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工作思路范例6篇

布置工作思路

布置工作思路范文1

摘要: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优化昌波电站平面总布置,以技术经济学原理和价值思维理念主导水电站前期设计优化和前期投资预控制,以超前思维全面布局有效防范投资控制风险,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高质量发展,昌波水电站建设业主方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昌波水电站前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管理创新;昌波水电站;可研阶段

1引言

2015年10月,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2015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6年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2017年10月18日,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只有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增强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昌波水电站坝址位于苏洼龙至昌波(麦曲河口)河段上,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184436km2,多年平均流量为952m3/s。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正常蓄水位2387m,相应库容0.167亿m3,调节库容0.081亿m3,电站装机容量826MW,年发电量(联合运行)44.86亿kWh。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年立项开展金沙江上游河段水电规划。成勘院于2004年11月完成了《金沙江上游干流河段水电规划项目策划书》,2005年3月完成了《金沙江上游干流河段水电规划勘察设计大纲》。2012年7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能源[2012]2008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报告的批复》下发,原则同意《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报告》。

2007年3月开始金沙江昌波水电站前期勘测设计工作,2016年9月开始昌波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工作。2017年10月,《昌波水电站预可研报告》通过审查,2018年9月,昌波水电站预可研报告正式收口并出具预可审查正式意见。2019年9月底完成可研阶段《枢纽布置比选专题报告》、《正常蓄水位专题报告》、《施工总布置专题报告》,2019年10月8日~12日通过内部审查,2019年10~11月,《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枢纽布置比选专题报告》通过咨询,《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正常蓄水位选择专题报告》和《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总布置规划专题报告》通过审查。

自2006年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工作开始以来,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昌波分公司(以下简称“昌波分公司”)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优化昌波电站平面总布置,以技术经济学原理和价值思维理念主导水电站前期设计优化和前期投资预控制,以超前思维全面布局有效防范投资控制风险,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昌波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高质量发展,昌波水电站建设业主方用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昌波水电站前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命运多舛,,,

2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贯穿可研阶段全面工作

合理优化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在对施工总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得出推荐方案,现对比选内容分述如下:

(1)定量分析的内容:

①交通道路、桥梁的工程费用;

②主要物料运输的工程费用;

③渣场沟水治理工程费用;

④征地移民搬迁费用。

(2)定性分析的内容:

①布置方案能否充分发挥施工工厂的生产能力;

②能否满足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要求;

③施工设施、站场、临时建筑物的协调和干扰情况;

④施工分区的合理性;

⑤征地移民搬迁的社会稳定风险等。

综合比较分析,两个方案均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但右岸渣场方案较优,因此选择右岸渣场方案作为本工程施工总布置推荐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1)首部枢纽区施工布置以坝址下游右岸台地为主,临建设施中的砂石混凝土系统、堆料场、综合加工厂、机械修配厂、综合仓库和机电拼装场等布置于此。业主现场建设管理营地和首部枢纽区施工营地等布置在左岸罗绒西沟口台地,距离主沟道较远。首部枢纽区上下游两岸通过1#临时桥和2#永久混凝土桥进行联系。

(2)由于本工程引水线路较长,在引水系统各相关施工支洞口附近分别布置有供风、供水、排风及混凝土系统等相关的施工设施。另外,本工程施工变电站、厂区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在格拉轰曲沟对岸的台地上。本工程唯一的渣场——格拉轰曲沟渣场位于格拉轰曲沟内,渣场和左岸施工区通过3#永久混凝土桥进行联系。

(3)厂区施工布置以厂址上游左岸的厂坝连接公路边的缓坡区域为主,厂区工程临建设施中的机电金结拼装场、施工辅助企业、施工营地、综合仓库等等均布置于此,尾水出口下游侧的出线平台空地上布置4#混凝土系统。

减少装机,增加生态机组,

调整移民征地范围

优化减少取料场:结合增加厂区开挖、优化洞挖料等、避免对王大龙村安全影响

为节约工程投资,减少弃渣,工程优先利用工程开挖渣料,根据有用渣料的分布情况,本工程有用料储量为352.01万m3,大于料场规划开采量291.13万m3。根据开采条件,运输条件,弃渣堆放条件及回采等综合因素分析,工程有用渣料的回采加工综合损耗率取15%,则有用渣料利用量为299.21万m3,大于设计需要量232.9万m3。因此,工程开挖有用渣料满足工程需求。

优化增设集中弃料场

本工程可供规划渣场的冲沟有4条,分别为左岸的罗绒西沟和右岸的萨里西1号冲沟、格拉轰曲沟、达曲沟。

“集中式”渣场布置:选择1个合适的渣场,坝、厂及引水隧洞的开挖渣料均集中运至此集中弃渣场地。左岸的罗绒西沟和右岸的格拉轰曲沟两沟沟谷深广,沟底纵坡较缓,沟内容积充足,均具有充足的堆渣空间,从地形地质条件方面来说,均适宜作为本工程弃渣场,根据实际地形和初步估算,选择其中任一冲沟规划渣场均可满足整个工程弃渣需要。

“分散式”渣场布置:按照开挖渣料就近堆存的原则在靠近首部是枢纽、引水隧洞及长区附近的合适位置分别设置多个渣场。根据前述场地条件进行规划布置,在萨里西1#冲沟可规划容量为200万m3的渣场,在厂房对岸的达曲沟可规划容量为100万m3的渣场,剩余约800万m3的容量由左岸的罗绒西沟或右岸的格拉轰曲沟承担,“分散式”布置方案渣场分散,出渣道路布置多、渣场治理费用高、风险分布广,与“集中式”布置方案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通过上述初步分析,本工程区内现有场地不具备布置“分散式”渣场的地形条件。

因此,本工程渣场布置采取“集中式”布置方案:选择左岸的罗绒西沟和右岸的罗绒西沟作为渣场规划比较方案。

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的维度: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耕地红线

生态红线

3以价值思维理念主导电站前期投资预控制

变四条隧道为两道

本工程引水隧洞投资占比大,长引水隧洞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指标影响显著。根据引水隧洞规模,结合国内当前的施工水平,引水隧洞可在2条洞、3条洞中选择。

2条洞和3条洞方案引水系统布置格局相同,引水隧洞、调压室及压力管道数量和规模不同。3条洞方案和2条洞方案的引水隧洞开挖洞径相差不大,均可常规施工,3条洞方案开挖洞径略小,开挖施工难度稍小,但3条引水隧洞增加了施工组织管理的难度;引水隧洞含调压室是控制本工程工期的关键线路项目,虽然3条洞方案的单洞工程量较2条洞方案少,但增加了调压井,且调压井规模较大,2条洞方案在调压室施工工期上占优势。由于引水隧洞长度达到10.94km,3条洞方案较2条洞方案的引水隧洞工程量增加较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考虑二洞方案隧洞规模与目前国内已建或在建同类工程基本相当,故本阶段推荐采用2条洞方案。

调线优化

昌波电站引水隧洞较长,引水线路布置主要受苏洼龙-王大龙-曾大同断裂和罗绒西沟制约,开发方案研究阶段、预可研阶段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河道走势,施工条件,工程投资,对左右岸线路进行了布置和比较。预可研阶段着重对左岸折线方案和直线方案进行比较,推荐直线方案。本阶段阶段在直线方案的基础上,对过罗绒西沟段进行深入论证,增加地质钻孔,将直线方案尽量向河边外移,进一步优化引水线路长度。

优化导流洞结合非常泄洪洞布置

泄洪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布置于右岸,过水断面为14.5×15.0m(宽×高),洞长701.78m,进出口高程分别为2362m、2360m,底坡i=2.876‰。

过坝交通洞的优化思路与协调:协调省交通设计院和省交通公路局结合G215设置坝址区、厂区过坝交通洞

国道215设计单位根据我项目部的建议方案,按国道215设计要求,重新拟定了国道215过昌波电站坝区段的详细设计方案。经项目部复核、对接,其最终隧洞走线方案可以满足昌波水电站设计要求。

厂区交通洞不忧民设置;洞口设置在上游侧

进厂交通洞原方案考虑从麦曲河侧进洞,考虑到麦曲河内居民较多,从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小的角度,将进厂交通洞洞口调整到金沙江侧,整个厂区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社会不利影响都可以减少到最低。

4以超前思维全面布局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隧道地质:G215开挖研究

TBM隧道掘进研究

昌波水电站引水隧洞入口区需跨越苏洼龙-王大龙-曾大同断层,且隧洞中后段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差,裂隙和小断层发育,易造成围岩变形与塌方危害;隧洞最大埋深达1100米,存在高地应力岩爆的可能;外水压力高,存在高涌水的风险;出渣料粒径较小,不满足大坝骨料级配需求;引水隧洞直径较大,缺乏相关工程案例参考经验,一旦发生施工突发事故,难以快速处理和解决。不推荐昌波水电站引水隧洞采用TBM法施工,推荐采用钻爆法施工。

工程进度仿真研究

本工程2条长引水隧洞施工对电站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选择技术上成熟先进可靠、施工风险小、工期较短、投资合理、工期保证率较高的施工方案是引水隧洞施工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问题。

本工程引水隧洞具有深埋长大隧洞的特点,对于引水隧洞的钻爆法施工,结合施工通风、出渣方式、衬砌方式、施工排水、开挖方式、横通洞利用程度等因素,可以组合成许多施工方案。对于本工程来说,如果采用钻爆法施工,有布置施工支洞的条件,必定要布置合适数量的施工支洞以实现“长洞短打”节约工期的目的,根据枢纽布置和隧洞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支洞布置方案调整余地不大,因此在进行引水隧洞施工方案比选时,前提是施工支洞布置方案已经选定,不参与引水隧洞施工方案比选。为满足施工需要,调压井轴线上游引水隧洞共布置4个施工支洞,与1#引水隧洞的交点桩号分别为引(1)0+481.15m,引(1)3+582.99m,引(4)7+372.83m,引(4)11+038.27m,其中2#、3#施工支洞控制主洞段长度最长,达3.8km。

倡导筹建期工程以施工图招标

5以技术经济学原理组织开展设计优化工作

宏观控制:技术可行、经济指标优良

激发勘探设计人员主观能动性

G215隧道地质

优化斜井为竖井:减少斜井开挖、支护难度,汲取苏洼龙教训

创新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

技术经济完美结合 ,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问题,,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组合以求可持续发展

6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主导昌波水电站前期工作正常推进

社会的维度:社会发展,社会和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污染、噪音,,,

超前谋划布局前期工作推进时序,,前期工程时序、环境水保优先

布置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断路器板;设计

引言

断路器板是飞机上普遍使用的为用电设备供电、保护用电设备线路的组件。它是用电设备与供电系统的纽带。在集中式配电方式中,各个用电设备都是通过断路器板的正常工作而获得电能进行运转的。一旦断路器板出现故障会影响到飞机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严重情况会导致灾难的后果。因此,如何合理的、安全的、美观的设计断路器板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断路器板在飞机上位置选择、安装与形状

断路器板的位置选择需要本着下面几个原则:

1.1易可达原则

易可达性指的是如果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对断路器板进行操作,那么断路器板所在的位置应该可以让飞行员的视线清晰的看到上面标牌的字母拼写,并且可以较轻易的触摸到断路器板上任何一个断路器。这样,当出现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断路器跳起,对飞行有安全有影响时,飞行员可以及时查找到跳起的断路器进行复位,防止因设备失电引发飞机安全事故。

1.2易维修原则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飞机的持续飞行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就要求飞机有故障时,尽可能缩短维修时间,那么就要将飞机上的断路器板设计的易于拆卸,方便更换断路器板上断路器、汇流条等航线可更换设备。在断路器板的安装上最好可以采用快卸锁等易于拆卸的安装方式。

1.3断路器板的划分原则

由于集中式配电断路器数量很多,一般需要分几块板分别进行布置,设计时可以按飞机的通道和功能对断路器板进行划分。目前根据适航要求,喷气式客机设计为双通道飞机。通俗的说双通道飞机可以保证两个通道的设备同时工作,或者当影响飞机安全的一个通道用电设备失效时,另一个通道设备正常工作。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将断路器板划分为左、右通道两个断路器板;有些用电设备安全等级定义为重要,也就是说一旦该设备失效后果将是灾难级的,那么可以将这些设备单独列出,安放在顶部开关板上正、副驾驶员均能方便操作的位置上;有些设备是在地面时才使用的设备,因此可以将这些设备列出,单独布置到一块板上。总之,断路器板的划分原则就是要让飞行员和维修人员方便了解每块断路器板的设备情况,用较快的速度查找断路器。

1.4美观原则

根据不同飞机上用电设备的多少不同,断路器的使用数量也有所不同,那么对断路器板的布置也不同,一般断路器板最好采用对称的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如果因为空间问题无法布置成规则图形,则只能按照所规定的空间进行规则布置。

2、断路器板上断路器的布局

在集中式配电方式中,断路器数量较多,断路器板的布局的合理性是飞行员可以迅速定位的关键。因此在断路器板确定安装位置后,要按照下面提及的几方面进行断路器板的布置。

2.1先直流后交流或先交流再直流

在断路器板上布置断路器首先要划分出直流设备断路器与交流设备断路器。然后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倒下的顺序分配断路器。先布置直流设备断路器,后布置交流设备断路器,或者先布置交流设备断路器后布置直流设备断路器。且不可交叉布置。因为交流设备断路器与直流设备断路器交叉布置不但会使断路器板杂乱无序,不方便查找,而且会使后续的汇流条选择困难增加、布线工作变得繁琐。

2.2按照设备功能分类以及准确定位断路器

按照功能分类是指在分好直流设备断路器和交流设备断路器后,要将功能相同、章节号相同的断路器布置在一起。然后我们在断路器板上进行准确定位设计。从左到右按照阿拉伯数字1、2、3、4……粘贴列标牌,从上到下按照英文字母A、B、C、D……粘贴行标牌。这样,有了横纵坐标就可以按照坐标进行准确定位断路器的位置。

2.3预留位置

在最初断路器板设计时,各个用电系统的状态在后续设计中会出现断路器的增加减少、位置变化等更改。因此在断路器板上必须要预留出比断路器的个数多出30%-40%的位置以便对断路器板上的断路器进行调整。

2.4不能将功能相同设备的断路器或同一设备的两个断路器安装较近

出于安全性考虑,一旦断路器板某部位失火,或者某区域汇流条失电,为了确保尽可能多的“重要”、“关键”的设备正常运行,必须把两个断路器分开安装,其目的是防止相同功能断路器同时着火或者同时失电,以达到最大限度的降低断电设备数量的目的,尽可能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

3、断路器的选择

首先,根据被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在故障的模式下是否仍需要工作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强迫接通功能。可以将断路器分为两类:第一类为trip free形式的断路器,该类断路器应使用于在故障情况下可以暂时不需接通,且不会影响飞行安全的用电设备上;第二类为非trip free形式的断路器,该类断路器应使用于在飞机上设备等级为重要,在故障情况下必须强迫接通的用电设备上。其次,根据设备需求,确定使用三相还是单相断路器。最后,根据被保护用电设备起动电流大小和启动时间,参考断路器的过载曲线即安-秒特性曲线确定断路器的额定值。

4、汇流条的选用

用电设备所获得电能都是由汇流条直接提供的。飞机上常用的汇流条是柔性汇流条和刚性汇流条。柔性汇流条主要用于断路器的连接,选用时应注意的相关参数包括:端子尺寸代号、导线线规、螺孔尺寸以及端子尺寸。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选择的汇流条螺孔尺寸与断路器型号必须匹配,尺寸过小无法安装在断路器上,尺寸过大,会因为接触不充分产生电弧,发生事故。刚性汇流条在选用时应注意的相关参数包括:规格与镀层代号、螺栓规格、螺孔数量、汇流条尺寸以及最大承受电流。由于刚性汇流条不能在外,因此还需要给其选用尺寸相应的接线板与接线盖板。

5、总结

以上简单介绍了民用飞机采用集中式配电设计方案时,断路器板的设计方法、所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文中已经将适航较为抽象的配电设计规定,融入在具体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当中,为今后的民用飞机断路器板的设计提供经验与思路。

参考文献

[1] CCAR-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第25.1353条、第25.1355条、第25.1357条

布置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道路规划;管道设计;以人为本

一、 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是现在社会交通系统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公路路线的设计,并且能够按照设计的思路设计出适合设计对象的道路建设方案,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人和物的最佳的道路,使得道路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并且能够具有发展性。喝酒时所谓的科学和谐的道路规划制度。一个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一定程度的控制着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另外还能够使宏观经济健康的发展下去。对于特殊的项目的道路规划,比如一些企业的厂区道路环境规划就要按照其特有的条件或者环境而特别设计,除了按照普通道路规划按照土地、城市、环境和生态等条件外,最主要的还要与厂区美化、管线的安置、排水等相结合。

二、道路环境的规划与厂区之间的矛盾

道路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道路以及道路的旁边空间会有很大的空间和边界,这样会对厂区的工人造成吸引力,吸引他们过来活动,可是厂区内的道路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的,如果被厂区内的工人占用,就会极大的影响道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作用,影响效率,那么此道路环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了。所以对道路周边的空间要进行合理设计,尤其是厂区与道路之间的空间要有一定的隔离,这样既能防止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对厂区内的工人造成的伤害,又能防止厂区工人到道路与厂区的隔离空间去活动,影响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并且也同样阻止了机动车的行驶占用了旁边附近工厂工人的活动空间。对于建造在工人活动区域的道路,在道路的周边的空间应该适当的道路的路边空间建设工人活动的空间,但是一定要保证道路能够正常行使交通的功能,保证道路不被破坏,这样形成一个空间共工厂工人使用。

三、厂区道路环境的综合规划设计思路

1.综合规划设计的总思路。(1)首先必须对厂区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确定厂区需要建设道路环境的风格,明确厂区的规模,比如,明确是在旧的道路基础上进行规划还是在新的地址创新,能够突出企业的形象和品牌意识,规划的设计思路能否满足该厂区的客户的审美需求等等。(2)对该企业厂区的办公条件,场地设置,生产的流程还有生产的环境要求以及生产的流程及需要和安全,另外还要考虑到没美学的要求,对整个厂区的总体空间和建筑物的了解和把握,按照厂区的需要,对道路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设置。(3)对于厂区中的各种管线应该特别注意,因为这涉及到整个厂区的生活生产活动以及厂区中工人的日常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道路的设计规划上,要特别注意依靠道路的建设来对每一个管线道路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布局,为以后的管理和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2.对厂区道路环境的规划的专项设计思路。对厂区的道路环境的专项规划应该按照总体设计的思路进行:(1)对于厂区建筑物的考虑。厂区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工厂内的生产环境,在生产流程允许的范围内,以及考虑到建筑物的布局、空地的面积、运输所用的设备等等对厂区的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厂区内的道路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便捷、成本节约的效力。(2)对道路网的布局规划。道路网是在生产状况以及运输的状况下规划的,只有明确了生产的状况和运输的状况才能设计合理的道路网布局,(3)对于管道网的安排布局考虑。管网的布局是一个很富咱的过程,包括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管网包含的项目很多,其中包括水管、电管、热气管、燃气管和排水管等等,管网的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园区内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果在一个厂区内有一个安排得当的管网设计,那么此厂区的后期维护和管理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降低了建造厂区的成本,但是管网的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比如仅仅一个水管的设置就要求需要人口数、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处和用水量,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量和那些水需要的是特殊的工艺进行处理,而电管的设置就更不用说了,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要用电,在工人的生活中也要用电,这些都要考虑进电管的设计布局中去。

在整个厂区道路规划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并且要把后期的清理、维护、管理、节能减排等考虑进去,在设计规划中一定要根据厂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积累经验,开拓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布置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安全措施

引言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保证职工人身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它既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也体现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设备停电检修工作中,一套合理完备的安全措施对于确保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以来,吐鲁番电业局在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思路及做法如下。

1、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思想的提出

长期以来,现场安全措施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运行人员对规程制度理解的不同,执行中与《安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以往现场安全措施设置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中对“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规定:“在室外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装设围栏,其出入口要围至道路旁边,并设有“从此进出!”的标示牌”。工作地点四周至临时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标示牌应朝向围栏里面。若室外配电装置的大部分设备停电,只有个别地点保留有带电设备而其他设备无触及带电导体的可能时,可以在带电设备四周装设全封闭围栏,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标示牌应朝向围栏外面。禁止翻越围栏”。传统的做法是:运行人员利用被检修设备周围的电杆和和辅助设施,就地装设遮拦,标示牌在方便的地方悬挂。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围栏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固定不牢,出口不明显,检修范围不清晰,围栏将起不到应有的隔离作用,形同虚设,检修人员随意翻越围栏,很容易误入带电间隔;二是有些临时遮拦设置太小,检修人员工作不方便,工器具随意放置,现场凌乱;三是悬挂的标示牌妨碍检修人员,通常被检修人员取下随地乱放,起不到应有的警告、提示和指示作用,以上这些问题容易引发人身事故。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中规定:“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运行屏(柜)上进行工作时,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的标志隔开”。传统的二次作业安全措施组合要借鉴一次作业安全措施的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同型号的端子组合防护困难,防护不严,不规范,标示牌无处可挂,妨碍检修,易发生误碰运行端子。

(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中规定:“在城市、人口密集地段或交通道口和通行道路上施工时,工作场所周围应装设遮拦(围栏),并在相应部位装设标示牌”。以往现场没有明确的规定,如设置什么样的围栏,怎么设置,标示牌挂在哪儿?并且对来往车辆和行人如何提示?通过检查线路的检修和施工现场是最混乱,安全管控最弱,发生事故概率最高。

(4)《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中规定:“在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上进行工作,不论线路是否停电,应拉开低压侧刀闸,后拉开高压侧隔离开关(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在停电的高、低压引线上验电、接地。”而实际情况,一是由于我局配网设备运行时间较长,大多数配电变压器的上引线采用的黑皮线,绝缘老化,检修人员在挂接地线时,通常挂在配变的高压桩头的设备线夹上,离检修人员较近,工作碍事;二是我局部分配变高压引线逐步更换为绝缘导线,接地线存在无处可挂的问题,急需统一规范。

2、规范生产现场安全措施

以上问题对检修现场的安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吐鲁番电业局提出了安全措施规范化的思路,即:本着科学、严谨、规范的原则,全面考虑影响现场安全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现场安全措施,并提出每一项措施的可操作标准,2009年8月印发了《吐鲁番电业局生产现场安全措施布置规范(试行)》,以此来保证现场的安全。

(1)电力线路接地线装设规范

接地线上各处螺栓应全部紧固,防止在装设过程中松动,以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接地线应先装设接地端,接地端接地针打入地下不少于0.6米;接地针应使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钎。接地线应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接地针上。接地针应打在电杆合适方向距离杆根较远处,以装拆人员在上下杆过程中不致碰触接地线导线为准。导线端具体装设位置应选择在合适线段,装设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严禁装设在设备线夹、耐张线夹等金具上。单台变压器停电检修时,接地线装设在高压侧跌落保险引下线导电杆侧导线上和低压侧引出线导电杆侧导线上。高、低压线路停电检修,接地线装设在工作地点的两端导线上即可。特殊地质条件的线路,打临时接地体极为不便,可选择接地电阻合格的合适杆塔制作几个临时接地极固定桩,以方便线路检修时接地线的装设。

(2)电力线路工作遮栏(围栏)布置规范

线路检修工作(包括配变和线路杆塔上作业),工作地点在闹市区或人员较多的道路等处时,应使用警示带将工作地点围遮,同时指定专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或行人误入受伤。警示带所围范围应合适,将全部高空落物区包含在内。在交通拥挤道路上开展检修工作,还应结合实际使用在施工地点两端各100米处放置减速带,设置“前方施工,车辆慢性”及10公里限速标志牌提醒过往车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3)电力设备线路标示牌悬挂规范

在线路分支上工作时,“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应装设在分支断路器(跌落保险)或隔离开关电杆上2.5米左右醒目位置。多电源线路,在各工作班工作地段两端的断路器杆上和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包括用户)断开点的杆上都要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单台变压器停电时,在跌落保险电杆上和低压侧断开点合适位置处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

以同杆架设10千伏线路停电工作为例,接地线、标示牌设置要点如图1所示

图1 10千伏线路停电工作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

以10千伏公用变压器上的停电工作为例,接地线、标示牌、警示带设置要点如图2所示

图2 10千伏公用变压器上的停电工作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

(4)变电站设备接地线装设规范

接地线上各处螺栓应紧固。防止在装设过程中松动,以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接地线应先装设接地端,接地端应使用专用的线夹装设在五防装置专用的接地桩上。装设接地线时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类型的接地线,不允许混用。如平板弹簧(螺栓)卡式适用于扁平式(铝排母线)导线上(平板上有卡槽的也可用在一般钢芯铝绞线上);双(单)舌挂式接地线适用于一般铝绞线上。导线端严禁装设在设备线夹、耐张线夹等金具上,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考虑接地线摆动时仍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

(5)变电站设备遮栏(围栏)布置规范

变电站内工作,除利用安全警示带做好工作地点的通道引导性隔离外,其它工作严禁使用安全警示带。遮栏(围栏)应与地桩配合使用,布置成方形,整齐规范,如图5所示。没有地桩的,选用专用的支撑装置作为其支撑点。严禁将遮栏(围栏)随意围在设备构架或设备本体上。小面积停电检修工作时,遮栏(围栏)应包围停电设备,并留有出入口,在开口式遮栏(围栏)内不得有带电设备,出口朝向通道。遮栏(围栏)应将停电设备全部包围在内,并且给检修人员留有足够的工作空间(以检修人员在工作时不会碰到遮栏(围栏)为准),同时遮栏(围栏)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大面积停电检修工作时,装设的遮栏(围栏)应包围全部带电设备,不得留有出入口。遮栏(围栏)只能预留一个出入口,设在临近道路旁边或方便进出的地方,出入口方向应尽量背向或远离带电设备,其大小可根据工作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1.5米为宜。

(6)变电二次设备安全措施布置规范

在变电二次设备上作业时,采用红布幔将带电设备遮盖或隔离的方法设置遮拦。红布幔适用于对相邻非检修屏(柜)和屏(柜)内除检修装置以外的非检修装置模块、二次端子排、电流切换端子、交直流电源(小刀闸、熔丝、空气开关)、压板、按钮的遮盖或隔断。红布幔采取悬挂法、粘贴法、绑扎法和钳夹法固定在二次设备上。

以某35kV变电站1号主变保护校验为例,标示牌、红布幔设置要点如图3所示。

图3变电二次设备红布幔布置图例

3、生产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应用成果

通过推行生产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以来,我局及时购置了一批安全工器具及标示牌和辅助设施,并对我局24座变电站实施了临时遮拦地装项目,规范了临时遮拦的布置。按照规范要求,不断指导和纠正现场的安全设施布置工作,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生产现场安全标示醒目,工作界限清晰,进出围栏方便,检修环境安全舒适,有效防止作业人员误入带电区域,防止行人和车辆误入作业区域,极大地降低现场安全风险。2009年没有发生人身和误操作事故。

4、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基础性工作。2011年是国网公司“标准化建设年”,我局紧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锲而不舍的推进安全工作标准化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规范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工作要求和措施的落实,使现场安全控制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魏占朝,刘国平,罗艳二次作业标准化安全措施的创新应用.电力安全技术,2009年,11期

布置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汽车加气站;总平面布置;汽车加气区;工艺区;生活办公区

中图分类号:TE8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出租车和公共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汽车加气站的数量与日剧增。现总结了常规汽车加气站设计中总平面布置的思路,主要步骤如下:

一、设计思路

1、资料收集

在接受一个汽车加气站的设计任务时,应由建设方提供该项目的设计委托书、规划红线图、现状地形图、初勘地质资料及相关设备参数,经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核实后才能进行设计。首先由工艺设计人员根据该站的加气规模和已知条件来确定管线走向、加气机、压缩机等主要设备、工艺装置区和储气区的尺寸,然后进行总平面布置。

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定和节能方针政策。目前总平面布置方面主要遵循的规范是《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1】GB50156-2012,部分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GB50016-2006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GB50028-2006。

(2)在确保站场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总图布置和工艺流程、适宜的技术定位和经济适用的原则,节约工程投资。

(3)竖向布置尽可能利用地形条件,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及总图建筑物工程量;生产建筑面积和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及使用功能确定。

3、功能分区

汽车加气站通常有三个功能分区:汽车加气区、工艺区和生活办公区。汽车加气区主要由加气岛、加气机和加气罩棚组成,应布置在公路一侧且避免交叉路口,以便设置站场出入口;工艺区主要有压缩机房及配电、控制设备用房、露天工艺装置区和储气区,应布置在站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宜尽量靠近汽车加气区(节省管材);生活办公区主要包括站房、公共卫生间和候车区域,应设置在站场出入口附近。

此外,还应考虑人行道路和绿化用地的布置。加气站内人行道路主要是站房出入道路和工艺区的检修道路。一般各地城市规划部门对公共设施用地或商业用地的绿地率都是有规定的(一般在30%左右),而加气站工艺设施与站场围墙和周边建构筑物都有防火间距要求,因此绿化地带又可起到隔离带的作用。

4、细化各区

(1)汽车加气区: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的规定:进站口无限高措施时,加气罩棚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遮盖加气机的平面投影距离不宜小于2m;加气岛应高出停车位地坪0.15m~0.2m;加气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米;加气岛上的罩棚立柱边缘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单车道宽度不得小于4米,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米,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停车位坡度不大于8%。

(2)工艺区:

首先,工艺设施的布局应符合工艺流程和管线走向,尽量避免管线重复和交叉。CNG一般的工艺流程是:站外管道来气调压、计量加湿、脱硫、缓冲压缩机(脱水及循环冷却水系统)储气设施加气机。其中,加湿、脱硫、缓冲、废气回收装置可露天设置,压缩机和脱水设备通常设置在敞开或半敞开式的机房中,其它工艺设施可建在室外并搭棚保护,而发电机、供配电和控制设备都需设置在室内(供配电设施也可单独设置箱式变电站),集中放散管可紧临压缩机房设置。

其次,CNG工艺设施与站内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详表1.4.2-1和表1.4.2-2。

表1.4.1-1 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CNG工艺设备

站外建构筑物 储气瓶 集中放散管管口 储气井、加(卸)气设备、脱硫脱水设备、压缩机(间)

重要公共建筑物 50 30 30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0 25 20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 一类

二类 20 14

三类 18 12

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两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8 13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25 18

室外变配电站

铁路 30 22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12 10 6

次干路、支路 10 8 5

架空通信线和通信发射塔 1倍杆(塔)高 1倍杆(塔)高

架空电力线路 无绝缘层 1.5倍杆高 1倍杆高

有绝缘层 1倍杆高

注:常规加气站和加气子站一般日处理量小于2.5×104m3/d,CNG加气母站一般日处理量小于20×104m3/d。

――摘自《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表4.0.8

表1.4.2-2 站内CNG设施的防火间距(m)

设施名称 储气设施 集中放散管管口 压缩机(间) 调压器(间) 脱硫和脱水设备 加气机、加气柱和卸气柱 站房 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 站区围墙

储气设施 1.5(1) ― ― ― ― ― 5 14 3

集中放散管管口 ― ― ― ― ― ― 5 14 3

压缩机(间) ― ― ― ― ― ― 5 12 2

调压器(间) ― ― ― ― ― ― 5 12 2

脱硫和脱水设备 ― ― ― ― ― ― 5 12 ―

加气机、加气柱和卸气柱 ― ― ― ― ― ― 5 12 ―

站房 5 5 5 5 5 5 ― ― ―

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 14 14 12 12 12 12 ― ― ―

站区围墙 3 3 2 2 ― ― ― ― ―

注:1 括号内数值为储气井与储气井的距离。

2 撬装设备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

3 站房、有燃煤或燃气(油)等明火设备的房间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

4 站房内设置有变配电间时:变配电间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变配电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

5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

――摘自《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表5.0.13-1和第5.0.8条的规定

(3)生活办公区:

出于安全与功能的考虑,站房通常不超过3层,层高3米~3.6米(底层若设有变配电间,该层层高可适当增加)。站房的房间功能主要有收费室、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和卫生间,有时会在底层开设超市、餐厅、汽车服务等营业场所,其与站内可燃气体设备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相关规定。此外,由于汽车加气站的围墙通常为不低于2.0米的实体围墙,为保证站房底层的通风与采光,尽量使站房与围墙的距离不小于3米。

公共卫生间可设于站房内,也可单独建造,视规划用地面积与总体布局而定。

二、总结

对于常规汽车加气站的总平面布置,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建设方需求、场地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设计,综合考虑生产、生活和消防安全的需要,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S]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

【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S]

作者简介:

布置工作思路范文6

1 生产物流的含义

生产物流,就是指原料从进厂开始,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在制品的形式经过各个车间或者各道工序进行加工,通过某些运输机械或者设备进行装卸、运输,最终实现成品出厂的过程。

2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物流特点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生产一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通常体现在:

2.1 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多变

有色金属加工往往伴随着热加工和压力加工同时进行。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有着复杂的金属性能变化,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所以像铜、铝铸锭在生产中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就很高,这就要求在制品在物流流转的过程中效率要高,尽可能减少热损失。

2.2 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随着工艺技术、机械加工能力的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加工生产的连续化和自动化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拥有的大型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制品在生产的过程中运送到下一个车间、下一道工序的时间要掌握得比较准确,以实现生产的连续化、效率化。

2.3 生产过程的信息量大

有色金属加工需要原材料、中间合金、生产辅助材料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物料的流转和在制品形态的变化,以保证产品的按时、按量产出。

3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物流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生产物流正逐步向现代化物流方向前进,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3.1 工艺流程

在生产中工艺流程应该是顺畅、连续的,但是在实际中,有许多车间、工序中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如:工艺流程在流转中物料折返严重、物料运输的线路过于迂回、安排不合理导致运输线路过长。这些都体现了在工艺设计中对物流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

3.2 工厂布置

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就是在满足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企业各功能分区和功能区之间互相合理位置的工作,但工厂的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都反映了在进行总图设计时缺乏物流的考虑。随着企业发展,在不断改建、扩建中无法完全遵循物流合理化的原则,导致平面布置上形成一定的缺陷,物流流量大、运输方式复杂、运输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

另外,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库存管理水平不高、生产物流管理分散化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效益和物流的效率。

4 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合理化物流的措施

4.1 工艺流程的合理布局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应按照其自身的工艺要求,合理安排原料从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工艺流程。各个车间或者工序的装卸点、作业点和存贮点之间的线路物流短捷、合理,避免折返、迂回,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以提高整体的生产运输效率。

4.2 总平面布置中的物流

4.2.1 厂址选择。厂址的选择应根据资源分布和消费地点,靠近主要原理、燃料基地或者产品主要销售地。同时也要把压缩运距、力求外部运输总费用最少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和厂外公路、铁路、港口的连接应最短捷,具有经济合理、便捷通顺的交通运输条件。

4.2.2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的内容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规模和生产工艺等要求,合理布置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设施和生活辅助设施等。设计时要结合建厂地区的具体条件,按照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经济合理地布置厂区内的建、构筑物,组织好厂内外的交通运输。

4.2.3 合理总平面布置对企业物流的影响。

第一,生产使用要求。在进行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总平面布置时,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组成企业的各个建、构筑物的形式、体量和功能,合理布置建、构筑物的相对位置,尽量做到运输线路短捷通顺。(1)在厂区中心位置布置主要生产区,同时将与生产有关的辅助设施布置在生产区周围,这样不仅使辅助设施靠近主要负荷,可以减少能耗损失,减少运输环节;(2)生产性质类似或者生产联系紧密的车间要靠近或集中布置,这样使生产工艺流程更加顺畅,同时减少相应的物料运输量,以提高生产效率;(3)运输量大的车间、仓库要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布置在主要的干道或者货运出入口,这样就可以使物料尽快投入到流转过程中,提高运输效率;(4)人流量较大的车间及生活辅助设施区应接近主要的人流出入口布置,同时应尽量避免人、货流交叉。

第二,建、构筑物的合理布局。工艺流程虽然是影响总平面布置的重要因素,但在合理布置厂区建、构筑物时,更要注意用地紧凑,合理划分厂区,妥善布置生活设施,这些都是影响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重要因素。

第三,合理缩小建、构筑物之间间距。厂区用地中,建、筑间距、道路等用地往往占用很大比重。所以在满足卫生、防火、安全等要求下,应合理紧缩建、构筑物的间距。通过这样的布置,可以有效地减少各个车间运输车辆的行驶距离,缩短员工往返于各个车间的时间,提高全厂的生产劳动效率。

第四,厂房集中布置或加以合并。由于生产、运输、防火、卫生及敷设管线等的要求,压缩建筑间距是有限度的。实践证明,厂房集中布置或车间加以合并则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在制品在物料流转中的时间及费用。车间的合并必须充分了解其性质和要求,一般同类型的车间可以考虑合并;成品库尽可能和最后一个生产工序相合并、为主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设施用房尽可能与主车间合并。如在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布置中,小型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就往往可以把熔铸车间和板带车间、熔铸车间和挤压车间、板带车间和箔材车间,联系紧密、生产工艺相同或相似的下游深加工车间,在设计中布置成联合大厂房。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在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流转的时间减少,甚至如果是熔铸工段到下一工段,如挤压工段、轧制工段,还可以有效减少热损失,节约能耗,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第五,合理划分厂区,满足使用要求,留有发展余地。平面布置中要根据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合理地划分厂区用地界线,使近期建设尽可能集中。有些企业盲目占地,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厂房过多、产品过全。后期实施中,只有部分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生产车间又因为前期规划时布置较为分散,导致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流程折返,在制品在各生产车间之间的运输线路混乱。同时也给该企业后期的扩大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是一个目标明确,但思路和过程动态变化的进程,而且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有可能企业的产品和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前期规划过早、过全、过于分散,使得企业前期规划的预留场地无法使用或者制约因素较多影响使用。

第六,因地制宜、结合地形。总平面布置既要考虑厂区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又要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某些地区地形高差大,给前期的建设带来一定难度,但如果在平面布置中认真思考,布置合理得当,就可能将不利因素适当地转化为有利条件,反而还会给生产带来很大便利。如在重庆地区的某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建于坡度几乎为18%的坡地上,但该厂在设计时结合工艺特点,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使整个企业的工艺流程从高处往低处,随着部分在制品按物体自重下送和生产用量大的循环水重力自流,有效替代了部分运输设备。同时利用高差,还可以设置高位水箱、运量大的车间按地形设置装卸货平台等。

4.2.4 厂内外合理运输方式的选择。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物流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就反映在企业运输线路的组织是否合理。企业的运输设计应充分考虑工艺流程和厂区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企业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尽可能做到运输线路短捷,没有往返和交叉现象的出现。

第一,运输方式的选择。无论选用哪种运输方式,都要结合厂区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厂区的用地、厂内建、构筑物之间的布置关系和间距,企业的货物运输量及货物特点来考虑。同时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之后,来确定经济合理、便捷顺畅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一般分为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

道路运输是企业中采用最多的方式。在场地平坦的地区,道路只要考虑横坡平顺连接,保证厂内运输路线的顺畅、运输道路的便捷。但在场地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地区,还要考虑道路的纵坡要求,某些地区甚至还要利用当地高差使用适当的机械运输设备。

铁路运输一般用于运输量大的大型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厂内铁路应尽可能连接到厂区的边缘地带,便于原料进厂和产品出厂。

水路运输量大、费用低,但局限性也很大,一般仅限于厂外运输。

第二,合理组织货流与人流的交叉。在进行厂内货物运输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人行线路。在保证货物可以按时按点地进行正常运输时,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生产生活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厂内运输以道路或者铁路为主,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货流与人流的方向最好可以相反并且平行布置,同时尽可能将货运出入口与人流出入口分开,以减少相互的交叉。对于小型企业,一般厂内道路的交叉口为平面交叉。但是对于某些大型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如果交叉口的流量较少还可以平面交叉,如果流量过大还应该考虑立体交叉。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