在本次培训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在集中研修与反思总结阶段,除加强对本阶段的目标要求管理外,采取了双班主任制,为培训班配备行政和专业班主任,聘请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专业班主任,较好地解决了培训班的常规管理与专业活动指导管理不协调的问题。在影子研修阶段,我们加强与区(县)培训基地以及“影子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了高校、培训基地、“影子学校”三级协调管理的机制,形成了三方协同开展培训的局面。在岗位实践阶段,我们与学员所在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及送培学校加强联系,落实各个部门对学员在本阶段的管理任务,注意激活学员所在学校参与指导学员研修的活力,促使教师从本校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既要解决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专业发展的问题,又要考虑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需求,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加以结合,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需要统一起来,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我们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实践研修指导,到学员单位对岗位实践研修情况进行调查,做到了整个培训过程管理的全覆盖。

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学习工作。忽视对培训的后续管理,会导致教师培训学习的知识不能被内化,培训成效不能巩固,影响培训的实效。因此,对培训管理需要延伸到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对培训的后续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学员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创建交流学习平台,共享学习实践成果;三是及时了解学员动态,加强交流沟通;四是关注学员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师培训是一项涉及国家教育大计和教师发展的事业。为此,我们需要对教师培训工作不断研究、实践、总结与创新。我们应以“国培计划”为导向,转变教师培训的理念,改革教师培训的内容、模式和方法,以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的,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认真总结“国培计划”实施工作中的经验,发挥“国培计划”在教师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培俊.精心筹划精心组织确保“国培计划”顺利实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2)

[2]黄佑生.“国培计划”:为教师培训导航[J].湖南教育,2010,(10):32-33

国培体育研修总结范文4

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31-03

1997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划为一级学科,将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专业划为二级学科。正确认识体育教育训练的学科(专业)定位,顺应时展的要求,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学位授予单位的最主要关注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样本构成:在研究中我们分别抽取了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共8所大学。

样本区域覆盖面:样本取自湖北、北京、上海、吉林、山西、重庆、湖南等7个省市的8所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学校,具有一定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

2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2.1现行体育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2.1.1 研究方向由单一到多元,体现更大的包容性,突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用“研究方向”实质上是二级学科的下一层,即第三学科。准确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关系到能否保持专业总体优势和学术特点,关系到研究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以竞技项目划分,把研究方向与从事的体育项目相对应,所以我们曾经出现过如田径研究领域又分为跑的方向、跳的方向、投的方向等越分越细的现象。专业研究方向过多、过细、过窄且不少研究方向已陈旧过时,远不能适应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

从调查看,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的制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划分;另一种是按运动项目划分(表1),许多高校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转换能力和适应能力,对本学科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在被调查的8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武汉体院、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南师大、北京体育大学)均是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来划分研究方向,从而体现出本专业更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2.1.2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较明显的板块特征课程体系的结构主要指各课类、课组、学分所占的比例结构,它可以进一步定量地反映出各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由于各高校总学时和总学分不同,没有可比性,用比例结构进行研究更为客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设置不尽一致,但其整体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基本上没有打破这种板块组合式的体系框架。

2.1.3非学位选修课程得到普遍重视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学科发展方向所开设的体现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的若干门专业课程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深的专业素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表2可以看出,8所学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与非学位选修课程的比例为76.4:23.7,大约是3:1,其中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课占了2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52.4%。

2.1.4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结构进一步细化,反映各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教学的特点 虽然各校在各类课组上比例不一,但重视拓宽学生知识面,特别是注重教育、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已成为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表3)。

2.2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缺陷和不足

2.2.1 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 以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偏少,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偏科现象较为严重,专业类型呈单一化,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影响了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2.2.2重复内容偏多,研究性、前沿性不够 多年来,我们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仍然是本科教学内容的继续,反映不出学科领域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本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问题,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降低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2.3选修课程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 虽然被调查的8所高校都注量非学位选修课课程的开设,但高校开设选修课门数差别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出各校开设的选修课门数较少,学生缺乏选择余地,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8所学校中对跨学科选修均未做出规定,有些高校甚至未开出跨学科选修课,不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2.2.4科研方法课程设置重视不够 研究生是未来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学习期间所接受的科研训练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成就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在我国体育教育训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科研方法训练是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科研方法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成为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3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3.1构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

3.1.1 学科内涵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渗透,体育教育训练学这个传统学科也日益与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生物学等一级学科相融合。“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准确反映该专业的学科内涵,并且与本专业相关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紧密结合(图1)。

3.1.2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通才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交往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2)实用专业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即可胜任岗位工作;3)对口专业教育模式,划分出明显的专业界限,强调专业范围的深入学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研究生需求产生多元化趋势,传统的专业对口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提出了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模式,强调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的“厚”(雄厚的基础知识)、“宽”(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柔”(灵活多变的就业岗位知识),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既要突出传统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

础知识,又要兼顾体育教育训练学和其他体育学科的交叉渗透。

3.1.3 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在实践中,人们也是把课程作为达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因此,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关系。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建立一支教学、科研队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学术研究特点。特别是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由于初期招生人数少、就业面单一,造成在研究生培养上一直沿用单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深度、理论突破,忽视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当前社会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外,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属于体育学中的技术学科,应强调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更加要注重课程体系构建中应用知识的学习,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3.1.4院校特色对课程体系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各校文化背景和主管体制、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这些院校即使在同一学科也往往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教学重点,于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这些大学一方面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另一方面,则在努力突出自己的院校特色,从而形成了同一个专业课程设置在不同院校特色迥异。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既要体现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以体现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使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因为“有个性的教师,有个性的课程,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来”。

3.2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框架

3.2.1 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的原则 按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设置平台课程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宽阔的学科知识面,具有创新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和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是新形势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的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为此,设置的课程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强调知识结构覆盖本学科各个专业。为学生提供在体育教育训练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平台作为一种框架结构,应可以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相关的四个一级学科作为支柱课程。这些课程覆盖了各个专业方向,是从事专业研究的基础。

3.2.2前沿性和综合性原则 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有相关的前沿知识。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其次课程设置必须凸现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第三,前沿性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领域中研究方向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包括在方向课程和研讨课程中。

3.2.3个性化原则 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的目标指向,虽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并提倡研究生合作的学术气质,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共性化的研究生为旨归,全面发展并非所有的人以一个模式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构成的主体。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门数,为研究生选课留有较大的余地,使研究生个性化得以凸显。

3.2.4 素质性原则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理论、体育技能训练等课程内容均衡搭配,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突出科研方法、体育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素质。

综合以上原则,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成,除公共课外,应开设五个层次的专业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学术研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表

4 结论与建议

1)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是以二级学科设置课程,导致了研究生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不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建议按“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达到按一级学科打基础,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并相应开设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

2)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目前出现两种课程模式,其总的趋势应体现拓宽专业覆盖面,并努力保持和发挥原有的优势和特色。

3)非学位选修课程得到普遍重视,但选修课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建议减少必修课的专业课程份量,增加学生自由选修课比重。

国培体育研修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国;英国;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284-02

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表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也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1-2]。因此,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课程设置是体育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课程设置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我国的体育教育起步较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国的体育教育和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英国作为一个公认的体育强国,其健全的体育教育制度能为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的对象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研究前期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资料本身进行深层意义探讨。本研究查阅了中、英两国高等院校的体育院系有关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文献。

(二)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3]。本文对中国、英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比较研究,并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解释。

(三)访谈法

采用访谈法就有关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的诸多问题对我国资深体育教育学者及专家进行访谈,并与部分院校的体育教师及体育专业学生举行了座谈。

二、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概述

(一)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制和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普遍采用4年制学制,总学时为2600-2800。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大学本科教育公共课约占720学时,其余学时安排专业课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独立完成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同时具备体育科研、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

(二)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中主干课程总学时约846学时,总学分约45学分,包括以下六类: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课程;运动人体科学类,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等课程;田径类,包括田径、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等课程;球类,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等课程;体操类,包括基本体操、健美操、舞蹈等课程;武术类,包括武术、跆拳道等课程。

一般必修课程约280学时,15学分,一般从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健康教育学,顶点课程,球类,艺术体操,地方性运动项目中选出4-5门课程(球类课程中篮球、排球、足球除外)开设,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其他课程置换其中的1-2门课程或自主开设1-2门具有特色的课程。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总共880学时,50学分,包括分方向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分方向选修课程约530学时,31学分,共有以下几个方向:(1)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方向;(2)体育教学训练方向;(3)社会体育方向;(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学生必须选修第一方向课程270学时;16学分,在第二、三、四、五方向选修课中各选修2-3门课程,总计约260学时,15学分。

3、实践环节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应参加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社会实践;参加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以及科研实践包括毕业论文、学术活动等。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及其说明和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专家教授的访谈来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注重政治理论课和法律基础课的学习;第二,注重如英语和计算机等工具课程的学习;第三,相比理论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视技术课程的学习;第四,选修课程的项目设置松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五,课程设置重复内容较多。

三、英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概述

经过文献调查和专家访谈发现,英国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不同的大学其课程设置以及其所设置的课程数量都略有区别。并且有三年学制和四年学制两种学制,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育实习的能力和体育相关学科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教学具有强化综合性的教育的专业性,加强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可以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进入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工作,就业面比较广泛。

以三年学制[4]为例进行说明,英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比如体育、技能、体育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史、体育社会学等。还可以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第二学年学习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两门课程,并继续进行第一学年除体育史和体育社会学两门课程外的课程,并且是进一步的学习,深入学习各门课程。学生也可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选修课。第三学年,详细学习两门体育科学学科,并辅之以两个专业选项。选修课程必须选修体育专项科学方向的选修课程。也可以进行一项以体育为背景的调查研究并且完成学位论文。在教学实践方面,从第一学年开始,进行学前教育和小学体育教育的实践,进行约为3-11岁的适宜活动,实践时间约为4周。第二学年进行早期中学的体育教育实践,进行约为8-14岁的适宜活动,实践时间约为6周。第三学年进行中学的体育教育实践,实践时间约为10周。

可以发现英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特点如下:第一,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专业选修课程覆盖面广,并不局限于体育教育专业;第三,重视如计算机、科研方法等工具类的课程学习;第四,考虑了特殊人群的体育需要,开展了儿童和残疾人的体育教育课程;第五,教学实习课程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的有开设,并且具有连续性。

四、比较分析

(一)中英两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制和培养目标的比较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为4年学制,当前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体育教师,注重“一专多能”的培养,以期满足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而英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为三年学制,培养目标主要是注重综合性的培养,学生可以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进入其他如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管理人员等相关产业进行工作,就业面比较广泛。

(二)中英两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英两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明显的相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第一,都重视体育教育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我国相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来说,更为重视体育技术课程的学习;第二,都注重计算机、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等工具课程的学习;第三,都重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开展了各种不局限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扩展类的选修课程,如人文、生理、自然等学科的选修课程;第四,与英国相比,我国高校较为重视政治思想课程的学习;第五,与我国相比,英国开展了特殊人群的体育教育课程;第六,在教学实习方面,我国高校的教学实习相对集中。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我国和英国两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有特色,在培养目标来看,我国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而英国主要是进行多维性的人才培养,学生在毕业后既可以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也可以进入其他如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管理人员等工作;在学制方面来看,我国多为四年制,而英国多为三年制;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设置课程多而广泛,英国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但内容较为深入。

(二)讨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经历改革之后,已经较为成熟,借鉴英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经验来看,我国高校在学制方面采用了四年制,让学生有更为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一点,在课程方面安排更多专业相关的课程和安排更多的教学实践课程。在培养目标方面,我国的培养目标内容稍显单薄,并没有具体深入的说明培养出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具体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具体深入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体育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应充分利用四年学制的充沛学时,在保证教学实习和体育技能课程的实践下,尽可能的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相关课程,并且应该深入学习,以提高我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选修课程也应该保持广泛性和深度性,培养社会性的体育人才,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另外,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体育教育人才应该把握机会,进行国际交流和开展国际性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晏宁.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30-32.

[2]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43.

国培体育研修总结范文6

1.1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我国南北15省24所体育院系主管全面工作和主管教学工作的41位中层领导的调查,研究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1)专家访谈法:走访了9位专家,征求他们对本研究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意见。2)问卷调查法:效度检验后的问卷共发放46份,回收42份,回收率91.3%。剔除无效问卷1份,问卷有效率97.6%;用再测法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907。

1.2.2数理统计法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究结果与分析

2.1培养目标规格分析

2.1.1培养目标分析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目标根据现实社会需要而确立。1980年、1986年、1991年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都是“中等学校体育师资”,在师资欠缺及计划经济“统招统分”的当时,这一定位是准确的。1997年国家教委办公厅下达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试行)方案”(以下简称试行方案)中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是“……毕业生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需要而确立,这是完全正确的,除此,培养目标和以往一样定位在“中等学校”,这是值得研究的。就广东的情况说,近些年已有不少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联系到计划外的地区小学任教,有的跨越教育战线。再次,国家已正式提出“小学教师大专化”,中等师范学校已停止招生。这样,小学为大学本科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面对如此的社会实际,笔者设计了“21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这一问卷(表1)。可见,扩大专业口径已几乎形成共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在原“中等学校”基础上拓宽到“小学”,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化的需要,如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是本专业主要培养目标;“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扩大的目标口径,它具有动态性特征,可通过部分选修课程去实现。

2.1.2培养规格分析问卷结果反映了“专才型”已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复合要求,“通才型”体现不出专业特点,也不符合社会需要,唯“全面发展略有所长型”集前两者之长(表1),避前两者之短,既有较扎实广阔的素质基础,又有专业特长,最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技能并重”答卷人数也极其显著地高于“以技术为主”和“以理论为主”。理论和技术是同一专业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宜人为地分主次,造成学生专业思想的偏差。弄清了上述的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规格应该是: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生、热爱本专业,教书育人,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意识和精神;2)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具有体育师资所必须的体育教育和人体学科的理论知识;3)掌握中等学校、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教学,指导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有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指导课外及社会体育活动的能力;5)掌握一种外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6)具有健全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2.2专业课程结构及其特点分析

2.2.1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紧密联系

2.2.1.1把好必修课程关,增大选修课的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普遍存在必修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比例大,计划性强,选修课程门数少,教学时数比例小,灵活性不够的现象。即使“试行方案”中必修课与限选课、任选课之比也只是7:2:1。在本文的调查问卷(表2)该一问题的三种选择“7:2:1”、“6:2:2”,“5:2:3”中,专家们差异极其显著地选择后者,可见课程设置的主要倾向。居于这一认识分析一下“试行方案”的课程结构:“试行方案”把课程分成主干课、一般必修课、系列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从课程结构来看是合理的,专家们以36:3:2的极其悬殊的答卷人数比例肯定了这种课程结构。但是,“一般必修课”共13门,要求只选8~9门,所以,这一模块从实质来说不是“必修课”而是选修课;此外,列出这13门课程应被认为是较主要的课程(有些还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选修的结果必然导致4~5门课程落选,这些课程在选修课的系列中再没出现,这样,不意味着“一般必修课”中落选的这几门主要课程再也没有被选择的机会了吗?落选的假如是一些较主要的基础性的课程又将如何呢?考虑这一实际,笔者把整个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模块,把原“一般必修课”中被认为是较主要的基础性课程的“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与测量”(合并)、“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等5门课程与国家定下的9门主干课程合为一个模块列为必修课程。把体育史、体育概论以及与运动生理相邻的学科“运动生物化学”分别列入第2、第3系列限制选修课程,“健美操”、“舞蹈”、“其他球类”、“区域运动项目”等4门实践课程列入任意选修课程。此外,在任意选修中设置1至2门(共60—72学时)跨系选修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既保证(或说加强)了基础课程,又减少了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程教学时数,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尤其是增设了跨系选修的课程,保证了本专业的横向联系。按“试行方案”提供的每门课程参考学时,调整课程结构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比例是5.3:4.7,接近5:5的国际课程趋势。这样,各校便可不限于一个模式地发挥自己的机动灵活性,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以及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多地选择自己的课程,这为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将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加强横向联系和拓宽专业,除本专业外,应该创造条件开设辅修专业。

2.2.1.2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质量培养师资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本课程设置始终紧紧地对着这一焦点,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确保师资的质量。具体表现在:

1)如前文说的合理地设置必修课程,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保证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此外,适当加大学科的比重,在本课程设置中,按“试行方案”给出的每门课程的参考学时算,学科与术科的学时比例是6.1:3.9,较合乎专家们有显著性趋向的3:2的课程选择。

2)将体育游戏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试行方案”中增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教学存在两驾马车的现象,在竞技场上各走各的路,难以结合在一起,也很少联系中学的实际,学生毕业后到中学教学,生搬在大学时的那一套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至使体育课难以进行,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高分低能”成了专业教育的通病。增设这门课程,确实是几十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不需要象每个运动项目教学一样很细致地研究每一动作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等(这是每一项目的教学任务),它需要的是如何联系中学的实际,模拟中学的体育教学,探索如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群都得到正常发展的形式、手段和方法。这一课程的设置,对把握体育教育的实质,寻求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专业学生的组织应用能力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体育游戏是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它与很多体育项目有着深远的渊源联系,既容易互相结合,又容易转化,既容易开展教学,又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体育游戏与教材教法合并成一门课程”的专家问卷(表2)中,可以预见,这两门课程合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联系中小学的实际,探讨体育教学的形式,内容以及发展方向必将带来美好的前景。

3)将“健康教育”确定为必修课程,对比“试行方案”将之作为“供选择的必修课程”更能体现其地位,更能适应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将改为“体育与健康”的发展需要。

4)课程设计中,实践课程除参考“试行方案”给出的课程外,还增设“其它运动”等一些内容,意在结合各学校的实际,尽可能多地挖掘各种各样的体育方法和手段,以竞技及非竞技的内容共同组成实践教材体系,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和体育活动的大众化程度,实现体育的竞技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等的多重目标。此外,加强教育实习的管理和教育。所有这些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等互相结合,将有效地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

2.2.2加强专项选修、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在赞不赞成开设一主一副的专项选修的问卷中,“不赞成”者居多数,并且与“赞成”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采取问卷择优法,在课程设置第一系列限制选修(专项选修)中我去掉了“试行方案“中的副项选修,规定每人只限选一项,将原来副项的60学时增加在这一选项上,共280学时。取消副项选修实质上是加强了专项选修。因为副项选修只60学时,要在已经学过的几个主要项目中重新选择一项作副修,等于炒冷饭,不能如愿地提高副项的技能。但是,如果将副项的时间集中在一个项目选修上,效力将大大地提高,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原因是:学生入学录取文化分数线逐年提高,部分学生是临时从其他理科转考体育的,体育基础比较薄弱;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总教学时数的压缩,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越来越少,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有不牢固的现象。集中一个专项的学习,既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专项的水平,培养专项的兴趣,又能通过专项的基础强化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有利于“全面发展略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有利于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观点看,也有利于体育的社会化。

2.2.3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和各门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随着科学、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学科的互相交叉、渗透,学科课程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专业课程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呢?有的国家采取增设课程的办法,我国也曾用同样的办法,结果课程挤得满满的,学生几乎没有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这一现象引起教育界的普遍不满。其实,增设课程是必要的,它反映了课程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是,单靠增设课程去适应科技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专业的时间有限,人的精力也有限。本文通过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以及对选修课程的合理选择,实现课程结构的科学化去解决上述的这些矛盾。所谓“课程综合化”即是把两门以上的相近课程加工、整理、综合成一门课程。如本文中把“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合并成“体育统计与测量”,“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成“体育游戏及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必修课程这样的综合(或说整合)笔者认为是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基础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根本保证,但随着选修课程时数的增加,必修课程时数相对减少,必修课程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在这样情况下如果分科越来越来细,都为顾全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增设必修课程,显然是很不适宜的(我国这种现象不能说是没有的),不但不能增设,还须把相邻或同类能合并的课程简化、整合,使必修课程成为复盖面广,内容精,没有交叉重复而又充分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课程。这样,既可服从于课程的整体结构,又可保存一些必要的基础课程不至于因学时不足而被排除,更可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少而精地提高学习效率。所谓“课程小型化”即是把一些专业性较强以及新发展的课程简约,设置成一门耗时不多的课程。在专家问卷“你认为选修课程宜于‘小型化’或‘综合化’”中,赞同“小型化”的居多数,并且与“综合化”的差异显著。根据这一选择,在选修课程中,我多设“小型化”课程,(除专项选修外,其它每门选修课程在30学时左右)。其理由是:选修课程大多是新兴课程,它较集中地反映了当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有的是专业的深化课程,同时也都是个性化的课程。选修课程小型化,学生能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选修完自己喜欢的或适合于自己发展社会又需要的课程,也能为多学科选修提供条件。这样的课程设置,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又能在多方面培养人才适应社会的多方面需要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以上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设置的两个方面,它通过选择课程的计划性、指导性、自由性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

3.3教学时数及学分在课程的总时数问卷中,主张2500—2600学时者12人,主张2600—2800学时者21人,主张2900—3000学时者8人,最高与次高之比,u值是3.443,P<0.01,主张2600—2800学时者极其显著地高于另两者。总学时定于2600—2800学时为宜。除去公共课,专业课时数2000学时左右,按必修课占53%,选修课占47%的比例分配(见课程结构图)。至于学分制的问题,“学年学分制”和“全学分制”的专家问卷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宜由“学年学分制”向“全学分制”逐步过渡。

3.4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目前,我国教育实习的时间短,与外国有较大的差距,在专家的问卷中,主张4—6周者5人,主张6—8周者15人,主张8—10周21人,最高与次高者比较,u比值是2.085,P<0.05,主张8—10周的人数多,并且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教育实习的时间在8—10周为宜。时间可分散,形式可校内校外互相结合,以校外为主。在“学生的毕业论文应停课进行”的专家问卷中,“赞成”者15人,“反对”者26人,u比值是3.794,P<0.01,“反对”者极其显著地多于“赞成”者。毕业论文宜于课间进行。理由一,教学的安排可相对宽松,能较合理地分布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时间;理由二,可超前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科研的自觉性,积极性,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4结论

1)21世纪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中等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规格应该是思想品德好,理论与技能并重,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略有所长,能胜任中小学的体育及健康教育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才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

2)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多,计划性强,选修课程少,灵活性不够,,按统一的模式培养学生,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应在把好必修课程关,保证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减少必修课程的时数,增加选修课程及时数比例,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适应能力;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强基础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突出师范性,确保师资的质量。

3)适当加大专项选修的教学时数,在提高学生专项水平的同时,通过专项强化他们其它实践课程的技能,树立他们牢固的专业思想。

4)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小型化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