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例6篇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文1

一、从题目入手

“沁园春”是词牌名,其词调取名于东汉沁水公主之园苑。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宪恃宫掖声执,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田园,主逼畏不敢计。后肃宗驾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宪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后人感叹其事,多咏叹之。正如龙榆生先生在《词学十讲》中所说,“长调格局恢弘,饶有雍容气象……像这类和谐开展的曲调,最宜抒写壮阔襟怀,表现恢弘器宇,因此历来多被豪迈磊落的英雄志士所爱采用。”

“长沙”作为题目,我们可以想象出,词作可能写的是这个地方的景物,并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叙写此地发生的一些事以及借事来抒情。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猜想去理解这首词,具体要表达什么则需要根据词的内容去把握。

二、借助相关信息

1.借助所学:《沁园春 雪》是的同一词牌作品,其格调、布局必然与《沁园春 长沙》相似,这可以作为我们理解这首词的关键。因此,词的上阕中“看”是个关键词,领起下文的七句写景之笔。“怅”是另一关键词,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问”是又一个关键词,展现作者的人生抱负,同时这“问”的问题,下阕必定有答案解释,这正如电影中的道具“开始如果有一把枪,最终必然要有枪声响起”一样,也是作品布局完整结构严谨的体现。下阕中“忆”是一个关键词,领起下面对往事回忆的七句话。“粪土”是另一个关键词,表明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文2

2、鉴赏诗歌内容,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理解前三句,词的上阕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 ?说说领起了哪几句?描绘了哪些秋景?诗人是从哪些视角来描写这些绚烂多彩的秋景的?

3、结合背景讲解:这首词写于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迅猛异常,毛泽东同志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村运动,先后建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并创立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国民党右派势利想篡夺立功,而党内,陈独秀又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毛泽东等同志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注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问”道出了词的主旨,提出了革命政权的领导权问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突出了词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4、《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在结构、思想主旨上有什么异同?

5、结构:相似,都为双调,字数相同,上十三句,下十二句;

6、主旨内容:同是写景抒情,赞美大好河山,抒发豪情壮志、理想抱负。

7、不同点:《雪》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赞美了祖国美好的河山,由美好的河山引出英雄人物,表现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长沙》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文3

一、从比较探究中发现问题

中学语文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看来毫无共同之处的作品的共性,挖掘表面一致的作品的个性,从而揭示作品的区别与联系,这是语文“比较・探究”教学的途径。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郦道元的《三峡》和徐迟的现代散文《黄山记》,都是写景的名篇,虽然对象不同,但抒写山水却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对山水的感悟的确是心有灵犀,它们的“可比点”正是文章作者对山水云雾的抒写的相似之处。教师在讲解《黄山记》时引入《与朱元思书》及《三峡》进行比较鉴别,面对同样对象的山写作手法却有异同,例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与朱元思书》)。“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而立”(《黄山记》)。这里吴文、徐文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拟人手法,以静写动的方法。再如郦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仅仅通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特点,但是没有使用拟人手法,原来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本地理学著作,主要介绍我国的大江河流以及沿河风土人情,侧重写实说明,这样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通透。

二、从比较探究中寻找区别

语文老师都比较重视和提倡“比较・探究”教学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别中探究差异找寻原因,让学生在比较探究中寻找规律,掌握写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目的,借鉴他们独特的创作方法。如,教师在讲陆游与的《卜算子・咏梅》时常要做这样的比较探究: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游:低沉孤高。: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通过比较,学生明显加深了对两首词的理解,也学会了鉴赏词的微妙意境。比较探究法可以说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一种较佳教学法。

三、比较探究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要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提示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为了围绕教学大纲,也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选一些内容上、体裁上与课本范文相同、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读物,或者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为了使同学们对苏轼这位豪放词的创始人有更全面的了解,可给学生推荐这位词人的豪放词的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简要分析,请学生比较探究二者有何细微的差别。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将苏轼的生平事迹贯穿其中,那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也就非常明了。甚至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苏轼的悼念亡妻的词与前两首词比较探究,使学生从中悟出伟大的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有不朽的婉约词作,从而在比较探究中更凸现出豪放词的特点。另外,在同一文章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探究”,对课文加以分析,如徐迟的《黄山记》第一段在写黄山的险峻时“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而立”,仔细分析用“高风”而不是“高峰”,原来这三个词都是顺应了拟人写山的需要,一词一状,全然是人的情状。再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见”而非“望”,东坡曾评曰:用“望”,便“神气索然矣”,因为“见”是无意的,彼此之间,本自无心,不期而遇,它与表现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是一致的,“望”就差一点,因为其中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这与表现随意、恬淡、自由是相违的。经过比较探究,学生掌握了这些词之间细微的差别,也明确了遣词造句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意识。

四、“比较・探究”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注意点

(一)定比较探究点。这是比较探究教学得以展开的基础。教学中的比较探究,首先必须考察所比较探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么相同或者相似,要么相反,只有确定了比较探究点,才有可能开展比较探究。在讲的《沁园春・长沙》一文时,教师可以与写秋景的元代杂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探究教学。经过比较探究,学生认识到这两首词有两个共同点:第一,都是写秋景。第二,都是即景抒情。明确相同点之后,再引导学生具体比较探究这两首词存在的相异点:《沁园春・长沙》描写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开阔雄浑、生机勃勃的画面,作者的感情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当时如火如荼的工农革命运动的联想。而《天净沙・秋思》虽为千古吟诵的名篇,却表现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封建士大夫阶层逃避现实、失望惆怅及浪迹天涯的旅人愁情,格调是消极悲观的,远没有《沁园春・长沙》里所迸发的引人蓬勃向上的激情。由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不一样,因此,画面呈现的色彩迥然而异。《沁园春・长沙》描绘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具有绚丽色彩的湘江秋景图。《天净沙・秋思》表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瑟凄清的意境。通过这两首词的比较探究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改变了教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又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扩展了知识面,学会了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文4

【摘 要】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的备课中却普遍存在着诸多缺失,如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忽视教学起点等,针对这些缺失,笔者试图以名师郑晓龙《沁园春·长沙》的备课内容为例,结合建构主义,新课程标准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弥补备课缺失的办法,简单呈现出名师备课的艺术。

关键词 《沁园春·长沙》;备课;高中语文

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这一重要环节上,《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一书曾提出了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错误做法,认为它们是“备课中的缺失”。针对这些缺失,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首篇课文《沁园春·长沙》为例,看看名师郑晓龙是如何避免缺失,展现备课艺术的。

其一,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确定教学目标,是开展成功的教学设计与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个文本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怎样才算清楚?除了需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外,还必须考虑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目标。在上位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教授《沁园春·长沙》,在分析学情与文本定位的基础上,就可以基本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准确默写;

2.感受本词的意象意境,理解鉴赏本词情景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鉴赏意象选择、着色及意境营造的技巧;

2.鉴赏本词炼字炼句的妙处;

3.写出感想,积淀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解本词中抒发的革命豪情;

2.思考并树立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这样的一份教学目标,既考虑了学情,又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三维目标清楚明白。它们又分别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的五大目标,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目标设定准确,为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其二,忽视教学起点

任何课堂都有自己的“起点”,而“起点”的选择应该遵循什么?是教材的起点内容,还是自身的经验储备?我们在教学起点上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情况,其实学情分析才应该是我们备课的起点,而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起点才是恰当的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分析好学情,才能建构适合学生的知识支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分析一般应包含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知识结构的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风格及其对语文学习的影响,甚至还要预测学生语文学习未来的发展水平。

其三,注重预设,忽视生成

备课,年轻的教师总认为备的越多越好,设计得越完美越好。殊不知备课最讲究的就是考虑周到,留有余地。在备课时,考虑一定要全面周到,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包括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困惑,会出什么状况,会从哪些角度去思考,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等等,必要时甚至写出教学过程中应该说的每一句话,推算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但周到的考虑不能扼杀教学的生成,教学设计方案中所写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全部予以表现,必须留出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去发挥、去创造。因此,教师在周到的设计中还要讲究弹性,包括教学目标的弹性,教学内容的弹性,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讨论。在文本解读方面,更要留出甚至制造空白点(不确定点)让学生去填补。总之,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应当在考虑周全的基础上,呈现弹性化、开放性的特点。

其四,重教而不重学

备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不光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更要注意学习方式的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为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必须考虑并主动加强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大到一个系统,有的小到一个点。教师都需要悉心揣摩,认真把握,并在备课中多方思考,精心设计。当然,设计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通过点拨指导,促成学生快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郑老师所选用的教法、学法及其说明:

1.朗读背诵。通过朗读理解,记忆在心,求得基本的收获。

2.想象描述。画面不能复活心中,再现眼前,就不能感受深刻、理解深入。听来的毕竟隔一层,自己心到神知,说出来,写出来,才能更有效地沉淀积蓄成营养。

3.引领示范。空泛教条地鉴赏,只能得到虚飘的印象;教给方法,做出示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养成习惯,提升能力。

郑老师的课堂,学法重于教法,无论是朗读背诵,还是引领示范,形式朴实无华,却体现了诗词诵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鉴赏中教师引导的必要性。但教师只是引领,而不强牵。郑老师选择的信息描述法,注重个性化阅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且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毫无疑问,这三大方法为本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提供了保证。

最后我想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引用的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历史教师的一句话作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以此与正在埋头备课的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郑晓龙,张茂娥.《<沁园春·长沙>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

[2]欧阳芬,谭立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

[3]《语文课堂教学准备技能》.网络文章.道客巴巴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文5

一、主题提出的背景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在我市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三年来,我县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仍然落后。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仍然过分重视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忽视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神奇多彩的创造想象世界。

二、课改实施情况

1 理解课文,丰富想象。在分析、理解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再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精读诗歌,体会意境。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哪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样,提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

2 运用插图,启发想象。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升高,想象的概括性与逻辑性成分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份。中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插图能把抽象的字词以形象的图画表现出来。观看插图能增强感性认识。教学看图课文,可以出示挂图,结合课文,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初步的审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欣赏《沁园春·长沙》之前,先让学生看图,提问:①先看见怎样的景象?②再看什么?③再仔细看什么?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3 据文绘图,展开想象。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古诗《沁园春·长沙》时,先写景色,然后逐句理解。这首词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天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三、取得成果

1 教育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教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实验,我的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教师已由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的服务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们对自身的任务进行重新定位,由过去单纯教授知识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学生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教师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并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实验中营造一种新型的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

2 通过实验,个人素质明显提高,在去年参加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又参加了县研讨课、观摩课等等活动。

3 形成了一部分优秀的调查报告、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经验论文、研究报告、典型教案等。

四、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的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种属联想等能力不强;2.学生积极想象、大胆想象的能力不强;3.部分学生的想象缺乏童趣,缺乏自然味。其原因是学生视野不开阔,积累的表象不丰富,平时缺乏发散思维的培养。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范文6

关键词:沙漠 生态文学 意象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方现代文学对新时期蒙古族生态文学的影响研究” (13CWW014);内蒙古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西方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当代蒙古族散文创作的影响”(NJSY163/2014QDW024);内蒙古科技大学外院外语教学基地研究项目“西方生态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及其思想的传播”(JY2014107)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外生态文学作品中,沙漠是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美国当代著名自然散文作家爱德华・艾比的经典生态作品《沙漠独居者》笔下的沙漠与惯常人们对沙漠荒凉、寂寥的映像不同,在他看来,沙漠是壮美与神圣的,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郭雪波沙漠主题类散文中的沙漠却是残暴肆虐的,所到之处,荒沙遍地,生命绝迹。本文从生态视角跨文化比较了两部作品在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内容上的异同,以揭示中外文学作品在不同的生态文学发展阶段所展现的相同的保护人类家园的呼喊。

一、壮美与神圣:爱德华・艾比笔下《沙漠独居者》中的沙漠

生态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问题的背景下首先兴起于西方的当代文学新景观。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一方面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正日益强大,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存境遇;可另一方面人类却不得不直面生态恶化的后果:土地沙漠化、沙尘暴、雾霾等严重的生态灾害频繁发生。面对生态危机向人类敲响的警钟,西方作家们很早就开始对现代文明进行了质疑和反思,生态文学的兴起就是作家们对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文化思考。美国当代著名自然散文作家爱德华・艾比1968年发表的散文集《沙漠独居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这部散文集主要以艾比在阿切斯(Arches)国家公园工作期间的笔记为蓝本,描述了作者在沙漠和荒野中的探险经历,同时也记录了他对现代文明和唯发展主义的批判性思考。在《沙漠独居者》中,艾比通过细致地描绘沙漠世界的美丽与神圣,赞颂了阿切斯国家公园植被极为稀少的沙漠。全书的第一句话便是:“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1]在《岩石》、《水》、《顺流而下》、《根基与矛盾》等篇章中,艾比记录了他在沙漠中所观察到的事物,他看到的不是沙漠的荒凉与贫瘠,而是“干净、纯洁”[1]25,体现了生命力量的美。沙漠的这种美不仅因为其壮丽景象,还因为其中的所有生物都按照自然的法则接受物竞天择的考验。艾比认为,原始的生态环境对人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沙漠可以帮助人类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圈子,培养一种整体观,更深刻地体验和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在艾比看来,荒野即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失去了荒野就意味着失去了精神家园。

艾比在书中揭示了阿切斯国家公园中的沙漠也逃脱不了逐渐被文明化、人工化的命运。采矿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是对沙漠荒野最主要的危害:越来越多的公路、水管、电线,改变了沙漠本来的面目。同时艾比在书中还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的畸形体制、片面牟取物质财富的错误价值观和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盲目发展观。总的来说,《沙漠独居者》弘扬了生态整体观,强调了对以沙漠为代表的荒野的内在价值和其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需要再认识,批判了工业社会的急功近利和人类现有文化的狭隘与短视,明确地倡导一种富有诗意的简朴、清静、自在、悠闲的生活方式。

二、残暴与肆虐:郭雪波沙漠主题散文中的沙漠

与西方生态文学思潮的发生背景不同,中国生态文学思潮的真正兴起,大约要晚20年左右。当《沙漠独居者》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激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议论时,国人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却始终是勉强、肤浅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工业的飞速发展、矿藏的过量开采等,都逐渐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内蒙古迅速扩大着沙化的领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滥砍滥伐令人吃惊,滚滚黄河常常断流……中国的自然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辽阔的蒙古草原、茂密的大兴安岭森林正在渐渐的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春天都会发生的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和肆虐草原、日益扩大的沙漠化。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以及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使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在80 年代早期就开始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其中便有被称为“沙漠之子”的蒙古族著名作家郭雪波。

郭雪波出生在科尔沁沙地西南部库伦旗沙坨子村。村子后边有一片大沙漠,叫“塔民查干沙漠”,汉语意思是“地狱白沙”。这片沙漠面积几十万公顷,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郭雪波降生到这个世界时,认识的第一个景物便是这片沙漠。长大以后,他始终默默瞩望家乡的一草一木,以及漫漫沙地滚滚风尘……每当此时,他的双眼就会饱含泪水。“虽然我现在常年居住在北京,但是我的心还是在我内蒙古大草原上,在我的故乡科尔沁沙地,那里是我文学创作灵感的来源,那里是一片令我魂牵梦绕的富有灵性的土地。”[2]从中可以看出郭雪波对家乡今非昔比的惋惜。在《阿拉坦・根娜》中,他说:“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对沙漠的深层次思索。”“我调查科尔沁草原沙化原因,”“并对沙地人和事以及动植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3]35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许多沙漠主题散文作品都在关注自己家乡环境的变化,他似乎用一双穿越时空的眼睛,清醒地注视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在《哭泣的草原》中他写道:“现如今,人类面临四大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炸、地球沙漠化。其中最可怕最具毁灭性的便是沙漠化,全球已有五分之一的土地完全沙漠化,四分之一土地正呈沙化。称沙漠化为地球的癌症和艾滋病,一点也不过分。”“阿拉善沙漠、毛乌苏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巴彦淖尔沙地、科尔沁沙地、鄂尔多斯沙地以及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正在演变的无数个小块沙化地,在整个中国8大沙漠沙地中内蒙古就占了其中4个,面积多达4亿多亩!而且它们以每年大约500万亩的速度扩大着沙的领土,并继续征战,大有南吞西卷之势。”[4]7

郭雪波几十年来用自己手中的笔描写草原沙化、治沙、固沙、维护草原生态,把蒙古草原生态的恶化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呼吁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合理适度利用自然,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在《荒漠魂》中,在面对被沙漠吞噬的古城感叹道:“这老树,这埋进沙底的古城和老人,还有那条不息的沙溪,不正是这荒漠的魂魄吗?尽管大自然的力量神秘而可怕,可那生命的坚韧却是永存的,有着无限的张力。”[3]51

沙化是人与自然冲突的舞台。在古代,沙化是远离草原与森林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本来应是草原和森林的地段却变成了满目黄沙。这一切都是源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源于人们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注意生态保护。

在《草原殇――郭雪波散文两篇:科尔沁,草原在哪里?》中诘问:“问题的关键是涌入者们如何面对这块存在方式单一纯粹的边疆草原。是应尊重宇宙自然按自己规律形成亘古的当地生存现状和生存规律,还是把内地的唯一生存模式“农耕”强加给这块草原?”[4]7“如今的人类,已不畏惧曾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即对神秘大自然的敬畏,对天和上帝象征的宗教神灵的敬畏。尤其对大自然,唯剩下征服和践踏、掠夺。”[3]115

在一次报社的访谈中,郭雪波反复引用印度裔作家拉什迪的一句话“作家要有上帝的视野”。他在阐释他的创作理念时如是说:“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应该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很高的视野,来认识、反思、反视自己的民族和整个人类,才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5]

纵观郭雪波的生态文学作品,主题虽然单一,却总是对人类生存的现状与未来表达严肃审思、责任关切,呼吁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合理适度利用自然,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使人类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更加协调发展。

三、结语

高尔基曾经对文学有一著名的定义:文学即人学。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学人文关怀的最高使命和核心精神。古今中外,文学的价值总是体现在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密切关注,对人类生存的现状与未来的严肃审思与责任关切。不管是60年代美国作家艾比在《沙漠独居者》所细腻描绘的壮美沙漠,还是80年代中国作家郭雪波笔下残暴肆虐的沙漠,都揭示了中外文学作品在不同的生态文学发展阶段所展现的相同的保护人类家园的呼喊。生态文学的作家们,作为人类行为的反思者,敏觉地警示、谏言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歧误与偏颇,他们的作品深沉地表达着守护人类心灵的崇高关怀和正义诉求。

参考文献

[1] Edward Abbey,Desert Solitaire,A Season in the Wilderness,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1990.

[2] 郭雪波.银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封三.

[3] 郭雪波.大漠笔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