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作文范例6篇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范文1

又是一个冬阳暖照的清晨,一盏红日略显孤独地掩躲在树梢,抵不住北风呼啸的肆虐,天地间弥漫着枯枝残叶的萧瑟。

我穿好大衣,裹上围巾,走出家门。

刚走到门口,我看见邻居刘奶奶一手拄着拐杖、提着袋子,另一只手正费劲地拉着楼道的防盗大门。她的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显然是着沉重的大门阻挡了他的去路。我见此情景,急忙上去吃力的推开了大门。一面身体向后,一面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脸上路出温暖而又灿烂的笑颜。刘奶奶也向我微微点头,她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微笑,似乎米一条纵横交错的皱纹里都流露出感激与欣慰。奶奶摸着我的头说:“这孩子,真懂事!”“奶奶,您这是要去哪儿?”奶奶笑着说:“我呀,最近腿疼,上药店买点药去!”“奶奶,我扶您去吧!”我自告奋勇地说。“孩子,不麻烦你了,还是我自己去吧!”“没事,奶奶。您腿脚不灵便,我扶您去,还不行吗?”我接过奶奶手中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生怕出什么闪失。

走着走着,刘奶奶忽然停了下来:“孩子,你不是有事吗?别因为我耽误了你的正事呀,去吧,我一个人慢慢走。”“奶奶,我也正要出去散步呢。这会儿陪您一起走,不是一举两得吗?”一路上,我和老人愉快地交谈着,不时发出笑声,那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过了不久,刘奶奶累得直喘大气,我的额头也渗出了丝丝汗水。奶奶不顾自己的疲劳,却拿出手绢,为我擦去头上的汗水:“孩子,累坏了吧,坐那儿歇会吧!”说着,奶奶指了指路旁的靠椅,示意我坐下。“奶奶,我不累。您这么大把年纪,瞧您累得,还是您坐下歇歇吧!”我们歇息了片刻,又继续向前行进。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范文2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给予别人帮助或是别人给予你帮助的事情,而且当你给予别人帮助之后,你会觉得自己很快乐。因为你帮助过别人,别人就会在内心感谢你,所以给予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一天下午,汪老师让我们写补充习题第二十二页,下课后,我把作业交给组长的时候,看见正在想问题的封影,于是,我就提示她这题的重点。封影很快也写出来了,之后,我们去操场玩耍,她很感谢我,我也很快乐,我们的友谊也更深了。

还记得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逛超市。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他看上去行动不是很方便。当时他正要过马路,可是绿灯还有几秒就要变成红灯了,我连忙上前去扶他,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们让老爷爷安全过了马路。老爷爷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啊,谢谢你了。”受到老爷爷的表扬,我一整天都沉浸在快乐中,高兴极了!

给予是令人快乐的,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笑容!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四年级:刘佳琦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范文3

记得是7岁的时候,我突然心血来潮,想买一本小说看看。妈妈听了,二话没说,当天便带我到新华书店。

来到新华书店门口,妈妈给了我五十元,说:“儿子,你自己拿着钱买一本你喜欢的书,妈妈想到华联商场逛逛,待会儿逛完了再来找你。”我想说什么,但扭头一看,妈妈已经跑远了。我走进书店,里面五花八门的,好像全世界的书都有。突然,有一本书映入了我的眼帘——《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看了看价格,19.5元!我连想都没有想一想,就冲向柜台,把这本书买下来了。收银台的阿姨找回我30.5元,我开心得蹦蹦跳跳来到了店门口。

忽然,有一个凹凸不平的东西在我的目光里突然出现,好像是块大石头,但定睛一瞧,是个乞丐。岁月的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眼里不时地穿出无助哀求的目光。在他的身旁,有一个小孩睡着了。他的前面,有一张写满了字的纸,上面写的是:

那个小孩子生来就有一个豁嘴。后来,经过大家的施舍,小孩的豁嘴外面已经治好了。但是,里面还有一个小沟。可是,由于要治外面的豁嘴,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所以,现在又要沿街乞讨。

我很同情他们,想给他们钱。可是,我手上没有钱啊——噢,我还有30.5元。我又陷如了沉思:如果不给吧,我好像太无情了;如果给吧,妈妈问起来也不好向她交代。给?不给?给?不给?……这两个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就像两个武士单打独斗起来。最终,我选择了给他20元钱。那老人连声道谢。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正在这时,妈妈也来了,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那乞丐手里的钱,满意地笑了。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范文4

2、五一劳动节到,也许你还坚守在工作岗位重担在肩,也许你还忙忙碌碌为了生计奔波,但是,无论多忙,希望你都要给身心放个假,愿你在百忙之中,劳逸结合,起居有节,身心康健,事事顺心。祝你心情舒畅,节日愉快,注意身体,多多保重!

3、晚上多几分钟准备,白天就会少几小时麻烦;平时多几分积累,临阵不会惧怕困难;梦想用心去苦追,幸福是不会太遥远;相信自己,加油,劳动节快乐!

4、生活需要拼搏的**,岁月需要努力的梦想,日子需要坚定的信念,朋友需要真心的共勉,生活不会因什么而改变,但勤奋拼搏会赢得生活!祝你劳动节快乐!

5、五月微风好春光,槐花栀子竟飘香,五一劳动又来临,短信祝福送给你,外出旅游要小心,爱护文物和古迹,悠闲自得莫疲惫,健康排在第一位,饮酒千万别开车,平平安安才是真,祝朋友劳动节快乐!

6、五一表彰大会现在开始:坚守岗位的授予劳动奖章,娱乐休闲的授予灌水奖章,踏青旅游的授予运动奖章,收到祝福的授予快乐奖章!祝朋友劳动节快乐!

7、鸟儿叫,花儿笑,劳动节已来到;微风吹,艳阳照,工作烦恼全抛掉;柳絮飘,枝叶茂,平淡生活换新貌;短信到,祝福绕,愿你五一假期乐陶陶!

8、五一黄金周,旅游真热闹;提前预定好,酒店和机票;安全最重要,开心莫忘掉;旅途休息好,莫要有疲劳;轻松心情好,假期享自在。祝你:假期愉快!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范文5

保罗点点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男孩满脸惊讶,支支吾吾地说:“你是说这是你哥哥送的礼物,没花你半毛钱?我也好希望能……”

当然保罗以为他是希望能有个送他车子的哥哥,但那男孩所谈的却让保罗十分震撼。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送车给弟弟的哥哥。”男孩继续说。

保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冲口而出地邀请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车去兜风?”

男孩兴高采烈地坐上车。绕了一小段路之后,那孩子眼中充满兴奋地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车子回家。没想到保罗这次又猜错了。“你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阶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阶梯,过了一会儿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他带着跛脚的弟弟出来,将他安置在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

只听那男孩告诉弟弟:“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这是保罗他哥哥送给他的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像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便能去看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漂亮饰品了。”

保罗走下车子,将跛脚男孩抱到车子的前座。满眼闪亮的大男孩也爬上车子,坐在弟弟的旁边。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那一次的圣诞夜中,保罗才真正体会耶稣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选自《心灵鸡汤:感悟人生(英汉对照)》,中国城市出版社)

给予是快乐的作文范文6

摘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慷慨和大方的内涵、实现条件,避免过度和不及,把握慷慨和大方的操作性技巧,有利于人们践行慷慨和大方,过上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对此所议发人深省。

关键词 :慷慨;大方;德性

消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现代人向亚里士多德学习消费艺术,理性对待财富,努力做到慷慨或大方很有必要。

一、慷慨

亚里士多德认为,慷慨是人们对待财富的道德德性或品质。慷慨是适度,过度是挥霍,不及是吝啬。慷慨的条件:数量适当、时间适当和对象适当。

1.慷慨的内涵

消费或把财物给予他人是对财物的使用;得到财物和保持财物是对财物的占有。慷慨是给予和接受财物的行为,尤其是给予的行为。这种给予是愉快的,或至少不带痛苦的。慷慨并不在于给予的数量,而在于给予者的品质。给予数量上少的人也可以是慷慨的人,因为给予者自身财物数量较少。慷慨的人不是不索取,而是不取不当之物。慷慨的人的索取不是为了占有财物,而是为了更好地给予。慷慨是使用财物过多,而索取过少。因此,慷慨的人是正确地(适度地)、愉快地(或至少不带痛苦地)给予,虽然不愿意索取,但为了给予也适度索取的人。

2.慷慨的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慷慨的人按正确给予的条件进行给予。数量适当、时间适当和对象适当三个条件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所谓数量适当,一是给予财物的数量对给予对象来说适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总是更珍惜自己创造的东西”。对接受给予财物的人来说,轻而易举得到数额较大的财物,会不那么珍惜。二是给予的数量对给予者自身来说适当。慷慨是在于给予者的品质,而不在于给予的数量。但要根据财物来给予,即“量力而行”。所谓时间适当是指给予者在适当时间把财物给予他人。在不适当时间给予,就不是慷慨。所谓对象适当是指给予者把财物给对了人。如果把财物给予不适当的人,也不是慷慨。只有把财物给予适当的人,才能发挥财物的最大作用。

3.慷慨的过度与不及

慷慨的人总是正确给予和正确索取。挥霍的人在给予上过度而在索取上不及;吝啬的人在给予上不及而在索取上过度。挥霍的人给予和索取很少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因为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索取就很难给予。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给予上过度而什么都不索取的人是一个愚笨的人”。一个挥霍的人是一个自我毁灭的人,因为财物是生活的手段。吝啬的两个毛病也并不总是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它们有时是分离的,有些人在索取上过度,而在给予上不及。

亚里士多德认为挥霍比吝啬好得多。一是因为挥霍的人有慷慨的人的品性,与慷慨的人更接近。挥霍的人尽管给予和索取做得都不适当和不正确,但他与慷慨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予而不索取。二是因为挥霍的人随年龄的增长或生活的贫困而得到纠正,逐步学会适度。挥霍的人是愚笨的人,但不是坏人或无耻的人。三是吝啬的人是不可救药的。因为衰老和任何一种衰弱都会使他变得更吝啬。

二、大方

亚里士多德认为,大方是人们对待财富的道德德性或品质。与慷慨不同,大方更多发生于个人与城邦、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大方的条件:数量大而适当,对象适当,方式适当和结果宏大。大方是适度,过度是虚荣和粗俗,不及是小气。

1.大方的内涵

大方主要适用于个人与城邦、公共领域以及一些特殊的个人场合。大方的人的给予是高兴和毫不犹豫的。与慷慨不同的是,大方内在地包含大数量地花费。亚里士多德认为,大方的人是把大笔财物花在重大事物上的人,是“花钱的艺术家”。把大笔财物花在微不足道的事物上,算不得大方。大方的人的花费,结果是宏大的,能与大量的花费相称。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提到大方的人的索取,但可以逻辑地得出结论:大方的人也是索取的,因为一个大笔花费却不索取的人很快就会资财告罄,最终一无所有,也就不能大方了。由此可知,大方的人就是高兴和毫不犹豫地大量适度花费,且花费能产生宏大结果的人。

2.大方的条件

大方需要具备高兴和毫不犹豫的心理状态,数量大而适当,对象适当,方式适当和结果宏大五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心理状态是高兴和毫不犹豫的。一个人在给予时心理状态不是这样,就算不上大方。花费的数量大而适度。这里亚里士多德指的是富有阶级的大方。雅典时代,富人有为城邦公益提供赞助的义务。财物少的人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大方,企图表现大方是愚蠢的,是不自量力。花钱要考虑花钱人的情形,即“什么人,有多少资源”。对象是适当的。把大笔钱花在微不足道的事物上算不得大方。例如,一个人把大笔钱给路边的流浪汉,不是大方的人。对象适当意味着对象足够重要,即值得花大笔钱。方式是适当的。一笔花费只有花得适当才有德性。结果是宏大的。大量花费产生与该花费相称的宏大结果,才算得上大方。

3.大方的过度与不及

大方是大笔花费上的适度,过度是虚荣或粗俗,不及是小气。大方的人的花费是有品味的。粗俗的人总是把大笔钱花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目的只是炫耀,产生不了宏大的结果。把大笔钱花在不该多花的地方,在该多花的地方少花。小气的人则是在所有方面都不及,即少花。总是考虑怎么少花钱,只要一花钱就心疼,不管怎么少花都觉得花多了。亚里士多德认为,不管粗俗还是小气,都是恶。由于对他人无损害,所以算不上特别丑恶。

三、慷慨与大方的操作性把握

慷慨与大方都是人们对待财富的道德德性或品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财富是幸福的外在善,是手段。正确(有德性)地使用财富,有利于达到至善即幸福。但是正确(有德性)地使用财富,真正做到慷慨和大方是很难的。“做好人不是轻松的事。要在所有事情中都找到中点是困难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懂得找到中点的知识的人才能找到它。只有懂得慷慨和大方相关知识的人,才有可能做到慷慨和大方。践行慷慨和大方,做一个花钱的艺术家,一个有德性的人就必须了解慷慨和大方,把握其操作性技巧。

1.适度同过度与不及的关系和适度的获得

适度同过度与不及的关系。适度与两个极端相反。适度是善,过度与不及是恶。而适度与过度和不及都相反:适度相对于过度是不及,相对于不及是过度。就像慷慨相对于挥霍是吝啬,相对于吝啬是挥霍;大方相对于粗俗是小气,相对于小气是粗俗一样。有些极端与适度还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这种程度要依据场合而定。有些场合不及与适度较为相似,而另一些场合,过度与适度较为相似。这是由事物的性质和人们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挥霍与慷慨更相似,而吝啬与慷慨更为相反;粗俗与大方更相似,而小气与大方更为相反。

把握获得适度的方法。首先,两恶相权取其轻。过度与不及都是恶,两种恶中有一更恶,避开更恶即“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离适度更接近。两个极端中有一个比另一个错误得更严重。其次,要研究容易使人沉溺于其中的事物。凭借人对快乐和痛苦的经验,找到使人容易沉溺于其中的事物,然后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远离错误才能更接近适度。最后,要警惕令人愉悦的事物或快乐。人总是趋乐避苦,而战胜快乐很难,但是道德德性总与比较难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2.慷慨的操作性把握

⑴宁可挥霍不要吝啬。慷慨相对挥霍显得吝啬一些;慷慨相对于吝啬显得挥霍一些。对挥霍和吝啬,挥霍比吝啬好得多。因为挥霍与慷慨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与慷慨都是给予而不怎么索取,挥霍只是愚笨而不是恶。挥霍可以通过训练得到修正,而吝啬则无可救药。根据两恶相权取其轻原则,一个人不能做到慷慨,宁可挥霍也不要吝啬。

⑵寻找平衡点。吝啬的人以聚财为乐,以花钱为痛苦,容易沉溺于聚财。要改变自己,努力向慷慨靠拢,就必须把自己拉向聚财的反面即花钱。挥霍的人以花钱为乐,聚财为痛苦,容易沉溺于花钱而成为铺张放纵者。要想改变自己,努力向慷慨靠拢,就必须把自己拉向花钱的反面即聚财。要做到完全适度很难,但通过不断远离吝啬和挥霍,从而无限接近慷慨。

⑶警惕成为花钱上的放纵者和守财奴。人们很难做到对该快乐的事情快乐,对该痛苦的事情痛苦,并且恰到好处。人们很难判断自己的快乐观是否适宜,能做到的只是警惕诱惑出现时,理智而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打发走。人们不会谴责稍稍偏离慷慨的人,却会谴责偏离得太多、令人不能不注意到其偏离的人。

3.大方的操作性把握

⑴宁可粗俗不要小气。大方相对粗俗显得小气一些;大方相对小气显得粗俗一些。粗俗和小气两种恶不伤及他人,算不得特别丑恶。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简约德性表,最与大方相反的恶是小气。粗俗与大方相反,但共同点是舍得花大笔钱。小气的人则是各方面都与大方相反。小气比粗俗更恶一些。根据两恶相权取其轻原则,如果不能做到大方,宁可粗俗也不要小气。

⑵寻找平衡点。小气的人以聚大笔财富为乐,不管怎么少花也觉得多花了。要想改变自己,向大方靠拢,必须向粗俗的人学习“舍得花”的精神,以大方的人的品质标准衡量自己。粗俗的人以吸引众人目光为乐。炫耀自己是其花钱的唯一目的。粗俗的人把大笔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而在该花的地方则不花或少花。要想改变自己,向大方靠拢,必须向大方的人学习花钱艺术,有品味地花钱。做到大方是很难的,但可以通过不断远离粗俗和小气,无限接近大方。

⑶警惕成为粗俗的人和小气的人。粗俗的人以炫耀为乐,虽花了大笔钱,却被认为是无品味的人,吃力不讨好。小气的人是各方面都不花或少花,只要花钱就心疼,不吃力也不讨好。这两种恶都应避免。对于那些值得花大笔钱的事物,不仅要舍得花,还要在适当时间,适当场合,以适当方式花。做到各方面都适当很难,因而稍稍偏离大方是不可避免的,人们要避免的是偏离得太多,即避免做粗俗的人和小气的人。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3.

[2]杨魁森.劳动与生活[J].新华文摘,2010(21).

[3]李兰芬.财富、幸福与德性——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J].哲学动态,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