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范例6篇

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范文1

>> 教育成就未来 品牌铸就辉煌 教育成就创新 用教育成就生命 创设阳光教育成就灿烂人生 教育成就人生价值 快乐教育成就优秀班级 培训提升素质?教育成就未来 生命教育成就人生精彩 细节教育成就完美人生 快乐教育成就孩子精彩人生 德国式善良教育 用尊重教育成就孩子的精彩 智慧的教育成就课堂的高效 教育成就学生美丽的心灵世界 让教育成就每一个学生 生本教育成就激情人生 让生活教育成就留守儿童的花开梦想 发展职业教育成就精彩人生 多元智能教育成就特色文化校园 以特色教育成就学校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德式教育成就德国品牌 德式教育成就德国品牌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苏芙")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主要应归功于它所拥有的一套完善合理的基础教育体系、职业培训系统以及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机制。

一百多年来,“德国制造”一直是国际市场上高品质的代名词。从德国的染料、拜耳药品、蔡斯光学仪器到西门子电器、奔驰和宝马轿车,等等,德国的品牌家喻户晓、誉满全球。能在质与量上与之比肩的工业强国少之又少。正因为德国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所以德国才能长期稳居世界出口冠军位置(2009年上半年,中国曾凭借低端产品出口把德国挤下出口冠军宝座)。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主要应归功于它所拥有的一套完善合理的基础教育体系、职业培训系统以及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机制,这其中尤其值得一书的是由德国青少年科技基金会主办的“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而这一切恰恰是正在大力推动万众创新、努力摆脱低端产品标签并致力于培养出更多“大国工匠”的中国亟需学习与借鉴的。

教育和培训体制的“双轨制”

德国为什么能久居世界工业金字塔之巅?德国成功的原因,主要应归功于德国的教育和培训体制。这个被世界多国“移植”的体制大致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是,德国有一套合理而又稳定的教育和培训体制,即人们常说的“双轨制”。这一体制既保证了德国顶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又提供了大批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技术力量。

德国的教育由各州主管,因而教育体制略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四年小学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就开始有倾向性地选择未来的职业大方向。德国的中学类型分得比较细,有高级文理中学、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综合中学。综合中学则兼顾前三类中学之长,学习期间学生可以转入其他类型的中学。但就各类学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取向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级文理中学,学制12年~13年,学生毕业后直接攻读大学,未来自然成为德国的顶级人才。但这部分学生只占到每年中学毕业生总人数的30%左右。另一类则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学,学制5年~6年,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高等专科学校或专科学校,经过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成为德国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他们是德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德国产品高质量的保证。

这种教学体制有两大优点:其一,可以避免学校、家长和学生不顾现实条件和社会需求,全都一门心思地奔大学,误以为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才有前途可言。结果是部分大学生学非所用,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如果这部分人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会成为不稳定因素,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其二,提前选择职业学校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等于提前接触并熟悉他们未来的职业。当然,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职业培训时间只占学时的四分之一。这样一来,学生就兼备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毕业后可以较快地熟悉他们所学的行业技能,顺利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四年基础教学之后德国青少年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一锤定音”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继续深造。德国政界和学术界都不乏未读大学而走上成功之路的例子。

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产物

第二大特点是,这种教育和培训体制是德国全社会通力合作的产物。这种体制之所以能出现在德国,并在那里开花结果,有赖于多重因素的有效结合。

首先,日尔曼民族向来有务实精神,他们重视科学技术甚于仕途升迁。鉴于这种求实理念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德国的学生家长不认为让孩子在技校就读是“无奈之举”,孩子也不觉得上技校是“无能的表现”。这就保证了各类职业学校照样有高质量的生源和积极学习的好风气。

其次,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德国人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职业培训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德国产品的信誉和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德国全社会联手推进职业教育。德国《职业培训法》规定,不仅联邦政府每年要为职业教育拨出大笔专款,大中型企业也要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培训岗位和部分资金支持。因为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必须到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培训期间,企业除安排学生食宿外,还要给实习生支付适当的报酬。在法律制度完善的德国,企业所提供的此类职业培训也同样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职业培训法》就规定,职业教育要接受各自行业协会的监管。此外,在报酬问题上行业工会也拥有发言权。

正因为各方管理到位,所以德国的教育支出虽略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但德国具有高中学历以上的人口比例却高出该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为国家搜罗人才

第三个大特点是,德国拥有一套激励青少年踊跃参与技术探索与创新活动的机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是德国“青少年科技基金会”。基金会没有自己的资金,其活动经费主要由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和德国《明星》杂志提供――因为基金会是在该杂志前任主编亨利・南宁先生1965年的倡议下成立的。当时德国经济不景气,尤其是科技发展缓慢,而同时期苏联的科技却在快速提升。这使许多德国人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南宁先生虽然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国家领导人,但却清醒地意识到,国家要想发展必须有扎实的技术基础,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同时,人才的培养又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南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为国家搜罗人才”。

自1965年以来,德国每年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比赛活动,全国性的活动由大企业牵头。50年来,参赛人数不断增加,参赛项目不断扩展。比赛内容涵盖环境技术、生物、化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数学与信息学、物理、技术创新等七大领域。1966年举办第一届全国比赛时只有244项成果参赛;而2014年参赛成果已多达1.2万项。

这个原由民间发起的活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除州一级政府授予州级赛事获奖人奖金或实物奖励之外,德意志联邦研究会也设立了专业大奖。对特别优秀的科研成果,联邦政府还会给获胜者颁发“总统奖”或“总理奖”。这充分说明德国今天的成功是德国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鼓励创新的结果。

50年来,这项活动成绩斐然,已经为德国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例如被誉为“德国的比尔・盖茨”的安德里亚斯・冯・贝希托尔斯海姆就是这个活动的早期参与者。现在,他是德国信息领域的领军人物。再如,荣获“莱布尼茨物理奖”的吉赛拉・安东教授也是从在学校参加物理赛事开始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设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总协调人、德国学者安德里亚斯・施莱歇尔先生同样曾是德国“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的获奖者。多年前,年仅15岁的拉德齐恩斯基突发奇想,想对火车车厢里菌体滋生的情况进行一番探究,于是他登上火车,开始了奇特的“科研”之旅。这次尝试成就了他的职业生涯,此后,他一直从事细菌研究,并创立了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目前该公司正致力于推广生物燃料技术。无数事例证明,“青少年科技成果比赛”对于激发青少年的探索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大有裨益。

德国教育范文2

中学:德国的中学分为Gmnasium、Realschule、Hauptschule三类。

Gmnasium

Gmnasium的教育是 5至 13年级(从小学 4年级接着算),即 Gmnasium的学制

专旨是9年。1至 10年级属义务教育,11至 13年级属自愿教育。如果你准备将来上大学你就得读完Gmnasium的13年级,出此之外,还必须通过Abitur考试。

Hauptschule

HpuPtschule职业前预备教育,一般为S年学制,读完Hauptschul的9年级

就可以直接升入职业学校(Berufsschule,为时 3年),Berufsschule周课时为 8到 12小时,余下时间到企业实习。也可以读10年级的Hauptschule,10年级毕业后的学历与Realschule〔实验中学〕同等。

Realschule

Realschule 的教育介于Gymnasium与 Haupotschule之间。Realschule 10年级

毕业就可以进入Berufsfachschule(职业专门学校)读书。也可以在Realschule读12年级,通过考试进入 Fachhochschule(专业高等学校)就读。如果 Realschule的学生欲进入大学,那么,他就必须读完Realschule的12年级,然后再转入Gymnasium读完13年级,同时要通过Abitur。

Gymnasium

Gymnasium在七十年代被纳入中学教育体系。Gymnasium的办学宗旨是将Gymnasium、Hauptschule R Realschule三类学校的教育特色融为一体。因此,它的

课程分为 Grundkurs(基本课程)和 Leistungskurs两种。前者来说是同年级的学生不论学习程度的高低共同在一起上课;后者是以学生学习程度分别教学。

oymnasum的学习年限分为两个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由 5至 10年级或 7至 10年级

2.自愿教育阶段――一最高可以到 13 年级。13 年级毕业学生的学历同等于

Gymnasium的毕业学生。

Fachschule

Fachschule一般招收有工作经验或受过职业培训的学生。其学制一般为 3年,毕业要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以取得“ Meister(师傅)”资格。

Fachhochschule

进入 Fachhochschule的学生许要有 12年的学习背景。

Fachhochschul和大学的区别:

1.修业时间短,而且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

2.课程安排紧,选课自由少;

3.注重实行和未来的就业需要

4.毕业文凭虽然也是Diplom,但比大学颁发的Diplom低一等级(我国承认与大学同等学历)

大学

大学的申请人必须读完13年级,同时,通过Abitur。一般来说,Abitur的通过者都可以申请到大学,可部分大学的科系要求申请人有较好的成绩,因为这些科系因申请者较多、科系成本高而设有招生名额。而这些学科一般为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或高薪职业专业。如牙医、兽医、医学、药学、生物学、心理学、营养科学等。

德国大学没有学士学位,其起点学位就是硕士穴位。也有的大学的科系不颁发硕士学位,学生自己参加国家组织的考试取得结业资格。

德国的硕士学位有两类:Magister和Diplom

1.Magister――文、史、哲科系的硕士学位,其特点是必须修一个主系和两个辅

系,也可以修两个主系或两个辅系。同时,还得通过拉丁文考试;

二.Diplom――理、工、医、农、经济、商业科系的硕士学位外。

政治、社会、教育等学科的硕士学位可以是Magister,也可以是Diplom。

德国教育范文3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 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

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和德国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合作举办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在学习过程中,我对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德国的职业与技术教育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而“双元制”模式被誉为该秘密武器的“发射机关”所在。先来谈谈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

(一)德国教育体系。

1.初级教育: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第一阶级教育。

3.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教育。其中第二阶段I级教育基本上是普通中等教育,相当于我国初中;II级则包括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相当于我国高中。第二阶段教育也属于义务教育。

(1)第二阶段I级教育。在德国有四类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法中学和总体中学。获得文法中学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就取得了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资格,因而完全中学毕业证书又被称为“大学成熟证书”。

(2)第二阶段II级教育中具有同等学历者,如职业或专科完全中学的毕业生,也具有上大学的资格。

4.高等教育:第三阶段教育。

(1)大学。这里指的大学,在德国常称为学术型大学或科学型大学(综合大学),大学入学条件为“大学成熟证书”。

(2)应用技术大学。技术应用型大学,学习内容偏重实践,学制较短。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意指青少年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三)主要机构的职责与义务。

这些机构主要负责法律、管理、经费及考核方面要求。

1.联邦教育和科学研究部。它在职业教育问题上起着综合与协调作用,体现在:主管联邦职业教育法的修改工作,并对其拥有解释权;监督该法的执行情况;负责制定职业教育的重大和具有原则性的政策;主管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负责颁发职业继续教育条例和实训教师有关教育学资格条例;资助职业教育中“受歧视者”和“尖子生”;资助职业教育的模块试验和研究计划。

2.联邦经济部及其他业务部。它主要负责对有关培训职业的承认和废除,除农业、司法、卫生职业分由联邦粮食、农村部、司法和卫生部等部门负责外,其他大部分手工业和工商业飞培训职业均由经济部负责。无论是承认还是废除某个培训职业,事先必须征求联邦教科部的同意,否则也不能生效。由经济部和其他业务部通过法律的形式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条例,目的是统一这个行业的培训内容、规格、要求、做法,实训教师的资格,组织培训的原则,注意事项和培训结束后有关考试的一系列规定。

3.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德国的教育事业在共性和可比性上有一个必要的起码标准。它是各州文教部长们自愿自我协调的一个工具。

4.联邦各州的职责。基本法规定各州对学校的主管权,各州通过其主管部也对其承担相应的任务。各州还要全面行使负责职业教育中一些特定的经费资助,对行会主管职业教育的过程行使法律监督权。

5.行业协会。德国的行业协会是以地区划分的,具有强制性,这些行业的任务是代表本协会成员的利益,维护和保持工商界久有的信誉传统。行业协会除必须完成促进本行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外,还承担一些国家委托的任务,职业教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德国的行业协会主要有手工业行会、工商业行会、医生行会等。行会对职业教育的职责主要有:对承担培训企业的资格认证和监督;缩短和延长培训时间;负责审查企业与学徒之间签订的培训合同;负责考核;职业教育委员会;制定规章制度;监督和咨询;仲裁委员会等。

6.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它是对全德国职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的机构。它诞生于1976年,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联邦研究职业教育的研究所”(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ildungsforschung,BBF)。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协助经济界,尤其是德国工商业行业大会,推进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该机构的费用由国家承担,其最高决策机构是领导委员会。

(四)教学内容和考试办法。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考试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与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试分为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两种,从考试形式上包括口头考试、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徒工才能毕业才能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几个突出特点

由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我们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的完善性和成功性,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推向全球的必然性,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突出特点。

(一)同生产紧密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二)企业的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三)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四)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三、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社会各界仍然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绩不好去读职业学校”。

现在有些初中的教师告诫学生,你要再不努力学习就让你去读职业学校;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了职业学校,但是家长羞于在同事面前提起,怕面子不好看。前者是文化观念的表现,后者是社会心理的反应。这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具体表现。其实,在我国有关人力资源政策中曾出台过相关建议:高级技术工人的待遇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的平均待遇。但是,这一政策建议一直没有落实过。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认为,这是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提高工人的待遇,让初中级技术工人在社会分配中的份额不断提高,让他们从事体面的、有尊严的工作。

(二)“职教管理体制须动大手术”。

目前有一个长期没能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口内部对中职、高职的管理没有理顺,中职与高职分属于两个司管理。虽然职业教育占了整个教育的半边天,但是在投入数量上仍然是一头多一头少,在行政架构的设置上仍然是一头大一头小。二是教育口与劳动口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没有理顺,教育部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管一摊,互相独立,各成体系,导致各省、各地方的教育和劳动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存在矛盾。三是教育口与行业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没有理顺,由于前几年教育体制改革,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退出了职业院校的管理,但是没有同时建立起一种让行业实际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体制,因而强行割裂了职业教育与各行各业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

上面的问题导致了严重的两大后果:第一是存在着职业教育的资源缺乏与资源分散并存,政策缺位与政出多门并存,投入不足与多头领导并存。结果是基层院校,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技校,都只得小心翼翼,怕站错线、表错态,左右为难。第二是职业院校与行业关系松散,培养的学生货不对路。表现是大批人没事干,“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动大手术。”这是俞仲文的结论。

四、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社会各界仍然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有的学生不愿意读综合性大学,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却被深深地打上了“次等教育”的烙印,很多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读职业学校,这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有关,但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孔孟之道盛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我国当今社会崇尚知识远远超出崇尚能力和技能,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发展,必须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二)抓住时机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在德国,企业承担了“双元制”职业教育70%的费用,这样做不仅使企业获得了高技能的工作人员,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企业对社会发展应该负有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据报道,我国目前各种类型的高级技术工人都出现了短缺的情况,这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可以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是高职院校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好时机。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为自己培养高级技术工人。

(三)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

教师除了要具有所学专业学士以上学位外,还应具备某一专业岗位的职业资格,专职教师还要定期下企业培训或顶岗,以更新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能。这些都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打破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跨部门的管理和协调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各方代表构成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本地的职业教育,解决资源分割、教育与市场和社会脱离的弊端。

总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闻友信,杨金梅.职业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

德国教育范文4

[关键词]英国;中国;道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43-02

一、中英两国道德教育模式

所谓道德教育模式,是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下,由一定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理论的指导,贴合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实践的要求,在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手段等多方面的具有综合形式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这种道德教育模式不仅存在于主观构想,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行为模式,为了达到道德教育目标,通过教育模式和教育活动的指引,使道德理论内化于心,随之外化于自己的实际行动。因此,把中英两国的道德教育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分析了解中英两国的道德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地学习借鉴英国道德教育中符合现代社会特点的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促进我国道德教育模式的发展。

(一)英国道德教育模式

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早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并且经济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这与它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提到英国,会与一个词汇联系在一起,便是“绅士”,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就曾提出“绅士教育”,这也影响着英国道德教育模式。英国的道德教育模式即“德目主义模式”,又称“体谅模式”。它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相处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旨在把学生培养成正直、善良、亲切、勇敢的人。“体谅模式”的最大特色是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重在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品质,使学生能够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种道德教育模式无论是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材的编写等方面都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取得了实际效果。

(二)中国高校德育教育模式

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融合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因素。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政治观念上的教育,课堂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为“整体构建德育模式”、“情感道德模式”以及“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三个方面。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称之为“知识性德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渗透在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称为“渗透性德育”;利用党团等为载体进行实践活动的形式称为“活动性德育”。

目前我国在德育教育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在这一基础上,根据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以及道德发展规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理论,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又赋有创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二、中英两国道德教育模式比较

(一)相同点

1.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在我国高校,通常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制定相应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系统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英国,同样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健康课、公民课;他们更加注重从生活上、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讨论学习为主。针对“体谅模式”的特点,英国学校利用宗教这一手段,定期开设宗教课,举办宗教活动,用宗教的知识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利用其它学科辅助德育渗透

在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之后,更加注重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强调三维目标的确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英国的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也会通过其他课程如文学课、历史课、艺术课等形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

理论离不开实践。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来达到德育的目标,这一形式具有理论依据同时又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在我国高校中,h团下属的各类社团组织经常会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例如:去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参加环保组织,宣传构建绿色校园,绿色社会的活动及各种文体活动等,都是为了让大学生在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受道德教育,身体力行,培养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使道德教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实施,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英国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同样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加慈善募捐、社会公益或环保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4.利用道德教育资源进行道德教育

大众媒体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利用网络传媒等渠道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此同时,通过博物馆、名人故居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在我国,每逢重要的节日,如国庆节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祭拜烈士等,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入团、入党,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使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英国,也有把海德公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类似这样的教育活动。

(二)不同点

1.我国重在显性的道德教育,英国重视隐性的道德教育

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经常采用的事灌输式教育方式,通常是以教师的正面教学、直接教育为主,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总以一种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道德教育,道德内化的效果不是很好,外化行动效果更是不明显,难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英国德育课程的设置偏向于客观分析、实地观察与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或采用实物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最终使道德内化。

2.我国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英国以养成道德品质为主

在中国,教师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偏向于系统的内容学习,而往往忽略了德育的渗透,相比之下英国德育模式下教师更多地强调的是通过德育来实现引导、挖掘学生道德潜在意识,从而实现受教育者个体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中国德育模式可以说是为受教育者作一个铺垫,在很大程度上都希望受教育者在成长过程中少走下坡路。而英国德育模式更多的是希望受教育者在试错、反思的过程中去接受道德教育,注重自由发展。

3.我国强调集体价值的实现,英国强调个人自由的追求

中英两国德育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但是中国德育模式更加强调个体所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的意义,而英国德育模式则更加强调个体身上所具备的自我道德建构与反思的能力与素质。例如:在中国德育模式中往往强调以大局为重,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而英国德育模式更加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在英国,自由是其文化的特征之一。所以,在英国德育模式中为了实现道德发展的目标,通常不会采用具有引导性的主流价值,而是由受教育者自己去自由x择、自我反思从而自我建构实现道德发展的目标。

三、英国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加强隐性道德教育

隐性教育可以遵循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在实践活动中将德育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根据中国德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将显性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模式,方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创建开放学习情境

学校课堂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平台,因此开放式的学习情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他们的个体意识强,更看重自己的感觉,他们厌烦教师灌输的单一价值观念和空洞的说教。在这一方面,英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必须建设具有开放性的德育模式,打破单纯的学习传授过程。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创新道德教育模式手段,使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三)多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

德国教育范文5

关键词:德国 思想政治 教育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德国都是作为欧洲强国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实国家强大的背后是德国教育的强大。诚如曾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著名元帅毛奇所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德国教育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分析、了解、研究德国的教育发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对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词源学上的考察

在对德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考察之前,有必要对德文语境下的“教育”一词,进行语言学意义上的剖析,以期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内涵。“教育”在中文语境中意思相对比较单一,但在德语中,却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词语表达,即(aus)Bildung 和Erziehung。虽然这两个词语直译都可以用中文的“教育”来表达,但是两个词语内部深层的涵义有较大的差别。一般认为,Bildung或者Ausbildung 意在知识、文化层面上的教育,并且强调教育的过程性。比如职业教育,德文中表述为berufliche Ausbildung。与此不同的是,单词Erziehung的动词形式是erziehen,这两个单词更多的是强调对教育对象的一种培养,目的是使之变得成熟、得到成长。在德语中对该词使用较多是在孩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处在文化、知识的层面上,而是更多的处在提高内在的素养的层面上。

上文所提到的“教育”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用德语表述为ideologisch- politische Erziehung,但是笔者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这一词语在德国一般仅出现在对第三帝国(Drittes Reich)、民主德国(DDR) 以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述中。从词语构成来看,ideologisch是单词Ideologie的形容词变化形式,而Ideologie的意思是指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是一种与特定的社会团体、特定的文化上相关联或者相类似的一种世界观,价值观。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部著名的著作《德意志的意识形态》,它的德语原名就叫做 Die deutsche Ideologie。Politische一词,其内涵相对单一,在此不再赘言。因此,所谓的德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ideologisch- politische Erziehung)所强调的也就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结合,是一种侧重于对教育对象的价值观、世界观进行培养的教育。

正是基于对“教育”一词在德文语境中的复杂性,在德国历史上不同阶段对于一词的使用也有差别。德意志在帝国时期以stattbürgerliche Erziehung 来表述当时所强力推行的“国民教育”,而后来的魏玛共和国时期,政府致力于推行的教育叫做“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其相对应的德文的翻译是Staat und Volk Bezugspunkte politische Bildung。与前面所有阶段不同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纳粹时期)推行的“政治教育”又重新使用了politische Erziehung,二战后的联邦德国使用 demokratische politische Bildung来表述“民主政治教育”,而与之相对的同时期的民主德国使用的是和中国类似的表述,即思想政治教育(ideologisch- politische Erziehung)。下文就讲对以上所提到的各个时期政治教育加以分析、考察。

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1.帝国(Deutsches Kaiserreich)时期的“国民教育”

1817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的国家。在这一大的制度背景下,社会的等级仍然非常明显,专制色彩浓厚。帝国政府虽然也在大力推行教育,但是当时的教育理念却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对待,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学生只是完全服从的工具,需要由教育者通过教育、教化使之成熟。因此,在这一时期受到封建统治皇权的政治影响,教育则以“驯服臣民”为最高目标,其教育浓厚的政治性灌输以“君主”“权威”及其色彩为主。后德皇威廉二世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要求学校在国民教育的大框架下所开展的政治教育要服务于反对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以期通过政治教育来灌输、培养学生对上帝的敬畏和对祖国的热爱。从总体上看,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德国,其政治教育要以多种方式维护帝国的统治,培养对神的敬畏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要求通过教育、习惯和公共生活等向民众反复灌输以“君主主义”为核心的,包括权威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内的思想。

德国教育范文6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协会 途径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道德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缩写为AME),是对人的发展与教育中道德与伦理范畴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国际性组织。该协会致力于推进学者和实践者对不同语境下的各类人群(包括学校、家庭、工作场所、会众之地或更大的社会团体等)一生中在道德学习、道德发展、道德行动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协会自1976年成立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行动者,在推进国际化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 美国道德教育协会成立的社会背景

美国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其道德教育一直是美国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其后出现的众多理论、流派和实践模式对世界各国道德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从1636年哈佛大学的建立以来,道德教育大致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的宗教道德教育、独立战争至南北战争时期的公民道德教育、南北战争至二战时的功利主义道德教育以及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国防教育”和“道德危机”等几个阶段。尤其是二战后,苏联在1957年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这对美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958年,美国政府迅速通过了《国防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把教育置于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地位。受此影响,美国高校纷纷把中心转向自然科学基础教育,主要向学生进行国防安全教育,各类学校大都忽视了人文社科教育,特别是弱化了对学生应该进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教育。

同时,由于通讯、交通等手段的迅速发展导致信息的空前丰富,美国社会面临着移民社会、工业化程度迅猛加快等因素带来的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人们尤其是儿童在众多的价值选择面前无所适从,而当时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却又形同虚设,从而导致儿童在价值观方面出现混乱局面。而且由于1965年美国大规模参与越南战争以及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学校校园秩序混乱,学生运动迅速蔓延,导致出现了美国70年代以来的道德危机。美国前总统里根对这一现状曾指出:“美国所以存在教育问题,并不是因为钱花得少,而是钱花得不当,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道德教育专家库梅克(L. Kuhmerker)于1976年组织成立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协会期望呼吁和号召更多的人士关注道德教育,呼吁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内省,这种实践既能体现出道德主体即人的价值与尊严,也能为伦理介入和开展道德对话创造条件。

2 美国道德教育协会的基本属性与主要宗旨

美国道德教育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该组织严格遵守明尼苏达州非营利事业组织条款(Minnesota Non-Profit Corporation Act),属于美国国税局税务法第557号出版物(IRS Publication 557)“组织参考资料表”下列出501(c)(3)定义的“宗教、教育、慈善、科学、文学、公共安全测试、促进业余体育竞争和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类型”组织类型,其使命是为那些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道德方面感兴趣的专业人员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论坛。

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基于全球道德教育行动使命,主要设定了三个宗旨:一是为从事各类道德教育的各方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论坛;二是促进道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们之间的联系、合作、培训和研究;三是提供道德教育各类研究资料与资源。通过采取系列举措,协会期望能唤醒更多人士重视教育实务的反思内省,以及体现多元社会中身为道德行动者的重要性。协会强调在所有人中间发展道德理解,认为要达到这种理解,就需要有进行道德对话的机会。

3 美国道德教育协会推进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该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围绕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开展交流、合作、训练、课程发展以及研究等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实现其既定目标。

(1)通过每年举办年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美国道德教育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年度大会,全球超过35个国家的学者和实践者每年都会参加,并在年会上围绕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经验沟通等积极活动。每年年会均由重点大学主办并且在北美洲或世界各地举行,从1976年到2013年已成功举办39届,其中在美国举办28次、加拿大6次、中国1次、荷兰1次、瑞士1次、波兰1次、英国1次。每年大会的与会学者来自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共同交流世界各地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并对品格教育、价值教育、公民教育等前沿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推进人类道德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据悉,2014年第40届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将于2014年11月6~8日在美国加州的帕萨迪纳举办,会议议题是“个人发展/社区繁荣:道德教育与人类进步”(Thriving Individuals/Thriving Communities: Moral education and human flourishing)。

(2)通过广泛吸纳会员,参与协会运作管理。协会十分重视所有个体的道德理解与发展,并认为通过积极的道德对话机会可促进个体道德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协会实施年度制会员制度,广泛吸纳会员,会员包括公私立学校教师与行政人员、顾问、心理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者、宗教教育家,或是关心道德教育的研究生等。同时,该协会是由协会成员所选举出若干执行理事来管理及运作协会,并积极鼓励协会会员积极投入组织事务。如现任理事长是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阿瑟夫(Wolfgang Althof),财务长是来自美国奥克兰社区学院的柯蒂斯(Phyllis Curtis-Tweed)担任,协会秘书是来自美国戈登学院的库克(Kaye Cook)担任,信息出版组组长是来自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的马克思(Eric Marx)担任等等。

(3)通过印发内部刊物,传播德育专业信息。无论是教育学者专家、从事道德教育者、学生,或欲接触道德教育与发展相关领域的社会人士等,均可通过该协会出版刊物得到有关于道德教育的策略、方针实务经验等专业信息。协会为会员提供两种刊物:一种是《道德教育通讯》(AME Newsletter),后更名为《道德教育协会论坛》(AME Forum),该刊物从2002年开始创办,迄今已发行20期,是道德教育协会的正式会刊;另一种是《道德教育期刊》(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该刊物是道德教育协会长期合作的重要刊物。通过这些出版物,协会在与道德教育与发展有关问题上成为教育者、实践者、学生和公众的一种资源,向所有感兴趣的团体和普通民众提供有关道德教育的信息。

(4)通过设立系列奖项,表彰德育优秀个人。协会设立了五个种类的奖励:一是“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创办人Kuhmerker博士论文奖”(Kuhmerker Dissertation Awards),旨在表彰有关道德发展、道德功能或与道德教育有关的杰出博士生论文(为拓展覆盖面,博士生的论文语言为英文与非英文均可),道德教育协会特别设立学术著作奖予以肯定与鼓励。二是“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创办人Kuhmerker终身成就奖”(Kuhmerker Career Awards),该奖项是针对该组织或道德教育领域具有卓越贡献者所设立。三是“Kohlberg纪念讲座”,该讲座是为纪念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品德发展心理和道德教育领域认知主义流派的最重要代表人物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所设,并于每年年会邀请著名学者发表演说,其讲稿收录于《道德教育期刊》。四是“绩优实践奖”,该奖项是为鼓励学者(个人或团队),将道德教育理论付诸实践成效显著者,将由协会致纪念匾额或公开信息予以表扬。五是颁发奖补助金。

(5)通过共享优质资源,传播理论实践经验。协会积极鼓励会员自行登录其所编著的有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籍,并在官网列有The Nucci Book List以及AERA Book Award Recipients等参考资料;同时对其他系列道德教育相关的优质资源进行了罗列,供所有对道德教育有兴趣的包括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咨询专家和心理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研究人员、师资培训人员、宗教人士以及对推进道德教育研究有兴趣的人等。

4 小结

通过对美国道德教育协会的成立、属性、宗旨、途径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协会主要通过定期召开交流会议、广泛吸纳会员、创办工作简报、设立表彰奖项以及建设共享资源等方式,加强国际间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实务者之间的常态沟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建等,进一步增强了国际间有关道德教育的官方或民间组织、团体等的深度合作,在推进全球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光迅,张卫东.美国高校德育的多维度透视[J].学校思想教育,1996(2):48.

[2]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6-37.

[3] 杨德广.世界教育兴邦与教育改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20.

上一篇礼仪主持

下一篇作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