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案范例6篇

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1

实验方案1:如图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案教材中实验所用的器材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带有量角器的光屏,其中一个光屏与一个小平而镜垂直,另一个光屏可以绕着ON的对称轴转动,并且与平面镜垂直,用一个激光笔作为光源如(图1)所示。将平面镜M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A、B两个部分组成,且可沿接缝ON折叠,使一束光线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从硬纸板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测量对应的入射角与反射角,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还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吗?从而得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三者在同平面内。

用这样的演示实验装置,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用激光笔沿光屏射到平而镜上,观察在光屏上留下的轨迹,实际上是用光屏上的反射点的集合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简便易行,教学过程容易就地取材,进行实验探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使用激光笔时不稳定,想要观察一个稳定的反射现象需要调查整较长时间,另外科学的严谨性也值得商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现我们只在后侧研究,就得出结论时是不科学的,但当转到前方,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使不在同一平面也可以看到B板上有光线存在。这在教学过程我们是不能回避的,我们要么和学生分析形成原因在光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束光线,有一定的粗细,当然我们也可以改进们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2:如右(图2)所示,1是平面镜,2是编织毛衣用的竹针(表示法线,用铁架台固定竹针与镜面垂直),3是激光笔,4和5是缝衣用棉线。制作时,可用铅笔刀小心地在竹针的尖端横划一道刻痕,把棉线牢固地系在竹针刻痕处。学生通过前面已经认识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一一对应的,让学生用棉线、竹针、激光笔代替,并让棉线从激光笔中引出,用竹针将棉线固定,光沿着棉线射向平面镜,另一位同学在另一侧寻找,直到棉线将光路显示出来为止,记录此时棉线位置,我们研究棉线的位置关系即为光线的位置关系。

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无法保持光线长时间存在,无法直接研究,我们需要记录光线所在的位置,我们只需要让光线与棉线重合时,本实验装置的巧妙之处是用棉线寻找反射光线,向学生在展示空间立体,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寻找,学生会有找到光线的瞬间都有惊乎的表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设计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实验方案3:在圆形烧瓶缸中放入水和少量牛奶搅拌均匀如图3所示。水是透明物质,光在水中传播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要掺入少量光反射效果较好的白色牛奶。牛奶不要过多,否则不易于观察光线固定激光笔于划槽之上,让激光射入缸底一点。引出法线,在划槽上用自行车车条代替法线,放置于入射点上方。在旋转过程中让各个方向的同学都可以看到在旋转过程中三条线之间位置的变化,其中在某一个角度三条线“重合”,这一现象证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在玻璃缸表而画上量角器,让入射光线的入射点射到原点,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观察反射角的大小变化和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样可以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本实验方案与方案件2相比较而言,学生理解过程更容易接受,采用方案1中方法将光线在一个空间中显示出来,给学生一个空间立体感,突破板面的缺陷,直接研究所看到的光线,此方法的确是一个创新的思想,但本实验只能作为演示的实验非常合适,并不能作为学生作为实验探究的设计,而且此方法实验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有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现象。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能叙述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5)能举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例.

能力目标

由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灌输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正确理解是本节的关键,对于透镜的学习,照像机和幻灯机,放大镜的理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本列举了各种光的折射的实例,对这些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有很大的作用.本节中介绍了在折射中光同样具有可逆性.

教法建议

本节是在第五章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光学的有关知识,又是第六章光的折射的基础,所以本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注意在本节的讲授中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上,要结合实验对比使学生明白“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这一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不但要传授科学的定理、定律,还要传授这些定理、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因此,讲一点相关的物理学史的内容,也是符合目前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措施之一.

教学设计示例

1.引入课题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如果光射到的是不透明物体的交界面,那么另一部分光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光是射到某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比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者玻璃中,另一部分光就要进入水中或者玻璃中传播.在引入课题中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方案一:向学生演示动画,使学生明白光斜入射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不仅仅会发生反射,还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方案二:演示各种有趣的光的折射现象,例如内画壶、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等等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定义的讲解

课堂小实验一: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十分普遍,请学生们透过玻璃砖看自己的手指,并注意调换观察的角度,看一下,发生了什么现象?也可以用铅笔,或其它物品代替手指进行观察.

实验结论:视线越斜,错位越显著,如果视线垂直于玻璃砖的侧面则没有发生错位.

课堂小实验二:将一枚硬币放进水中,让学生观察硬币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硬币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课堂小实验三:准备一个比较深的大鱼缸,里面放入几条鱼,让学生伸手抓鱼,并让学生谈一下感受.

实验结论:鱼的实际位置比看上去的深.

由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二)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先介绍教材图6-2所示实验仪器,然后让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照实验讲解哪些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哪些角是入射角、折射角,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反射光线略作说明.

图6-l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考虑以下问题

A.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C.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与折射角发生什么变化.

D.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还是远离法线,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特点.

E.让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请学生回答以上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写出板书.

(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的讲授

向学生发问:如果把光源放到水中,让光线逆着折射的方向射入空气中,会看到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回答是否与实验事实相符.

(四)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用动画演示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3.教学总结

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和它的初步规律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不要进行定量的分析,但可以稍加介绍.注意实验教学在本节讲授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光的折射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演示激光束(或太阳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备注】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3

关键词:物理教学 “偏见” 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际中,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与认识有各种各样的“偏见”,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偏见一:每一堂课都应该使用探究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但并非是唯一的方式。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时,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只要求学生掌握某个结论,那么讲授法也许就能达到目的。例如,在学完欧姆定律后,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通过画电路图直接讲授,引导学生掌握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规律;如果必须要学生了解过程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概念、规律等,那么,教师需要设计一个“探究过程”。例如,对《熔点与沸点》的科学探究,通过加热碎冰及加热水的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初步认识到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如果是了解性知识,教学方法就应力求灵活生动。例如,对《能源与社会》的学习,可以采用举办小型报告会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能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在了解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的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辨证地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总之,具体选择那种教学方法或哪几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关键看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偏见二:教师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

不少教师以为,要体现课改理念,教师就不能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由学生自己经过“探究”来得到答案。其实,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来获取所有的知识。例如,对《摩擦力》的学习,在各种猜想均列出之后,然后确定两个猜想让大家在课堂内进行实验探讨。对此,教师可以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并不是看起来那样简单,其产生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在初中阶段,我们只对课本上安排的两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探究活动需要以花费较多的时间为代价,这也是大多数教师热衷于讲授的原因之一,因为讲授式的教学,可最快捷地将重要事实、概念和相关的思路呈现给学生,其教学效率有时是很高的。

偏见三:应该尽量让学生自由探究

学生对任意一个课题自由地或自发地进行探究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种可能性通常不是太大的,不是所有的自由探究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通过设置适当的活动与任务,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对物理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态度。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我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

1.阅读教材

了解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和反射面7个概念。

2.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2)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排列关系。

(3)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4)归纳实验结论。

3.问题与反思

(1)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是研究那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什么关系?

(2)在光的反射定律的描述中,为什么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对“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这条结论,你有什么看法?

(4)定律中如果不研究三线共面,会有什么影响?

(5)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与反射面是什么关系?

(6)法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一条线,在实验探究中为什么要引入法线?

(7)你还有什么问题和发现?

在以上设计中,学生思维越活跃,学习兴趣越浓厚。问题与反思的设计是开放性的,教师组织学生论答,其结论也应该是开放的,学生的论答只要科学合理,就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让其承担更多的责任,最终学会自主进行探索。

偏见四:只要将学生分成小组,他们就在进行合作学习

目前,很多教师已经非常关注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有些活动设计只是关注了活动形式,而没有明确的目标,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因此,有关学生活动的设计,应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频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和本质,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家工作的方法和过程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不能只注重形式却丢掉了内涵。

偏见五: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

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物理学概念和规律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探究能力的发展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物理学的一项明确目标。在许多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探究能力对物理学某些概念、规律的理解,但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学习的具体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学习内容孤立进行,只能基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探究未知事物。因此,教学应力图把知识的传授与探究的过程结合起来,教师必须做到在物理学概念、规律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两者之间保持合理平衡。

偏见六: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应教什么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4

1. 新教材知识结构的革新

新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分层次教学,提出的问题常常具有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发展空间。新教材切入点通常从生活、日常所见所闻讲起,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新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

我国的传统教学注重问题的唯一性,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不上教材,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不讲,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考试不考。久而久之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而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新教材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问题,设置了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新教材体现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加了若干探究试验和研究性学习,防止过去那种重结果、轻过程的物理教学,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遵照新课标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和严密性,以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例如,关于光的反射定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和试验了解光的反射特征”,按照要求,本书强调了探究活动,而对于反射规律的表述则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种表述没有提及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共面,也没有提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因而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但这种处理符合课程标准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教学要求。

由于没有说这种表述就是“反射定律”,所以科学上是没有错误的。不但没有错误,这样处理抓住了光在反射时最明显的特征,学生很好理解记忆,免去了对八年级学生较为苦难的“共面”及常被遗漏的“分居”,使他们可以更多地专注于探究过程,这种处理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典型体现。

2. 新教材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的基础性

与以前各版本教材相比,几乎每章、每节都删去了过多细节,大多都只保留了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许多教师甚至感到不适应。然而,这绝不是编者的突发奇想,他恰恰反映了物理科学和物理学习的特点。今天的物理学,体系十分庞大,内容十分丰富,分支学科越来越多,专业性越来越强。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学会物理学科全部知识,因此物理学习的内容,相对于物理学科的丰富内容而言,总是其中的一些比较基本、应用比较广泛、在不同领域反复出现的内容。这就是物理学习的特点:知识的基础性。

物理学习内容的基础性,不单是由于物理科学的庞大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也符合物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简单原则一直是人们创建普遍性程度越来越高的科学理论的向导。爱因斯坦认为:“一个理论的前提越简单,它所关联的不同事物就越多,它的应用就越广,它给人的影响就越深刻。”可见,物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在逻辑上有一种对自身的浓缩作用,它把广泛的内容浓缩为较少的基础性内容,用较少的基础性内容来覆盖广阔领域。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5

关键词:课堂设计;实验探究;问题情境

笔者参加了一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观摩教研活动,聆听了某所学校一位物理教师讲授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折射》教研课,有所感触,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引发一些思考,以求教于同仁.

这节课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教师播放视频:夏天,小明来到湖边,湖边竖立一块标志牌,上面写着:湖水很深,请不要在此游泳.但小明看湖水不深,再加上天气实在炎热,就脱衣下水,结果引发危险,在路人帮助下才得以解困.

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入新课:为什么湖水看起来比较浅而实际却很深呢?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教师要求学生猜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什么?画出所猜想光的传播路.学生交流猜想结果并展示所画光的传播路径.

教师播放实验探究活动视频:让一束激光斜射到一块玻璃砖上,引导学生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传播路径,要求学生把看到的现象画出来并交流展示.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光的折射现象概念.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思考:光的折射现象遵循哪些规律?对照光的反射定律,教师选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

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实验器材,按教师所投影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学生操作步骤如下:

1.将白纸平铺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并在白纸上沿玻璃砖上下表面画出平行线,画出任意一条入射光线AB到玻璃砖.

2.在玻璃前方A、B处各插一根大头针,眼睛在玻璃后方透过玻璃砖观察,当看到B恰好能挡住A时,在玻璃砖后方与眼睛之间再放置一大头针C,调整C的位置,在C恰好能挡住A、B时,固定C的位置.

3.用同样的方法在玻璃砖的后方一侧再插上大头针D,使D能同时挡住C和A、B,记下D、C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DC引直线与玻璃砖后表面相交于E,过AB引直线与玻璃砖前表面相交于F,连接EF,并对比光的反射定律,思考入射光在进入玻璃砖时将满足哪些规律?

学生在此实验基础上完成关于光的折射规律内容相关填空,之后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湖水看起来变浅之谜,从而完成课堂教学.

针对本节课堂教学设计笔者进行了点滴思考.

一、情境与目标

教师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视频引入新课,但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却不能与后面的实验探究活动视频紧密相联,学生的思维不能从教师课堂教学开始时所设置的物理情境很自然地过渡到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的物理模型,学生思维存在障碍,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与教学设计的目标两张皮、相脱节的现象.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师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是:情境设置-引发思考-实验探究-实验结论-回归情境.课堂教学开始时的物理情境创设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科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对相关物理现象的思考,对后面的课堂教学起着重要铺垫作用.但教师的物理情境设置应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通过对物理情境的分析,能快速引出所要探究的问题,到达教师所需要的实验探究目的中.

本节课的情境设置可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引入新课:将一束光斜射至空烧杯的底部O点(做个标记),然后向烧杯中加水,观察到光斑移动,很自然引入光的折射概念.教师接着提出问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的折射规律又如何?让学生对照光的反射定律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各自的猜想,展示所画的模型图,为实验探究的内容打下伏笔,达到情境设置预期的目标.

二、情境与问题

在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大头针、玻璃砖、白纸、水平木板等器材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学生在实验时,仅是按照教师所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规定的动作中完成相关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完全不知,学生不知道这些步骤设计的作用,最后在教师的演示和引导中才知道其意义.但在实验活动中,学生物理思维活动完全被禁锢,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失去了实验探究活动的意义.

问题是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需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解决问题、寻求问题答案是实验探究活动目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解决的步骤,充分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过程,知道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尽可能采用不同方法与途径解决问题,让学生尽情享受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其中获得成长,这是实验探究活动真正的内涵之一.

本节课重点是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实验前,让各小组根据实验器材(玻璃砖、激光笔、白纸、水平木板、刻度尺、铅笔),依据实验猜想,对照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活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让每个小组成员充分了解每个设计步骤的作用及其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小组间交流汇报,讨论方案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优化方案设计,进行实验操作活动,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

三、情境与过程

在本节课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的实验过程设计并不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存在缺陷,不能通过此实验探究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在实验探究活动后让学生通过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内容猜想其答案,充实完善光的折射规律内容.

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围绕所探究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探究过程,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总结出完整的实验探究结论.

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实验器材的选择若选用激光笔来代替大头针可能较好,让激光笔发出的光贴着白纸斜射到玻璃砖上,这样能让学生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易于建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和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的光路模型,通过分析光路图就能得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结论;同时通过让水平木板上白纸向上弯折或向下弯折白纸上就看不到折射光线的现象,也让学生易于总结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结论.通过这样的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过程设计,最后总结得出的实验结论才完整.

四、情境与评价

由于本节课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是学生按照教师所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个环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只能是学生的规定动作完成质量如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很重要的科学素养没有在同学间、师生间沟通与合作、交流与评价中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没有在评价中得到激励和发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知识仅是载体,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物理思维、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各方面能力才是物理教学的真谛,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有利于促M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因此,本节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应让学生充分经历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从光的折射规律内容的猜想,到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操作、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实验结论的总结等都应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此时应通过小组间、同学间、师生间的适时交流与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观点、创新实验设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顺利完成实验.

物理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探究性实验的物理情境创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设计,使物理情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根据情境能引出探究问题,自主进行知识探究活动,教师通过适时的教学评价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促进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光的反射教案范文6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有些树树干里面大部分都空了,可是整个树木仍旧枝叶繁茂。但是有一农民因为金钱松的树叶遮挡了阳光以致无法让自家的毛竹顺利生长,一气之下,无情地将十几棵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砍伤。因为害怕东窗事发,颇有心计地偷偷将金钱松根部树皮砍了一圈从而导致金钱松死亡。此后,该农民因犯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而被判刑并处罚金。那么,你明白树为什么怕伤皮呢?上例教学,教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还原为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悟知识、体验愉悦,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巧设悬疑———注重问题设计的探究性

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因此“,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可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有位科学老师在讲述“光的折射”时,进行如下问题设计:(1)如上图所示,当光从空气中倾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球平面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怎样?(2)当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半圆形玻璃球的平面(也就是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i=0°)时,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怎么样?(3)当光从空气中倾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球的平面时,填写下面的表格:总结: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介质时,折射角(填“>“”<”或“=”)入射角。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4)当光从半圆形玻璃球倾斜射入空气中时,填写如下表格:学生归纳总结:①当光从玻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②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5)从上面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的折射路线是(“可逆”或“不可逆”)的。上述问题的教学中,该教师始终让学生亲自参与问题的体验探究并因势利导,层层设问,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三、循序渐进———体现问题设计的梯次性

一个有经验的科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会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做到循序渐进,有梯度、分层次地推进课堂教学,让不同学生都能学有所想、学有所答、学有所获,让其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分享成功的喜悦。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设计了如下问题:(1)如右图,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充分混合,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m2(“>、=、<”),其原因为。(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可直接用作气体燃料。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1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②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3)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g。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比值可能为或。(4)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的探究过程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甲组同学:称取24.00g样品,加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洗涤、干燥,共得到白色沉淀20.00g。方案二:乙组同学:称取24.00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直到反应停止,共收集到8.80g二氧化碳。请你任选一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帮助他们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上述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适宜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学有所得,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循线追踪———关注问题设计的生成性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既要精于预设,更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关注教学中的生成性。例如,有位教师在上“燃烧与灭火”这节课时,在学生已经掌握灭火的诸多方法后,为了进一步引导大家分析灭火的原理,进行如下教学: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但你们知道其中的原理吗?”学生A“:是因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是真正原因)师:你们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学生B:“烧水时燃烧的煤火为什么吹不灭”?学生C“:吹灭和用书煽灭原理一样。”同学D:“如果一样,为什么蜡烛一吹就灭,而森林着火时,风越大燃烧越旺?”师(故作惊讶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E“:人吹出来的气流把火的热量带走了。”。师(很欣喜地)“:带走了热量,为什么就会熄灭?”同学F:“老师,我找到了答案———蜡烛燃烧时温度低,风一吹,温度就降到着火点以下,蜡烛就灭;森林着火时温度高,风虽能带走热量,但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却还补充了大量的氧气,反而使燃烧更旺。”上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并不是简单地将其撇在一边,而是以他的错误解释作为新的问题,展开了新的教学探究活动,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使学生对“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中的“温度”有了清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