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作文开头范例6篇

亲情作文开头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1

一、题记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独立成段,作为对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或揭示其主旨,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然而要用得贴切,则不太容易,因为那是应该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并且会提炼筛选才行。例如《父亲》的题记:

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

这句题记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亲情。这一题记,作者运用博喻诠释出幸福的多样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在开篇段落就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说出来。在记叙文中,考生在开头点明自己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能给读者一种亲和感,缩短阅读距离,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例如《背影》的开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作家朱自清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三、引用诗句

文章开篇可以引用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名言警句。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起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并能先声夺人的作用。如写个性方面的诗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w去来兮,田园将芜”“举世皆浊我独清”等;写意志方面的诗句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

四、运用修辞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开头部分。巧妙而又贴切地修辞手法,能为语言增添许多风采。例如《待人和善》的开头: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日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花,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和善。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2

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我与_______的亲密接触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体自定;

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写作导引】

今年的文题非常贴近生活,一个“我”字,提示考生要我手心,“亲密接触”则暗示考生选择的写作素材应该是自己最熟悉、最动情、最想倾诉的生活。要写好今年的中考作文,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准确解词,突出重点。今年中考作文的文眼就是“亲密接触”,所谓“亲密”,就是“(感情、关系等)亲近密切”,所谓“接触”实际上是指“接近并交往”。所以,考生的文章必须着力表现和凸显“亲近密切地接近并交往”这个中心,才能写出文题相符、主题突出的作文。

2.巧妙拓思,彰显个性。对于这个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拓宽思路。一是在人称上巧转换。“我”可以是考生自己,也可以是千年前的古人、名著中人物的化身,还可以是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二是在空缺处巧补题。按照习惯性思维,考生一般会从自己的生活圈子,即父母、老师、同学等人物中挑选一个补题,这就容易造成内容的雷同,但如果我们用发散性思维考虑,用“手机”“电脑”补题,和它们这些高科技产品来个亲密接触也未尝不可;用“唐诗”“宋词”补题,和这些灿烂文化来个亲密接触更凸显你的文学才情;用“蒲公英”“含羞草”补题,和这些大自然的草木来个亲密接触更能凸显万物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

【佳作示例一】

我与蝴蝶的亲密接触

河北一考生

曾经,满怀期待与抱负,满怀梦想与追求,自信地走进校园。而如今,心中只有伤痕累累,只有孤独的滋味。我不知自己还能否与曾经的自信亲密接触。

凉凉的街道,凉凉的秋雨,一如我凉凉的心情。

有好多词能形容我孤独寂寞的滋味,却没有一行字能形容我的心如死灰。只有我一个人,像失去了魂魄的幽灵,在凄风凉雨中游荡。

生活就如眼前的雨帘,一幕幕从我眼前闪过。自从上了初三,操场上没有了疯玩篮球的我,宿舍里没有了爱睡懒觉的我,教室里却多了一个埋头读书的身影。但我的付出却一次次被无情否定,心中的火花被冰冷的现实一次次浇灭,我想自信起来,却没有了往日的勇气……

忽然,一只蝴蝶从我眼前飞过,吸引了我的视线。它瘦弱的身上,翕动着一双孱弱的翅膀,它趔趔趄趄地在雨中飞行,像一架快要坠向地面却又想极力拉起的飞机。无情的雨点一滴滴从空中打下,砸在它薄纱般的翅膀上。终于,它一头栽在道边的草地上,任凭雨水的冲刷。

蓦然之间,我的心像被什么触动了一下,快步走上前去,仔细观察。它好像是一只幼蝶,全身浅蓝,多像天空的颜色,它一定有着在蓝天下翩跹起舞的梦,不然它怎么还在做着徒劳的挣扎?

这天儿,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太阳从云头钻了出来,将强烈的阳光投射在万物之上。那只受伤的蝴蝶,在草丛中拼命地抖动着翅膀,开始动作还很缓慢,但随着翅膀上水迹的减少,它扇动翅膀的频率越来越快。终于,它又开始了飞翔。在阳光的照耀下,它就像在天空中飞行的一朵花。

我满怀敬意地望着蝴蝶远去的背影,眼中贮满了泪水。隐隐地,那个曾经的信念又涌上心头。是啊,云朵也是一种风景,眼泪也是一种品尝,我们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掌声。风吹过,花朵依然在;浪埋过,岩石依然在;失败了,梦想还应在,在失败中寻找真理,在苦难中造就自己,不亦快哉!

哦,与蝴蝶的这次亲密接触,让我的世界风雨不再;与蝴蝶的这次亲密接触,让我的心中激情澎湃。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会像那只蝴蝶一样,不离不弃地飞向属于自己的蓝天。

【评点】

情景交融,物我相映。考生很注重环境的设置。我的出场,是在“凉凉的街道,凉凉的秋雨”之中,这样的环境很自然地衬托出我“凉凉的心情”。到了后文,阳光的出现,也暗示了故事情节的转变,蝴蝶重新飞上了蓝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此外,文中的蝴蝶就是“我”的化身,二者经历相同,遭遇相似,考生以蝴蝶的举动来推动我的变化,达到了物我相映成趣的效果。

描写细致,重点突出。本文在描写上很见功力,尤其是考生能找准文章重点,对其进行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的刻画。如本文蝴蝶的出现,显然是文中的重中之重,是诠释文题“我与蝴蝶的亲密接触”的关键之笔,所以考生就从形开始描写,直至最后完成其“神”的塑造,从而将文旨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佳作示例二】

我与对联的亲密接触

河北一考生

我与对联的“亲密”接触,始于小学五年级。父亲见我的课余作业不多,于是甩给我一本关于对联的书——《声律启蒙》。

还记得老爸苦口婆心地说:“这是国学经典著作之一,古代状元的启蒙教材,背会了它就能学会对联作诗。”之后他硬邦邦地丢下一句:“每天背一段!”老爸不容商量的口气,让我恨死了那个叫“车万育”的作者。

背诵《声律启蒙》,从此成了雷打不动的家庭作业。每天写完作业后,我都要像老和尚念经一般诵读:“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时光在这一刻似乎停滞了下来,不肯向前,好像要考验我的耐力一样。我只好硬着头皮坚持,坚持,再坚持。没想到一个学期下来,我居然能将整本书流利地背诵下来。

可老爸却不屑一顾地说:“光会背算什么本事?能对上来才真正能耐。”说着,他向我扔出一句:“松间照明月”。我知道他是将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句子调换了词序,于是也张口接道:“石上流清泉。”

“好小子,还真敢接招,我再添个词你试试!”爸爸故意激我。

“这算什么,你有来言,我就有去语!”我拍着胸脯说道。

“松间照昊昊明月”老爸在句中加了个叠音词。

“小菜一碟!我对‘石上流潺潺清泉’。”我不假思索地说。

“嗯,不错!为了表示鼓励,老爸今天带你去麦可香大餐一顿!”老爸看来很高兴,竟破天荒地豪爽起来。从此我们父子俩便经常你一言我一语地出对、对对。

到了初中,诗文题目成了我们父子俩对对联的内容。他说“望岳”,我对“饮酒”;他说“梦江南”,我对“泊秦淮”;他说“过零丁洋”,我对“登飞来峰”……老爸看难不住我,常加大难度:“杜子美望岳。”“陶渊明饮酒”我不甘示弱,脱口而出。

但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老爸请我和老妈下饭店的那次。饭菜齐备后,老爸指着桌上的鸭头说:“丫头吃鸭头,鸭头酥,丫头乐。”我一听,知道老爸又在测验我对对联的功力,于是向服务员喊道:“上饺子!”老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于是笑着对道:“骄子吃饺子,饺子香,骄子美。”老妈在一旁笑着嗔怪道:“你看,现在你们俩连吃饭都离不开对联了!”

是啊,对对联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增长了我的知识,愉悦了我的生活,一天不跟它亲密接触,还真有点不适应呢!

【评点】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3

这样的理解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能真正洞察琦君此文的艺术奥秘。要真正理解琦君的写作艺术,一不能满足于追随作者的笔墨(如概括段落大意或者变相的段落划分);二不能仅仅看作者已经写出来的,而且要看她没有写出来的,有意淡化的,或者没有这样写的。[1]这就要超越读者被动的接受,进入作者写作、提炼的过程中去。

海德格尔说:

作品的被创作存在只有在创作过程中才能为我们所把握。在这一事实的强迫下,我们不得不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以便达到艺术作品的本源。完全根据作品自身来描述作品的作品存在,这种做法业已证明是行不通的。[2]

“完全根据作品自身来描述作品的作品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是“行不通的”,可正是当前文本阅读最为流行的。要想真正洞察此文的精彩,还得到“创作过程中”“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这看来很难,其实只要设想自己就是作者,把原生素材还原出来和作品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加以分析就是了。

试想在几十年的家庭生活中,母亲和姨娘的矛盾并不是全部,父亲还娶了另外两个姨太。母亲和那两个姨娘就没有矛盾吗?可能是那两个姨娘不太强势,就略而不计了。另外,母亲和姨娘的冲突应该是多方面的。据琦君自述,平时父亲、姨娘、琦君在餐厅的大圆桌吃饭,母亲和长工则是在厨房吃饭。琦君总是胆战心惊。“姨娘一双凤眼不时向她射过来,透着一道寒光”,父亲给琦君东西吃或拿补药给母亲,总得避开姨娘,姨娘的悍妒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肯定很深。

这一切为什么在文章中全部虚化了?因为作者的立意不在此。

正当孩子等待父亲给母亲的美发带回发夹的时候,父亲却带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姨娘。对这个破坏了父母情感和谐的女人,孩子、母亲有没有恨呢?当然是免不了的,不过作者并没有在冲突进行时正面描写,而是在父亲死了以后。孩子在上海读书,姨娘来探看,作者这样写道:

(她)絮絮叨叨地和我谈着母亲的近况。说母亲心脏不太好,又有风湿病。所以体力已不大如前。我低头默默地听着,想想她就是使我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可是我已经一点都不恨她了。

“已经一点都不恨”说明在这以前恨过。孩子早就认为“她就是使我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人”,对她的恨藏在心里,而且很深。“母亲早已不恨她了”,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如今母亲不但不恨,而且与之“相依为命”。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琦君自述在大陆之江大学中文系,导师夏承焘写给她的格言是“时时体验人情,观察物态,对人要有佛家怜悯心肠,不得着一分憎恨”。“不得着一分憎恨”,琦君不但终生铭刻于心,而且渗透于文。

然而,是人就不可能没有爱恨情仇,写人怎么可能与七情六欲绝缘?关键是有了恨,如何超越。

琦君在《髻》中,有恨时不写,在恨已消解时才写。琦君的精神高度(佛家怜悯心肠)决定了本文的主题和写法。从客观上说,父亲死了,母亲和姨娘失去了情感争夺的对象,不再有恨;从世俗现实说,也可能时间越长,这种恨越会生根,越会激化,引发报复。然而,琦君站在佛家生命智慧的高度超越了世俗的恩怨,深切感到,从不可逃避的生命大限来说,母亲和姨娘甚至自己是没有区别的。从手法来说,这里用了先避后补、不着痕迹,可能是化用了中国古代史家笔法中的“互见”法[3]。

正是这样,琦君在写初见姨娘时并没有强调恨,相反突出对姨娘风韵的艳羡。这种艳羡集中在发型上:

一头如云的柔发比母亲的还要乌,还要亮。两鬓像蝉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后面,挽一个大大的横爱司髻,像一只大蝙蝠扑盖着她后半个头。

这个“髻”从孩子的眼光看出,却一点没有孩子自发的排斥、敌视,似乎不完全是孩子当年的感受。对于恨的回避,应该是“我”长大以后的。其动人之处在于,“我”的感受并不单纯,可以说是双重性的:表层的艳羡是孩子的天真,少不更事,深层的则是成年的精神提升。如果光是孩子气,则免不了排斥和敌意,有违题旨;如果光有成年的精神解脱,则难免过分理性、抽象,毫无诗意。

琦君把核心意象定位为“髻”,把两个女人对一个男人不可共享的情感聚焦到两种发型上来,排除了发型以外的许多东西。这个“不全面”的“髻”微妙而深邃,不但概括了母亲和姨娘从青春到衰老的生命历程,而且表现了自己对人生七情六欲相对性的参透。

然而,如果绝对参透了爱、憎、贪、痴则不可能永恒,如果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就变成了佛学的图解。琦君的深邃在于,并没有回避两个女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并没有把矛盾绘声绘影地正面展开;如果那样,则免不了妇姑勃G的闹剧式庸俗。琦君把两种审美观、两种人生观的冲突集中在“髻”上。髻是女性美的自我设计,是随时可见的,却是无声的,二者内心的搏斗就在这无声的髻上展开。这种搏斗是心灵上的宁静的较量。

然而,最关键的场景是在喧闹的背景上展示的。双方背对背梳头。二人各有包梳头的女人。其中一个“一张黄黄的大扁脸,嘴里两颗闪亮的金牙老露在外面,一看就是个爱说话的女人。她一边梳一边叽里呱啦地从赵老太爷的大少奶奶,说到李参谋长的三姨太”。这样粗俗的、漫画式的描写,在琦君诗化散文中是罕见的。这样喧闹的背景,其实只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宁静淡泊:

母亲像个闷葫芦似的一句也不搭腔。

刘嫂劝母亲说:“大太太,你也梳个时髦点的式样嘛!”母亲摇摇头,响也不响,她噘起厚嘴唇走了……母亲和姨娘就在廊前背对着背同时梳头。只听姨娘和刘嫂有说有笑,这边母亲只是闭目养神。

一方面是姨娘等人的有说有笑,另一方面是母亲的“不搭腔”“闭目养神”。这种无声的精神对抗,表面上是姨娘占尽优势,实质上却突出了母亲的淡定、自尊,反衬出姨娘和梳头女人的俗气。

“不搭腔”“闭目养神”,这么简洁,完全是中国叙述传统的白描风格,褒贬尽在叙述之中。琦君自谦说过自己的散文“文笔方面缺少瑰丽的修辞”,实际上是回避滥情,不求辞藻华丽,形容与堆砌的朴素叙述,宁静致远而倾向显然。

琦君的叙述高度概括、精致,很少有具体场景的描写,但这里是个例外。对母亲的简洁叙述和对配角的丰富细节,母亲的宁静和背景的喧闹,似乎更接近于小说的场景描写。这里更迫近小说的其实是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

姨娘和梳头女人说得热闹,母亲忍受着姨娘们示威性的精神压力,以消极的沉默显示其自尊;女儿自然是爱母亲的,“却听得津津有味”。这里就显示出了小说刻画人物常用的相爱的人之间的感知“错位”。在本文中,这种“错位”并不完全是无声的,有时则是有声的,不过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时“我”也不是完全不做一字评判,相反是表现出爱憎的。

我还清清楚楚地听见给母亲梳头的陈嫂背后对刘嫂说:“这么老古董的乡下太太,梳什么包梳头呢?”我都气哭了,可是不敢告诉母亲。

“我都气哭了”,这在一般作家那里可能是要渲染一番感情的,而琦君遵循夏承焘老师的教导,“避免平庸的感伤情调”,一笔带过。更精彩的是,“可是不敢告诉母亲”。如果让孩子把委屈告诉母亲,那就很难避免大肆抒情一番了。让关系亲密的人物保持感知的距离,乃是叙事性作品刻画人物的基本法则。联系到此前的事:

姨娘递给我一瓶三花牌发油,叫我拿给母亲,母亲却把它高高搁在橱背上,说:“这种新式的头油,我闻了就泛胃。”

有了“闻了就泛胃”,就足够透露出母亲对世俗的时髦极度不屑,显示了高度的自重,不用再描写母亲的表情和姿态。可孩子并不理解,感知是有“错位”的。联系到开头,姨娘送母亲一对翡翠耳环,“母亲只把它收在抽屉里从来不戴,也不让我玩,我想大概是她舍不得戴吧”,女儿不了解母亲为什么弃置于抽屉,不让自己玩,误解为“舍不得”,也就是视为贵重,借助相爱的人物之间的感知“错位”,一笔突出了两个人物的个性。

在母亲与姨娘的对抗中,女儿绝对是站在母亲这一边的,如果文章尽情写母女同仇敌忾,情感一点“错位”都没有,不是不可以想象,但那样写就是平庸的抒情散文了。文章的高明在于,写亲子之爱常有不经意的“错位”。在两女人的精神搏斗中安置上这样一个“中介人物”,既不让女儿完全与母亲的情感重合,又在与姨娘敌对中带着艳羡,三个人物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之中,三个人物均因“错位”而获得了个性的生命。

琦君说过,好散文除了要含有诗的韵味、含蓄之美以外,还要有“小说戏剧鲜明的形象化、立体感”。在亲密的关系中情感拉开“错位”的距离,是小说、戏剧刻画人物的常用手法。因此,小说、戏剧中爱情往往是三角的,在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安排一个薛宝钗,在张生和崔莺莺之间安排一个红娘,在杨贵妃和唐明皇之间安排一个梅妃,都是小说、戏剧人物获得个性“立体感”的手法。

琦君应该深谙此道,但是,她又用得相当有节制。如果一味这样“错位”下去,不但可能成为小说,而且也可能降低了主题的悲天悯人的高度。

许多论者都说到“髻”的象征意义,往往把象征局限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精神对立,其实,“髻”更深刻的象征意涵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命运共同。母亲老了,老在髻上:

寒暑假回家,偶然给母亲梳头,头发捏在手心,总觉得越来越少。想起幼年时,每年七月初七看母亲乌亮的柔发飘在两肩,她脸上快乐的神情,心里不禁一阵阵酸楚……,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悲绪呢!

髻剪却了,悲剧的情怀,已经不在对丈夫情感的争胜上了,而在与姨娘相依为命。对于母亲,髻的象征意义,不但在于母亲悲悯情怀的高贵,而且在于不着痕迹地面对人生不可抗拒的衰老。姨娘到上海看望“我”,父亲已经过世了,这时,“我”对姨娘不但不恨,而且充满了同情。

她穿着灰布棉袍,鬓边戴着一朵白花,颈后垂着的再不是当年多彩多姿的凤凰髻或同心髻,而是一条简简单单的香蕉卷。她脸上脂粉不施,显得十分哀戚,我对她不禁起了无限怜悯。因为她不像我母亲是个自甘淡泊的女性,她随着父亲享受了近二十年的富贵荣华,一朝失去了依傍,她的空虚落寞之感,将更甚于我母亲吧!

从这个意义说,姨娘的“髻”,其象征的意涵也变化了,多彩的风姿已经失去了意义。这时,她简单的“香蕉卷”发型,变成“无限怜悯”的对象,而在去台湾以后,她更成了“我”“唯一的亲人”。这显示了“我”的高贵。这种高贵与母亲的高贵有所不同,更有形而上的意义。姨娘也老了,“老”又一次凝聚在“髻”上:

当年如云的青丝,如今也渐渐落去,只剩了一小把,且已夹有丝丝白发。想起在杭州时,她和母亲背对着背梳头,彼此不交一语的仇视日子,转眼都成过去。

哪怕“我”要替她梳一个新式的发型,她自承年事已高,没有必要时髦了,这是年轻人的事了。“我”却沉思了:

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憎、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

作者的直白带着佛家哲理的深刻智慧:“人世的爱、憎、贪、痴”,乃至爱恨情仇,在当时是心性全部投入的生死搏斗,而在事后却可能发现如佛家所说的陷于“妄执无明”。一切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永恒,都是“无常”。这种逃不脱的生命大限,并不仅仅是母亲和姨娘的,而且也是“我”的,也是一切人的。

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高度上,不但“髻”的对抗消解了,而且“我”与姨娘、母亲的“错位”也重合了。散文达到了对人生,对一切生命悲悯、宽容、同情的精神高贵的高潮。

这样并不是虚无,而是睿智,是对人心的狭隘和封闭的参透。当然,这还得力于回忆的特殊心理机制:拉开了时间的距离,人的心灵就获得解放、价值转换的自由。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最后所说:“那过去了的一切,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亦如郑愁予在《想望》中所说:“回忆是希望的蜜啊。”

琦君没有忘记夏承焘对于回忆(“过后思量”)的阐释:“人生固然短暂,而生活却是壮美的。生涯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都当以温存的心,细细体味。哪怕当时是痛苦与烦恼,而过后思量,将可以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使你有更多的智慧与勇气,面对现实。”“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就是以悲悯的博怀看待人生,以最高的智慧超越人生的苦难,在时间的制高点上,把琐碎的爱恨情仇当作瞬息的过眼烟云,把自己从妄执无明中解放出来,达到菩提真谛的境界。[4]琦君把形而上的佛学与形而下的道德结合了起来。

这篇散文借写人以抒情,其绝胜处不在纯粹审美的抒情,而是情理交融,用我的术语说就是在审美中融入审智。这正是琦君在思想和艺术境界上比苏雪林、林海因、张晓风、简帧等同类抒情散文家高出一筹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如果能联系琦君写母亲的系列文章加以比较,可能更容易洞察本文的特点。有论者总结:《毛衣》写母亲的节俭,《母亲新婚时》写母亲的爱情,《母亲的那个时代》写母亲的勤劳,《母亲的偏方》写母亲的干练,《母亲》写母亲的温婉慈爱,《母亲的手》追思母亲的勤劳等,《一对金手镯》写仁厚的母亲对奶娘女儿视如己出,《下雨天,真好》写母亲胸怀悲悯地善待唱鼓儿词的盲者,《桂花雨》写母亲送桂花敦亲睦邻。

[2][德]马丁・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M]//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297.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4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让公交车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再现

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重庆一考生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因为,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一定有一颗崇善之心。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刚上车的男孩请求司机等一等他的妈妈,一分钟后他的妈妈还没来,车上的人开始抱怨,孩子的妈妈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孩子的妈妈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看故事时,我们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到了车上的乘客身上?他们为什么沉默?是因为他们先前并不知道孩子母亲是残疾人,对自己错怪了他人而惭愧,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故事,因为乘客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可以这样说,他们抱怨行动迟缓的母亲时,心中的善良尚未复苏,可当他们的双眼看到残疾母亲艰难行走时,他们深藏心底的善良被激活了。这是令人高兴的。

原谅他人的错误,是一种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是一种恶习。车上乘客没等他人提醒便能自省,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给他人以理解,在沉默中感到了惭愧,这也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如是说。《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少年叫周处,年少时胡作非为,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为乡野除掉了“三害”,名扬古今。

别因感到惭愧而羞耻,因为惭愧本身是向善向美的。只是,别让你的惭愧迟到。

2015年3月2日,在T168次列车上,一位母亲说儿子才上一年级,没超高不用买票,随后测身高,男孩已超1.2m的购票标准。母亲因儿子虽高,但年龄太小不愿补票,男孩在这时说道:“我今年10岁,上四年级了,这是我的压岁钱,可以给自己补票。”母亲看了看儿子,没有说话,默默地低下头,从身上拿出钱为儿子补了票。等列车员转身离去后,母亲对儿子说:“儿子,这件事是妈妈的错,你做得很对,妈妈为你自豪,以后妈妈再也不会这样了……”

男孩纠正了他妈妈的错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母亲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儿子的车票补上了,差点在儿子心灵上留下的阴影也及时抹去了。一切都没有缺憾,一切都还算完美。能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并改正,这也是一种美德。

惭愧,是人类应有的态度,是道德的意向,倾向于善,亲近于善,惭愧自然生成。人要有向善远恶的自觉――惭愧,这才算具备了人的资格。人难免犯错,你在错误面前感到过惭愧吗?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达惭愧,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满分分析

小材料蕴涵大主题,小细节彰显大关爱,小对话体现大境界。本文即通过小材料发掘出人的精神世界、文明素养、道德情操,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立意准确,观点鲜明。题中材料叙述的事件虽小,但贴近现实,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亲情的可贵、关爱的珍贵,反映了社会正能量。刚上车的小男孩为什么要等妈妈?因为妈妈残疾,体现了对母亲的体贴和关爱、孝心与呵护;乘客最开始抱怨,因为时间很宝贵,当看到残疾的妈妈后,车上的人沉默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乘客的惭愧之情。本文剖析材料中蕴含的思想,立意为“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观点鲜明,主旨突出。在浮躁的今天,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让人沉下心来反思社会,体现出和谐健康。

第二,选材精当,新颖应时。第一个故事引自材料,重庆2015高考作文题来自两年前的热门微博,材料内容即现实生活。第二个故事也是真人真事,发生的时间更近,发人深省。文中的材料有两大特点:第一是“精当”,所谓“精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能有效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主题,没有偏离之感,没有叠加之嫌,更没有虚假之疑;第二是“新颖”,即所选材料应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社会的“热点”与“亮点”,有生活色彩,有个性特征,有独到的发现等。本文即具有时代特征、社会气息,蕴含了正能量、闪耀着情感光华,积极健康,引人向善,启人心智。

第三,引用佳句,多姿多彩。第一段中引用狄更斯的名言“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第四段中引用孔子的名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结尾引用具有哲理佳句“惭愧,是人类应有的态度……人要有向善远恶的自觉――惭愧,这才算具备了人的资格”。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吸引阅卷者的注意,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四,首尾呼应,凸显主旨。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本文首段引用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名句:“恶,往往是昙花一现的,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继而点明中心:“人都会做错事,只要会内疚,会惭愧,就是一种美德。”结尾则再次强化中心:“人难免犯错,你在错误面前感到过惭愧吗?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达惭愧,惭愧也是一种美德。”作者运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凸显了文章的主旨――人难免犯错,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达,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写作借鉴

本文首尾呼应,主旨突出。那么,作文首尾的写法有什么地方可以模仿和借鉴呢?

一、写好开头,吸引眼球。我们常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文章开好了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写作思路流畅而顺利地展开,而且能抓住阅卷者的心,博得阅卷者的好感。常见的开头方法有:“引用开头法”,引用诗词、歌词、格言等开头,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读来令人亲切,吸引读者;“开门见山法”,就是直截了当地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写景开头法”,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还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抒情开头法”,通过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等;“设问开头法”,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理,引导读者急切地阅读全文。当然,还有其他开头方法,写作时应根据写作实际巧妙运用。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5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巧设误会法

巧设误会法是指在作文时,有意设计误会,先蓄势,让“误会”随事态的发展而发展,让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走,随着作者情绪的波动而波动,等蓄势已满,当读者替主人公或惋惜、或担心、或遗憾、或气愤时,作者笔锋一转,在结尾处点明这不过是一场误会。如此设计,会让读者产生意外感,让读者在吃惊之余,情绪随主人公的结局或悲或喜。如小小说《排队》一文,写的是一位男青年排在等待上厕所的女队后面,引起女同胞的谴责,可快到厕所跟前时,这位男青年却离开队伍,到厕所墙角扶起席地而坐的老妇人,让老妇人站在队伍前面,他的这一行为让人心中纳闷。文章结尾作了交代,原来,这位老妇人是男青年的母亲,因身体不好到镇上看病,途中要上厕所,儿子为母亲排队。等误会解除,读者会长吁一口气,并钦佩这位“孝子”的孝心。这种事先设计好的“误会”,在文章结尾处才道出真相的结构方式,能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思。

二、呼应开头法

呼应开头法,顾名思义就是结尾时,与文章的开头作照应,写出既与开头相照应,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写法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可使文章中心明确,结构严谨。如张金刚的《母亲的转变,全是爱》一文,这样开头:“突然发现,母亲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转变了,变得让我很吃惊,也很欣慰。”中间列举了许多母亲生活理念和习惯转变的具体事例。结尾写到:“听后,不由一阵心酸:我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呀,原来您的转变,不是为了自己,全是为了儿子,满满的全是爱啊!”这样的结尾,呼应开头,点出了母亲生活理念和习惯转变的原因“全是为了儿子,满满的全是爱啊”,从而使全文浑然一体,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含蓄收束法

含蓄收束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要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而运用一些特殊的文字,让读者去揣摩诸如故事的结局、人物的命运、蕴涵的哲理、人物的情感等。含蓄收束法常采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和留白的艺术手法,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让读者浮想联翩,同时,文章感情的抒发自然也会更有韵味,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效。如张新华的《父亲在路上》一文的结尾:“有一次,父亲骑车到城东,去寻找一条他走过无数次的路。到了那儿后,父亲发现那条柏油路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很大的工业园,新修的一条水泥路已经不在原来的线上了。父亲回来后,一副黯然神伤的样子,口里不住地念叨:‘那条路没有了,那条路没有了……’仿佛在念叨一位逝去的老友。”这是作者在借父亲之口,表达对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原有的土地、马路、自然风光都遭到破坏的悲凉之情,这样的结尾能留给读者很多揣摩的空间,含蓄地点出了主题。

四、抒情激励法

有些文章的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的情感。这种结尾方法为抒情激励法。这类结尾方法,或者发出号召,倡导人们向着作者所指的方向前进;或者发出感叹,表达出作者浓郁的情感。如海如的《生如烟花》一文,写的是作者经过一次大病折磨之后,对人生的看法。在文章最后作者这样写道:“生命很脆弱也很短暂,但是,生命同样可以精彩,我们来过、爱过、努力过、奉献过、幸福过,即使有一天真的离去,我也可以微笑着说,这是一场圆满的谢幕,我的人生,曾经如烟花般璀璨绽放!”这样的结尾,是对人生发出的感叹,能激励人们珍爱生命,珍惜时间,珍惜生活。

五、卒章显志法

亲情作文开头范文6

一、审清题,明确考点及要求 审清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审题需要审些什么呢?主要审的是题干及要求。一是明确写作范围及写作能力的考查点,二是写作的具体要求,三是仔细揣摩命题者的匠心所在。

【真题回放】(保留原题号)

23.请在《这样的父亲》一文第16段对此时此境的“父亲”做一个肖像和神态描写。(10分)

要求:(1)与文章的情境相符,并能突出人物的变化。(2)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2012年长沙市中考作文题)

【命题解析】

写作范围:《这样的父亲》一文第16段;写作能力考查点:肖像和神态描写;写作要求:与文章的情境相符,能突出人物的变化,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150字;命题者的匠心所在:要求考生在熟读文本的情况下,抓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特点,结合具体情境作文,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又考查考生的人物描写能力(肖像和神态描写),还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扣情境,抓准特征理变化 对人物的肖像和神态进行描写并不难,但要刻画符合文章情境的父亲形象就不容易了。第一步,熟读文章,理清情节。文章情节如下:中年男人一身落魄出现在老师办公室,“我们”感到厌恶——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我们”感到惊讶——中年男人叙述家庭遭遇,“我们”感到同情——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我们”感到敬重。第二步,抓准人物特征:父亲是一个卑微却又坚强的人。第三步,在文中筛选出第16自然段前后有关“父亲”的肖像和神态的语句,理清人物神色变化脉络:“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头上还粘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从父亲神色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明确,此时的父亲应该是乐观的、幸福的、精神的、轻松的。

三、用修辞,联想想象巧传神 神色变化是人物心理变化的外露,是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的反映。根据文章对父亲形象的描写,作文时我们可抓住父亲的头发、脸色、眼神三个方面作重点描绘,突出人物的变化,通过联想、想象,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传神展现出与文章情境相符的人物肖像和神态。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