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年度总结范例6篇

装配工年度总结

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1

关键词 盾构机;装配;泥水平衡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4-0042-02

0 引言

盾构法始于英国,发展于德国、是本;已有180余年历史。在180多年中,世界各国制造了数以千计的各种类型、各种直径的盾构,盾构掘进机从低级发展到高级,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监控机械化施工,使盾构掘进机及其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盾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铁路、公路、地铁、隧道、水利工程、过江(过海)隧道、城区有轨交通、城区水网、气网、电网、市政管道等工程领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大机械装备。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盾构机和管理方法用于国内工程施工,据不完全统计,用盾构机开挖的隧道累计达到了176km,在今后可用盾构机开挖的隧道约5 800km,约需150台盾构机。盾构机及其配套设备、备品备件价值总计达几百亿,盾构机的使用和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

由于盾构机是在地下施工的一种机械设备,受其施工环境的限制,如果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维修起来十分困难,甚至会造成灾难。因此,盾构机的制造质量十分关键,而在工厂内的装配过程就是保证其使用性能和加工质量的检验过程,因此盾构机的装配是十分重要的过程。

1 盾构机结构特点及主机装配难点

1.1 泥水平衡盾构机的结构

泥水平衡式盾构机按其结构主要分为主机和后配套两部分;按其功能可分为掘进系统、排渣系统、支护系统和辅助系统。而主机部分又包括刀盘、盾体、推进系统、驱动系统、管片安装机等部分组成。图1是泥水平衡盾构机的结构简图。

大型泥水平衡式盾构机通常指的是开挖直径在10m以上。其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较多,且尺寸和重量较大。主机的总长度约为15m,而总重量约为900t,主要部件刀盘一般重约150t以上,前盾、中盾一瓣的重量也在130t以上。

大型泥水平衡式盾构机的主机部分的简图如图2所示(去除刀盘)。

1.2 泥水平衡盾构的工作原理

泥水平衡盾构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加压泥水或泥浆(通常为膨润土悬浮液)来稳定开挖面,其刀盘后面有一个密封隔板,与开挖面之间形成泥水室,里面充满了泥浆,开挖土料与泥浆混合由泥浆泵输送到洞外。具体过程是通过主驱动装置旋转带动安装有滚刀或刮刀的刀盘转动,连续不断的切削土体,破碎的土体被泥水利用泥浆泵抽出并利用管道运输至地面;安装在盾体中的推进油缸推动盾体和刀盘前进,达到一定距离后,刀盘和推进油缸停止运行,管片安装机开始衬砌管片,衬砌完一环后,刀盘和推进油缸再进行下一环的切削和推进。

1.3 主机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

由于主机部分的重量较重,且为圆形结构,稳定性较差;而且某些关键部件重量较大,精度较高。因此在主机装配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装配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为了保证主机装配的稳定性,制作了用于支撑盾体的“V”型支座,并且在支座与盾体外圆接触处使用一对楔铁用来调整盾体的高度及接触位置。另外,因为盾体共分为3段(前盾、中盾和尾盾),并考虑到各盾体的结构形式,确定好各盾体支座的支撑位置,决定装配时使用5个“V”型支座。

其次,为了保证装配精度或使部件吊运方便,减小劳动强度还准备了多套专用工具。

例如,主驱动装置在装配时使用了专用的吊运翻转工具,因为主驱动装置是盾构机重要部件之了,其精度较高,直径5m以上,重量达130t以上,且其外圆柱面是与前盾相配合的加工面。在吊装时需对其进行翻个操作,如果不采取措施,按常规的操作进行主驱动的翻个工作,极易对其表面或内部的零部件造成损伤,这样一来,不但会影响驱动装置的使用性能,而且会影响整台设备的使用性能,甚至会造成整个部件损坏。

因此,为了保证主驱动装置在吊运及翻转过程中的安全,使用了专用的吊运翻转工具。该工具主要由吊耳、托架和支架组成,使用方法和翻转过程如简图3所示,首先将吊耳和托架安装到驱动装置上,然后将其竖起,竖起时托架外圆弧板与地面接触,不但保护了驱动装置外表面,而且使起吊过程更加容易;最后将托架放到支架上并固定好,重新安装起吊用具,最后将托架拆下,吊起驱动装置。

2 主机装配方案[2]

2.1 方案一

2.1.1 预装配

主机在总装配前,部分部件及部件之间要先进行预装配,确保装配尺寸正确后才能进行总装配。

1)刀盘:刀盘先与联接法兰装配好,并配制定位销孔,然后刀盘翻个,联接法兰朝下平放找好水平。安装各种刀具,因为刀盘平放时,刀具的安装较为方便快捷,而且刀具安装后的检测工作也较方便容易;

2)前盾:先将前盾的上、下部组装后,初步检测各部尺寸后与中盾进行试装配,检查盾体之间的把合孔对正性和外圆的圆度及大小情况。合格后将前盾的上、下部拆开平放。开始安装前盾内部梯子、走台和管路等零部件。待其安装完成后,安装前盾下部内的破碎机和泥浆门。首先将破碎机装入到前盾下部内,在装配前要预先根据破碎机与盾体之间的尺寸距离制作好两块垫块,以保证破碎机装配时的稳定性。然后装配破碎机前方的泥浆门各件。此时装配破碎机和泥浆门操作方便,难度小。因为此时破碎机可以使用天车直接将其从上至下的装入到盾体内,而泥浆门的装配也是水平位置操作,方便工人操作和行走;

3)中盾:中盾上、下部组装后,分别与前盾、尾盾试装,检查合格后除去前盾和尾盾,中盾水平放置,将所有的推进油缸竖直装入中盾内。推进油缸竖直吊装不但省时省力,而且易于调整;

4)尾盾:将安装好各种管路的尾盾与中盾试装,检测外圆直径尺寸;

5)驱动装置:主轴承平放,然后依次安装减速机和电机。

2.1.2 总装配

1)根据各盾体的尺寸及结构,确定主机总装配时用来支撑固定盾体的“V”型支座的数量并安装好;

2)依次将前盾下部、中盾下部、尾部下部放到“V”型盾体支座上,并调整好水平及同心;

3)利用驱动装置的翻转吊运工具将主驱动装置与前盾下部装配,并调整好,然后吊装前盾上部,完成前盾部分装配;

4)管片安装机支撑架与中盾下部装配,调整好水平及垂直;

5)安装中盾内部的走台、排浆管路、液压和管路等,并且为了方便安装工作和人员上下的行走,各种管路的安装工作随着走台的安装一起进行。待中盾内部的所有部件装配完成后,装配中盾上部;

6)管片安装机推进框架与支撑架装配,然后完成推进框架上的走台的装配;

7)管片安装机装配到推进框架上;

8)再完成尾盾其它三部分的安装;

9)将预装配好的刀盘与驱动装置装配。

2.2 方案二

2.2.1 预装配

各零部件只进行必要的试装配,且其全部工作均在总装配时进行。例如:各盾体试装合格后拆开,其内部的其它零部件均在总装配时再安装。

2.2.2 总装配

1)根据各盾体的尺寸及结构,确定主机总装配时用来支撑固定盾体的“V”型支座的数量并安装好;

2)依次将前盾下部、中盾下部、尾部下部放到“V”型盾体支座上,并调整好水平及同心;

3)安装前盾下部内部的梯子、走台和管路,然后安装破碎机,此时安装破碎机可以在不需制作其它垫块的基础上保证其装配时的稳定性,但时此时无法使用天车直接一步装配到位,且天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主要是使用手拉葫芦来完成破碎机的装配。此方法虽然能够保证装配质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泥浆门也只能在破碎机装配完以后才能进行装配;

4)安装泥浆门各件,此时安装泥浆门,不但泥浆门下方要使用支撑来保证安全, 而且在装配泥浆门油缸时,工作人员需要在盾体内部工作,因为已安装了破碎机,空间狭小,难度较大;

5)利用驱动装置的翻转吊运工具将主驱动装置与前盾下部装配,并调整好;

6)装配前盾上部,然后安装前盾上部的梯子、走台和管路。此时安装前盾上部内的各零部件,由于盾体较高,不但零部件向盾体内部的运送困难,而且工人需长时间高空作业;

7)管片安装机支撑架与中盾下部装配,调整好水平及垂直;

8)安装中盾内部的走台、排浆管路、液压和管路等,并且为了方便安装工作和人员上下的行走,各种管路的安装工作随着走台的安装一起进行。同时还要完成驱动装置电机和减速机的安装,此时由于空间狭小和高空作业,安装工作难度较大。待中盾内部的所有部件装配完成后,装配中盾上部;

9)安装中盾内的推进油缸。此时安装推进油缸时,不但需要在盾体内部焊接临时支撑,而且油缸在起吊时,一端还要加配重;同时安装时还要借助手拉葫芦和千斤顶。装配难度和工作强度都较大;

10)管片安装机推进框架与支撑架装配,然后完成推进框架上的走台的装配;

11)管片安装机装配到推进框架上;

12)再完成尾盾其它三部分的安装;

13)将预装配好的刀盘与驱动装置装配。

3 结论

通过对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机主机装配方案一、方案二在装配工艺方法、装配难易程度和工人工作强度上的分析、对比。方案一的工序简单、工作强度小,因而主机装配方案一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2

(1)各参建单位的管理意识有所提高,对于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从方案设计阶段就应落实好标准化,为后期的装配式建筑的拆分设计、深化设计做好铺垫,提高预制构件的使用重复率,提高构件的出厂精度,降低生产作业的成本,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标准化生产是制造业工业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实现标准化,意味着不同的生产者按照特定统一标准所提供的零部件是没有差异的,是可以实现完全替换的。因此,实现标准化就可以实现零部件生产与终端设备制造相分离,进而实现零部件制造的独立化,并最终实现零部件生产的社会化——这是零部件供应市场实现完全与充分竞争的基本前提保证,其最终结果,就是促使零部件生产企业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与供应价格。现阶段标准化率低,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可行性,构配件产品必须实现系列化、完整化。在没有构配件标准化的前提下,构配件的生产企业必须保证能够实现所有规格、种类的构配件生产与供应。为了节约用地并降低成本,目前构配件生产企业一般采用多种构配件在同一生产线上转换工艺进行生产的模式,生产中技术类别繁多,操作工艺差别大,指标体系复杂,设备调整频率高,工人熟练程度低,生产间歇增加,专业化程度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最终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

(2)加强各参建单位的协作密度。许多现场暴露的问题(点位、钢筋打架等),很多施工现场的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到设计单位及构件厂,设计、生产与施工结合不是很密切。目前,EPC总承包及BIM全过程应用应用的项目,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设计单位在设计深化阶段多征询施工单位,提前了解施工中存在的痛点,提前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浪费,规避质量隐患。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可行性,构配件产品必须实现系列化、完整化。在没有构配件标准化的前提下,构配件的生产企业必须保证能够实现所有规格、种类的构配件生产与供应。

(3)    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专项人才的培养。装配式建筑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很多事源于装配式建筑人才的缺乏。经验缺乏的设计人员无法综合考虑到构件厂的需求及施工现场的需求,不合理的设计会给现场带来材料的浪费、工期的延误;缺乏装配式建筑管控能力的项目经理对于施工组织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现场施工人员窝工,构件生产与现场施工不同步,延误工期;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工种,不仅会延误工期还可能为了方便施工破坏预制构件,对工程质量造成隐患。依据沪建安质监【2018】47号文,“灌浆施工人员须进行灌浆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于这些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参加市里、区里组织的装配式建筑的培训学习。

本课题通过对现有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建筑及装配整体式钢结构进行调研分析,选取了两例应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及三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对其建造中的质量、成本调查研究,分析现有装配式建筑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市场的痛点,找出影响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并从设计、施工的角度出发, 结合对现有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建筑选取2个居住建筑案例(高层商品住宅、动迁安置房)、2个公共建筑案例(高层办公楼、多层工业厂房综合体),对其建造全过程的成本调查和研究,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因素(如结构体系、构件、加工方式、连接方式、预制率和规模大小等),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的有效措施和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预制率,确立预制构件选择与成本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分析不同装配式结构体系,确立结构体系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政府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工作,提高预制率的可行性及提出装配式居住和公共建筑的优惠政策,相关开发企业预制拆分的选择以及设计院综合控制成本等各方的多种需求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建议,培养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展望(对策及建议)

实现建筑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开发建设装配式居住与公共建筑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装配式建筑既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造的速度,满足对建筑数量的需求,又可极大提高住宅质量和性能,同时还可以减少资源能源浪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成本的研究均可为政府及开发商提供明确的可实施的参考,对于优化装配式建筑,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装配式建筑,从实际应用的项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居住与公共建筑的全过程成本构成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将对装配式项目设计、施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尽快熟悉和掌握装配式建筑设计要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技术上日益成熟、市场逐渐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全面跟上,装配式建筑在人工用量上的集约和节省优势得到最充分体现,从全局的角度衡量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势必会低于传统建筑。

关于装配式建筑考察学习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或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等公共建筑。装配式建筑性能优越,能顺应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需求,具有建造速度快、节能环保、强度高、自重轻、空间利用率大、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供给侧改革组合拳之一,在“三去一降一补”中,装配式建筑承担生态文明补短板和钢铁行业去库存重任。

2017年4月,**省首个装配式住宅项目——**工程已经正式开始施工。由于**省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晚,相关经验还较为缺乏,为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提高**省建筑工业化发展速度,我局特组织本次观摩考察活动,了解学习外省及相关企业在住宅产业化建设情况、先进经验及管理措施办法,更好的为建设**省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推进和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二、装配式建筑行业现状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度。中发〔2016〕6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计划用10年时间,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扩大装配式建筑应用规模,明确重点应用区域,提高应用比例。2016年10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的意见》

(简称《意见》),为加快推进贵州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切实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重要支柱产业提出了明确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完成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4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新型建筑建材业总产值达2200亿元以上,完成增加值600亿元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5%以上。基本建立健全与新型建筑建材业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标准体系。本次考察学习的武汉市和深圳市,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明显走在了前面。深圳市自2016年起,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装配率不低于60%;湖北省规定2015-2017年,装配率不低于20%,2018年开始,装配率不低于30%,每年按照5%的增长速度推进装配式项目的实施。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各地出台了大量的鼓励及奖励政策:小区容积率奖励3%-5%;装配式项目鼓励采用EPC模式招标;免交新墙体基金;购买装配式房屋享受首套房优惠;完成主体结构50%即可预售;购买装配式房屋可异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绿色建筑评审上调一个等级;单个项目节能补助60-100元/平方米。

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不同点及监管重点、难点 1、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是纯粹的装配式结构,对关键的框架梁柱节点及楼板叠合层均采用现浇处理,既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达到了与现浇“同等型”;又解决了建筑部件、暖通空调、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建筑和设备专业的要求,做到了协调统一、优化配置,在不降低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了建筑性

能和功能。

2、武汉、深圳等地装配式结构的一些构造做法,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总结,在中国的相关标准中有所反映,以指导装配式结构工程实践。如梁、柱钢筋在受力最大处或节点区全截面连接、箍筋采用高强度的焊接封闭式箍筋代替传统的135度弯钩做法等。

3、装配式建筑定位要明确,从最初设计时就应该明确,优化建筑外观,尽量以方正、简洁为设计原则,便于后期结构解构深化设计。

4、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装配式建筑存在大量的吊装工作,如何保证吊装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四、相关建议

目前,全市房屋建筑业产值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约占70%,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占比相对较低,房屋建筑产业中高附加值的行业市场占比较低,在全市6家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项目等低产出行业的生产,全市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进行产业发展升级,改变企业经营比较单一的状况,逐步形成大土木建设的格局。

装配式建筑范畴内的制造业,无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的发展壮大契机。由于行业兴起不久,大量懂得建筑、机械、材料的专业人员的人才非常短缺,谁先掌握这方面的人才优势,谁就掌握的市场的制高点。同样,全市建筑装配配套产业大都是采用外包,或者是从由以前从事建筑业的人士转岗而来,凭借工地现场经验管理,专业匹配度极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应以打造集设计、生产、安装为核心,推动自身的装配式深化设计能力、PC构件生产能力和现场吊装能力

建设等相关企业的扶持发展为目标,强化全市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1.政府要与企业进一步加强联动,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装配式建筑成本进行认真核算,在保证质量、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鼓励在政府投资项目、棚户区搬迁改造中广泛应用装配式建筑。

2.企业自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牢牢把握市场脉搏,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要使命,以装配式建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开发,建筑构配件和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安装维护和检测咨询服务等为主要业务板块,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抢占市场先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3.政府积极布局建设建筑相关产业园,吸引当地技术和产品应用进入。建设相关产业园产业链的全面整合,极大地推动和加快区内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凝心聚力、加强协作配套、抱团取暖,积极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全市建筑行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政府和企业加快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制造业的核心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关键是人才。受国内建筑一味追求个性化的影响,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非常低下,模具的通用度基本没有,直接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生产效率徘徊不前,行业的浪费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引进从设计、模具、埋件、吊具等上下游产业链方面的人才,为加快和提

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3

    [关键词]晋江;先进装备;制造业;思考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劳动工具的劳动工具,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当时科技、工业、管理等的最高水平,也是经济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代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晋江民生工业的快速发展,晋江装备制造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设计和制造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晋江市被福建省列为“福建省装备制造业(晋江)重点基地”。

    晋江市装备制造业涵盖了装备制造业的所有8大类产业,已经形成了“金属制品业”中的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工程机械、石材机械、纺织机械、制鞋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包装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汽车零部件、摩托车及零部件;同时,还有“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加工机械、阀门、金属铸锻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的配电开关柜;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家用音响设备等装备制造产业体系。目前,晋江市提出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课题组就这个问题走访了晋江部分规模装备制造企业,以下是根据调查数据做出的一些实证分析。

    一、晋江装备制造业发展实践

    晋江市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在福建全省各县级市中位居前列。

    晋江现有装备制造企业800多家,2007年总产值约100亿元,2009年仅116家规模以上企业产达72.55亿元,装备制造业作为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局面。(附表1)2009年晋江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情况序号产业名称2009年企业数从业人员产值(亿元)1金属制品业29 4000 13.632通用设备制造业20 1600 6.133专用设备制造业25 3200 24.89其中工程机械制造6 900 14.15石材机械制造4 500 5.50纺织机械制造7 1000 5.70农业机械制造1 100 0.06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5 4200 15.49其中汽车零配件制造21 2300 7.16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 1300 3.10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 900 9.16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 200 0.15合计116 15400 72.55资料来源:晋江市统计局在表1中,我们概况了2009年晋江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情况,结合晋江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晋江当前装备制造业存在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产业特色鲜明

       从表1中可知2009年116家规模装备制造业行业分布排位情况为:金属制品业25%、专用设备制造业2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1.6%、通用设备制造业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9%。所占比重较大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大多为与晋江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陶瓷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相配套,由此可见产业特色鲜明。作为晋江装备制造业主导产业的民生装备制造业,是为传统优势产业提供“工作母机”应运而生的。从表2可见一斑。

    2009年晋江市制造业行业及装备配套情况序号产业名称企业数规上企业数规模产值(亿元)本土配套率1纺织服装3000 441 371.14晋江纺机的需求量大3鞋类制造3000 374 422.09鞋底机占世界80%,鞋面机50%2陶瓷建材6000 179 179 60%~70%4食品饮料1300 50 94.24少量资料来源:晋江市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办公室晋江市统计局我们知道,要打造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就必须使我们的产业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而这些产业通常指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就目前而言,晋江的装备制造业层次偏低,高加工度趋势并不明显。观察晋江装备制造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低附加值的一般装备制造业仍然是支柱产业,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价值分配链条的附属地位,未能在开放的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技术密集型产业明显落后。如金属制品业生产的品种大多是金属门窗、日用五金制品、小五金配件和小机械配件;纺织机械大多生产染整、织造、针织、化纤机械及配件等;石材机械机型以仿制为主,产品包括切板、磨光、异型、辅助四大类共计约40个品种;制鞋机械主要是生产中档次的自动化制鞋流水线及鞋底注射成型机;食品机械包括糖果果冻制造机械、包装机械,只能为食品企业制造模具和零配件;工程机械主要为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械以及工程机械的配件;农业机械为割草机、水泵、农用运输车;汽车零部件配套车型主要是轻、中型货车,少部分与重型车配套。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处于雏形阶段的晋江装备制造产业还难以带动晋江工业进入现代化阶段。

    2.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晋江装备制造业与当地传统产业配套的纺织机械、制鞋机械、石材机械等民生产业装备制造业中部分产品的质量已达国内领先水平,有些产品已经替代了进口设备。全市装备制造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项、国家免检产品1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但是晋江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还存在着结构性短缺,即一般加工能力过剩和高新技术产品严重依赖于进口的矛盾。晋江装备制造业有很多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制鞋机械鞋底机占世界80%,“晋工”牌zl系列轮式装载机、割草机、汽车零部件(如紧固件)等,但总体上依然没有摆脱产品“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少,初级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并且产品、行业之间关联度小、产品链短,附配件、半成品的比重高,关键技术的设备依然依赖进口。(见附表3)晋江市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状况产业名称行业水平纺织机械纺织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采用“仿制”模式,创新程度不高。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热处理设备等全部从日本、德国、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目前,纺机出口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对象主要是工业发达国家,其产品的换汇水平较低。

    石材机械大型石材机械、异型石材加工机械具有一定份额,产品的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石材机械加工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关键部件如螺杆、导轨等还只能从浙江、江苏等地订购。

    制鞋机械主要是通过销售、装配、维修、服务,最后掌握了核心技术,形成了自己的开发能力转化为自己的产品。

    食品机械设备主要来源于进口,或者与广东等地的机械厂合作制造,本地制造的很少。

    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中的“晋工”牌zl系列轮式装载机,经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可靠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部颁一等品及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zl50型产品的生产、销售现已位居行业前十名。

    农业机械规模最大的三力机车有限公司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摩托车到园林机械的产业转型,已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割草机生产企业,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在机械加工、焊接、涂装、注塑、冲压、压铸及一些简单模具加工方面逐渐做到自给自足。大型长寿命模具主要采购于浙江,晋江当地的采购产品主要集中在包装物小型冲压件及注塑件等。

    汽车零部

    件有些产品(如紧固件等)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水平不够高。现有产品大多数进入修配市场,与汽车整车特别是乘用车配套的很少。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商提供协作配套的产品很少。

    协作配套

    产业鞋模制造,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企业有晋江光宇电脑模具有限公司等。光宇公司是“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1996年该公司自行研制与开发的高精密鞋模生产技术,被授予“部级火炬计划项目”。公司拥有cad/cam系统,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和高速传递、模具设计制造并行化。生产汽车、工程机械、阀门等铸件的专业铸造企业水平较高;而生产通用产品特别是大型铸件的铸造企业水平较低。基本采用传统的冲天炉和普通砂型铸造工艺,主要产品为石材机械、制鞋机械的结构件,无论质量、产量都不能满足主机制造厂商的需求。机械加工协作配套生产是主要进行粗加工,精密加工的协作能力薄弱。电镀产业五金、装饰件和雨伞业是电镀业发展的支撑,企业规模一般较小,工艺也较为传统,环保问题需要加快解决。

    资料来源:晋江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我们知道,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技术装备的竞争,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往往决定着产品的竞争力。要打造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不是非高新技术产业莫属,关键是运用高新技术或技术改造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从表3分析,目前晋江装备制造业在发展新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装备制造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或工艺达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少;其次,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在人才、资金、技术的孵化与市场化等方面都相对薄弱;再次,从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存在着产业技术创新要求与现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整体能力较弱的矛盾。据对晋江市一百多家规模企业生产技术调查,晋江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5~10年,关键技术差距更大,技术性能比较先进的制造设备仅占1/4,没有高端重大成套装备和机床功能部件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与北方重工、远大集团、三一重装等核心企业相比竞争力弱,企业总体规模小,带动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持续增强,行业地位和市场格局不稳。

    3、工业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低

    2007年,晋江市工业总产值为1322.95亿元,而晋江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约为100亿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7.56%。2009年,晋江市工业总产值为1724.4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515.28亿元,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摸以上企业总产值72.55亿元,仅占全市规摸以上工业企业产值4.8%。在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资产总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利税总额等方面所占比例均较低。(见附表4)2009年晋江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亿元)产业名称2009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资产总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金属制品业13.63 3.03 9.67 12.42 0.32 0.13通用设备制造业6.13 0.99 3.95 5.15 0.41 0.10专用设备制造业(总)24.89 4.00 1.38 12.60 24.08 1.78 1.38其中工程机械制造14.15 4.86 4.86 13.78 0.90 0.75纺织机械制造5.70 0.42 4.76 4.76 5.47 0.51 0.50农业机械制造0.06 0.03 0.03 0.0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49 2.44 6.42 10.73 14.45 1.34 1.43其中汽车零配件制造7.16 1.01 5.42 5.42 6.53 0.45 0.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10-0.48 0.52 2.52 2.98 0.19 0.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6 1.25 0.31 13.92 8.66 0.08 0.3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15 0.02 0.04 0.23 0.13 0.01合计72.55 12.11 8.67 53.62 67.85 4.13 3.56全市规上企业工业1515.28 179.78 234.74 1181.69 1460.69 143.01 174.52占全市规上企业工业比重4.8%6.7%3.7%4.5%4.6%2.9%2.0%资料来源:晋江市统计局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年均增速是17.6%,全国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2.5%,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5.5%,从表4可知晋江装备制造业工业生产总值占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低于10%,装备制造业在晋江整个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处于十分次要的地位,与一些装备制造业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也较大。可见,晋江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因而,建设“福建省装备制造业(晋江)重点基地”,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促进装备制造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更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即将“做大”与“做强”并重。

    4.区域布局空间受限

    当前,晋江市装备制造企业存在因扩大企业规模和加快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工业用地的巨大需求和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的矛盾。从20家抽样调查的企业来看,高达65%的企业主认为土地受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见附表5)土地受限原因有两点:一是晋江在上世纪80-90年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乡镇企业“满天星”式空间发展方式,导致晋江装备制造企业布局也相对分散,集聚程度只有48.8%。二是在原来晋江市的土地规划中,农田保护区分布非常零散,成插花状分布在各个行政村周围,导致现在进行装备制造业工业园区规划时处理农田保护区的调整问题难度加大。加上近年来国家保护18亿亩耕地底线的压力,土地用途变更十分严格和困难。可见土地问题是空间科学布局的制约瓶颈,因此,在推进装备制造业业现代化进程中,解决用地问题加快产业集聚空间科学布局是当前重中之重。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结论: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晋江装备制造业发展已经走过了配套加工、定牌加工、借牌加工的生产性加工阶段,这属于生产能力的扩张阶段;目前正处于生产加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能力得以扩张,资本、技术和人才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并举,这属于建立品牌意识阶段;

    发展方向是向产业中心阶段迈进,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企业已拥有研发中心、知识产权控制中心、品牌推广中心等等,少部分具有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如何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制造业?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政府要加快“基地”建设速度

       装备制造业如何谋篇布局,将对晋江未来经济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目前,晋江装备制造业区域规划正按“一个基地、两个中心”的思路进行空间布局,其中,“一个基地”即指福建省装备制造业(晋江)重点基地;“两个中心”分别是创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中心(安海-内坑园)与综合型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制造中心(金井-深沪园)(见附表6)。总体发展定位是: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顺应重化工业向沿海集中的趋势,充分发挥晋江民生产业装备制造的优势,主动承接国际、国内和台湾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建成民生产业装备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对台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晋江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支撑带动海西建设的新动力。

    晋江装备制造业(晋江)重点基地区域布局情况两个中心地点龙头企业引进准入创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中心安海园-内坑园晋工机械、盛达机械、和盛机械精密机械加工配套小型机械协作配套企业经过技改综合型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制造中心金井-深沪园国际先进水平的+传统优势配套装备+重大技术装备泉州理工学院等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物流、研发、检测等配套服务产业资料来源:晋江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加快“福建省装备制造业(晋江)重点基地”建设速度,目前要解决工业用地短缺的问题,采取耕地异地置换等方式,加大土地的投资强度和扩大建筑容积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要提高企业入园门槛,制定各个行业的入园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标准,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前技术改造,防止简单的相加;同时,通过开辟区块集中安置、建设标准厂房等形式,整合分散的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同产业区域集聚。

    2.在传统装备制造业基础上注入“先进性”先进装备制造业

      从一般意义上理解,主要通过物理、化学现代加工手段使劳动对象改变物质形态并产生了比原来物件更高的附加值,特别是注入了知识产权的原创性装备制造业。作为应民生制造业需求而发展的晋江装备制造业,如何切合晋江发展实际,在传统装备制造业基础上打造其先进性?一是打造先进的劳动力。即要拥有先进科技知识的劳动者,或者是掌握了先进或比较复杂工艺的劳动者。从工业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轨迹看,发展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有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又有相当动手能力的新型、熟练技术工人,是装备制造业走向成功的人力资源基础条件。目前晋江装备制造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及产业工人短缺,基地需要许多技术精湛的操作工人。因此要通过加强政企互动,出台优惠政策措施,依托“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中心”、“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广泛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专业人才的加盟;要加强对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技能;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层次和劳动生产率;在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大专院校开设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

    二是打造先进的劳动工具。即打造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智能化的制造设备,来提升民生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能力。要以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化纤、纺纱、织造、印染等纺织机械和非织造布机械、纺织仪器制造业;以提高“专、精、强”水平为重点,加快发展制帮、制底等制鞋机械和成型机械、鞋机配件制造业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工程机械制造已有相当基础、园林机械技术全国领先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智能化、多功能的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叉车、筑养路机械等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装备;要努力提高汽车零配件工艺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要以泉州(晋江)出口加工区为依托,积极打造集研发、制造、维修、出口为一体的航空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另一方面,要着眼于装备制造业实现自身产业升级的长远需求,把优先发展民生产业装备制造业与培育发展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制造业结合起来,积极引进石化设备、船用设备、冶金设备、发电设备和数字化设备等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从总装开始,逐步实现零部件就近配套。要加快现有机械工艺配套企业改造和发展步伐,大幅度提高机械工艺的本地配套水平。

    三是打造先进的劳动对象。即要具备先进性和高科技含量系列原材料。要打造晋江先进装备制造业,必须采用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的原材料来改造传统产业,形成自己的专利或者核心技术,将传统装备制造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型。目前晋江装备制造业缺少包括生产高加工度的精品原材料,用于精深加工的原材料以及组织下游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原材等。因此开展精深加工的产业集群,积极开发市场短缺和替代进口的精品设备材料储备是当前丞需面对的实际。

    参考资料:

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4

一、补助对象和条件

(一)补助对象

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持证下肢残疾人及7周岁以下(含7周岁)听力障碍儿童。

(二)补助项目

持证肢体残疾人装配下肢假肢和7周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配备助听器。

二、经费来源和补助标准

(一)经费来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二)补助标准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持证下肢残疾人装配下肢假肢按30%的比例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额每具大腿假肢为1200元,每具大腿假肢为60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周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配备助听器按30%的比例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额为1800元。

每5年对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持证下肢残疾人装配的普通大腿假肢每具定补2000元,小腿假肢每具定补1000元,7周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配备助听器每只定补2400元,平均每年分别补助400元、200元、480元。

三、补助办法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对象,在指定装配机构装配假肢或助听器,由各定点装配机构收取装配费用,开具发票,按规定即时结算与垫付补助对象补助款。各定点装配机构汇总后每月或季度与各地新农合经办机构计算已垫付资金。各地新农合经办机构及时将垫付资金拨付至定点装配机构。

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受助对象,凭残疾人证复印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假肢装配补助登记表》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助听器验配补助登记表》,按年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领取补助资金。

四、指定定点装配机构

为保障装配质量,有利于统一管理,持证下肢残疾人假肢装配和7周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配备助听器验配实行定点管理(首批定点机构名单见附件1)。非定点装配机构装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予补助。

五、工作流程

(一)符合补助对象条件者持身份证或者户口本、残疾人证、参合(参保)证到省指定的定点装配机构,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假肢装配补助登记表》(见附件2)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助听器验配救助登记表》(见附件3)。

(二)定点装配机构为补助对象装配辅助器具。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对象,按规定即时与定点装配机构结算补助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对象,每年到当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领取补助款。

(四)各相关实施单位和组织,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日志及可以证明其工作真实性的相关材料。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联席制度

建立由残联牵头,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二)明确部门职责

1、残联:省残联前头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制定参合(参保)残疾人补助政策,制定定点装配机构准入与监管办法,审定定点装配机构,监管定点装配机构服务质量与服务行为。市、县(市、区)残联组织开展摸底调查,掌握本地肢体残疾人和7周岁以下听力障碍儿童基本情况,与卫生、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制定年度工作规划。

2、卫生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协助省残联制定参合残疾人补助政策与监管定点装配机构。各统筹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宣传与落实残疾人补助政策。

3、劳动保障部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指导本地受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收支管理工作,方便受助对象,及时补助残疾人辅助器具装配费用。

4、财政部门:负责做好对受助对象装配辅助器具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督察工作。

七、监督与管理

(一)定点装配机构建立项目档案,留存装配对象残疾人证复印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假肢装配补助登记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助听器验配补助登记表》,以备核查。

(二)定点装配机构要确定专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装配质量,统一价格,统一标识,提供优质服务等。

(三)市残联、卫生、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12月31日前要向省残联、省卫生厅、省劳动保障厅上报年度总结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假肢装配补助汇总表》(见附件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助听器验配补助汇总表》(见附件5)。

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装配线传输设备 工程机械总装 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TG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090-01

最近几年我国的工业快速发展,对于工程机械产品的性能和产量需求日益增大,扩大工程机械生产规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线传输设备是企业生产设备中重要的部分,其选型与性能对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具有很大影响。

1 牵引支撑地下自动返回式

1.1 结构形式

常见的传输方式包括板链式输送机与单链牵引机轨道制成小车两种。以双板链输送机为例,其结构构成包括:传动轴总成、驱动装置、传动轴支架、张紧装置、张紧轴总称张紧轴支架、头部地坑钢结构、中间机架、中间盖板、尾部地坑钢结构、中间段、导轨、头轮总成、电控系统、报警装置、紧急停止装置等等。设备的技术参数包括:牵引链条节距、工位间距、主动轴轴径、驱动功率、破断载荷力、承受扭矩。

1.2 牵引链条强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在这个式子中,F代表的是牵引链条的最大张力,G1是满载工作状态下工件质量总和,G2是链条的总质量,G3代表板链板的总质量,u的范围在0.01~0.08之间。

主动轴轴径的计算

1.3 驱动链轮的直径为

,其中P表示链轮节距。

轴扭矩M=最大张力×d/2,计算出M值之后查表得出扭转剪应力的值T,则主动轴轴径为:D=M/T

1.4 运行特点

此种传输设备一般都是在重载、低速的情况下运行的,其运行方式摆阔间歇移动和连续移动两种,是具有高自动化程度的装配线设备,广泛应用于产量高的企业中,是生产企业最常用的工程机械装配线。地下返回形式可以有效避免支撑台车在输送过程中占据车间空间的情况,还能够节省物流成本。这种设备的缺点是:由于设备是安装在地面以下,需要增加在土建上的投资,而且基础施工复杂,造价比较高。

2 牵引支撑地面自动返回式

这种形式的结构和单链牵引轨道支撑小车相比,除了装备台车的循环方式不同,其他方面类似。当装配台车移动到装备线的末端时,会有叉车将装配台车放回起始位置。有一部装配线配置环形轨道,当装配车移动到装配线末端的时候,通过另一轨道返回起始位置。

这种形式与地下返回形式相比,输送设备的可靠性强,稳定性较好,造价也相对较低,适合中等规模的企业使用。缺点为:由于装配台车运行到装配线末端时,是从地面返回起始位置的,一定会占据车间空间、增加物流成本。

3 气/电动台车地面返回形式

3.1 结构形式

此种设备按照装配台车的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气动马达驱动和电动马达驱动,其结构组成包括:装配台车、减速机、供气管线路/供电线路、气源/电源、轨道。当装配台车移动到装配线的末端时,会有叉车将装配台车放回起始位置。有一部装配线配置环形轨道,当装配车移动到装配线末端的时候,通过另一轨道返回起始位置。这种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台装配台车上都配有驱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各个台车的位置相对游离,适用于分类较多的产品的生产。

3.2 运行特点

每台装配车都配有驱动装置,这就需要为每个驱动装置都配备气源或者电源。由于每台装配车上都存在动力装置,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就比较高,需要定期更换马达。这种设备形式的基础施工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使用气动马达的时候,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噪音,还需要在操作工位装置辅助气路系统,而使用电动马达的时候,对地面情况、安全防护和接触表面的可靠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这种形式也会占据车间空间、增加物流成本。

4 车间生产特点及设备选型

4.1 汽车总装车间特点

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装配环节已经相当成熟,基本已经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对于生产节拍的控制在秒的数量级上。例如国内某著名汽车生产企业,每年的产量为100万台,日产量在4000左右。根据生产节拍的计算公式:生产节拍=每天的劳动时间/日均衡。得出此企业的生产节拍为6.3s/台,在如此快的生产接拍下,装配流水线一般都选择连续运行的方式,由于在汽车的生产中,零部件的总质量比较小,起吊设备的运用次数也比较小,自动化流水线装配方式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4.2 工程机械总装车间的特点

工程机械的零部件质量要比汽车零部件高出许多,特别是起重机、挖掘机等机械的构件,本身的质量大多都在2t以上,完成组装后甚至能够达到10t以上,这就决定了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使用起重设备,还需要在车间占据一定的空间。不过,由于工程机械内部的结构特征,使其对生产节拍控制相对较疏松,一般都是以分钟为单位进行计算。这也决定了间歇运行模式更适合工程机械的装备过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机械整机的生产规模。

4.3 设备选型实例分析

在某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日均生产数量为120台,生产节拍为3.6min/台。由于装载机产品型号种类繁多,车身的有效工艺支撑点的位置是前桥和后桥,所以选用启动台车地面返回形式作为流水线装备设备。

5 结语

装备流水线设备作为生产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是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保证。另外,生产企业还应当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设备新工艺,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郑国伟.工程机械进出口形式及其相关政策走向[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13(2):98-103.

装配工年度总结范文6

具体目标:

1.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

2.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

3.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l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

4.城镇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比重超过6%。

5.经济发达地区及重点发展区域农村建筑节能取得突破,采用节能措施比例超过10%。

绿色建筑成为2017年两会聚焦的热点,不少人大代表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同时,各地方纷纷出台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绿色建筑再迎发展新高潮。

绿色建筑总体发展目标明确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提升,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大幅提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农村建筑节能实现新突破,使我国建筑总体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建筑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4515个,累计建筑面积52317万平方米。

但目前绿色建筑推广面临一些难题,如增量成本的制约。绿色建筑使用了隔热性能好的门窗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看,绿色建筑投入产出比明显高于传统建筑,在其后期使用过程中,节水、节电、节能等方面体现出较大的优势,5~7年便能收回在建设环节增加的成本。因为在建造环节的当期投入增加,房地产开发商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往往不愿增加投入,甚至一些开发商还会为了节约成本以次充好。

此政策的颁布给绿色建筑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对于如何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侯淅珉认为,公共建筑当为绿色建筑表率。

他建议,各地公共建筑应当作为绿色建筑推广表率,率先采用装配式建造,进而带动民用建筑等方面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同时,严格督促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肃查处绿色建筑强制实施范围内未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项目,引导房地产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发挥项目示范效应,建设一批高质量绿色建筑。

装配式建筑掀热潮

《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积极发展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方法之一,“三去一降一补”中,装配式建筑承担生态文明补短板和钢铁、水泥行业去库存的重任,装配式建筑势必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近几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装配式建筑逐渐起步,但整体发展缓慢。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不足全部新开工建筑面积的3%。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还面临多重障碍,包括成本高企、政策不明确、消费者接受度低、模式不清晰等。当前政策强推或能进一步缩小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未来既能整合上下游资源,又能合理规避“骗补”政策风险的模式将脱颖而出。

去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全国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9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装配式建筑发展将成为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国策。随后,各地方也纷纷出台政策,制定装配式建筑具体发展目标。

相关机构进行测算,以上述目标进行保守估计,装配式建筑复合增长率至少达27%。估算到2020年,行业总营收3400亿元,总毛利润800亿元;2026年,行业总营收1.3万亿元,总毛利润3000亿元。

不少业内人士也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提到,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需要推广成熟技术体系,加快推进EPC工程总承包才能发挥装配式建造的综合优势等。

绿色建材迎发展良机

《规划》提出,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建设,有步骤、有计划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建立绿色建材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动态绿色建材产品目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中优先使用绿色建材。

当前,推广绿色建材、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但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建材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应用范围小,比例低,据初步估算,目前绿色建材仅占建筑业用材料的10%左右,产业规模仅为3500亿元左右;二是标准不完善,现有产品标准体系多数没有统筹考虑绿色要素指标;三是新型建材产品投入大,企业资金有限,发展动力不足。

发展绿色建材重在规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大力支持推广绿色建材,他建议住建部出台绿色建材认定标准和认定制度,开展能效审计,编制绿色建材产品目录标准,以标准规范为抓手,对示范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促进绿色建材发展和应用。

同时,设立发展新型建材、循h经济的专项资金,对绿色建材企业和绿色建筑项目给予补贴,支持绿色建材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支持重大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明确强制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的范围,比如,明确规定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占比,加大Low-E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加能源5.0等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实现绿色建材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

此政策的颁布将影响相关行业和企业发展。有分析机构表示,得益于政策推广力度的持续加大以及创新模式下资金支持的逐渐到位,绿色建材、再生能源应用、门窗幕墙类、光伏建筑一体及绝热节能建材等相关领域企业将在未来五年实现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