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应急演练总结范例6篇

客运应急演练总结

客运应急演练总结范文1

2012年春节前夕,在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中段,一辆大客车与一辆危险化学品运输槽罐车发生追尾事故。危险化学品槽罐车冒出白色烟雾,现场不时发出爆炸声。大客车上传出呼救声和痛苦的声,部分乘客受伤困在车内。

情况危急、人命关天、刻不容缓,济宁市政府迅速启动了全市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各救援力量迅速就位,展开救援……附近的群众以为真发生了事故纷纷跑来,其实这是济宁市开展的一场全市春运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每逢春节前夕,客流物流加大,为有效做好春运期间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东省济宁市都要展开应急演练。2012年1月20日上午,山东省济宁市就进行了一场春运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此次应急救援演练模拟了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中段发生客运车辆与危化品运输车辆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险情设计为在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中段,一辆大客车与一辆危化品运输槽罐车发生追尾相撞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槽罐车危险品气体泄漏,大客车上15名乘客受伤被困亟待救援。此次演练分为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应急结束3个阶段。在参加演练各部门和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危险化学品槽罐车得到成功堵漏,受伤人员得到了及时救治,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救援圆满收场。

应急指挥

2012年1月20日上午9时,“滴铃铃……”济宁市122公安局指挥中心响起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就是警情,指挥中心的干警迅速接起电话。“122吗?我是一名液化气槽罐车驾驶员,在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中段,我的车与一辆大客车追尾相撞。现在液化气正在泄漏,大客车上十几名乘客受伤被困。请你们赶紧救援。”指挥中心回应:“请稍等,你马上撤离到安全地带,我们马上派警过去。”

指挥中心一边立即命令交警四大队事故股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一边向市交警支队支队长作了电话汇报。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在第一时间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进行了电话汇报。分管副市长当即宣布立即启动全市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尽最大努力抢救受伤群众。

济宁市政府即时成立了全市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实施对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工作的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市应急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市安监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市安监局、市应急办、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气象局、高新区政府为成员单位。市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部、现场抢险组、现场医疗救护组、交通管制及事故调查组、环境保护组5个应急功能小组。

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长迅速调度各有关部门。各有关救援单位集结待命,迅速编成5个应急功能小组等待指令。总指挥长向各现场救援组下达了救援命令。

应急响应

9:05,交警巡逻人员首先进入事故现场,立即拉起警戒线,同时引导客车乘客紧急疏散。

9:08,现场指挥部成立,各个应急救援小组在接到救援命令后,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快速有序进入一线救援。

现场指挥部由市安监局、市应急办等相关单位领导、专家组成,市交警支队支队长任现场指挥长。他们在听取交警、消防支队事故灾情的处置汇报后,制定了“救人第一、先控后堵、协同处置、确保安全”的行动方案。现场指挥长开始担负起一线指挥的重大职责,按照既定的行动方案,指挥、调度应急救援小组和人员顺利就位,确保应急处置的高效、快速、有序。

交通管制和事故调查组紧急赶到现场,他们由公安局负责,由交警支队、高新区分局有关人员组成。他们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迅速封闭有关路口,对事发地段进行交通管制,指挥疏散路段车辆,引导应急救援车辆顺利通行。

作为抢险主力,由消防支队组成的现场抢险组到达事发现场。消防支队救援人员迅速与事发现场交警人员对接险情,在对事故现场进行简要分析后,随即现场成立了稀释冷却掩护组和救人组。稀释冷却组迅速铺设2支水枪,对泄漏点实施稀释冷却,防止起火爆炸;救人组使用双轮异向切割锯、液压扩充器等救援器材破拆大客车车门,为受困人员打开逃生通道。

9:15,车门破拆成功,15名受困人员成功救出。市交通局安排的换乘车辆早已等候在事发现场,受困人员随即乘上换乘车辆安全离开事故现场。市质监局救援人员穿着封闭式防化服,按照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消防支队及危化品事故专家共同制定的《液化气槽罐车泄漏处置方案》,利用专用堵漏工具对液化气槽罐车的泄漏处进行堵漏。

由市卫生局及各医院急救力量组成的现场医疗救护组抵达现场。9名急救人员从3辆急救车跑下,抬着担架跑向事发客车,在消防人员的协助下,迅速将受伤人员抬离客车。一部分医护人员将受伤较轻人员抬上救护车,一部分医护人员把受伤较重人员抬至安全地带,实施胸肺复苏等现场急救措施,随后送往有关医院进行医疗救治。

环境保护组由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组成。市环保局人员进入现场后,马上分成两个行动小组。第一小组利用专业仪器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第二小组分散至事故现场周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两个工作小组边监测边将监测数据实时报告给现场指挥部。经过全面监测,两个环保工作小组做出了各项指标正常的评价。市气象局气象专家利用气象车的车载装备,实时监测事发现场的气象情况,并向现场指挥部报告气象信息。

应急结束

经过各个救援小组的密切协作,现场抢险组进展顺利,成功完成了堵漏。消防人员开始对场地实施洗消工作,环保人员用专业仪器现场监测空气因素。事发现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交通管制和事故调查组进入事故现场,他们携带专用勘查工具,对事故现场展开细致勘查。勘查结束后,市交通部门派出的牵引车进入事故现场,将槽罐车拖离事故现场。救援工作进入尾声,市公路局路政人员进入现场,在消防人员协助下开始清理事故现场。

9:20,在确认事故现场得到成功处置后,交警、消防人员陆续撤除警戒。至此,被困人员已经全部救出,受伤人员全部送往医院救治,乘客已安排换乘车辆送往客运站,事故现场未发生污染,道路恢复畅通,应急演练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演练共动员各类救援设备、车辆40台(套),参加演练人员200余人,从事故发生到救出被困人员共历时20min 19s,充分检验了《济宁市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提高了春运期间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处置交通事故协同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

演练小结

这次演练既有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救援,又有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的紧急处置,是一个复合性演练科目,对事故的成功处置得益于参演单位的密切配合,也得益于市政府重预防、打基础、抓演练、强素质的一系列举措。通过这次演练,我们有以下几点启发和认识。

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

济宁市政府把预案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济宁市政府对部门的预案进行整合,变部门单灾型预案为政府综合型预案,由各部门共同磋商、编写,增进应急管理共识,强化责任落实,明晰运行机制。

预防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好保障

济宁市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重心前移,重抓预防,夯实了应急管理基础工作。济宁市对全市高危行业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排查,逐一调查摸底、辨识,对1340个危险源全部登记建档,建立了包括危险物质名称、理化特性等内容的管理台账,并对71个重大危险源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监控,建立了完整的危险源资料库。这些危险源通过信息终端与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互联,实现了实时监控、可控、再控。同时,通过信息互联,政府部门可以及时将预警信息迅时通知企业,让企业提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客运应急演练总结范文2

一、消防演习方案实施程序

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消防演习,通过演习,检验所辖物业项目的防火、灭火的综合功能:增强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和客户的消防安全意识,并提高逃生和自救能力;检验和提高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灭火、疏散客户、相互协调等组织能力:检验所辖物业管理企业的消防设施设备的运作情况等。所以消防演习意义十分重大,演习过程应注意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做到按部就班、井井有条。

1.消防演习方案申报批准

物业管理企业或物业服务管理项目部,应提前一个月将消防演习方案计划上报客户或业主委员会。待客户或业主委员会批准后,向负责消防的主管警官汇报备案,同时就消防演习方案向主管警官征询意见。

2.消防演习实施通知

在消防演习实施的前两周,应向所辖物业管理区域的客户发出消防演习通知。

在消防演习前两日,应在公共区域张贴告示,进一步提示客户关于消防演习事宜。

3.消防演习工作内容分工

(1)灭火总指挥负责向消防值班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了解火灾的基本情况:命令消防值班人员启动相应消防设备;命令物业管理企业员工根据各自分工迅速各就各位;掌握火场扑救情况,命令火场灭火组采取适当方式灭火;命令抢救组采取相应措施;掌握消防相关系统运行情况,命令配合指挥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消防机构查明火因:处理火灾后的有关事宜。

(2)灭火副总指挥负责在灭火总指挥不在场时,履行总指挥的责任:配合协同灭火部总指挥的灭火工作,根据总指挥的意见下达命令。

(3)现场抢救组和抢救运输组负责抢救伤员和负责物品,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运送伤员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抢救:运输火场急需的灭火用品。

(4)秩序组负责维护好火灾现场秩序;指挥疏散客户;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保护好贵重物品。

(5)综合协调组负责等候引导协助消防车:保持火灾现场、与指挥中心联络。

(6)现场灭火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工作。

(7)现场设备组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设备、工具正常使用和充足准备。

(8)机电、供水、通信组负责确保应急电供应,切断非消防供电;启动消防泵确保消防应急供水:确保消防电话和消防广播畅通:确保消防电梯正常运行,其他电梯返降一层停止使用,启动排烟送风系统,保持正压送风排烟。

4.消防演习前培训、宣传

对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关于消防演习方案培训,使各灭火小组成员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范围、运行程序和注意事项。在演习前采用挂图、录像、板报、条幅等形式开展对客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5.消防演习前消防设备、消防器材等准备

在消防演习前一周时间,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进入准备状态。检查消防播放设备、电梯设备、供水系统、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准备各种灭火器和消防水龙带等工具;准备通信设备;选定“火场”并准备制造火源用品及预防意外发生的设备和器材;准备抢救设备工具和用品等。确保所有消防设备、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准备齐全。

6.消防演习准备工作落实情况检查

演习前3天,由灭火总指挥带领相关负责人对消防演习准备工作进行最后综合检查,确保演习顺利进行,避免发生混乱,包括人员配备、责任考核、消防设备器材准备、运输工具以及疏散路径等内容。

7.消防演习实施

(1)开启消防广播通知客户消防演习开始。反复播放引导客户疏散。

(2)各灭火小组开始行动,按分工计划展开灭火疏散抢救工作。

(3)电梯停到一层,消防梯启动,所有消防设备进入灭火状态。

(4)开始消防灭火模拟演练、物业管理企业员工进行疏散演练、灭火器实喷演练、抛接水龙带演练、救护演习,模拟报警训练等。邀请客户观看或参加实际训练。

(5)演习结束后,用消防广播通知客户消防演习结束,电梯恢复正常,并感谢客户、宾客的参与支持。

8.消防演结

消防演习结束后,要求各灭火小组对演习工作进行总结,要拜访客户或采取其他方式收集客户对消防演习的意见,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改进演习方案和演习组织实施过程中不合理之处。

在消防演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消防演习应选择在白天进行,安排在对客户生活工作影响小的时间段,以使更多的客户参加。

(2)消防演习“火场”应选择在相对安全位置,尽量减小对客户的影响并保证安全。

客运应急演练总结范文3

此次演练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在两岸海上直航正式启动以来,首次共同进行的大规模海陆空联合搜救演练,也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的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演练活动,标志着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合作将在原闽台海上搜救部门合作的基础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演习意义

随着两岸直航的不断快速发展,两岸人民交流和客货船舶往来更加频密,社会各界和两岸同胞对海上交通安全和人命财产安全问题更加关心和重视,提高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期望。为此,海峡两岸海上搜救部门进行积极努力,以有效保障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此次两岸大演练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步骤,是两岸在海上交通安全和搜救领域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主任翟久刚介绍,此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海峡两岸相关搜救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验证两岸直航航线搜救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海上应急反应能力,同时检验实际搜救指挥协调能力和搜救成效,更好地保障台湾海峡海上运输和作业安全,推动两岸海上人命搜救更高层次的合作,使两岸客货运直航更安全、更清洁、更便捷。

此次演练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在两岸“大三通”后,首次围绕台湾海峡海上运输和人命财产安全举行的联合演练,标志着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合作在闽台海上搜救部门合作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一大步必将成为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合作历史上新的里程碑,也将成为海峡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新起点。

演习阵容

此次参演力量阵容庞大、前所未有,仅海上搜救单位参演人数就达到400多人,两岸共动用了搜救船舶14艘、救助直升机3架,模拟事故船舶2艘:另外还有演练现场警戒船舶10艘。其他工作船舶7艘。其中,大陆方面主要参演船舶9艘、救助直升机2架:台湾方面主要参演船舶5艘、救助直升机1架。

这次演练的总指挥是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徐祖远、中华搜救协会名誉理事长郑樟雄担任,副总指挥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爱平、中华搜救协会理事林福安担任,演练执行指挥由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陆鼎良、中华搜救协会顾问于哲鑫担任,现场总指挥由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肖跃华、金门海巡队队长杨纹宁担任。双方总指挥及邀请的嘉宾在演习现场同台指挥和观摩了本次演练。

本次演练紧围绕“保障两岸三通共建平安海峡”主题,主要内容包括船舶遇难求救、接警及险情信息核实,应急响应与沟通协调,搜救组织,海上搜寻,人命救助。医疗救护,船舶消防,善后与恢复等8个演练科目。

演习特点

据演练相关人员称,此次演练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的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演练。为顺利开展此次演练,两岸海上搜救部门进行了多次深度沟通协商,就演练的目的意义、具体科目和参演力量达成广泛共识。

二是演练内容针对性强。此次演练以两岸直航可能发生的海上突发事件为背景。以海上人命救助和船舶消防为主,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模拟了事故发生后,遇险船舶分别启动报警。两岸搜救机构同时收到报警信号。经核实险情后都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程序)进行应对。

三是海峡两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同台指挥、同台观摩、同台解说、同台演练。考虑到演练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演练区域设定于厦门与金门交界海域。具置是在厦门港4号锚地附近海域,主演练区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演练现场布设海上观礼台,两岸各派遣一名人员共同进行现场解说。双方参演船舶、直升机在同一演练区域交错分工进行搜救演练,共同配合、协同完成演练科目。

演习看点

此次演习。除了首次、规模庞大以外,还有相当的亮点可看。

一是参演船只悬挂共同的“演习旗”。大陆参加演练的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船只,台湾方面则是“海巡署”派船参加,包括“金门”号等多艘海巡船舰和空勤总队直升机等。为回避此次演练过程中的一些敏感问题,双方参演船只均悬挂了此次的“演习旗”。

二是台湾方面的船舰。这次两岸海巡部门举行联合演练,使台湾“海巡署”的“金门”号舰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金门”号全长65米。排水量500吨,航速30节,续航力为5200海里,载员30人,是台湾“海巡署”的主力舰之一。“金门”号不依靠传统的螺旋桨推进模式,而采用喷水推进系统。该舰的舰艉处还装有一组辅助舵,加强了抗横摇能力,提升了航行稳定性。由于要执行缉私、海难救助等任务,“金门”号还设计有警备救难小艇舰艉滑道收放系统,并配有独立的医疗室和病房。

三是媒体和外界称演练隐藏“准军事性质”。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与台湾的“金门”号舰有关。因为“金门”号本身就是一艘武装执法船,船上不仅配备有2挺机枪。还装备一门带护盾的机关炮。媒体评论认为,此举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跨出微妙且值得借鉴的一步两岸可定期举行海上救难搜救演练,双方参与船只也可由地方政府向军事层级过渡。

四是专家称是两岸军事合作的一个好开局。中国社科院台研所资深研究员李家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联合搜救演练可以说是起步、是开始,有利于减少双方的一些顾忌。也有利于打破两岸军事方面的尴尬局面,是两岸军事合作的一个好开局。”李家泉认为,两岸如果在军事上能合作,意义非常大。如果两岸能在这方面加强合作。整个南海的形势就不一样了,太平岛就可以利用了。

演习过程

9月16日9时30分,只见在台湾海峡的厦门、金门海域,一艘从厦门开往台湾的两岸直航客船“虹达”号轮与一艘货船“畅和”号轮因避让不协调发生碰撞。“虹达”号轮上13名人员落水,10名旅客轻伤,1名旅客重伤,船体受损,有沉没危险:而一旁的“畅和”号轮失火,黑烟滚滚。

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发生后,“虹达”号轮立即施放报警信号橙色烟幕弹。顷刻“虹达”号轮附近海域上空被橙色烟雾笼罩。在发生碰撞的第一时间,“虹达”号轮的船员向海中抛下救生圈,施放自带的两条救生筏,组织部分人员疏散撤离。

接到报警信号后。两岸搜救部门启动遇险信息查证程序,相互通报收到的遇险信息。并进行查证。随后,两岸海上搜救机构启动应急联络机制,协调搜救力量参与。

9时35分,正在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执行日常巡航任务的“海巡132”号接到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的指令紧急赶到事故海域,担任现场指挥船。“海巡132”号一路鸣笛,并施放船上附属的救助艇实施救助。与此同时。台湾海上搜救部门按照海上搜救应急方案要求也立即展开应急反应。

9时36分。一架直升机随后赶到,在事故海域上空投放救生包。救生包随着水流方向,直接漂到落水人员附近。此时,两岸海上搜救部门各自派出的海巡艇、专业救助船、救助直升机及相关救助力量陆续抵达事发海域,在大陆和台湾现场指挥船的指挥协调下,共同搜寻遇险人员和失事船舶。与此同时,落水人员见直升机赶到,立即施放求救信号“红色火焰”,直升机上人员随后发现了落水人员。

9时38分,直升机抵达落水人员正上方,直升机上放出一条绳索。一名救援人员缓缓而下。9时39允救援人员下水接住落水人员。9时40分,一名落水人员获救。而此时,3艘来自金门的消防拖船也抵达现场,正紧急对失火的“畅和”号轮灭火。

9时42分,救生筏内的4名遇险人员被一海巡艇成功救起。9时44分,台湾的一架救助直升机赶到事故现场,救起一名海上落水人员。9时50分。一救助直升机往现场应急医疗站“海巡131”号紧急索降一名医生,对受伤的获救旅客实施救助。其中,一名重伤员由救助直升机紧急运送,抵岸送医。

10时02分,最后一名落水人员被发现,救助船艇抛下救生圈,救起落水人员。而失火的“畅和”号轮此时火焰也被扑灭。

10时03分,两岸的搜救船舶靠近并拢,实施人员转移和交接。而此前,大陆海上搜救部门已调派“海巡1375”号运载应急小分队靠上“虹达”号轮,潜水员对“虹达”号轮实施水下勘探检查。并采取堵漏措施。排除险情后。海巡艇护航“虹达”号轮回港。

10时30允中华搜救协会名誉理事长郑樟雄宣布,经过1小时30分钟的演练,船舶遇难求救、接警及险情信息核实,应急响应与沟通协调,搜救组织。海上搜寻,人命救助,医疗救护,船舶消防,善后与恢复等8个演练科目全部成功完成。

随后,参加演练的两岸船舶和救助直升机集结编队,缓缓通过指挥观礼台进行展示,从而证明两岸搜救协作的互动与协作又迈出可喜的一步进入全面合作、共同维护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安全的新时期。

演练资料

随着两岸航运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两岸海上搜救领域的交流也从无到有,合作逐步深化,实现联合演练是双方互动进一步密切的重要标志。

1997年1月,大陆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航运协会在香港举行会谈。就船舶试点直航有关专业技术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当年11月。两岸航运界就台湾海峡水域海难救助问题进行磋商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包括设立24小时值班联系热线。

2008年10月,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主办、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承办了首次厦金航线海上搜救演习,特邀中华搜救协会、金门县政府参加。演习约有300人参加。动用专业救助船、公务船、民间船舶和其他辅助船40余艘以及2架救助直升机,其中金门方面派出专业救助拖轮和直航客轮各1艘。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了《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其中就海难救助事宜提出:“双方积极推动海上搜救、打捞机构的合作,建立搜救联系合作机制。共同保障海上航行和人身、财产、环境安全。发生海难事故,双方应及时通报,并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及时实施救助。”当年12月15日,两岸海上直通航线开通。由此,两岸步入了全面直航时代,两岸客货船舶往来日趋频密,也使得两岸社会各界和广大同胞更加关心海上交通安全和人命财产安全问题,提高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成为两岸航运界和搜救组织的共同责任。为此。大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努力提升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安全的软硬件水平。

在海上救助方面,2009年,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直接指挥下仅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就在台湾海峡海域组织实施海上搜救行动123次,救助遇险船舶138艘,救助遇险人数1219人。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6.55%。

客运应急演练总结范文4

IT应急管理的特殊要求

1.证券业务的实时交易和全电子化交易结算体系,对证券公司IT系统的连续性运行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证券市场中,证券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主要负责客户证券交易指令的传送工作,客户证券交易的最终完成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目前证券市场有100余家证券公司,单个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出现故障,并不会导致全市场的证券交易停止,只是这个证券公司所属的客户在故障期间不能参与交易了,证券市场的产品价格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出现故障,很容易引起客户的纠纷和经济损失,如果经常出现故障,将会给证券公司的生存带来致命的打击。可以说信息技术系统是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是证券公司生存的基本保障。

2.证券公司的IT系统需要与多家合作单位互联,其IT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IT系统应急管理的复杂性。证券市场体系主要有证券开户、登记、交易委托指令验证和发送、交易撮合和交易结果反馈、清算、客户资金验证和存管等环节,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投资者、证券发行人、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和银行等。证券公司作为体系中的中介机构(即体系中最中间的环节),其信息技术系统需要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各商业银行(客户资金三方存管)、互联网系统(网上交易)相连,这决定了证券公司的IT系统是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只有和各方稳定、可靠的连接才能为客户提供服务。IT系统越复杂,其故障恢复和应急管理难度就越大,IT系统是由硬件、软件、通信信号等组成的,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也就难以使故障点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IT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点

1.基础环境和设施的安全保障。IT系统所处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是IT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IT系统基础环境和设施是指:机房选址、机房装修、机房接地与防雷、机房空调、机房消防、机房监控系统、机房供电系统等7项内容。证券公司一直都高度重视IT系统基础环境和设施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有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合证券行业特点的规范和标准。

2.网络与通信系统的可用性。和银行相类似,证券公司也需要设置很多营业网点,分布在全国各地,证券公司的IT系统架构采用了星型大集中的架构。证券公司需要建设企业内部广域网络,用来连接营业部网点和总部,实现集中交易和集中管理。证券公司为客户提供网上交易系统,其IT系统需要和互联网相连。证券公司作为市场的中介机构,IT系统还需要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各商业银行(客户资金三方存管)、互联网系统(网上交易)相连,才能为客户提供服务。任何一个环节的网络中断,都会影响证券公司的业务开展。证券公司要想拥有健壮的网络和通信系统,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冗余技术。证券公司对网络和通信系统的要求是:应使用不同运营商或不同介质的2条以上通信线路建立可靠通信联接,且线路带宽能够满足业务需要并留有冗余。网络通信设备应有冗余备份,避免单设备故障,并能保证发生故障时实现及时切换。

3.应用系统的安全保障。证券公司信息管理应用系统,是指提供行情、开户、交易、资讯等客户服务的信息技术系统,此外还包括安全、财务、办公等信息技术系统。证券公司的应用系统安全保障,目前主要依靠冗余技术,使得系统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冗余度。行情、交易、资讯系统等关键硬件设备应通过热备、冷备等手段,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可用性。服务器应采用双电源、双网卡等方式,提高系统可靠性。应当为客户提供两种以上行情揭示与分析系统,应当为客户提供现场委托以及网上委托、电话委托等两种以上非现场委托交易发式。

4.关键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的安全保障。对于证券行业来说,证券、资金的流转都是通过信息技术系统进行的,实现了无纸化交易。因此数据安全的风险防范尤其重要,数据是公司至关重要的资产之一。为防止数据丢失、崩溃和被非法访问,以数据安全实际威胁为依据,证券公司保障数据安全包括如下内容:介质与载体安全保护、数据访问控制、系统数据访问控制检查、标识与鉴别、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数据监控和审计、数据存储与备份安全。数据安全首先表现在如何防止窃密、纂改、重发、伪造数据和否认交易数据等方面,也就是要保障交易数据和相关业务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其次,体现在如何对数据提供高可靠性的保护。数据安全牵涉到数据库的安全和数据本身安全,针对两者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在集中交易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网络通信、数据传输、硬件选型、软件开发、系统使用、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化解和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的技术方案比较多。在进行集中交易系统方案设计时,需要将灾备中心建设、广域网络通信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综合考虑,统一进行安全防范设计。同时,要通过推行全面技术管理的理念,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优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的管理,防止数据的遗失、损坏、篡改和泄漏,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推动证券集中交易信息系统建设与技术管理水平的协调发展。

5.网络安全防护。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是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随着使用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系统所受到的威胁也越来越多。实践证明病毒木马、黑客对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例如SQLSlammer蠕虫的爆发可以耗尽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正常业务通信瘫痪。为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信息技术应急管理水平,首先从技术上建立从信息技术系统核心到边缘网络立体化安全防护,采用冗余技术,建立安全有效的冗余系统。其次提高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人员及最终用户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因操作不当而带来的安全风险。第三要密切与公安系统、监管部门合作,打击互联网仿冒网站和恶意攻击犯罪行为。

6.系统运维安全管理,遏制内鬼和防止人员操作失误。要保证庞大、复杂的信息技术系统正常运行,要求系统运维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技术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人员操作失误和人员之间的沟通是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威胁之一。内部人员故意违法操作也是重点防范的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规范,证券公司已经形成了整套的运维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内鬼的出现,降低了人员操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加强系统运维应急管理关键三要素为:制度流程、人和制度流程的落实。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证券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有关运维的制度、流程虽然还谈不上十全十美,但至少已经基本成形。目前最主要的困难是如何加强人员管理,保障制度、流程得到很好的执行,并落实到位。现在行业内流行根据ITIL、ISO20000等国际最佳IT运行实践和标准,来建立运维管理系统,这必然为我们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他们同样面临着如何被落实和执行的问题。制度执行落地的解决之道其实没有什么深奥的方法,首先保证领导和运维人员学习和掌握了制度,其次技术部门内部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如果这两条能够做到位,信息技术系统应急管理会提升至很高的水平。

IT应急管理的组织保障和安全规范证券公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IT应急管理组织保障体系。2008年5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证券期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强化了证券期货信息安全的统一组织领导和组织协调,从高层上增强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中国证券会信息中心发挥总协调的作用,牵头负责行业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中国证券业、期货业协会发挥自律、传导和服务的作用,负责对会员进行信息安全自律管理。证券公司负责本单位及下属单位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证券公司应遵守的有关信息技术的规范和标准有:《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规范》、《会员交易及相关系统管理指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试行)》、《证券公司集中交易安全管理技术指引》、《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信息系统技术指引》、《网上基金销售信息系统技术指引》、《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等。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证券期货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行业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了《证券期货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009版)》。这标志着在证券行业内,建立了统一的应急预案机制,证券公司的IT应急预案不再是单兵作战,已经可以扩展到整个行业,调动行业内所有资源进行IT应急处置。在该预案中,对应急处置机构与职责、预防预警、事件通报和处置、后期处置、宣传、培训和演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证券公司在《证券期货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009版)》的基础上,能够制定本公司详细的应急预案,为证券公司IT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在该应急预案后,中国证监会在全行业分三次组织422名应急处置技术顾问进行了集中培训,动员了约625名监管干部和应急处置技术顾问,组成了135个演练小组,开展了行业内规模庞大的一次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了行业对应急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理顺了应急处理流程。

根据实际经验,在故障应急演练的过程中,要确保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演练场景设计要详细,尽量向实战靠拢。IT系统出现故障后,要想尽快恢复系统首先要准确找到真正的故障点。IT系统是由硬件、软件、通信信号等组成的,特别是软件、通信信号均不能用视觉直接触及到运行过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下的IT系统故障现象只能是实际感觉到的“按下鼠标不响应了”或弹出一个不知所云的“报错对话”框。通过这些表象去判断故障点,即使对系统非常熟悉的专业运维人员,几乎不可能马上判断出系统出现的故障在哪里,往往都需要运用排除方法去探索故障点。在设计演练场景时,就要模拟出真实情况下的IT系统故障现象。在过去所做过的多次的应急演练,大多数的演练场景都是直接将故障点告知演练人员,例如:“主服务器死机了,请进行应急处理”,这相当于直接告诉演练人员目前IT系统的故障点是“主服务器死机”,其他网络、中间件等环节都正常,不需要自己去诊断故障点,这样的演练就容易多了,但这样的演练和我们实际处理IT系统故障的情况差距很远。

客运应急演练总结范文5

这是广州电网23年以来遭遇的最严重停电事件,也是首次发生500千伏变电站全站失压的情况。

据广州供电局统计,故障损失负荷724MW,损失负荷占总负荷8.23%,停电用户40.9万户,占总用户数8.02%。

纵观广州电网在历史上的遭遇,这次强台风造成的停电区域面积最大,影响供电用户最多,抢修复电的难度,也属史无前例!

抢修复电工作十分庞杂,不过,广州供电局完成这次复电工作,仅用5个小时的时间,就使超40万的停电用户、上百万人重获光明。

事实证明,这次极端恶劣天气诱发的突发停电事件中,广州供电局经受住了考验!并且上演了精彩大救援的“广州模式”。

“抢修复电任务能迅速取得成功,看起来是偶然的,其实不然,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广州供电局局长甘霖告诉记者,广州电网系统从中经受了一次集中、全面而客观的检验,也真实体现了广州供电在硬件、软件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水平。

抢修复电中,亮点纷呈,其中广州电网的管控模式、应急处置能力,则表现得更为耀眼,彰显了“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治理能力和运作经验”。 管控模式,发力

广南变电站突遭台风正面侵袭后,在抢修复电工作中,广州供电局遇到了很多第一次:包括广州第一次500千伏变电站全站失压,第一次多种类型、多重故障集中在30秒内出现,第一次……

但灾难面前,广州电力人表现出临危不惧的坚毅品格,以及冷静专业、科学有序的救援能力。

在变电处置过程中,广州供电局首先明确了这样的处置原则:事故不得扩大,迅速恢复送电。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相关人员迅速到位,检查变电站站内设备受损情况,判断是否具备恢复送电的条件,同时监控相关正常在运线路的负荷情况,然后在最短时间内将变电站信息上报当值调度,最后在调度的统一指挥下复电操作!

讲起来,只是一两句话的内容,但背后蕴藏的是:过去几年里,广州特大型城市电网管控模式,经过不懈探索和努力后,在这次实操中,获得了突破和发展。

广州供电局副局长刘育权介绍,过去近4年里,广州供电局初步摸索出“集中调控、主配协同、营配联动、快速响应”的模式,将调度中心三个调度合一,合署办公。

这样的好处是,一旦有故障,客户服务调度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故障发生在哪里。这时,无论客户打电话过来或没有打,广州供电的客服调度就知道了故障,并及时通知客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什么故障、影响多大、大概什么时候复电,起到安抚客户,让客户了解真实情况的作用。

毕竟,沟通在突发事件中,十分重要。但光有沟通还不够,客服人员必须掌握信息,不能客户一问三不知,否则反而加剧沟通双方的紧张和情绪对立。

快速复电,也是这次管控模式在实践中的又一突破。

据刘育权介绍,以前没有遥控装置,靠就地操作,要派人去现场,时间就很长―比如堵车、发洪水,过不去,就没办法,如今有了遥控装置,在调度中心就可以直接操控变电站开关。

“这一次为什么能这么快复电?就是我们调度台的值班人员在做出正确判断后,果断进行转供电操作,如果是现场实地操作,时间会相当长。”实践证明,特大型城市管控模式在这次实战中经受了检验,证明是成功的,但下一步还需进一步完善、优化这种模式。

据了解,以前,应对突发事件时,从调度到变电监控中心再到变电站,需要走3个层级。现在广州供电局通过集中调控,把变电所的监控中心取消,实现扁平化管理―调度直接操控开关,远程操作。 高效联动,给力

一次成功大救援的背后,凝结着千万人的心血和努力。从10月4日下午5时许起,截至10月9日,广州供电系统就有约1.4万人次,抢修车辆2340辆次,投入到抢修复电工程中。

抢修复电以及电网设施的检查、修复等是一项十分庞杂的工程,如果没有广州供电系统内部科学有效的调控能力,没有系统内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联动给力,很难想象抢修复电工程会如此顺利。

当然,也和广州电力系统与其他企业、乃至政府部门的高效联动分不开。正是这种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性、高效互动,才能在灾难到来时的救援中,创下令人惊叹的“广州模式”。

提到联动,广州供电局特别强调了“厂、网、用户”三者在此次大救援中的高效联动。

据介绍,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广州区域内的发电厂严格执行调度命令,积极响应,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故障发生后,粤电集团黄埔电厂快速恢复跳闸机组运行,有效避免了中心城区的错峰;华润集团润洲电厂全力保持机组稳定运行,确保小虎岛化工园持续供热,避免了化学品次生灾害发生;电网调度、客服调度发挥协同值班的机制优势,及时向用户通报电网故障信息,并掌握了重要用户、敏感用户的紧急用电需求。广州供电局也在第一时间派遣26辆发电车支援重要用户,及时恢复了海珠客运站、孙逸仙医院、中石化黄埔站等重要用户供电……

类似的高效互动案例,不胜枚举。但无论是电力系统内部,还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或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它们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互动得很顺畅,这绝非一日之功,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练兵―正是平时的应急演练,提升了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据广州供电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局将应急演练纳入日常应急管理,各部门、单位按年度应急演练工作计划组织各种形式、不同层次人员演练。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广州供电局共举办应急演练155次、3433人次参加。其中,比较突出的演练就有:2013年成功举行国内首次城市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置功能演练;2013年起,每年都参加南方电网公司举办的“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暨公司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2014年参加了广东省政府组织的“广东省2014年应对‘西电东送’大通道故障应急综合演练”。

此外,针对广南变电站等枢纽设备,该局还有针对性开展大面积停电及外部电源接入站用电演练,今年5、7月就分别举办了500kV北郊、木棉站的“站用电全停应急演练”,模拟在站用变全停情况下,通过发电车电源接入消除电网运行隐患。8月举办的“广州供电局大面积停电暨迎峰度夏应急演练”,则模拟500kV狮洋站、广南站部分设备同时发生故障,导致局部电网全部失压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通过上述针对性强、贴近实战的演练,提高了应急队伍专业技能,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

从“10.4”广州大面积停电事件发生后的反应来看,广州供电局相关部门和单位均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而且根据职责分工,有条不紊的开展抢险工作,整个应急处置过程忙而不乱、紧张有序。 全员抢险,卖力

成功应对种种复杂局势后,现在,甘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事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过去的演练都是有回报的,实践也证明这次的政企联动机制是高效的”。

故障发生后,广州电网保护装置全部正确动作309次,避免了可能发生更大范围的停电,减少负荷损失35万千瓦。调度果断遥控操作379项,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蕴含着技术人员专业、科学而精准的判断。因为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这次能成功应对“10.4”大规模停电事件,根源就在于:最近几年,广州供电局不断强化“以实操能力为方向加强人才培训”。

操作员看似简单而娴熟的动作背后,是早前千万次魔鬼训练的结果。以广州供电局新入职的员工为例,在一年的实习期内,除要参加局里统一组织的为期3个月的岗前集训外,还需参加“一对一”师徒跟班培训,其中,主网调度培训5期,电网反事故DTS演习6期,参加中心各专业培训8期,在南网总调跟班培训两天,广东中调跟班培训3天,增城站、广南站等500kV变电站培训50天,实地参观学习电厂10个,走访大用户若干。

“要背、要记、要理解的东西很多,许多知识以前在学校没有接触过。”谈起实习感受,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实习调度员魏东宁至今仍感“压力山大”。

此外,从实习调度员起,考试就伴随着每个员工的成长。在调控中心反事故DTS总教练刘奇看来,就是要以考促学,如果没有考试,培训质量就难以保证,而要想打造一支经得起风雨的队伍,就必须做到铁冷面无情。

我们知道,突发事故面前,每一次的成功应对,都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也是现有管控模式、应急联动机制综合优势的体现。但再好的体制、机制和模式,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广南站冒雨工作现场。

抢修人员整理广南站清除下来的飘挂物。

“这次参与调度的调度员,是一支很年轻的队伍,他们工作年限最长就5年。我们让他们独立去干这么大的事,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刘育权说,但这恰恰说明在过去几年里,广州供电局所进行的一系列实操培训非常有效。

客运应急演练总结范文6

【关键词】信息安全,实战演练,场景设计

一、信息安全实战演练的前提条件

近几年,江苏省地市级国税机关在省局领导下,陆续开展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桌面演练、模拟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根据工作实际,结合以往的演练经验,设计出一套可以进行信息安全实战演练的方案,实现了非蠕虫性质的恶意代码攻击造成大范围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既达到了信息安全事件的破坏性,又不影响全局的正常使用,既有危害性,又具有可控性。为了将信息安全实战演练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需考虑如下因素:(1)实战演练应获取相关领导的支持,在主管领导及上级税务机关批准后,方可进行信息安全的实战演练。应有计划、平稳进行,不能贸然进行实战演练。(2)进行实战演练前,必须将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充分,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3)实战演练的时间安排:应考虑避免报税高峰期或认证高峰期,避免税收业务集中的时间段。尽量安排在报税期或认证期相对业务量少的正常工作时间,既有一定的业务量,影响又不会很大。(4)实战演练的人员安排:在确定参加演练单位及职责时应对参与演练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详细列出所涉及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并在演练前一一确认,对已经变动的资源做好更正。(5)实战演练的破坏对象:鉴于目前,江苏省国税主要的业务系统,譬如CTAIS、防伪税控等都是省级集中,因此,地市级信息安全实战演练,不考虑破坏这些涉税系统的服务器,同时,为了避免整个地市级税收业务的中断,可以考虑在实战演练时,选择性的破坏部分客户端的正常应用。(6)实战演练的外部资源支持:在进行实战演练时,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并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务必尽可能获取足够多的外部资源支持。主要包括各信息安全厂商的技术支持及相关部门横向的支持。这些外部资源支持务必到达实战演练的现场,而非远端电话支持。(7)实战演练时务必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性,遇到各种情况及时通知。实战演练前,亦应该明确告知演练可能会带来的各种风险及演练的时间安排、参加人员等各种细节。(8)实战演练后,务必进行相关的业务测试、功能测试,确保经过演练,各种设备使用正常,可以顺利开展工作。

二、信息安全实战演练的实现细节

(1)演练时间。根据实战演练前提条件中提到的降低风险需考虑的因素,考虑将演练时间安排在报税期或认证期的非业务高峰期的正常工作时间。可以造成对工作的影响,锻炼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实战意义。(2)破坏对象。对于地市级实战演练,选择一个下级单位和一个本级单位作为演练单位。选择大厅发票发售、报税认证、红冲窗口各一台计算机进行破坏,其他办公电脑按20%的比例分部门进行破坏。(3)故障场景。鉴于实战演练将风险降到最低的考虑,演练时,安全事件最好是可控的、可预期的,技术上的具体实现大致如下:考虑到国税总局部署的VRV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具有策略管理中心,根据文件下发策略计划安排指定部分客户端,将具有破坏性的代码文件进行下发,达到大范围客户端遭受恶意代码攻击而不能正常使用的故障效果。实现客户端遭受恶意代码攻击的场景设计,主要有两个批处理文件与一个注册表注入文件构成,命名分别为“cmdstart0.bat”、“add1.reg”与“autorunreg2.bat”,命名规则仿照某些病毒文件名中含有数字的特征,容易识别。主要实现,将“cmdstart0.bat”添加进注册表的开机启动项中,达到开机即无限弹出cmd命令窗口的功能。(4)故障解决措施。由于此次演练场景为大范围计算机遭受恶意代码攻击而不能正常使用,受影响客户端数量众多,若安全管理员一一手工删除,工作量比较大,因此提供DOS批处理文件给客户端使用人员,进入安全模式,双击运行该脚本即可。其中,该批处理文件命名为“recover.bat”,实现删除注册表开机启动项及三个执行文件。鉴于该实战演练场景设计中的三个批处理文件不具有传染性,仅仅为恶意代码植入,因此,一般删除注册表项cmd1,即开机不再自动运行cmd窗口无限弹出命令,那么计算机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综上所诉,随着国税系统信息化集中程度的提高,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设对保障国税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更加关键的作用,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故将会给国税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各级税务机关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是否有效则需通过演练来进一步检验。在已经完成了桌面演练、模拟演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具有实战性的信息安全实战演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安全实战演练的实现方案需非常的细化,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作为抛砖引玉,供读者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