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例6篇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38-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愈发体现。在新形势下,如何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是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人文关怀思想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取得了一定成绩,对学生个人和学校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文关怀思想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人文关怀思想是一种对人类的普遍关怀的体现,对人的价值和人性的肯定,其内在要求包括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理解人。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党的十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这一要求。在这里,人文关怀主要是指教师对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的主体性和自由性、创造性等的尊重和理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要求和需求,为学生而服务,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人文关怀思想都以学生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教育活动,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文关怀思想同样强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要求。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有机结合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都以高职学生为对象,其实现目标均是为了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并且二者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实现形式上都没有冲突性,相反,通过二者有机结合,综合起来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当前,将人文关怀思想渗透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于高职学生自身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影响巨大。高职学生本身属于高考失利导致未考上心仪大学的群体,很多学生由于此原因,再加上心理年龄仍不成熟,其心理和情绪波动较大,导致一些学生产生自卑倾向,其心理健康容易产生问题,从而影响其学习活动,减少与同学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有利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

第二,对于高职院校和教师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以学生为本,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程度,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便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方便教师工作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随着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渐渐不满足于其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品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人文关怀思想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契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要性。在高职学校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外界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高职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前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如缺乏学习兴趣、沉迷于网络与游戏等,甚至有些学生还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打架、斗殴等。加上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教学流于表面,与现实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以及教师对高职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关怀不足,导致学生愈发冷漠,不善于交流、不愿意交流c合作,这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及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人文关怀思想主张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自卑、不愿意交流等心理,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校管理,从而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人文关怀思想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现状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提高了对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视程度,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人文关怀思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运用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具体有以下方面:

1.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人文关怀思想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受到影响并发生转变,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首先,在学习上,教师更加注重教学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课后学生的练习和巩固情况,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在生活上,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里,其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得到了加强,例如,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食堂进行改革,优化了用餐环境,增加了食物种类,满足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的饮食文化需要。

2.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情况。一些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较为孤僻、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随着人文关怀思想的运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许多高职院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一些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3.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往的教育模式多以教师为绝对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在人文关怀思想影响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保证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学生自身因素给人文关怀思想的运用造成阻碍。首先,在心理层面上,高职学生承受能力较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情绪化现象时有发生。心理问题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一些学生较为孤僻、自卑、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人文关怀思想带来困难。其次,高职学生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宠,其接受能力较弱,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性格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最后,学生的自律性和纪律性较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从教师的管理,并且容易被网络、游戏等因素吸引,从而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2.教师对人文关怀思想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首先,在高职院校中,许多教师住在学校外,教师在上课时间准时到达学校,课程结束后便回家,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联系不紧密。其次,一些教师错误理解或者根本不曾理解人文关怀思想的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后,一些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视,其工作重心和教学资源均向其他方面倾斜,忽略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人文关怀思想的重要性。

3.教育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虽然影响了一部分教师,转变了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变革,这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散,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人文关怀思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人文关怀思想的运用。

(一)建立健全人文关怀教育机制,加大人文关怀思想的渗透力度和深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建立和完善人文关怀教育机制,加大人文关怀思想的渗透力度和深度,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把握和贯彻人文关怀思想,将人文关怀思想与教育机制相结合,建立健全人文关怀教育机制,并将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一方面规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联系与教学,做到“教有所依”,按照人文关怀教育机制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做到制度有规范、执行力度高;另一方面通过人文关怀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对教师进行人文思想熏陶,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以人文关怀思想对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加强对人文关怀思想的教育研究和应用,改进其运用的效率和效果。一些教师对人文关怀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人文关怀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人文关怀思想运用过程中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人文关怀思想以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加强教师对该研究结果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师对人文关怀思想的认识,改进人文关怀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提高应用效率和效果。

(三)“严”与“松”相结合运用人文关怀思想。教师应摒除传统教学方法中僵化、教条化的弊端,避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中“严”与“松”相结合运用人文关怀思想。“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持严厉、严谨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求要有一定力度,赏罚结合:对于不遵守纪律、影响他人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应给予一定的惩罚,当然,过度的惩罚不仅不能起到改善学生行为的作用,反而可能激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导致学生更加不服从管理,因此,惩罚形式可以多样化,并且选择带有教育意义的惩罚方式。“松”是指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尊重和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随意否定学生,不差别对待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严”与“松”相结合,共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39页)

(四)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拓宽人文关怀教育途径。通过团课、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将人文关怀思想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程。将人文关怀思想渗透到易班、QQ、微信、BBS和APP等新兴平台,使人文关怀教育更接地气,如结合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通过这些平台就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由上可见,人文关怀对于学生的健康、活泼、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性人才,因此应高度重视并继续加强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炜炜.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简说[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2]徐G兵.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3]楚琼湘.论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教资料,2009(11)

[4]胡蛟捋,崔树娥.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机制的建构[J].求实,2009(S2)

【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院级课题成果“论‘人文关怀’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2016YKY003)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命题路向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反思与前瞻

诚如上述,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基本脉络包括命题形式、问题要求和相关的立意取向,通过研究相关的高考命题案例,高考命题的基本脉络主要由作文形式,文体要求和相关的情感表达构成。作文形式主要是指应该写就何种类型的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作为重要的命题形式,对语文教育事业发展起了直接影响。而文体要求侧重于文章的体裁,要求从议论文、抒情性散文和叙事文等多种文体中作出抉择,使得所选择的文体能够真正适应语文命题需要。然而,情感表达则侧重于作者的立意取向,不仅包括作者的正面立意,也包括了负面的生活情感,是正负两面情感上的表达。

基于上述基本脉络,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积极顺应时展要求的生活性。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也具有一定的生活性,主要是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为源,拟定出相关的作文命题,从而使得学生对社会层面的考虑和见解,能够通过高考作文来加以呈现。第二,高考作文命题方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主要呈现在它对于题目的选定,并不受实际生活的限制,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第三,高中语文作文命题的综合性。综合性主要是指命题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不仅关系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还关联到了近阶段的相关事宜,呈现出综合性整体特点。

2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视域下作文教学基本症结

第一,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语文基础知识是学习关键,基础知识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学习能力高低。高中生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字音、字形、句式存在欠缺。错别字连篇、病句重重、语句表达的词不达意等问题较为严重,而这些自然会对作文水平好坏起到直接关联和影响。第二,情感传达相对欠缺。作文要求能够通过通顺的文字,真实传达自身实际情感,达到真情实意的具体标准。目前的作文写作情况来看,学生盲目地将生活重心压制于学业进步,使得他们对于实际生活事件并不关注,作文中所要求表述的个人想法和情感表达呈现出虚情假意。第三,案例选取缺乏生活。诚如上述,基于自身的全部重心落于学业进步,使得他们对课外读物的选取相对局限,不能找到有效素材来保障自身的实际文化内涵提升。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案例选取和举证颇为局限,并不能真正地为他们的行文布置,带来直接有效的学习成果。

3基于高考命题路向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对策

3.1夯实基础,不断强化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首先,由于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日常写作有着直接影响,我们应该根据高考命题实际路向做出科学有效评估,并通过加强学生基础建设,保证学生基础知识顺应学习需求。具体说来就是要强化基础知识储备,从字词落实做起,结合命题方向做出学科和类别划分,保障行文中没有过多的词不达意、错别字的现象。其次,要加强对病句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使病句数量有效降低,最终保证作文基础表达能力。

3.2把握方向,提高情感在写作中应用

作文是真实情感表达,行文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情感应用,通过强化学生对命题方向确定,认定作文具体方向。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模块相关知识点和案例,强化自身情感表达。通过写作基本方向的捕捉,从生活中获取相应的事例进行切身体验和感受,并尝试着将真实情感记录下来,通过相对准确、精致的字句,来具体描绘实际的内心情感。还应加强对情感类文体的尝试,通过不断地尝试提高情感应用领域自如性和灵活性。

3.3深入生活,扩大题材范围

一方面,学生基本素材局限导致实际学习能力欠缺。他们对于作文理解和表述存在偏差,通常有着深入的思想理解,无法从众多案例和事件中寻找出真正适应于的相关案例。教师应该进一步强化和扩大学生题材范围,通过学生接触的实际案例的增加,来促进他们可以得心应手地应用各类案例。另一方面,要实验批改结合的方针,营造师生交流与合作平台。出于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局限,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并不充足,因此,师生应该联合起来,对作文命题的发展路向做出系统的分析和解读,通过有效的师生交流与合作平台,来建立起良好的友好互动关系。师生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彼此交流各自对题目的见解和行文思路,从而寻找出各自的优缺点。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所呈现出来的相应问题,教师也应该及时指正使得两者的问题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解决,最终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和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高中;体验式;作文教学;影视作品

体验性作文教学,关键在“体验”二字,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学生与他人、社会交流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受限于阅历层面的困乏和知识层面的缺少,对人生或者简而言之所谓的“生活”,很难说有那种既独到又深刻的认知和解读,有所体验但体验得不到位、不深刻;对于教师而言,也很难找到一种直接的方法,来合理引导学生强化对生活的体验性认知,更多只能作为一种浅表层次的知识层面的解读,类似于一种概念性的“灌输”,效果不佳自然可想而知。所以,当下体验性作文教学往往有所强调,却流于泛化,忽略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也不够突出。

而这种情况,在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农村学生一方面生活面较窄,在从传统的农村向城镇化新型农村过渡的新时期,因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和学生在学习方面面临的压力,使他们不能完全地参与到生产、生活的劳作中,也就更加不能深入体悟原本丰富的农村生活,同时也无法拥有丰富的城市生活,其能够体验的对象也就变得相对狭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环境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家长为了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存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不少学生大部分时间是与家中的老人生活,加上学生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学习引导得很少,使得学生课外阅读面较窄,其体验人生和解读生活的能力也就相对缺乏。因此,找到一种既能让学生乐于感受、欣于体验的载体,让农村高中生能够在不用付出更多物质条件的情况下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写出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文章,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现在的语文教育实际情况而言,迫于学校安全管理的压力以及学生高考应试的压力,学生的课外实践基本上是很难进行大规模、多频率的尝试。那么,找到一种低成本、小范围、便捷性的教学体验载体就至关重要了。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往往浓缩了创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真诚反思,加上影视作品的形象性、直观性,也非常适合高中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因此,笔者在农村高中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尝试中,多次引导学生通过影视作品来强化对生活的体验感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一次关于“糖纸”的材料作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来观看电影《童梦奇缘》来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与反思。我并没有将整部电影直接放映给学生观看,而是通过介绍、引导的方式带着学生一起来体验。在体验式作文教学引导中,我主要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是突出体验主题,确保有的放矢。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体验影视作品与在影院看电影是不一样的,必须目标明确,而不是听之任之。因此,在教学一开始,虽然学生对即将观看的影视作品可能感兴趣,也可能不感兴趣,但是教师必须将其中最契合教学主题的片段抽离出来,并结合自身的体验理解,创设符合主题的情境。由于“糖纸”材料作文,其核心主题是亲情,因此我将电影《童梦奇缘》中有关亲情的几个片段抽离出来,主要是“亲情中的温馨”“亲情中的误会与怨恨”“亲情中的谅解”这几个不同层面的细节,在放映每一个片段前,我将故事之前的相关内容作一个介绍和提示,然后引导学生在观看相关片段的时候,能够从亲情的角度去理解、去体会细节和情感,使教学都是围绕体验对应的主题而展开,不至于让课堂成为失控的电影院。不少学生在这样的引导后,由随意变得认真,对片段中的细节有了更深的思考。

其次是加强体验互动,确保有感而发。体验影视作品是极具个性的,很难要求学生体悟角度、深度的一致性。但是作为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围绕主题的前提下,通过互动将体验到的情感和道理讲述出来,进而形成一种基本的共鸣和认可,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写作提供一个相契合的引子。所以,在每一个片段放映完毕后,我并不要求学生去回应和讨论剧情,而是要求学生比照片段中的细节来找寻自己记忆中相似的细节,当然这个细节与材料作文“糖纸”主题要相关。这样互动的目的就是要提醒或者说提示学生,在人生经历中提取自己的写作源,由于有了电影片段的“珠玉在前”,学生体验互动起来也就相对放得开。不少学生看到影片开始“家庭亲情的温馨”场面时,也就自然而然回忆起童年关于亲人、亲情的细节,特别是看到最后一个片段光仔白发苍苍死去之前的悔恨时,不少学生有感而发,谈到曾经与朋友、家人的矛盾细节,说出来像松了一口气似的,我知道这种体验肯定是深刻和独特的。

最后是明确体验路径,确保有章有法。在对影视作品的形象体验和互动体验之后,如何将影视作品刺激和生发出的情感与作文教学的主题有机结合起来,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关键。笔者主要是通过关键词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打通走向自己内心的情感通道。比如,围绕“珍惜亲情”这个比较惯常的写作路径,我给出了“付出”“忽视”“丢失”“找回”等几个关键词,有不少学生围绕这几个关键词,就能够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不同事情与主题相关的片段串联起来,有一位学生在课后的写作中这样写道:

爷爷总记得我这张“糖嘴”,总会从衣袋里变戏法般摸出一颗糖递给我,我笑着接过,剥开,将糖纸奋力往空中抛去……(爷爷的付出、我的忽视)

医生说爷爷可能再也记不起来他周围的人了,可他还记得我,每天都和我玩,还有那颗“亘古不变”的糖。(爷爷的付出)

我轻轻推开爷爷的房门……“孩子,你爷爷他去天堂了……”不!不!这一切都不是真的!爷爷他难道忘了吗?忘了他说过我回来给我糖吃的吗?(亲情的失去)

忽地想起那些被我丢掉的糖果纸,纸里面满载着我和爷爷的回忆,而我当时却漫不经心地丢掉了……(我的忽视与找回)

文章有了具体而且独特体验的细节支撑,就使得情感表达充沛而自然、体会深刻而感人也使得写作叙述有章有法,细而不碎、跳而不乱,从而有效实现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写作目标。

其实,在具体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实践中,影视作品只能作为一个帮助学生走进生活的媒介,而不应该作为一种简单地激趣工具。基于此,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应该如影随形,让学生体验影视作品,而不是写电影观后感,应该明确体验的主题、体验的路径以及相对应的要求;另一方面应该恰如其分,让学生以影视作品中生发的情感和阐明的道理槊浇椋来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生活中的人和事,并能够带有感情地诉诸笔端,这也是作文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所在。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4

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源高论” 将文学定位于对自然或是社会生活的模仿或是反映。这理论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模仿论。关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论述是“源高论”教学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文学又如何高于生活呢?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从宽泛的角度说,一切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没错;但是,仅仅这么说对于文学创作与写作并不能产生真正的指导作用。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虽然“源高论”强调能动的反映,但在实际写作指导中并没有在“能动”上真正细化,而是在“反映”上着落,文学创作或是写作就简化为两个简单的程序:生活作文(文学)。在这个简单化的处理中忽略了写作主体的特殊作用。文学创作与写作必须重视作家或作者的独特作用,需要从生活作文(文学)两环节的“源高论”,过渡到生活作者(中介)作文(文学)三环节的“中介论”。通过作家(作者)这一中介环节的加入,才能将作者的独特性充分挖掘出来,在写作教学中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因人施教。

通过写作主体的介入,来重新审视作文教学中的“源高论”,应该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源高论”修正为“源于体验”与“艺术提升”,即将“源于生活”落实为“源于体验”,在学生作文后进行“艺术提升”,并在作文教学中分两个步骤来落实,即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落实“源于体验”,而且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也只是落实“源于体验”,落实了“源于体验”后再来落实“艺术提升”。

“源于生活”通过“源于体验”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其实就是对写作主体中介作用的充分尊重。不是什么生活都能写,只有自己体验的生活、熟悉的生活,学生才能写出来。当学生作文时,要落实“源于生活”,就要提倡“源于体验”,即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寻找材料,不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江苏教育出版社姚卫伟编审说过一件事,他曾经与浙江一个二十来岁的小老板聊天儿,姚主编问他,为什么这么年轻不上学,而是做门市?那个小老板说,上了学还是要为工作奔波,而且即使读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那还不如现在扎扎实实地做生意。这是生活中一件真实的事情,可如果我们的学生把这件事写进作文,那肯定是世界观消极,不能得到老师的正面评价。即使写,也要从反面来批评。姚主编还讲过他指导一个邻居学生作文的事情。那个学生的作文不好,总是无话可说。姚主编就和他聊,你看我们院子里(他们住在省级机关大院里)某某某是个将军,他经历了很多著名的战役,你可以去了解了解他,把他的事迹写出来。那个学生一听就怕了,说那个人那些事太伟大了,我根本驾驭不了。姚主编又和他说,我们大院里那个看门的老大爷,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早退不迟到,对什么人都是有求必应,你可以写写他。那个学生说,一个普通看大门的,有什么写头。这个学生无话可写的苦恼不能怪他,责任在于教师与家长,大事写不了,小事不想写,正是家长与老师“唯高论”指导的结果。对于那些将军战争的事迹,这个材料高是高了,可毕竟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了解的;那个看门的老大爷与他的事情,是我们的日常人与日常生活,但写出来似乎又不高,孩子该怎么写,该写什么呢?写熟悉的,被批评,得不到正面的评价;写大事,那是假的,只能胡编乱造,其结果是漏洞百出,情感也是虚假的,也还是难以得到认可,长此以往,孩子作文能不痛苦吗?

要打开孩子写作的思路,必须彻底放弃“唯高论”,坚持“源于体验”,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在自己熟悉的材料中选材。叶圣陶联系自己的创作体验说:“现在回头想一下,我似乎没有写什么自己不怎么清楚的事情。换句话说,空想的东西我想不来,倒不是硬要戒绝空想。我在城市里住,我在乡镇里住,看见一些事情,我就写那些。我当教师,接触一些教育界的情形,我就写那些。中国革命逐渐发展,我粗浅地见到一些,我就写那些。小说里的人物差不多全是知识分子跟小市民,因为我不了解工农大众,也不了解富商巨贾,只有知识分子跟小市民比较熟悉。”叶圣陶所说的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其实就是讲“源于体验”。南京晓庄学院常小鸣副教授曾经讲过自己指导的一个学生的例子。这个学生一直不会写作文,写了一段时间还是不理想,他自己也很苦恼。有一天,他将自己作文的烦恼与苦恼化为了作文,结果这恰恰成了优秀的作文,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当我们提倡“源于体验”时,就彻底解放了孩子们的选材框框,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可以写,从而打开了写作的视野与思路。姚卫伟主编指导邻居的孩子时,告诉他从看门老大爷身上发现一种执著的精神、一种负责的态度,就是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的。我在指导“偶尔停下来,真好”作文写作时,也让我的学生回忆自己生活,包括学习、学校活动、家庭活动、户外活动,自己什么时候一直做,后来或因为累了,或因为不知道如何做了,停了下来,后来积蓄了力量,或是问到了方向,找到了方法,做得更好了。他后来选择了自己做俯卧撑间隔一段休息时间再锻炼,来谈积蓄力量的问题,这就打开了思路,而且因为源于自己体验,写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但是,说作文“源于体验”,并不是说学生写自己的体验与生活就一定能写好了。普通学生与文学修养好的学生不同,他们是“中介断裂”,即他们的生活体验是一种“记忆碎片”,表达欲望不强,也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想表述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尊重普通孩子的心理特征。很多教师和家长不明白这一点,一个节日或是一个活动后,让孩子作文,并乐此不疲,美其名曰:“源于生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生活体验进入习作,有一个主体“图式”内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有生活就有作文。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他们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力与注意力恰恰不足,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长时间关注;而且由于阅历浅,看了就看了,也很难看出独特的东西,无法形成丰满的意象世界,难以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我主张多写想象类作文,多写短作文。多写想象类作文,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细心的家长和老师会发现,写所谓的游记、活动,学生的表达会远远不及童话,这就是因为童话由他们自己作主,想怎么写就这么写。而游记、活动则有一个生活的原型,我们成年人容易用这个原型去对照他们的作文,而孩子的有意观察力并不强,这一对照就让他们的表达相形见绌了,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孩子的想象力根本就不需要去激发,他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让孩子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他们就会乐此不疲。由于普通孩子对于生活的画面感并不强,与作家相比,往往是记忆碎片,让他们把这些碎片组装成成品非常困难。与其让孩子为难而痛恨作文,不如顺应孩子,让他们把每个碎片擦亮磨光,装饰得流光溢彩,让孩子爱不释手,这就是我所提倡的写短作文。朱永新所提倡的写一句话作文,其实正是顺应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奇思异想很多,一旦发现这个闪光点,立即让孩子记下来,或是帮助孩子记下来。

由于普通学生写作中的“中介断裂”,他们的生活体验难以形成完整的画面,故写作冲动不强,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值得写的材料,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与表达欲望。前几天,女儿和同学逗猫玩,结果被猫抓了,因注射狂犬疫苗整个七月份不能吃巧克力,喝茶,吃辣的食品,一次路上她用“1234568”来表达黑色的7月,我立即告诉她这个创意非常好,她回来就写下了《1、2、3、4、5、6、8》一文。我一直要求女儿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她一直觉得是个负担,一次我给她哥哥讲付出与回报的道理,她听了深有体会,然后一气呵成写了《有付出就有回报》《学习并不是一种压力》两文。她被家里养的小鹦鹉给咬了,就告诉我:“鹦鹉也疯狂!”我就告诉她,她太有才,这表达太好了,又是一个值得记录下来的想法,她就准备写下来了。生活中这样的点滴很多,我们要善于发现,并鼓励、表扬孩子,让他们乐于去写,去表达,享受表达的愉悦。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顺应了儿童心理的记忆碎片特征,降低孩子的表达难度,从细处培养孩子的表达冲动与表达能力,就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乐写,爱写。

以上说的是“源于体验”,那么如何“艺术提升”呢?我之所以提“艺术提升”,不说“高于生活”,原因在于:每个人写出的作品,都是自己艺术世界的呈现,并不存在文章之外的中心。作品的“主题”“中心”其实是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自我情趣的体现。作家笔下的艺术世界之所以高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并不是艺术生活本身高于实际生活,而是作家的生活体验高于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在一般人看来,女孩子的“恋衣癖”是一种浪费,但张爱玲却看到了这本身是女孩子的一种生活,一种自我实现。巴金在《家》中批判着封建家庭礼教的罪恶时,鲁迅却洞察了并无抽象的礼教,礼教只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是鲁四老爷、祥林嫂、柳妈,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你我他。提“高于生活”,对于普通的老师和学生而言,其结果往往导向主题先行,让写作成为悬在高空的难以企及的神话,让学生作文成为脱离生活体验的假大空。作文之高,其根源在于作家的洞察力、作家的情趣之高,这种高,“功夫在诗外”,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内化,而非作文时进行文字“突击”,如有些学生作文通过槐花见党恩,通过撞人说道德。学生作文后,我们指导学生提高,应该回归到艺术本身,通过“艺术提升”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所谓作文的“艺术提升”,应该限制在艺术范围内,即通过语言、文章结构的锤炼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具体说来要从四方面进行提升。

一是结构优化。小学生的作文结构往往比较杂糅,要帮助他们理出清晰的脉络,并优化结构。比如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作文时,他们往往就是一大段,写好后让他们自己说说讲了几件事情,一件事情一段话,这就是分段写;比如,孩子作文时往往前面说了一半没说完,后面又要提到这件事,这时要告诉他们,一件事情放到一起说;比如,学生作文时往往是平铺直叙,从头说到尾,这时可以告诉孩子,把结尾或是中间的段落调整到最前面,这就是倒叙或是插叙。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以“别了,南京”为题,用第一人称写水西门高架爆破的作文,其构思、行文都很好,我指导时告诉他,只要把中间两段调到开头,就形成了插叙,优化了文章的结构,作文也提升了一个层次。

二是材料取舍。小孩子没有中心概念,让他们写生活中的材料,他们往往把这个时间段的所有事情都记下来,就是所谓的流水账,这时要引导孩子学会取舍,把无关材料舍弃掉。我女儿曾以“记一次体验活动”为题,写柠卡王国体验活动的作文。但是活动前教师的讲话、叔叔阿姨的事情、绣球公园的景色与此无关或是关系不大,我就让她简写或是不写。

三是内容充实。由于普通学生意象不丰满,写出的文章往往点到为止,这时要帮助学生寻找、还原生活场景,将模糊的粗线条的场景丰富成丰满的画面。一个三年级学生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题写自己的同学被电动车撞后担心肇事者是自己爸爸的事,其中间两段心理点到为止。我就引导他思考,当时想到了是不是爸爸,那课上是否还能安心听讲?有什么表现?如果是爸爸,自己想到什么呢?第二段开头想问不敢问时,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如何斗争的呢?最后为什么会鼓起勇气问呢?作者选择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自己心理斗争本来是最能出彩的,但是小作者点到为止,将本来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简化成几个零碎的点,如果我们能引导作者在这些方面去回忆、补充,就会还原出原来丰富的场景,让作文丰满充实。

四是语言锤炼。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最终现实,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语言中浸润玩味,让孩子修炼语言,锤炼语感,而不是在所谓的中心思想上作无谓的提升。我们尤其要在一文一字上下工夫,不能流于泛泛。这是一个被语文教师忽略的大问题,这里限于篇幅,我不能长篇举例,会另外撰文阐述。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源高论”,简单化地处理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又异化为主题先行的“唯高论”,忽略了特殊的作者主体的中介作用,架空了学生独特的个体体验,使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重视学生的中介作用,从“源高论”走向“中介论”,尊重普通学生心理特征,落实“源于体验”论,并从结构优化、材料取舍、内容充实与语言锤炼方面对学生作文进行“艺术提升”,让学生在语言的浸润中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文学社团活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助力

一、前言

高职院校将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集听说读写于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及核心竞争力。纵观当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不少院校未重视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效率有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和固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为被动,语文课程人文性有所欠缺。本文将基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探讨文学社团活动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二、文学社团活动实施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助力的可行对策

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平台,在实际实施环节大多浮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实际运用效果,不少任课教师仍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开展的实践活动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不佳。为此,探讨文学社团活动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十分必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完善课堂管理体系,明确文学社团活动的重要性,丰富和拓展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完善课堂化管理体系,将文学社团活动融入其中,基于组织结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考核方式等角度,规范文学社团活动,确保文学社团活动符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及流程,将两者有效连接起来,让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在课堂化管理体系中,融入文学社团活动,能够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语文教学活动的形式,增加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对提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增进对语言、情感的理解,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但是,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点讲解上,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相对较少。高职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文学社团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活动,如集体朗诵比赛、主题演讲比赛、经典作品诵读大会,等等。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学社团活动,运用多种多样的朗读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朗读体验,让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弥补,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认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其次,推进素质化考核机制构建,监理多元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纵观当前传统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范围相对较窄,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对考察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上存在不足,如在表达、写作、演讲等考察上不够完善,亟待有效改进和优化。为了应付考试,不少学生会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复习,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运用能力上存在不足。为此,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文学社团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社团积极性强、主动性佳的特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应活动之中。一般而言,文学社团内聚集了兴趣爱好相投、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通过构建数字化考核机制,在测试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时,将学生个体差异、学习能力等纳入到考核范围内,有助于完善评价环节,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课程学分内。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科学运用诗歌朗诵、即兴演讲比赛、文学创作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任课教师可以运用比赛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比赛、竞技比赛等,有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运用多元化评价机制,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具有积极作用,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文学社团活动助力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及价值

(一)运用文学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节课为四十五分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往往难以做到万无一失,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职业能力上存在不足,亟待有效改进和优化。通过开展文学社团活动,运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有助于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当讲到戏剧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学社团活动,如举行戏剧表演、进行剧本改编等,带领学生鉴赏中外优秀戏剧作品,并进一步研究戏剧的表现形式、语言特点等,并让学生完成专题报告,将所学所感展示出来。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戏剧内容后,可以改变剧本,并以小组形式将相关内容展现出来。《雷雨》、《茶馆》等属于高职语文课堂中的经典戏剧作品,通过让学生参演戏剧,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戏剧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及内涵,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运用文学社团实践,有助于增进学生、文学、作者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及欣赏水平,在提升学生阅读积累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二)运用文学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我国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学,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均属于我国文学上的璀璨明珠,当代文学、散文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要想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不能单纯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在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拓展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再仅仅运用朗读、鉴赏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文学社团活动,有助于拓展课堂教学形式及内容,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现诗词作品。通过开展多样化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略诗词之美。通过将文学社团活动和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有助于拓展语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运用文学社团活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施以援手。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确保文学社团活动和教学内容相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拓展语文教学形式。在运用文学社团活动时,要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将写作视为难题,在写作时往往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下笔。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可以开展专项活动,举办写作专栏,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到写作专栏上,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并在专栏上给学生推送适宜的阅读目录,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奠定基础。另外,教师可以开展专题讲座,讲解关于写作的技巧,拓展学生学习写作技能的形式,并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写作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向教师寻求帮助。

总结:

关于高中生活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学科 作业设计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75-01

以往的语文作业都是非常枯燥的,形式单一,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在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语文作业该如何布置这一教学障碍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交作业、抄写,的想象。另语文作业很难发挥其作用,更加日益成为学生每天回家后的负担,不仅阻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也是教师教学中的一大“瓶颈”。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这种状况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反思与总结。

1 中职语文作业的传统思想

目前中职语文作业设计受传统作业观的影响较大,很多老师仍将作业的功能定位在“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更多地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能顾及长远教育价值。机械重复,繁难编旧,单调封闭,学生成了做作业的工具。大部分学生只会等老师讲解归纳,靠老师辅导、死记硬背条条框框、抄作业、抄参考书答案等。他们很少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不会提问题、不愿想问题,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功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作业设计

2.1 作业设计要因材施教,分层布置

关于语文作业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语文学习与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与不同层次需求,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有效地发挥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要分层布置并设计出各种类型的语文作业,比如,作业难度与作业量的分层和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三个方面,设计出适合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进步,在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能从中获得快乐、满足与轻松的情感体验。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从而取得全方面的发展。

比如,课文篇目需要学生背诵,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每个学生的层次不同来要求他们。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逐段的背诵,或者是只让他们背诵名句,从而展开分散性的记忆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有所学也有所用。教师在布置这种作业时,一定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从现实出发。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写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在作业的布置当中,教师可以适量地提高作业难度,在不加干涉的情况下,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写作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相应的就是在写作上缺乏兴趣,没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针对这样群体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各方面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们开阔眼界,从不同角度出发展开写作。对于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无话可说、水平较低、甚至对写作产生恐惧的学生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更加地关注他们,激发这样的学生,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引领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生活中的小故事,让他们的写作源于生活、积累于生活。从而帮助学生摆脱无话可写的局面。教师在设计作业分层布置时,要始终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要时时刻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2.2 联系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理念领悟就是“社会即学校”,也就是说,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又是为教育服务,这个理论更是告诉我们,对于教育的方法、材料、环境与工具都可以源自生活,生活为我们的教育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应该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树立开放性的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作业设计中解放出来,将作业从固定的教材向生活延伸,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开阔眼界,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一切事物,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设计轻松有趣的生活式作业。将学生的目光投向家庭,毕竟家庭是每个学生最熟悉、最亲切的环境,那里记录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也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将他们最重要部分中的每个良好素材都挖掘出来,并巧妙地设计语文作业,这样既能让他们主动完成作业,又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调查式作业,将学生们引向社会,教师要意识到社会生活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巧妙的利用社会资源,来展开语文相关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体会语文作业带给他们的价值与乐趣,让学生们感觉到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又能够激起他们对社会实践的重视。

2.3 注重综合运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中职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千变万化、不拘一格,避免相互重复。作业的布置形式要从多样化和多角度出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提高了语文学习热情。同时,作业的设计还应与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相结合。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语文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说,像学习旅游或者是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侧重的是口语交际能力;而像文秘这类专业就比较侧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对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系统的设计作业,要体现灵活性。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语文教材做适当地调整。对于作业的设计也要多样化。老师积极地引领学生从生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领悟语文精髓,和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力争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取得学习的进步。

3 结语

总之,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保证能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学生能够体验生活,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同时,在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的条件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发展空间,帮助学生以全面的综合实力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婵婷.中职语文作业布置应与专业结合浅析[J].中等职业教育,2010(2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