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自我总结范例6篇

励志自我总结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学会报恩为主要内容,抓住建党90周年、“三八”、“五四”、“七一”等重大节日、纪念日,通过主题班团(队)会、课堂教学、感恩征文、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时刻怀有感恩之心,学会知恩、感恩、施恩、报恩,全面提高中小学生道德素质。

二、活动时间

2011年1月—7月

三、活动对象

全区中小学生

四、活动内容

1.感激党和祖国的关怀。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的作用,组织开展“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读书征文、“颂歌献给共产党”、“党是阳光我是花”等团队活动,通过了解党史寻访革命足迹、采访身边老党员和优秀党员等途径,帮助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加深对党的认识,增进青少年热爱党、感恩党、亲近党的情感,坚定青少年对党的信念和信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利用寒假、“三八”、父亲和母亲节等,鼓励和动员学生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洗衣做饭等,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3.感激老师的辛勤教诲。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通过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感激同学的真诚相助。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等主题团队活动,组织学生给身边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团支部)做一件有益的事,为学校做一点贡献,如几本书等,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5.感恩自然的伟大赐予。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组织学生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月)。各校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学生以“感恩励志”为主题,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团队会、黑板报、宣传版、校园网站、橱窗等方式,悬挂感恩教育主题条幅,发放并张贴《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倡议书》,组织和动员学生了解“感恩励志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全面开展“感恩励志”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2月—6月)。各校要将“感恩励志”教育与庆祝建党90周年、“三八、五四、六一、七一”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组织实施“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感恩励志”教育主题班会(团队会);组织一次“感恩励志”教育演讲比赛;开展一次“感恩励志”教育征文比赛;组织一次向老师献真情的“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组织一次“感知父母恩”系列活动;组织一次“我为同学做一事”系列活动;开展一次“从我做起,爱护一棵树、一片草”活动。

(三)活动总结阶段(2011年7月)。活动结束后,教育局团委将组织开展全区“感恩励志小标兵”评选活动,对“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评为“感恩励志小标兵”。各校要认真总结“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成果,形成书面总结,教育局团委将组织对中小学“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对组织措施得力、活动成效显著的学校予以表彰。

四、活动要求

1.贴近实际。要根据高中、初中、小学不同学龄段学生身心特点、生活体验和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确保“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逐步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融入课堂。各校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可操作性要强,避免空洞说教。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2

国家奖学金名额最少,学院8个专业只有4个名额,要求是最优秀的学生,并且不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班有一个名额,额外还有10个灵活名额供全院成绩优秀的学生竞争,要求申报的学生必须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和成绩优秀这两个基本条件。

国家助学金则按全班人数的5%、15%和8%的比例分成A、B、C三等,以贫困生申请确认名单为基础,不考虑成绩排名,但要求候选学生学习态度端正。

我觉得规定不复杂,当着全班同学详细做了一番解读。一年级时已经有过一次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经验,我想不会有太多问题了。何况,开会前的一周里,我和班委一起已经就“贫困生申请确认”一事做了大量工作,有这个作为基础,评选出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申报名单自然应该是简单的。

第二天,班长给我打电话,班里同学对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有很多意见。我很意外也很生气。

奖学金候选人要投票选举?

班长在电话里说:“班里有人认为,奖学金候选人应该由班里投票选出来。”

听到这话,我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难道学生们对奖学金候选人申报条件理解起来会如此困难,以至于需要公开投票选举?或者学生们以为奖学金需要拼人气,比人脉,选一个大家看着都顺眼的人出来?

拿国家励志奖学金来说,国家励志奖学金有两个基本条件,即家庭经济困难和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这条要求,班里已经通过贫困生申请确认的工作确定了一个排序名单;成绩优秀这条要求更不用说,根据各学期成绩累计出来的排名根本就是现成的。那么综合这两个名单,谁有资格作为该项奖学金的申报人,一目了然。

显然,有些学生提出公诉要求,是希望借着公投的名义,使有些本没有资格的学生也能够有申报奖学金的机会。我无意去追究有哪些人想浑水摸鱼,我明确地告诉班长:“奖学金――不管是哪一个奖学金,都绝不是凭人气公投投出来的。”

现在,很多大学生喜欢以投票的方式来处理集体事务。但是,公投并非万能药方。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明白,在明确且并无不当的制度之下,遵守制度解决问题省时省力。难道遵规守纪就那么难吗?

奖学金候选人要轮流坐庄?

班长提出第二个问题,说是不少学生认为,国家励志奖学金不能连续两次发给同一个人。

这次初步拟定的励志奖学金候选人是王红,她成绩排第二,也是确定的贫困生名单中排第一的。由她申报国家励志奖学金,当然是完全符合条件的。对于一个学生是否可以连年申报励志奖学金的问题,我和其他班主任有过探讨。

这是一个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取舍问题,如果认为程序公平为先,那么王红继续申报显然是应当的;如果认为结果公平为先,那么这次不选择王红也是对的。这里确实很难说清谁对谁错。老师之间商量的结果是:只要有学生反对,那就以结果公平为先,毕竟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比国家奖学金要主观些。

因此,既然有不少学生反对,我认为是可以重新考虑一下励志奖学金的人选。不过,我想起一个问题,问他:“综合排名一直第一的张丽,今年继续申报国家奖学金,这事没有人反对吗?”

班长的回答让我觉得十分无奈。班长说:“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条件太高,其他人怕是跳着也够不着,又哪会有人说三道四。”

原来如此。学生们的反对并不在于程度公平或结果公平与否,只在于是否对自己有利。公开量化的评选标准一些学生视而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是嫉妒和抱怨。

事后诉求正当利益?

班长的第三个问题事关班委,他说:“团支书对贫困生名单中的排序有意见。”

这个问题让我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这份名单是由班委草拟的,然后我和全体班委以及学生代表一起组成了评审小组,用了一周的时间,逐个排序确定。团支书一直没有意见,等到名单最终确定,并且开始依据这份名单来上报助学金资助名单时,团支书说:“这份名单有问题,不公平!”

我按捺住性子,再次开了班委会,让团支书说明情况。原来,团支书的男友家里今年受了水灾,庄稼欠收严重,还有姐弟俩要上学,因此出现了临时经济困难。团支书觉得按照现有名单提交的话,该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帮助,所以觉得不公正。我问:“我们班里进行贫困生申请确认工作也不是一两天了,要你们开诚布公地反映情况,你怎么从来没有反映过?”团支书以一吐为快的口气回答:“您是不知道,可别人都知道我和他在谈朋友,那我怎么好意思说?”

听到她带着强烈情绪的话语,我摇摇头。他们做事的观念,方法仍然停留在低年级的状态。我没有直接回答团支书,而是讲了三个意思:一是合理争取自己的利益绝不丢人,更不必怕人闲话。二是在竞争中,要把自己真实情况完全地展现出来。团支书的男友家今年很困难,但那份贫困申请书不但草草而就,更丝毫没有说明困难在什么地方。这样的态度和方式,输给别人得不到同情。三是任何事情都有先后顺序,不能以为可以随意违背。不要幻想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要用心体会“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奖学金、助学金评定工作终于结束了,但回想起其中的纷争,我的心里涩涩的:什么时候我的学生和那些未曾谋面的学生能坦然豁达地面对人生最美好年华中的这份金钱和荣誉?(文中同学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国家为了帮扶在校经济困难大学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特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

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别优秀的学生。中央高校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高校的自身情况确定。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中央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资助名额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资助名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高校的自身情况确定。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国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超出中央核定总额部分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国家助学金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3

一、“周恩来班”创建与发展

学校立足德育优先的教育原则,坚持以周恩来精神教育和培养学生,我们以周恩来少年时期的誓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学校的校训,经过不断的认识提炼总结,我们把周恩来少年时期形成的“热爱祖国、志向远大、品德高尚、勤奋好学”作为励志教育的核心内容,采取活动化、系列化、课程化的教育方式,将总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建立起各学段相互衔接的励志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对活动的系统整合,东北育才学校逐步形成以周恩来班为楷模的励志教育体系和框架。作为学校开展的特色争先活动之一 “周恩来班”不仅着眼于学生的个体成长历程,关注中队整体的励志建设,更是对每个中队励志教育成果的最高评价。实践证明,将“周恩来班”这个伟大光辉的名字作为最高荣誉授予一个集体,这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年青一代。

二、建构励志教育课程体系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的励志教育,其课程建设的规范、完整、科学尤其重要,这关系着“立德树人”德育目标的实现。而励志教育课程化主要围绕五种形式展开设定:其一,以课堂作为课程化建设的主阵地,实现课堂励志教育深度渗透;其二,以科学的学科设定作为励志教育课程载体,固定、夯实励志教育课程化实现基础;其三,以主题鲜明、形式创新、成效显著的励志教育活动为突破点,将教育内容融入活动之中,实现学生在励志教育中的自主、体验、内化、传播过程;其四,以周恩来中队的班级文化、管理体制打造为方式,实现励志教育课程常态化、微观化、精细化;其五,以??资团队的专业化、领先性发展保障励志教育课程过程有效、评价科学和课程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三、开展励志活动的方式方法

学校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立身校本优势,优化学校教育资源,以校园特色文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总理精神内涵为依托,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线,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周恩来班”为载体,开展专题教育、纪念日教育、仪式教育、课堂教育等多种形式引领青年成为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以专题教育为闪光点,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报国情怀

每年根据共青团、少先队确立的教育主题开展“周恩来精神”励志教育主题活动是东北育才学校的德育特色。2010年,辽宁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励志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开幕,与省内21所学校建立周恩来精神励志教育共建学校,通过送展入校的方式开展总理精神宣讲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少年励志教育活动热潮。2013年,来自东北育才教育集团各学段300余名学生代表举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国梦’努力”主题纪念活动,重温总理誓言。2013年暑假东北育才少工委联合《沈阳晚报》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征文活动,得到热烈响应。

(二)以伟人纪念日为着重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在周恩来逝世日、诞辰日,以及与周恩来相关的特殊节日,班级举办各类纪念活动,来缅怀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利用丰富的历史事件、图片资料,组织临时展览,编印校报专刊等学习材料,开展主题鲜明、生动直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的“知总理、学总理、爱总理”、“总理在我心中”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讲故事、演讲、知识竞赛、观影、征文、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向总理学习,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三)以仪式教育为关节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每年组织学生到周恩来纪念馆参观瞻仰,并在班级内招募、培养学生志愿者担任解说员。同时通过广播站、电视台、“东北育才报”以及主题班会、队会、升旗仪式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宣教。并组织开展入团、入队、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纪念馆成为中小学生缅怀先烈和树立理想的“第二课堂”。

(四)以课堂教育为切入点,将励志教育融入班级建设

学校注重将励志教育融入课堂,利用伟人精神创新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建设中体现励志教育元素,在语文教学中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让学生在对伟人思想的景仰和追求中健康成长。同时,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开展生涯教育,通过读书报告会,让学生在书香中历练伟志,在经典中感悟人生;在领袖素质集训营里,领悟领袖精神,在实践中展示领袖风采;学校少先队和团委还组织班级到高科技工厂、农业示范区,到法院、敬老院等社会机构,到领事馆、政府等社会职能部门参观。大爱不言,润物无声,励志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引领和行为指导,在无声无息中,唤醒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另外,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学校还把生活和现实社会中面临的道德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德育活动的对象,引导青年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积极开展“爱心支教”、“农村调研”、“志愿服务”、“保护母亲河、”“关爱空巢老人”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调查、分析、讨论、评价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在道德模范分享会的活动中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4

这是一条有意思的新闻。有意思就在于住猪圈可以励志,可以考高分。有意思还在于这个名叫余平的女孩最欣赏的人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虽然有论者称“这条新闻也太假了吧!”但我觉得还是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来议一议。

作为励志的典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但这是一个极端的典型,一般人只知道卧薪尝胆可以发奋励志,但未必知道这故事中包含了太多的消极的乃至反动的因素,是不宜让积极健康向上的青少年学习的。比如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复仇可以忍辱负重,乃至人格变态。如勾践为了讨好吴王夫差,把自己心爱的女人西施送给了吴王,为了取得吴王的信任,他甚至去尝吴王的粪便。这些做法,今天的人们想起来都觉得恶心,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却把这故事当成了发奋励志的典型来教育后人。

难道为了达到目的,就可以这样糟践自己到如此地步?这种极端的人格变态心理在今天哪里还有丝毫的正面价值?宣扬这种极端的教育事实上是宣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而这种极端教育不知戕害了多少人!整个封建社会的换代史就是一部杀戮史,为了江山,父母兄弟都要杀掉,哪管亲情与人伦!为了皇帝的宝座,多少潜在的帝王卧薪尝胆,而一旦得志又滥杀功臣!司马迁把帝王励志后的行为总结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灭了吴的勾践不是几乎滥杀了身边所有知情人吗?只有范蠡明智辞官,躲过了一劫。

这种极端教育在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如“头悬梁,锥刺股”,说的是战国时的苏秦为了发奋励志,把自己的头发吊在屋梁上、拿针锥刺自己的大腿。这种自残似的学习方法,我不知道今天的青少年有什么可以值得学习的。凡是经过这种自残手段励志而达到目的的,他的人格很难说是健全而正常的,他多半会变本加厉,会不择手段来补偿自己曾失去的一切。为什么历代的经过磨难的统治者都是那么冷酷无情,从他们的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中可以找到答案。

为什么传统文化会把卧薪尝胆这一类极端励志故事作为教育的范本?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作为正统,儒家文化宣扬“学而优则士”,只有经过残酷的励志学习才可以脱颖而出,才能做大官,实现自己济世的愿望。

但这种极端的励志教育在今天看来是有害的。极端艰苦的环境,固然可以使人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但过于艰苦的环境,又可以使人极度自卑,从而心理变态。一个不远的例子就是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正因为他的家庭的极端贫穷而导致他的极度自卑,心理扭曲变态杀人。

住了十几年猪圈房的女孩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女孩了。她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即使她最欣赏勾践的卧薪尝胆,但经过住猪圈励志锻炼后的她还能以正常心态来回报这个社会吗?她恐怕也会产生勾践那样的报复心理!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5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2.005

Key Words:社会管理 公民志愿服务 制度建设 兼容并包

公民志愿服务是我国社会建设、尤其是城市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环境保护事业、慈善事业、养老事业以及社区建设事业等诸多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在城市社会建设中更好地推动公民志愿服务,笔者认为当前不能忽视制度建设问题,制度建设是公民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试结合实际,就当前公民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问题加以探讨。

一、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化的作用

在我国公民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中,当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原因如下:

(一)能够节省各种成本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本身就是节省成本的产物。有效率的与好的制度可以使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而不是含糊的,让人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应受到奖励,什么样的行为要受到惩罚以及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从而省去很多磨合成本。志愿服务事业是个系统工程,其中的环节与层次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明晰的制度,才能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从而推动其持续发展。例如在我国目前的养老志愿服务中,经常出现一个养老机构一天有数组志愿者上门服务,老人不胜其扰,而另一个养老机构却是数天无人光顾,造成资源的极大错位与浪费。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缺乏明晰的制度不无关系。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节省成本与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二)能够减少不确定性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有减少不确定性的功能,即制度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结构以减少不确定性。①在志愿服务事业中,不确定性随处可见,例如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可能出现意外受伤,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可能发生纠纷,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用人单位欺骗,志愿者也可能遭受被服务对象的误解与攻击。当然甚至还有极端情况的出现,如有的志愿者为了志愿事业付出了生命。这些问题的避免与解决,都离不开完善而明晰的制度。只有相关主体的责、权、利比较明确,更多公民才敢于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缺乏明晰的制度,无疑将影响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三)能够创造社会资本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建设而言,志愿服务不仅具有“显功能”——补充人力资源与完善各种社会事业,而且具有“潜功能”——培育社会资本。笔者认为,当前在我国,相比“显功能”,志愿服务的“潜功能”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培育社会资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基础。利用志愿服务培育社会资本,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是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制度资本可以孵化社会资本。例如学校就是一个制度资本孵化社会资本的例子。在学校这个正式制度的框架内,同学之间衍生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而在商业领域内,制度资本也可以孵化社会资本。尽管商业以利润为主,但在一个好的制度框架内,由于制度造成了良好的心理预期,人们通过多次打交道博弈,普遍信任可以发展成特殊信任,非人格互动可以转化为人格互动,从而诱发社会资本。我国目前社区建设也是依赖制度资本孵化成社会资本的。在我国,不少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结构变迁与地域重组,居民呈“原子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与运动,促进社会资本增长。如社区居民之间开始熟悉,社会资本日益雄厚,最终居民逐渐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可以“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之间的社会资本淡化。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促进志愿服务更好地开展;另一方面,在科学的制度下,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可以生成大量社会资本,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四)能够增强志愿服务的凝聚力

志愿服务不是个体的“散兵游勇”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成体系的社会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一样,离不开凝聚力。即使人们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各异,完善的制度也可以保证这种凝聚力,这就是制度的魅力所在。因为有效率的制度并不否认与遏止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是通过激励机制的存在,把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引导到维护公共利益上来。目前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公民志愿服务才刚刚起步,凝聚力对于这项事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通过制度建设推进公民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凝聚力,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体系化

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不仅需要制度,而且需要制度的体系化。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至少应包含准入与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激励制度、保障制度、服务评价制度以及一些具体的运行制度(每个具体志愿活动的操作规则)等。而且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制度之间是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必须以系统论的视角进行建设。按照“木桶理论”,决定木桶容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高的一块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一块板。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也是如此,决定志愿服务效果的不是最好的制度环节,而是最弱的制度环节。例如我们可能完善了准入与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服务评价制度等,但仅仅保障制度滞后,同样就可能使整个工作功亏一篑。总而言之,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需要体系化,任何制度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准入与培训制度

这是志愿服务开展好坏的基础问题。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实现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准入与培训制度。当前在我国,最好以城市为单位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施志愿者登记注册,进行资格确认,这样一方面可以统一调配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科学的跟踪管理。当然,仅仅建立健全准入制度还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克服“志愿失灵”现象,防止“外行帮忙、越帮越忙”,必须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志愿服务相关政策、熟练掌握相关服务技能、熟练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等。为此应健全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机制,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我国目前志愿者准入与培训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在注册认定环节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志愿者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都需要不断完善与强化。

(二)档案管理制度

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建立志愿者长效志愿服务机制的前提,也是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共享志愿者资源,这是目前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普遍做法。日本有很多“志愿者人才库”,一些志愿组织专门收集各项大型活动的志愿者信息,在政府需要招募大量志愿者时,他们就向政府提供人员,免去了重新征集的时间和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我国目前还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以至于志愿服务往往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不利于资源整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结合准入登记环节,需要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准入登记可以为档案管理提供“雏形”,但更重要的是后期管理与数据更新。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情况下,这方面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

(三)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为志愿者服务注入动力,对于志愿服务不可或缺。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不少相关激励制度,对于志愿服务采取了物质与精神奖励,例如对部分志愿者在升学、晋升方面给予一些优惠,对部分志愿者给予一些物质上的补助。但是必须看到的是,我们的激励制度也有比较大的缺陷:

首先,针对性不足。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动机各异:有的人是纯粹的利他主义;有的人为锻炼自己;有的人为谋求更好的升学与就业;有的人则是受他人影响比较大,处于从众心理。对于不同的动机、不同的激励措施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纯粹利他主义的志愿者,物质方面奖励所起的作用比精神方面奖励作用要小得多,而对于一些在校学生而言,升学与就业方面的优惠激励作用更大。我国目前激励制度还缺乏分类机制,这样在调动志愿者积极性方面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当前应当建立分类机制,对于部分人群,如高校学生可以标准更高一些。对于高校学生,在必要时可以实施“强迫志愿”,因为作为一个高素质人群,高校学生自身需要锻炼,同时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有一种示范效应。因此,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于己于社会,都是必须的。一些发达国家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制度,把高校学生必须志愿做义工达到一定时数,作为必修学分,不完成者不能毕业。还有一些国家实行奖学金制度,即完成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学金,以此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我国国情与西方不同,但推动高校志愿活动也势在必行。当前可以把志愿服务作为高校选修科目,学生完成后换取一定的学分,也可以作为学生道德考核标准。其他人群的激励制度标准可以相对低一些,根据人群特点科学地制订。

其次,缺乏细化的激励制度。我们的奖励制度基本上是“粗线条的”,缺乏细化。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些奖励制度甚至达到十分精细的程度,类似于购物的积分制度,服务的质与量达到什么程度可以享受什么待遇,一目了然。在这样的制度下,很多公民不断“超越”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保障制度

完善的保障制度对于志愿服务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调动其积极性。完善的保障制度至少应当包括:志愿服务风险告知制度与保险制度。志愿开展服务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特别是在周期较长、涉及志愿者数量较多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中,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或者因为志愿服务项目本身原因引发的事故,将可能导致志愿者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的损害。因此在志愿服务开始时,相关部门就要告知志愿者相关的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给志愿者提供保险,在经济上应对风险。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难以应对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风险,造成志愿服务的逆向激励,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这也是目前志愿服务事业难以大发展的制约“瓶颈”,这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五)服务评价制度

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志愿服务评价制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志愿服务评价制度,激励制度才能发挥功效,志愿服务事业才能走上正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评价制度仍然十分薄弱,尚未实现制度化与体制化。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当前可以建立星级评估制度,把志愿服务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志愿工作的完成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来给志愿者评定等级,志愿服务时间越长或者在志愿工作中获得的成就越大,评定的等级就越高,并以此作为政府支持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六)具体的制度

以上准入与培训等五个方面制度都是从宏观角度而言,具体的制度则是从微观角度而言的。具体的制度就是在具体志愿服务中,根据服务对象与服务任务不同而具体推出的规定。如在养老服务中推出的“养老储蓄制度”,志愿献血中推出的“未来血液无偿使用制度”等。这些制度要依据具体工作的开展予以建立。

三、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路径

在当前公民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我们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路径,来建构相关制度(尤其是具体的制度)。无论哪种路径,都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予以选择。

(一)自上而下的路径

我国目前很多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沿袭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在目前的国情下,自上而下的路径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例如可以保障服务更好地开展,可以短时间内调动公民投入志愿服务之中的积极性。但自上而下的路径也有一定的问题,就是容易脱离实际。归根结底是一个制度“嵌入”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性问题。制度学中的“嵌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制度的好坏,不能抽象谈论,要看其能否“嵌入”到所在的社会环境之中,契合社会环境。制度“嵌入”跟器官移植一个道理,匹配机体,器官移植就能成功,反之则失效。一些西方国家非常先进的制度,被发展中国家“移植”,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有的效果很差,究其原因在于“嵌入”失败,难以契合所在社会环境。例如社区矫正制度在西方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引入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效果大打折扣。症结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环境比较糟糕,司法腐败比较严重,社区矫正制度反倒成为了司法腐败的一种“变通”,违背了该制度的初衷。

自上而下路径建构的志愿服务制度也是如此,必须“嵌入”到社会环境之中,与社会有机体契合,否则效果将大打折扣。在实践中,我国不少自上而下路径的制度往往不是在社会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缺乏与实际环境的磨合。例如我国很多志愿服务制度中都有服务时间的规定,以此作为奖励的基础。但在有些情境中,这种时间规定意义不大。其一,很多志愿服务源于志愿者的爱心,在这种志愿服务中时间计量意义不大。况且在一些爱心亲情化的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者与被服务对象也都不会刻意计算时间。其二,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刻意计算时间,也存在一个精确性的问题。辛勤工作1小时与“磨洋工”工作1小时,工作效绩是不同的。我国目前还没有科学的量化手段,仅仅依据时间,激励效果是远远不足的。笔者认为,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的志愿服务(如精神慰藉等)以及一些特殊情境下的志愿服务(如熟人社会中的志愿服务),用时间计量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用效果测量或者效果辅以时间测量,可能会更科学一些,更契合所在环境。为此,以自上而下路径建构志愿服务制度时,在制度实施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制度运行一个阶段后,也要及时调研与总结,出现问题及时修正,以免脱离实际。

(二)自下而上的路径

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不能忽略自下而上的路径,自下而上的路径由于从“社会土壤”中培育,往往在因地制宜性方面有所保证。事实上,我国很多制度的出台,都是沿袭自下而上的路径,例如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也是农民自发组织进行的,政府调研其作法,抽炼其经验,最终上升到正式制度层面,予以推进。还有土地流转制度,最早也是农民自发进行的,政府总结农民经验后,上升到制度层面,最终形成了多种模式。

对于一些自下而上路径建构起来的制度(不仅仅志愿服务制度),政府应当进行深入调研,将其推入正式制度层面,使其合法性有所保障。如果没有政府的合法性保证,一部分人就会以其“非法性”而借口拒绝,久而久之,制度就会面临危机,从而难以持续。这是民间自下而上路径自发生成制度的脆弱性之所在。在《公共事务治理之道》中,美国著名学者奥斯特罗姆就曾论述过这个问题,她认为“政府对组织权最低限度的认可是成功的自组织活动的重要设计原则”。②

笔者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例。某医院著名专家定期坐诊,能够挂到专家号成了“稀缺资源”,甚至出现几天前就接力排队的极端情况。为了缓解竞争压力,维护排队秩序,一些志愿者(本身也是受益者)自主制定了规则:用纸张记录排队次序,每隔1小时有两个人接力值班。这个制度省去了大家通宵等待的辛苦,在效率与公平两端都有所保证。如果院方能够肯定这一做法,以条文形式予以确立,并通过保安给予一定的支持(纸张和身份证复印件让保安见证),这一有效率的制度可能会得以确立。但比较遗憾的是,由于长期合法性得不到保证,中间起了数次纠纷,最终“加塞”的人不断增多,该制度逐渐失去了约束力,人们又逐渐回归了无秩序状态。

四、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问题探讨

目前在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中,还存在着几个重点问题,有的甚至引发争议。这些重点问题关系到志愿服务的本源性,为此笔者谈论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激励制度应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

关于志愿服务激励制度,目前还存在着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志愿服务是当事人出于奉献社会的本旨,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物质报酬,在精神方面激励就可以了,否则就混淆了志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界限,使志愿服务蒙上了功利的色彩。③另一种观点认为志愿服务不仅需要精神激励,也需要物质激励,二者不可偏颇。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志愿服务必须物质与精神激励二者并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志愿服务的发展极为薄弱,在日本,有50%的国民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在美国,参与过志愿工作的成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占相当大比例,许多志愿者终生从事志愿服务,且志愿服务的科技含量高。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人都缺乏志愿服务的意愿与实践,“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与之不无关联。可以说我国总体来讲正处于志愿精神不太丰富、志愿服务并不普遍、人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并不十分“纯粹”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物质激励是必须的。纵览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可以看出端倪。国外的志愿服务激励手段非常多,也非常具体化,其中包括学习培训的机会、附近商业购物的优惠、小区活动的优惠等等。

发达国家志愿者参与要远远强于我国,尚且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我国在公众参与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当二者并重。当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如果未来我国公民志愿服务意愿与能力都有所提高,公民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可以逐渐加大精神激励力度或者以精神激励为主,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没有必要取消物质激励。从社会建设角度而言,志愿服务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说志愿服务是结果是就志愿服务本身而言的,说志愿服务是过程是就整个社会建设而言的,通过志愿服务增厚社会资本、建构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建设是志愿服务更为重要的目标。而为达到这一目标,无论采用物质手段还是精神手段,都是殊途同归。

(二)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应对官方组织与草根组织兼容并包

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推动大多还依赖政府,与一些发达国家区别很大。部分发达国家公民社会已经建成,非政府组织较为活跃,很多公共事务由非政府组织与社区操作,公民志愿服务“草根性质”较为明显。而我国目前公民社会尚在建设中,很多非政府组织具有官方背景,社区建设也有赖于政府推动,这使得公民志愿服务更多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目前制度建设以及立法的适用性基本上是针对体制内的志愿服务。“草根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可能面临沦为“体制外”的危险,这使得我国的志愿服务可能走上二元的路径:官方背景与草根性质。这对于本来就薄弱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非常不利。例如当前政府可能以购买服务或者项目激励的形式推动志愿服务,很显然,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官方色彩的志愿服务组织更有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当前应当消除这种二元性,把“草根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纳入体制内,在政策上一视同仁。纳入体制内并不是意味着对这些志愿服务组织“同化”,那样不利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发展。纳入体制的一个前提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分工以及政府与社会边界的合理理顺。政府要做好监督与引导工作,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越俎代庖,挤占社会边界与空间,这才是核心问题。

注释:

①柏维春:《制度与腐败、反腐败的相关性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等译:《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9页。

励志自我总结范文6

1 案例分析

文化创意学院雷锋服务公司于2012年4月28日成立,迄今已近两年运作。自成立来,公司得到学校大力支持,并获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同志高度认可,浙江卫视、浙江教育科技频道、浙江教育报等省级媒体也进行了专题报道。课题组采取查阅资料和深入访谈(以普通员工为主,兼顾公司部分管理层人员)相结合等方式,从志愿精神的养成及认同度、公司运营模式、激励方式及当前服务开展情况等维度,进行调研。

以下是部分调研结果:

1.1 公司管理模式及人员组成 公司共设五个部门(项目部、秘书部、新闻部、宣传部、资产部),各部门由一到两个经理牵头管理。公司员工27人,主要来自大一、大二本学院学生,经三次面试正式加入公司。之外,还设有面向全校的志愿者基因库,目前总人数达300人,都是自愿报名参加,不存在被迫加入情况。

1.2 参与动机及对志愿精神理解 参与动机方面,几乎围绕“服务公众”、“回馈社会”、“丰富校园生活”、“利于自身成长”等方面,呈现较积极向上心理态势。对志愿精神理解也大都围绕 “爱心、奉献”等内容,并表示这是从早期(高中、初中甚至更早)就形成的认同感。

1.3 志愿者招募及培训 志愿者招募,目前采用模式是自愿报名+面试通过。选拔标准上尚未将志愿服务相关知识考量作为录用标准。加入志愿者基因库后,公司也很少有关于志愿服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1.4 公司志愿服务活动运行和评估 公司目前的志愿活动,大多围绕“校园活动”、“社区服务”、“敬老助学”这几块,也与部分公益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但活动总体呈现上,仍存在服务对象狭隘、形式僵化,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对活动的后期评估,更多通过部门例会进行,形式较单一,也尚未建立评估的长效机制。

1.5 志愿者工作积极性 大多数志愿者积极性较高,每次预报名人数都超过所需人数。但志愿者素质高低不一,活动中两极化趋势明显,影响活动效果。

1.6 公司相关激励措施 目前激励措施主要是政策性激励(在综合考评中予以加分及与入党相挂钩)和精神奖励(荣誉证书),有形的物质奖励几乎没有。

2 构建创新志愿服务机构的育人范式

2.1 志愿者的招募、甄选及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雷锋服务公司志愿者参与积极性较高,对志愿服务精神有相对清晰理解,也呈现内化趋势。但是,志愿服务活动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与所做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都依赖于公司对志愿者的培训。目前,相关志愿培训缺乏,造成了服务活动盲目,以及可能给服务对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对此,公司应在志愿者招募和后续培训两个层面总体把握。

如何招募志愿者基因库成员并对岗位要求甄选出合适人选,是开展志愿服务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志愿者招募主要采用面试方式,但后期志愿者工作安排存在一定随意性。对此,应兼顾“人职匹配”和“人人匹配”。“人职匹配”重点考察志愿者胜任能力是否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人人匹配”则从志愿者与服务对象接触、与其他志愿者合作角度切入,考察志愿者心理素质、团队合作意识等特质。志愿者培训同招募、甄选是一脉相承关系,也是对现有志愿者资源的再加工以适应志愿服务需要。相应培训机制的建立应成为公司今后的重点工作来抓。培训内容应涵盖“志愿精神及理念培训”、“服务理论及岗位知识培训”、“服务意识及技能培训”三部分。“志愿精神及理念培训”强调道义及志愿者精神的内涵意义,注重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服务动机的端正;“服务理论及岗位知识培训"讲解具体服务岗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服务意识及技巧培训”,应涵盖常识性礼仪、安全培训,并着重强调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渗入,倡导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讲授与服务实践配套模式,开展案例、角色扮演、考察研讨等形式拓展培训空间。

2.2 志愿服务内容及形式 志愿服务理论、方法的缺失影响了雷锋服务公司志愿活动开展,也带来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化和表面化。另外,公司目前的志愿活动,仍过多受制于校、院指令性活动安排,自由度部分受限,影响了志愿服务者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校团委、院分团委应给予雷锋公司更多自主性空间,发挥公司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志愿服务精神真正落实到学生心中。

在服务内容选择上,应向前延伸到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的调研分析。采用社会调查方法,按需提供服务,避免服务过程的一厢情愿;同时,还应将现有服务内容进行系统化分层,分类设计适合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菜单,根据高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社会阅历以及课余时间充裕程度等情况,形成层级化的志愿服务梯队效应,更好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服务形式上,公司现有志愿者已是90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更能激发其爱心和热情。项目管理上,不应局限于前期策划,而应将整个志愿活动都纳入,通过项目策划、方案评估,项目跟进、后期反馈协调等方式,寻求既充分满足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又结合志愿者自身专业,发挥志愿者最大参与热情的活动方案,确保志愿活动发挥最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