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例6篇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秦”字的最后一笔是“、”。这里的“秦”字就是指“秦朝”。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国。可是,同学们知道这里的“兵马俑”是什么东西吗?指名说)

2、齐读课题。(理解了课题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过渡: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指名读自学提示。

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思考: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灯片)认识吗,谁来读读?(指名读,提醒:读出词语的韵味师评价)

(2)、我们一起来读,你能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什么规律?(指名说)

(师评价: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啊!)

3、指名交流: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领会过渡段的作用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具体介绍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能到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

2、生朗读思考,指名说,(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3、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齐说)

第二方面是(齐说)这两个特点作者是用哪对词巧妙的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在我们要讲清楚一个人或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说“不仅、而且”)那么,请你想想你怎样介绍好你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两个特点呢?(用“不仅。。。。。。而且。。。。。。”说话)

4、再读过渡段,浏览全文,思考: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名说)

小结:过渡段既能概括上文,又能引起下文,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四、精读第二段,感悟“规模宏大”

1、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在这一小节中有什么作用,划一划能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

2、指名交流,出示前四句话

3、自由读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指名交流(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相机出示挂图

4、指名读(你能通过朗读让人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吗?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吗?)

5、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你会有什么感受?(或对着这幅画,对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师小结: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齐读游人的反应(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7、“折服”什么意思?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师:这两种表达,你认为哪种最好?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8、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兵马俑那令人折服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吧!

(播放录音,出示:站在高处鸟瞰。。。。。。大军)

9、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兵马俑;古埃及;雕塑;审美

在漫漫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古代埃及与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两大发源地,都曾创造出了影响世界文明发展的最灿烂的文化,两者也都在世界雕塑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同时,秦俑与古埃及雕塑的写实都有各自的强烈个性、特点,是由于受到不同环境、社会、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两者都准确、真实的反映出了历史的原貌。例如,秦兵马俑雕塑群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陪葬坑,修建于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08年,其气势宏伟,规模众多,出土的兵马俑各类兵马俑有8000余件,内容包括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铜车马等;古埃及雕塑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32年,在古埃及灭亡为止的期间不断发展,雕塑内容主要是法老雕像、墓葬主人雕像以及诸多形象结合的神,多出现在无人可见的陵墓中。

1 创作目的的比较

秦兵马俑与古埃及诸多重要雕塑虽然都出土于陵墓之中,但是二者所起的作用却截然不同。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地上、地下的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秦兵马俑陪葬坑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秦始皇希望死后依然可以如生前一样执掌千军万马,保卫自己。因此,兵马俑的主要作用就是代替人殉,作为陪葬品,深埋地下。

古埃及雕塑则不同,古埃及国王被称为法老,是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被看作是神的化身,埃及人相信,如果灵魂要在冥界继续生存,就必须要保存他们的遗体,他们精心制作防止尸体腐烂的木乃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除了这个还不够,埃及人认为如果能把国王的肖像也保存下来,那么就更加能够保证他永远的生存下去了。起初,这些礼仪专门用于国王,但不久王室宗亲以及自尊自重的人都为自己在冥界做了准备,让死后的灵魂能在雕塑里安息。因此,在埃及雕刻家一词最初的本意就是“使人生存的人”。

2 表现对象的比较

秦兵马俑所表现的是秦国时期守卫京城的宿卫营,以“阵”“营”“战”和“墓”四种形式展示,兵马俑的编列与数量带有一定的象征性,但变现形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却是真实的。秦俑四坑具体为:一号坑表现的是“矩阵”,表现军阵的外形是长方形;二号坑表现的是“营练”,表现习射与暂驻;四号坑为“接战”,表现横排对敌;三号坑为“幕府”,表现运筹、卜战与机藏;坑位在排列上,阵、营、战等三坑置前,指挥在后,符合“出卒陈兵”的意思。兵马俑从职位上分为军吏俑与一般士兵俑两大类,军吏俑又分为上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与下级军吏俑;士兵俑又有步兵俑、车兵俑、骑兵俑、射手俑等类别。

古埃及雕塑主要表现的有两大类:一类,是与真人等大的人像雕塑;另一类,是巨型的狮身人面或狼头人身的埃及古代神祗形象。人像雕塑中又有法老及其王后的雕像,王公贵族的雕像以及普通劳动者的雕像这几种,这类雕塑一般出现在作为他们死后陵墓的金字塔之中,法老的形象往往上身,正襟危坐,双腿齐并,严格按照真面率雕刻;而普通劳动者雕像则会出现全露的情况,并且造型与表情更加真实灵活,结构体现更为生动。然而,诸神的形象则都相对巨大,并且都是人与动物形象的结合体。例如,斯芬克斯像、羊面狮身相等,这类雕像一般守护在金字塔之外或神庙入口处。

3 雕塑特点的比较

秦兵马俑气势宏大、场面磅礴、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史上空前绝后的写实性雕塑群,它所体现的不是单个作品动态的夸张、奔放,而是通过对千军万马的塑造,以庞大的军队阵容来营造一种气势逼人的氛围,通过对个体面部表情的刻画,来传达人物精神。例如,单个人俑的形象是严格按照中国古代“站七坐五盘三半”的观念塑造的,其平均身高都在1.8米,比当时的真人略高;秦俑的面部刻画高度写实,可谓是“千人千面”,八千余件兵马俑其脸型、五官、发型、表情都各不相同,简直栩栩如生,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采用了概括、夸张、重点突出的艺术处理手法,这是因为工匠们当时在塑造人俑时皆是以真实的人物为参照刻画的,其面容很有可能就是工匠们相互参照对方所塑,其雕塑所蕴含的威慑力,并不受动态、肌肉剖析的影响。因此,这是深受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感受的影响而创作出的独具东方气质的艺术作品。

埃及艺术共同的特点,即是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人像雕刻也不例外。古埃及风格是由一套严格的法则构成的,如法老和达官贵族主要有两种姿势:行进和坐式,雕像的躯体对准鼻尖与肚脐,连成正中线而作左右对称;男人的皮肤必须比女人涂的深;各种神职则有其固定的代表形象等。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对不同人物的刻画的差别也被控制在这一套准则之中,以至于所有的雕像都是那样神圣刻板,其差别与特点也就变得小了。另外,雕塑家们也并没有将雕刻的更多精力放在保留墓主人的风姿上,对于装饰性的细节等都一概略去,只保留了最基本的东西。也正因如此,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于人头的基本形状上,所以那些雕塑庄重而朴素,到现在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综上所述,埃及雕塑的风格即是:对自然的观察和整体的均整二者相互兼顾,达到合理的平衡,以至于肖像给我们的印象既真实,又古老而悠久。

4 对后世的影响

埃及的文化一来就非常的成熟稳定,有一条贯穿3000多年的恒定法则贯穿其中,以至于后来人只要掌握了全部的法则就会一直如此的表现,谁也不要求创新,更不要谈发展了。但即便如此,埃及的雕塑艺术依然对后来的希腊雕塑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希腊艺术在发展自己独特的风格,雕塑家们仍然严格的循规蹈矩,而又于变化与规矩之中,使得希腊艺术在全世界取得巨大的声誉,间接地影响了全世界的雕塑发展。

而作为享誉世界的“世界第奇迹”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陪葬坑,却陪伴着秦始皇深埋地下2000多年,当年创造出如此举世瞩目雕塑群的一大批能工巧匠却被秦二世草率的全部坑杀。至此,如此精湛伟大的雕塑技艺全部失传没有留给后世一丝一毫,这也造成了秦代之后雕塑艺术发展出现严重的断层。但也正因如此,秦兵马俑自1974年,重现世间才更显得弥足珍贵,它的出现为后来人研究秦朝文化历史,军队体制,衣着风俗习惯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也成为我们当代人艺术创作上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

参考文献:

[1] 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M].文物出版社,2009.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文3

2009年6月13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一大早,77岁的袁仲一站在西安建国路上的家门口等车。他要赶往几十公里外的临潼,进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过去30多年里,他和这里的每一个陶俑都很熟络,每寸泥土下面都有他的脚印。1963年,袁仲~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十多年后,他主持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勘探和挖掘。30年来,他被学界赞誉为“兵马俑之父”。

这天,袁仲一前去参加一号兵马俑坑的第三次挖掘的启动仪式,这是一号坑继1974年和1986年的两次挖掘之后的第三次了。他亲历了几十年的挖掘工作,这次,已经退休的袁仲一只是指导者。

第三次挖掘的重任交给了此次考古队的执行领队许卫红。这天,43岁的许卫红在一号坑北部从东向西的第四个探方内,干练地协调挖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前,许卫红早晨跑操时,广播里正在播放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去世的消息。问了老师之后,才知道“鼐”就是鼎的意思,她下定决心报考吉林大学考古系。20多年后,她坚持下来,不过挖掘的不是鼎,而是俑。

许卫红有10多名手下参与挖掘,除了4个考古队员,4位文保队员外,还有8名技工,邵文斌是考古队员之一。2003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前夕,邵文斌依然在犹豫,究竟是留在社科院的考古研究所,还是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北京的生活压力太大,西安离家近,最后,他做出了“比较没有出息”的选择。工作6年后,今年6月13日,这名小伙子才真正迎来考古生涯的实战机会。

“自己清理的一副遗骸完全现形之后,看到他雪白的身体如此安详地沉睡着,我忍不住责怪自己惊醒了他千年的美梦。但是他却告诉我,他曾经用自己亲手烧制的陶罐,熬了一锅金黄的燕麦粥,熬进了他一生中点点滴滴的幸福与哀愁。我轻轻端起燕麦粥,把它送进一座灯光昏暗的大房子里面,让它告诉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关于他的故事。我突然看清了他的脸,如此清晰而骄傲地微笑着,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堆积起一次次的感动。让我在百年后的今天,找到了新的希望和依靠。”

站在兵马俑一号坑前,和秦始皇在同一位置一睹这个军团的豪迈,只是时间上已经跨越两千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位未署名的编者在扉页写下了这段话,写出了袁仲一、许卫红、邵文斌,三代兵马俑考古工作者,这一天的同一心境。

挖掘的第一天就有了“兴奋剂”

13日下午,一号兵马俑坑保护大厅严实地封闭着,炽热的阳光晒透了顶棚,让大厅里的参观者都有点喘不过气来。第三次发掘的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一号兵马俑坑保护大厅,建成于1978年,是一座拱架式的大型建筑。大厅顶部距坑底21.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文化遗址保护大厅。

这天,一号坑正常对外开放,十几个戴着黄色旅行帽的游客被导游带到有“挖掘现场”标志的一块牌子附近。从他们的位置往下看,十几位身穿土灰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一号兵马俑坑面积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导游快速介绍着一号坑的概况后,伸出小旗,继续引着游客往西面的修复区走,原本等待在的另外一个旅行团马上聚到栏杆前。

袁仲一已经77岁了,作为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及考古队长,他参加了挖掘仪式。他头发全白,说话和走路都很慢,被十几个记者围在发掘区对面的横梁上。

1974年的春天,西杨村的几位村民在村旁的柿园里挖井,在镢头的起伏中, “泥人头”及一些“残身断肢”被挖了出来,沉睡两千多年的秦始皇兵马俑被唤醒。几个月后,袁仲一随考古队进驻西杨村,开始对一号坑的第一次发掘。

走进一号坑,一个巨大的兵马俑军阵便映入眼帘,金戈铁马,威武雄壮。那是第一次发掘的成果:已经完成发掘的面积有2000平方米,出土亦质战车8乘、拉车的陶马32匹、各类武士俑1087件,青铜剑、铍、戟、戈、金钩、弩机等486件,成束的铜镞280束,零散的铜镞10895件,还有大量的车马器,这里是一个以步兵为主、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的大型兵马俑军阵。考古专家按照面积推算,一号坑埋葬有6000件陶俑、陶马,50多乘战车。

这天,许卫红忙着协调现场的工作,她沿着梯子从挖掘区出来,一路小跑到几十米外的启动仪式的背景牌前。她不记得那天自己一共跑了多少个来回,厚厚的工作服背上已经被汗渗透了。当她刚想回到挖掘区时,又被几个记者“抓”住了,他们想了解和第二次挖掘相比,这次的技术有哪些改进。

许卫红并没有参加过20多年前一号坑的第二次发掘。1985年,这里进行了第二次挖掘。挖掘工作并非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主持;挖掘进行了一年多,因为一个官俑头的丢失而被叫停。许卫红指着中间区域的几个蒙着塑料布的探方说,那都是第二次挖掘后留下的。由于时间较短,第二次发掘被叫停时,表土已经被揭开,并初步可以看到文物的迹象,却没有来得及提取,就用回填土掩埋和塑料布保护起来了。20多年间,这些暴露出来的遗存一直承受阳光、灰尘、潮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第三次发掘的面积只有200平方米,涵盖了一个边洞、三个隔墙、三个过洞,就在第二次发掘时曾经动过的范围。”许卫红告诉记者。

第二次发掘因技术条件而停止是一种隐晦的说法。丢失文物、不具备保管能力也是决定技术条件的因素。有些曾经参与第二次挖掘的考古工作者对于技术原因导致停顿的说法并不认同,并对此次发掘产生质疑。自第三次发掘的消息以来,反对声从未停止。反对人士认为,如果发掘意味着现有陶俑陶马和兵器的重复,对于彩俑等的保护技术又不能达到尽善尽美,还不如暂时保持原状。压力之外,许卫红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手头没有第二次发掘的任何资料。

下午2时,队里的老技工孙秀侠正清理一尊露出地面武士俑。回忆起清理出第一件彩色俑的情形,她脸上写着满足,“发带鲜红鲜红的,盔甲下露出绿色的裤子真是好看,”她说:“我们干活的时候都在说,希望这次还能挖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孙秀侠用的是一把医用手术刀。“稍微深一点,就可能破坏陶俑表面的彩绘,不够深又清理不干净。”邵文斌说。道理虽然很简单,工具真正拿在自己手里时,却不像这些有几十年经验的技工那么熟练。下午快下

班时,技工们完成了这尊铠甲武士俑的面部清理,半边脸上竟然有彩绘!

许卫红有点不敢相信,“眼睛是黑色的,有点阴阳脸了,颜色保存不算特别好,”她说,“但经过历史上的几次火烧和大水之后,一号坑的颜色本来就不好,这个俑在第二次发掘时已经露出来,后来只是回填土保护,还能有彩绘确实很不容易。”

第一天,彩俑的发现给考古队伍打了一支兴奋剂。

“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历史把发现留给这代人

袁仲一,1932年11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较早的一批研究生,师从著名史学家束世潋。他告诉记者,先生的一句“做研究不要学李闯王,要学八路军”让他受益终生。这话的意思是要先占领一块根据地,再慢慢扩大,最后连成一片。袁仲一离开上海前,束先生叮嘱他:“给你五年时间,看你能不能占领根据地。

1974年,作为第一支秦俑考古队的成员,袁仲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阵地”将会是深埋地下两千年的庞大军阵,更不会想到这个数千兵马俑的阵地的挖掘工作几十年后还在继续。当地农民发现兵马俑的井在一号坑的最东端,仅仅是一个点。但兵马俑到底有多大面积?没有人知道。当时,考古工作者利用手中神奇而简单的工具――洛阳铲进行探测。洛阳铲的外形是2寸宽半圆形的铲头,高不到一尺,上端安上2米长的竹竿,下探时能把地下的东西原封不动带上来。不断往下钻,就得到不同地层的土壤,经过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分析,就能知道地下有什么东西。

“当地有个老汉,叫和万春,闲聊的时候给我讲了个故事。他父亲在地里打井,发现一个怪物,贴着井壁,他理都不理继续往里挖。开始井里有水,后来竟然没水了,他父亲很生气,想着是怪物把水喝了,就把怪物拉出来吊在树上打。”袁仲一回忆,“我让他带着去找那棵树,就在现在的―号坑的西头大草坪的位置,真的找到一棵沙果树。”

之前听过太多有关兵马俑的传说,也曾有人说曾经到过地下10米的一个宽敞的地下宫殿,背了大批的金银财宝回来,但最终证明这仅仅是传说而已。袁仲一对于每个故事都将信将疑,却每次又都希望从中寻找到蛛丝马迹。这一次,当洛阳铲打到两米五的时候,发现了木炭;打到4米,竟然出现了兵马俑残片!关键是,这个位置与东边的点,相距150米,一号坑的长度很快确定下来。历史上曾经有30余次人们见到过兵马俑,每次又都失之交臂。最终历史把兵马俑的惊世发现留给了袁仲一这代人。此后,他在学界被赋予“兵马俑之父”的称号。

以兵马俑为“根据地”,袁仲一对古代兵法和古文字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次发掘准备阶段,刚刚揭开覆盖在外的塑料布时,许卫红在T23号探方西南侧的隔梁上发现了一处环形印记。许卫红翻阅了一号坑第一次的发掘报告,也有类似的记录却没说清楚,这个直径达60厘米的环到底是什么?

看过这个木环遗迹之后,袁仲一表示,三号坑也曾有木环,但中间还有圆形的盖子,“当时推测是华盖,级别较高的车上才会有华盖。”袁仲一说。

事实上,这组兵马俑已经发现了四个坑,四号坑在二号坑和三号坑之间,现在是草坪。因为没有探测到陶马和陶俑,不为人所知。袁仲一认为,那是因农民起义而未完成的部分。现有的三个兵马俑坑各自独立,形成有机结合的一组。他说:“古代军队是有编制的,一号坑属于右军,二号坑是左军,三号坑则是指挥部。从古代兵法来讲,是‘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可分可合,适合多兵种作战。”

相似的木环是不是意味着一号坑将出土了在“指挥部”出现过的华盖?但这个木环中间并没有盖子,而且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位置,究竟是做什么的,袁仲一也说不清楚。只能等到有类似的,没有脱位的木环出现,才能揭开谜底。

对袁仲一而言,兵马俑就是自己的孩子,永远需要呵护与照料。在博物馆工作的时候,出差时间久了,回去第一件是便是到坑里转转。退休之后,他和老伴住在西安的家属院,开始的几年,他对这种“没有坑,空气也不好”的生活很不适应。如今,在兵马俑博物馆,袁仲一还有一间办公室,里面堆满了他的书和资料。

接到博物馆的“求助”电话,或需要查资料的时候,袁仲一会一大早站在家门口,等着员工班车上班,探望自己的兵马俑。

中生代女领队许卫红:在犄角旮旯也能自得其乐

13日中午休息时,许卫红脱掉工作服,换上了白色的短袖衫和薄薄的七分裤。她把刘海翻开,指着露出的额头,告诉记者:“野外的太阳特别大,我有好几个地方晒伤了,就再也恢复不了。”好在晒过的痕迹并不明显,她的皮肤白净健康。

在一号兵马俑坑里,许卫红很少走路,从工地到办公室,常常是一路小跑。她找到文保部的工作人员,和他们商量之后,决定把刚刚发现的木环提取到实验室。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有近400人,各部门有不同的分工,这次考古发掘,技术之外,更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过去20多年的丰富野外考古经历,为许卫红处理这些烦琐的事务打下了基础。1986年,许卫红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作。一晃20多年就过去了,她从20来岁的漂亮女大学生,变成了考古队的执行领队了。在大学,她曾到考古工地实习过,第一次去兵马俑挖掘现场时,她穿的是耐磨的长裤长褂。“蚊子可真是多啊,隔着裤子都能叮出了大包来,腿都肿了,”她笑着说:“被咬之后,我就抱着腿挠,还冲着大家喊‘我又变大象腿’了。”许卫红第一次写的论文与兵马俑服装上的纽扣有关。袁仲一说要用纵横交织的方法,去查阅服装史上最早出现纽扣是在什么时候,这让她受用至今。现在看来,她觉得那篇论文很幼稚,袁馆长却连标点符号都改过。20多年后,她成为了执行领队。

有人把带队进行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称作许卫红考古事业的“巅峰”。秦陵被称作考古学家的天堂,她觉得这种“巅峰”指的是兵马俑本身的价值和地位,并不是自己能干得怎么辉煌。袁仲一等上代人发现了兵马俑,并铺开了针对兵马俑和秦陵的研究框架,如今她只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如果没有新的资料,前人的高度很难逾越。

结束二号坑的大范围发掘之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开始“走穴”,许卫红开始了自己的“终身执行领队”的道路。由于跟着陕西省考古所等其他单位进行项目发掘,在领队前面都要加“执行”两个字。

2001年,在华县的一个考古项目被盗情况严重。许卫红既要和老乡在发掘赔偿金问题上讨价还价,还得督促背景各异的队员干活。工地上有一百多人,两天就得吃掉一袋面,饮食起居许卫红都得管。发掘时,围观的人时不时会提一些很“专业”的问题,进行“业务”探讨,许卫红知道他们是盗墓贼。“我们当时住在一所学校里,学生开学之后就没地方住了,工期特别紧。我早晨出

门的时候,就会有人骑着摩托车过来搭讪,问‘是不是去工地,要不要把你载上’。”她有点哭笑不得。后来发现了一件被盗墓贼漏掉的青铜鼎,许卫红上厕所的时候都抱着鼎去,直到两天以后主管单位把鼎接走。

直到2008年12月26日,许卫红还在湖北的野外考古工地。“答应了女儿回家过圣诞节,结果食言了,对这个日子记得特别清楚。”她说。

今年年初,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团体发掘领队资格。一号坑的第三次考古发掘也是该馆第一次以独立资格组织考古发掘队开展的考古工作,这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意义之一。正是因为意义重大,队长由馆领导担任,许卫红还是“执行领队”。

一号坑第三次挖掘期间,游客参观不受影响,可以让人们看到各种遗迹遗物出土时的现状,了解考古发掘工作的过程。这让许卫红却觉得“憋屈”。“考虑到观众,不能随便‘出土’,只能把挖出来的土装在袋子里,晚上再运出去,”她说:“在野外工作,除了下雨天一直干活,能出效率。但现在要考虑博物馆的制度,按照上下班和周末时间工作,加班要有一套申请流程。”

许卫红本想等第三次挖掘步入正轨之后离开。她说:“我喜欢的是这个行业,即便在犄角旮旯也能自得其乐。兵马俑是一个奇迹,但对于我来说只是一次考古工作。在我看来,它和任何一个平民墓地的地位是一样的,我都能读出故事来。”没想到的是,清理第二次发掘的回填土时,就已经发现了彩绘,这让许卫红兴奋起来。

在G9过洞中,两匹马已经露出地面,按照常理,马后面必定有战车,但它们之间仅隔了三米。在第一次发掘的2000平方中,两辆战车的间距至少有十米。两辆四马战车“亲密无间”,可以说是兵马俑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如果两辆战车一主一副,就有可能发现级别较高的战车。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许卫红很好奇,但只有慢慢发掘后才有答案。手机一直在响,从安阳请来的清理战车的专家要到临潼了,得马上给他们安排住宿。许卫红确认对方可以开住宿发票才挂断电话。

指着工地上的一个塑料盒子,许卫红告诉记者,这里发现了陶釜的残片,兵马俑里有炊具,真是奇怪。许卫红流露出感性的一面,她经常会因为某个小小的残迹展开自己的想象,发掘二号坑的时候,在门道有围着一圈砖烧火的痕迹,弄灰的时候,发现了小动物骨头。她开玩笑说:“这些人偷懒来着,还在这里烤肉吃!”

发现一个很小的半两钱之后,在大家讨论货币流通的意义时,许卫红想:“这个人真可怜,好不容易发了几个工钱,还从口袋里掉出来。”

新生代邵文斌:这次才算入门了

16日下午,文保部副研究员荣波把去离子水送到发掘现场,并嘱咐邵文斌马上喷洒。通过实验室的监测设备,他刚发现这里的湿度仅有67%。工地上的两个仪器正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测试。不远处,文保部布置了一个工作台,银色的无线设备将收集温度湿度和颗粒物检测的情况发送至实验室。

“现在的环境对于青铜器的影响不大,对彩绘保护很不利。”荣波对邵文斌说。他把陶俑比作人的皮肤,俑表面的一层生漆则好像人穿的内衣,彩绘则是兵马俑的外衣。内衣在兵马俑上色过程中起到调节的作用,使其颜色更为自然。漆入土千年不化,却因对温湿度格外敏感而成为保护彩绘的最大难点,“内衣收缩变形,外衣也就不平展,会收缩起翘脱落。”

邵文斌,1979年出生,北京大学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生毕业。见到他第一眼,就知道他是个好学生,戴眼镜,沉默寡言。1996年高考时,他填了热门的北京大学法律专业,却被调剂去北大学考古。这位好学生郁闷了一年。邵文斌研究的方向是旧石器时代考古,虽说科班出身,旧石器时代离秦汉还是有着数万年的跨越,更重要的是从首都来到临潼的巨大落差。上班两个月后,邵文斌拉了根电话线,总算可以在宿舍拨号上网了,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办公室和宿舍之间的两点一线。

邵文斌不喜欢读时空穿越小说,就像他觉得历史学没有意思一样,他更喜欢现实的东西,比如考古。历史学是拿着文献来研究的,里面有太多主观的东西;考古总是以实物形式出现,研究是有证据的,实实在在的,没有结束挖掘,谁也不知道究竟怎样。

来兵马俑博物馆的几年里,邵文斌承担过小范围的二号坑的细部清理整理工作,细致而耗时间。五年了,他还在门外徘徊,挣扎于旧石器考古与秦汉考古之间,他说,参加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是自己真正入门的转折点。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者们,掌握的资料多,研究的时间长,很多人已经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与他们相比,我们这一代可能也有想法,但没有第一代人的视野,都只是看到一点,而没有看到全局,不够系统。”邵文斌告诉记者。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规定,一定数量的个人领队资质是获得团体领队资质的必备条件。目前,具备个人领队资质的人数已是要求数量的两三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符合条件之后便开始了近十年的申报,却一直未被批准。事实上,一号坑第二次发掘被叫停后,就已经进行体制上的整顿。20多年后,邵文斌参加的第三次发掘不仅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体制上也逐步改变。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部有20多个人,分工越来越细。除了挖掘一号坑的考古队,考古部还有其他队伍活跃在整个秦陵。揭开“背靠骊山,脚踩渭川”的秦始皇帝陵的真实面目,是一个旷日持久的浩大工程。

技工们洒的水慢慢渗透了,邵文斌抬头看到许卫红正在不远处的隔梁上教助手做考勤表。“表格要多做一栏,因为得扣税。”她的声音一向很大。邵文斌从挖掘区上来,打算回办公室查资料,本想和许卫红说一下坑里的情况,许卫红的手机又响了,安阳的专家已经到了。

邵文斌坐到办公桌前,不小心碰到了一沓全英文的纸稿,那是一本他正在翻译的有关美洲考古学的书。虽然兵马俑是独一无二的,国外考古学的方法还是要借鉴。邵文斌说,自己未来会把研究方向和内容延伸至秦陵乃至秦汉考古,方法就更加重要。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民族思维取向 雕塑造型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文明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从不排斥异地文化,相反在吸收的同时,由恒久的居住地域、独特的风俗习惯、独特的哲学思想的交互感应,发展了自身长期的文明史,有着精神上和风格上的一致性,绽放着灿烂的光彩。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表现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左右着中国文化内核的心理结构和审美心态的形成,影响着艺术形式的发生与发展。

从雕塑形式的风格分析,具有雕塑意味的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主要代表。殷商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凝重与华丽。西周的青铜器由华美转向简朴、端庄,由巫术的美到理性的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使浪漫与古典成为中国艺术不断变幻和交替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装饰性雕塑极为发达。一些工艺品上的装饰雕塑,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形象的再现。这一历史时期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改变了西周以来深厚淳朴的格调,奠定中国写实雕塑艺术的基础。 以纪念碑式雕塑著称的秦汉时期,是中国雕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代表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雕塑。秦始皇兵马俑是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大象征,同时也是国家强盛的标志,它以巨大的气势与威慑力量震撼着人们,有着巨大的感染力。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对石料的应形而用,与山体自然相融汇,注重整体,简略细节,量感和石质感极强,衬托出主人开边拓荒的气概,成为不朽之作,充分体现出中国人与自然调和、统一的精神理念。此外还有《马踏飞燕》、《长信宫灯》等大量杰作涌现出来,因此,后人称秦汉时代的雕塑是呈现整体性的民族精神的代表,是中国雕塑史上新的伟大篇章。

汉朝时佛教的传入,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中国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魏晋南北朝时各种宗教雕像得以大量制作,这段时期是历史上的动乱时期,也是宗教之所以广泛传播的内在原因,龙门、云冈、敦煌石窟先后开凿。隋唐时代,由于国力上升,经济发展迅猛,达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与黄金时代。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各个石窟,继续制作以佛教题材为主的雕像,作品走向形体饱满、衣着瑰丽的成熟阶段,佛的庄严、菩萨的温和妩媚、迦叶的含蓄、阿难的潇洒、天王力士的雄健威武,还有中国的艺术家创造的飘逸优美的飞天,中国唐代佛教艺术已走向成熟,并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它在印度佛教艺术的美学基础上,充实了中华民族的美学,再以后,出现造像量度经,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明中国已有了完善的造像标准。中国的美学特征及民族习惯,表现在雕像上较为含蓄,从印度传来的过度的表现被隐藏起来,消失在不太强调性的自然特征的中国传统观念之中。唐的陵墓雕刻也有其特点,唐朝国势强盛,乾陵的蹲狮、顺陵的走狮,在形体的塑造上,圆拙、浑厚、气壮山河,展现出唐朝的威武强大气势,雕塑以宽广无垠的自然山峦为背景,与自然相和谐,追求着空间纵深的"无垠"。 代表作之一的昭陵六骏,表现的是唐太宗追念这六匹有战功的骏马,体现的是唐朝开国时的历史战功。六匹马的立、行、奔、驰,动势强劲,结构刻画准确,这也是托物言志的含蓄语汇,与西方直截了当地表现开国元勋或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刻画有根本区别。

宋代的石窟造像继往开来,麦积山石窟的许多传世精品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宋代的能工巧匠。山西晋祠的彩塑仕女,也是这一时期的珍稀之作,使人更有亲切感,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明代的彩塑作品中,山西运城双林寺的雕塑技艺可称一绝,其精妙的表现技巧,无与伦比的塑造手段,使我们对中国无名艺人的才华感到震撼,从塑造方法上来看,这些雕塑家们完全具备了所谓写实的功力,作品细而不腻,夸张而不失真,可谓形神兼备,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突出了作品的精神气质。

中国雕塑不仅在具体作品的具体形式中,而且在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方面,尤其表现出民族独特的审美趋向和哲学气质的决定性影响。中国哲学的整体思维,它的元气论、阴阳论、四象论、五行论、三才论等,都直接地影响着雕塑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维。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文5

一、例语意,强化词语意思理解

【案例】《鲜花和星星》:我最喜欢,夏天魅力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师:“满”字是生字,注意是前鼻音,第三声,要读得饱满。(教师示范读后,学生跟读)

师:它怎么写呢?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1:它由三点水、草字头和“两”字组成,有很多意思。

师:真棒!水多了就“满”到外面了,所以是三点水旁,可不能写成草字头哦!

师:满地的鲜花让你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2:地上全都睡着花,一朵连着一朵,把整个大地都挡住了。

师:哦,课文的语言都读到心里去了。你能用“满”字说一句话吗?

生3:满地的小草、满桌的好菜、满树的苹果、满车的人……

【反思】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寻找出最具有价值的关键字“满”作为例子,通过解构的方式进行音形的教学,让学生从字面本意入手,引导学生想象“鲜花满地”的情景,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将僵硬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画面,成为学生内心的影像。最后,以此为基点,开启学生的表达思维,让学生用“满”字进行说话练习,在迁移运用中强化对这个关键字的语意理解。

运用例子进行语意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在文本语言中独具慧眼,开掘出最富表现力的关键字词和语段,确保语意教学在最适切的资源下进行;其次,教师要运用聚焦比照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进行体悟玩味、揣摩对比,领悟例子的表达魅力;最后,依据例子的表达技巧,引发学生模仿表达的欲望,从而实现语意教学由学到用的迁移。

二、例语境,丰富积累言语表达

【案例】《九色鹿》: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1.依托例子,引导感悟。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括号中的词语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接着教师去掉这些词语,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涵咏中对比去掉这些关键字词之后的表达效果落差。

2.发挥例子,强化训练。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调达似乎还有更多誓言没有说出来,如果不被九色鹿打断,调达还会有什么惊人之语?请你代为想象,补充文中的未尽之言。

【反思】

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着不同的意思。同理,相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着迥异的表达效果。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不同的语言才是语文表达的至高境界。在案例中,教者首先选出文中调达话语里的关键语言,引导学生在细细揣摩中走进语言所形成的特殊语境中,继而在现有的语境浸润下激活学生内在的语言储备和生活经验,倾吐出这个特殊语境下的言语体系,形成对文本留白的想象补充,真正做到了“批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

由此不难看出,语境教学需要教师在整体关照和文本解读的层面上对文本进行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出文本所隐藏的语境价值,引导学生在揣摩品读、想象体验中还原语境的存在,并在语境的促发下创生出富有当下语境的语言体系。

三、例语体,关注强化文体规律

【案例】《秦兵马俑》以说明的方式展现了秦兵马俑宏大的气势。在教学中以关注文体的视角进行教学。

1.找出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言,圈画出兵马俑气势恢弘大的关键词,在自我朗读品味的基础上,将语言中有关数字的内容删去,借此体会没有鲜明的数字做依托,文本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

2.扣住“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借此,让学生感知说明文中适当的想象对所要介绍的事物起到的作用。

3.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迁移运用,以说明文固有的列数字和适当联想的方式进行表达训练,强化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反思】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规律和语言特色。语体教学要求针对不同的文体把握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感悟不同文体下的语言表达风格。

案例中,教师仅仅扣住文本语言以列数字的方式和适当联想的技巧展现了秦兵马俑的盛大与恢弘。在学生对其文本语言的风格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又创设了鲜明的生活情境,在文体语言规律的召唤下进行表达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在该文体下的语言创生能力。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互动;师生关系;核心元素

中图分类号:G456;G6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34-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为了对话而对话,无主题无目的的对话随处可见。这样的对话,既无充分的课堂预设,又无精彩的生成,更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通过多向对话让语文课“流动”起来,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对话中碰撞,促进潜能发挥,培养语文素养呢?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紧扣关键词语,让对话互动为课堂阅读奏出主旋律

俗话说得好,言为心声。教师须引导学生发挥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咀嚼玩味,反复吟咏文本语言,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以《船长》一文中的对话为例进行说明。师:出示对话,让学生阅读后思考“这段话写法有什么特点”。生1:这是船长和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之间的对话。生2:单句成段。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对话?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吗?生:简短有力。师:联系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生1: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每次对话都很简明,直奔话题重点。生2:这段话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纱斡玫健埃 焙牛可见语言的有力。教师引导:还从哪儿感受到语言有力?(学生陷入沉思)师用手指一行一行地指屏幕上的文字。生3:(恍然大悟)单句成段的表达形式,让人感到语言有力;这段话没有任何提示语,也让人感到语言的简短有力。师:从这简短有力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生:情况非常危急。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触摸到文本的脉搏,抓住关键词语,把对话的触角进一步向文本的深处延伸。学生潜心会文,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意蕴。通过朗读,这种体会内化成了情感,这是一个学生与文本反复耦合的心理过程。

二、抓住关键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作者情感

众所周知,文章中有一些句子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这样的句子叫关键句,这些句子是段落、篇章表达意义的焦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关键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比如,《秦兵马俑》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又是全文的中心句。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少数人举手)教师引导:浏览课文,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吗?(多数人举手)学生齐读。教师小结:这既是过渡句,又是全文的中心句。紧扣这句话,能理清课文的脉络。谁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生很快理清了文章层次)接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然后设计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学生了解内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品味列数字说明法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当时作战的画面,感悟当时气势的宏伟、场面的壮观,体会形象化描述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如此一来,自读自悟出秦兵马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的情感体验。

三、留白处对话,挖掘文本内涵,释放阅读课堂活力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在留白之处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这些空白点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它有助于学生在“补白”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比如,《嫦娥奔月》一文的高潮部分――嫦娥与逢蒙周旋,语言非常简洁:“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为了让学生能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师:面对一心想把仙药弄到手的逢蒙,嫦娥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有仙药呢?她会怎样与逢蒙周旋呢?PPT出示第一回合:嫦娥心想:( ),说:( )。提示:嫦娥坚决不承认自己有仙药。逢蒙要嫦娥相信他知道仙药的事,会怎么说?PPT出示第二回合:逢蒙说:( ),嫦娥说:( )。提示:可以适当加上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师:见嫦娥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拖延时间,逢蒙此时心情如何?接下来又会说些什么?第三回合:PPT出示:逢蒙说:( ),嫦娥说:( )。师:点出“……”,这就是周旋。

不同的文本融入情感都有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或委婉含蓄,或平铺直叙。后来的实践证明,在留白处补充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逢蒙卑鄙,嫦娥机智勇敢。再现那惊心动魄的周旋场面,突破了课文的教学难点。

四、结束语

文本承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教者必须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深刻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古女子因眉心一点鲜红朱砂而曼妙生姿,显得妩媚多情;今语文课堂,因对话流动而活力四射,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张广苹.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