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研究生论文范例6篇

气象研究生论文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1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按学科分类,可分为热带综合类、热带地理类、热带生态类、热带生物类、热带农业类、热带林业类、热带气象类、热带海洋类等8大类27种(表1)。

热带综合类期刊

国际上热带综合类期刊主要有来自荷兰、美国的ActaTropica(《热带学报》)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热带保护科学》)2种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兰主办,Elsevier出版,1944年创刊,是世界上创刊最早的热带研究期刊。月刊,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2.218,是一本有关传染病研究的国际杂志,内容涵盖公共卫生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研究,特别强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关的主题;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态、数学建模、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论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国MongabayCorporation主办和出版,2008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38,为开放存取电子杂志;主要出版有关欧洲、北美地区热带森林和其他热带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原始性论文和最新评论,接收研究论文、评论文章、通信、观点文章和短讯。

热带地理类期刊

热带地理类期刊主要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热带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热带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马来西亚热带地理杂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热带地理杂志》)4种期刊。《热带地理》⑥由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双月刊。主要报道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报道内容涵盖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相邻或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前沿动态、研究进展、社会热点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办,Wiley出版,1953年创刊,季刊,为S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类Q3;主要刊登热带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论,以及与地理相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马来亚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半年刊,为EI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与环境等方面的论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University)主办和出版,2013年创刊,半年刊,英-法双语出版;暂无影响因子;专注于热带环境,重视开放讨论;其报道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图、遥感、环境、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地缘政治等。

热带生态类期刊

热带生态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学杂志》)、Ecotropica(《生态热带》)、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创刊,为SCI收录期刊,双月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主要报道热带生态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或评论,重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陆地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种群进化和生理生态方面的思考,对热带地区生态科学在定量和统计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标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国热带生态学会(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办和出版,1995年创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国际热带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学植物系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生态学各专业论文,包括植物生态、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演化、国际上生态变化、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热带生物类期刊

热带生物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哥斯达黎加、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种期刊:Biotropica(《生物热带》)、TropicalPlantBiology(《热带植物生物学》)、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热带生物学杂志》葡萄牙文版)、《热带生物学报》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热带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国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办⑭,Wiley出版,1997年创刊,双月刊,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主要报道关于热带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热带生物的进化、行为和种群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国于2008年创办,Springer出版,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季刊,该刊报道内容涵盖快速发展的热带植物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学、进化、发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生态学和分子育种,多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偶以专题的形式聚焦单一热带物种或某种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办,SciELO出版,1969年创刊,季刊,葡萄牙文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主要报道内容:热带生物学和保护热带生物领域的文章。选择标准是具有新的信息,论文具有相应实验设计、长时段实地工作和完整体系的分类学系统研究。《热带生物学报》⑰由海南大学主办和出版,2009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报道热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协会(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办,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创刊,英-西双语刊,在线期刊,3期/年,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林业、牧业的研究成果,包括奶业和牲畜研究。

热带农业类期刊

热带农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牙买加等国的8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杂志》)、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热带农业科学杂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热带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关于作物科学、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生态和社会知识应用于热带地区农作物、种植园和园艺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买加西印度大学(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办,1921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综合性热带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办,Putra大学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创刊,季刊,OA期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渔业、林业、食品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管理学、生理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植物生产、兽医学。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科学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办和出版,2001年创刊,在线期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该刊致力于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发展,鼓励与该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成果来稿。《热带农业工程》23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1976年创刊,中文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内容为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内容。《热带农业科技》24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1977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胶、咖啡、热带水果、南药、热带花卉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论文和快讯,内容涉及热带农业资源与开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热作气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述述评等。《热带农业科学》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报道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热带作物学报》26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专题评述和学术问题讨论等稿件。

热带林业类期刊

热带林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2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热带林业科学杂志》)27由马来西亚林业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办和出版,1988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主要报道关于热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管理学、造林学、保护、利用和产品开发和发展方面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热带林业》28由海南省林学会主办,1973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热带气象类期刊

热带气象类期刊主要有《热带气象学报》29的中、英文版,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创刊于1984年,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国际上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热带海洋类期刊

热带海洋类期刊有《热带海洋学报》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创刊,中文刊,现为双月刊,这是国际上唯一的一份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的期刊。该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2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区域分布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主办国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的热带研究期刊种类最多。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4个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3国;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两国;欧洲有德国和荷兰两国;大洋洲仅有澳大利亚。在热带研究期刊的主办国中,中国主办的热带研究期刊数量最多、学科最全。包括《热带地理》《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热带海洋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技》《热带林业》等,涉及热带地理、气象、农业、海洋等多学科领域。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语言文字分布

国际热带研究期刊从语种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种语言期刊。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数量最多,共15种,占总刊数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热带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热带研究的中文期刊数量仅次于英文刊,为9种。占热带研究期刊数量的1/3,即《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葡萄牙文刊1种,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双语刊1种,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双语刊1种,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检索机构分布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2

对于“气”“文气”的研究阐释,始终是古代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文学理论家、古代文论研究家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于不同的理论诉求,对“气”“文气”进行内涵阐释和理论层面的整合建构,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史上话语纷争不断、观念纠缠不清、学理庞杂乖舛的“文气”论阐释史。这当然推动、丰富了20世纪以来的古代文论研究,提供了传统文论中的“文气”论话语资源与中国现当代文论观念、话语碰撞的机会,增加了传统“文气”论的话语和观念影响、进入现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可能性。但是,其中又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即越是研究、越是阐释,我们离“气”“文气”的意义原点、原境反而越远,与古人的话语思致越隔阂,其情形正如季羡林在20世纪90年代谈到古代文论时曾经说的那样:今人对于中国古代文论,一看就明白,一思考就糊涂。其实,我们还可以在季氏所言后面再加上“一解释就犯愁”六个字。由此,可以引发出一个问题来,即如何在现代学术的视野下来认识“文气”论,如何以现代学术的知识工具来分析古人的“气”与“文气”之说,如何通过现代学术话语来阐述“文气”论。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始终伴随着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学术中的“文气”论研究,而我们在该文题目中所提出的“如何在文化通识视野中阐释‘文气论’”这一问题,即正是由于“西学”引进之后,在传统“文气”论与西方文学观念和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话语碰撞过程之中逐渐生发出来的,在具体研究中将 “气”“文气”论与西方文论、西方学语进行比照的时候出现的,是将传统的“气”“文气”方面的话语作为材料而置于西方文论的模型中进行强力冲压的强制阐释中凸显出来的。

现代学术在“气”“文气”面前犯“糊涂”“犯愁”的现象,其实早就开始了,比如当年严复就曾经困惑“元气二字,到底是何物事”,“与梦呓又何以异乎”[1]?而陈独秀则干脆贬斥“气”“文气”为“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2]。这说明,在受到西方认识论、知识论以及进化论、科学主义熏陶的近现代学者眼中,说清楚“气”“文气”是什么,的确是一件大费周章的事情。但是,在古人眼里,“气是什么”,却并不是一个问题,无论是“气象”“气韵”“气体”“气力”“气格”“气骨”“气调”“元气”“体气”“生气”“清气”“风气”“逸气”等概念术语,或是孟子的“知言养气”和“浩然之气”、曹丕的“文以气为主”、刘勰的“文辞气力”,还是韩愈的“气盛言宜”、王世贞的“气从意畅,神与境合”、刘大的“气随神转”、曾国藩的“为文全在气盛”等命题,当古人在言说它们的时候,既不“糊涂”,也不“犯愁”,根本不存在什么为了神秘而故弄玄虚的问题,而且他们的意义指向是非常明确的。由于古代诗文评家非常明了“气”“文气”的知识渊源(当然这个“知识”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而不是我们现在的知识),而读者对于“气”“文气”的公共理解也不成问题,因此言说者可以畅说无碍,达到出神入化、圆融自洽之境,而听者当然也不会“糊涂”“犯愁”。古代诗文评家言说“气”“文气”,以及以“气”论文,不是对文章进行单纯的知识性认知,而更多的是倾向于发表对于文章的整体性感受,以及在思想、价值层面对文章、作者提出意蕴、精神气质方面的主张和评价性意见。对于古代诗文评家而言,将作者饱满贯通的情怀思致和文章圆融深厚的义理至境归结于“气(道)”,是颇为常见的做法,“气”“文气”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批评术语的使用,在古人那里具有普遍的本体论、方法论、终极性追问的意义。然而,对于经过知识大切换的我们今天的研究者来说,如何在中西学术的比堪会通与旧学新知的交汇融通中,理解并阐释诸如“气”“文气”一类的传统概念、范畴,本身也就成为一件颇具学术挑战性的工作。

即如前面所言,“文气”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域,在百年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始终受到重视,一直属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就当代学者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意识和解决的方式、方法来看,大致可以归列为三种情况:一是历代文气研究的资料整理、归类,如贾文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文气・风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二是对于“文气”说演变的历时性梳理以及“文气”说发展史上的重点个案分析,如朱荣智的《文气论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张立文主编《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三是文气研究体系的建构及其与思想文化的关联性研究,如陈竹的《中国古代气论文学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涂光社的《原创在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环宁的《气势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赵树功的《气与中国文学理论体系构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夏静的《文气话语形态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等等。就“文气”说的资料整理现状来看,在文献材料的收集、梳理、汇编方面,均可以说相对已经较为充分、系统了;以史论形式书写的文气发展演变史以及标志性人物的专论,是目前“文气”研究领域成果最为丰硕的部分,论文、论著数量均极为可观;至于文气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基本上是在各种各样西方文艺学体系的刺激下,研究者们试图梳理、建构出关于传统“文气”论的理论体系,并且努力使之具有中国文论的话语特色。应该说,与前辈学者相比,当代学者在“文气”论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理论自觉、自信和方法创新意识。而就当下“文气”论研究乃至整个古代文论研究的大体走向来说,重点工作应该是从史料的挖掘爬梳与整理汇编转向对于史料的创造性诠释,在目前业已积累的相当数量的史料整理基础上,深究历代文论家围绕“文气”问题提出的解释、争辩、推衍、发挥及其所蕴含的思想史意义与诠释学内涵,从而建构起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气阐释方法和解释学原则,以及贴近历史原境的“文气”说理论、话语体系。

以往的“文气”说研究,受现代纯文学观念以及文艺学知识框架和理论分析工具的牵制,更多地局限于仅仅挑选传统“文气”说话语中与现代文艺学话语相投契的内容进行比附性的阐述,而过滤掉了传统“文气”说中大量的与现代文艺学知识不相兼容的内容。同时,以往的“文气”说研究,比较隔绝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气论”研究,互通声气不够,在使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气”论研究与中国诗文评研究中的“文气”说研究两者一体化方面,缺乏必要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理念方面的自觉。然而,“气”论、“文气”说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母体中之生成与演变,几乎与经、史、子、集四部全有关涉,因此必须超越出现代文艺学的知识范围,必须克服现代文艺学眼光和阐述方法的单一使用,而回到古人“气”论、“文气”说的知识、思想原点上来,将一种笔者曾经阐述过的与传统“国学”所代表的学术理念和方法相称符的“大文论”视野付诸研究实践,追求一种思想史研究的格局,如此而行事,庶几可以取得研究上的一些突破,获得具有学术创新意义的理论建树。

就当前中国文论的研究状况而言,对于整体性、系统性乃至民族性的诉求,恐怕仍然是一个未竞的话题。“文气”说乃华夏文学、美学之精粹所在,围绕“文气”说的诠释,历代思想家之价值立场、政教理念及其美学思想和时代审美感受等,均能够得到较为集中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说,考察古代文艺思想史,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如“文气”这样的具有本源性、涵括性、灵动性与贯穿性的范畴了。我们还可以说,古人围绕“文气”所建立的一套话语系统,可以有效地诠释文学(当然还包括书、画、乐等艺术)领域的一切活动。因此,古人对于“文气”的认识与阐述,实际上影响制约和拓展了古人对于文学本体、特征、规律及其功能等根本问题的认识,最为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大文论”的特质。笔者认为,通过对于以“文气”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学思想体系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古代文论研究视域的拓宽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也有利于重新建构中国故有的贯通文、史、哲的文学义理和学术文化脉络,因而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一个值得展望、期待的方向。就“文气”说研究的现状而言,若要深入下去,紧要的功夫就是进一步拆除现代学科划分所带来的文、史、哲互相阻隔的樊篱,相互打通、彼此涵括,培养国学视野与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文化通观意识,将“文气”说的发生发展视为古人形上之思的一部分,寻找其间的知识共识与精神共享,恢复并重新搭建人文话语系统。简言之,在文化通观视野中走综合创新之路,应该是今天阐释“文气”问题的不二选择。

就目前这一领域的前沿成果而言,入选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夏静著《文气话语形态研究》,在对传统“文气”说的理论阐释和话语建构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意识,在具体的学术见解上具有新意之处也颇多,从而将“气”论、“文气”说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学术境界。《文气话语形态研究》一书,在文、史、哲融通的学术大视野中、在中西知识工具的融会贯通中,尝试探索“文气”研究中解释转向、话语重建的可能性,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该著第1章回顾并反思了20世纪学术界有关“气”论、“文气”说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论、“文气”说研究的解释学转向与新维度问题。第2章通论“气”论、“文气”说研究中诠释学方面的一般性方法论问题,其别强调了传统哲学的体用观及其方法论对于“气”论、“文气”说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3章从知识学的角度,推衍“气”论知识谱系的生成与扩展诸问题,旨在厘清“气”论在中国早期思想文化传统中的意义脉络与运思轨迹。第4章从思想史的角度,以“一体三相”来阐释“气”论思想谱系的建构以及艺术活动中的气化问题。第5章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气”系列与“文”系列之共相与殊相,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之层级释义与意义关联以及“文气”元范畴意义的确立。第6章通过经典诠释的“隧道效应”视角,梳理、审视了历代论者围绕“文气”结构的三个面向(作者之气、文本之气、文章气象)所展开的论述及其所蕴含的问题意识。第7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就“气”论思维的三种基本范型展开探讨,分析整体关联、意会体悟、对待立义在气学思想史上的发展脉络,在气学观念史上的价值属性,以及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渗透与影响。第8章从价值论的角度,分析文气价值的实现、文气话语价值体系的奠基、价值理性的形成等问题,探讨文学批评史上主流的文气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态。全书结构缜密,从学术到思想,从知识到价值,从历史到哲学,从文化到文论,从宏观到微观,纵横交错,力图在传统经、史、子、集的贯通中,建构起一套体系完备的“文气”说解释理论。

具体来看,该著的第3、第4章,较为集中地落实了“大文论”的观念与文化通识、通观的视野。第3章“气学知识谱系及其扩展”,从前知识状态、一般知识话语与民间信仰以及知识话语泛化几个方面,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分析。著者认为,作为一般认识水准与信仰原则,“气”论的若干范畴、命题及其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包括人文创造之中。春秋战国以降,随着“气”论知识系统的逐渐形成,“气”论与思想文化中的若干核心要素(天人、“三才”、道、阴阳、五行等)不断融合,形成古人最大的解释系统与信仰体系,由此基本上决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化哲学与学术发展的高度、深度与宽度。第4章“气学思想谱系及其艺术阐释”,主旨在于探讨“气”论的本体化、精神化以及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衍生问题。本章首先指出,在“气”论思想谱系中,统摄“具象之气”“本体之气”“精神之气”三种品相,这构成气学认知的一般层级。为了避免宏观叙事的粗疏感,本章以两个案例的佐证,来展开“气”之“一体三相”在经典解释者承传中再诠释的历程:首先,以汉学为例,分析了思想史视野中“气”论诠释学的发展、演变。并且指出,汉人的“气”学理论建构,多关注社会、历史、政治等气化形质层面的事物,构思玄妙,气势宏伟,兼顾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奠定了古代“气”论思想发展的基本格局。其次,以艺术活动中的气化以及苏轼的“随物赋形”为例,进一步论述“精神之气”在人文创作中的显现。作者认为“随物赋形”是一个本然而应然、形似而神似的行气、运气过程,这是古人行文运气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神与物游”、道技合一的天地境界。

笔者向来认为,“文气”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认知方式和知识框架,具有事实认知与价值认知、知识论与道德论双重交织、相互缠绕的特点,需要从多学科、多维度展开研究,因此,如何在古今思想系统融通与中西知识工具借鉴中走综合创新之路,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知识多元时代,在理论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此而论,《文气话语形态》一书,在努力坚持国学视野和文化通识观念,运用当代人文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来阐释传统“气”论和“文气”说方面,确实体现出了方法论方面的优长之处,这对于“文气”说话语形态的研究,必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就笔者个人的认识而言,以为该著在方法论自觉和形态研究两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

其一,方法论方面的自觉意识。以往的“文气”说研究,鲜有从体与用两个层面来考察和阐释“气”“气论”“文气”问题的,而在该著中,则充分地体现了著者欲从体用分析的角度来认识、阐释研究对象,该著的1、2章,便是从解释学的问题意识入手,在细致地梳理、反思“气”论、“文气”说研究之学术历程的基础之上,就如何以体用分析为方法,以话语形态考察为切入点,对“气”论、“文气”说进行知识学与思想史的研究。该著视文气的发生为古代“气”学体用思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次生系统,较为细致深入地考察了文气之知识谱系、思想谱系、话语形态、结构形态、价值论核心与方法论原则。文气之体用义涵盖本体论、知识论、语言论、价值论层面的精义,四者相互界定,基本上可以涵盖以“文气”为元范畴的中国文论的知识特质与精神品格。该著从体用分析的方法入手,从知识、思想、价值、艺术实践、批评方法、话语形态等维度展开,对传统的“气”、“气”论、“文气”说等进行了历时性梳理考察和共时性分析剖判并臻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确实体现出了一种方法论方面的自觉与进步。

其二,话语形态分析为“气”论、“文气”说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该著的6、7、8三章之中,著者对“文气”说的话语结构形态、“文气”说的话语言说方式,以及“文气”说的话语价值体系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考察与阐述,其中无论是对于作者之气、文本之气以及文章气象之分析,还是对于整体关联、意会体悟以及对待立义等“文气”说的话语言说方式的总结,以及“文气”说的话语批评的价值指向、体系构成、特点呈现等问题的阐述,均体现出了一种新的问题意识和新的分析角度,一些提法和见解,对于进一步推动“文气”说研究,确实具有开拓、深化、方法启迪的意义。

笔者认为,开拓未来“气”论、“文气”说研究的综合创新之路,除上述方法论和研究范式外,在具体的学术实践中,叙事层面的“语境融合”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不同于西方形式文论强调狭义的“文本语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文本语境”(文本)与“情景语境”(论世)、“文化语境”(知人)互动融合与循环相生而形成的整合语境之探究,是人文科学之“人文性”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古代文论研究中具体可行的叙事路径之一。在古代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传统中,“文气”说的话语是如何生成、衍化、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经典的后代解释者受制于各自的“历史性”,在历史客观性彰显与现实主体性发挥的两难处境中,如何在时代风云际会的“文化语境”和思想观念衍生的“文本语境”牵引下,通过与时代思想、与经典文本互动形成“语境融合”,从而建构起形态复杂的“气”论、“文气”说解释的历史,这确实是一个极其艰巨而又充满挑战意味的学术难题。因此,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叙事方法的选择方面,如何避免抽离“文本语境”的望文生义式理解,或者强调“文化语境”而忽视“文化语境”与“本文语境”的“语境融合”,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方面。

当然,由于在文化通识视野中阐释“气”、“气”论、“文气”说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学术难度,由于当下包括笔者在内的从事传统文论研究的学者,全部存在着知识层面的错位性重叠和思想观念层面的缠绕纠结,因此在理论认知方面根本无法做到旧便彻底旧、新便彻底新,故而虽然欲想在古今中外的左右顾盼中达到一种旧学与新知圆融自如、还原与建构俱臻佳境的程度,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恐怕永远是一个过程性追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虽然一直鼓舞着我们的研究信念,但是由于中西知识视野与功底之不逮、功利主义之干扰、文化通识视野之缺失,以致“用”的往往简单、浅表、粗暴,而仅仅流为一种徒有其表的口号;而“以古释古”则向来被蔑视、被曲解、被丑化,而待到我们今天具体研究到某一个问题而真正需要“以古释古”时,则因学术努力之弱化而找不到“古”了,便只好徒生叹息。因此,《文气话语形态研究》一书对于传统“气”论、“文气”说话语形态的研究,亦远远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尽美尽善的地步,而势必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与不足,比如对于传统“文气”说话语批评实践的现象描述还不够全面;对于“文气”说影响下的传统文学创作现象、作家主体心态和精神的体认等的关注也尚嫌不够;对于以“气”“文”为构成要素而形成的传统文论中的“文气”说话语批评的范畴、概念、术语、命题的爬梳、层级分类、语义考释、批评实践考察方面亦尚有遗漏之处;对于“气”论和“文气”说与传统中医学说的关联性、传统医理对“气”论和“文气”说的影响和塑形、“气”论知识共同体中的医理元素等方面问题的爬梳、疏证、揭示,尚付之阙如。甚至书中个别地方,还存在着在行文的最关键时候却出现了因功力不济而气衰的情况,或者存在着需要驻足深究然而却一带而过的痕迹。凡此种种,相信该书著者会在下一步的学术研究之中继续致思于“气”论、“文气”说诸问题,以新的研究心得弥补、修正既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环节,并且在传统文论研究的其他方面取得新的学术成就。言此,亦是提出一个包括笔者本人在内的今后之努力方向,因为中国传统文论所具有的文化魅力,需要我们树立这样的学术信念来探究之。

[项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思想通史(清代卷)》(12JJD750002)。]

注释

[1]严复:《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06页。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3

叶笃正,男,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科院特邀顾问、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他还是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和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叶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介绍如下:

1. 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

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南亚的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 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

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 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

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热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 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

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着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作用.

5. 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 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卓越贡献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4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这一年,中国有了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气象记录。据他介绍,叶家共有15个子女,叶笃正排行老七。

“他有个外号,叫蔫七。”叶笃正的弟弟回忆,在兄弟几人中,叶笃正不太活泼,但成绩很好。

道台父亲不买新学堂的账,认为《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的东西,是必须要学习的,因此在14岁考入南开中学之前,叶笃正和其他兄弟一样,一直接受的是私塾教育。

在这种教育之下,叶家兄弟中出了好多科学文化名人,哥哥叶笃义是著名民主人士,民盟主要领导者、组织者之一。而另一位哥哥叶笃庄是著名学者,《物种起源》的中文译者。

1935年,叶笃正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在乒乓球台边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

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罗斯贝后来成为叶笃正持久的崇拜对象。

“就像你问我从叶老那里学到了什么我很难表述一样,叶老也说不出来跟罗斯贝学到了什么具体的东西。”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

黄刚博士毕业后又留在大气物理研究所,后来又在同一个实验室,和叶笃正成为朝夕相见的同事。

黄刚分析,“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老师讲的同时学生会经常打断老师,提出质疑。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

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

1949年,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并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也只有5000美元。

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罗斯贝被说动了,在他的帮助下,叶笃正重新恢复学生身份,经过一年的等待,1950年10月,在新中国正在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冯慧登上一艘将在香港停靠的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10多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

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

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

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两次科考队的数据基础上,叶笃正首先发现了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由于他的研究,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但在“”中,叶笃正却被当成美国特务,不仅被停止工作,连儿子结婚他也不能回家。

1979年,恢复工作不久的叶笃正带领中国气象团访问美国,遇到留在美国的一些同窗,一个曾力阻他回国的老友见他第一句话就问“你后悔吗?”叶笃正的回答是不后悔。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应该为中国做事,为中国的老百姓做事。”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

当时,他已接近古稀之年,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全球变化”与今天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有关,比如温室气体,比如全球变暖。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人类的活动可以导致气候的变化。“叶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加强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气候研究原本不是他的本行,但他是我国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叶笃正的学生李崇银院士说。

李崇银解释,过去的气候研究基本上就是统计,统计一段时候的天气情况,看平均值,借以推断今后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或寻找它的变化规律。但叶先生等人首先提出了应该把气候的变化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把它放到地球多个圈层里(包括大气、海洋、冰雪、生物等)来考虑。

在他的倡导下,1985年,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成立,叶笃正任主席。李崇银说,“这是我国气候研究走上良好发展轨道的开端,也几乎是与国际发展同步的。在国际上,‘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是1984年公布的。”

2005年12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气象学家为什么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我们是互相学习”。

“我常看见他们俩讨论。”黄刚说,他听叶笃正说过,其实气象跟经济、民生是联系很紧密的,台风可能造成多少的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后有多少的保险索赔,未来都是可以通过准确的量化来预报和减轻损失的。

“他使我们的视野打开,不再局限在一个领域内搞研究,而是要打通所有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在一个很宏观很前瞻的视点上考虑问题,这是我跟他学到的最大的收获。”丑洁明说。

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他不会因为你资历浅而不重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声望高而轻信你。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崔桂云说。

曾经有报纸报道叶笃正任何时候身上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黄刚说,从年轻时叶老一直如此,这样方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会在每次上班时跟我们分享他本子里的新想法和新信息,供我们参考,跟我们一起探讨。”黄刚说。

在黄刚看来,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宽泛,他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来运用到气象研究。“他的视野起码超前20年。”

在很多方面,叶笃正都表现出了他对科学前沿问题的敏感。1981年他在美国著名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真锅淑郎进行合作研究时,提出了地球表面由于水分平衡造成的湿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理论,这是最早的有关大气圈和地球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论。

叶笃正善于从别人不经意的发言中捕捉到重要的科学问题。几年前,在东亚气候中心“973”项目北方干旱化趋势研究项目的讨论会上,在讨论到人类活动如何使气候恶化时,一位科学家提出,不要只看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有序”的人类活动也可以使气候向良性方向变化,甚至可以起到改造局地气候变化的作用。

叶笃正立即抓住“有序”这两个字说,这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命题,并立即组织发表了有关有序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可能起到良性效果的论文。对此,有科学家表示,叶笃正的观点是具有潜在的科学生命力的。人类应该如何从宏观尺度上布局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等,这是具有生命力的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将会如叶笃正预期的那样,诞生出“气候环境变化控制论”的新学科分支。

在叶笃正90多年的友谊让陶诗言对叶笃正非常了解。陶诗言对叶笃正的评价非常高,“叶笃正是一位大科学家,他总能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一个科学家可以在一个方面很突出,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而叶笃正在很多方面都很突出,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叶笃正在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等方面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

1998年,叶笃正把他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110万元港币的一半拿出来,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所以此设立了“学笃风正”奖,这个奖不单用于奖励大气所的青年科研人员,而且面向整个中国的气象界,中国气象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很多青年学者都曾获得过该奖。

叶笃正是中国大气科学界科研和教学的重要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他为中国气象界培养造就了几代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仅培养大气科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就多达6人。目前,叶笃正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堪称桃李满天下。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外燥

摘要:六淫燥邪及外燥的文献零散且研究进展甚微。从外燥与季节、气候并结合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进展,提出对外燥的研究应包括:重视对外燥与气象医学理论文献的收集整理,探索建立外燥病邪的季节、“温度湿度”量化指标的动物模型,以阐析外燥致病机理。

关键词:外燥; 气象医学

Theoretical Studies for the Outerdry in Weather Medicine

Abstract:The documents and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about the dry and the outerdry were rare.The outerdry of the season and weather and geography were reviwed primarily in the article.The suggestion for the dry(outerdry)should consist to arrange and collect of the documents,establish the animal quantitative model about the season,temperature and moisture,and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the model.

Key words:Outerdry; Weather medicine

近年来从气象因素、生物致病因子和机体反应性等综合研究六淫风、寒、湿、火(热)等病邪,结果显示确有其物质基础并取得一定进展,有的已达分子水平[1]。燥邪致病,《内经》罕有记载,但自喻嘉言著《医门法津・秋燥论》后,秋伤于燥才渐被公认。燥邪分内燥、外燥,内燥不为六淫之燥气所感。本文对外燥与季节气候、并结合现代气象医学研究等提出燥邪现代研究之寓意。

1 外燥与季节、气候

《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七篇论及自然界气候变化可作为致病因素,甲子说、子午流注说、五运推导说、六气演变论等,意在探讨气象气候以及时间变化与医学科学的关系。“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实际上把天地之间的四时六气,与人体内部的五脏活动联成一体,外则四时六气之变化,内则阴阳气血运行于五脏六腑之间,动中变化以致产生四时六气以养万物;内在的阴阳营卫气血运行,五十度而复大会,动之不己。“成败倚伏生于动,动而不己则变作矣”。(《素问・六微旨大论》)运气学说强调四时六气的恒动性,如太过或与之不及乃疾生之根[2]。中国古代的气候学知识曾领先世界,《吕氏春秋・十二纪》之时的《孟秋纪》中写道:“行之令,而凉风至,三旬。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所复还,五谷不实。行夏令,则多水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这一段首先记载了这个月(即秋季第一月)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凉风至”,如行夏令,即维持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就会蚊蝇孳生,疟疾蔓延……。古有风、热、暑、湿、燥、寒“六气分治”之说[3]。以五运而言,四运金“在天为燥”,《素问・天元纪大论》为年中白露至立冬;以六气而言,“阳明司天,其化以燥”,(《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从秋分至小雪,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厥阴风木。“一交秋分,燥金司令,所起之风,全是一团燥烈之气,干而不润。是以无草不黄,无木不凋,人身应之,燥病生焉。凡有身热咳嗽、内烦口干一切百病,无不起于干燥”。(《医学传灯・卷上》)“雾露数起,杀气时来,草木不生苍干,金乃有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气治之,燥之分也,燥热在上……万物穷燥”。(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卷之三)汉、唐时代,困于《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未提及燥气为病,直至金元,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补充一条“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明・李杲指出,燥有内、外之分而逐引重视。清・喻嘉言著《医门法津》“秋燥”专论,更直言相谏”:“春月地气动而湿胜,斯草木畅茂。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故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今指秋月之燥为温,是必指夏月之热为寒然后可,奈何《内经》病机一十九条,独遗燥气。他凡秋伤于燥,皆谓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其讹,昌特正之”(《医门法津・秋燥论》)。以此确立秋燥病名。一般而言,若燥气肃杀过盛,其表现以寒凉为主;燥气不及,则从火化,即常令虽已进秋凉季节但仍炎热不退,常喻此为“秋阳以曝”。“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在喻氏影响下,吴鞠通则明列秋燥为九种温病之一。然四方四隅均可生燥气,深秋气温骤降之凉未必就较初冬气温上升之风寒为暖,北方深秋之燥也远较南方初冬之寒凉;西北燥证遍见于四时,非独秋有,且多以凉燥为主,此情尤与东南方有异,“干旱则燥气胜,干热、干冷则燥气亦胜”。《医原》均指出燥邪的特点和形成与岁运及时令有关。

2 现代气象医学研究

地面接受太阳辐射能也随着季节发生显著的变化,是形成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气候学中把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作为气候形成和变化的三个重要因子。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能源,下垫面则是能量接收、贮藏、转化的主要场所。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显著地影响到各地的气候,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和大气成分的影响日益加大而成为第四个重要因子,又是社会经济系统之气候系统的一个联络点。按热量和水分状况的综合反应将中国气候类型分为9个气候带。中国秋温与春温的差别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此线以北(除沿海外)及西北地区一般春温高于秋温,原因是在秋季由于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代替了湿润温暖的夏季风,因为空气干燥、地面散热较强,故气温迅速降低。以华北地区为例,9、10月夏季风急剧南撤和冬季风的迅速到来,许多情况下,秋季出现时间的迟早与强冷空气向南爆发的迟早有关,正所谓“一阵秋风一阵寒”。干燥空气造成毛发干燥和黏膜弹性降低、干裂,纤毛运动减少,黏膜分泌减少,血流减慢,吸进的空气变热,凉肃空气则使毛细血管收缩,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流感病毒随湿度与风速的减低而数量增加;空气中阳离子过多时,特别是CO2分子(浓度达104~105个离子/cm3・s)可降低纤毛运动,减少黏液的转运而致,咽干、头痛;皮肤pH通常是4~6,若气象因素改变皮肤pH值,常利于传染病病原通过皮肤对人体的感染;空气温度、湿度影响黏膜的干燥程度(特别是鼻黏膜),其黏膜分泌减少,抗体含量降低,易于传播疾病。高令山等报道127例外感者中燥咳15例,常见于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特别是晚秋之时,成人和儿童哮喘发作厉害,似乎对风冷敏感。更见“老慢支”和秋燥皮肤瘙痒,提示秋季咳喘常伴感染和过敏之双重病因。值得注意的是,肺并非单纯的呼吸器官,还具有调节血液循环(朝百脉)、协助水液代谢(通调水道)及一套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卫外)。正常成人每天约吸入空气2 000 L,因此最容易遭遇到环境空气中有害因子如微生物、尘埃、毒性气体之侵袭。气溶胶颗粒是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包括微生物的存在形式与载体,小于5 μm的颗粒可进入周围气道,由于气流减慢并形成层流,颗粒因重力沉降作用而沉积于气道黏膜表面的颗粒,可借助黏膜纤毛系统排出。支气管黏膜中的黏液纤毛机械防御、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是人体抵抗致病因素(因子)侵袭的主要屏障。实验证实肺气虚患者或动物鼻分泌物、唾液、气管灌洗中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局部屏障功能受损,是卫外不固、反复上感的主要原因。采用五季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与月平均降水量三项指标对1986~1991年呼和浩特四季气候的研究结果显示,长夏主湿之论点符合当地情况,但却冬季最“燥”,春季次之,秋季更次之[4]。有学者调查227名进入新疆沙漠腹地(彩南油田和火烧山油田)工作的石油工人的健康状况。据火烧山气象站资料,上述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25.7℃,最高气温36.9℃,月最小相对湿度11%,月定时最大风速10 m/s;该地域年干燥日数(相对湿度30%者)60~100 d,年干热日(日最高气温35℃,对应日平均湿度30%者)10~27 d。采用临床症状、生理机能、生化代谢、心理行为、精神情绪和作业能力等综合指标,观测在酷热、干燥、风沙、以及空旷与寂寞等环境下作业的石油工人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将31个燥症状按部位及脏腑属性分为口、鼻、目、肤、二阴、肺等12类,再依其特性分为脾胃类、胸肾类、五官类和肤阴类。结果显示,沙漠燥证不仅是人体对热环境的病理反应,还涉及到多系统多脏器生理和病理变化,并与心理、精神障碍有关[5]。阴津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阴津的耗伤必然会导致组织细胞的功能受损,甚至形态结构的改变,之所谓“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有学者提出急性伤阴过程可分为早期肺胃津伤和晚期肝肾阴伤,结合临床上急性伤阴之证多伴有血清离子紊乱,设想肺胃津伤阶段可能主要是以细胞外液损伤为主,肝肾阴伤阶段主要是以细胞内外液共同损伤为特征[6]。

3 外燥与气象医学研究展望

后世论燥,或述其象,或述其性,其文又散在于少数名家精选病案之中,相比风、寒、湿等病证的研究深度而言更显不足。至今未见对外燥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及温燥与凉燥的“温度湿度空间”量化研究报道。建议对外燥的研究应包括:3.1 重视对外燥(邪)与气象医学理论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应组织一定规模的协作力量,系统收集历代名家对燥邪的论述并进行理论研究,这项基础性工作将丰富六淫燥邪的学术内内涵。3.2 深入开展对外燥与气象医学在病机病证中的研究。临床温燥、凉燥之证尚不少见,但由于病例各异且医家对此感悟不均,尤其是近年来缺乏有组织的对燥邪的较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与临床经验之交流,使散在的研究或经验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阐析和规范的治则。应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索建立外燥病邪的季节、温度、湿度等量化研究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从细胞、分子甚至基因水平对燥邪之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为释析其病因病机提供科学的、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六通,梅家俊,黄志红,等.外湿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8):496.

[2] 夏桂成.略论运气学说基本精神及与妇产科学的关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1):5.

[3] 张启明.五脏应四时四方的气候变化证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67.

[4] 王 鼎,刘忠庶,王玉亭,等.从呼和浩特气候变化论“四时五行”[J].内蒙古中医药,1994,13(2):34.

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6

 

主要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专题综述

农业气象情报

信息

学术论文

 

期刊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农业气象》为季刊, 大16开96页,每期单价10.00元,全年40.00元(含邮资)。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国内刊号CN11-1999/S,邮发代号82-126。也可直接来函到编辑部购买及补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