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建设论文范例6篇

集镇建设论文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1

镇东邻城区,南临长江与镇隔江相望,西、北与四镇接壤。全镇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9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5万人;全镇耕地面积6.4万亩;镇内有学校9所,在校学生2837人;卫生院1家,医务人员81人;福利院2家,现集中供养119人。设党支部65个,党员2440人。镇政府现有机关干职工42人,其中班子成员14人。

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镇。诞生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三国时期黄金水道长江在此水深港阔,因而开埠成市,商贾云集,名为董滩口。至宋代,宋制规定县以下商业集市用“市、镇”称谓,遂更名为。清朝同治皇帝的御学教师张盛藻老宅、辛亥革命志士时象晋父子故居、亚细亚洋行、美孚洋行的旧址在镇内尚存。明清时期的老正街现存148栋历史建筑,距今630多年的川东鄂西宗教奇观水府庙等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名人荟萃,远有三国时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后汉掌军中郎将董和,近有全国著名化学家、董必武同窗好友张子高,今有轰动全国的刘胡兰式金融卫士“两兰”等许多优秀代表。

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强镇。全镇共有镇属企业200余家,其中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21家。规模工业总产值、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连续多年在全市名列第二。年10月,经省发改委批准,市在我镇境内建设以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导的姚家港化工园,该园区面积16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内已有市镇企业22家,预计2011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以上,税收可达到1.7亿元。

是一个正在迅猛发展的城郊新镇。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部已基本与城区相联。目前自来水、天然气都正在与城区并网。集镇和14个村已纳入市级城建规划管理。按照规划,城区的沿江大道、友谊大道、团结路都将向西延伸与相联,届时将发展成为主城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宣传思想文化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宜昌经济强镇”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率先崛起、强镇富民“为主线,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着力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凝聚力、新闻舆论工作的引导力、文明创建工作的影响力、群众文化工作的感染力,努力为的“三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抓重点、重质量,深化理论武装。我镇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新时期加强党委、政府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在强化制度建设和学风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树立学习典型,理论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抓好镇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发挥中心组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同时,领导干部还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今年以来,镇党委中心组共举行理论学习9次,积极撰写各类调研文章10余篇,为全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树立了良好榜样。二是抓好全体机关干部的理论学习。紧紧围绕“政策到会、理论到心、行动到人”的方针,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专题辅导与理论研讨、畅谈体会与典型交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真正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逐步形成了“上下联动、互帮互促、彼此竞争、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7月份,全体机关干部结合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机关干职工理论学习推荐书目,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力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三是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通过宣传栏、远程教育、调频广播等多种载体,向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宣讲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励和鼓舞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让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的“三区“建设之中。

(二)抓导向、重策划,强化舆论引导。在新闻舆论宣传过程中,我镇注重把焦点聚集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视角伸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一是突出中心宣传。紧密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举措和实效,营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良好氛围,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二是突出重点宣传。紧密围绕“三区“建设的目标,以工业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为依托,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和有益经验,大力宣传和谐社会建设中所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凝聚人心、树立形象。同时,积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换届选举、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普法等方面的宣传,努力为我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突出宣传管理。进一步规范新闻宣传及对外宣传工作,严格网络新闻管理,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和新闻宣传的安全性。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用足用好现有的新闻资源和新闻人才,努力调动通讯员和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据统计,今年以来《新闻》专题播放20次,《三峡日报.版》和其它报纸刊发新闻30余条,市委和政府两办采用稿件60余件,各级网络媒体刊发稿件40余件,其中,我镇人大新闻上了《湖北人民网》和《中国人大新闻网》,镇人大连续五年被评为市人大宣传先进单位。

(三)抓基础、重提高,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我镇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创建方案的基础上,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强化监督管理,定期检查考核,真正把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一是基础工作扎实。我们以镇宣传办、文化服务中心为阵地,对城乡公民进行“八荣八耻“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公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不断修订完善《文明公约》、《文明行为守则》和《村规民约》,塑造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言行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以整顿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卫生秩序为重点,治理脏乱差,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切实抓好城镇亮化美化和畅通工程。二是创建氛围浓厚。近年来,在城镇主要开展了以创建“文明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五好文明家庭”为重点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主要开展了“文明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目前,全镇创建面达到50%以上,其中被评为2009-2010年度市文明单位的有4个(国土资源管理所、工商所、文化服务中心、一中),市文明村的有3个(桂花村、两美垸村、五岭村),财政所、桂花村分别被评为2009-2010年度宜昌市文明单位、文明村。今年,我镇共申报2011-2012年度宜昌市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12个,市级文明村4个。

(四)抓服务,重创新,深化基层文化网络建设。我镇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入手,积极推进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在全镇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文化工作机制,一支充满活力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一张覆盖全镇的基层文化网络,形成了文化、科技、广播、体育“四位一体”,镇、村、户“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一是搭建服务平台。在集镇和社区以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立“三室一厅”(即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艺科技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配备电脑30余台,图书近万册,报刊杂志10余种,常年对外开放,镇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年服务人数达800人次以上。在全镇24个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13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和图书室,其中桂花、平湖、两美垸等村年服务人数均在500人次以上。二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工作制度。我镇组织工作专班对镇、村、户文化工作者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了“三员一户”(镇村文化信息员、文艺宣传员、农家书屋管理员、文化科技中心户)信息档案,并绘制文化队伍网络图,直观展示文化工作骨干分布状况。同时,根据基层文化网络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建立和完善文化服务人员管理制度、文化网络建设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群众性文化活动制度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制度。三是文化工程普惠于民。积极筹资25万元改造镇内有线电视网络,使之更加优化畅通。目前全镇有线电视用户已达4000户,宽带用户达600余户,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共巡回到各村放映电影140余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年,我镇被评为宜昌市文化网络建设先进单位。

(五)抓活动,重实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的网络、优质的服务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全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呈现出繁荣兴旺的良好态势。一是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我镇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吹打乐传承保护区域之一,通过对基层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引导,共培育民间吹打乐24班,民间艺人200余名。常年活跃在基层的李先兵视野庆典乐队、王祖芬艺术团队的形成,使我镇的文艺宣传队伍不断壮大。二是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我镇组队表演的民间吹打乐《欢庆锣鼓》曾在市首届民间吹打乐比赛中获特等奖,在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获金奖;我镇在市第二届广场舞比赛中,参赛的两个代表队分别喜获决赛二、三等奖。在市2011年元宵节灯展上,我镇以诙谐的词调和精彩的高跷表演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同时,以开展各种重大活动和节庆活动为重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我镇先后成功举办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文艺汇演,有效推动了我镇群众文化向纵深发展。三是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在文化服务中心广场上,早晨有太极拳、舞剑等晨练活动,晚上有交谊舞、民族舞、腰鼓等常规活动,参加人数达300余人,广场文化已成为集镇上的亮点。健身气功队围绕国家体育总局试行推广的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四种健身气功进行训练,并定期开展活动,曾多次应邀到宜昌市参加表演并获好评。文化服务中心也因此被省体育局命名为健身气功活动站。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要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以“导学、述学、评学、考学”为主要内容的督学制度,坚持中心组发言制度、学习调研制度、学习报告会制度等,同时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形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思想创新,并建立中心组理论学习档案。

(二)继续抓好内外宣传报道。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要方式,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宣传各条战线的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宣传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明确主题,突出重点,内外结合,抓出成效。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2

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执行力建设的开展,把一系列工作安排地紧凑有序。

(一)组建机构,设施齐全。镇党委政府及时就执行力建设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明确分工,责任落实人头。各村(社区)、镇属企事业单位、机关各办所也先后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并确定了联系人。并及时采购了专门的打印、照相等设备,用于执行力建设的文字工作、图片资料保存。

(二)开展有序,推进有力

1.及时动员。全镇于2月9日召开了动员会,各村(社区)在2月25日前召开了动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明确了工作要求、目标任务及方法步骤。镇执建办分别制定了洛委发[]9号《关于深入推进“执行力建设年”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洛执建[]1号《关于深入推进“执行力建设年”工作学习动员工作方案》。各村(社区)、镇属企事业单位、机关各办所结合实际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2.自查自纠。全镇于3月15日在全镇召开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会,印发洛执建[]4号《关于深入推进“执行力建设年”工作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方案》,及时总结学习动员阶段工作,安排部署自查自纠工作开展。对照“九对照九检查”和“四不一没有”具体要求,重点围绕自身建设、工作效率、服务意识、配合协调、贯彻执行等方面查找差距和不足,认真撰写自我剖析材料53份,镇执建办在4月底对机关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学习笔记进行了逐一检查,引导大家对“四个年建设”知识多学习多领会,确保了党员干部参与率、知晓率达100%。镇村均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讨论,进一步找准问题,剖析原因。

3.整改提高。6月主要抓了作风的集中整顿工作。重点监督检查了机关和村社区遵守工作纪律,三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抽查了机关防洪值班情况和上班到岗到位情况,通过检查促进,机关人员对办事群众的主动服务意识有了明显提升。下村检查了“四个年”活动抓落实的进展情况和村干部到岗到位、村级场所管理等,检查情况均进行了及时通报。结合前期查找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综合梳理,梳理出突出问题,并在机关会议上进行了通报,在公示栏进行了张贴。针对梳理出的问题进行了细化分解,制定了单位和个人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重点和时限,并建立了台帐。对全镇和村社区的重点工作定期跟进推动落实状态,镇工作已完成11项,完成51%,村工作已完成40项,完成48%。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初步完善创新,修改制度18条,新建制度3条,以求达到优化服务要素,提高服务水平的作用。

二、贯彻学习,宣传教育到位

(一)营造氛围良好。全镇、各村(社区)对执行力建设做了大力的宣传。镇上制作了执行力建设6版的专栏宣传厨窗,并悬挂执行力建设横幅,各村(社区)也悬挂了执行力建设的宣传标语。镇执建办印发有关“四个年”相关的“23444”、“三大要求四项务必”、“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等学习资料70余份,镇机关和各村社区张贴相关宣传画50余份,着重加强了对“四个年”活动内容的宣传,为整个的执行力建设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信息报到及时。镇执建办共撰写简报22篇,下发相关文件6篇,上传图片资料数十张,及时、充分、全面、准备地反映了我镇执行力建设各阶段活动的开展情况,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镇执建办共撰写执行力建设信息中《镇“三加强”落实砂石矿产资源整治》、《镇加强落实扶贫工作再部署》等8篇被市执建办简报采用,对我镇的执行力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学习寓于教育。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培训,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执建办带头组织镇机关干部和村社区干部通过认真学习“四个年建设”的丰富内容使大家认识到执行力建设是“作风转变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加自觉的投入到强化执行力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去。镇执建办还认真组织机关和村社区干部学习了《督查通报》,通过其他乡镇、市级部门的反面典型教材给广大党员干部打边鼓、敲警钟,鼓励大家加深认识、提高警惕,对违纪违规现象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群众监督,讨论充分全面

(一)搭建监督平台。在政府大门安置了征求意见箱,并公开投诉电话,镇政府发放并收回征求意见表85份。村(社区)向服务对象和干部群众发放并收回征求意见表265份。镇执建办对于收回的征求意见表进行了分析整理,对针对反映部分办所(中心)和村社区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大较差问题进行了甄别情况和调查核实。执建办工作小组专程下到各村了解情况,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村干部进行及时了解沟通,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科室和村社区在工作会上进行了批评指正。在政府一楼大厅公示了所有办公人员的照片和工作职责范围,在各办公室门口放置了人员去向公示表,要求每天对办公人员的去向进行对外告之,方便群众进行有效监督。

(二)讨论深入到位。各村(社区)和各办所均对执行力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讨论并做好了讨论记录。镇党委政府还专门组织了中心组讨论和村(社区)大讨论。讨论的情况均已以简报和照片的形式上报了市执建办和市委督导组。讨论围绕“抓执行就是抓落实,抓执行就是抓发展”的主题,重点针对执行力建设的理解和我如何抓工作两方面进行。所有发言内容真切,挖掘问题一针见血。经过讨论,大家都表示今后要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多渠道、多思路地做工作,全心全意搞好执行力建设。

四、联动结合,推进三项工作

(一)结合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第一,对各办所(中心)职权进行了“再清理”。明确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流程,按照“三定”方案对各部门承担和职能和任务进行了再清理,共清理出各项职权86条,其中党政办职权11条,社事办职权15条,经发办职权9条,计生服务中心职权10条,农业服务中心职权15条,综治办职权10条,财政所职权16条。并将清理出的职权经镇执建办汇总审定后于4月10号在公示栏进行了公示。第二,对廉政风险点进行了“再查找”。各办所(中心)紧贴突出问题、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对“三重一大”议事决策风险,进行了再查找。共查找出A级风险50条,B级风险40条,并将查找出来的风险点经镇执建办汇总审定后于4月13日在公示栏进行了公示。第三,对防控措施和制度进行了“再完善”。根据查找出的风险点,逐条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监控措施共101条。制定的防范措施经镇执建办审定后于4月18日在公示栏进行了公示。根据防范措施的内容进一步对管理制度进行了“再完善”,新建制度8条,完善制度23条。

(二)结合推进“爱我、团结奋进”大讨论。第一,抓组织,落实工作布置实施。及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机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的领导小组,制定“爱我”大讨论活动方案,召开会议把工作安排到村、社区,确保讨论活动开展有计划、有领导、有组织。第二,抓过程,确保讨论广泛深入。按照参与范围,讨论分三个层次展开。首先于8月15日召开了由全镇各村(社区)书记、主任参加的“爱我”大讨论,就活动的目的、要求做了详尽安排。二是由各村(社区)集中在8月15-23日邀请党员干部、业务骨干、群众代表等分别召开主题会议,展开了“爱我、团结奋进”的大讨论。三是于9月4日组织各村(社区)、机关全体员工等50名代表到场参加了全镇“爱我”的综合讨论。除了采取讨论会的形式以外,我镇还先后发放讨论表15000份,广泛收集各方的书面建议。第三,抓整理,集中发展智慧见成效。根据关联是否紧密、建议是否可行等,对收集到的建议进行择选,并进行分类整理,共归纳出加大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旅游亮点、保障民生、改善作风等七条金点子,有效地集中了发展智慧,确保讨论活动取得了实效。

(三)结合推进“听、访、解”大走访。第一,落实责任人员。按照“三加一”的模式,成立130多名联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加帮扶对象的工作组15个。第二,加强宣传沟通。发放、张贴各种情况介绍、政府政策通报等宣传资料400余份,公安公告70余份,入户宣传10000余户。重点加强与本镇7名受伤人员沟通,逐一安抚情绪、宣传政策、了解诉求、帮扶困难。第三,建立网格化管理。分村、片区、责任区域三级建立15个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点,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分组下村入户走访率达98%以上,现已收集整理民意诉求66条,现已分工落责66条,已解决6条,36条正在解决中,其余24条正在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商沟通。

五、勇于创新,突出特色

(一)结合实际,创新“双抓”口号。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执行力建设的安排部署与工作多、任务重的本镇实际进行了有机结合和积极创新,提出了“抓执行就是抓落实,抓执行就是抓发展”的措施。一是要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好菜蔬社区统迁房和洛城、南元统迁房分配工作;落实好集镇建设扫尾工作;落实好村道建设和沟渠疏通工作等。二是要加快做为重点区域镇和城市副中心的全面发展。重点做好蒜苔、木耳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加快稻鸭、生态猪等养殖业发展;推进渔江村农家乐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造好桥、陵、庙等旅游业的发展。

(二)对口联系,指导村(社区)。建立了对口联系制度,分派联村驻村干部到各村(社区)指导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执行力建设在村(社区)得到很好的延伸,真正把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农业发展的大事小事落到了实处。

六、讲求实效,落实重点工作

年,镇以执行力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稳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统筹城乡,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工贸型区域重点镇建设和旅游打造,把各项工作推进落到了实处。

(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发放技术资料,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管理等科普知识宣传,帮助农户掌握各种新型实用技术。扶持生猪、种鸭、肉羊及山地生态鸡等规模养殖,加强黄背木耳、无公害蒜苔等特色经济作物培育,发展无公害大蒜、优质水稻种植等示范基地,进一步规范三大协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快速发展。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3

关键词:团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垦地管理:人口分布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兵团小城镇建设要从哪里寻找突破口,这既是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也是抓好城镇建设的方法问题。根据兵团实际,我们认为:小城镇建设应把着力点放在团部地区。

一、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根据城镇所处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经济规模、发展潜力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立足客观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做到适度超前、合理定位。

(一)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改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合理规划的局面。1.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制定和指导工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制定和指导工作,这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改变乡镇和农村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2.重视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目前,小城镇普遍缺少像市政、道路、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详细规划,往往在建设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3.规划要考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二)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市场环境。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除了受经济、区域、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开放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也能带动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明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金先导、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充分运用各项政策,将政府有限的财力与民间潜在的资金实力相结合,形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合力。(三)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拓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1.加大政府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2.坚持市场化方向,拓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应实行按照项目类别采用不同方式分类筹集的原则。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应加大金融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以缓解小城镇建设投融资的困难。4.制定企业和个人资金投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带动农村,最根本的就是资金投向问题。(四)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是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坚持政府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总体策略。

二、加强兵团小城镇农垦地管理――兵团农垦城镇土地等级体系研究

(一)基本概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1954年,经过40年的开荒、开垦、开发和建设,目前已拥有17个农业建设师,3个农场管理局,下辖20多个垦区,共172个农牧团场,分布在全自治区15个地(州、市)的63个县(市)内。作为兵团各农牧团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团场部――农垦城镇,经多年建设,已初具城镇规模。但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历史基础、服务腹地等因素影响,农垦城镇独具特色。(二)土地等级体系技术路线:1.理论基础。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土地等级体系的最终表现是地租量的大小或地价的高低,而影响地租量大小或地价高低的最重要因素是区位。因此,我们认为建立区域性城市土地等级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1)地租理论。地租理论起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西方古典地租理论是一种差额地租理论(idRicado)明确区分了两类差额地租,即土地沃度和耕作集约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额地租。(2)区位理论。秦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两个基本内涵,即:①自然内涵,指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②人文内涵,指区位的自然内涵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2技术路线。根据兵团农垦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区位条件差异大,以及农垦城镇规模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特点,我们提出了以类型为基础,试点农垦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本为参考,建立兵团农垦城镇类、等、级和基准地价等不同层次的土地等级体系。

三、优化人口分布,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镇人民生活质量

人口分布状况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对科学、合理地分布人口,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屯垦戍边提供人力支持和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兵团从1954年成立初期17.5万人发展到2007年底257.8万人,50年间人口总数增加了15倍。其人口分布特点为:(一)南北疆人口分布不平衡,呈现北多南少的状况。兵团人口的3/4左右分布在北疆。(二)区域间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最大的天山北坡经济带,聚居了兵团人口总数的50.75%。其中石河子市城镇居住人口为29.8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8.4人,是兵团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6人)的2.18倍。(三)团场小城镇人口分布不平衡且差异性很大。174个团场小城镇镇区人口约68.42万人,占团场总人口180万人的38%。镇区人口在10000人以上的有14个,5000-10000的有34个。2000-5000的有67个,2000人以下的有59个,镇区平均人口3932人。

四、加快团场城镇经济发展,合理配置资源,缓解就业压力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4

一、抓组织领导,完善文明村镇机制

(一)落实文明创建责任。出台了《2021年XX镇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等一系列文件,完善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认真抓、党员干部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创建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健全的工作制度,能有效地指导协调创建工作。

(二)严格文明创建考评。建立完善的评选、考核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镇党委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为各村年度考评的重要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各村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把它作为“建设新型农村,构建和谐乡镇”的重要内容。

(三)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动员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在创建工作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制定创建文明村镇的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文明村镇创建面达到90%以上。广泛开展”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媳”评选活动和“五星文明户”评选活动。

二、抓思想建设,树立文明村镇新风

(一)打造学习型乡镇。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主题活动,镇党委把抓好中心组学习作为推动干部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一把手”负责制 ,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学习主题。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课堂讲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等方式,党委中心组先后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及时领会政策精神,提升理论水平。

(二)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围绕发展完善形势报告会制度,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年初学习计划,2次组织全镇机关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学习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内容,并系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政策。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读”与”看”相结合,“听”与“讲”相结合等形式,培养干部学习兴趣,激发干部学习热情,端正干部学习风气。

(三)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制定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开展“四德”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具体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镇形成素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发现和挖掘身边典型,积极开展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活动。持续开展‘六提倡、六反对”活动,破除封建迷信、革除大操大办等陋习。

(四)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以“读书思廉、躬行践廉、家庭助廉、谈话促廉”教育为抓手,积极探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求实现廉政教育经常化。读书思廉,每月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每季召开支部学习会或读书会、每半年召开次研讨交流会。躬行践廉,在各村委会所在地制作了大型廉政公益广告牌,张贴廉政宣传画154张,悬挂了廉政横幅15条。在各村老年活动中心、文化俱乐部、文化中心户等场所设立了廉政文化图书角。家庭助廉,组织镇两委领导、各村书记、主任及配偶60余人进行了座谈,从正反两方面集中进行廉政宣传教育,鼓励家属当好贤内助。

(五)加强未成年人教育。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机制,把工作成效作为基层基础创建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经常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科普、道德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家长、学校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教育,让他们懂得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对农村文化娱乐场所实施有效管理。做好留守、流动儿童的入学、日常管理工作,关心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抓阵地建设,发挥文明村镇功能

(一)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按照规划序时推进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结合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特点,打造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与维护农村稳定相联系、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相联系、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加强民主法制相联系的“三联”机制,用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影响带动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二)开展文体娱活动。继续发展民间文艺队伍,舞龙队、秧歌队、腰鼓队、管乐队等群众文艺队伍逐渐壮大成熟。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民读书月”等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国防教育知识、普法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等(有奖)竞答活动。

四、抓村镇建设,树立文明镇村形象

(一)稳步推进集镇搬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典型带动、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思路,稳步推进集镇搬迁工作。集镇建房方面主要采取统规建设的做法,户型规划体现文化内涵,提升建设品位。目前,XX镇一期项目已完工,共计完成办理手续187户。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5

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加强和改进理论学习,是搞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归德党委按照区委的要求,深入扎实的抓好党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全镇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镇上下呈现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镇委中心组理论学习

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的学习,镇委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带动全镇广泛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党委中心组学习不仅是武装头脑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方式,因而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委中心组学习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理论学习与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理论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落实。党委中心组成员始终自觉把学习作为提高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内在需求。镇委今年年初制定了学习计划,认真自学,积极参加专题讨论,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保证了全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二)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做表率

要把党委中心组的学习长期坚持,并取得实效,离不开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带动,我们确定了党委书记亲自抓中心组学习,出题目、作部署、提要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并带头读书,带头思考,带头发言,把区委的要求和归德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家加深理解,带动了党委一班人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

(三)认真办好党委理论中心组读书会

把党委中心组读书会集体学习和研讨放到重要位置,是加强和改进镇委中心理论学习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我镇理论中心组每年都集中天左右时间,召开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学习主题,密切联系归德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密切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集体学习,集中研讨,总结经验,交通心得,把读书会形成促进学习推动工作的会议。今年月中旬,镇委举办了读书会全镇领导班子和镇直、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月上旬又召开全镇领导干部座谈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增强贯彻落实上级重大举措的自觉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靠制度保证中心组学习的经常化、正规化

镇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学习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全镇党委中心组学习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全镇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范了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报告会和专题讲座、读书会等学习制度,对学习的内容、方式、时间安排和考核等,都作出了严格的具体规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同时,根据新的实践、新的情况,把成功做法和有效措施制度化。使制度能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从而保证了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工作繁重的情况下不放松学习,使学习得到改进和加强。

二、联系实际加强和改进镇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学习促进了工作,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近期由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在归德施工,为确保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镇委通过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专门成立了指挥部,宣传涉及到法律条文以及工程的重大意义,开展上门服务,化解疑难问题,镇委多次召开村级以上会议,认真分析群众的思想状况,对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专题研究,以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动员全镇党员干部做深入细致全面周到的思想宣传工作,立足攻心着眼大局,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这几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二以不断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和增收富民为目标,努力建设小康社会。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确立了“工业强镇、调整富民、建好载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发展镇村经济的实施意见。

一是以“工业强镇”为落脚点,狠抓了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同时加强了园区和道路建设,营造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巩固发展老企业,加快建设新企业,积极引进新项目”的思路,去年以来,对老牌骨干企业紧抓不放,使其发挥最佳效益,生产经营健康运转。对去年引进在建项目,我们专人分工,靠上帮促,跟上服务,加快了建设进度。去年以来,共引进续建各类项目个,其中工业项目个,已投产的个,在建的个,签订协议合同的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元。

二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去年突出抓了“三大”富民工程。奶牛小区建设。分别在万庄、薛庄建设了百亩以上的奶牛小区两处镇财政拿出十万元扶持小区的挤奶大厅建设。目前两个小区已日臻完善,其中万庄奶牛小区已被推荐为省级示范小区。坦山片区优质果品基地工程。继解决了坦山人畜吃水问题后去年我们狠抓了该片区的退耕还果一期完成植果面积亩集中栽植了冬枣、核桃等优质果苗修建水窖、水池余个,做到树上山、水上山果树成活率达到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在巩固发展万亩大蒜的基础上今年新发展大葱亩大叶菠菜亩积极推行“标准化”种植成立了无公害蔬菜销售龙头企业注册了“卢城”牌商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我们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和改进镇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最终目的。结合我镇实际,确定了重点发展民营经济奶牛养殖小区、无公害蔬菜种植、肉食畜禽、优质林果等十大类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各村发展经济的路子。落实了领导班子、部门责任和检查调度制度。制定了化解债务、资产管理、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制定了奖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经济强村。如李官村、后夏村、万庄村利用地处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越的环境,广引博联,吸引了镇内外一大批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合作。万庄、薛庄借助佳宝乳业集团龙头企业带动,分别建起了占地各亩的奶牛养殖小区。东赵、前胡等村发展了优质果品基地,前、后刘官村发展了千亩大葱基地,张街、刘街、高庄发展了千亩胡罗卜种植,东义和村、新张村及黑沟桥等村发展了冬暖大棚蔬菜和中草药种植。同时归南、前刘、路庄、薛庄等村发展了一批中、小蔬菜批发市场。如万庄村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多条路子抓增收,想方设法促发展。村里采取租赁、承包、入股等方式,利用区位优势,争取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投资近千万元的桑信太阳能和红利味精、长安摩托、长春锅炉厂等八家企业。

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稳定成效显著。深入开展了“文明村”、“文明户”、“美在家庭”、“希望工程”、“爱心救助”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特别是今年在全镇开展了创建文明一条街活动,以上的村都建起了一条宽敞、整洁的主街道,安装了文明标牌、路灯及健身娱乐设施,搞了美化绿化,成为全镇农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始终把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社会秩序得到进一步好转。立足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推行稳定“一督六严”工作法。对重大案件实行督办单制度。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实行严程序、严责任、严查处、严调度、严奖惩。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办事处,大事不出镇”,不出现越级访和群体访。

三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努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一是狠抓了乡村道路建设即“村村通”工程。加强领导,积极筹措资金,严格招投标措施,加大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通过努力,年内共新硬化道路三条(段),计公里,总投资万元,三条路段全部被评为优良工程,在乡镇评比中,我镇的通车里程、质量标准均列第一。在修筑新路的同时,我们还抓了老路的修复,镇财政挤出万元,聘请了专业施工人员,对工业路、商业街进行了挖补、刷油。在全力建设镇重点工程的同时,各村积极发动群众,筹措资金,建设了一批村自为战工程,像修街铺路等,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农民增收、土地增效,全镇大搞了以治山改土防汛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集中财力建设黄河生产堤防汛工程。按照防流量的标准对我镇境内全长公里的黄河大堤加宽抬高,共动用土方多万立方,投资额达万元。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此外,完善了世行二期项目工程,并积极争取立项了世行三期工程,加快建设了一批小农水工程。

三、加强和改进理论中心学习组,提高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的健康发展。

一机关整顿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促进机关整顿长效化。实行一学三通报,即每周集中组织一次机关干部学习和卫生大扫除,由轮值点名的镇级领导领学,学习上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领导讲话。每周由轮值点名的领导通报本周考勤情况、卫生扫除检查情况、机关干部包村包企业情况,达到互相监督,相互交流的目的。针对卫生扫除不经常、不彻底的现象,重新划分了卫生区,明确了各区的负责人,采取负责人联评、卫生区内部互评的方法,消除了扫除不正常和推委扯皮现象。机关干部的考勤和包村情况均记录在案,纳入年终总评。

二是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涣然一新。广大机关干部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特别是在今年我镇遇到南大沙河和黄河出现三次情况紧急险情时,防汛抢险面临严峻形势时,广大机关干部在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的带领下,冲在第一线,顶酷暑,战风浪,不顾疲劳和危险,日夜坚守和巡访在南大沙河和黄河大堤,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背沙袋、抛树枕、炸河道、堵管涌,从而排除了险情,保住了大堤,保住了当地干部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汛抢险的阶段性胜利,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了广大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再次发扬光大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困难,严防死守”的防汛精神。

三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机关整顿,广大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进一步转变,纪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办事处、后进村,一手抓班子建设,一手抓稳定,同时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许多机关干部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到所包村指导、督促、帮助工作,许多机关干部骑自行车或步行进村,个别年龄大、身体弱的老同志,照样和青年人一道下基层工作,深受基层干部群众欢迎。同时,镇级领导落实了三包一联责任制,深入所包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当得知新建企业金源达化工遇到资金困难,影响设备安装时,镇级领导纷纷出资相助,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锦达机械从立项、办理土地手续到开工建设,包该企业的镇级领导,始终靠上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使企业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二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目前全镇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有人,岁以下的有人,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实职的人,兼职的人,有个村实现了书记、主任一人兼,达到了文化高、素质高、年龄低、交叉任职的要求。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争创一流的意识明显增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得以发扬广大,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工作积极性十分高涨,出现了争先恐后、竞相发展的好势头。特别是解决了农村党支部书记工资统筹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体现了党组织的温暖,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建功立业。

三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了镇党委对村党支部的有效领导,保证了政令畅通。通过加强和改进镇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消除了无支部书记的村,实现了村村班子健全,村村都能正常工作,促进了后进村的转化、中间村的升级、先进村的提高。全镇“五好红旗村”累计已达个,五好村达个,分别比去年提高了和。全镇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力量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使农村党支部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镇各级党组织紧紧团结在党委周围,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形成了全镇上下一盘棋的局面。

集镇建设论文范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产业规划;旦八镇

中图分类号:TU98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1996-04

Industry Planning of Danba Tow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ANG Yan-an1,2,LI Zhi-min1,WANG Cui-ping1,LIU Dong1,LI Feng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2. 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nba town’s industry status, development planning for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was conducted respectively and key characteristic industry’s spatial layout according to industry cluster theory and the "one village one produc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growth pole theory was proceeded.

Key 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dustry planning; Danba town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旦八镇位于志丹县县城西部45 km的洛河沿岸,是陕北历史名镇。自古以来,从延安西出甘肃、青海,北抵宁夏、内蒙,旦八镇成为重要的交通关口和商旅重镇。地势可分为“四岭三川两条沟”,土地面积322 km2,总人口达3.2万人。现辖18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147个自然村,农业人口9 600人。旦八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底,旦八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 94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 108万元,完成财税征收1 300万元,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8 3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600元。如何统筹旦八镇城乡产业发展,并建立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如何培育乡镇企业并推动其发展,如何引导乡镇企业在小城镇聚集,并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是新时期旦八镇产业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旦八镇产业规划尤为重要。

1旦八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发展优势

1)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旦八镇位于县城西部45 km处,东临周河、双河,西依金鼎,北接纸坊,南连永宁、义正,域内公路四通八达,是志丹县西川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这为旦八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2)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旦八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升,这为旦八镇产业尤其是加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3)域内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呈跨越发展趋势。延长油田有限公司西区采油厂指挥部在旦八镇驻扎,大大带动了镇域经济发展,这为旦八镇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需求条件。

4)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特色产业异彩纷呈。旦八镇现有企业300余家,特色产业有山地苹果、荞麦、糜子、马铃薯等,且呈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势头,这为旦八镇产业尤其是加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发展机遇

1)各项宏观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这也正是该区急需发展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地方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品,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产品。而国家为建设新农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体系的完善,亦为区内村镇建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发达的市场经济观念。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旦八镇政治、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活动的关系不断理顺,这都为全镇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3存在问题

1)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小;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第三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不突出,缺之市场竞争力。

2)科技水平、资金的制约。全镇经济结构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资金紧张这一矛盾缓和的任务还很艰巨,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素质还有待提高。

2旦八镇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依据

2.1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指的是同一类产业在一个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其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存在共性和互补性、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关系,并导致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1-3]。

因此可以通过旦八镇围绕山地有机苹果种植、加工、销售建立苹果产业聚集区,围绕小杂粮种植、深加工和销售建立小杂粮产业聚集区等等,空间聚集化的相关企业可以获得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和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等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自然不约而同地选择空间上的集中。

2.2“一村一品”理论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指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区位特点,面向市场培育乡村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有利于集中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农业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推进,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4-6]。

2.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不是发生在所有地方,而是发生在一些增长极(增长点)上,这个增长极在空间上就是产生聚集的城镇,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7-8]。据此理论,旦八镇镇区就是带动旦八全镇及志丹西南四乡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发展旦八镇经济,重点是培育发展旦八镇的主导产业,以业兴镇,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培育小城镇这个载体本身的功能。旦八镇小杂粮、山地有机苹果、鸡羊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应该将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区域“块状经济”,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化、城镇化增长方式,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双重规模效益。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旦八镇产业发展规划

3.1产业发展战略

依据旦八镇发展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战略是:工商兴镇,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持,科教奠基,跨越发展,奋力打造结构合理、特色突出、高效优质的产业体系。

3.2第一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旦八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推进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第一产业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发展目标,建设合理的农业体系。应遵循自然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优势,围绕小杂粮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规划期间,继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农业,并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升级和对其他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1)做大做强草畜业基础上的养殖业。进一步坚持草畜业强镇富民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强化扶持措施,继续坚持“大户带动、小户覆盖、科技支撑、加工增效”的产业化路子。在草畜业的带动下,逐步建立区域化、规模化的牛、羊、猪、鸡养殖基地,使旦八镇养殖业得到全面发展。在区域布点上选择沙渠、五里湾、张台、马莲崾、麻子沟等村发展以羊为代表的养殖业为主(图1)。

2)凸显棚栽业为主体的农业。按照“优化布局、市场引导、科技支撑、政策牵引、典型示范、效益驱动”的思路,坚持稳定发展大棚,积极发展弓棚,努力扩大露地菜种植面积的“三菜”并举发展策略,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拉长蔬菜产业链条,力争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产业市场化运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立足地方群众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川、台地优势,在洛河流域有条件种植蔬菜的村组大力发展棚栽业,重点选择石洼庄、吊坪、何家洼、柏叶沟、刘湾、甘叶沟、建湾等村以发展荞麦、糜子、马铃薯等特色农业为主(图1),实现城乡蔬菜自给有余的目标。

3)培育林果业。按照“绿色产业富民”战略,着眼于建设山地有机苹果园这一目标,从标准化建园入手,在坚持适地适树、择优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思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培育壮大苹果生产基地规模,重点在适宜发展苹果的区域如元峁湾、沙坪庄、双墩、槐湾、墩湾等村以发展山地苹果为代表的林果业为主,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着力建设优质山地苹果生产基地(图1)。

4)做精小杂粮。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思路,立足基本农田,在精耕细作、品种优化、龙头带动、强化营销上求突破,在建基地、抓示范、创品牌、占市场上见实效。以比较效益为导向,大力推行先进耕作技术,积极推广优良作物品种,实现小杂粮种植上等级,与市场接轨。

3.3第二产业发展规划

坚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为切入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和为大中城市配套服务的方向,大力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使工业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带动人口就业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石油资源开发、建筑建材为主的支柱产业,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实力,构筑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优化管理体制,依托科技,大力发展技术产业,提高企业的素质和效益,为提高全镇经济总体实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保证。

借助石油产业开发,积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实现企地共建,互惠互利。

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建材产业,积极引导建材企业研发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和新型轻质建材产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使建材业成为全县工业的重要增长极。

积极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旦八镇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努力做大做强农产品深精加工产业,使其成为继石油开采业后的主导产业。如牛羊肉系列、糜子黄酒、豆制品、沙棘、小杂粮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空间布局上,重点规划建立基地化、规模化的集约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图2)。

3.4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按照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业、建材、商贸、交通运输、汽修等领域,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以及经营效益,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为旅游业的发展服务。同时,加快农村商业零售网点建设,完善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物资批发市场,积极发展配送中心,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库、粮食流通通道等设施建设,形成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小型零售商店相结合,综合商场与专卖相结合的服务网络。在空间布局上沿过境路为轴线形成产业发展带,拓展以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农村建制镇的三产服务业(图2)。

4小结

通过对旦八镇产业发展进行规划,为旦八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行动指南,但这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尚需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实施一定的指导性措施,以使村组和农户能积极投入到规划的实施中来,变自上而下的规划为上下联动,这样实施效果会更好。旦八镇应以此为契机,使产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光,周伟林.产业聚集理论及进展[J].江淮论坛,2005(6):5-10.

[2] 彭文斌.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 徐康宁. 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4] 周青林. 特色产业开发与一村一品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吉林永吉岔路河特色农业开发区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5] 杜青林. 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6(7):4-8.

[6] 卢向虎,秦富.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J]. 世界农业,2007(10):16-19.

[7] 颜鹏飞,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6.

[8] 严清华,肖依虎. 武汉腾飞与中部经济发展――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战略思考 [J]. 学习与实践,2006(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