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例6篇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1

关键词:读者 文本阐释 普遍性经验 个体性体验

读者反应批评作为一种自觉的批评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这个理论有自己的名称,但却没有固定的理论团体和批评范式。理所当然地,读者反应批评受到从现象学到新解释学再到接受美学的影响,甚至从它所极力反对的形式主义批评家那里也吸收过营养。

什么是读者反应批评?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来界定“什么”是读者反应批评。持这一理论或者这一理论倾向的批评家,在概念和主张上常常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就如简・汤普金斯在《读者反应批评引论》中所提出的,读者反应批评是“为了区分出一个领域”,而读者反应批评者是指“那些使用读者、阅读过程以及反应这类用语的批评家”[1]。简而言之,读者反应批评是指“关注读者对文本的反应”的一派理论。就是说,这派理论既不同意将文学看成是关于作家和作家思想(或作家意图等等)的解释,也不同意只关注作品本身――“文本以外无他物”的那样一种形式主义文论。读者反应批评主张将注意力放在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反应上。

虽然批评者们在进行理论阐释时选择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作为对作家中心和作品中心的反叛,读者反应批评还是有着基本统一的理论基点,概括为以下两点:1.在文学解释过程中,读者不仅不能被忽视,而且应该是极为重要的角色;2.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揭示、参与产生和创造意义。这两个基本观念,试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即:确立读者地位的问题,读者如何使文学可能的问题。在第二个问题上,读者反应批评呈现出了众多的面貌。

首先是读者的地位问题。上文提及读者反应批评吸收形式主义理论家的营养,主要就是指理查兹和罗森布莱特。这二人常常被看作是读者反应批评的先驱。理查兹提出关于“感情的反应”的讨论,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所能造成的后果,即对心智结构的永久改造”。罗森布莱特用“沟通”这个概念来说明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方式。虽然他们都在形式主义的基本立场上考察读者对于文本的功能,但是却为读者作为面目清晰的形象走近文学掀开了一个缺口。后者甚至也批判同样是形式主义、但是走得更远的英美新批评派,如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感受谬误”说,而“感受谬误”说正是读者反应批评首先要反对的观念。

现象学尤其是英伽登的“意向性客体”“不定点”“具体化”等概念,无不为“读者”的树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新解释学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是文本构成的一维。读者反应批评把文学的中心定位在读者身上,认为只有在被阅读时,文学才存在和产生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接受美学也常常被拉进读者反应批评的范围。但是在意义的归属方面,读者反应批评又比接受美学走得更远。

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也是读者反应批评逐渐倾斜的方面,即“读者如何产生意义”。

读者反应批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研究倾向:第一种是注重个人化的体验的倾向,它是建立在对某个读者的具体的阅读过程之上的研究;第二种是注重普遍性经验的倾向,它是对“读者”这个群体在阅读上的一致性进行研究。这两种倾向在后来的发展中,都在文学批评的基础之上又各自有新的形式。读者反应批评的批评家们也正是在此时分道扬镳。

第一种倾向的代表人物有布莱契、费什和霍兰德。

布莱契认为,反应和阐释的研究应该与反应和阐释的经验相联系,从而使认识从某种可以获得的东西转化为人们代表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所能综合而成的某种东西。他批判了文学批评中的客观性的特点,他这样说道:“关于文学批评问题的讨论总带有如下特点:人们任意抛开自己的各种反应,转向物体的假想的各种真实性。”举例来说,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如果要说它如何地具有艺术价值,出发点和依据不应该是“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或是“几百年来它被公认为是极好的艺术作品”,仿佛这件艺术品天生具有这样的属性。根据布莱契的观点,我们应该在观察过之后,公布自己的反应,比如“我觉得这幅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堪称佳作”,而反应的共同性也是需要共同讨论和比较之后才能确定。但是布莱契又说,“每个人说出自己看见了什么之后,就会发现个人的叙述大不相同。因此,对于审美经验研究来说,必须以反应作为出发点”。通过对教学实验的研究,布莱契宣称,一种新的认识已经产生,这种认识就是关于不同的人是如何重构文本的。

斯坦利费什的早期著作被认为是当代读者反应批评真正的开始。他首先提出文学的价值依赖于阅读过程的价值,即著名的“意义即事件”的论断。在1967年发表的《被罪恶所震惊》一文中,费什做了一次详尽的关于《失乐园》的读者经验研究。在《文学在读者》中,他提出“感受文体学”,以近似于语言学学者的姿态,对读者的具体反应作出了解剖式的阐释,分析读者是如何对语音、语词甚至词语的排列作出截然不同的反应的。尽管这两次微观解读为费什带来声名,但是也被很多学者批评为是费什个人化的经验阐述。在后期著作中,费什自己也抛弃了这样的思路,转为对读者群体的研究,他用“解释的群体”这个概念,来说明阅读中存在着不同模式。他认为,解释都是随意的,但是不同的群体拥有着相同的“阐释策略”。没有普适的所谓“正确的解读”,即使是那种对读者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也是建立在处于同一解释群体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观念也启发了卡勒的“文学能力”理论,与后来的文化批评也有某种关联。

霍兰德在《五个读者的阅读》中,提出“主体的主题”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在心理上都具有某种“主题”,我们的行为就像音乐一样,音乐主题是稳定不变的,但是表现形式可以有若干变体。这个主题给了我们每个人以独特的存在形式,当然,也包括独特的阅读形式。虽然文本的物质材料对每个读者来说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主题对其进行了不同加工,每个人的主题对其产生不同的作用,就构成了我们与他人既相似又绝不相同的阅读反应。用霍兰德的话来说,就是“用文学作品象征并最终复制我们自己”。这有点像苏格拉底说的“发现你自己”,不同的是,在霍兰德这里,是“在文本中发现你自己”。鲁迅在讲到《红楼梦》时,说到因读者的眼光而看到不同的命意:“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虽然他的着眼点不在于说不同读者是如何让红楼梦变得丰富的,但是像“经学家”“道学家”“革命家”这样的主体印记造成红楼梦在他们眼中的差异,也差不多可以跟霍兰德的理论参照理解。

对于读者如何产生意义,还有第二种倾向,那就是对读者阅读的普遍性经验的研究。代表人物有伊塞尔、尧斯、吉布森、普兰斯和普莱以及卡勒。

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和作品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察整体的文学状况。尧斯认为,“分析读者的文学经验如果要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就应该在可以客观化的期望参照系统中去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受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所谓的“客观化的期待参照系统”,就是“期待视野”“视野变化”和“视野交融”,读者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完成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伊塞尔指出,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隐含的读者”以特定方式做出反应,由于阅读是一种线性的延续,读者必须不断调整他的期待并转换他之前的记忆,伊塞尔由此提出了这样一种阅读模式,即:读者的阅读就是不断调整观点的连续过程。

吉布森区分了读者和“冒牌读者”的不同。他提出,在读者阅读时,往往会根据文本的需求冒充被需要的读者,即“冒牌读者”。扮演什么样的“冒牌读者”取决于想成为什么样的文本的读者。吉布森用这样的描述语言来说明:“一位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确定他那份杂志的冒牌读者,编辑‘方针’则在于决定或预测杂志的顾客愿意把自己想象为什么样的角色。同样,一个站在书亭前翻阅一堆杂志的人所关心的必定是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要装扮成谁?”举例来说,一本时尚杂志,它的潜台词是读它的人具有一定的时尚观念。那么,就每个买下它并认真阅读的人来说,不管他自身是否具有所谓的时尚观念,他也已经同意了这本杂志预设的潜台词,并且不自觉地给自己戴上了这样的帽子。但是“冒牌读者”并不总是反面的意义,看读者是接受或是拒绝成为“冒牌读者”,可以评判好书和坏书,并且让读者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体系,更有能力对自我进行界定。

普兰斯在叙述者和读者之间插入了“叙述接受者”。叙述接受者是文本的策略。就是说,一个文本在叙述语言、叙述技巧上的程度使得叙述接受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和作用。这个跟刚才的“冒牌读者”有点相似,但是普兰斯对叙述接受者的阐述,意在说明文本中的叙述接受者的作用会影响读者成为不同类型的读者,正如他所分类的“真正的读者”“实际的读者”和“理想的读者”。

普莱提出阅读的“内在感受说”,认为在阅读时,读者主动允许被文本的思想所侵占,暂时地让自己死去,忘记自己,超越自己,这样,文本才能活起来。读者在翻开书阅读之前,始终拥有如何对待文本的最高权力,但是一旦他开始阅读,就变为作家的意识的俘虏。他认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是让写作它的人在我们的内心里展现他自己”。在普莱这里,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依赖于读者,然而其存在方式则确实依赖于读者。

吉布森、普兰斯和普莱,在读者反应批评里并不属于激进派,他们把读者反应作为揭示意义的手段,而不是产生意义的方式,更不是意义本身。

卡勒的“文学能力说”发展了费什关于读者反应的研究。与费什一样,卡勒也把掌握文学的符号系统作为理解文本的先决条件。他这样说到:“把一个文本当作文学来读,并不是要把读者的心变成白纸一样纯洁,然后毫无先入之见地从事研究……确切地说,符号学的研究表明:一首诗只是由于读者已经吸收的一套常规才被认为是具有意义的言词。如果有其他常规可用,那么它的潜在意义的范围就不同。”读者的这种能力就是引导他们辨认出一部文学作品某些特色的一套常规,读者依靠这套常规辨认出的某些特征应该是和公众对于构成“可以接受的”或“恰当的”阐释的观念相一致的。因此,文学的意义不是读者对作者的暗示作出反应的结果,而是一种已成惯例的东西,是公众赞同的那些常规所产生的一种作用。卡勒同时指出,批评家要考察的不在于某个特定的读者如何运用这个常规去理解特定的作品,而是“要阐明那套使文学效果成为可能的系统……问题不在于实际的读者偶尔作出什么反应(这是费什关注的问题),而是在于一个理想的读者为了用我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方法去阅读和阐释作品,他必须明确地知道的东西是什么”。比如我们读一首诗,首先要拥有对一种语言的基本的理解能力,其次要掌握诗歌这一形式的起码的表达方式,比如其中会有比喻、象征等等。

在后来的发展中,读者反应批评在上述两个倾向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扩展。就个体性体验来说,由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介入,读者反应批评呈现出一种跨学科的面貌。比如心理语言学、神经科学和神经心理分析就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在各自的学科基础上为文学的审美过程具体化了若干模式。同时,也是基于心理学的阐释背景,读者反应批评得以跨出文学的解释范畴,推而广之到电影、音乐和其他视觉艺术。解构主义的某些批评家,比如罗兰巴特,把读者对于文学的作用推向极致,并宣布了作者的死亡。他赞成这样一种阅读模式,即把文本当作读者对能指的无休止的游戏。如果说读者反应批评还是指向“意义的产生”这一终极目的,只不过是把这一权力从作者、作品那里夺过来交在读者手上的话,那么解构主义是彻底把作品、意义这类概念全部取消,只剩下读者自由游戏。之前很多批评家所担心的读者反应批评的无政府倾向,在解构主义这里真正体现了。在笔者看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让读者的身份变得轻飘飘。

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研究的批评热潮,读者反应批评也结合了这一热点,呈现出与向内挖掘不同的层面,转向从读者的身份属性来做反应批评。比如读者的政治信仰、种族、阶级、性别等,出现了诸如后殖民阅读、女性阅读、同性恋阅读之类的批评方式,与霍兰德的“主体主题”不同的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往往是可以自觉到的,与其说是一种新的理论,不如说是一种阅读方法。

读者反应批评作为文学批评逐渐倾向读者的结果,与历史上的任何偏于一隅的理论一样,虽然从它自身角度可以自圆其说,但是总有无法克服的问题。例如,把读者视为意义的揭示和产生者,那么又如何看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身的提升和改造;另一方面,由于认为读者可以揭示并产生意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意义消失”(以往的“权威解读”或者至少是大众普遍接受了的“一般阅读”)和“意义泛化”(每个人都产生意义,并且这些意义的“合法性”都不容置疑)同时存在的局面,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让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陷入尴尬。也许后来的“身份性阅读”的兴起,就已经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唯读者论的理论倾向,转向对文学阅读和批评采取一种把“读者”看成是全新角度而非唯一正确角度的态度。文学作品之所以区别于一般语言文字,笔者认为,也正是在于它的多角度可视可解,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当开放地接受不同角度的审视和解读,阅读的乐趣和意义的丰富产生也正依赖于此。

参考文献:

[1][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反应批评[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2

一、新解构主义和高中语文教育的关联

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的哲学思想。解构主义在欧洲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二战毁掉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以理性和科技建构的美好世界。然而回溯战争的原因,发现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根据理性的推导和科技的进步一步步毫无破绽地结构而成的。所以,德里达们发现了逻辑的荒谬,并从语言学人手开始解构现实社会。

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的切入点是语言学,这是解构主义和高中语文教学的关联点之一。解构主义认为语言结构本身没有意义――所谓语言结构通俗言之就是文本和构成文本的语法。因为文本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总是存在差异,“所指”是作者通过文本试图表现的意义,“能指”是读者看到文本认为其表达的意义,两者之间存在差异,那么文本对于作者而言无法精准表达其思想。换句话说,解构主义始终坚持文本解读的多元性,而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正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趋向之一。文本解读多元性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反中心论和反权威,这恰恰是解构主义的精神核心。解构主义并不注重文本解读中的逻辑,他更侧重于读者对于文本的直觉感受,强调读者在文本能指中的自由。

文本解读多元化在原则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多元化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它使教师在文本解读中丧失了权威地位,而在基础教育中,教学的实施高度仰仗教师的权威性。一旦教师在文本解读上的权威性丧失,那么教学过程必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如果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师生地位的调整可以解决的话,那么下面一个问题似乎是个死结。高中语文教育在目前来说是集体化的,并不是个人阅读感受的状态。文本解读多元化,必然会出现彼此差异乃至矛盾的解读,这种争议本身可以通过逻辑证明来判断对错,但是文本解读多元化是重感受轻逻辑的。反过来,由于文本解读多元化无法使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主导者的教师裁判对错,教师会进一步丧失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教学过程会更加无序。

更何况,目前高中语文的承担的并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学的教学任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历史传统使它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文本解读过程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过程。为此,教材编订就带有主题限定,文本解读是一元化的。为了达到文本解读的一元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逻辑矛盾混乱。同时,教材编订者又希望学生服从自己的权威解读。如此循环,更加引起学生的反弹,反权威和反一元论在高中语文教学实施中更加明显。

目前高中语文教育的三个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育长期低效。文本解读多元化е露嘀止鄣愠逋唬缺乏逻辑证明和理性思维。

(二)学科地位尴尬。“杜甫很忙”即是明证。这是由于高中语文教育长期低效引起的,同时又是由于语文教育中学科权威性丧失引起的。

(三)语文教材知识体系混乱。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同时又是教材编订缺乏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和逻辑导致的结果。

看似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高中语文教育处在一种典型的解构主义背景下。语文教育试图寻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精神的建设性成长,但是它正处在一种破坏性的背景结构中。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逻辑已行不通,更何况语文学科作为具有强烈价值观训练的学科,无法脱离主流社会思潮的存在。当社会主流思潮是以戏谑、恶搞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解构主义思潮的时侯,语文科学绝难成为严肃的结构性的建设力量,它只能以“恶搞杜甫”“调侃经典”和“胡改乱编”等表现方式对社会思潮亦步亦趋。

二、“打碎――叠加――重组”。高中语文教育模式的发展过程

解构主义因其寄生性而遭到保守批评家的诟病,而德里达自己的论述本身互相矛盾之处甚多。解构主义的问题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破解。一切关于解构主义的文本都是用德里达们自己竭力反对的结构性语言表述的。用结构主义的文本阐述解构主义来反对结构主义,这是本身就是自相矛盾。所以,德里达之后的解构主义哲学家们提出了“打碎――叠加――重组”的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集中教学,思想灌输,文本工具性训练等固有结构已经在现实上支离破碎,进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诞生的一种教学结构。

但是,新的教学结构诞生在目前的教育背景非常困难。首先,社会价值观已经形成解构主义思潮。一切反主流、反权威和反经典的言行会迅速被社会接受并流行。高中语文教育很难在解构主义背景下独善其身,由破而立地诞生新的语文教学结构。

其次,新的高中知识体系和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脱离。高中语文教育是以现代汉语知识体系阐释文本。例如,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强调各种语言活用和语法结构,是典型的以今译古。但是,现代汉语作为创作语言不足百年,语法知识体系极不完善,用现代汉语知识体系解释白话文文本已经举步维艰,更何况以今译古。高中语文的知识性不完善并有逻辑冲突。要建立新的高中语文教育结构,就要先建立新的高中知识体系。而建立新的高中知识体系,并不是高中语文教学实施者能够实现的。

其三,高中生并不具备独立阐释文本的能力。

高中生并不缺乏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但是高中生对文本解读更多的是感受,不是逻辑和理性的思考,更不能形诸文本。即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观点的争吵而不是思想的交锋。在个体思维能力成熟之前,很难形成新的有效的教育结构。但是,个体思维能力可以训练,所以这一点上,并非是不可解决的。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3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纵观高中现代文阅读题目,“重要”词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⑤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⑥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临时义”。其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科技说明文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理解这些重要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联系具体语句,从句子结构判断。理解词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就是不离开那个包容这个词语的语境。比如,我们可以看这个关键词语所在的语句,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从分析句子(或词语)着手,看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的搭配关系。简言之,词看句,关键看搭配。

2. 联系上下语段,从具体语境判断。有些词义,比如附有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其含义往往是多义的、隐含的,由于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些词语就往往有着丰富的隐含义。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隐含意义,进而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离不开整体语境进行判断,与词语的运用相比,因其意义隐含,不好理解,所以写作者往往会在相关的语境(一般在该词或段出现的后一句)中,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性的语句,是我们理解词语隐含义的钥匙。

3. 抓住指代词,从指代内容判断。指代词的用法及意义比较复杂,同样的指代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可以指代不同的对象与内容。这时,对指代词的指代意义的理解,就不能单从句子结构着手了。一般来说,指代词的出现位置往往在指代的对象或内容之后。因此,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往往是找不到答案的。解题时,必须从上文找,而且应当采用逆推法或顺推法,由近及远地去找。

4. 根据已有经验,从相关知识推测。阅读语段字词的意义还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比如某些已为大家认同的自然科学中的相关论断、社会科学中的最基本的常识、古今中外典故的常用意及引申意等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推测,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侧重于体会语言的思想内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侧重于品味语言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语句,是指对刻画人物形象、描写典型环境、连缀故事情节和表现深刻主题等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在考查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词语、句子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但对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表现力也可以作单独的赏析。

认识这些重要语句的类型和表现特征之后,还需要结合文章来体会这些语句的丰富内涵:

1. 结合全文主旨和情感是理解语句的基础。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意丰,以情动人。文章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是那些蕴含着作者深厚情感的句子。所以,必须结合语境,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这样,才能抓住句子的精神内核。比如2013年山东卷《活着》考查对“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的理解,我们可以联系主人公的情感理解,这是细节描写,“脚上都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着身体”细腻传神地写出老人与牛的艰辛和衰弱。

2. 突破关键词语的含义是理解语句的关键。关键词自然是解读句子含意的关键之处,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抓住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所给句子,准确捕捉关键词,从而化繁为简,结合上下文,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比如2013年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考查对“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的理解。上文说“老人家身心凄苦可想而知”,而沈从文在这种情况下来信,谈到荷花,却用了“灿烂极了”来评价。由此不难看出这是沈从文鼓励作者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境,同时体现出沈从文的乐观豁达,也反映了二人深厚的叔侄情谊。

3.透过表层意义的深挖是理解语句的重点。有些句子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和附加意义(双关、言外之意、语法意义)。阅读文章时依据题意,通过转化那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的表层含义(实)和深层含义(虚)达到解读全句含义的目的。比如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要求分析小说结尾处一句话的含意和作用。要解答此题,就要理解这句话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邮差先生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从表层上看是小城天气给主人公的感受;从深层看,是主人公对小城生活的感受,表现的是邮差对小城生活状态的满意心情,点明了文章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三、鉴赏表达技巧与作者的思想情感

对语言和结构技巧的赏析是考查的一个重点,我们需要了解现代文阅读表现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些相关的术语,储备相关的知识。

(一)叙述人称和方式

散文和小说阅读中,涉及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的相关知识,我们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叙述人称分为三类,即第一人称,以“我”为叙述主体展开,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以“你”为叙述主体展开,能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以“他”“他们”为叙述主体展开,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主要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又可分为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等。

(二)修辞手法

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高中阶段考查到的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这里,我们主要区分几组手法相近的修辞手法,

1. 对比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①㈠①①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②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两次以上。再次,排比中各语句之间有时只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必须是语句中所有的字都相同。

3.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明确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4. 比喻与比拟的区分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一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5.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如: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句中用“祖国的花朵”借喻“少年儿童”,换成明喻就是“少年儿童像祖国的花朵”。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相关。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如:那边跑来几个红领巾。句中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就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红领巾”。

(三)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高中现代文阅读学习中见到的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如果我们从结构上再细化,还包括线索设置、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等等。

1. 线索设置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线索,就是把文章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线。好的线索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中心突出,相反,线索不清就会使文章结构松散,主题不明确。线索包括实物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等等。所谓的记事线索,是指贯穿于记叙文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一根彩线,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时间、地点等等,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

2. 对比论证

针对一个事件探讨虽然能让论证走向深入,但是材料单薄缺乏说服力,如果我们再运用正反对比分析法,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通过比较来辨析事物的差异,从而提升文章的深度。对比分析法,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梅兰芳先生就曾说:“好和坏是比出来的,眼界狭窄的人自然不能知道好的上面还有好的,不看坏的也感觉不出好的可贵。”我们只有丰富生活积累,开阔文化视野,才能得心应手而又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艺术。

3. 铺垫悬念

所谓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矛盾,或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关注。悬念的特点是,先将疑问悬在那里,然后,或者故意不予理会;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蕴蓄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写出结局,回答先前摆出的问题。

4.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是叙事类文章中常用的一种笔法。所谓联想,就是指由某个载体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外国小说名篇《半张纸》就是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线索,连缀起回忆联想中的一个个生活场景,牵引出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的回忆,深刻了再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还比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作者通过快镜头的方式,对母亲几十年的生活进行了回放,表现了作者母亲深情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

5. 抑扬结合

抑扬法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中一种常见方法,所谓的“扬”就是褒扬、抬高;所谓“抑”就是指按下、贬低。具体来说,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首先把其贬低,从反面落笔,或者说,作者想贬低某人,先从正面写起,这就是所谓的先抑后扬,先扬后抑。通过抑扬,形成对比,构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达到给读者鲜明印象的目的,收到好的表达效果。

四、明确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内容要点”是要对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或者相关内容的概括,“中心思想”是对作者主旨情感的把握。“文章把握、要点概括”是高中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之一。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4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

2.了解卡夫卡;

3.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

4.鉴赏小说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

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为阅读作品扫清障碍。

二、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及故事情节。

阅读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

读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读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以及他的自责心理。读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

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后归纳: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成为累赘一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一逐渐憎恨一“把他弄走”

三、阅读讨论

A.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

B.讨论这篇小说的主题

(问题A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找出揭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原因。

此为落实书后练习一的要求。

2.结合书后练习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片断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心状态及其变化。

此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来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讨论: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干活,却受老板的气。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

2.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理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

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②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③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到孤独、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3.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

(问题B明确:

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作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践;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对小说主题的探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五、诵读小说,深入研究

再次诵读小说重点段落,研究这篇小说是如何通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本质的。

明确:

(1)小说借助荒诞的情节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异化。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母亲无奈,父亲狂怒,妹妹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的脉脉温情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2)作者用了写实的手法,使荒诞、变形的情节真实可信。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六、课外延伸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代主义,可以结合资源库中《西方现代派美术》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

2.了解卡夫卡;

3.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

4.鉴赏小说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

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为阅读作品扫清障碍。

二、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及故事情节。

阅读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

读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读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以及他的自责心理。读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

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后归纳:

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成为累赘一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一逐渐憎恨一“把他弄走”

三、阅读讨论

A.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

B.讨论这篇小说的主题

(问题A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找出揭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原因。

此为落实书后练习一的要求。

2.结合书后练习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片断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心状态及其变化。

此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来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讨论: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干活,却受老板的气。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

2.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理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

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②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③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到孤独、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3.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

(问题B明确:

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作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践;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对小说主题的探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

五、诵读小说,深入研究

再次诵读小说重点段落,研究这篇小说是如何通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本质的。

明确:

(1)小说借助荒诞的情节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异化。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母亲无奈,父亲狂怒,妹妹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的脉脉温情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2)作者用了写实的手法,使荒诞、变形的情节真实可信。

(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六、课外延伸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代主义,可以结合资源库中《西方现代派美术》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探究活动

卡夫卡小说创作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参读书目:

(1)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2)吴玉龙、吴涛《卡夫卡·现代艺术的殉道者》(历史的丰碑丛书·文学艺术家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叶廷芳《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一)·总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曹国臣《论卡夫卡的创作与现代小说美学》,《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试论变形人格里高尔形象的经典意义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参读书目:

(1)杨恒达、陈戎女、范方俊《变形的城堡·卡夫卡作品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2)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怀文主编《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词典》,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叶廷芳《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5

论文摘要: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破旧立新,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重要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一、简?奥斯汀的作品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简?奥斯汀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喜剧,显示了家庭文学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过程。这种注重分析人物性格及女主角和社会之间紧张关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说摆脱18世纪的传统而接近于现代的生活。正是这种现代性,加上她的机智和风趣,她的现实主义和同情心,她的优雅的文笔和巧妙的故事结构,使她的小说能长期吸引读者。当时(19世纪初)流行夸张戏剧性的浪漫小说,已使人们所厌倦,奥斯汀的朴素的现实主义启清新之风,受到读者欢迎。其作品记录了旧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评论家也赞佩奥斯汀小说的高超的组织结构,以及她能于平凡而狭窄有限的情节中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的精湛技巧。”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文坛

1.感伤主义文学

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流。产业革命以后,现实矛盾加剧,人们开始对理性社会产生怀疑,寄希望于艺术和情感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感伤主义是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伏尔泰,英国的斯特恩、哥尔斯密斯、葛雷,俄国的卡拉姆津,德国的里希特、海涅等。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中下层资产阶级文人深感社会贫富不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感伤情绪日渐浓厚。感伤主义正是这种情绪在文学上的表现。它注意内心的情感,夸大感情的作用,特别强调对个性和个人的精神生活的刻画。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不幸的生活遭遇,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它表现了对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也体现了对贵族阶级崇尚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有的感伤主义作家脱离现实,沉迷于多愁善感之中,甚至赞美过去,歌颂黑暗、死亡,带有浓厚的悲观绝望情绪。

2.哥特式小说

18世纪哥特复兴的倡导者所接受,这些人就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先驱。与新哥特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类似,哥特小说通过赞美人类从极端情感中得到的乐趣及至高哲学来对抗理性及既定的逻辑方式。哥特式建筑的废墟通过暗示人类之所创造会不可避免地衰颓崩溃孕育了这些情感,这些情感也被与由改革派创造的反天主教主义联系在一起。好的新教徒想象着天主教堂用严酷的法律,折磨与迷信仪式来压迫百姓,他们通常会将中世纪的建筑与一个黑暗恐怖的时代相联系。

“哥特”被用于文学流派主要因为这种流派的主题探讨这种极端感情及一些黑色话题,并且哥特小说的背景通常是哥特式的:废弃的摇摇欲坠的城堡,修道院。他们关注哥特式的相关建筑,艺术,诗歌(见墓园诗人)甚至园艺。在英国,哥特小说到1840年已衰败。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奥斯汀的代表作及其时代影响

奥斯汀创作的小说,几乎都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修订改写。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加上她去世后出版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18世纪的90年代,通常算是她的早期作品。而《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与《劝导》(1818)则写于19世纪,算是后期作品。以前期作品《傲慢与偏见》和后期作品《爱玛》为例,管窥作家的艺术风格。

1.《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表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在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班纳特5个女儿对待婚姻不同的处理方法,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以此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简?奥斯汀对婚姻关系、乃至人的一切关系的物质原因可谓揭露得,伤感的,凶狠的,道德义愤的,而是嘲讽的。

2.《爱玛》中的两个重要男女主人公是爱玛和奈特利先生。他们两人在许多场合都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爱玛为女子做媒的方式十分可笑,甚至还有些荒诞,它竭尽全力地为地位低下的女子寻找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配偶,结果与她的愿望恰恰相反,闹出许多笑话。或许我们可以认为,作者这样写,正是希望引导读者嘲笑当时英国社会上那种普遍的恶习。作者始终将奈特利先生这一角色放在让读者比较崇拜的位置,也正是希望通过这一人物体现自己一定的社会理想。

四、承上启下的时代意义

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奥斯汀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爱情婚姻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喜爱和欢迎。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自私、势利、愚蠢和盲目自信等弱点。她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但其作品如“两寸牙雕”,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有良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五、结语

奥斯汀的小说均为爱情故事,但她本人却终身未婚。她于1817年辞世,时年不足42岁。奥斯汀作品中所写的均为自己所熟知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苏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虽然她描写的生活圈子很小,但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构思睿智合理,人物刻画栩栩如。她的写作风格朴素无华;情节巧妙跌宕,耐人寻味。一百多年来,各国读者对她的作品爱不释手,其本人也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传奇女性。

参考文献:

[1]Austen,Jane.Pride and Prejudice.1813.New York:Bantam Books,1981.

[2]奥斯汀着.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奥斯汀着.孙致礼译.爱玛.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宋寅展.外国文学自学阅读书目(欧美文学部分)[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Z1).

反对自由主义读后感范文6

论及恐怖美,自然涉及到对美的概念的基本认识。什么是美,这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的话题,具有多种多样的界定。对此,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方面的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 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存在“意识形态”,即情感思想上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换句话说,美是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统一。

通常情况下, “美”和“善”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善”是一种符合人类主观意识的表现形式,它的对立面就是“恶”。“恶”常常表现了一种人们心理排斥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恐怖”理应归为恶的范畴之中。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当恐怖成为审美对象时,能激发起人的主观情感认同,或开启人的审美想象空间,则它自然被纳入人的审美范畴,于是,恐怖便具有了审美的价值。

“恐怖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所具有的最原始的情感。”由对象的陌生化与神秘感而产生。从现象上看,恐怖这种特殊的情感表现为陷入神秘体验的主体在几近无限的、未知世界前显出来的一种惊讶、震颤、敬畏。 “恐惧”这种特殊的边缘情感能给人带来一种新的体验。在对象陌生化的情况下,陌生的对象给主体提供了新的知觉形象,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陌生对象截断了主体的习惯思维,使主体面对新的事物,激发了其感知觉的新鲜性。恐怖作品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新的未知世界,从中获得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实际上就是人在世界中体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时所感到的和欣喜,是感官愉悦的强形式。恐怖体验正是利用这种陌生对象的新奇,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从而使审美主体能获得一种强刺激状态下的审美。

文学作品中的恐怖美,不是靠描写血腥画面,描写妖魔鬼怪来体现的。而是通过神秘、奇幻、情态来传递这种美的。

神秘,即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未知状态。神秘感就是人对这种状态的主观体验。神秘于文学作品,就是写作对象的陌生化。文学作品中的陌生意象,是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看到过的。从这个角度上说,陌生意象能造成读者思维的陌生性,从而达到一种新奇的艺术审美效果,读者通过阅读,可以体验到一种全新的美感,从而获得刺激、惊异、恐惧等等主观体验,最终达到恐怖审美的效果。这种由作品的神秘感造成审美效果是一种有异于普遍美的新形态。

奇幻是营造恐怖气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奇幻美,是指幻想文学中用看起来神奇怪异的超自然组合和违背常理的艺术逻辑,来构成作品神气瑰丽的艺术境界,表达作品内在意义的一种文学特点。违背常规逻辑,以不同常规的逻辑来展开故事情节是奇幻的特征之一,这种特征能造成一种内容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造成思维空间的无穷性。在辽阔的想象空间中,一切神奇怪异的超自然组合便构筑起奇幻之美。

情态作为一个语义范畴,它反映了说话人对所阐述内容的评价或态度。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作品的情态即指作品内容对各个价值体系的评价和态度。无论是还是儿童文学,都有以其特有的文本情态显示着自身的魅力和特点。

神秘、奇幻、情态共同营造着恐怖氛围,并共同创造了不同一般的审美功能。诚然,就文学的审美功能而言,幻想小说的审美功能往往不是对现实情绪的补偿和倡导,而是腐蚀现实、消解现实,造成对现实的一种比衬和映照,它极大地覆盖了人类以往的、陈腐的价值观,反对人性的缺失,从而在文明和文化的广阔时空背景上敦促读者思考生命和人性的种种现象。恐怖文学正是借用故事的神秘感、奇幻感、幽默感和具有独特审美效应的文学情态,来向我们折射现实的生活,并由此呈现出其在审美价值功能方面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