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例6篇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1

高中教育的发展虽然与高等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基本上是直接面对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而高中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基本上是流向高等教育学校和社会市场中去,两者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既然高等教育可以实行范围经济模式,那么高中教育中也可以实行范围经济模式。

一、高中教育规模扩大出现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出现首先是在企业当中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开始在教育当中应用。目前,我国大力提倡高中教育的规模扩大,高中入学率呈上升趋势;高中招生规模扩大以后,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现在资源,充分利用共享资源,例如:师资配备、教学设备等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节约了教育成本。高中教育的生源不断增加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节约社会教育资源。据新华社电:“2012年中国内地新疆高中班继续扩招,办班城市及学校也将有所增加,在生源上除继续向南疆三地州和农牧民子女倾斜外,也对人口较少民族和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学生给予适当照顾。”这个例子说明了我国各地区的高中招生都在扩大规模,高中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本。

二、由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办学规模不断地扩大,很多学校都已经形成几千人的大规模形式。我们在高中教育中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的理论基础,学校办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但是,当教育规模扩大到一定的限度时,一系列新的问题伴随着产生了,虽然我们实现了规模教育最大化,节约了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却存在“产品”比较单一,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首先,由于现今很多高中教师的专业相对单一,除了主要科目的专业教师以外,其他专业教师相对缺乏。只重视高考科目教师的引进和聘用,使得高中教育发展简单化,从而导致升学率下降,有个性特长的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而与大学之门擦肩而过。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配备资源和音、体、美教学设施多元化培养,既节约的教育资源,又取得了新的实效。

其次,高中教育的外部性内在化。王大树的观点认为:“现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运输费用以外, 信息、交易的稳定性、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重要。产品的多元化可以将外部交易内在化,从而减少交易成本。例如,炼钢厂兼并铁矿,不需要经常签订合同也能保证原料供给, 还可以合法地不交或者少交销售税。”[2]目前,很多地区的中学都办起了校办工厂,这也是范围经济的一种体现形式。利用校办工厂生产和经营文具用品等,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去,从而有利于减小资源的成本,提升办学水平。

最后,高中教育与初中教育并存,是另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初中教育可以为高中教育提供生源上的保障,在教学质量上也得到稳定和提高。所以,高中教学与初中教学形成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区域范围经济与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高中教育必须注重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区域范围经济应用在高中教育当中,表现为在同一个地区,单纯地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不适应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是范围不经济的;要建立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使之相互依存,为地区发展培养建设人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资源共享,形成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的教育产业链。普通高中着重培养的是人才的“半成品”,而职业高中着重培养的是“成品”;普通高中是面向高校,而职业高中是面向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两者相互依存,实现资源共享,为地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合办的设想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2

对张伯仑实证理论的重新发现

1.张伯仑理论中的托夫勒基因

托夫勒是提出“第三次浪潮”理论的著名未来学家(尽管他曾亲口对我说不承认自己是未来学家),说“古典”的张伯仑的理论中有前卫的托夫勒思想因素未免让人觉得奇怪,但让我们来看事实。

托夫勒关于下一代经济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转移”这个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最引人注目的范式变化,是在标准经济学中单一的数量范式外,提出数量(规模)和品种两个范式,其奥妙在于描述下一代经济离不开品种这个范式(而传统经济中品种唯一,且不变,是一种特例)。品种,就是张伯仑说的异质性的实证对应物。异质性是个规范概念,差异化是个实证概念。品种是以差异化这种实证形式定义的异质性。张伯仑价值理论的核心,实质就是品种(产品差别)。他说“一般的产品种类是有差别的”,“所以在每种情况下的‘产品’都是不同的”。这里说的“产品”,实质是品种。对张伯仑而言,差别等于品种,品种等于垄断(“有差别就有垄断,随着差别的程度越大,垄断的成分就越大”)。这与标准经济学同质性垄断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张伯仑的垄断竞争论,实质是品种竞争论。

由于受数学方法限制,张伯仑始终没有把品种作为一个独立维度,在模型中表现出来。他只是用加引号的“产品”来代替品种概念,以区别于不加引号的产品。然后沿用一般的数量一价格坐标框架进行“产品”分析。这个缺陷,最终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茨在1977年的著名论文《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中提出的D-S模型所弥补。D-S模型相当于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的数学版,其重要成就是第一次将品种内生进经济学体系。如果说D-S模型还只是用代数来表述,品种所处的几何位置并不清楚,卡尔顿、佩罗夫在分析异质产品的代表性消费者模型时,则已非常露骨地将D-S模型从几何上表现为品种和数量两个不同的坐标轴。

回顾《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第一句话:“在福利经济学中,有关生产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市场能否使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达到社会最优的问题。”由于加入了品种(“商品的种类”)这个新维度,从而彻底篡改了标准经济学,实现了在最基本问题上的修正主义。

从下一代经济观点看,这意味着可以实证托夫勒结论的数学工具终于出现。互联网在多样化增值业务方向的基本经济规律,不光可以凭赚钱的实践立起来,而且有希望在理论经济学上找到“最基本的问题”上的根据。所有这些光荣,都应追溯到张伯仑的原创性贡献。

2.克鲁格曼对张伯仑的发挥

当前最热门的克鲁格曼理论,基本是张伯仑理论的具体应用版。

克鲁格曼沿着两个思路发挥张伯仑理论,一个分支是通过斯蒂格里茨等的工作间接继承张伯仑,将D-S模型(张伯仑理论的数学克隆)转化为空间应用版;另一个分支是直接继承张伯仑,将《垄断竞争理论》反复强调的空间因素(对张伯仑本人来说,空间差异是“每个生产者周围条件的差异”中的主要一环),发展成空间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的形成,带活了韦伯工业区理论和更加实证的区域经济理论,直接决定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面貌,成为全球化、区域化浪潮的代表性解释。

克鲁格曼在价值理论上无所建树,发挥的只是张伯仑所说的“某一特殊的狭窄问题”领域。张伯仑精神(the spitit of Chamberlin)恰在弟子们凭实证化纷纷攀上诺贝尔奖的高峰过程中,在价值论意义上失落到低谷。

3、回到张伯仑本身

回到张伯仑本身是指,从实证的、被同质化、诺贝尔化的张伯仑理论,回到规范的、异质性的、价值论意义上的张伯仑理论,这不是别人的要求,恰好是新经济范式转移的要求。

既然张伯仑精神在于他的价值论,在于他价值论中的异质性思想,因此,重新发现张伯仑,就不能拘泥于张伯仑说过什么,没说过什么。同样是继承张伯仑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假设,但可以产生与斯蒂格里茨、罗默和克鲁格曼这些张伯仑正宗弟子相反的理论(都属规模经济理论),即范围经济的理论。同是把张伯仑的“产品”概念发展为品种概念,张伯仑正宗弟子得出的结论一样,是品种不经济(异质性不经济);而范围经济理论强调品种经济,即异质性是经济的。这一结论不更符合张伯仑强调异质性的味口吗?

在品种(Variety)经济研究方面,兰开斯特(Kelvin Lancaster)在《产品品种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of Product Variety:ASur ey)中,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品种的深入的含义。B.柯蒂斯,伊顿和理查德,G.利普西在《产业组织经济学手册》中,对产品差别化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此外,双边市场理论在实证范围对张伯仑理论有重要突破,可以很好解释互联网中“平台垄断,增值竞争”的互补性双层经营现象。这一支理论的优点是实证性强,弱点是理论经济学基础有亏缺(大多没有区分作为现象的品种,与作为维度的品种)。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3

市制的形成发展与撤县设市模式的弊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但建制市的诞生可以说是“舶来品”。1909年清朝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规定了“城”“镇”的设置条件、机构级别与职能,以及区域界线,从而首次从法律上诞生了市制。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设市模式基本上与世界各国相同,即实行所谓城乡分治的“切块设市”,只是标准各异。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当时的情况和认识理念,城乡合治的撤县设市成为主要模式。从此,中国的城市政区制度出现与传统设市模式相异的重大转变。自1986年以来,整县改市占到设市数量的90%以上。

应当指出,我国转型期产生的撤县设市模式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和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行政区经济运行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得到多数政府部门的支持。但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诸多弊端。首先是出现较严重的虚假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概念被滥用,城乡统计混乱,难以进行科学的城市比较分析,尤其是国内外比较;第二,导致城乡性质混淆,城区盲目扩展,大量耕地流失,“三农”投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第三,难以实行城乡两类政区的分类管理,也与国际普遍的城乡分治相悖;第四,从政区制度角度看,大规模撤县设市将会动摇我国传统基层政区的基石,“县”有可能逐步消失;第五,对一些县域非行政中心、规模较大的经济强镇来说(如浙江苍南县的龙港镇、江苏吴江市的盛泽镇等),在推行撤县设市模式下,由于得不到应有的政区地位,从而在制度上大大制约了进一步发展;第六,撤县设市一旦停止,还导致出现城市化快速推进而城市数量不变,甚至减少的奇特现象。

单一的“镇”政区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

相对于县乡,我国镇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坊(城镇),但作为正式的建制镇也是在清朝末年,即1909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后才得以确立的。镇与市一样,也是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近百年来,我国乡镇有了较大发展,2003年中国大陆有38290个乡镇,其中镇20226个,占乡镇总数的52.8%。众多乡镇虽属同一级最基层行政区,但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变化,乡镇的规模、实力出现分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部分县市内的乡镇差异十分显著。有的中心镇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0万,经济规模达到许多县级市、甚至中西部的地级市的水平,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显然,现有的乡镇政区与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这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权力小、责任大、能力弱是这些乡镇普遍存在的矛盾。特别是缺少决策权和独立的财政,因而严重影响这些乡镇的施政能力。

我国乡镇改革的思路不外乎有两种:一是强化乡镇,使其成为真正的基层实体政府;二是弱化乡镇,使其成为县派出机构,执行和完成县政府交办的事务和指导村的自治活动。我认为这两种思路都应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在服从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全局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层级,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第一种方案是虚“县”强“乡(镇)”的道路;第二种方案是强“县”弱“乡”之路。从我国各地区自然、人文、经济社会条件、发展水平等差别很大的国情来看,这两种方案都有可取之处,都可选择不同地区试行,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即没有解决一部分强镇发展中的政区体制矛盾。本文探索的就是将部分县市的部分乡镇,即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实力很强的少数镇,实行“县下辖市”改革,把条件特别优秀的镇作为小城市政区进行管理,这实际上是第三种方案。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实行大规模乡镇合并,产生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强镇,已经为县下辖市提供了良好条件。

县下辖市的十条设想

在县以下的城镇制度改革中,我们主张尝试实行县下辖市。即根据各县域的经济水平、空间格局、城镇体系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条件,按照一定标准,选择县以下个别规模较大、条件优越的乡镇改设为市。这一制度与现有的县辖乡镇制度融合,形成我国完善的基层政区制度。

在中国,一个城市行政区一般有以下要素组成:区域范围、人口集聚规模、城市专名、隶属关系和行政等级。县下辖市的“市”,其性质和基本要素应体现以下基本特征:

(1)县辖市的隶属关系不变,仍归属县领导,由县统筹;

(2)县辖市的空间范围适度,不搞“切块设市”,实行“城乡合一”,其范围大体为经过调整后的乡镇(主要是中心镇)范围,适度微调;

(3)县辖市不搞县城设市,不搞“一地两府”。县城(直属镇)达到一定规模(如10万人)可改镇为街道或街区;

(4)县辖市专名不与“县”专名同名;

(5)县辖市的建成区人口积聚规模近期大致在8万人以上,镇域人口10万以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00人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积聚力增强、非农人口的增加,这一标准可逐步提高;

(6)县辖市是乡镇政区制度的发展,并非替代,是我国城市制度的完善和规范,乡镇建制仍然是县以下政区的主体;

(7)县辖市的“市”,其行政等级一般等同于乡镇,某些管理权限可根据县域经济全局发展规划的需要适当放宽,也可由一名副县长兼任县辖市市长;

(8)借鉴国外经验,总结我国台湾省县辖市的经验教训,从大陆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县辖市的“市”试行新的行政管理体制;

(9)科学定位县辖市的职责功能,处理好“市”县关系,在全县统筹规划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市”的健康发展,防止分散化和重复建设;

(10)未来的县下政区将形成街区(县城)―居、市―居、镇―居、乡―村多模式并列,功能性质各异、合作分工、紧密联系、互为一体的新格局。

县辖市模式目前可选择沿海少数县域经济较发达的非县城的镇(如浙江龙港镇)试行,也可在具备条件的中西部地区试行。

推行县下辖市意义不可低估

县下辖市有利于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县域占有中国大部分的国土和人口,县域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石。推行县下辖市将大大调动有发展潜力的中心镇的积极性,发展县域小城市,通过小城市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稳定、持续发展,在当前十分有利于推行“三个集中”,落实解决举国上下关注的三农问题,从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真正实现国家的整体繁荣、富强。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4

一、集中与归核:过度收缩与集聚的风险

以资源能力为本位的战略取向强调要以企业资源与能力为基础来进行业务选择,抵制外部市场机会的诱惑。显然,这种战略取向首先强调的是企业经营的集中化与归核化,即企业使其资源与能力集中于主营业务(或核心业务),以图增强主业竞争优势。但经营的过度集中化与归核化会引致企业经营规模的过度收缩与业务的过度集聚,进而一方面会导致规模不经济与范围不经济,另一方面还会因专业化程度过高而引致市场风险。

(一)过度收缩与集聚引致规模不经济与范围不经济

企业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的过度扩张会引致规模不经济与范围不经济。同样,企业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的过度收缩与集聚也会引致规模不经济与范围不经济。这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及规律有关,即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总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才是有效的,企业经营的规模与范围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因落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有效范围之外而变成规模不经济或范围不经济(如图1所示)。

对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虽然仍存在着不同前提下的不同认识,但我们可以从企业的成本变动与企业经营的规模或范围变动之间的联系来考察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问题。对于规模经济问题而言,在一定的技术状况和价格水平下,一方面,若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与企业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是一致的,则可以认定规模扩大的经济性(E-conomies of Scale),如果方向相反,则表示规模扩大的不经济性(Diseconomies of Scale);另一方面,若企业经营规模缩小与企业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一致,则可认定规模收缩的经济性,如果方向相反,则表示规模收缩的不经济性。范围经济的性质虽然与规模经济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二者运动的规律却基本相似,即一方面,若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增加业务数量)与企业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一致,则可认定经营范围扩大的经济性(Economies of Scope),如果方向相反,则表示经营范围扩大的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ope);另一方面,若企业经营范围的收缩与企业平均成本降低的方向一致,则可认定经营范围收缩的经济性,如果方向相反,则表示经营范围收缩的不经济性。

企业经营规模、经营范围及其变动与企业平均成本及其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可由图1得到反映:S1与S2之间的曲线部分表示企业最合理的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当企业经营的规模或范围向右越过S2点后,企业平均成本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扩大而上升,显示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及其扩大的不经济性(反过来说,这一区间却同时显示出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缩小的经济性。因为在这一区间,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收缩而降低);当企业经营的规模或范围向左越过S1点后,企业平均成本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收缩而上升,显示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及其收缩的不经济性(反过来说,这一区间却同时显示出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扩大的经济性。因为在这一区间,企业平均成本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扩大而降低)。

图1清楚地显示出,企业唯有住合理的规模或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才是经济的,才能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潜力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反之,企业经营过度扩张或过度收缩,都会引致经营的规模不经济性或范围不经济性:过度扩张因超越企业资源能力的限度而引致“巨人综合征”与“无根经营”;过度收缩则因无法有效利用和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潜力而引致低效率。

(二)业务的过度集聚引致市场风险

1、过度专业化的市场规模风险

由于企业的专业化经营从市场条件而言只能依赖于单一业务市场,其能够扩张到什么程度,首先取决于市场的容纳能力,即市场规模。某一业务市场的成长总是为从事该业务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提供最基本的市场环境条件,某一业务市场的萎缩也总是对从事该业务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扩张产生逆向的影响,而专业化经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如果超越其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企业扩张的势头则难以为继。

总体而言,某一时期每一种业务市场总存在着一个规模上限问题。因此,从事专业化经营的企业,都要受到这个市场规模上限的约束。从从事某一业务的专业化经营企业多元存在的现实而言,市场规模上限的存在使得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所受到的市场规模的约束进一步强化,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如果某一业务市场发生萎缩性逆转,对于从事这一专业化经营的企业而言,其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继续在原来的专业化领域进行扩张的问题,而是退出的问题和用新的专业化经营替代旧的专业化经营的问题。

2、过度专业化的市场周期风险与竞争风险

企业专业化经营的市场周期风险是由市场波动引起的。市场波动对于企业专业化经营的影响在于,整体市场的波动和专业化经营企业所处的局部市场的波动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整体市场周期长短的不确定性与局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放大了企业专业化经营的不确定性,由此相对增加了企业专业化经营的风险。

企业专业化经营的市场竞争风险,是由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与该市场上竞争对手竞争结局的不确定性引起的。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与竞争对手在竞争中的扩张及在扩张中的竞争过程中,因竞争对手之间相对实力的强弱及竞争手段、策略与技巧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竞争结局的不确定性。竞争愈激烈,则这种不确定性就愈强,专业化经营的风险也就愈大。

二、忽视环境:过度拘泥于内部资源与能力的风险

资源能力本位战略取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积累与提升,以此构建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但过度拘泥于内部资源能力又会使企业忽视甚至漠视市场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引致风险。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的变化会销蚀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价值

资源与能力的价值唯有在提供能满足市场与社会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时,才体现出来。因此,若相关的市场或社会需要消失或发生了转移,则企业原有的相关资源与能力就会贬值,甚至一文不值,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湘潭电化集团公司是一家生产电池原料“无汞二氧化锰”的股份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市场遍布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及东南亚地区。1995年以前,公司的产品是“有汞二氧化锰”,公司领

导层提出,为了强化“有汞二氧化锰”的核心技术,不惜巨资,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该型产品的优化改进,曾一度使该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由于公司忽视市场变化和对其他产品与技术开发的重视,1995年以后,公司陷入了困境。原因是,国际上提高了该型产品的标准,要求生产环保型的“无汞二氧化锰”,使电化集团苦心经营十多年的“核心能力”变得一文不值。公司不得不抛弃“有汞二氧化锰”的全套技术和工艺设备,致力于“无汞二氧化锰”的研究,从而给公司造成了上千万元的损失。1998年以后,公司领导层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刻意强调产品的绝对优势地位,而是紧紧盯住世界市场的变化,瞄准竞争对手,合理分配资源,针对不同的市场,寻求有区别的相对竞争力。这样一来,公司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并且在很多系列产品上都有明显的相对竞争力,其收益总和,远远超过了只着力培养一二种核心产品所创造的利润。

(二)技术的变革会削弱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优势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优势与价值还表现为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性与稀缺性(即多数竞争对手不具备)。但技术的变革会引致相关新资源与新能力的出现,从而造成对企业现有稀缺资源或能力的替代,使企业蒙受损失,甚至丧失竞争优势。这正如著名学者戴维・亨格等人(2002)所指出的:“新技术可以使企业核心能力过时。”而人类历史上的技术变革从来就未曾停止过,而且,也正是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因此,思想巨匠马克思就曾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超竞争(Hypereompetition)态势的形成与不断深化,更是使技术的革新呈现出突变性、跳跃式、革命性的特征。愈是处于高新科技产业(超竞争产业)中的强势企业,其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愈高,技术与能力被替代的风险亦愈大,以致会如美国学者戴维・亨格等人(2002)所指出的:在计算机等超竞争产业中,企业必须愿意“自杀”自己的技术、能力与产品(即在被替代之前自己先通过创新或转移实现自我替代),进而重新获得一种新的竞争优势。例如,在电子工业领域,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而成为电子工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日本企业在模拟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中的竞争,反而可能会起阻碍作用。而这也正是导致日本企业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对比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凡是那些技术发展产生了突变的领域,日本企业都已处于下风;而凡是那些未发生技术突变的领域,日本企业都依然保持着对美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竞争者的模仿也会削弱企业资源与能力的优势

著名学者戴维・亨格等人(2002)明确提醒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独特能力给它在市场上带来竞争优势,则竞争者就会想尽办法模仿”。在一个竞争性环境中,相互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广为使用的竞争手段。尽管一些资源能力理论家(DiefieksandCool,1989;PrahadandHammer,1990;Barney,1991,1995,200¨认为,由于存在一系列模仿障碍(如模仿成本、隔离机制等等),企业的关键资源或核心能力都具有难以模仿性或不可模仿性。但实际上,由于技术与能力客观存在的扩散性,竞争对手完全可以通过诸如“逆向工程(Re・verseEnzineefing)”等方法或手段进行模仿。而且,当今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降低模仿的难度与成本。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赖以成功的一系列技术工艺及经营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适时制造、弹性生产、企业文化等等),在80年代中后期被美国企业成功模仿后即迅速失去其竞争优势。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区域经济

1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1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子商务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应用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推动区域内企业的扩张和发展。此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降低了企业社会交易成本,这里成本的降低包含信贷成本、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商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起着油的作用,信息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节省资金成本,减少企业发展中必要的物流开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1]。所以建设一些专门的电子商务物流平台,能降低物流成本,使企业的业务发展形式更加灵活。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搜索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同时降低交易时间成本,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自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且要注重区域间生产流通和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在一个大的区域经济市场内可能会出现经常性的经济限制和贸易壁垒,同时也会经常性的发生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交换活动。在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这种活动可能会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对象所有权问题,其二是实体物流通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流问题。区域间物流活动的能够促进需求、供给等两个方面的增长效应。其中从供给方面来看物流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从需求方面来看,物流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扩大输出需求,从而提高一个产品的总需求,从多个方面刺激区域内经济发展。另外,从供应链方面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突破资源制约和体制制约,把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入到更大的发展环境中,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1.3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

通过前面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结构和范围会发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在产业结构形式方面,进而影响区域经济范围变化趋势,控制区域经济发展范围的扩展[2]。区域经济范围值是二者共同作用下最合理产品辐射范围,在这个点的引导下会形成一个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较紧密、协调,区域内的交通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均得到很好的利用,产品均能实现其有效服务,极大的提高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运用效率,满足客户对商品的个性化。

2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下区域经济发展

2.1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电子商务逐渐主导全球消费方式变革,特别是次贷危机之后,互联网技术为人们提供一种便捷的交易方式,人们能够在更大范围的网络市场进行交易,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信息传递,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促进自身经济建设的发展。基于此,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必须注重电子商务的发展,积极吸引外国著名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在原有经济发展基础上建立网站群支持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并积极培育地区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鼓励大型商会、博览会建立专业型网站,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向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转变,培育新的发展市场,使有型市场和无形市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建立专业电子商务市场,提高市场交易和市场信息管理功能。并利用现代物流优势资源,支持个人和企业通过不同网络交易形式,发展网络影响,积极推动区域电子商务环境的发展,引进外资发展网络运营,给予电子商务企业较多的发展优惠措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2.2合理布局物流园区的发展

在物流业的规模定位方面要确定物流的规模一体化发展,发展过程中要借助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确定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所在区域总的物流需求规模,根据区域交通、辐射条件以及城市布局等方面的因素确定物流规模定位系数的发展;而后对物流园区进行功能定位考虑,首先确定区域物流的主要服务对象,明确物流供货对象后再进行内部设施的建设,同时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内部建设规划布局。整个过程的定位必须依托物流市场条件,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最后对物流园区各种设施和策略进行科学的布局定位分析,集中型物流园区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地理物质的集中连片建设方面,这类物流园区的用地规模比较大,而且区域内有一套通达性比较强的综合运输体系,该体系可能位于物流园区中心位置。非集中性物流园区在空间上是一个被科学划分的联合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化技术手段将各个分散的个体相互连接起来。这种物流园区一般布局在土地比较紧张、周围物流需求大的工商贸企业附近,这样能够比较容易的吸引第三方物流聚集。

2.3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货运信息网络的建设

交通设施的完善和货物信息平台的构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东中部地区建立有大量的生产资料集散中心,大大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物流业的发展,另外发达的交通和信息技术也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区域间交通设施建设,利用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交通基础设施要打破行业限制、区域限制和政策限制,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物流交通设备、设施的建设,完善物流配套运输网络的建设,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立,特别要加强区域间交通枢纽、大型物流基地和物资集散地的建设,并对现有的资源优化和整合。同时要加快建设区域间货运信息的网络化建设,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根据各个地区物流发展特点,集合主要交通枢纽布局,建立区域间物流中心、辅助中心等,在网络建设方面要积极开发运输信息中心,在运输公司建立局域网,逐渐与全国其他主要交通枢纽的交通网络进行整合,形成覆盖全国的货运信息网络形式,为区域间物流发展提供条件。

3结束语

要想提高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必须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根据其影响因素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并在区域经济未来发展中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应用程度,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互补。

参考文献:

[1]杨道静.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9):46-47.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共享经济;民族地区;协作分享;资源共享

一、共享经济理念概述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的提出

现代共享经济学早期萌芽于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其首次提出是在1978年Marcus Felson和Joel.Spaeth[1]将其作为一种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消费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分享个人的闲置资源和知识技能及筹资。Botsman Rogers[2]称之为“协同消费”,由于消费者逐渐更偏好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非私有价值,共享性的优势日益凸显,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

共享经济指能够让商品、服务、数据以及才能等拥有共享渠道的、以“共同享有但不占有”为理念的经济社会体系,主要包括所有权的转换与使用权的转换两种形式(二手交易;租借)。具体来说即将闲置的资源通过网络分享或出租给其他人,包括资产、资源、时间、技能在内的各种私人物品[3],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获得了回报。

(二)共享经济的本质和特征

1、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协作分享,具体如下

在规模经济角度,利用规模效应,当生产率在竞争及创新的驱动下大幅提升时边际成本递减甚至趋近于零。正如Jeremy Rifkin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所强调,交易成本几乎为零的经济活动将使财富得到更平均的分配。

在科斯定理角度,共享的概念下使得使用权和所有权“两权分离”,产权界定更为深入,在不失去所有权的条件下让渡商品的使用权,提升了商品价值,满足了更多效用,从而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在信息经济学角度,共享经济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形式,通过网络为大众建立一种特别的联系,并且云计算、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弥补了部分市场失灵现象。

在组织结构角度,共享经济采取了一种能够让每个人都平等参与其中的扁平化结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结构,集权管理模式下的垂直整合型机构也有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

在资源环境角度,利用个人闲置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节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为实现“绿色地球”、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2、共享经济有以下特征

(1)成本低。大多数闲置资源的盘活使得与大规模的专业供应者相比具有价格优势,从而边际成本逐渐降低,经济效率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以及新型的组织方式会节约运行和管理成本,使得整个共享经济呈现出低成本特征。

(2)高效便捷。供求双方通过第三方平台需求信息,增加可选择的交易对象,这种方式快而直观,并且双方信息更为公开透明,提高了交易质量的同时扩大了主体的可选择空间。

(3)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产业运行模式,通过调整存量资产实现了从“闲置型”到“再利用型”的转变,物尽其用,一切可再利用的闲置资源都可开发出无限可能。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利用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合作信任。这种建立在分享与合作意识基础上的方式深刻的改变了人们作为单一个体的生活角色和思维方式,拥有了新的就业模式,扩大了交际圈,推动了人际关系的发展,使得社会重新注入了信任值。

二、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领域

(一)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

共享经济是消费者通过公平的互利合作,共同分享资源的一种协作经济,其核心模式为“合作――竞争”。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同时也可以作为生产者,在特定条件下扮演不同角色,产消者可以利用一切自有资源,通过让渡其使用权的方式获取收益。具体来说,共享经济主要通过O2O(Online To Offline)方式,以在线支付为核心,将线上与线下商务的机会相结合,兼具两者优势。其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

1、资源的供求个体间的共享模式

P2P(Peer-to-Peer):指个人间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其中通过第三方平台(P2P公司)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C2C(Consumer to Consumer):指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消费个体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交易类型。

2、资源的供求个体与组织间的共享模式

P2C(Production to Consumer):通过生活服务平台把商品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从生产企业直接将商品送达消费者。借助平台聚集生活中的各类服务信息,如房产、家政、餐饮、票务、健康等。

B2C(Business to Consumer):即商家建成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店购物并在线支付的模式,一般以零售业为主,借助网络资源进行线上销售活动。

3、组织间的共享模式

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商家之间通过技术平台进行业务交易的模式。

(二)共享经济的领域及发展现状

共享经济属于新兴市场,然而发展速度迅猛,短期迅速渗透到很多行业及其细分市场,范围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消费对象为标准进行划分的话,共享经济的行业领域主要分为交通领域共享、住宿旅行共享、服务共享、物流共享和其他闲置物品共享。共享经济的交易对象可以从个体之间、组织之间延伸到所有的经济体,扩展到日常生活、办公用品等更细致的领域。租车行业的Uber以及短租住宿行业的Airbnb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目前国内共享经济的发展欣欣向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列举如下:(租车业)滴滴快的;(短租)木鸟短租;(家政)阿姨帮;(二手市场)闲鱼;(创意服务)猪八戒网;(课外辅导)疯狂老师;(厨艺)阿姨厨房;(美容)河狸家。

三、民族地区共享经济发展困境

我国新生经济体如暴风骤雨般的发展,产品和服务更新的速度令人瞠目,短短两年多时间共享经济市场已呈现出蓬勃的趋势,民族地区赶上了这趟快速发展的列车,但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境。

(一)内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虽然发展速度快,但问题也逐一显现出来,例如内部控制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风险控制指标严重缺乏,风险量化能力不足,不能有效识别和评估风险;另一方面内部监督制度缺失,对交易的执行缺乏进一步监督,对风险的再次确认不够明确。共享经济重要的是要看长久的收益和信誉,只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获得长久、健康的发展。

(二)虚拟网络下的不信任

共享经济把现实生活中的需求通过网络平台深度融合,充分结合了两者的优势,体现出开放、分享、平等、协作的共享精神。但基于网络的虚拟特性,存在很大的信用违约风险,在识别交易当事人的资信状况、真实资料、道德品质等信息真伪上存在很多问题,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缺陷大肆伪装,让我们更加难以识别与区分,导致一些“跑路事件”、诈骗事件时有发生,揭示出了社会中存在的诚信与道德问题。

(三)平台技术不成熟

“互联网+”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保证平台技术安全尤为重要。但我国网络技术还不够成熟,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交易的扩展速度,大数据、云计算的需求难以被满足。技术上的落后,不但难以满足共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难以确保第三方运行平台的系统安全,一旦发生技术风险,客户的信息和资产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对经济业务的正常有序运行产生恶劣影响。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法律法规主要针对传统经济活动,不完全适用于新兴的共享经济形式,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部独立完整的法律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权责不够明晰,尤其在市场准入、合同的履行、交易主体身份认证、维护顾客信息、收费标准、市场监管、市场退出、权责关系等方面极其欠缺。导致许多人打着法律法规的“球”,投资者信心不足,也制约了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加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刻不容缓。

四、民族地区共享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一)促进共享经济的市场发展

共享经济主要包含三方面:闲置的可利用资源,资源供应方和需求方。因此,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发现可利用资源和汇集供求双方入手。

1、发现可利用的闲置资源。闲置的资源有很多种,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很多,但并非所有行业都可并入共享经济范畴。共享经济中的共享资源有明确的条件:资源本身可持续利用,具有共享价值并且其产权相对清晰。一般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其中大多以有形资产为主的闲置资源基本上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而类似于时间、知识、技能等无形资产由于其形式的特殊性,比较难于量化评估,在共享经济市场中占比也相对较少。总体来说,只要是具有可利用价值的闲置资源,就有可能加入到共享经济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2、吸引供应方。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来讲,最初的吸引主要以利润为主,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在利益驱动下使得供应方从共享自己的闲置资源中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方式较为直接。通过共享的过程,如拓展交际范围、分享经验等,供应方从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效用,促进人文情感交流,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从而形成更具有吸引力的良性循环。

3、吸引需求方。需求者方面则应该从满足其需求入手,在选择多样化、价格优惠以及质量有保障的条件下,更容易吸引更多的需求者加入到其中。因此,市场中应该具备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此外还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优惠,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信任关系。

(二)加强共享经济的风险控制

1、实行业务许可证制度及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是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对共享经济的市场准入资格进行详细审查的规定,为一些条件充足、信誉好的组织机构颁发许可证,比如第三方支付许可证、交易业务许可等。同时要保证相关信息的及时披露,比如注册资本、技术协议、网络设备标准、业务范围与计划、交易记录保存方式与期限、责任界定等,为参与者提供参考。

2、完善征信体系。对参与者形成完善的征信体系,尤其是对涉及范围较广的组织机构,可以把电商、社交网络的大数据并入到征信体系中,扩大共享经济征信体系的范围,但征信体系只能用于监管之用,不得谋取商业利益。加强诚信教育机制,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逐渐形成以信用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氛围,从而减少不道德事件的发生。

3、实行数据数据实时监测制度。对实时数据、信息以及资金走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和分析,部分风险较大的交易可以实行资产第三方托管制度。在确认交易如约完成前,这些资产可以由独立于交易双方的其他组织机构代为保管,每一笔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会详细记录,并且按时对资金进行账实核对,能够有效保障资金安全,保护投资人合法利益。

4、建立适用于共享经济的主要法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在法律层面规定互联网金融的范围、性质、地位、市场准入标准、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等,建立一部完全用于规范共享经济的法律,明确其在法律上的合法经济地位,对于共享经济的规范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本文为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成果(项目编号:YCX1629,项目名称:民族地区共享经济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美国行为科学家,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