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例6篇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1

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药物等方面的护理加以总结。

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组60例患者中有58例治愈良好而出院,且预后情况较佳,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仍有2例患者因临床体征不明显而造成误诊,病情迁延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结论:通过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并给予人文关怀,对于早期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预后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硬化代偿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86-02

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胆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一种或几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于肝脏,使肝脏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弥漫性的损害[1]。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其中前者因处于疾病早期,病情稍轻,患者肝功能检测仅有轻度的异常现象(如门脉高压),但无腹水、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失调,超出其正常代谢能力范围,使病情向失代偿期过渡,造成患者病情的加剧。因此对肝硬化疾病早期做出及时有效的诊断,对于缓解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依据2000年西安会议颁布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防治方案》中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标准[2],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3.2±3.4)岁。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2例,乙肝型肝硬化28例,丙肝型肝硬化15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3例,药源性肝硬化2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通过全面的查体,排除其他脏器疾病的干扰。

1.2临床表现。本组60例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且无明显特异性,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油腻等。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触诊肝脏发现肝脏肿大、质硬,脾亦可肿大。肝功能检查正常或仅有轻度酶学异常,常在体检或手术中偶被发现。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因肝硬化属于慢性肝病,治疗时间较长,加之患者对预后的期望值较高,对于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因而会导致患者出现盲目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细心的沟通,耐心讲解患者发病的原因、治疗过程、治疗期间需注意的问题以及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个别患者因自觉症状较轻,对病情缺乏较为客观的认识,加之治疗费用较高,而采取消极治疗的方法。护理人员需耐心告诫其病情进展可能带来的不良结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同时站在患者的立场上,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理解及人文关怀,排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1.3.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耐心讲解饮食要求,说明健康饮食的必要性,以征得患者同意。对于有门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应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因其易导致食管静脉曲张,造成血管破裂,诱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患者应以高热量、高蛋白及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给予患者每日至少50~100g蛋白质补充(如鱼类、瘦肉、羊肉、豆制品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的摄入,禁酒、低盐(摄入量控制在2g/d以内)[3],忌用对肝脏损害的药物。同时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

1.3.3药物护理。以乙型肝炎肝硬化为例,护理人员需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对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延缓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及HCC的发生。给予患者100mg/d的拉米夫定口服治疗,对于YMDD变异后病情加重的患者可给予10mg/d的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期间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嘱患者合理用药,严禁滥用医嘱之外的其他药物,控制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提高无菌操作水平,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慎用各类干扰素进行治疗,如需应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同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预定的治疗剂量。

1.3.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戒烟忌酒,并掌握肝硬化的相关知识及自我保健意识。对于病毒性肝硬化的患者需做好隔离,禁用患者的牙刷、剃须刀等物品,防止病毒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同时需定期进行肝功能的复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进展程度,早发现、早治疗。

2结果

本组6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及精心治疗后,有58例症状得以缓解而出院,且预后良好,无不良反应出现,患者对疾病发展的诱因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之外,并能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救治方法及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培养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仍有2例患者因临床体征不明显而造成误诊,病情迁延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有效率为96.7%。

3结论

肝硬化作为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发展阶段,病理表现主要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及假小叶为特征。临床上,发病隐匿且缓慢,易诱发多种并发症。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0.1%的新增病例,年龄多集中在35~50岁,男性为主,出现并发症时死亡率较高[4]。

通过本研究发现,肝硬化代偿期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复杂但相对较轻,如加强对此期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可极大程度上延缓失代偿的发生,对疾病的转归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护理人员除需提高临床操作水平之外,更需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技巧,针对不同患者的消极情绪实施相应的护理手段,舒缓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对该病有正确认识,并掌握简单的自救方法及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病杂志,2000,8(6):324-329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2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指用药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或因患者特殊体质对药物发生超敏反应或耐受而导致耐受性降低所引起的肝损害,主要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轻者可在停药后自愈,重者可危及患者性命,据统计DILI占药物不良反应的10%~15%[1-2]。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公认治疗效果较好的几种恶性疾病之一,联合化疗可使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但化疗药物种类及剂量的改变,特别是联合强烈化疗使肝损伤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断升高[3-4]。一旦发生肝损伤可影响化疗方案的执行而削弱疗效,同时严重的肝损伤可演变为肝衰竭而危及患儿性命[5]。目前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肝损害的临床分析多以单因素分析为主,但药物性肝损害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分析肝损害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减少各因素见的相互作用常采用多因素分析,本文开展相关研究旨在明确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独立性影响因素,为该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3例,女性72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16±3.02)岁,根据患儿是否出现肝损害将其分为两组,无肝损害的患儿为对照组175例,DILI患儿为观察组共31例。共纳入标准:(1)患儿均经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及骨髓细胞染色形态学分析确诊为急性白血病;(2)年龄在15岁及以下;(3)患儿在化疗前肝功能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正常;(4)观察组患儿符合《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治疗专家共识》中关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5)临床资料齐全;(6)患儿家属已获知情同意;(7)均参照CCLG-ALL2008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排除标准:(1)治疗前肝功能不全的患儿;(2)合并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患儿;(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儿;(4)合并自身免疫的患儿。

1.2方法

(1)资料收集:对发生DILI病例数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整理,采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指数、药物过敏史、感染、输血、护肝药物的使用等;(2)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型:参照文献[6]将肝损害分为3种类型:①肝细胞损伤型:ALT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正常值0~40U/L)或R≥5;②胆汁淤积型:ALP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正常值40~160U/L)或R≥5;③混合型:ALT及ALP均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且R在2~5之间(R为ALT或ALP超过正常值的倍数比值);(3)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①停用肝损害的可疑药物或调整给药方案;②要求患儿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同时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以促进药物的排泄;③对于出现胆汁淤积型肝损害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保肝退黄药物,如:肌苷、门冬氨酸钾镁、硫普罗宁等;④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主要通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热量平衡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同时注意控制出血、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预防继发性感染;(4)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ALT、ALP等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好转ALT、ALP等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明显下降,但未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实验室指标下降不明显或继续上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均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一般情况

本次临床分析共纳入合格患儿206例,其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31例,发生率为15.05%。患儿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为:乏力18例,腹痛6例,腹泻12例,黄疸4例,肝脏增大22例,纳差13例。根据药物性肝损害分型:肝细胞型15例,胆汁淤积型6例,混合型10例。在停用肝损害药物,并进行降酶、保肝、退黄等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

2.2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与BMI指数、药物过敏、心血管疾病、感染、输血及护肝药物的使用有关(P<0.05),结果见表1。

2.3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心血管疾病、感染、输血及护肝药物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3

1精准外科理念与精准肝脏外科的内涵

精准外科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现代科技与传统外科融合及集成以及优化形成的低耗、高效、优质的新型外科模式和技术体系。精准外科以对病情的精确定性、定量分析和预后的准确判断为基础,兼顾病家心理、精神及社会状况的综合考量对治疗方案做出个体化循证决策;继而高精度和高效率地规划与实施以定量化、微创化、可视化、可控化、标准化为特征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旨在实现以最小创伤侵袭、最大脏器保护、最低医疗耗费、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理想目标(简称4M目标)。这一全新的外科理念涵盖以手术为核心内容的外科治疗全过程。与传统外科模式比较,精准外科一系列特征包括遵从以恢复人体结构功能完整性为核心的全维健康理念,强化循证外科决策与基于循证评价的外科技法优化、实施精确量化的标准诊断和治疗流程、重视手术损伤控制和微创化外科处理、推行针对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医疗实践、倡导现代科技与传统外科经验的融合并追求效益/耗费比最大化等MJ。精准外科理念在肝脏外科的演绎即精准肝脏外科。精准肝脏外科旨在追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性肝脏体积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出血、减少肝脏组织损伤和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患者获取最佳康复效果。精准肝脏外科作为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和技术体系,是21世纪进一步提高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治疗效果的必由之路。

2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技术支撑

精准肝脏外科模式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平台才能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体系。随着解剖影像技术、功能影像技术、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高效能外科手术器械以及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现代外科技术呈现出定量化、微创化、可视化、可控化、个体化和标准化的发展特征。在肝胆外科相关技术领域,解剖影像和功能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外科医生能够在术前精确评估肝脏病变范围、预测剩余肝脏体积及代偿功能,从而确定充分、必要和安全的肝切除范围。现代影像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催生了基于肝脏影像学检查的集三维重建、几何测量以及虚拟手术为一体的数字外科平台,藉此可以准确分析肝内复杂管道系统的分布、走行、变异及其与病灶的毗邻关系,为制订精准的肝脏手术规划提供了高效率、智能化辅助工具‘5|。控制出血、肝实质离断和术中信息导航等外科技术的成熟、精密手术器械的发明和专科麻醉技术的进步,为实施精准肝脏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3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临床应用

精准肝脏外科普遍适用于所有需要手术治疗的肝脏良、恶性疾病,有助于在治疗有效性、手术安全性和干预微创化3个维度上同步实现外科治疗水平质的跃升。肝脏手术的有效性在于彻底祛除目标病灶,安全性在于剩余肝脏功能充分代偿,微创化要求以最小的创伤代价完成安全而有效的手术,3者之间密切联系又彼此制约。切除足够大范围肝脏以彻底祛除目标病灶的病理学要求与最大化保留足够剩余功能性肝脏的生理学原则之间存在冲突。肝脏手术本身是一把通过造成创伤而治愈肝脏疾病的双刃剑,安全有效治愈肝脏疾病的要求与手术创伤侵袭的风险之间也存在矛盾。因此,精准肝脏外科的关键是在彻底祛除病灶、最大肝脏保护和最小创伤侵袭3者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其理念则贯穿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手术作业和围手术期管理的全过程¨J。

3.1精确术前评估

精确术前评估是精准肝脏外科的基础。即全面、准确评估肝脏病变的侵袭部位和范围、肝内重要管道结构受累情况、肝实质损害程度及肝储备功能、患者体能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为手术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精确的术前评估是设计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常规的超声、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以获得对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的肝脏病变形态和解剖结构信息。多排螺旋CT、动脉造影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高场强MRI、超声造影等高分辨影像手段能检出直径<10mm的肝内微小肿瘤,从而显著提高了对肝脏病变评估的精确性。基于断层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而生成的肝胆系统数字三维视图,可全景式真实再现患者的肝脏病变形态和解剖结构,有助于外科医生从整体上、多方位观察评估病灶与重要脉管结构的关系”】。肝切除安全限量主要受制于肝脏功能的代偿极限,以保证剩余肝脏功能充分代偿为前提。不同个体或不同疾病性质的肝病患者之间功能性肝脏体积存在极大差异。因此,肝切除安全限量不应以肝切除量的多少和肝切除术式来衡量,而应以所必需的剩余功能性肝脏体积来度量。我国肝胆外科学界的学者在2011年提出了“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专家共识(2011版)”,对预测肝切除安全限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MJ。正常肝脏的肝切除安全限量是预留肝脏体积≥20%标准肝脏体积。联合Child分级和ICG排泄试验可对伴有慢性肝病患者的安全肝切除限量做出预测。ChildC级是任何肝切除的禁忌证;ChildB级或伴ICGR15清除率>40%的ChlidA级患者只能行肿瘤切除术;对于ChildA级患者,若ICGR15<10%,肝切除后预留肝脏体积应i>40%标准肝脏体积;如果ICGR15为10%~20%,预留肝脏应I>60%标准肝脏体积;如果ICGR15为21%~30%,预留肝脏应≥80%标准肝脏体积。

3.2精密手术规划

精密手术规划是精准肝脏外科的关键。精准肝脏外科手术规划是基于现代外科的4M目标,对具体患者未来外科治疗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刻地考量而量身定制的整套医疗方案。这一医疗方案以手术作业为核心内容,也包括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长远医疗处理和健康管理。精准肝脏外科手术规划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并高度个体化,一方面通过对患者的精确评估,从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各个方面获得病情实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评价各种肝脏手术方法的最佳证据并结合传统肝脏外科经验,制订针对个体患者的最佳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不同于传统外科模式下的粗略手术计划,精准肝脏外科的手术规划具有高度系统性、精确性、预见性和可控性。精准肝脏外科手术规划的核心要素包括:确定彻底祛除目标病灶的必要切除范围;确定保证剩余肝脏功能代偿的必需保留范围;拟定适当肝切除范围和合理手术方式;预留肝脏体积、结构和功能的评估与保护;设定最佳的肝实质分割平面;预见需要切除或重建的脉管结构;评估手术风险并制订相应的处理对策;确定手术流程、关键技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要点[1,7J。

3.3精工手术作业

精工外科手术作业是精准肝脏外科的核心,其要点在于:(1)简约高效流程、准确定位引导、精细解剖处理;(2)微创化手术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出血和减免剩余肝脏的组织损伤;(3)可视化解剖处理肝内外重要脉管;(4)掌控手术安全底线,回避或化解手术风险。实现高精度和高效度的精工肝脏手术作业有赖于:(1)手术医师对肝脏解剖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2)通过影像学手段熟知手术患者肝脏病灶及其与肝内管道结构的立体关系;(3)预见术中难题并有应对风险的充分准备;(4)依照手术预案有条不紊地操作并灵活处理术中意外事件;(5)善用各种外科手术器械的娴熟技法和丰富经验。

3.4精良术后管理

精良术后管理是精准肝脏外秫钧重要保障。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采用一系列旨在加速创伤愈合和减轻创伤反应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加快患者的康复。对于存在肝功能衰竭危险因素的手术患者,包括肝实质严重病变、肝储备功能低下、剩余肝脏功能性体积不足、肝脏长时程血流阻断和术中大出血等,制订和实施维护和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的处理方案则更为重要。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4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诊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以高脂、高热量为主,以及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作息时间的紊乱、体育锻炼的减少,使得我国的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而由此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数量明显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为较为常见的可逆性病变,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其起病缓慢、隐匿,病漫长,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症状缺乏特异性,如能早发现进行干预及治疗,多数脂肪肝患者可以治愈[2]。目前,在全球普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达20%-30%,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终末期的肝病,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病因之一。

1 临床资料

本组189例,男112例,女77例,年龄23-68岁,平均42.5岁。有糖尿病病史102例(53.9%),高血脂病史126例(66.7%),肥胖者145例(76.7%)。以上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等其他肝脏疾病。

2 诊断标准

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

3 发病因素及发病机理

尚不明确,但以以下因素有关。①肥胖:肥胖本质是体内脂肪组织过高,脂肪组织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脂肪分解代谢的功能增强,增加体内的游离脂肪酸,随着血液流向肝脏,在肝脏中游离脂肪酸合成脂肪,形成脂肪肝;肥胖者脂肪组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同样可以促进脂肪组织的代谢。②高血脂:血脂高的时候外周游离脂肪酸增多,干扰胰岛索在周围组织中与其受体结合,造成胰岛素作用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肝脏摄取游离脂肪酸增加,而其氧化降解减少,且肝细胞脂肪向外转运的能力受损,引起细胞内脂肪堆积增加,加重了脂肪肝的程度。③糖尿病:血糖水平升高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促进周围脂肪分解,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入血在肝内沉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胰岛素抵抗时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高血糖素在肝内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肝内释放,使三酰甘油在肝内堆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④高血压:多数研究证明高血压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4 治 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的首要目标为控制代谢紊乱,防治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次要目标为减少肝脏脂质沉积,避免症状性胆石症的发生;保肝药物辅助阻止肝病进展[3]。治疗主要方法包括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基础治疗:通过健康宣教,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如控制饮食、增加有氧运动、减肥等。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调节生活,针对患者饮食、运动、体质量、腰围以及与生活质量等不同个体情况,设置患者理解和接受的控制饮食方案(总热卡数和食谱等)、制定合理的运动量(包括运动方式和时间等),必要时请营养师和理疗师会诊,共同确定方案。治疗开始后长期随诊,加强管理,对方案及时调整,才能保证疗效。药物治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需同时兼顾防治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包括减肥药,西布曲明、奥利司他等;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调脂药,他汀类、贝特类等和保肝抗炎药物。中国指南推荐,在保证基础治疗的前提下,下列情况使用护肝药。①肝组织学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②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资料提示有肝损伤或进展性肝纤维化者;③伴其他药物诱发的肝损伤,或基础治疗中出现血清转氨酶增高者;④合并嗜肝病毒现症感染或其他肝病者。对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需加强随诊,主管医师至少每月随访1次,每半年复查体质量、腰围、血压、肝功能、血脂和血糖和上腹部超声检查,评估疗效和调整方案。

5 讨 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无饮酒史病人出现与酒精性脂肪肝相似的病理学表现,包括肝细胞脂肪沉积、肝细胞气球样变、炎症细胞浸润、静脉旁纤维化等,肝脂质代谢异常在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是最关键的始动因素。近年来,学者热衷于研究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代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肥胖、高血脂、糖耐量异常或者2型糖尿病,这些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易患因素[4]。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一经确诊,就需根据病情程度来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实施之后还需定期随访。评估内容包括疗效评估、代谢指标的评估以及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的评估。对于疗效不佳且病情进展者,应该进行肝脏活检,并联合肝病或消化疾病专科医生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健康教育:控制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对于肥胖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适度减肥,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量控制在1200-1500卡以内可以有效减轻体重。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合理饮食配合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要控制在

参考文献

[1] 胡承雷,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现状及展望[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2):1213-1215.

[2] 司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46-147.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5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是脂肪、糖、蛋白质代谢中心。脂肪肝引起的脂肪代谢异常是导致高血脂和代谢综合征的真正“元凶”,脂肪肝伴随的糖代谢异常和蛋白质代谢异常是导致糖尿病和痛风的根源。

最新研究发现,脂肪肝的危害包括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肝硬化等直接导致死亡;脂肪肝最常见的全身性危害是肥胖、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等高血脂疾病,脂肪肝发展会引起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脂肪肝还会导致肝脏局部发生脂肪性肝炎、转氨酶升高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积极治疗和预防脂肪肝对生命和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脂肪肝肝净疗法清除脂肪肝

肝净疗法是针对脂肪肝、酒精肝人群研究成功的清除脂肪肝、降低血脂、降低转氨酶、预防肝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现代分子生物医学康复疗法。肝净疗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疗脂肪肝惟一的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中科[2007]83号)。肝净疗法及其核心技术和产品属国际首创,拥有两项发明专利。肝净疗法以高科技分子生物医学技术为基础,结合中医药精萃,从分子和细胞水平解决了脂肪肝无药可治难题,填补了肝脏治疗领域的空白。首次从安全无毒的生物产物和营养素中筛选出对脂肪肝明确有效、功效量化、起效迅速的成分,并优化组方为一系列有特色的清肝、护肝、养肝产品,真正实现了对脂肪肝明确有效和安全无毒的理想目标。肝净疗法已在美国、俄罗斯、日本、蒙古等国家推广,许多脂肪肝患者通过肝净疗法得到全面康复。

脂肪肝患者通过肝净疗法并辅以肝净饮食运动疗法,可以彻底清除脂肪肝、降低血脂、降低转氨酶、减轻胰岛素抵抗,去除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硬化、肝癌、动脉硬化、脑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对脂肪肝、酒精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高血脂、高血压、肥胖者、糖尿病、饮酒人士等患病人群起到从根源上减轻病症,修复受损细胞,改善生理生化指标的作用。

个性化签约服务保证效果

脂肪肝患病的因素有多种,由长期饮酒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由于肥胖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还有因为药物损伤导致的脂肪肝等等。每个患者又会有不同的脂肪肝综合征:如肝功能受损引起转氨酶升高、转酞酶升高,乙肝、丙肝合并脂肪肝,脂肪肝合并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等血脂紊乱,脂肪肝合并糖尿病,脂肪肝合并胆囊炎、胆结石,已经发生过心肌梗塞或脑中风的脂肪肝合并冠心病,以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等等。

脂肪肝肝净疗法个性化签约服务,就是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致病因素和疾病的发展程度,由权威专家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和治疗措施以及治疗目的。这样可以让每一个脂肪肝患者都能够做到对“因”对“症”治疗,明确效果。北京银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 Silver Beam Biopharm Co. 脂肪肝专家对北京地区脂肪肝患者可提供脂肪肝肝净疗法个性化签约服务,外地脂肪肝患者可与指定推广中心联系签约治疗。

脂肪肝需要早防早治,采用脂肪肝 肝净疗法个性化签约服务,可以为每一个脂肪肝人士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真正做到效果明确,不浪费一分钱。希望采用肝净疗法签约服务的脂肪肝人士可提供近期的全面体检报告并与肝净疗法专家联系:

脂肪肝 肝净疗法个性化签约服务电话:

4008816588 (免长途费)

010-62962851

手机:13366556276

网址:省略

中文网址:肝净・中国

北京银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6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R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2-08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早期肝硬化的患者共30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280例,甲型肝炎10例,酒精性肝损害6例,药物中毒性肝炎4例),发病年龄32~73岁,男263例,女37例。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早期肝硬化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24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每个月就诊或电话指导1~2次,时间为1年。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SUNNY38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3.5~5.0MHz凸阵电子扫描探头。患者均空腹8h接受超声检查。受检者取平卧位,先在二维超声模式下观察肝脏、脾脏及胆囊的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脾各血管血流参数,于平静呼吸末采集血流信号样本,取样容积大小接近管腔内径,声束与血管夹角

1.2.2 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心理疏导、药物治疗。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为主;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可参加一般轻工作;讲授肝硬化的发生、发展、预后等,因人而异,进行心理疏导,排除患者恐惧、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合理用药,采用保护肝脏的中西药物治疗,以改善肝功能。

2结果

2.1 再次住院率观察组240例的同年度再住院人次为15人次,占7.78%;对照组60例的同年度再住院人次为10人次,占13.33%,P

3讨论

肝硬化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部分患者起病隐匿,甚至无任何症状与体征,体检时才发现病毒标记物阳性,肝功能正常或异常,肝穿刺活检显示肝组织损害或早期肝硬化。但肝穿刺活检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不能广泛开展,同时也不能让患者接受多次活检以评价病情的发展。超声评价肝硬化的价值早已得到公认,认为肝脏的大小、表面回声、肝左右叶的比值、实质回声、脾脏大小、门静脉管径、门静脉血流速度、频谱波形等均是对诊断肝硬化有价值的指标[1]。超声检查肝硬化具有无创、价格低廉、重复性强、易为患者接受的优势。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门脉脾静脉内径及门脉、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来判定早期肝硬化发展趋势,为临床早期肝硬化干预提供了可靠准确依据。

肝硬化的患者多数病程长,并发症多,患者难以坚持接受正规的治疗。但如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肝脏病变尚处于纤维化阶段,通过积极治疗,病情就可以逆转,如病变发展到晚期则预后不良。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可靠地评价肝脏形态学改变情况以及肝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对于早期防治肝硬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