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范例6篇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范文1

摘要在中国,关于孟姜女的故事传说纷异。先秦记载杞梁战死,妻以妇人无外事为由,辞郊吊。稍后儒家以杞梁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称颂,均意在讲礼俗。到了汉代,逐渐加工创造出哭夫、崩城的动人故事,重在表彰贞烈。唐代以来,孟姜女传说更趋于完整,人物形象更鲜明动人,情节更加丰富,突出了暴政造成的社会悲剧。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古代社会和历史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传递着百姓朴实、善良的生命意识,表达了广大人民向往和平、憧憬幸福的美好信念。

关键词:孟姜女 杞梁 哭夫 崩城 秦始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孟姜女传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关于孟姜女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而且它的呈现是以真实史料为基础的;至西汉刘向《列女传》时,有关于孟姜女的记载基本已是史料与传闻参半;而到了唐代,受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孟姜女的传说在不知不觉中已超越和偏离了故事的原型,演绎为虚幻神异的故事;唐代以后,孟姜女故事出现在包括变文、话本、戏曲、民歌、弹词、鼓词、宝卷、子弟书等几乎所有的通俗文学艺术形式中。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做了各种改造加工,使孟姜女的传说更加复杂呈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蕴。在2000年流传和演绎的过程中, 孟姜女故事在积淀中生长,在变化中升华。

一 人物的演变:从“杞梁妻”到“孟姜女”

孟姜女原型最早见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叙述简洁,即齐庄公伐吕,大将杞梁战死,杞梁妻拒不郊吊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

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这里根本找寻不到孟姜女的名字,而是以杞梁妻这位将军夫人的身份亮相。齐国将领杞梁战死后,齐侯归来时路遇其妻而吊,杞梁妻因野外凭吊不合礼法而表示不满。显然《左传》中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梁妻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

用“孟姜女”称呼杞梁妻首见于唐代《敦煌曲子词》的一首短歌:“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从而结束了女主人公名字不确定的历史。其实“孟姜”的名字在杞梁妻以前就有,是当时一个女子的姓名,后来成为美女的代称。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陈奂传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孟姜”一般是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也有人认为,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唐玄宗时所出《玉集》引录《同贤集》,记述杞梁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时逃入孟家后园,见到孟女仲姿沐浴。由于孟仲姿美而贤之故,也被称为“孟姜”。

这样,本是一位恪守礼法的偶像,逐渐演变为敢爱敢恨的普通民妇。男主人公杞梁因为南北流传和谐音的关系,先后也出现了希良、喜良、范喜良等不同名称;而女主人公由无姓无名的杞梁妻改为姓孟名姜女(初名仲姿),孟姜女的形象越发真实丰满、光彩照人,在流传过程中也被赋予了传奇色彩。关于孟姜女的出生和结局也充溢着神话思维的奇妙,如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或瓜)所生: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而流传于我国江苏地区的传说则讲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见她容貌俊美,想娶她为妃,她装作答允,却愤然投水。秦始皇命官兵用铁丝做网,捞起姜女的尸体,绞烂她的皮肉,并抛进湖中,谁知那些绞烂的肉丝丝却变成了一条条洁白的银鱼。美女化鱼是中国文学变形化生手法的运用,也是百姓心中孟姜女的浪漫归宿。

二 情节的剧变:从“悲歌哀哭”到“哭夫崩城”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一直动人心魄、感人至深。从拒不郊吊到哭倒秦长城,孟姜女的故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且是一波三折。

1 从“不受郊吊”到“悲歌哀哭”。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将杞梁在莒国战死;齐侯回来,在郊中遇见杞梁之妻,使吊之。她以为郊中不是吊丧的地方,因此齐侯到她的家里吊祭。可见,杞梁妻的确知礼守礼。两百多年以后的战国时代,一些典籍再记其事时,就更细致具体了,《礼记・檀弓下》云:

哀公使人吊篑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篑尚不如杞梁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蔽庐在。君无所辱命。”

在此,“哭之哀”三个字无疑被涂上了感情色彩,后来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哭之哀”这三个字上演绎出来的。最初的“哭”本来是属于礼法的哭,但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风俗。《孟子》有云:“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可见齐国哭调的风气很盛行。孟姜女的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的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孟姜哭调更是在农村广泛流传,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2 由“悲歌哀哭”到“哭夫崩城”。西汉后期,孟姜女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开始出现“哭夫崩城”、“殉夫死节”的情节,这与汉代注重天人感应的风气有关。西汉刘向在《说苑》及《烈女传》中都说她在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烈女传》中记载:杞梁妻“哭夫尸于城下,城崩,自赴淄水死。”增加了城崩和跳水的情节。三国时孟姜女的故事还出现了另一个说法。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哭妻梁,山为之崩”,又于《精微篇》中说“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可见那时有哭崩梁山之说。

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使得这个传说故事更悲壮动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基本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唐末诗僧贯休写了一首《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唐代天宝年间《玉集》中说,燕人杞良避始皇筑长城之役,逃入孟超后园;孟超女仲姿浴于池中,仰见之,请为其妻。……夫妻礼毕,良回作所,主典怒其逃走,打杀之,筑城内,仲姿既知,往向城哭。死人白骨交横,不能辨别,乃刺指血滴白骨云,“若是杞良骨者,血可流入”。沥至良骸,血迳流入,便收归葬之。“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民间传统表达的是百姓对生命的热爱和维护,叶落归根是中国人最朴实最圆满的生命归宿。

三 主题的嬗变:从爱情绝唱到反抗暴政

唐代是孟姜女故事基本定型、更富传奇色彩的时代。传说不仅增加了许多新的情节和细节,加强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故事正式与秦始皇修筑长城联系在一起,主题上也从一首爱情绝唱演变为一曲反抗暴政的颂歌。

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无所依靠的年轻女子只身外出寻夫,这已足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壮举。而孟姜女千里送单衣则是一个痴情女子真爱无疆的演绎。没有终点的寻觅必然是一番艰辛与磨难,但对丈夫热烈的情爱和强烈的期盼,足以支撑起她疲惫和瘦弱的身躯。流传于江苏一带的《十二月调》反映了孟姜女的苦难遭遇,全曲十二段词,以十二月为序,曲调流畅柔丽,感情深切,表现细腻,倾注着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冬日来临,寒风阵阵,孟姜女想到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实在按捺不住,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家丈夫团团圆,孟姜女丈夫造长城……六月里来热难挡,蚊子飞来叮胸膛,宁可吃我千口血,不可叮我亲夫郎。……十一月里雪花飞,孟姜女出外送寒衣。”

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长城脚下。巍峨的长城脚下民工万万千,可就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一霎间,孟姜女放声大哭,凄惨悲怆,几声巨响,犹如天崩地裂,长城倒了八百里。《十二月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表达征夫离妇之怨是诗词歌赋的传统主题。汉末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云:“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修长城的故事进入许多文人笔下,为这一题材的广泛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汉魏六朝大兴筑边,一方面促成了故事主题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让人想起了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暴君秦始皇。而孟姜女故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流传至今:江宁县许员外晚年得一女,随娘姓孟,因干娘姓姜,故称孟姜,16岁时嫁给同城的范希郎,过门方一月,范被点修城,孟姜女梦见丈夫,恐其受寒,遂亲自行程万里赴边送衣,却闻丈夫不能受苦被处死,筑于城下,遂对墙哭七天七夜,感动玉皇,城墙倒塌。滴血认骨后,秦始皇见其貌美,欲迎入宫,孟姜女提出三个条件:文武百官披麻戴孝,秦始皇随后打哀杖,葬夫东海边。始皇照办后,孟姜女投东海而死。

至此,孟姜女传说较以前的故事原型已发生质的飞跃:主题摆脱了庸俗的封建纲常,触角伸向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内容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人民性,突出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经历的专制王朝征民夫、服劳役的痛苦,并集中表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被逼得家破人亡的悲惨境遇。通过孟姜女这一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刚烈女子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连年战乱、繁重徭赋的不满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痛斥,而秦始皇也作为历代暴君的代表受到世人的咒骂。

四 结语

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传承至今,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从故事流传过程来看,情节日趋复杂曲折,主人公形象日趋丰满,特别是后来出现的“送寒衣”、“哭长城”、“投海而死”等情节,突出了孟姜女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主人公也从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发展成为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千百年来,追求自由、向往和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期盼。孟姜女传说所传递的不畏强权、对爱情忠贞的精神,寄托了百姓善良、淳朴的愿望,也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勇敢追求幸福、憧憬未来。

注:本文为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神话传说与秦皇岛旅游形象设计”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01A294。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海关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高思嘉:《孟姜女故事探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5] 曹连观:《伦理学视界中的孟姜女故事》,《文教资料》,2001年第6期。

[6] 黄秉泽:《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起源和嬗变》,《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7] 刘高远:《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时代文学》,2007年第5期。

[8] 钱爽:《浅谈孟姜女传说在山海关地区的流传》,《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

[9] 陶思炎:《人鱼与孟姜女――孟姜女原型探论》,《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孙颖,女,1973―,河北秦皇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范文2

2、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3、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4、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5、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范文3

   2022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了矛盾的评价,使我很好奇作者萧红笔下的故乡的故事和人们?她的故乡是什么样子使他怀念?很想知道关于作者故乡呼兰河城的人、事、景、也就是所说得风土人情,人情世故。在那个时代,没有通讯设备,信息工具人呼兰河城人们的生活娱乐又是怎么打发的?带着这些问题,怀揣着好奇心我走进了她的故乡。

  作者总共用七章篇幅描述呼兰河城里的故事,1、讲述了故乡呼兰河城的大环境、2、故乡呼兰河城的精神面貌,娱乐。3、故乡呼兰河城的自己家里的故事,和祖母祖父亲戚间的故事,4、故乡呼兰河城作者的邻居街坊的故事,5、因为跳大神团圆媳妇的死,6、在城里四处游荡好吃懒做的有二伯,7、工人冯歪嘴子的生活。

  通过,第一章介绍的故乡的整体环境,轻轻松松把读者引进故乡呼兰河城,让读者感受到呼兰河城是一个自然,美丽,可爱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在当时没有出现信息工具,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晚饭后大家(邻居们)围坐在一起,看天上的火烧云,唠唠家常。

  每一章读后感受如同矛盾评价的“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读完第五章,因为跳大神团将一个如花的少女活活整死。我的眼角湿润了。因为人们的愚昧和无知,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始终不可以和男人平起平坐,他们的行为举止一定要附和当时人们所认为的规矩,说话小声小气,走路慢油油,一旦不符合标准一传十,十传百,都认为你是外星人来的怪物,没有自我可言,更无法谈论女性自己的想法,要么使用酷刑(暴打)让你顺服。

  团圆媳妇因为平时大大咧咧,为了把活做完,走路如风,平实说话口无遮栏,只有12岁的她,受不住婆婆的暴打,而喊回家,暴打的程度更变本加厉,团圆媳妇受不住,倒下了,本是一场小小的感冒,在左邻右舍的胡乱猜疑下,团圆家给团圆媳妇请来了大神,没病都被整出病来,跳大神里的各种奇怪、病态的动作,吓坏了团圆媳妇,半夜常常被噩梦惊醒,又哭又叫,吓坏了团圆家,不断的请大神,就这样来来去去,跳大神中各种病态的举动,将一个活生生的少女折腾死了。

  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因为她的言行举止,对于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团圆媳妇的一举一动,她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只是真实的表现自我,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但在那个封建,迷信,愚昧,无知,偏僻的呼兰河城里一个如花的少女就在这种无知,不科学的行为活生生的折腾致死,

  而左邻右舍,面对团圆媳妇的死表现得麻木不仁,当初跳大神活动各种病态的举动,对于他们是再好不过的大戏,他们以看热闹的角色,在边上添油加醋,事后当成家常便饭后的娱乐新闻,家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团圆媳妇的进展。

  我深深感受到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在一个平平淡淡的小城里,因为那地方充满愚昧无知,在深处藏着一只吃人的野兽!

  2022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

  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叫萧红的女作家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

  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兰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

  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2022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可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达到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写,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范文4

我就来讲讲长城的故事吧!着名的长城总长6。700多公里呢,在长城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孟姜女的传说,就听我来讲讲吧:故事是这样的,孟姜女和范杞梁的感情非常得要好,却说范杞梁要在北方修建长城,孟姜女在南方时日日夜夜思想着范杞梁,在炎炎夏日蚊虫非常得多,孟姜女止不住祈祷说:“蚊子啊蚊子,就算蚊子咬上了我千万口,也千万别咬我的辛苦夫君范杞梁啊”。

冬天慢慢降临,寒风习习,孟姜女想到自己夫君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时,实在按捺不下,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远方的丈夫。先是来到苏州的浒墅关前,把关的兵卒硬是不让她进去,孟姜女哭着祈求,一边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人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兵卒终于被她感动了,就放她进去了。

就是这样,孟姜女过了一关又一关,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巍峨的长城脚下民工万万千,可就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在这一霎间,孟姜女放声大哭,凄惨悲怆,声闻九天,老天爷禁受不住,几声巨响,犹如天崩地裂,长城倒了八百里。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范文5

关键词:景观化;符号化;故事化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07-20

一、荆州文化资源的景观化模式研究

“所谓文化模式,就是指-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个层面有机组合的文化结构。或音说是一个民族依据其民族精神将自己的各个文化要素协调一致的组合状态。文化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排他性的特点。”[1]作为文化模式之一的景观化模式,我们要认识到文化资源景观化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打造起来,通过建设形成与地理条件相应的景观。文化景观包括当地人们活动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风俗气息。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景观,文化景观既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又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发展文化景观是一个长期过程,各个时期的人类活动对当地产生各自的影响,逐渐演化成文化景观的一部分。当中还有民族的大量迁移,对当地的文化景观产生了多元化的影响。纵观荆州的资源开发研究中就有着这种与文化景观发展相似的特点。一般我们认为文化景观是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文化景观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荆州区的地理位置紧靠长江,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依傍长江的城市群。古城与新城交叉其中,形成了城中有城的景象。这种格局在全国看来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文化景观只有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习惯中逐渐建立起来,在没有发展的早期,荆州城区的城区景观十分简单和杂乱,城市里分布很不均衡,一些老街也杂乱不堪。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古城门改建,将城市里的道路拓宽,整体进行了重新规划,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局面。新的城门直通城外,与沙市区的新的城市群遥相呼应,形成了古今对比的景观。除了注意到文化景观的具体事物外,还要注意它表达出来的“气氛”,一般与宗教、社会和政治等有关,是一种很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荆州的文化发展除了有形的文化景观外,还应包括无形的文化景观,而无形的文化景观是城市散发的无形的气息,是在荆楚大地上散发着的古楚气息,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就算高楼林立也只是熙熙攘攘的环境,不能给人带来其作为文化城市的价值。对资源开发景观化,是荆州这座历史古城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目前荆州的景观化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根本上讲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娱乐要求,荆州目前在硬件上的发展已经在逐步加速,各个娱乐行业也在逐渐兴起,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的文化气息不是太浓,仅靠媒体和大型活动的宣传普及文化思想意识还是太薄弱。景观化不是仅仅做表面文章,而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高层次阶段通过建设相应的文化设施来丰富其文化价值的建设。景观化的发展不能盲目加速,要结合文化的发展道路和城市人动的特点来统一规划。“世上本无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景观化发展模式也符合这个道理。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在发展景观化的同时要保留这种特点。

二、荆州文化资源的符号化模式研究

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采取文化符号化的发展模式,每一个文化符号都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和很强的抽象性,内涵丰富。文化符号作为企业、地域、民族或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文化符号从本质上讲应该与文化历史和文化习惯紧密相联,历史是随着时间形成的,而习惯是随着历史的积淀保留下来的。发掘一个地域的文化符号首先必须对地方的文化习惯有着深刻的了解。往往一个文化符号后面就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习惯。文化符号也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体现形式,当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同时也会被大多数人接受,这是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的具体表现,而符号能加强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象征性的凸显。在每一个文化符号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好的文化才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要做到强烈的“符号”冲击,必须发掘能表达民族情感和历史承重感的文化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再建设,毁坏了原有的地域风貌,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同化,地域文化元素正在逐渐消失。在旅游作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之一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文化习俗、地理风光和人文风情等地域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日益重要起来,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文化的吸引力和价值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在文化资源开发上狠下功夫。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特性,每个城市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比如欧洲的古老文明,意大利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文化。在中国,上海的摩登、北京的传统、苏杭的休闲,都是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也是每个城市的文化精髓所在。而荆州的最鲜明特点就是荆楚文化,作为楚文化最象征意义的标志是凤凰,代表了荆楚文化的特色,无论是在漆器还是在其他荆州挖掘的古代器物上都有凤凰的身影。这也象征了古代楚人对凤凰的崇拜,这一传统至今都在影响着现代人。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荆州人继承了楚文化的特点,在荆州随处可见人们乐观生活的状态,这也代表了荆州的一个文化符号即人文符号。人文符号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荆州的人文符号面临着时间的考验和外界的影响,随着荆州的大发展,荆州文化符号受到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多。

“文化产业同国家形象相关联,树立国家形象的产业正是文化产业”。近几年,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中国文化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准确地体现中华人文精神。[2]我们可以看到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记载了民族时代变迁的历史,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不同的社会使命,构成不同的文明价值观。荆州作为古代交通的必经之地,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影响。保存至今的风俗习惯也标志了荆州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饮食文化就反映了荆州受南北文化的影响之广,这也是荆州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号。所以文化符号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城市的繁荣,也展示着当地人的精神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风貌,荆州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可以追根溯源,将荆州的文化依据各种特色来进行定义、归类,最后符号化,这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播。

三、荆州文化资源的故事化模式研究

文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遵从故事化,任何历史文化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没有文字的年代,故事作为最重要的传播载体与文化的传播息息相关。讲故事是文化传播中强而有力的工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故事来源要从荆州的文物古迹和文物的来历和文献中来寻找,简单、形象和生动的表述,再加上意识的刻画和引导,提升一定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再借助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渠道传播,故事化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文化的真正价值与魅力,就在于它的个性化的创造精神和独具佳境的创新成果。而文化的这种个性化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成果的原始基础与元初胚胎,正是涵蕴于文化的民族个性之中。”[3]比方说荆州的三国文化有着典型的故事典籍作为依托,其中关羽的故事尤为突出。历史上,荆州是关羽镇守之地,关羽一生令人慕仰的品格与业绩主要在镇守荆州期间展现;荆州又是关羽落败丧身事业终结之所,失荆州走麦城被斩于临沮的悲剧结局深深唤起后人的同情与惋惜。这些都是人们对关羽崇拜的前提,历代文化人将关羽的故事整理流传下来,无论是通过文字还是通过戏曲,都是以故事的形式来为人们讲述这段历史。在历史上,关羽与荆州的联系始终是最大的研究内容,我们从关羽文化现象产生的历史基因研究,关公的文化源于荆州是不容置疑的。关羽与荆州在历史上的特殊关系,也是关羽崇拜现象首先在荆州出现的基本原因。而关公的崇拜起始于三国末至隋唐时期,形成于宋元时期,到明清进而发展为前所未有的关羽崇拜热。而荆州对关羽的崇拜文化现象在全国是比较少见的。从荆州古城里的玄妙观到新落成的关羽祠都无不体现出荆州人对关羽的文化崇拜,关羽与荆州的联系可以在诸多故事中了解到,而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可以通过一个个古迹来对外界传播,特别是在旅游发展中,可以按照历史的真实事件和文字记载对游客进行故事讲解。所以生动的故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荆州在城市文化建设项目中要注重与文化的关联,对古迹可以深挖它的历史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只有真实的事件为依托,才使得故事更具有说服力。当然适当的创新也是少不了的,正如文化的故事化可以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渠道传递。正式场合讲故事,可以事先设定,容易控制;非正式渠道的故事不太好控制,但影响力却不容忽视。比如荆州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可以通过地方群众的自主宣传和展示来传播,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人人的口口相传,其文化的传播性不可低估。当然故事重复传播会让人乏味,老调重谈不适应新形势。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荆州可以将故事性与当今社会主题相结合,能让人从中得到新的感受。而当中典型的故事同样能使人感到震撼,让人回味,发人深思,同时故事里也包含着文化所要表达的价值观。文化资源的开发也是一部故事史,在开发中保留故事的依据是文化开发中必须要注意的,故事性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决定着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1]潘文焰.旅游文化与传播[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长城的故事和传说范文6

一、用民族民间文化使课堂导入“激趣”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2]而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可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如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由于边城即今天的湖南凤凰县,与铜仁山水相依、文化同源,在历史上与铜仁同属“边城”,作者祖先世居铜仁,与铜仁渊源深厚,在导入《边城》一课时,首先提问学生:大家在铜仁生活、学习,谁知道铜仁为什么叫“铜仁”吗?在大家均疑惑不解时,向学生讲解了铜仁的来历: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仁锦江铜岩处潜入江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遂名“铜人”,并得到朝廷认可,设置了“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打捞出的三尊铜人为儒、道、释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而“仁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儒、道、释三教的共有思想,故在明洪武五年(1372),铜仁人又将“铜人”更名为“铜仁”。接着,道出《边城》作者沈从文与铜仁的深厚渊源后,顺势导入本课。这样,从大家较熟悉且颇感兴趣的历史文化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兴趣大增,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3]事实证明,用生动有趣的民族民间故事导入新课,从一开始就拧紧学生的心弦,把他们引到美妙的故事世界里,可有效地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民族民间文化使课堂教学“有趣”

生活即语文。要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就在身边,就要将原来枯燥的语言现象、语体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等在生活中重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民族民间文化是生动的、感性的、具体的,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凸显,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主张为国者要“仁政爱民,广施仁义”时,结合铜仁正在倾力打造“仁义之城”一事帮助学生理解。近年来,基于与“仁义”文化的深厚渊源,铜仁市将“厚德铸铜,仁义致远”定位为城市精神,并倾力打造具有“容人之量、助人之德、成人之美”的“仁义之城”。同时,以“仁”树人,在全市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铜城仁者年度人物”、“美德少年”推荐评选活动,学习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人物,传承和光大“仁义”文化,鼓励人人争做“铜城仁者”。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仁政爱民”思想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滋有味”。在教学《边城》一课时,穿插介绍一些富有铜仁苗族特色的婚俗文化,如舅权婚姻和“奔回本家”、青年男女对唱山歌等,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再如,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在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广为流传,后世儿女为缅怀牛郎和织女,憧憬梁孟相敬居家幸福,故将牛郎与织女当初居住的地方命名为牛郎,牛郎镇因此而得名。这一传说故事,为教学秦观的《鹊桥仙》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当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向学生描述牛郎镇版本的“牛郎与织女故事”时,学生可谓为之一振,兴趣大增。在至为重要的作文教学中,民族民间文化可谓“神通广大”。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本地的传说故事,如梵净山红云金顶二佛争石的传说、梵净山九山九壁九十九溪的由来、梵净山“高天三尺”的传说、梵净山九皇娘的传说、梵净山团龙贡茶名字的由来、铜仁九龙洞的传说、玉屏“箫笛之乡”的由来、亚木沟“龙凤呈祥”的传说、杨六郎与铜仁谢桥的来历、铜仁土家风雨桥的传说、思南沙洲节的传说、德江傩公傩母的故事、石阡仡佬族“敬雀节”的传说、松桃牛郎镇的传说等,探寻、了解作为本地历史见证的文物古迹,如石阡县万寿宫、铜仁市东山古建筑群、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建筑群、思南县思唐镇古建筑群、万山特区汞矿遗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把握了铜仁厚重如山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奇妙多姿的生态文化、渊源深厚的佛教文化、影响深远的红色文化、深入骨髓的仁义文化、繁荣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之情;另一方面,也为作文写作提供了“活水源头”,用好这些素材,学生写作时就会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浓厚兴趣。

三、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课堂“终曲”,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对导语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而课堂结尾草草收场,将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挫伤学生的兴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动人心弦的“主唱”,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终曲”,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在这方面,民族民间文化有着“特殊功效”,以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终曲”,可使语文课堂“趣”味无穷。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课结尾时,笔者讲了铜仁本地的一个红色故事———困牛山壮士。1934年10月7日,红六军团途经石阡,在甘溪与军发生惨烈的遭遇战,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红军主力突围后,尚有170多名红军战士在困牛山上牵制敌人。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红军战士宁死也不愿误伤老百姓,被逼到长约500米、高约30余米的一段悬崖边。最后,他们砸掉所有的枪支,毅然集体跳下悬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类史上悲壮的英雄赞歌。故事讲完,学生已陷入沉思。显然,这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沁园春•长沙》一词的理解,也激起了学生要“学以造福桑梓地,青年代代换江山”的豪情。事实证明: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没有民族民间文化浸润的课堂是缺少活力的课堂。巧用民族民间文化,则可“激起一池春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杨秀琴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