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教案范例6篇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微格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及原因。因此,微格教学应加强事前学习、提供示范、反复训练、提高学生评价意识并促进集体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提供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微格教学运用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同时为毕业生毕业后能够尽快胜任教师工作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微格教学训练中常见的问题

1.微格教学“新瓶装旧酒”

微格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将复杂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师范生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在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应强调技能的分析示范、及时反馈及客观评价。然而实践中很多教师和同学既没有将教学技能分解,也没有重播录像进行及时反馈评价。这样的微格教学训练没有发挥微格教学特有的训练功能,对学生而言不过是换了训练的地点并录像了而已。

2.忽视分技能训练

微格教学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规模小、参与性强,教学实践过程声像化,评价技术科学合理,反馈及时、利于自我矫正,微小的心理负担等特点。而技能训练单一集中、训练目标明确是其突出特点。微格教学打破了以往教师培训的模式,将复杂的教学行为细分为容易掌握的单项技能,如导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并规定每一项技能都必须是可描述、可观察和可培训的,并能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和训练。但在实际的微格教学训练中学生并没有进行单一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往往是进行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不过是将试讲时间缩短为巧分钟左右。

5.微格教学中反馈不及时

微格教学利用了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教学技能的应用及表达教学内容和交流方法的优劣,可直接从记录中进行观察。这样,学生得到的反馈信息不仅来自指导教师和听课的同伴,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自己的教学信息,可以全面的看到本人上课的全过程,产生“镜像效应”。要实现这一效果首先要保证及时的反馈,当面给学生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为人的技能学习是以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强化的过程。而实践中很多教师让学生课后拷贝录像自己看,这样学生对自己教学中的表达缺陷或不良习惯性动作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也没有课堂上及时反馈留下的印象深刻。

4.微格教学中忽视重教

重教是微格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讨论评估的结果,试讲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教案进行修改,对一课堂进行重新设计,进行重教。重教即是一个教学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对指导意见的检验。没有重教这一步骤,就不能算是微格教学。因为微格教学本身是一种练习情境,没重复的操作不是练习。而实践中,很过指导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就同一内容反复训练,训练内容也没有做出统一要求。这样学生每次试讲内容都不一样,上次存在的问题往往下次试讲的时候还是存在,因而技能训练效果并不理想。

5.不会写微格教学教案

按一般微格课堂教学的要求,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行为、学生行为、体现的教学技能要素、教学媒体以及时间分配。很多学生在制定微格教学目标时要么将目标定得太大,不顾课堂实际情况;要么目标不细致、含糊笼统。有的学生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诸如板书、演示、讲授、提问等教学行为没有在教案中写清楚,导致教学中随意扩大或缩小预定行为范围。微格教学教案中学生的行为是教师备课中预想的学生行为。在备课中预想学生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备课往往一厢情愿,只顾自己怎样讲课,不注重对学生的组织与反应,结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冷场或偏离教学目标等现象,使得课堂教学失去控制。同时,很多学生微格教学教案中教师的教学技能设计不具体、不明确,在教案中没有注明目前主要培训的技能要素,致使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目标不突出。

二、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首先,对微格教学的主要思想认识不够,并没有认识到微格教学是一种以系统的思想为指导来研究培训教学技能的模式。教学是一个系统,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运行过程。教学技能是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要使课堂教学达到优化,首先要使每一个教学技能达到优化,然后再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相互作用而形成教学的整体。在微格教学中,为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就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并确定为不同的教学技能,然后分别学习和训练。当每一个技能都掌握以后,再把他们组合起来,形成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然而很多师生只是认识了微格教学的外在形式缺乏对其本质思想的认识从而导致了实践过程中的偏差。

其次,忽视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微格教学通常包括事先的学习和研究一确定培训技能、编写教案一提供示范一微格教学实践几个环节。很多师生忽视了微格教学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事先的学习和研究”这一环节。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前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实施模拟教学之前应学习有关现代教育理论、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分类、教学技能分类及教学设计等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利于以后观察学习内容的同化与顺应,促进学习的迁移。正是由于忽视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导致实践中出现未分技能训练及反馈不及时等问题。

再次,忽略了观摩微格教学片或进行现场示范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培训的技能的形象感知,在学生进行微格教学前指导教师需提供具有“范例性”、“可模仿性”的教学示范片或教师现场示范。在观摩微格教学片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指导,需要强调的内容可以用暂停、重放等进一步说明。在观摩教学示范片或教师的现场示范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为编写教案作好准备。许多实验已经证明,视听并用的方法能使信息接受者获得大量的信息,比只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好得多。由于缺乏教学观摩,学生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也就未能很好理解微格教学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存在·些客观原因。例如大学里师生比严重失调,面对大量需要进行微格教学的学生,各学院仅仅靠专门从事学科教学论教学的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教研室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而这些教师缺乏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不了解中小学教学的发展情况,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指导,从而影响微格教学训练效果。又如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微格教室,但是相对众多需要训练的学生这些资源显得十分有限,微格实验室还需从数量和质量土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师生微格教学前的培训学习

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应首先对微格教学指导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让指导教师认识到虽然微格教学是一种创设的练习情境,但它是真实的教学,有关教学的一切因素都能在微格教学中找到。同时,微格教学是普通教学的一种简化,他的班级规模的缩小,教学内容单一,授课时间缩短。微格教学强调摄像的重要性,认为录像能提供最直接、最直观的反馈,这是微格教学最主要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强调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要根据培训者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针对他改进的可能性提供反馈和指导。其次,组织参加微格教学训练的学生学习微格教学目标分类、教学技能分类及教学设计等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微格教学的要求,从而在实践中能更好地实施。

2.指导教师要在微格教学中提供示范

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微格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指导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微格教学中提供示范,组织学生观摩学习。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利用录相或实际角色扮演的方法对所要培训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的内容可以是一节课的全过程,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片断;尽可能是侧重单个技能的运用,结合综合技能的运用。

3.注重对学生微格教学教案的指导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因此指导教师在观摩教学示范片或教师的现场示范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益,酝酿在这一课题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案,为编写教案作好准备。然后,让学生从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时间分配及可能出现的学生学习行为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撰写教案。此外,指导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在完成某个教学技能的教学后,针对教学中教师及同学提出的不足进一步修改教案,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4、微格教学中要注意反馈及时并进行反复训练

学生有效教学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强化,而强化的一个最佳手段是提供直接的第一反馈。微格教学中来自录像的反馈就属于第一反馈,所以能起到最佳的强化作用,使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固定。录像、录音等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应用能重现整个教学过程,能反复演示每一个细节。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教学反思有依据,分析有把握,评价也就更准确。同时,强化越及时,效果就越好。因此在微格教学中指导教师要让学生上完课后立即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分析优点和缺点以利于下次教学。此外,强化还需要反复。因而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就某一教学技能进行反复训练,强化其有效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微格教学教案范文2

关键词:微格教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7—0092一04

为了促进当时美国的师范教育改革使师资培训科学化和现代化,1963年斯坦福大学教师阿伦(D W.Allen)、伊芙(W Eve)开发研究并创立了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微格教学运用现代视听设备和技术为培训者提供自己教学行为的即时反馈(教学视频),同时还为受培训者提供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感受反馈(评价),以教学情境真实再现的形式传递给受培训者。这些反馈,可以使受培训者对照培训目标客观地分析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尽快地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上个世纪80年代,“微格教学”传入我国。目前,微格教学已在国内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进修学校逐步推广,并逐渐成为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1994年,王皋华教授的《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一书,标志着微格教学首次应用到我国体育教学领域之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要传递体育知识,还要传授运动技能、技巧。因此这就对体育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动作示范以及演示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等综合教学技能要求比较高。微格教学的“镜像效应”(对培训对象影像反馈的作用)恰恰最适合培养体育教师综合教学技能。使练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摄、录像设备等)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进行调控和矫正。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可以分析的,也是可以有计划地予以训练共同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微格教学培训不仅能缩短由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适应时差,还能为其教育实习夯实教学基本功功底,并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研究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72名,作为实验被试。将被试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人。在《体育教学设计》和《体育教学论》课程中对实验组进行16周,共32学时(每周2学时)的微格教学,对照组执行常规的传统教学,教学时数与实验组相同,两组都由同一名教师任教。根据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微格教学评价记录表》记录的数据,探寻微格教学的实施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根据实验组微格教学实践的视频信息(知识信息和改进信息),形成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由被试本人、指导教师填写的《微格教学评价记录表》)等实验数据进行收集,经统计学处理将其评价结果与对照组传统教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探寻微格教学的实施能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提高起到明显地促进作用。

1.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确认师范院校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人才。中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小学生,尽管观察能力比较敏锐,但缺乏概括性,观察不深刻、不全面。因此,根据教学对象心理发展的特点,确定了微格教学培训时的工作重点,即着重训练讲解技能、示范与演示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导入与结束技能和教案编写技能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微格教学培训的主要教学技能。

1.2.2 微格教学流程微格教学具有微型性——培训者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学实践,把复杂的教学过程进行精细的分解,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段的设计,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学习性——受训者通过观摩、温习讨论会、学习掌握技能及其理论;矫正性——受训者通过教学视频自身反馈、学员评价、导师指导,查找不足,在训练中加以修正;研讨性——采用任务分析技术,确定受训者要具备的技能,然后将其分解成“行为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再从序列上加以组合,以达到最终的预期目的。根据这些特征确定培训流程(图1)。

1.2.3 微格教学实验步骤1)根据本实验的教学总时数(32学时)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特点,将各实训环节的时间安排为:讲解技能8学时、示范与演示技能8学时、组织教学技能6学时、导入与结束技能6学时和教案编写技能4学时。

2)将实验组36名被试随机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实训时,6个小组同时在各自的多媒体微格教室里进行教学实践,每名被试讲8~10min,试讲后观看回放的教学视频,再集体评议3~5min。教师则在观察室(中心控制室)里面通过控制室的监视器,监视各微格教室的教学活动实况,必要时给予提示与指导。

3)将对照组36名被试随机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教学实践在体育馆里完成,每个小组由小组组长带领,按照实训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在6个小组之间巡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指导。每名被试讲8~10min,然后集体评议3-5min。

4)将实验组、对照组被试的实验数据(《微格教学评价记录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保存、整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2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2.1.1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的教学技能水平实验前测结果为了验证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影响,在实验开始首先对被试统一进行微格教学水平测试,采用《微格教学评价记录表》对其中各项教学技能的得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的教学技能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被试的教学技能水平基本相同。

2.1.2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教学技能水平实验后测结果通过32学时的微格教学实验,实验组被试的综合教学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分析与讨论

2.2.1 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导入与结束技能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的导入与结束技能得分均值虽然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检验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导入与结束技能的影响不明显(表2)。

导入技能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立疑激趣,建立认知准备,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导入设计得好,能很快渗透主题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故称为开门之技。因此,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此阶段主要是观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反应,而微格教学中的“教师”是由没有教学经验的学生扮演的,“学生”是由同伴扮演的,不能在短时间有效地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有的被试的导入部分就会出现偏离重点,过于牵强的现象,很难做到自然引入新课,衔接紧凑恰当。说明导入技能的提高与微格培训学时的关系,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完美的教学必须做到善始善终,故结束技能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教师应对本次课所传授的运动知识、技能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地进行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等,使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方式。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结束技能得分均值虽然比对照组得分均值高,但是没有显著性意义。原因可能是由于指导教师在该环节只注重对结束部分的“目的性”和“关联性”设计的指导,而忽略了结束部分的“时间恰当性”掌握的训练。因而有的学生或者出现了“拖堂”现象、或者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效果不太理想。

2.2.2 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讲解技能的影响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被试的讲解技能得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

体育教师教学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为课堂上,学生每项运动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教师既做示范又要对技术动作进行解释和说明。学生在模仿练习时,教师也要借助于语言进行必要地指导和解释。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多项反馈、分项按照严格的程序对师范生轮流进行培训,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和掌握教学技能。利用微格教学的视听技术重复再现教学情境,使执教者由“当局者”视角,变换到“旁观者”视角来查找自身在讲解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培训者在讲解时口令的音量、音节、音调、语速、节奏和体育教学术语是否规范;教学用语能否准确、清晰、及时地传递信息;是否恰当、适宜地控制信息传播的量和强度;是否增强了课堂教学感染力以提高教学信息的接受率;配合动作示范时的讲解是否清晰,时机是否适合等。通过回放教学视频的这种追加反馈能形成真实、准确的自我评价,再根据指导教师和同伴的综合评价对教案、教学过程进行重新修订和设计,进行重实践,就能逐步地提高讲解技能的科学性、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2.2.3 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示范与演示技能的影响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的示范与演示技能得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

在传授运动技术动作时,体育教师示范动作目的就是想通过分解或完整的动作示范,充分的调动学生视觉,揭示技术动作的结构、环节及重点,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形成技术动作概念。然后学生通过模仿,反复练习进而掌握运动技能。

演示技能就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信息时为了更加形象、具体,向学生展示或演示教具,便于学生对理解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方向、路线、发力部位及相关部位关节的关系等。主要使用模型、挂图和操作多媒体等。在微格教学实践中,培训者通过教学视频的镜像效应的可以观察到:示范目的性是否明确;方位是否正确;动作是否正确、规范、优美、轻松;是否考虑到了授课对象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特点;是否能有效地与讲解相结合等。培训者还可以观察到:教具的演示是否便于学生观看、理解;是否能与讲解有机的结合;是否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操作多媒体的熟练程度等技能。这一系列实践反馈,还有指导教师和同伴的评价,就形成了综合评价,培训者以此为根据修改教案,再设计教学过程,重新教学实践。这样反复训练就会使示范更加形象具体,演示更加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2.2.4 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组织教学技能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的组织教学技能得分均值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技能主要体现在是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教法的采用、运动负荷的安排、队形的变化及调动、场地器材的安排及布局、对突发事件处理和调控等环节。

培训者在试讲后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自己组织的教学过程是否是有条不紊的;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练习的生理负荷是否合理,能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等,根据出现的问题修改教案,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再实践,直到问题的解决。

但是,由于本实验使用的微格教室是为培训师范专业学生理论课讲授技能而设计的,对被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的采用、运动负荷的安排、队形的变化及调动、场地器材的安排及布局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实验效果。

2.2.5 微格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案编写技能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的教案编写技能得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

微格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技能训练、组织微格课、进行微格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也是实施微格教学过程的依据,又是完成教学和训练计划的重要保证。根据微格教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运用。在微格教学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可以根据教学视频对教案各个环节逐一进行检查,例如: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教法的实施;教学媒体的使用;时间分配等方面,再辅以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完善教案。

编写教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和基本功,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微格培训执教者编写教案首先要钻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还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体育教学经验,对于在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提高教案编写技能应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经验积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的五项教学技能得分均值均高于参照组,其中讲解技能、示范与演示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提高的效果非常显著。

2)微格教学运用现代化视听技术为培训者提供镜像反馈,在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不同时相地反馈进而形成追加反馈。培训者再结合指导教师、同伴的评价,可逐步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措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2 建议1)标准的微格教室由模拟教室、视频摄像系统、音频系统、切换、转播系统和录像播放系统等部分构成,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而且不能移动。对于培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来讲使用不方便而且投入过高,建议建设一个简易的体育教学微格教学系统:摄像设备(数码相机、彩色摄像头)、话筒、电脑、屏幕、体育场(馆),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者运动项目移动到不同的场地(馆)中进行教学,简单易行而且经济实用。

2)重视微格教学的事前理论学习,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因为事前理论学习是对整个微格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和安排。事前理论学习充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微格教学时学生要进行角色转换,而不是表演。因此,要在课前对培训者及同伴进行学习指导,要其认真对待每堂课中自己的角色,积极配合,尽职尽责,以便顺利完成培训任务,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微格教学教案范文3

[关键词]研训一体 教学技能 微格教研 导入技能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性的课题。为了教师队伍向更专业化发展,我国各级机构都不断组织各式各样的培训。但这些培训并没有全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理论与实践脱节之嫌,况且受时间与资金的影响,并不能保证所有的教师都能接受培训。于是各中小学在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的培训方式。校本培训就成了众多学校的首选,我校也在校本培训方面大胆尝试,并把校本研究与培训结合一起,利用微格教研学形式,形成研训一体化的培训方式。

一、以微格教研为载体的研训一体化

我们提的微格教研是从微格教学中变通而来。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我们的微格教研,是再次变通了的微格教学,“微格教研的基本结构是:先进行在特定课题理论指导下的实际教学的现场观摩与实况录像;再重放录像、观摩录像,进行自我反思与直观再现式同济研讨;然后进行理性总结、理论升华;最后还要将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予以检验、拓展。”由于我们没有专门的微格教室,我们的微格研讨就是确定研讨的教学技能点后,直接进入课堂进行观课,然后根据从课堂中获得的信息与观课的所有老师一起进行议课,在议课中完成研训一体化。

我们提出的研训一体化,就是把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结合在一起,利用微格教研的形式,一方面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把相应的理论融入研究过程中,从而达到研究与培训二合一的目的。

利用变通后的微格教研能在中学较好地完成校本研究和培训。首先,利用微格教研的直接反馈,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学,必须获得三种信息:教学内容、教法信息、学生反馈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信息。”在这三种信息中,最能激起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是第三种,由于我们省去了“小课堂”这一环节,没有了“学生”的直接反馈,教师的记录、研讨交流就成了刺激教师行为的直接反馈。改变教师教学行为不仅需要记录、研讨反馈,也需要新理念的引领,培训在这环节中自然就融入了研究之中,从而成为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其次,利用动态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是动态,教学自然是动态的,研究也应该是动态的。微格教研直接从课堂提取教学片断进行有针对的研讨,并进行理论分析,使研究理念真实,理论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再次,使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领悟教学的实质,提高教学能力。“研究是一种问题解决方式,研究总要指向某个问题,问题是研究的动因。”我们的微格教研是先预设问题,直接在课堂做研究,也就是通过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使教师领悟教学的真谛,提高教学能力。

二、以微格为载体的研训一体化的实践

在微格教研达成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中,我们首先选择了教学环节中的导人部分进行。因为导人是一节课之始,导人的好与不好,对一节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你想营造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导入就是你的发端。

我们的实践从2011年2月开始,选择了高一的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教师,运用微格教学方法研究课前导入技能,在微格教学中采用的步骤为:

第一,组织理论学习。学习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学习微格教学的内涵、步骤,教学目标、教学技能和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教材分析、学习教学评价方法等教育教学理论。观看优秀微格教学录像,但也有利用失败的微格教学录像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剖析,为自己教学提供微格的感性认识和模仿依据。

第二,确定微格研训目标。一月为一个小循环,做到三位每位老师被观摩两次课,每次只听导语部分,五至十分钟,进行录像,之后分管学校教学研究的老师组织与三位老师共同研讨、分析。

第三,编写微格教案——评价反馈——修改教案。在进入课堂之前,要求参与研训一体实践的教师要认真地写好微格教案,指导老师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参与老师根据修改意见和学生实际修改教案,这是第一次修改教案。课后观看录像,通过评价反馈,受训教师根据指导教师与同伴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录像自我反馈体验,对教案进行第二次修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第二次微格教学训练。

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执教者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指出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以及优点。接着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再对其教学过程进行集体评议,以促进受训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如下是我们一个完整的研训过程:

时间:2011年3月12—24日。

活动内容:观看每位老师的两次导人录像和讨论。指导:罗老师,参与老师:刘老师、郭老师、赖老师。

活动过程一:观看教案分析和观看录像(略)。

活动过程二:研讨。

1、研讨过程中发言较多的有刘老师和郭老师。

2、研讨结果,一致认为值得肯定:都利用了自身的资源。刘老师是有多年教学经历的教师,对知识的点和线比较熟悉,能够利用这点优势导入,如果坚持并能找好切入点,也是一种风格。郭老师关注身边的资源较多,从身边资源引出问题,较适合实际,同时也考虑到了复习旧知识的导入。赖老师从假设的角度引导调动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效果是不错的。

3、研讨过程中发现问题。第一,四周才有一次集中观看录像和讨论,和原来的计划不符,原因有许多,是不能控制的因素。第二,每节课没有明确自己的本节课内容,这样使导入点不太清晰。第三,刘老师的导入尽管可以使知识系统,但每周只有两节课,过于系统的体系学生能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郭老师想利用旧知识和身边资源两种导入,实际上把导入分割了。赖老师的假设导入是一个“趣”的问题,但在如何引“趣”入新,这点过渡不够自然,有脱节之嫌。

4、指导老师建议。第一,微格教案的教学目标不是一课的目标,而是本微格的目标。第二,坚持完成教案再进行教学。第三,每周记录和每周一次观课时间一定保证。第四,理解好共同体的意义,树立共同体的意识。

三、研训一体化的分享

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但在这过程中,参与者和指导老师各有所得。从开始微格教学研讨小组的组成,到微格教学教案的填写,再到课堂导入的初次开展,又到经过讨论后,不断修正自己的微格教学教案,在这过程中,每个人应该或多或少的有所收获。“收获最大的,莫过于促使自己去学习,自主学习微格教学的技能,自己针对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促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郭老师语)

从指导老师角度来说,微格教学涉及到的理论内容有很多,我们也只涉及了课堂导人环节展开相关探讨。但在这个过程中,既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也体会到理论离开了实际教学环境的无力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要在反思强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时,理论才能给自己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理论给我们的是方向、是观念。

四、结束语

“探究规律、发现关系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改变和改进实践。”我们研训一体化的目的也在于此。

利用微格教研的研训一体化,是我们学校把校本研究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型校本培训形式。微格研训一体的教研训练,不仅使参加实验的老师得到了收获,更带动了其他老师参与到微格教学的活动中来:利用教学录像的回放、反馈评价,可以及时地修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微格教研的研训一体实践验证,微格教研是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既然选择了开始,就不要轻言放弃”这是参与活动老师的心声。选择开始并不难,凡事最难的是在于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要想“坚持”,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或方向的努力只会徒劳无功。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是否有效的标准各不相同,有效的程度有所区别。因此,凡事的“开始”都需要有明确方向,否则对于相关事情的开展的积极性就降低,积极性降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这次教学实践,再次证明只要真诚付出了,总会有收获的。

参考文献

[1]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29.

[2]王凤桐、陈宝玉,走进微格教学——教学技能培训的策略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3.

微格教学教案范文4

关键词:学案;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设备的完善和专业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构建,已经让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从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来看,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和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量大的问题仍会给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一些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早已在家庭环境中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巧,而那些较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需要教师为其提供更多的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既需要满足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对其他学生进行照顾。一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师需要同时任教多个班级。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难以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操作状况。

二、“学案引领,微课支撑”下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1.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案是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要点设计的供学生课前预习的导读方案。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从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特点来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学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学习任务,进而让学生在相对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以“插入表格”这一内容为例,其重点知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插入表格;二是在表格中绘制表头斜线;三是在表格中合并单元格。教师在电子学案设计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WPS文档或Word文档中插入5行10列的表格,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微课资料。教师在让学生观看微课资料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除了微课视频中所提到的插入方法,我们能否找到其他方法?”

2.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

在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人手,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了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师需要借助微课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果所带来的满足感。以Scratch软件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自主设计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对利用这一软件、动画制作游戏、动画的方式进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在学案中遇到的难题人手,帮助学生加深对编程基本思维方式的认识。教师在借助学案和微课对这一软件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以后,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一些优秀作品,并进行大胆尝试。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解决线索。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教材知识转化樽约旱氖导经验,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学案引领,微课支撑”下的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案引领、微课支撑”是学案、微课等教学工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发挥引导者、协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提升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了解以后,教师需要在明确自己在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微格教学教案范文5

【关键词】微课程中职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4;TP3-4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目前中职学校各个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学生初中阶段学习计算机知识较少,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许多知识点难于理解和记忆。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实现培养目标。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引入了微课程教学法。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各个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面向的学生是学校所有一年级学生,因此出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少,学生多的局面。据调查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成绩差异较大,缺乏扎实的基础功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主动学习的兴趣不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较强、逻辑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由于学生较多,教师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缺乏足够的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微课及其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包括与这段教学视频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内容,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二)微n的特点

1.时间“微”,微课视频时间较短,一般为10分钟内。

2.含量“微”,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一般是重点、难点、疑点),或是反映某个教学策略或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3.资源容量“微”,微课的视频格式一般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加上与教学主题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资源一共也就几十兆。

4.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微课并非是传统课堂的微型化,也并非是传统教学视频的切片,而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片段化”视频,配以辅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学习探究。它具有指向明确,资源多样,短小精悍,易于扩充,可交互化等特点。

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

根据笔者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中职教学资源开发,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选择了以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为例,探索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实践。

(一)微课的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内容。“WORD文字处理软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个案例分析。

2.设定教学目标。本次微课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完成“制作公司员工年度绩效考核表”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掌握表格制作。

3.教学活动设计。本次微课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并通过操作真实的实例来说明表格制作,以及具体的使用过程。

(二)微课的制作

1.工具与软件:计算机、耳麦(话筒)、微课宝、PPT课件。

2.制作过程: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设计PPT课件。第二步,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制作简略的录制脚本语言。第三步,在计算机上安装微课宝及相关软件,打开PPT课件。打开PPT界面,带好耳麦(话筒)使用微课宝开始录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第四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三)微课的应用

“微时代”已经来临,学生对于“微作品”特别感兴趣,因此,笔者尝试将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入,发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起了作用。另外,对于接收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要快速熟练掌握表格制作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又尝试了将它作为教学辅助资源,指引后进生完成实例操作。课后,应部分学生的要求,把微课程视频和相关配套资料放在了实训室的服务器共享目录中,供学生课余时间下载学习使用,进行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微格教学教案范文6

关键词: 英语教学法 微格教学 教学运用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教师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使教师的课堂活动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构自己的教学方式。人们越来越关注外语教学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研方法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其中,微格教学法给外语教学与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微格教学是英语专业师范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提高的最佳方法

微格教学,是一种缩小的教学,是一个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并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反复训练,以提高受训者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微格教学自1963年由阿伦(W.ALLEN)等人始创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以来,先后在一些国家被采用,我国采用该方法仅十几年的时间。实践结果表明,运用微格教学对教师和准教师进行培训,其效果优于其他任何传统方法。

1.微格教学的“观摩—训练—反馈—评价”这个主顺序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摆脱了以往因拘泥于理论讲解而让实践流于形式的弊端,能够让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2.微格教学是现代科技成果应用于师资培训的典范,它彻底改变了已往英语专业学生只能在教学法课程中单纯靠几学时的时间掌握编写教案、如何讲授好一节课(其中包括教态、板书、版面设计、简笔画、表达能力等常规技能和导入、提问、组织教学、单词处理、句型处理、课文处理和设计与组织练习专业特殊技能等)的混淆在一起的、综合的、大杂烩的局面。因为它将综合技能分解开来,逐一地在具体理论的指导下,在现代教学媒体的配合下有序地完成单项训练,这样它使要解决的矛盾反馈及时,使受训者对自己的表现更明了,充分地观察自己,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

3.它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以往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大都是在教育实习前组织学生按指定的中学英语教材编写教案,教案合格后开始试讲。但无论怎样充分准备,第一次登讲台的学生的“恐惧心理”总是难以消除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表情不自然,动作不协调,表达不流畅,各环节衔接不好,板书出现错误或设计不合理等一系列错误、失误不断。首次登台所出现的问题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第一次上课,成功与否,都会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不可低估影响。甚至有的学生怕上讲台,不愿意做教师工作。但微格教学这一训练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学生愿意讲,想登讲台,想更好、更充分地表现自己。

4.微格教学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接受培训的兴趣。在整个训练实践过程中,因学生自始至终都积极地参与其中,使教学真正做到了是师生双边的一项共同活动,它还能使受训者全方位地了解自己,通过视听觉直接评价自己。想掩盖和回避缺点是不可能的,通过微格教学的“镜子作用”,及时、真实地自我反馈,只能面对现实,完善自己,迎头赶上,实现目标。

二、在实施微格教学中的基本做法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阶段一般在第六学期开始开设英语教学法课程,所用教材主要为王蔷的《英语教学法教程》,总计大约72学时左右。这里推荐一种可行性强的基本操作程序和做法:先将教材按内容梳理成三个大的板块:英语教与学二者关系、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评价及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其他因素。在第一个板块,也就是在同学们对语言教与学二者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后,不要急着进入第二个板块(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而给同学们介绍微格教学法的概念,然后在具体讲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让同学们大胆地运用微格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尝试和体验,充分感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实质之所在。其具体环节如下:

1.先向同学们介绍微格教学的概念和实施微格教学的意义。然后介绍微格教学过程中主要受训技能的分类:

一般技能(常规技能):a.教态;b.板书;c.板书设计;d.简笔画;e.英文课堂用语;f.表达能力;g.课堂组织与管理。

特殊技能:a.导入技能;b.讲解技能;c.提问技能;d.单词处理技能;e.句型处理技能;f.课文处理技能;g.总结布置作业技能。

英语专业教学班级的人数一般在30人左右,这给开展微格教学带来了便利。

2.组织同学们观看微格教学录像,包括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上届优秀毕业生培训项目的录像。要求同学们带着将要接受培训的技能项目重点观看。

3.教师讲解、指导学生编写微格教学培训项目的微格教学教案。所指定的内容要与时间相适应(根据项目一般在3~8分钟),在其明确了微格教学的书写内容和要求后,可分组进行集体讨论,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每小组可在课外组织试讲,该阶段教师要巡回检查指导。在教案完成后,交上来由教师批改,不合格退回重写。

教法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体现。在培养师范生实践教法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大胆创新,根据本人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提倡在教学方法上百花齐放,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原则是决不能把英语当做一门死的语言来教,要应针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教材,科学地组织教法。提倡课堂形式多样化,如:听说、朗读、唱歌、游戏、表演、配音、采访、讨论、演讲、辩论、情景对话、看图对话、汉英互译、短文写作、阅读理解、调查报告等。

在模拟课堂操练与培训的过程中,精选一些“全国特级教师经典观摩课”、“专家点评优质课”等符合新课程改革思路的观摩课录像、光盘等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经典课,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为培训师范生教学基本功、为其科学地驾驭教材、教法架起一座座坚实的桥梁。为激发和培养学生钻研教材、教法和课程结构的兴趣,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教学基本功——板书大赛、说课大赛、多媒体辅助-微格教学大赛、教案评比大赛等。让学生逐渐由盲目地听从到理性地分析,从无知的“教法盲童”转变为初有见谛的“教法评论员”。一切的转变归功于“理念的转变”。

伴着21世纪的乐章,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无论是从事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教师都将在新课程中不断实现自身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回馈于新课程建设,跟上学科研究发展的节拍,并努力实践、探索,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中的精英。

参考文献:

[1]Tricia Hedge(2002)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杨阳.英语教学法——技能与技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