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心得体会范例6篇

职场新人心得体会

职场新人心得体会范文1

有梦想固然好,但如果只一味追求升职或者急于升职,反而会弄巧成拙。在职场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理论――彼得定律,是指职场人以升职为导向并且急速升职,从而放弃了应有的积累过程,同时也令自己身心疲惫,能力、体力、精力也与新岗位不尽匹配,最后令自己的职场发展遭遇滑铁卢。

在现实的职场生活中,这样的个案还并不鲜见,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三大原因。

1.都是攀比惹的祸

每个行业性质不尽相同,所以对员工的必要积累和岗位培训时间也不同,更不必说员工个体的能力也有差别。但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职场人会用同学、朋友的职场晋升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衡量标准,一旦先后不一致、速度有快慢,内心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更有甚者会一直耿耿于怀,不能正视现状,不再安心工作,最后也让自己职场发展受阻。

2.倾斜的工作成就感

工作的成就感是一个综合体,体面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待遇、明朗的职业前景、获得导师指引、业绩被认同……但是有些职场人错误地把工作成就感简单地看作高收入和快速晋升,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一旦在某段时间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很快就会丧失工作动力。

3.忽略的天时地利人和

职场的晋升和个人的规划有关, 但更多的时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相互配合的结果。职场人需要有职场规划,事业的发展节奏确实是其中之一,但更多的时候要考虑外部原因和外部条件,不能一味地以自我的时间表来主导。这样的评价标准既对自己不公平,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在对的时候升职、被对的伯乐相中,都由于简简单单的快速升职,对将来的发展都是有利无害的。

职场新人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发展

Abstract:Mostvocationalcollegesareexploringthepathsfortheirowndevelopment.Inthecompetitiveeducationalenvironment,someofthecollegeshavemadecontinuousprogressesandsomefinditdifficulttodoso.Thereasonofthesuccessofthecollegesliesinitscorecapability.Thiscorecapabilitycontainstheabilityofrecreationandlearning,andtheoptimizationandutilizationofresources.Therefore,theconstructionofthecorecapabilityshouldbeinvolvedintheconstructionofculture,management,systemanddepartments.

Keywords:corecapability;vocationalcollege;development

学校核心能力是学校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核心能力成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核心能力建设也成为高职院校的关键任务。

一、高职院校核心能力的定位

1990年普拉哈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提出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两位伟大的管理学家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普拉哈德和哈默尔还认为,将资源与技能的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与其他竞争者的显著区别[1]。这对正在发展中的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国学者周游提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活动中积累的知识体系,是学校在教育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等某一个或多个环节上所具有的持续竞争优势能力,且不易被竞争对手仿制的独特能力”[2]。笔者认为学校的核心能力是学校运用其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适应和利用环境变化,有效整合学校内外资源,不断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并为社会提供有意义的服务,给教育者、受教育者带来价值提升的特有综合素质,它能为学校提供较大的发展潜力,支持着学校在教育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可见,核心能力是学校的隐性能力,是一所学校的优势所在,是一所学校处于竞争有利地位的内在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大批“实用型”、“技能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怎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的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合理的教育市场机制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职院校面对市场的竞争和选择,要努力去拼搏,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学校才能生存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供不应求。同时,这类院校也是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我们在感叹这些学校取得优良成绩和获得赞誉的时候,得透过学校成功的表面现象,看到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的核心能力。从高职院校的业务关系上,核心能力可以分为与学校内部有关的创新能力、组织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学校资源的优化整合能力、有效的执行能力,还有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核心能力体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的专业动手能力、较优秀的职业素质、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学校能与社会实现良好的对接。

(2)核心能力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或差异性,是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高职院校的文化中,深深融合于高职院校内质之中,难以被他校模仿和替代,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

(3)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通往未来之门的关键,能够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开拓发展。

二、核心能力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特殊作用

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优势,是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支撑。它是高职院校在较长时间里形成的,是高职院校特殊历史进程中的产物,可称之为“管理遗产”。核心能力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战略选择,是高职院校在竞争中获取领先地位的关键性能力。一所高职院校缺少核心能力虽仍可以维持生存,但这样的生存是低级的、没有发展的存续。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发展将使得没有核心能力的学校必然要被淘汰出局。因此,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具有特殊的作用。

1.创新能力建设引领高职院校进入发展的新天地

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组织,其创新能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学的一代宗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创新意味着为顾客创造新价值和新的满意度。我国的高职竞争市场逐步形成,高职院校的创新价值体现在提升学生(这群特殊的“顾客”)个人的价值,满足他们面向社会与市场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院校才能为学生创造新的价值。具备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首先,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要求高职院校有创新能力,有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在竞争的环境里显示其优势。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我国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增加,传统的产业结构在优化提升,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因此需要大批高等职业技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人才成为用人单位争取的对象。创新人才需求的竞争,其本质上是高职院校在创新能力上的竞争。要想让自己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职院校要善于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与本校特色相融合,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学校才能有所作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有创新能力的素质,有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有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同时,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结构环境的变化,结合自身的内部特点,在学校的相关环节和相关领域,能够发现发展的新方向,产生新思路和创造出新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和管理中,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向新的领域发展。可见,创新能力对于学校提升竞争力和保持学校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高职院校创新的过程也是其发展的过程。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加强新的学科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质量及科技成果的创新。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高校生存的基础。高职院校只有坚持走创新之路,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才能不断推进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面对变化的产业环境和社会需求而进行自我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重视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发展学校优势,提升其办学水平,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2.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也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它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学习能力是建立学习型高职院校的需要。传统的高职院校组织模式和管理观念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关注的问题。学习型高职院校的建立是高职院校自身调整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要。而学习型组织关键是学习能力,即高职院校能从自身发展的历程中汲取宝贵经验并能从其他学校、组织获取有益知识,从中受到启发,并通过一定的调整从而运用于新的实践的能力。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进而采取适应新情景的能力,也是学校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能力基础。

其次,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建立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学校的学习文化是指学校关于学习方面的氛围、意识、行为模式等,反映一所学校具有继续学习的精神风貌。高等院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学校的成员必须有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是区别于一般的学习,学习能力是侧重强调吸收、创新及应用的能力。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转换,这样,教师的视野更广,发展空间扩大了。同时,高职院校要有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要有尊重个人特质,强调自我管理的体制,学校成员才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动力与行动,并将所获得的学习能力应用于工作中,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创新。这样,学校成员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也增强了。

第三,学习能力强的高职院校自身在不断地改进。学习能力强的高职院校在发展中会一直关注自己的发展方向,分析内外环境的变化,有能力从多方面获取改进工作的信息,预测和发现问题,制定科学的方案,解决学校的问题,不断把高职院校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3.资源整合、优化及有效执行力与高职院校的发展

学校的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人力、物力与财力;无形资源是指学校的员工能力、学校的声誉及人际关系等。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化、整合可以提高高职院校资源的聚合能量。高职院校的资源在未整合前,是处于松散状态,学校必须按自身的发展目标聚集资源、调整资源以使资源为学校运行和发展发挥最佳的效益。因此,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是学校的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整合、优化可以提高有形资源的利用率。学校物力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资源的整合。学校的物力资源本身是静态的,但为了使静态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与高职院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所要求的活动或任务紧密结合。同时,整合学校资源有利于降低高职院校的“经营”成本。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的办学自日益加强,高校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高职院校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努力使校内资源运用得更加有效。

其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本绩效。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且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要与时间、任务、岗位要求相匹配。

第三,有效的执行力为高职院校创造新的价值。高职院校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及人力资源的绩效提高都要靠有效执行力来贯彻。通过有效的执行力,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得以实现,并且创造了新的资源和成果。

4.环境适应能力与高职院校的发展

适应环境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处在社会动态的环境中,本身作为一种开放系统,必须适应内外环境及其需求的变化,求得自身与外界的平衡。在寻求平衡中,高职院校不断地在动态中求得发展。

首先,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能力的高职院校,就应当具有灵敏的反馈系统。高职院校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敏锐感知政府政策、投资和服务,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按照政府的政策和市场需求目标来自动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高职院校的办学应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符合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方针。在区域定位上,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结合经济发展的态势、科技发展的趋势,开辟新的专业领域,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的人才,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对接。

其次,发展中的高职院校要与强校合作,依托产业办学,从而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与强势的院校合作,能促进发展中的院校分享强势院校的先进经验,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特色创新等方面快速积累。市场经济决定了现代教育具有产业属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办学要主动适应产业需求,学会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教育,管理教育。要依托地方产业办学,学院联袂当地企业及有关部门建立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以便学院能够紧紧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大批企业需要的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够为地方产业服务,就能取得社会的认同,这样的高职院校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有利的地位。

三、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建设的若干关键因素

高职院校发展与其核心能力有着鱼水关系,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建设对其本身至关重要,需要有管理文化、学校制度、高职院校各部门关系的协调作为基础。

1.管理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建设的灵魂

“所谓学校的管理文化,是讲校长要有‘文化治校’的理念,在文化中管理学校、发展人,即通过对文化的经营整合,如思想观念的确立、价值取向的认同、文化氛围的创设、协作意识的强化等挖掘干部教师的内在潜质,实现干部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且共同遵守的管理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管理行为规范。”[3]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是根植于学校的隐性文化,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影响着管理者及管理对象的行为,影响着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效果。

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在管理领域的具体化。高职院校的不同核心能力建设都有与之相应的管理文化,管理中有创新、学习、改进、执行等相关的价值观、信念、意志、态度。核心能力的建设过程也是相关的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

2.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与学校核心能力

学校的制度是学校里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复合体,目的在于引导、规范、促进组织里成员和学校各部门的行为。高职院校的制度根据其涉及的活动领域可分为党政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和实践制度、人事制度、财物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学生就业指导制度等,各大制度中还有若干小制度。判断一所高职院校的制度先进性,最关键是看其能促进高职院校健康稳步的发展。而且好的制度要能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实现高职院校的内外平衡。学校的制度对核心能力建设具有支持或限制的作用,如鼓励成员创新的制度会促进学校的核心能力建设,而一些限制成员交流学习的制度会压抑师生的创造性。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认真研究制度的优越性与落后性,而且各制度要以保障、促进学校核心能力建设为归宿。

3.高职院校内部各部门建设与其核心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所制定的战略,要分化为具体部门任务。各部门是高职院校具体工作的执行者与管理者。高职院校的资源具体分配到各部门,且各部门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拥有者。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是将各部门的资源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结合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而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能力,以达到各部门资源共享,实现学院的整体发展。可见处理好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十分重要。一所有生命力的高职院校应该具有高效率、灵活、反馈快的组织,能为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PrahaladCK,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M].inHarvardBusinessReview68(May-June,1990),79-91.

职场新人心得体会范文3

当河南电视台记者曹爱文在落水少女报道现场,趴在女孩子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失败后,无奈地哭了的时候,她被誉为年度“最美丽的女记者”;同样是面临悲剧事件,《东南快报》记者却在现场等待拍摄一组市民骑车栽倒在水坑中的场景,而没有预告行人躲避危险,被部分公众指责“良心何在”。

两个案例,一褒一贬,个中折射出公众评判的一种标准――新闻从业者面对职业责任与社会公德冲突之时,应该舍弃前者,追求后者。因此,两个事件引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对突发的悲剧性新闻事件,新闻记者是否只能介入其中,参与救助,而不可以超乎其外,客观记录?新闻记者与新闻现场的距离应该如何保持?

墨菲的选择与苦恼:新闻专业主义标准与记者现场角色非常要求

摄影记者最容易陷入这种困境,因为他们的反应是迅速的,他们的记录是真实与最具冲击力的。美国《俄勒冈报》摄影记者威廉・墨菲就遭遇了这个问题。一次,他经过哥伦比亚河上的一座大桥时,看到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栏杆附近扭打,他本能地抓起相机并拍下了那个男子跳河自杀的照片。他的选择备受争议并被别人看成冷酷、不关心他人的人,但他的选择不是冲动、盲目的,他有着自己的理由。

⒈新闻专业主义――“我做了职业训练要我做的事”

作为西方新闻业界的一种新闻理念,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从业者职业原则的内化形式,要求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新闻。新闻工作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不偏不倚的综合信息,它识别、解释、相互冲突的观点”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候,墨菲说“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怎么做。我是一名摄影师,我做了职业训练要我做的事。我做了我能做的一切”②。他面临困境时,秉承了专业主义的实践要求,把同情心置于其次。

有学者认为,专业主义在话语实践中往往会呈现出碎片和局域状态。所谓碎片呈现,就是说“在不同语境被共同强调的只是操作技能和表现手段上的专业水准以及实践中的专业伦理”,但那些“涉及到媒体的社会功能和角色,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新闻生活中的社会控制”③的专业主义的其他成分或被扭曲,或被忽略。在专业主义的实践话语中,墨菲遵循了“操作技能和表现手段上的专业水准”,却忽略了“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成分。从这方面来看,墨菲承受职责应该归于对专业主义的理解偏颇,而非“无情”。

⒉对记者的非对等要求――“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停车呢”

其实,墨菲只是把“实践中的专业伦理”与同情心放在其次,而非缺乏同情心。在十英尺之外,他只能叫唤着,担心冲上去更会促使那家伙跳河,于是他举起了相机,并请求围观的一个女子去叫警察,而那个女子却一直在观看自杀场景。照片中还有一个细节,一个无动于衷的骑车者根本就没有停车。

笔者无从知晓围观的女子与路过的男子何许职业,如同无从知晓曹爱文救助落水女子现场的那些围观者做什么一样;笔者没有听到一致指责围观的女子与路过的男子的声音,如同未有听到赞扬曹爱文救助落水女子现场的那些围观者一样。在“水坑”报道中,漠视的不仅仅是记者,那么多水坑,过往路人与路政人员或许也都在忽视。

如果说墨菲对专业主义话语的实践是碎片的,受到一定的质疑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大家都在场的时候,为什么偏偏指责记者?社会公众是对旁观者冷漠的无视,还是对在场的新闻从业者的要求过于苛刻?看来在于后者,因为在那种场合,社会公众普遍抵制新闻记者的现场作业,认为在新闻职业与同情道德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牺牲的应该是前者。如果你不是记者,或者在那种场合隐蔽记者的身份,或者由一个非记者职业的路人记录现场,一切质疑都将弱化。

显然,这一切存在着双重标准的预设,即对现场的记者与现场的普通公众,施行着不同要求,认为在政府职能人员赶到之前,同情救助者、道德承担者的角色都应由记者去扮演,最低的底线也是记者放下职业角色,“不可记录”。

新闻工作的职业性问题:专业主义与同情心的博弈

新闻工作是不是一门职业,这或许是一个伪问题,但是在西方社会却成了媒介争论的一个焦点,具体结论不是本文需要解决的内容,但是他们论辩中所涉及到的说法,对于理解记者紧急现场作业的尴尬与矛盾,很有意义。

哥伦比亚大学的卡雷认为理应提供服务的新闻工作不是一门职业,有一点原因,“如果新闻工作是一门职业,那么,其从业人员逐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多地考虑自己的既得利益和自我保护机制,很少考虑他们对公众所负的责任”。梅里尔赞同以上说法,称新闻工作将“变成一个单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专业主义的团体,缺乏外向开明的服务方向”④。两位学者的担忧,反映出新闻工作者如果一直追求职业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忽视公众利益,甚至不顾社会公德,缺乏同情心。

同情心原则要求记者和经历苦痛事件的当事人打成一片,以深刻的洞察力采访他们,满怀同情地描述他们的处境,甚至不惜一己之力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许多新闻工作者把同情心当做客观报道的死对头,认为记者是新闻报道事件的观察者和中立者,而非参与者,其责任就是给公众通报信息,否则新闻工作的职业性地位将遭到质疑。

那么,面对社会悲剧新闻事件时,专业主义与同情心之间如何协调呢?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道德同情应当优先,记者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闻记者。国内部分学者普遍从道义论与功利主义两个角度提出了看法,认为应该不留余地地服从基本的社会道义,挽救损失,并在选择的过程中,选择带来收益最大的那一种。

“没人愿意要一个顺从讨好、逃避争论、听任恶行大行其道的新闻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富有同情心、尊重公众和避免无谓伤害的新闻界”⑤。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专业主义与同情心之间作一个合理的抉择,社会公众给新闻从业者多一些理解与支持,新闻从业者对社会公众对多一些关怀和承担。

两点提议:遵循平衡和谐理念与发扬团体组织精神

综上,记者在遭遇悲剧性事件尴尬或不被认可的原因有三:一是对专业主义认识狭隘;二是专业主义技术层面的可控与道义伦理方面的难以把握;三是紧急现场作业让记者成为另外的“焦点”,社会道德不容彼时的“现场记录”。如何才能够跨越这种被认可的艰难,获得社会道德舆论的好评呢?

⒈遵循平衡和谐理念

在这种情况下,突围的路径早已不仅仅只从新闻从业者的社会道德一方面来要求,应该着眼于在场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公德三个角度,笔者在此试着建构一种三角模型来分析。

如(右图)封闭的三角模式牵涉在场记者(P)、职业角色(A)、社会公德(B)三方面,其中涉及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的平衡与和谐关系,达成了积极的平衡和谐即能够获得社会认可。

一是职业角色与社会公德可以兼顾:⒈ P对A、B都不予关注,形成消极的平衡和谐;⒉ P对A、B都加以关注,形成积极的平衡和谐;⒊ P关注A、忽视B,或者关注B、忽视A,破坏了三角平衡和谐,前者执着于职业精神,后者注重人的社会性与公德思想。

二是职业角色与社会公德不得兼顾:⒈ P对A、B都不予关注,形成消极的平衡和谐;⒉ P对A、B都加以关注,难以实现,破坏了三角平衡和谐;⒊ P关注A、忽视B,或者关注B、忽视A,形成了消极的平衡和谐,A、B或执着于职业精神,或注重人的社会性与公德思想。

⒉发扬团体组织精神

半个世纪前,在把中国与西方、印度比较之后,梁漱溟认为集团生活要有三个条件:“(一)要有一种组织,而不仅是一种关系之存在。组织之特征,在有范围(不能无边界)和主脑(需要中枢机关)。(二)其范围超于家族,且亦不依家族为其组织之出发点。――多半依于地域,或职业。或,或其他。(三)在其范围内,每个人都感受一点拘束,而且时时有着切身利害关系”⑥。

新闻从业者隶属于其专业组织,应该遵循职业纪律与职业道德;新闻从业者又隶属于一个整体的社会,应该遵循社会道德与社会法规。他们都必须坚持在特定的集团生活。记者内部的组织团体应该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训,记者与非记者组成的团体应该发挥协调与共同作业的团体观念,而非相互指责。

在面临职业需求与社会道德相冲突时,即集团生活发生碰撞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正如梁漱溟所言,“……关于团体一面,可以约举为四点:第一、公共观念;第二、纪律习惯;第三、组织能力;第四、法治精神。这四点亦可总括以‘公德’一词称之。公德,就是人类为营造团体生活所必须的那些品德”⑦。因此,在践行专业理念的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团体与公德的一面,从这四点去努力,富有同情心地提供信息与观念,服务社会大众。

具体说来,公共观念,就是要树立为公众服务的理想,社会利益优先;纪律习惯,就是要服从社会基本纪律和工作纪律要求,不能够因为一己私利而弃前者于不顾;组织能力,即发挥团体的向心作用,“耐烦商量着向前进行的精神”⑧。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新闻从业者应该有效地发挥身边临时的大众群体的作用,这些彼此互不相识、临时组成的“偶然群体”作用的发挥就依赖临场的动员与组织,不像长期、亲密、有归属感的那些“基本群体”可以有一定的群体观念与实践标准⑨,同时,社会应该将责任分担由在场的公众一起来执行;最后是法治精神,不能为了情面原因而牺牲法律,突发现场需要借助法律与职能部门解决,而非错位地把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都推向新闻从业者,记者不必承受如此之重,记录是他们的本职。

新闻职业的特殊性带来了一个专业主义与道德同情心的争议,如果这种道德同情心被认为是专业主义的应有之义,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但是现实的实践与理论对专业主义的道德认识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对公众负责,而对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就形成了本文所说的被认可的一种艰难。

当然,记者职业的认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考验,少数不道德、不作为的记者理当受公众指责。同情心原则也必须建立在一个团体思想与社会公德基础之上,失去了这个基础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同情心,新闻专业人员也就会为了自身的荣耀与利益而变得自恋、自私、虚伪与自满。

对这种面临悲剧事件记者职业很难被认可的认识,可以丰富我们对新闻采写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同时对于我们面临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的深入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①④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58、156

②⑤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M],新华出版社,2001:337、348

③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

⑥⑦⑧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A],梁漱溟学术精华录[C],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251、255、252

职场新人心得体会范文4

在此次培训中,公司内训讲师分别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房地产基础知识、营销管理等对学员进行逐一讲解;同时组织学员前往新世界项目现场实地参观了解工程管理、物业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以此从文化、制度、流程、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帮助学员全面认识新世界地产,并为其快速融入团队,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培训组织与培训内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对培训整体效果表示认可,整体培训满意度达到96.8%以上。以下针对本次培训组织工作进行有效总结,以便改进。

一、培训亮点:

1.组织学员现场参观。通过对项目现场先参观后讲解的培训方式,使得学员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项目工程情况,物业服务的特色等,摆脱了原来坐在教室里比较枯燥的教学模式。

2.高管的职场心得分享。此次培训增加了高管职场心得分享环节,希望通过个人丰富的职场阅历,与大家分享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本次邀请的分享者是世通公司总经理宋德胜,他以“职场人如何赢得未来”为主线,通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量成功案例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工作要主动、努力、用心、不断的学习,以把上级交办的事情办好的职业化心态做事,成为让上级放心、对公司拥有高度责任心和忠诚度的员工,要注重个人职场品牌的建设,未来一定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宋总真诚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3.座谈会更加关注员工的个性发展和职业规划,通过两天的培训,新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对充满人文关怀的公司文化非常认同,所有新员工在座谈会上谈到了自己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同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未来1-3年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存在的不足及提升措施:

1、培训形式上比较单一,应该增加更多的互动和案例分享环节,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培训内容和时间应该增加,通过至少一周的时间让新员工更加清晰的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工作流程等相关知识,掌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职业化素养和心态、团队沟通技巧等综合软能力。

3、部分培训讲师现场呈现技巧有待提升。作为企业内训讲师应该了解每位学员不同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在课堂上增加和学员之间的互动,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职场新人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职场;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3-JKGHD-0411)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职场适应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4日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一时间从学生身份转变成为从业者。进入职场后,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适应职场生活,要从熟悉业务逐步发展到进入角色、融入团队、达到目标、体现价值,而五个阶段都是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由之路。遗憾的是,作为一名职场新人,面对陌生的环境里的规则和文化,往往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则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毕业生们又快又好的职业发展。

一、职场环境对职业者的影响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各行各业分工明确,职场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场生存的人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职场环境从宏观上,主要是指职场所处的社会环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口、地域等影响,职场环境会随着这些要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态势,直接影响从业者在职场中的发展前景和生活品质。职场环境从微观上讲,主要是指人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工作办公环境以及工作气氛环境两部分。其中,工作气氛这类软件环境比工作办公的硬件环境显得更为重要。构成工作气氛的基本单位:同事、上司、下属、自身,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彼此施加影响,所形成的文化和规则无时无刻都从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事业观,进而逐步改变着职业者的观念和行为。

二、高职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毕业生自身素质与职场要求的不适应性问题

1、表现为职场现实与职业期望值的不适应。所有的大学生初入职场都满怀抱负,期望在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但是,在从业之初,往往被指派做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曾经是学校的优等生,如今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得到期望的薪酬和岗位。职业期望值的落差感,让很多高职毕业生无所适从。

2、表现为职场要求与自身承受力的不适应。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东西毕竟有限,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虽然是职场新人,但也要对自己的言行和工作负责。因为工作中任何过失和错误都可能给本单位造成损失,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领导与同事的指责。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较为宽松,而在职场里,公司会对毕业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要求毕业生必须遵守公司的严格的规章制度。高职毕业生要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表现为职场竞争与自身能力的不适应。在职场中的竞争与压力往往相比学校要激烈得多。首先,职场上存在着有可能被取代的竞争,公司每年都要引进很多新人,并有一些员工被辞退;其次,职场上存在着争取理想职位的竞争,公司是根据业绩来考核员工,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进行晋升或加薪,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与适应能力。

(二)高职毕业生的表现与用人单位的期望之间的差距问题。用人单位在接收使用离职毕业生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招来的高职毕业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时还起一些反作用。首先,高职毕业生工作责任感与合作意识差。有的人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合作意识,喜欢单打独斗;其次,高职毕业生不注重细节。上班有时迟到,接电话用语不当,办公桌上堆得乱七八糟等,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再次,高职毕业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工作中做错事经不起领导的责问,工作中缺乏恒心与毅力,稍有不顺心就轻易放弃;最后,高职毕业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差。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之间、领导之间、客户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高职院校缺乏对毕业生进行及时的职业适应性指导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对毕业生就业后调研发现:第一,由于部分毕业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动手能力较弱,造成他们到实际工作岗位后学非所用,无法发挥其才能,工作积极性与信心都受到很大的挫伤;第二,部分毕业生奉行“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到工作岗位后不能踏实工作,心情浮躁,无心学习,贪图享乐;第三,在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由于高校缺乏对高职毕业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致使他们进入职场后人际关系紧张,产生岗位的不适应性;第四,部分毕业生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明确的职业目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一段时间仍不能很好地适应职场的需要;第五,毕业生就业后与母校缺乏有效沟通的桥梁,出现职场不适应性后,无法有效地与母校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职业转变的能力

(一)角色转变的能力,即具备从学生角色向职工角色转变的能力。高职毕业生对学生角色的体验,使其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上都养成了相对固定的习惯。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许多人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学生角色中,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待人接物,来观察和分析事物。因此,毕业生应尽早做好准备,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毕业前夕和实习期间有意识地为自己的角色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自我、对社会和即将从事的职业发展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调整自身职业期望值与心态,尽快树立新的意识,形成新的职业观念,将自己当作公司的一员来看问题、想问题、处理问题,使自己具备适应角色转变的能力。

(二)心态转变的能力,即具备从学习知识转变为积累经验的能力。毕业生要能及时调整心理落差,即从学生时代的“天之骄子”过渡到工作单位的“基层人员”,从“一枝独秀”过渡到“精诚合作”。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以平常心态看待工作,看待同事,不要总是急于表现自己,随意抱怨单位是没有道理的。毕业生要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对工作岗位的理解与认识,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另外,要清楚,企业强调的是结果,谁能出业绩谁就是好样的,这与毕业生的学历和来自什么学校无关。

(三)行为转变的能力,即具备从学习转向学会执行的能力。对企业来说,战略可以复制,差别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执行力就是一种工作态度。高职毕业生进入职场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了解与配合单位的发展目标,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树立良好的工作责任意识,学会和提高执行能力并使之成为自身一种良好的习惯,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四、提升高职毕业生职场适应能力的构想

针对大学毕业生在职场环境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

(一)社会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职场环境。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单单只是个人或家庭单方面的事,如何发挥出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的作用,引导好数以万计的毕业生,直接影响着社会今后的发展速度。努力搭建平台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要利用大众媒体的优势,加强舆论导向。宣传典型的案例、成功的经验,帮助毕业生在职场打拼的时候,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在现实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加快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将权威式管理观念向人性化管理观念过渡,在管理过程中能体现六个化,即文化人性化,提倡快乐文化、信任文化和开放文化,把问题放到桌面上交流;管理开放化,可采取参与式决策进行管理,给予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与自,可以职工积极性、参与度和责任感;沟通时尚化,开拓互联网的沟通方式,了解下属;合作创新化,鼓励打破常规、探讨新方法、新路径,同时设计工作小团队的新老搭配和清楚界定工作目标、明确合作的法则;须理性化,多给予耐心解释、过程反馈,少些空洞的批评;氛围愉悦化,明确清楚地告诉他们底线绝对不能逾越,而对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则大可灵活、人性、宽松一些。

(二)科学规划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大一新生可以着重指导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树立专业思想;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准备自我认知、学会塑造和完善自己:三年级注重职业定向指导,讲授求职中心理准备与调适,开拓接触社会企业的机会,从中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立足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讲授。毕业后,通过网络中的群等方式传授如何更好地同同事相处、明白上司的要求等主题的指导、以现代通讯形式接受学生个别的一对一的心理指导,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重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日常心理教育中,可侧重于发展型心理教育,把每一个学生的、一生的发展为目标,任务使他们学会应对的策略和采取有效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或形成更强的适应能力。

采用专业软件测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匹配分析和心理测试,使学生对自我各方面的素质有个客观的评价,能够明确自己适合于哪种职业,什么样的职业更能发挥自身的潜力。以开发、构建与拓展潜在的职业能力目标,逐个解决角色转变意识欠缺、对学生、准职业人、职业人之间的关系模糊,缺少自觉的职业锻炼、人职合理匹配的思考不足,对自身实力缺少客观评价。对胜任工作所需的身心素质的分析缺少论证,缺少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的辩证认识,职业选择的狭窄与唐突,有利于减少职场适应的心理压力,实现学生职业选择上的软着陆。

(三)学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后续服务与指导。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后定期派人或采取其他方式到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工作及发展情况。通过与毕业生座谈等各种形式,了解其职场适应程度与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后信息网络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后与母校的联系和沟通提供稳定的渠道,也使母校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职场发展情况以及因职场变化而产生新的需要等情况,也为学校的发展与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自感知识和技能需要充实与更新,以提升职场适应能力和应对职场变化,可以向母校申请旁听或参加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接受母校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服务,以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与成长。由于高职毕业生在高学历中属于较低层次,毕业生需要进一步提升学历,母校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指导,以增强其职业适应性,使毕业生在职场发展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姜宇国.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问题和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职场新人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企业职工 文体工作 重要性

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群众文化活动更是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性转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文化建设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战略部署,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新浪潮给人们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职工文体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职工文体工作的新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煤矿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的作用

文化体育活动是企业职工八小时之外精神风貌的延伸,合理有效地抓好文化体育工作,可达到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凝聚人心的功效。文化体育工作,既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有效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至少包括如下四方面的作用:

1.1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职工通过文艺活动熏陶的愉悦心情及通过体育竞技培养的拼搏精神、集体主义思想,融会贯通于企业目标管理和日常生产当中。像同煤四老沟矿的文化生活搞的丰富多彩,围绕建党九十一周年、建矿六十周年,修缮了矿史陈列室,举办颂歌献给党歌咏晚会、“爱矿杯”篮球赛等等活动,文化下基层,就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1.2保障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职工文体工作的深化和发展,保障了企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也保障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职工文体工作的力度,就能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业余文体生活需求,就能保证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真正享有的权益。

1.3引导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企业职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健康成长,无私奉献,树立人才强企的观念,矿党政组织编写并出版《燃情岁月》报告文学集,印刷了《辉煌60年》画册,员工文化品位、审美修养不断提高。使每位员工敬业爱岗,彰显跨世纪煤矿工人阶级的新形象;

1.4促进作用,只要加强职工文体工作,就能极大地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就促进了物质文明的提高。

2.煤矿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的内涵

煤矿企业职工文体工作内涵丰富、范围广泛,相应地,其主体也呈现出复合性和多元性。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分工协作,将企业职工文体工作纳入自身职能范围。党政工团推动,各级管理人员参与,文体中心落实,齐抓共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文体工作新格局。

3.企业职工文化体育工作的载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煤矿职工文体工作的传统载体和狭小阵地已经捉襟见肘,难当重任。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开阔视野、寻找新载体。一方面,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企业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实现煤矿企业文体工作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当前,企业职工文体工作要增强实效,就必须充分利用企业“职工文体协会”这个载体,加强对各类职工业余文体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使企业职工文体工作上等级、上台阶,从而大力推进企业文化体育建设。另一方面,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并将企业职工文体工作融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之中,努力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有了这两个载体,企业职工文体工作才有所依托,才能抓出成效。

4.当前企业文化体育工作的重点

4.1支持和保障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及其权利,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起职工当家作主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需要加强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搞好企业的职工文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