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例6篇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1

关键词: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县域中学(a county-level school);英语学习(English acquisition);适用度(applicability)

翻转课堂是一种刚刚出现便已经席卷全世界的教学方式上的突破式教学手段。那么,何谓“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教学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适用度怎么样?尤其,教学软硬件方面有什么样的技术要求?以我们英语学科为例,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具体有哪些?本文将就这一系列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前瞻性的简要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由来和特征

根据Wikipedia对翻转课堂的定义:Flipped classroom is a form of blended learning which brings an interactive engagement pedagogy to classrooms by having students learn content online, usually at home, and homework is done in class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scussing and solving questions. Teacher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is more personalized - guidance instead of lecturing. This is also known as backwards classroom, inverted classroom, reverse teaching, and the Thayer Method.

我可以认识到,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与学,师与生,课上与课下之间关系。翻转课堂是学生提前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课前跨媒体获知,而课堂则成为生生、师生之间的以解决特定问题为目的的参与式、互动式的讨论与研究。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偶然性与必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视频及网络技术的发展,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模式的风靡,人们必然在通过网络获得娱乐、新闻的同时开始将其视为获取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偶然性在于,其起源是美国山林地区的老师们为了弥补孩子们落下的课程,使用视频的办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再就存在的问题与老师面对面讨论。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完成得更为出色。由此,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很快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开发与应用。

二、翻转课堂的技术要求及适用度

翻转课堂模式是一个大的系统,是一个涵盖了课程开发、先行学习、课堂内化、评价反馈、研讨总结,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与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课程开发与研讨总结由老师完成,先行学习由学生完成,而课堂内化与评价测评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在软硬件技术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硬件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是最基本要求,另外,视频拍摄工具、网络、U盘、电子书包等也都是该模式高效执行的有力保障。

软件方面,教师的课前课程开发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而此工作对教师的技术要求也尤为突出。首先,对教师实施传统教学时的各个备课环节的要求有增无减,翻转课堂任务单的设计与制作要求更为严格。其次,除了基本的文本处理、PPT制作能力外,教师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视频及音频处理软件的运用能力。如premier特效制作,after effects音频处理,adobe audition2.0,等等。

现就我所在的一所县域完中为例,分析软硬件配备对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硬件方面,由于近年来教育投资的增加,我校已全面配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而视频拍摄设备则可借用学校的微格教室(micro-teaching room)完成。总之,硬件方面我校基本具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条件。

软件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手机的智能化,老师获取新事物的渠道也在与时俱进,对新生事物的兴趣与掌握程度也能与社会保持同步。加之职称评审中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每年的继续教育,尤其近两年的Intel培训,信息技术国培项目的指导,如能更进一步地互相讨论、交流、学习视频、音频软件的操作使用,大部分教师都完全可以胜任翻转课堂任务单制作,以及课程开发、教学视频制作、课件制作等工作。

三、英语的学科特点及翻转课堂在英语学科的适用度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会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翻转课堂也不例外。上文已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了简单的介绍,现结合英语学科的学习特征对其略进行试探性的分析。如同所有的语言一样,英语的语言综合能力也是一个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的过程。

美国语言学家、教育家Stephen Krashen 认为:“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subconscious process to acquire a language in natural settings,while language learning is a conscious process to obtain a language in school settings”,and also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are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 The former helps the development of ability of a language while the latter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of a

language ”.

根据教授的理论,尽管第二语言的认知主要依赖于Class-room based learning,而要从知识(knowledge)的层面上升到能力(ability)的阶段,应当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自然源语言环境(natural settings),从语言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在整个语言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involvement),以促进学生们的语言内化(internalization),尽量通过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实际操练来避免学生学习中会形成的语言固化(fossilization)现象,让学生的英语认知过程更大程度上趋向于习得(acquisition)。

因此,在英语教学的操作上,教师可以将尽量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使用英语相互交流,在不断的尝试、错误、更正、再尝试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让语言学习成为一个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而翻转课堂手段的运用真正将课堂转化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自然的源语言环境,通过运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去交流、探讨,实现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不自觉地提高语言能力(to get progress subconsciously through trials and errors)。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普通县域完中的硬件设备、技术条件基本可以实施该模式的课堂教学。但由于技术本身的特点及英语学科的特色,也非对于所有课型都可适用。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特色,将其与其他的课堂模式相结合,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Krashen,2003.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2

关键词:嵌入式开发;处理器;MCU;编译器

对于处理器和单片机,选择标准变得更加抽象和复杂。由于单片机可编程,正常的电气参数选择标准必须要考虑器件执行某项具体任务时的速度和效率。从表面上看,单片机性能取决于处理器内核,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处理器性能的确与处理器内核息息相关,但同时它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包括集成度、支持处理器内核的外设、采用的开发工具、要执行的任务、工程师发挥特定单片机性能的技巧以及系统成本,等等。图1中的几个示例显示了在不改变处理器内核的前提下,采用编译器技术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因此对于单片机而言,工程师心目中理想的器件不仅需要具有正确的电气特性和集成外设,还要有一个处理器能在规定时间内执行应用程序中最复杂的计算。工程师熟悉的单一最佳开发工具平台必须能支持这个器件,这样工程师既能够更快地熟悉器件,又能够更快地学习如何充分利用开发工具。最后,这个器件应该符合工程师负责的所有应用的成本目标。遗憾的是,这种理想的器件是不切实际的。

持续变化的需求

一个典型项目会因多种因素变得复杂化,比如开发进度表、可用资源以及开发前项目的确定程度等。所有工程师都熟知“需求漂移”这个术语,也非常明白营销部门其实并不清楚需求变化对剩余的设计工作会产生什么影响。

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来避免在项目开始后出现过多变化。问题通常都会归咎于缺乏预见和规划,因此会花更多时间制定更完善、更详细的规范,来描述硬件和软件需求。这就产生了全面的项目计划,需要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进行跟踪。

计划和追踪对于项目的按时完成极为重要,但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不太可能预测到所有实际可能出现的变化: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推出功能优异的竞争产品:上年度产品遇到生产问题需要立即处理,从当前项目中撤走工程资源: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优先级已经从“若有更好”的功能转变为成本优先。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惟一不变的事实是需求在不断变化。

适应变化

与其减少变化,不如来适应不断发生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开发平台向能支持更加灵活的可编程器件转变的趋势。硬件变化必须更新印刷电路板(PCB)或更换元器件,与之相反,软件变化一般能够更快、更容易地实现。而且,软件在产品后还能进行功能升级或修正,并能通过事后对应用程序进行定制实现产品的多样化。

但是,要获得灵活性就必然要付出代价。可编程解决方案通常比等效的功能固定硬件解决方案更加昂贵。为了更快地上市、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系统现场升级,通常值得付出额外的物料清单(BOM)成本。然而,与日俱增的开发环境复杂性常常被忽视了、或者至少是被低估了。例如,TechInsights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当前开发趋势不仅要在单个设计中采用多个处理器,而且要在同一设计中采用多个不同的处理器。

这加重了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的负担,他们必须熟悉可编程器件的开发流程,还要精通多种单片机和处理器及其相关开发环境。

既能执行所有任务又能得到单一开发环境支持的低成本单器件理想解决方案并不现实。更实际的做法是,至少标准化一些能够满足设计人员大多数需求的器件。由于通常关注的焦点都是单片机的处理器内核,因此对单个处理器内核进行标准化就成了最接近单器件理想的选择。使用标准内核可使应用在不同供应商的器件之间轻松转换,这种想法进一步增强了内核标准化的说服力。遗憾的是,选择单片机所涉及的因素远不止一个处理器内核这么简单,必须要对整个开发生态环境有更全面的认识。

完整的开发平台

根据有限的需求来标准化特定处理器内核是一种不错的策略,但几乎所有单片机供应商或处理器内核开发商都提供一系列的处理器架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独立架构能满足所有要求,特别是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事实上,根据对工程师的调查,开发工具在选择标准中排名最高。芯片性能在选择标准中排名第二。尽管处理器内核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惟一的因素,有时甚至不是主要因素。成本因素在重要性上排位第三,它与器件性能不可兼顾,引发了传统的成本与性能取舍之争,这是任何单一器件或处理器内核都无法调和的矛盾。

除软件环境、性能及成本这些显而易见的选择标准外,外设、操作系统支持、可用代码资源、硬件工具及功耗等其他一些标准紧随其次,重要性不分先后。

问题的关键不是选择某种单一器件或特定处理器内核,而是在仅熟悉一个或少数几个开发环境的条件限制下进行选择,从而缩短学习周期。拥有能够发挥某种器件优势的工程技巧和能力是获得优化设计的主导因素、因此在某个特定开发生态系统中成为专家,将会获得更佳的结果。

因此,标准化的重点应关注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不仅是处理器架构。进一步来说,开发人员应考虑这个生态系统内所支持的产品范围,以及能否在不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更换元器件,比如编译器、器件或处理器内核、外设、软件库等等。

无论是为应用中的主流32位单片机编写软件,还是为执行系统基本电源管理的小型8位外设单片机编写软件,开发环境都应保持相同。如果当前16位单片机需要升级为性能更高的32位单片机,器件外设的差异不能太大。

选择器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出现新产品后能否重复使用现有代码。约有90%的工程师会重复使用以前的代码,其中大部分代码均为内部开发。大多数工程师使用c或C++,进行嵌入式开发,这使固件从8位升为32位或者从32位降至16位单片机的过程总是异常困难,如果最初开发代码时并未考虑器件间的转换,问题就更加突出。因此、包括库、硬件工具和器件系列在内的开发生态系统应该尽量实现这种无缝转换。

其他选择标准包括是否提供与整个器件系列保持大体一致的优质文档。是否提供单人解决同一系列所有器件问题的支持,并始终通过此人向设计团队传递客户需求的变化,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结

变化是永恒的。应对变化的最好策略是迎接变化并做好规划。标准化有助于降低和适应需求变化带来的影响。不过,单片机平台上的标准化不应该只限于处理器内核。换句话说,标准化的不应该只是处理器内核,而是整个开发生态系统。选择标准还应包括以下因素:

・软件开发环境;

・开发生态环境中兼容器件的范围,包括性能和成本构成;

・不同产品外设之间的兼容性;

・在生态系统中支持器件的硬件开发工具;

・文档一致性;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3

教学目标: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初步定量表达.

2.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理解概率的意义.

3.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感兴趣的游戏中,丰富对概率背景的认识,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在合作完成试验、交流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与看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概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1.位置:通过试验体会频率的稳定性.

2.成因诊断:

(1)通过试验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对,与学伴交流逐渐得出结论,在试验中需要学生投入较多的精力,不厌其烦地操作、收集、分析、综合,需要全体同学都参与,集中大家的结果.这种学习的方式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细心,这与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自制力差的心理特点很不协调.

(2)学生零星的生活经验(例赢了一次游戏,中了一次奖等)中的错误积累排斥正确随机观念的建立.

3.破解对策:让学生动手操作,反复试验,亲身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揣摩感悟,结合生活经验,逐步体会频率的稳定性,形成概率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一)小明和小雨都想去观看一场足球比赛,但只有一张门票.你能想一个公平的办法,来决定谁去观看吗?

思考:这类趣味浓厚且有挑战意味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常作为教材编写或教师引入的首选.问题很简单,学生的经验积累中会有很多办法,因此很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这样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储存,容易触动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生会想出很多办法,比如抓阄,抽签,“石头、剪子、布”,猜有或无,掷硬币等,无论他们深思熟虑还是突发奇想,教师都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只要公平合理,就予以肯定.在征集汇总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筛选,选定用“掷硬币”的方法裁决.

(二)小丽主张用“掷硬币”的方法,“抛一枚1元硬币,正面(数字)朝上小明去,正面朝下小雨去.”大家认为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主观上对这个方法的公平性不会质疑,至于理由,还有点颇费心思.他们会说,“硬币正面朝上、正面朝下的可能性一样”,“我看到世界杯比赛前选场地就是掷硬币的方法,肯定是公平的.”还有些学生索性找了枚硬币当场试验以求佐证,但难免出现连掷几次都正面朝上,于是开始怀疑,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的矛盾引起认知上的冲突,他们探求欲望更为强烈.

二、做掷硬币试验,体会频率的稳定性

(一)小明和小雨谁能得门票,我们通过研讨已达成一致意见: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则小明去,正面朝下则小雨去.可刚才部分同学连掷几次发现正面朝上、朝下不均等,于是怀疑这个办法不公平,你怎么看?

思考:学生可能想,“一掷定胜负,何必掷第二次、第三次呢?”这时,教师必须点拨,我们追求的是规则的公平性,否则这个办法就站不住脚,这取决于掷硬币正面朝上、朝下是否均等,事件发生是否等可能,决非一、两个人,一、两次试验就能认定的.因势利导,让学生投入“掷硬币”试验中来. (二)

同桌两个做20次掷硬币游戏,将正面朝上、正面朝下的次数记下来,并计算正面朝上的频率((四)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TPlxj-1.tif,BP] (五)观察你描绘的折线图,发现了什么规律?

思考:试验是随机的,先统计哪两个学生的结果也是随机的,因此不可能有预设的结果,事先没法模拟.描图一开始,被统计的次数较少,折线上下摆动,看不出什么规律,随着试验次数增加,折线趋于平缓、集中,最后差不多稳定在图中频率为0.5的虚线处,规律就显现出来了.一气呵成,让学生试着把发现的规律说给同学听,互相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小组内讨论遴选,能形成这样一种表述:当掷硬币次数足够大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与正面朝下的可能性均等,都差不多是50%或.因此,上面用掷硬币裁决小明和小雨谁得门票的规则是公平的.这既圆满解决了一开始的门票之争,又丰富了学生经历“猜测―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数学活动经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为下面学习概率的定义与简单计算奠定了基础.

知识链接:

1.读一读:本表提供了历史上一些数学家所做掷硬币试验的数据,会支持你们发现的规律.(见教材)

2.试一试:用“z+z智能教育平台”做掷硬币试验.在掷硬币试验中,你佩服那些历史上数学家的耐心和毅力吧!他们做了成千上万次试验,当时迫于条件所限,只能手工操作,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

掷硬币是“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数学新课程常用的模拟仿真试验.你设定抛掷的次数20为一组,共进行20组(可以任意增加)试验,启动后系统自动快速完成,并显示每次试验的结果.你还可以用“z+z智能教育平台”做一个统计表,含有正面朝上的次数和频率,观察按组逐次累计的数据的变化趋势,z+z试验逼真且速度快,计算准确,根据需要能加大次数,相信会帮助你们理解“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发生的可能性相同,都是

三、做转盘游戏,丰富概率的背景体验,理解概率的意义

(一)做游戏.课前布置学生用硬纸片和图钉制作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全等的扇形,同桌甲、乙两人分别按下图A、B标记数字,然后做一个比赛游戏.

[TPlxj-2.tif,BP]

(1)甲自由转动转盘A,同时乙自由转动转盘B;

(2)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几就顺时针走几格,得到一个数字(如在转盘A中,如果指针指向3,就按顺时针方向走3格,得到数字6).如果得到的数字是偶数就得1分,否则不得分.

(3)转动10次,记录每次得分的结果,得分高的同学获胜.

(4)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思考:转盘虽粗糙但毕竟亲手制作,转动再走格子的好奇和比赛的刺激,同桌两人都抱有获胜的信心,很快转动10次,甚至更多.当在一张表上分别填写得分时,乙偶尔的得分渐渐被甲每次都得分所压倒,不服输的天性引发他们想探个究竟.

我的建议:教师勤于巡视,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掌握试验与讨论的火候,捕捉时机,引发思考,“这个游戏公平吗?”,让学生理性的分析,探究这个问题.

游戏规则不公平.因为对于转盘A,每次转动、走格得到的都是偶数,每次都能得1分;而转盘B得到的数字可能是3,4,3,6,5,6,奇偶数各一半.

建议:结论是隐含的,多次转动、交换试验、交流看法才能使正确的认识浮现出来.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操作、填表、交流,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都能使他们找出原由,豁然开朗.

教学时,也可以先让学生猜测游戏是否公平,再进行试验,分析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可以从试验数据中发现这个游戏不公平.我们强调试验的作用,是因为亲身经历试验是学生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感受不确定进而建立随机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定量描述

议一议:(1)对于转盘A,“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是必然的、不可能的还是不确定的?“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奇数”呢?

结论:最终得偶数是必然事件,100%的把握;得奇数是不可能事件,希望是0.

(2)对于转盘B,“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是必然的、不可能的还是不确定的?“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奇数”呢?

结论:最终得偶数、奇数都是不确定的,各有50%的可能.

(3)请合理的描述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可能性.

我的观点:判断事件是必然的、不确定的还是不可能的,学生已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从他们的描述词“100%的把握”,“0%的希望”得到初显.教师应一蹴而就,让学生读懂、记住教材的概念:

我们把刻画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三)理解概率

想一想: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又是多少?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是0与1之间的一个常数.

向学生介绍用数轴上0―1段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随后,让学生在来回答教材“议一议”的问题,会简洁而准确.这样一是加深对结论的理解,二是成功的体验会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建议:学习概率还不能一味让学生探究、概括,只要学生通过认真读教材,能够理解概念表达的意义,与已有的认知结构顺畅的同化、接纳,也就能达成学习目标.

四、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一)甲、乙两人做“掷骰子”游戏,规则是:若朝上的数字是6,则甲获胜;若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乙获胜.

(1)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学生易答出:游戏不公平,乙获胜的可能性比甲大得多.

(2)规则改为:若朝上的数字是奇数,则甲获胜;若朝上的数字是偶数,则乙获胜.你认为这样公平吗?说说理由.

稍加思考,学生回答:公平,因为出现奇数朝上和偶数朝上是等可能的,都为

(3)若使甲获胜的可能性为1,可如何设定游戏规则?

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方法很多,应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学交流,后在小组发言.各组推荐一种方法在全班交流.

(二)完成教材上的随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所学,谈收获,谈体会,重温成功探索的喜悦,引发对细致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的学习愿望.

思考:及时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习题“知识技能”布置为家庭作业,“数学理解”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需要设计,课堂活动也需要预测,这是教学的前提,教师备课的主项,但切忌给学生做任何预设的“圈套”,牵着他们鼻子走.我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充分估计,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但也难免出现意外,比如学生对“掷硬币裁决小明和小雨门票之争”的质疑,正是这样的“意外”,促进我们更深入的探究,“淘尽黄沙始见金”.教学中因场合不同,学生不同,出现变数在所难免,这需要教师“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发挥教学机智,化解问题,润物无声.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4

【关键字】机房管理,系统还原,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计算机机房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场所,学生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吸收计算机知识,并能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发挥学校机房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辅助学校的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的教学?如何科学管理学校机房,减轻机房管理人员负担,使学校机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益?这些都是许多信息技术老师、机房专职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校机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机房管理人员匮乏。大家知道,机房的日常管理牵涉面广,事务又多,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技术难度;许多机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大,包括机房的日常软、硬设备的维护,网络故障排除,机房的防火、防盗,学生日常上机安排等等,许许多多的事凑在一起,无论对机房管理人员的精力还是体力都是一项挑战。

其次,由于多数学校机房面向的对象是学生,有些学生有较强动手能力和破坏能力,这些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往往喜欢随意更改计算机的桌面配置,增删系统文件,修改注册表;或者浏览恶意网站,造成机器感染病毒等等,往往给学校机房的正常运转带来不少麻烦。

第三,中职学校一般不仅开设信息技术课而且还有计算机专业教学,上机实践课多任务很重,并且许多学校对计算机房的管理尚处于摸索状态,不少教师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管理意识也较为薄弱,不能及时发现、排除学校机房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导致机房管理的效果不容乐观。

二、解决办法

在机房使用过程中,由于许多学校机房的使用率较高,有些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或操作不当或恶意破坏,极易造成系统崩溃甚至设备损坏,这些都是对我们老师、机房管理人员的一个考验,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排解,同时也给机房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带来了诸多不便。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虚心吸取他人宝贵经验;勤于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素养,才能在繁杂的机房管理事务中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以下是本人在平时的机房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方法,愿与广大同行、老师共享。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房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机房管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保障学校机房的正常运转,机房在开放之前都应该制定周密详细的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机房纪律,做到合理、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如制定合理的学生上机守责,人为损坏赔偿制度等。

(二)利用工具软件保证正常运行。

1.利用ghost软件轻松管理机房

ghost软件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使用较为简单,各电脑书籍或网站都有介绍。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ghost后电脑能快速运行,在备份之前,应先将系统彻底查杀一遍病毒,同时删除系统中临时文件、垃圾文件等,并整理好硬盘碎片,或者在系统安装好后,就开始备份。另外,生成的镜像件最好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病毒破坏或者人为删除。

因为ghost软件在9.0以前都必须在dos系统下运行,而大多数学校机房都没有配置软驱或光驱,所以笔者建议安装使用U盘进行,并把备份文件放在对应的U盘上。

2.利用硬盘还原软件或硬盘保护卡保护硬盘数据,防止系统崩溃。利用ghost工具虽然可以轻松还原,然而ghost操作在无形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量。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使得计算机无论如何改动、删除,一旦机器重新启动,所有被删除的文件、被修改的设置都自动恢复呢?目前市面上有“硬盘还原卡”、“数据保护卡”等硬件设备能达到这种效果,但是购买这些硬件又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所以对于经费紧张的学校可使用还原精灵、或者冰点还原等硬盘还原软件,可以保护硬盘数据,防止机子遭受病毒破坏或人为因素破坏。

3.用公民道德观念教育学生,加强学生的计算机道德观,引导其成为教师管理机房的好帮手

众所周知,要维持良好的机房秩序,帮助学生上好电脑课,光靠严格的管理显然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公民道德观念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道德观,在上机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当地分配一些任务给那些动手能力强、调皮捣蛋的学生,努力引导其成为我们管理机房的好帮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负担,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锻炼其实际动手能力的良好条件,学生觉得在老师眼里受到了重视,蓄意破坏学校机房的可能性也就小了。一言以蔽之:引导远比防范更重要。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共机房 软硬件维护 机房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渗入社会的各行各业,这就要求21世纪的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使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已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内的公共机房则承担着这项重要任务,它是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学生训练各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基地和场所。为促进学院内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顺利优质完成,提高公共机房的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加强对公共机房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合理和有效地管理好公共机房成为所有公共机房管理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素养。

1.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会使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信息化办公当然也不例外,而承担这个重要的使命的是高职院校的公共机房。

公共机房作为高职院校内进行教育教学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它承担着各种教学实践课程、考试、培训、开放等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基地[1]。那么,保证公共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转、公共机房教学井然有序、机房内教学实践环境的舒适自然、公共机房的无安全隐患等工作就成了公共机房管理的重中之重。

2.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师生与管理员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公共机房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实践指导课教师和学生。一般情况下,公共机房管理员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就所使用机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这样就导致管理员对公共机房内设备运行状况不了解,出现问题因未及时反馈,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其他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2公共机房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所有场所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共机房而言,也不例外。影响公共机房安全的因素[2]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电安全。公共机房内的电源线路错综复杂,机房内又有计算机、交换机、投影仪、稳压器、空调等众多设备,电路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是防盗安全。公共机房内的设备众多,价格很昂贵,一旦被人为破坏和偷盗,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是系统安全。公共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师生实践教学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所以对于公共机房管理员而言,保证公共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的系统安全是工作的重点。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方面的因素有两种情况:一是硬件物理损坏,如硬盘出现坏道、内存条松动、电源故障等;二是软件系统的程序错误,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故障。

2.3公共机房的环境问题

对计算机设备来说,它们最怕的是灰尘,过多的灰尘会造成计算机硬件的损坏,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公共机房环境的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机房的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的高低。

2.4公共机房的管理员问题

管理公共机房的主要执行者和实施者是公共机房管理员。在对公共机房具体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员对自身岗位的责任感及所具备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公共机房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3.解决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在管理中问题的方法

3.1师生积极沟通和及时交流

为了保证公共机房内设备完好,不影响其他教师和学生在该机房内开展实践课教学和操作,提高机房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公共机房管理员都要及时与任课教师和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在册,并尽快解决。同时,公共机房管理员要认真指导教师填写公共机房使用记录本和实验实训教学记录表等材料,并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设备,学会爱护计算机,保护好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2机房安全问题防范

一是用电安全方面。在公共机房内要配备相应要求的稳压电源,每天还要及时关闭机房内的电源总闸,每周定期检查电路线路,并做好用电安全记录,以确保公共机房内所有设备的用电安全。

二是防盗安全方面。为防止人为破坏和偷盗行为,在机房内部还应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实时对机房内的动态进行监控。同时,公共机房管理员要经常检查机房的门窗有无正常关闭、反锁、损坏等安全隐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安全检查记录,以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

三是系统安全。针对硬件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启动计算机系统的,一旦找到故障原因,立即解决,如无法解决的应及时上报到设备管理科,尽快进行维修,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对于软件系统故障,可以采用Ghost工具进行系统还原[3]。另外,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要在公共机房的每台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以更新病毒库。对计算机定期杀毒,可以减少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

3.3清洁机房环境

除尘是解决公共机房环境问题的根本。同时,对于在公共机房内上课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营造清洁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所以,公共机房管理员要定期安排学生打扫机房内环境卫生和清洁设备。

3.4提高机房管理员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房管理员的管理技能和水平,学院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机房管理员的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除了正常的考核外,还可以增加对公共机房管理员的培训、学习机会,也可以开展一些机房管理员之间工作经验的交流会等。

4.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内软硬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4.1硬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硬件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设备。对于计算机而言,为了延长计算机各硬件的使用期限和使用寿命,以更好的状态服务于教学,那么公共机房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对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

4.1.1定期检测维修设备。

作为公共机房的管理员,对于公共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设备,要定期检查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特别是主机箱内部,检查内存条有没有松动、风扇转速是否过小、信号连接线有没有松动、显卡是否过热等情况,并做好详细的硬件检查维护记录,以备查看。

4.1.2常见硬件的维护

4.1.2.1主板的维护。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最大的天敌就是灰尘。

计算机用的时间久,都会在主板上残留大量灰尘。如果不经常进行清理,就会使主机出现找不到鼠标键盘、反复重启、死机、开机发出警报等情况。所以要对主板进行及时清洁,以减少上述故障的发生。

4.1.2.2硬盘的维护。对于硬盘的维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控制好硬盘使用温度和使用时间。尽量让整个机箱内部产生对流通风,以控制硬盘温度不要过高。另外,正确使用硬盘的时间最好不要连续超过10个小时,维持在8个小时左右最好。

二是硬盘在工作时不要突然关机。因为正在工作中的硬盘转速每分钟达7200转左右,如果突然关机,则对硬盘的损伤是非常大的。

三是不要让硬盘靠近很强的磁场,如音箱、电台、手机等,以免造成硬盘记录的数据被磁化而出现错误。

四是尽量让主机箱和硬盘在平稳的环境下工作,太大的震动会导致硬盘磁头组件碰到盘片上,引起硬盘读写头划破盘片表面,破坏硬盘中的数据,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硬盘无法使用。

五是定期对硬盘进行清理和碎片整理,以提高硬盘的存储性能。

4.1.2.3CPU的维护。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如同人的大脑一样,因此对于CPU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4]。CPU的维护重在散热,温度过高易导致CPU内部线路发生电子迁移,使电脑经常性死机,CPU的寿命随之缩短,而且高电压容易烧毁CPU。所以最好选择底层比较厚的散热片,这样有利于储热,从而易于CPU风扇主动散热。对CPU风扇也可以加点缝纫机油和凡士林,然后用铝胶带粘好,从而使风扇更好地运转以便CPU散热。另外,平时要注意对CPU进行除尘,以防止灰尘过多造成短路烧坏CPU。

4.1.2.4显示器的维护。对于显示器而言,他是计算机所有部件中使用寿命最长、性能最稳定的硬件之一,但在机房管理的工作中也要做好对显示器的维护,才能更好地延长的它的使用寿命。一是要注意防潮,机房内湿度不要太大,要经常对机房进行通风;二是注意避免强光照射,可以在机房内安装遮阳效果比较好的窗帘;三是防止灰尘进入,学会定期对显示器进行除尘。

4.1.2.5鼠标、键盘的维护。鼠标和键盘是机房内的易耗品,使用频率也是最高的,要定期对鼠标和键盘进行清洁才可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4.1.3保证良好的使用环境。公共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硬件设备,都需要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所以一定要保持公共机房的干净整洁。一方面要求在机房内上课学生穿鞋套才能进入,防止大量灰尘带到机房内,另一方面定期对公共机房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洁必不缺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4.1.4建立一对一人机使用模式。为保证机房内所有计算机硬件的完好,公共机房管理员可以对机房内每一台计算机进行编号,让在机房内上课的所有学生认真填写《公共机房座位号表》,固定座位,责任到人。每个学生一学期只能使用这一台计算机,除非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才能申请更换到其他计算机。这样一旦发现某台计算机设备硬件出现故障,只要找到坐在该座位号上的学生即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保护自己所用计算机的意识。

4.2软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设备中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而日常对公共机房的软件的维护主要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维护,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5]。

4.2.1网络同传功能完成多台计算机系统安装。目前,学院公共机房内使用的都是联想品牌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都带有还原卡(硬盘保护系统),里面可以实现网络同传功能。在一个机房内只要做好一台母机,把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安装并测试完成,然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自带的网络同传功能,将母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毫无保留地复制到同一局域网(如一个机房)内的其他电脑(要和母机型号相同)上,从而为机房管理员节约大量安装软件的时间。

4.2.2利用还原卡保护计算机系统。现在几乎所有机房用电脑都自带还原卡,可以通过将每台学生用机系统盘或者其他硬盘分区设置为每次开机还原,这样一旦重新启动计算机,它就会恢复到原始安装的正常状态,从而避免系统故障的发生。另外,利用还原卡,还可以实现CMOS参数保护和恢复、远程唤醒、远程关机与重启、自动分配IP地址和主机名等,提高对机房内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管理效率。

4.2.3使用Ghost工具恢复系统数据。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安装完成并测试无误后,最好通过Ghost工具对计算机中所有数据进行备份,把备份好的文件存储在一个隐藏的分区内,可以防止学生误删除或者修改操作。系统进行Ghost之后,为避免由于软件原因无法启动系统,制作一个U盘系统启动盘,既方面携带,又便于操作,它是所有公共机房管理员必备的得力助手。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就可以用Ghost软件对硬盘进行拷贝,从而快速实现系统的安装和恢复。

4.2.4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计算机病毒在公共机房维护过程中是个不容小觑的因素。一旦机房内某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很可能传染到同一个机房内的其他计算机上,造成机房内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严重者会导致整个校园网陷入瘫痪状态。所以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定期对病毒库进行更新,可以防止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感染来自网络或者移动存储设备上的病毒,从而保证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系统的正常运作。

5.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高职院校的公共机房承担大量实践教学任务,保障公共机房的正常运作,提高公共机房的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使公共机房的管理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6],如《公共机房管理制度》、《公共机房设备管理规定》、《公共机房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公共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上机操作制度》等,并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公共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从而使公共机房的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当然,制度制定好以后,公共机房管理员必须严格遵守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对公共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公共机房内上课的教师或是上机操作的学生也要认真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并认真填写公共机房使用记录和实验实训教学记录等材料。

6.结束语

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繁琐又不断重复的工作,出现的问题是未知的。公共机房的管理员只有在探索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做好软硬件设备的维护,搞好师生关系,让公共机房以更好的状态服务教学。公共机房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公共机房的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同时为学院实践教学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娜.高校院系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3):92-93.

[2]杨红和.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5-68.

[3]刘丹,马同伟,孙冬.计算机机房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65-67.

[4]李香英.浅谈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J].农业网络信息,2009(4):146-147.

硬件工程师转正总结范文6

1.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的重要性

信息化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会使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信息化办公当然也不例外,而承担这个重要的使命的是高职院校的公共机房。

公共机房作为高职院校内进行教育教学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它承担着各种教学实践课程、考试、培训、开放等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基地[1]。那么,保证公共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转、公共机房教学井然有序、机房内教学实践环境的舒适自然、公共机房的无安全隐患等工作就成了公共机房管理的重中之重。

2.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师生与管理员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公共机房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实践指导课教师和学生。一般情况下,公共机房管理员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就所使用机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这样就导致管理员对公共机房内设备运行状况不了解,出现问题因未及时反馈,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影响其他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2公共机房的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所有场所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共机房而言,也不例外。影响公共机房安全的因素[2]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电安全。公共机房内的电源线路错综复杂,机房内又有计算机、交换机、投影仪、稳压器、空调等众多设备,电路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是防盗安全。公共机房内的设备众多,价格很昂贵,一旦被人为破坏和偷盗,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是系统安全。公共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师生实践教学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所以对于公共机房管理员而言,保证公共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的系统安全是工作的重点。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方面的因素有两种情况:一是硬件物理损坏,如硬盘出现坏道、内存条松动、电源故障等;二是软件系统的程序错误,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故障。

2.3公共机房的环境问题

对计算机设备来说,它们最怕的是灰尘,过多的灰尘会造成计算机硬件的损坏,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公共机房环境的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共机房的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的高低。

2.4公共机房的管理员问题

管理公共机房的主要执行者和实施者是公共机房管理员。在对公共机房具体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员对自身岗位的责任感及所具备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公共机房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3.解决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在管理中问题的方法

3.1师生积极沟通和及时交流

为了保证公共机房内设备完好,不影响其他教师和学生在该机房内开展实践课教学和操作,提高机房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公共机房管理员都要及时与任课教师和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在册,并尽快解决。同时,公共机房管理员要认真指导教师填写公共机房使用记录本和实验实训教学记录表等材料,并配合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设备,学会爱护计算机,保护好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3.2机房安全问题防范

一是用电安全方面。在公共机房内要配备相应要求的稳压电源,每天还要及时关闭机房内的电源总闸,每周定期检查电路线路,并做好用电安全记录,以确保公共机房内所有设备的用电安全。

二是防盗安全方面。为防止人为破坏和偷盗行为,在机房内部还应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实时对机房内的动态进行监控。同时,公共机房管理员要经常检查机房的门窗有无正常关闭、反锁、损坏等安全隐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安全检查记录,以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

三是系统安全。针对硬件故障,导致无法正常启动计算机系统的,一旦找到故障原因,立即解决,如无法解决的应及时上报到设备管理科,尽快进行维修,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对于软件系统故障,可以采用Ghost工具进行系统还原[3]。另外,为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要在公共机房的每台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以更新病毒库。对计算机定期杀毒,可以减少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

3.3清洁机房环境

除尘是解决公共机房环境问题的根本。同时,对于在公共机房内上课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营造清洁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至关重要。所以,公共机房管理员要定期安排学生打扫机房内环境卫生和清洁设备。

3.4提高机房管理员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机房管理员的管理技能和水平,学院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机房管理员的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除了正常的考核外,还可以增加对公共机房管理员的培训、学习机会,也可以开展一些机房管理员之间工作经验的交流会等。

4.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内软硬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4.1硬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硬件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设备。对于计算机而言,为了延长计算机各硬件的使用期限和使用寿命,以更好的状态服务于教学,那么公共机房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对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

4.1.1定期检测维修设备。

作为公共机房的管理员,对于公共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设备,要定期检查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特别是主机箱内部,检查内存条有没有松动、风扇转速是否过小、信号连接线有没有松动、显卡是否过热等情况,并做好详细的硬件检查维护记录,以备查看。

4.1.2常见硬件的维护

4.1.2.1主板的维护。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最大的天敌就是灰尘。

计算机用的时间久,都会在主板上残留大量灰尘。如果不经常进行清理,就会使主机出现找不到鼠标键盘、反复重启、死机、开机发出警报等情况。所以要对主板进行及时清洁,以减少上述故障的发生。

4.1.2.2硬盘的维护。对于硬盘的维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控制好硬盘使用温度和使用时间。尽量让整个机箱内部产生对流通风,以控制硬盘温度不要过高。另外,正确使用硬盘的时间最好不要连续超过10个小时,维持在8个小时左右最好。

二是硬盘在工作时不要突然关机。因为正在工作中的硬盘转速每分钟达7200转左右,如果突然关机,则对硬盘的损伤是非常大的。

三是不要让硬盘靠近很强的磁场,如音箱、电台、手机等,以免造成硬盘记录的数据被磁化而出现错误。

四是尽量让主机箱和硬盘在平稳的环境下工作,太大的震动会导致硬盘磁头组件碰到盘片上,引起硬盘读写头划破盘片表面,破坏硬盘中的数据,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硬盘无法使用。

五是定期对硬盘进行清理和碎片整理,以提高硬盘的存储性能。

4.1.2.3CPU的维护。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其重要性如同人的大脑一样,因此对于CPU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4]。CPU的维护重在散热,温度过高易导致CPU内部线路发生电子迁移,使电脑经常性死机,CPU的寿命随之缩短,而且高电压容易烧毁CPU。所以最好选择底层比较厚的散热片,这样有利于储热,从而易于CPU风扇主动散热。对CPU风扇也可以加点缝纫机油和凡士林,然后用铝胶带粘好,从而使风扇更好地运转以便CPU散热。另外,平时要注意对CPU进行除尘,以防止灰尘过多造成短路烧坏CPU。

4.1.2.4显示器的维护。对于显示器而言,他是计算机所有部件中使用寿命最长、性能最稳定的硬件之一,但在机房管理的工作中也要做好对显示器的维护,才能更好地延长的它的使用寿命。一是要注意防潮,机房内湿度不要太大,要经常对机房进行通风;二是注意避免强光照射,可以在机房内安装遮阳效果比较好的窗帘;三是防止灰尘进入,学会定期对显示器进行除尘。

4.1.2.5鼠标、键盘的维护。鼠标和键盘是机房内的易耗品,使用频率也是最高的,要定期对鼠标和键盘进行清洁才可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4.1.3保证良好的使用环境。公共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硬件设备,都需要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所以一定要保持公共机房的干净整洁。一方面要求在机房内上课学生穿鞋套才能进入,防止大量灰尘带到机房内,另一方面定期对公共机房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洁必不缺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4.1.4建立一对一人机使用模式。为保证机房内所有计算机硬件的完好,公共机房管理员可以对机房内每一台计算机进行编号,让在机房内上课的所有学生认真填写《公共机房座位号表》,固定座位,责任到人。每个学生一学期只能使用这一台计算机,除非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才能申请更换到其他计算机。这样一旦发现某台计算机设备硬件出现故障,只要找到坐在该座位号上的学生即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保护自己所用计算机的意识。

4.2软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公共机房内的软件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设备中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而日常对公共机房的软件的维护主要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维护,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5]。

4.2.1网络同传功能完成多台计算机系统安装。目前,学院公共机房内使用的都是联想品牌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都带有还原卡(硬盘保护系统),里面可以实现网络同传功能。在一个机房内只要做好一台母机,把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安装并测试完成,然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自带的网络同传功能,将母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毫无保留地复制到同一局域网(如一个机房)内的其他电脑(要和母机型号相同)上,从而为机房管理员节约大量安装软件的时间。

4.2.2利用还原卡保护计算机系统。现在几乎所有机房用电脑都自带还原卡,可以通过将每台学生用机系统盘或者其他硬盘分区设置为每次开机还原,这样一旦重新启动计算机,它就会恢复到原始安装的正常状态,从而避免系统故障的发生。另外,利用还原卡,还可以实现CMOS参数保护和恢复、远程唤醒、远程关机与重启、自动分配IP地址和主机名等,提高对机房内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管理效率。

4.2.3使用Ghost工具恢复系统数据。公共机房内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安装完成并测试无误后,最好通过Ghost工具对计算机中所有数据进行备份,把备份好的文件存储在一个隐藏的分区内,可以防止学生误删除或者修改操作。系统进行Ghost之后,为避免由于软件原因无法启动系统,制作一个U盘系统启动盘,既方面携带,又便于操作,它是所有公共机房管理员必备的得力助手。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就可以用Ghost软件对硬盘进行拷贝,从而快速实现系统的安装和恢复。

4.2.4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计算机病毒在公共机房维护过程中是个不容小觑的因素。一旦机房内某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很可能传染到同一个机房内的其他计算机上,造成机房内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严重者会导致整个校园网陷入瘫痪状态。所以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定期对病毒库进行更新,可以防止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感染来自网络或者移动存储设备上的病毒,从而保证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系统的正常运作。

5.高职院校公共机房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高职院校的公共机房承担大量实践教学任务,保障公共机房的正常运作,提高公共机房的使用率和设备完好率,使公共机房的管理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6],如《公共机房管理制度》、《公共机房设备管理规定》、《公共机房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公共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上机操作制度》等,并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公共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从而使公共机房的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当然,制度制定好以后,公共机房管理员必须严格遵守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对公共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公共机房内上课的教师或是上机操作的学生也要认真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并认真填写公共机房使用记录和实验实训教学记录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