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例6篇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1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行政事务管理,理顺公司内部关系,使各项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行政事务包括档案管理、印鉴管理、公文打印管理、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库房管理、报刊及邮发管理等。

(二)档案管理

第三条归档范围:

公司的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科学技术、财务审计、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议、决定、委任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告、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档案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保证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密级档案必须保证安全。

第五条档案的借阅与索取:

1.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借阅非密级档案可通过档案管理人员办理借阅手续,直接提档;

2.公司其他人员需借阅档案时,要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档案必须爱护,保持整洁,严禁涂改,注意安全和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如确属工作需要摘录和复制,凡属密级档案,必须由总经理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一般内部档原因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

第六条档案的销毁:

1.任何组织或个人非经允许无权随意销毁公司档案材料;

2.若按规定需要销毁时,凡属密级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一般内部档案,须经公司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销毁。

3.经批准销毁的公司档案。档案人员要认真填写、编制销毁清单,由专人监督销毁。

(三)印鉴管理

第七条公司印鉴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负责保管。

第八条公司印鉴的使用一律由主管副总经理签字许可后管理印鉴人方可盖章,如违反此项规定造成的后果由直接责任人员负责。

第九条公司所有需要盖印鉴的介绍信、说明及对外开出的任何公文,应统一编号登记,以备查询,存档。

第十条

公司一般不允许开具空白介绍信,证明如因工作需要或其它特殊情况确需开具时,必须经主管副总经理签字批条方可开出,持空白介绍信外出工作回来必须向公司汇报其介绍信的用途,未使用的必须交回。

第十一条盖章后出现的意外情况由批准人负责。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 在管理思想方面,由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是技术人员出身,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的训练,因而不太精通经营管理之道;加上这类企业受规模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几乎不能外聘到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人,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很容易陷入困境。

2. 在管理制度方面,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受产权不清和制度不健全之苦。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主要靠自筹资金建立起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曾经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安全感和获得公平的经营环境和优惠的政策而纷纷挂靠国有或集体单位,造成产权不清并进而导致责权不明和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此外,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会、分配、劳动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管理很不规范,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常处于混乱状态。

3. 在管理方式方法方面,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泰勒式”、“军队式”等管理方法。这类方法在企业成长的初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它们具有的先天性缺陷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成为发展的桎梏。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

我国著名学者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管理创新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基于这一观点,再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管理创新。

1. 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手段和方式。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受资金短缺、技术实力不足、风险防范能力弱、缺乏创新动力机制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1)关于资金短缺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依靠自有资金滚动积累来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二是善于利用外部资金,具体办法有:争取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申请国债贴息的政策优惠;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给予高新项目的低息贷款;出售产权再租赁融资;吸纳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争取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筹资等。(2)关于技术实力不足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实行有效的激励措施来利用好并留住现有人才和招揽新的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具有原创性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财力允许并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进而消化吸收、改进提高,实行改进型创新;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与其他企业的联合攻关及加大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的合作来提高自身技术实力。(3)关于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全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技术实力、搞好信息收集和创新项目的事前调研论证工作等途径来规避和降低风险。(4)对于主要因产权问题造成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这一难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借鉴四通、联想等企业解决产权问题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实际,在时机成熟时果断地加以改革;同时,那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等手段来激发创新人员的创新激情。

2. 推动企业内部成员学习,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知识尤其有关技术、技能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要求企业积极推动内部成员的学习行为,建立 “学习型组织”。从整体上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中所有或一部分人共享的知识,如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共有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另一部分是个体成员的知识储备,保留在成员的头脑中,并可以再分为两部分:与组织有关并直接为组织所用的部分以及潜在的难以被组织调动和利用的部分。因此,为了使组织中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被利用和发挥作用,企业可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扩大共享的部分。具体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个人先进的经验、工作方法和观念等广泛推广宣传,使之上升为共识;二是借助信息沟通过程和决策过程把个别、零散的知识综合加工成为系统知识。(2)扩大个体成员储备的知识。这一途径是基于“分配比例不变而总体增大同样能增加各分配方利益”的原理。鼓励企业成员学习并为之创造条件是该途径的具体实施方法。(3)扩大个体成员知识储备中能为企业所用的部分。具体方法是借助有效的激励手段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改变个人对企业的态度和加大个体与企业的一体化程度。

3. 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制度,实施规范的制度化管理。鉴于目前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的仍是“家族式”、“泰勒式”管理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通过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来实行制度化管理。其实质是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其实施的前提是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完善的制度体系并承认这些制度规范的权威性;其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克服了以往管理方式的随机性、易变性、主观性等弱点,使管理具有了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由于制度化管理依靠的是一整套严密而科学的制度体系,从而充分发挥了管理的科学性。但是,由于纯粹的制度化管理只强调规律、科学和理性,在实施中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好以制度化管理为基本手段,同时辅以文化管理等其他手段。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控制手段,它起作用的力量来源于人们对于归宿感和认同感的需要。具体而言,企业文化是通过一套价值标准来规范成员行为的,由于惧怕受到其他成员的孤立和谴责等惩罚,企业成员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企业的价值观。这就使得依靠企业文化进行管理可以弥补纯粹的制度化管理的不足,实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平衡,从而达到理想的管理绩效。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找到为大多数人普遍珍视的、适应企业管理需要的基本价值观,并将其与时代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注意中西文化的交汇与兼容,最终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用作一种有效管理手段。

4. 重视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实行人本管理模式。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拥有各种技能和技术的“知识工作者”,对这类人的管理具有特殊性。加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作已不再单纯的是谋生手段,同时也是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模式,在充分重视人力资源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围绕满足个体需要和促进个体发展来展开管理活动。一般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行人本管理模式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其所能提供令成员满意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及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满足企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2)通过多种形式的员工参与来激励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制、员工董事制,组建自律性工作小组等让企业中的人员在不同层次上参与管理的方法正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被实践。(3)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促进企业成员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所有人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和实现自身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保持和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也必须对其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岗教育培训、工作轮换、半脱产培训、脱产学习等是企业培训的常见手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培训方式。

5. 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针对产权不清这一难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加快企业制度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即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如:财会制度、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以及企业的各种制度环境(如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职能的转换等)的统称。其中,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是企业制度的核心,需要企业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以四通、联想等为代表的一些科技型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各种类型的股份制企业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的解决产权问题的好方法。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在结合实际建立起明晰的产权制度后,企业的利益、管理者的利益才会清晰,企业才有长远的发展动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组建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其本质是企业产权安排的具体化,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制度归根到底只不过是提高经营效率的手段,其本身并不值得作为追求的目标。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应该从实用出发,应该着重内容,而不是纠缠于形式,毕竟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环境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既使已经在形式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也不等于这一制度就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行为应该是时机成熟时的水到渠成之举,而不应该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盲目之举。

目前,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它是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产业规模化、组织集团化、资产股份化、融资多元性、管理现代化、运营国际化为目标的群体创业实践。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前提、以技术创性为途径、以管理创新为保证,通过运用好这驱动企业发展的3只轮子来实现二次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建华主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措施

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处理各项经济活动的一项管理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及时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无法有效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于中小型企业简单的会计结构,所以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兼职做多个岗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却用人唯亲,不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这种现象也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中小型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往往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岗,往往删繁就简,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也经常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进行,这也势必会给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是更大的经济损失。

(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还体现在会计报告上面,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会计报告体系不规范,会计报表的种类不齐全,报表项目填写不完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中小企业上市的会计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也造成了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四)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陈旧,观念僵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还采用着传统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者,这种管理方式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一部分中小型企业中,家族化管理的现象严重,在企业内部没有成立相关的审计部门,使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始终也无法发挥出其职能。

二、改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针对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自身的环境建设进行改善,所以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由政府对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进行制定和完善。中小型企业由于其经营规模比较小,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也十分薄弱,这就从客观上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出台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府意见,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我们可以成立中小企业基金,通过多个渠道和部门,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筹资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以不增加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作为基本要求,力求最大可能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适合中小型企业的融资体系,同时,也可以通过产权变更、实施收购等方式增加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范围。

(二)加强对投资决策的重视,降低投资风险的产生。首先在投资的方式上,以内部投资为主,表现为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投资,对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几方面。其次,将资金的投向进行分散,降低投资的风险,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投资;第三,对项目投资的程序进行规范,可以对大型企业的投资程序进行借鉴,实施投资监理,对投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

(三)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控制。首先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的内容中,并且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中,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产生最佳的运行效果。其次,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不断有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资金陷入困境,因此需要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来缓解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对销售部门人员的责任划分,使无法按时收回的账款得到及时的回收;第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采购、销售以及领用等操作中进行严密控制,维护企业资金安全。

(三)更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首先,对企业内部会计机构进行有效的设置,并且配备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根本准则,对企业的核算和账簿设置以及报表的编制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其次,建立和健全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影响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同时不断更新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入,使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管理。通过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改造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模式,以成本和效益为核心,增强中小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结束语:

中小型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中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使其不断走向正规的企业管理道路,促进中小型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敬忠.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老区建设,2009,(02)

[2]魏海丽.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6,(09)

[3]栗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4

中小型企业在经济体系中是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生产周转较快,成本低;同时也因其实力不强,中小企业的发展常会受到社会及法律制度的制约。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当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片面追求销量及市场占有率,对财务管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非常滞后,且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光短浅,思想僵化,很大程度上受经营者个人的影响,企业的管理通常仅仅是对生产经营的管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困境

1、融资困难,资金不足

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对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但是融资困难、资金紧张依然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也是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经营机制等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不相符合,主要原因如下:我国中小型企业一般信用等级较低、经营规模有限、实力不强、财务信息没有大型企业那么透明,且经营业绩忽高忽低,不稳定,银行不愿意承担较高的贷款风险,不愿贷款给中小型企业;另外,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频率较高,金额较小,且时间紧迫,难以适应银行繁冗的贷款程序,通常是贷款手续尚未办妥,商机已不复存在。

2、财务控制薄弱,监管力度差

中小型企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通常是一人或者少数几人控制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管理决策等主观随意性强。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往往出现职权混乱、行事越权,且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清查制度及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这都是造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控制薄弱、监管力度较差的重要因素。

3、会计核算基础薄弱、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全、财务人员配备不齐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有的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会计部门,所有核算由会计师事务所;有的中小企业由老板家人任出纳,聘请兼职会计做账;有的中小型企业虽然设置有会计部门,但是没有财务管理部门。且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很多不是财务专业,没有受过系统的财务管理教育,甚至是无证上岗。这些情况都说明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薄弱、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4、风险意识差,抗风险能力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企业的利益都有其不确定性,都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都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中小型企业实力不强,规模较小,通常将精力放在近期的盈利上,不会过多考虑企业的长久发展,也没有长期投资意愿,只想尽快收回投资,因此较小的市场风险就可能造成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抗风险能力非常差。加上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财务信息得不到全面的分析,财务预警跟不上企业管理需要,企业难以抗击经营风险。

三、解决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困境的思路

1、国家要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体系

国家在金融政策上要给中小型企业以倾斜,应建立并逐步完善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困境,国家应该重视:一是适当降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风险及交易成本。可制定适合中小型企业贷款流程的信贷制度,实施对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有利的金融法律法规,同时适当关注抵押法律法规以降低信贷风险。二是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对专业贷款进行技术革新,促进金融机构低成本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要求。国家应该给专门服务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及培训支持。三是在各级城市建立专门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部门,转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与扶持,这些部门可给中小企业的信贷提供担保。四是创建中小型企业的信贷担保基金,缓冲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鼓励金融机构综合利用各种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可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转账、贴现、承兑等服务。五是国家要出台一种有利于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投资的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流向中小企业。

2、强化财产控制、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首先,中小企业要加强企业的资金监管,尤其是现金监管,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最佳现金持有数额,加强财务报销等支出的明细化管理,并与预算管理相互结合。其次,中小企业要建立一套财产物资管控制度,在物资的流转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维护企业财产安全。再次,中小企业要对企业的资产定期盘点,防止资产流失。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定完善的收款制度,防止呆账产生。最后,企业财产的记录管理要由不同人员完成,二者相互制约。

3、加强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中小型企业要完善企业的会计机构,配备齐全的会计人员,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企业要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会计记录与核算非常关键。要实施岗位责任制,在会计人员之间进行相互制约、相互分离。对企业的同一项经济业务,要通过复式记账法进行登记,以防止记录核算有重复或者遗漏等。企业还要加强会计基础核算,不断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为适应会计核算管理的需要,中小企业要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国家的财经法规不断更新变化,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最新的财经法规制度,尤其对税收、金融等相关方面要重视。会计人员在每年的继续教育中要根据自身不足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意识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5

一、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不同的国家对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2003年1月1日我国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将中小企业定义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规模: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中小型工业企业有以下特点:一是行业分散,企业数量多;二是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三是家族式家长制现象普遍;四是直接集权控制多于分权。

二、完善中小型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我国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不够重视,从企业投资人到经营层均对内部控制缺乏深入、科学认识,主观上的放松及客观上管理成本的增加,导致中小型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提高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顺利的实施,管理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制定再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流于表面形式而无法真正执行,这对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起不到任何效果和应有的作用。中小型工业企业管理者应转变其错误的传统观念,对内部控制制度形成更加深入透彻、科学合理的认识,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及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内部控制制度在控制和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其切实落实到中小型工业企业实际发展当中,是促进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内控制度应该贯穿于企业各个层面、所有活动,完善的内控政策有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同时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和风险管理的进行。根据单位的业务流程、管理要求,找出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要具备全面性、完整性和适用性,针对不同企业的组织机构、文化等制定不同的内__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还要具备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还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管理效率。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中小型工业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要想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领导者需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控制度能否顺利实施,企业管理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建立团结协作、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的良好工作环境。其次,由于中小型工业企业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企业间竞争激烈,这就需要企业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合理降低风险。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以便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效果。总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具备全面、合理、适用等特点,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管理效率。

3.完善企业监督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对部门、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促使其合法合规;另一方面要对部门、单位的领导负责,促进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经济效益的提高。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工作在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型工业企业应单独建立内部审计部门,该部门应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保持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最高管理层直接聘任,选拔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高、诚实可靠、正义感强的员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中小型工业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制度对各级管理层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内控环节的协调情况等。另外,中小型工业企业还要建立严格的外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外部环境。首先,各政府部门应该做到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其次,有关部门需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质量的监管,使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管职责到位。还可以建立社会监管制度,鼓励与支持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企业违法违纪行为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企业完善会计核算,创造有利于完善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环境。

小型企业管理制度范文6

摘 要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量大、面广,成为了最富活力的经济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如今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认为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对促进中小型企业良好发展至关重要,最后提出了关于中小型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财务管理

中小型企业是指在劳动力或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或产品,或固定资产价值等集中程度属于中等或低等的企业。据我国宏观经济主管部门的规定,凡年销售收入在4000万元到4亿元人民币,年平均资产在3000万元到3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属于中型企业;凡年销售收入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下,年平均资产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者,属于小型企业。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中小型企业总数已超过40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且,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中小型企业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因素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如融资难,成本高,技术差等原因,导致了资金短缺、财务艰难、管理漏洞等现象的发生。加上如今的人工涨、汇率涨、原材料价涨等,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二轮危机,正在向中小企业逼近。因此,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对于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企业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的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企业目标的制定和最终成效都可以在财务管理中体现出来。总的来说,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企业只有先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营利,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财务管理的保障,企业一切的经营活动都是通过财务来处理和反映的。财务管理中的筹资与投资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奠定了基础。制订财务计划,进行成本控制,对生产经营的耗费起到了控制作用;组织收入对生产经营成果的实现起到了保证作用;资金合理分配对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起到了组织作用。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2.财务管理的枢纽作用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关系的交叉点和枢纽。企业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在诸多的管理关系中,由于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通过财务关系来处理和反映的,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也是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来表达和反映的,因此,财务管理是理顺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关系的联结链,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具有枢纽作用。

3.财务管理与企业各个方面联系广泛

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因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涉及到资金需求和盈利问题,都关系到财务管理。因此,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会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部门。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据有关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中小企业管理运营的健康指数为6.38,与2009年的6.62相比有小幅度下降。从指数构成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成本上涨,导致企业利润下滑,形成了“高增长,低利润”的态势。2010年中小企业销售情况与2009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达16.3%。但销售增长的同时,中小企业平均利润却呈下降趋势。追其原因,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方面的因素。从外部环境看,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等都导致了企业“高增长,低利润”的态势。从内部管理方面看,中小企业2010年的平均库存周转率比上年下降了4.6%,应收账款周转率比上年下降了12.1%;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周期达到99天(2009年为91天);平均存货周转周期达到126天(2009年为124天),两者之和达到225天,这表明中小型企业周转性资金形势继续紧张。总体来看,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资金短缺,融资能力差

目前,资金短缺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大困难。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投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偏低,在融资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为此所拥有的资金较少,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拓展。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差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其规模较小,信誉不高等自身原因造成;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在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尚不健全,且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2009年全国平均达到11.61%),收贷难度大等,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在发展的初期,一般的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方式都是向民间集资或向亲朋好友借款,就算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但由于企业的体制投资不健全、证券市场门槛高,也很难通过市场来公开筹资。因此,融资困难与资金短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财务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虽然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但人才问题是更重要的阻碍因素。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法律观念淡薄,对业务不熟悉,致使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会计应有的职能得不到体现,阻碍了企业目标的实现。此外,虚假成本,虚假收人,虚假利润等,不仅会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严重,而且也会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

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及其披露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它主要包括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这两种制度在企业里面缺一不可,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会计控制是指中小型企业的内部会计工作的执行情况,这种制度的执行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为生产提供准确的信息,便于企业形成正确的投资决策,并提高生产的质量。内部审计控制是指在会计的执行过程中,形成最终的会计账目,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审阅和监督,给会计提供指导和实行监督,这种制度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稳定性。然而,如今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一些中小型企业只在乎利润最大化,内部的审计控制如同形式,完全缺乏监督的能力。

4.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

资金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最基本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及时、足额地运筹所需资金,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用新技术,采购新材料,购置新设备,开发研制新产品等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的对资金的管理不到位,致使企业的现金周转不灵,造成了资金闲置或不足,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对现金管理不严,通常也会有现金现款被滥用或挪用现象的发生。因此,加强资金的管理时保证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如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不论是什么经济成份组建的企业,不论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都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上。

1.重视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要确保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就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这也是由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企业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严格控制资金、成本和利润,这就等于抓住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因此,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重要环节,重视如何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并予以执行。

2.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加强财务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中小型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小型企业经营者要加强日常经营活动财务控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各项职能建设,规范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力度,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严谨的财务制度,不但可以规范日常工作人员的财务行为,减少财务管理上的失误,还可以增加财务管理人员在自身的岗位上精益求精,推进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此外,企业还要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和凭证,建立动态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制度,正确地反映不同时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保证决策科学、准确,并最终在实施中收到成效。

3.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搞好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财务队伍做保障。因此,企业培养和聘请高素质财务会计人员是十分有必要的。财会人员要熟悉和精通规章制度,掌握本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经营特点,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营利。要想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方面,企业可以建立财会人员后续教育制度,对会计人员进行适时知识更新,鼓励财务人员创新,为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吸收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侯超.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经济视角.2005.11.

[2] 张瑞杰.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科技与经济.2006.19.

[3] 茅伟萍.浅谈现代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江苏煤炭.1998.3.

[4] 张宁,.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导报.2009.11.

[5] 夏斌.全面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