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原文范例6篇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1

在我心目中,到了湖南若不去橘子洲,犹如到了我们四川而不去峨眉、青城、九寨沟。也许橘子洲与别的以自然景观著称的风景名胜不同,它更大的“名气”,或者说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主要是在于人文方面的,或曰历史方面的――它与一位伟人的青年时代,甚至与中国近代革命史的“青年时代”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它因一首著名的《沁园春》而名扬四海。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第二天,我终于如愿以偿。

其实橘子洲就在长沙市内,现已辟为公园。这是流贯城区的湘江水域中的一座小岛,或者说是一块狭长的沙洲,南北长约十里,东西宽仅一里。洲上多产美橘,故名;又名水陆洲、水鹭洲。早年所作《五律》诗中有“层冰涨橘汀”,后来所作《七律・答友人》中有“长岛人歌动地诗”,《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中有“风起绿洲吹浪去”,其中“橘汀”、“长岛”、“绿洲”均指此。足见他对橘子洲的厚爱与倚重。此地西晋时已形成沙洲,唐时以产橘名世,宋代则为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可惜此时正值初夏五月,不但无缘领略雪中的冬景,就连“橙黄橘绿”的秋景也只能靠发挥想象了。

于是我徘徊在“颂橘亭”中,流连在“诗词碑”前,任飞驰的思绪随着《沁园春》那熟悉的韵律与诗句,徜徉在历史的回廊深处……

1911年,从离此不远的湘潭县韶山冲里,穿着晴雨鞋撑着油纸伞的青年来到长沙。他年方十八,来省城第一师范求学。其时中国正处于“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最黑暗时期。他联想到湖南的历史上不仅涌现过屈(原)贾(谊)英才,而且在近代更有一批如谭嗣同、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等勇赴国难、不畏牺牲的志士仁人……这一切――湘楚氤氲之气,岳麓人文之气,江河浩荡之气,大地英烈之气,与其时正积极参与“少年中国学会”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蓬勃之气交相融汇,便有这以橘子洲为背景的,“仰观宇宙而俯察万物”、“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沁园春・长沙》的诞生。

无论是时代选择了橘子洲这块“舞台”,抑或是橘子洲“生”逢其时注定要名垂史册,总之青年很快就对这一块湘江中的沙洲情有独钟――橘子洲头成了和蔡和森、何叔衡、罗学瓒等一批进步学生畅谈人生、纵论国事、探求真理的江上“沙龙”,成了这批热血青年高扬起理想之帆的“诺亚方舟”。他们在这里举行集会,“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在湘江中奋臂畅游,“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慷慨激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从新民学会的成立到湖南学生联合会的诞生,从《湘江评论》的创刊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筹建,从徒步考察到校园辩论,从平民夜校到文化书社……和一批青年先驱者们志在改造社会的诸多实践,为那首《沁园春・长沙》作了最好的注释。

蓦地,我想起了的另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并且恍然地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在题目下特意注明“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的这首《咏梅》,正好借作当今橘子洲的写照。

我豁然开朗。此时此刻,我看到的,是报春不争春、笑容满面喜不自禁的橘子洲。

这才是真正的橘子洲,它的品格,它的胸襟,它的气度。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2

有人说,此词与黄巢、赵匡胤之诗一样,都是霸气充盈天地的,我以为不然。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杀气太重,一句“百花杀”,又辅以“透”“尽”二字,霸气四溢,但自己的分量太重,难得民心;宋太祖的《咏初日》,以红日初升自况,一气呵成,境界开阔,气势磅礴,较之黄巢的诗雍容不少,但再读,也依旧是权力倾轧,难逃老子天下第一的天子的霸气。

而的《沁园春・长沙》却是心忧天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的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

有身处逆境生大志的豪情。“怨女怀春,处士悲秋”“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而独立于寒秋,萌生的却是壮情。这从主席看到的景已然略见一斑,他不选湘江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妩媚,渔舟唱晚的婉约,只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景,以“看”字领起的这几句,是一组完整的领字长句,一气呵成,文势陡急,吐露出对眼前江山美景的沉醉。众多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山是红的,水是碧的,色彩对比;山上的树,如朝霞一般绚烂,江中的船,又如同群马奔驰喧闹,动静互衬;仰观鹰飞,俯瞰鱼游,视角转换,呈现出一幅色彩缤纷、生机勃发的活动着的湘江秋景图。“遍”“尽”“透”“争”“击”“翔”诸词,美丽和力量同在,较之于史铁生《我与地坛》中之景,之景更是雄奇开阔,气象万千,雷霆万钧,生机勃勃。基于此,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谓水到渠成,“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竞自由”道出眼前诸景的共性。佛教所谓“相由心生”,主席心中有念想,所以其相自然有无限生机。正如谢榛所言:“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这首词很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此时此景,一介寒士必叹息自然伟力,人之渺小,而之王者之气,却是驾驭天地,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非“帝王”不及此,只是,着一“怅”字,使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大地,涵盖人类历史、现实斗争的“天问”,凝结着主席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心求索,这是一种宏大的悲悯情怀。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更凸显诗人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心忧天下的人民领袖的形象,从而,也使这震古烁今的帝王之问化成一种舍我其谁之责任。在我国的诗词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之描绘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并且和自己的豪气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读者既仰慕其气势,又敬佩其为人。全词遂达于高潮。

有人说,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的“天子气”,全在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而且是在转折中突然提出的。其实不然,整个上阕由景而萌志,或由景而明志,景和志之间是由表及里,浑然一体的。

词至此,境界已出,气势恢宏,下阕能写的只能扣“谁主沉浮”展开,这必然是最佳的思路。如何展开呢?借景抒情至此已然是一种拖累,反显得境界小了,唯有直抒胸臆才能承载得了诗人排山倒海之豪气。所以,领字用了“恰”字,“正好”“恰逢”,说明“我们”是主沉浮最好的人选。这些最合适的人选,一方面有“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朝气,又具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主沉浮”品质。最耐人寻味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句,谁都知道,迎着飞舟游泳,那无异于送命,但和他的同学们的“击水”,却“浪遏飞舟”,败下阵的反而是飞舟。一方面扣住了写作此词的时代,“环顾国内,贼氛方炽”,用自己的话来说是“寒秋”;另一方面,表现的又是怎样的无畏,怎样的勇气,怎样的信念!

的《沁园春》词,著名的有两首,由于写作时代之不同,给读者的感觉也很不相同。《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红军长征已然结束,在中国革命的地位也已经确定,形势发展对八路军甚为有利,我们读到更多的是气吞山河、不可遏制的胜利豪情;而《沁园春・长沙》作于前程渺茫之际,满腔豪情与忧国忧民的任感同在,气象阔大,境界高远,荡气回肠,堪称绝唱。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3

“知人论世”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对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等方面问题进行爬梳整合与研探。“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文学解读手段,发挥着勾连文本语言与时代话语,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等多维视域的独特功效,是语文文本鉴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细细体味存在于一线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我们会感到一种忧思与困惑:究竟,“知人论世”在当下语文课堂中的现状是怎样的?“知人论世”在当下语文课的运用中,与史政课中的史实背景讲解,有何不同?如何提高“知人论世”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在具体运用“知人论世”过程中,是否须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此种种。

此期,我们将约请多位老师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与解读,以期通过交流与碰撞,为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研讨篇】

1. 管窥“知人论世”在教学中的窄化现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阅读与鉴赏”部分,有如此建议:“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这一方法运用于阅读与鉴赏之中,可帮助我们循着这些与作者密切相关的线索密码,更真切地触摸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风格的作品,更深刻、更透彻地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

然而,在阅读鉴赏课堂上,对“知人论世”这一方法的运用,我们常见如此情形:但凡涉及古代诗文教学、小说教学、散文教学,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将文本所涉及到的诸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穷搜一番,逐一详尽地把这些内容“倒”给学生,再让学生带着这些信息到文本中去寻找能够印证时代背景的内容,这便会以对时代、对生活的解读去代替对文本的真实解读,而形成“感受谬误”。

在运用“知人论世”时,“以时代背景的共性特征去代替作者的个性表达”最具代表性。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单就其写作的时代背景而言,势必离不开对“四・一二”反革命的史实进行钩沉介绍。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将朱自清先生身处这一时代洪流的巨大漩涡之中的心理进行探析,再将朱自清当时的矛盾彷徨、苦闷纠结的心理投射入文本之中,似乎便顺理成章地为文本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找到了原因――朱自清作为知识分子,个人在“四・一二”反革命这一特定历史事件面前苦闷彷徨、惶惑不安,产生了逃避革命、怯懦软弱、迷茫彷徨的心理等。若再联系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家庭生活来分析文本中传达的情意,那么,又会为本文罩上一层厚重的“家庭烦恼”密云。

这样一来,便将文本的审美价值弃置不顾,从而把文质兼美的散文《荷塘月色》之文本内蕴,硬生生地割裂成解剖作者面对革命的态度和勇气、处理家庭琐事的烦恼苦闷等极具时代、生活共性的普遍问题。

诚然,作家的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轨迹不能脱离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在“四・一二”反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中肯定会存在妥协、彷徨、迷茫的个体;但这一定就是朱自清先生写作《荷塘月色》的真实心境吗?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唯独只能是“自己面对时代洪流而无法选择”或者是“纠结于家庭生活琐事”这唯一的生活层面的理由吗?

如果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往往就成为折射其作品主题的镜子的话,那么这一“机械的反映论”往往会陷学生的思维入定势思维的泥淖而不得自拔。这势必会消解作品中原应存在的多元的文本密码,窄化作品本身的内涵之美。

如此“知人论世”,无疑又有违“知人论世”的价值取向: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于深度研究作品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意”之时,帮助读者在文本语言品读的基础之上去揣摩作者于其文本所传达出的那一份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情感以及文本个性。如果“程式化”或概念化地运用“知人论世”,以固有结论去代替学生真实的思考探索过程,那么,将造成文本解读的“千文一面”,将会钳制学生探析文本的思维,封堵学生的思考空间,生硬而低效地消解“知人论世”的价值,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元解读”重新拖回到“唯一元解读”的桎梏之中。

因此,在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方法时,必须审时度势,在文本内涵深度挖掘、作者个性思想品析最需要之时,将“知人论世”作为深入文本理解的梯子,才能切实发挥“知人论世”在阅读与鉴赏中的真正价值。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岳国忠)

2. 客观与发散:“知人论世”实践的前提

几年前,笔者曾撰文对“知人论世”这个语文鉴赏术语,进行过一些探究。暌隔数载,再次审议这个问题时,仍有一些思惑。笔者以为,无论从何种维度审议,“知人论世”都亟待深入探求与践行。

“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文学解读手段,发挥着勾连文本语言与时代话语,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等多维视域的独特功效。平心而论,科学地运用“知人论世”,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便利。那么,面对“知人论世”,我们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呢?

毋庸讳言,“客观真实”应是“知人论世”的一个重要前提。具言之,便是要求“知人论世”所涉及的材料,须要尽量复归故事的本真。当然,囿于历史遮蔽等缘由,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对“知人论世”所涉材料客观真实性的追求,只能是尽量逼近。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诗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会给出如下材料:

“1925年秋,南下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橘子洲头,感慨万千,遂写下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显然,这段材料中包含了创作时间、地点、动机等多维因素。这是一则“知人论世”典型的文本材料。然而,究竟对不对呢?通过爬梳相关资料,笔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里,有两篇极具参考意义的文章:彭道明的《叩问〈沁园春・长沙〉》(《书屋》2001年第Z1期);丁毅的《〈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感趋向及其他》(《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04期)。

“1925年初,是以中央大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开展工作的。在共产党内,他却是用‘养病’之名离开党中央,连党的“四大’也未参加。这次回湘,公开的身份是中央候补执委,在韶山建立区分部,并赴安化参加县党部的成立大会。”(摘自“彭文”)

“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上,的工作受到陈独秀的充分肯定,被选进五人组成的中央局,名列陈独秀后,排第二位。以后中央文件就由陈、毛共同签署发出。然而随着两个人工作关系密切,分歧也就日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对农民运动的看法上,再就是陈的家长制作风也激起的反感。”(摘自“丁文”)

笔者有理由相信,上述文句呈现在教者面前的时候,大家绝不会再认为《沁园春・长沙》是一首简单的新诗了。换言之,前面“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的“知人论世”,将复杂的人事删减得过于简省。如兹,一则减损了背景材料的客观真实的信度;二则制约了背景材料的思维诱发力与发散性。

接下来,谈谈“发散性”。何谓“发散性”?笔者以为,如要运用“知人论世”,教者一定要注意审议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是否具有发散思维的可能效益。简言之,唯有背景材料自身具有多元解读的潜力,方能让课堂拥有争议甚至争鸣的可能,否则,过分单一的背景材料,会扼杀语文的灵动。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呈现“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这样的材料,学生不须要调动多大的思维动能,便可以与文本内容建立起联系。或者说,从一个极端的角度而言,在未学习《沁园春・长沙》之前,学生们已然将“豪迈伟岸”的印象了然于心,而学习《沁园春・长沙》,无非成为了一种印证,而“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这些背景资料,只是发挥着推波助澜的功效,并未产生多少积极而颇具发散意蕴的效益。而后面所提涉的“知人论世”的材料,介入了“身份的复杂性”“思想的流变”等信息。这些,都给《沁园春・长沙》的解读与定位,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发散功能与可能。

前提的意义在于给人以方向的引示与思索。“知人论世”,当属其列!

(四川省乐至中学 佘蜀强)

【案例篇】

1. 适时适度关照《记承天寺夜游》背后的故事

课堂教学好比是一盘棋,如何将一盘棋下好,需要棋手具有超强的全局意识,多动脑筋,抓好时机。众所周知,课堂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这就更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瞅准时机。当下很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的开始完成“知人论世”这一环节,不管它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的衔接是否紧密,这就给人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调整教学环节,并做到有取舍地传递给学生。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带领学生品读“闲人”一词的含义时,巧妙地作了恰当适时的设计引入。

师:“闲人”是什么意思?

生:课下注释是“清闲的人”。

师:那岂不就是无事可做的人了?坡真是无事可做的人吗?好,下面我们来看投影。

(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又有“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还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师:同学们想一想,坡“清闲”吗?他要养活一家老小,要种黄麻桑树,要造房子,要糊口奔忙。怎么会说是“闲人”呢?你们看他“闲”吗?

生:不闲。

师:既然他不闲,那么这里“闲人”可以怎么理解呢?

生: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原来他忙的是身体,闲的是内心呀。原来他有这份闲心,才有了这份闲情呀。

这个片段中对苏轼在黄州生活背景的适时引入,帮助学生们由表及里,理解了“闲人”其实是“有闲情雅致的人”的意思。接着这位老师又进行了大量的背景资料穿插。

师:我们读了文章,感觉到此时坡的内心的确很悠闲。你觉得坡内心深处愿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呢?(生沉默。)

师:好,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看坡被贬黄州前的一些资料。

(投影显示苏轼生平,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并解释意思。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43岁任湖州太守。同年,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44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师:你觉得坡的内心深处想做这样一个白天忙种田、晚上欣赏风景的无官一身轻的闲人吗?

生:不愿意。但也没办法。

师:的确如此,坡何尝想做闲人,他又何尝不想当官在朝中做事,实现少年时“致君尧舜”的理想呢?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子表达他此时的感情吗?(出示投影:一声“闲人”,多少_____;一声“闲人”,多少_____。)

生:一声“闲人”,多少无奈;一声“闲人”,多少辛酸。

生:一声“闲人”,多少抑郁;一声“闲人”,多少悲凉。

生:一声“闲人”,多少苦闷;一声“闲人”,多少感伤。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4

一、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知识的行为,同时也是借助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默读、诵读、朗读等,阅读的技巧也很多样,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概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等等。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为个性化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先要从阅读形式下手。例如,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这类古代叙事散文时,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反复大声地朗读文章内容。由于这三篇文章都属于文言文,会出现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而学生通过课前对文章进行朗读,可以对文章有大概了解,结合上下文,不断思考并揣摩出生字生词的涵义,这样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顺利。

再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这种语句优美的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诵读的方式。诵读与朗读有所区别,朗读注重声音洪亮,而诵读更加注重诵读者的感情融入。这样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诵读,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深刻地体验到文章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会学生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重新审视问题。通常情况下,这是一种维系人际关系的方法。而阅读中的换位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在情感、情绪、思想上与文章中的人物或作者相互沟通,进而了解文章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背景。

因为受到客观原因的影响,学生所处的生活时代与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学生不可能有书本中作者那样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文章所描绘的事物不可能做到完全理解,会有一定的距离。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扫除学生阅读时出现的障碍,帮助学生创设出一种有利的环境,让他们走进作者,走进文章。

再拿《沁园春・长沙》来说,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讲解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沁园春・长沙》是在1925年晚秋,去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路上,在长沙橘子洲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创作的一首词。随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当年的,站立在橘子洲头,并吟诵这首词,学生通过诗词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能感受到一种豪情壮志,并深刻体会到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世界的革命精神。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5

科尔沁草原有湖泊星罗棋布,沼泽迤逦,那里栖息着仙鹤、白鹭、天鹅等珍稀鸟类。辽河、霍林河、洮几河是其中的主要河流。草原上的河流如一条蜿蜒的玉带在大地上盘旋;沙地绵亘,经风剥蚀过的沙岗如刀削斧劈。树木的根部似被各自镂过,根须交错裸出地面,空空地支撑着树干在荒原上耸立。遍布在科尔沁的森林各尽神韵:白桦林如梦如歌;红柳林越是隆冬季节越是显现迷人的红艳;十月初枫树初经霜染绚烂于大地之上;通辽市以南奈曼旗一带有一片怪怪的柳树很耐观赏,当地人称“鬼柳”,还有文人叫它“沙柳”。四月转暖,是拍沙柳的好季节。沙柳在当地,四季神态尽有别样。早春时节沙柳铁骨铮铮,遍体被刀削过的芒刺如匕首凌空,划着怒号的罡风呼啸着,似乎在述说着世间的不平。有一种被压抑和被扭曲了的人性的神态附着在沙柳身上,遭遇着我们这一代人同样的经历。由北京可乘火车直抵通辽市约18个小时的路程。在通辽再换乘去嘎什店子的火车仅70公里的路程就可找到很理想的柳林。

六月以后,科尔沁大草原复苏了。浅草漫漫,乍绿犹黄,一种生机的嫩绿甚是可爱。端午节前后,野花开始在草原上绽放,薰风醉人,你会抑制不住掀动快门的手指。千万注意要沉住气,渐入佳境,越深入腹地就越显现奇异。当心胶卷不够用啊!此时位于白城西南100公里处的向海自然保护区,正是小鹤破壳出生的季节,小生命在雌鸟的呵护下、徜徉在芦苇丛中。白城市是拍摄草原和仙鹤的必经要道,到向海自然保护区仅有2个小时的客运班车。去草原深处则要换乘白城到阿尔山的普客列车,午夜1时左右在索伦站下车。再由索伦乘小公共汽车前往满族屯就进入境界了。那里小河涓涓、牛羊伴着牧歌在草原上移动,一种别样天地呈现眼前,满族屯苏木(蒙语苏木为乡级政府)的领导对外来的发烧友是非常热情的。七月下旬是大兴安岭披上最美丽的盛装的季节,白桦林中最多的是紫红色的柳兰,这林间路旁疏疏密密的紫红色串串花儿依傍着白桦洁净挺拔的树干又是一种韵致。这番景色最佳拍摄点是阿尔山市,国内外声名久远的阿尔山温泉疗养院就在此处。阿尔山市是兴安盟的一个新建成的边境旅游城市,座落于大兴安岭的顶脊,有温泉,有天池,有奇峰,有美味的野山菜。在盛暑季节拍摄归来后,温泉洗去一天的疲惫、晚上你可以盖上棉被清清爽爽睡一夜好觉,可内地气温竟是40℃哩。

夏季以后,兴安岭似乎没有过萧条。然而真正能使影友们发狂的还数金秋十月,在岭上白桦金黄的叶子稀疏了,留在树枝上的缤纷的残叶确也似魔幻般地出奇,脱去秋装的红果树,展示着一身玲珑的果球,红艳艳的,在白桦林中妖娆无比。岭下有一块叫代钦塔拉的地方,那里是一片枫树林,进入这片草原被霜染过的七彩枫林如同大地飘浮着的七彩云朵美得令人目眩,这里是科尔沁王爷府花园的后山,山上的五角枫据说是下嫁的格格从北京香山撷来的种子。能繁衍成几十公里这大片的土地的枫林该有几百年了吧。国庆的七六天长假可是拍蒙古枫的最好时机。

十月过后,大兴安岭进入严酷的冬季。最冷时的气温达-42℃!人们说这儿小树枝的霜雪像小猫尾巴似的。一天24小时,空中总是飘荡着霰雪,无论阴风呼号还是晴天终日您都会整个被包围在冰雪之中,向北到天池这么冷的气候竟有一条不冻的河流。河水里生长着可食用的水草,不冻河岸上冰雪弥漫着树林这里没有二级以上的大风,冬天常见厚厚的树挂。

到科尔沁草原拍片旅行,要是冬天,您可以带任何型相机进行创作,但在低温条件下要注意使用全机械的机型。在室外拍完后回到室内前要注意先将相机藏入摄影包拉好拉链,否则因相机过凉突然到热屋子会立刻结霜,损坏器材便追悔莫及了。忙完这个季节又要忙下个季节,走过科尔沁就钻不出来了,美丽的科尔沁,真的让人着迷!

浪漫的六月 王保忠摄

秋染科尔沁 王保忠摄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6

1、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思是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2、出自《沁园春·长沙》。

3、原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4、译文: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