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优缺点范例6篇

卫星通信优缺点

卫星通信优缺点范文1

关键词:卫星;通信技术;民航;发送站

1卫星通信以及应用技术的简单介绍

1.1卫星通信的主要组成部分

卫星通信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卫星作为中继站,然后通过无线电来实现2个或2个以上的地面站进行交流的通信手段。卫星通信系统是指人们通过人造地球卫星来实现地球站之间通信的通信系统。在民航空管领域中使用的卫星通信方式主要是地球上站与站之间的间接通信,其卫星通信系统由3部分组成,即卫星、地面发送站和地面接收站。卫星在太空中起到了信号转发的作用,其通过地面发射站发送无线电信号到太空中,经由卫星转发再次回到地面,最终实现2个地面站与地面站之间的信息交换。

1.2卫星通信技术在空管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民航空管卫星通信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开始逐步建立民航空管卫星通信网络。早期主要使用的是美国休斯公司推出的以卫星为基础的TES数字电话/数据通信网络,并租用了鑫诺一号卫星C波段转发器(2011年更换为中星10号卫星),C波段的使用频段为4~6GHz。此外,民航PES也在空管网络传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这2种类型的卫星通信技术都属于C波段卫星。21世纪初,随着我国空管事业的发展,旧的TES卫星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开始考虑新的卫星网络,之后,新的卫星网络——KU波段卫星在空管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民航KU卫星通信网于2002年立项,2005年进入安装实施阶段,并购买了1个由亚洲卫星公司经营管理的亚洲四号卫星,转发器带宽为54M。KU的使用频段达到了12~14GHz。因此,多个卫星通信技术交叉形成了卫星网络,从而达到了有效处理数字语音和数据通信的目的。

1.2.1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主要运用于空管卫星通信技术发展早期。早期以语音为主的PES和TES卫星通信技术,构成了1个完整的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空管C波段主用网控站位于北京,备用网控站位于广州,采用频分多址方式FDMA来实现与地面站间的通信,室内中频为70MHz。随着空管事业的发展,C波段卫星仅TES卫星站在中南地区就有34个站点,在全网更是有着200个站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语音传输、雷达数据传输和电报业务传输。

1.2.2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民航事业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空管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空管事业的发展和航班量的增多,对设备的依赖也逐渐加重,加之以往的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资源紧张,其带宽相对小的缺点进一步被放大,卫星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已迫在眉睫。此时,随着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的成熟,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也成为了空管技术人员的一个新选择。与以往的C波段卫星通信技术相比,其转发功率更大、接收天线效率更高、天线口径更小、成本更加低廉,最明显的优点是传输速度有着明显的提升,地面抗干扰能力也更加强大。这就意味着KU波段卫星可以处理更多的业务,得到更广泛的使用。目前,民航空管KU卫星全网采用多家设备集成方式组成,室内主设备采用加拿大PolasatVSATPlusⅡ的产品,室外单元ODU主要由美国EFDATA公司提供,室外天线主要由石家庄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所提供(有6.2m、4.5m、3.7m等规格),空管KU波段主用网控站位于北京,备用网控站位于上海浦东,全网网络划分成3个组网进行通信。KU波段卫星通信技术在空管主要应用在视频、多媒体会议、热线电话、雷达引接数据、气象广播数据、低速异步数据等方面。

2卫星互联网和卫星宽带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卫星通信的频率和范围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随着空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旧的KU卫星通信技术同样会落伍,比如KU波段卫星同样存在雨衰过大等缺点。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对卫星通信技术的需求,Ka和Q等卫星通信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与KU卫星技术相比,Ka等通信技术同样有可用带宽更宽、抗干扰能力更强、设备体积小的优点。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卫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也是未来卫星通信的大趋势,这也是因为卫星通信技术有着远程通信、广播通信等特点。

卫星通信优缺点范文2

1.1移动互联网的含义

总的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定义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移动互联网是一种融合产物。即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效融合。相应地,以对应的移动终端为媒介接入到无限移动通信网络中,比如,3G网络,用户可以对互联网中的各种文件资料进行访问。在访问的过程中,用户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二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还产生了很多新型的应用。这些特性能够和对应终端方面具有的特性相融合。比如,可以定位的特性,随身携带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为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提供专业而个性化的服务。

1.2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点以及优缺点

一是: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点。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它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并不是单一方面的。首先,移动互联网具有服务便利性的特点。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过程中,它不需要长时间的响应。同时,它的操作不具有其复杂的特性,非常方便。其次,具有终端移动性的特点。主要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在接入移动终端之后,对应的用户便会处于移动的状态之中。最后,移动互联网具有业务及时性的特点。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终端处获取所需的服务以及数据信息。此外,在业务、网络、终端方面,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二是: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优、缺点。第一、关于优点方面。比如,能够有效地控制业务端与端之间的流程。比如,对于终端方面的信息,能够及时获取。第二、关于缺点方面。比如,在硬软件方面,移动终端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在用户数据方面,不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2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接入网络技术逐渐应用到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应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下信息时代中,已有的无线接入网络技术种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无线局域网、卫星通信网络、蜂窝网络。因此,文章作者对其中的一些接入网络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2.1无线局域网

对于无线局域网技术来说,它又被叫做WLAN。简单来说,无线局域网是以3-5GHz的频率取值波段为媒介,用无线或者无线、有线相结合的方式所形成的局域网。相应地,无线局域网技术是以射频技术为基点,对架构模式予以合理地利用。以此,来实现所具有的局域功能。一是: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对于无线局域网技术来说,它主要具有这些方面的特点。首先,在网络规划调整方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其次,在无线局域网下,其网络比较容易扩展。最后,该网络具有便捷的布网特点。此外,在移动互联网中,无线局域网也呈现出一定的缺陷。其主要的缺点是在无线局域网接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源的影响。以此,使无线局域网的性能、速率以及安全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隐患。二是:关于无线局域网的应用。由于自身具有的传输速率,空间有限、规模较小的网络是无线局域网应用的主要方面。

2.2卫星通信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地球和卫星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卫星通信来说,它是以卫星为纽带,在地球上的各个通信站点之间进行通信。相应地,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卫星通信技术依靠VSAT来完成对应的接入工作。进而,实现对应点之间电波的传输。一是:卫星通信网络有很多方面的优点。比如,在移动互联网中,卫星通信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可移动性。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可靠性比较高。进而,卫星通信网络的运行是不会轻易受到干扰源的影响。比如,在运行的过程中,卫星通信具有较大的容量、通信的区域比较大。此外,它也具有一些缺点。比如,卫星通信网络的运用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二是:关于卫星通信网络的应用。一般来说,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网络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用于军事方面的通信、电视广播方面。此外,在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卫星通信网络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3无线城域网以及WPAN

第一、关于无线城域网方面。在应用的过程中,城域网以整体城市为媒介,对一栋互联网中的接入问题予以合理地解决。相应地,在接入的过程中,无线城域网主要是借助微波环境的力量来进行无线接入。进而,使整个城区的数据能够实现统一的管理。此外,在无线城域网接入的过程中,融入了很多新技术,比如,Qos机制的应用。Qos机制的应用实现了互联网之间的移动连接。在此基础上,该机制还使对应的宽带接入得以实现。在新时代下,无线城域网主要应用于这些方面。比如,媒体通信方面、交通、远程方面。第二、关于WPAN技术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WPAN是一种特殊的接入网络技术。主要是因为WPAN技术对其服务对象有着非常明确的选择性。相应地,它只适用于那些特定的网络群体。此外,WPAN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只能对小范围进行覆盖。同时,只能对距离较短的文件进行传输。因此,WPAN主要应用于这些方面。比如,家庭、办公设备、个人方面的无线通信。很显然,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其它的接入网络技术。比如,蜂窝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无线组网的形式为主来进行对应的接入。以此,来实现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比如,语音、数据通信。就蜂窝网络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它已成为当下发展中的关键性通信媒体,应用于很多方面。

卫星通信优缺点范文3

【关键词】卫星移动网络 网络管理 资源管理

1引言

卫星移动网络是综合了军民两用的多种航天系统,具有自主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及分发能力,网络节点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异构性、动态性,并且网络节点能量受限、可扩展性差,上述特点使卫星移动网络中各种网络资源尤为珍贵。因此对卫星移动网络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针对卫星移动网络中的资源管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为此,在卫星移动网络网络管理中加入了资源管理的内容,以有效地管理网络资源。

2卫星移动网络的管理体系结构

卫星移动网络独有的网络运行特性和安全性要求排斥了完全集中和完全分布的管理体系,是一种基于动态分层分域管理的管理体系,包含地面中心管理站、地面分管理站和卫星(agent)等,采用集中管理与分布式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管理体系结构具有分布式结构的优点,但复杂性要小的多。地面中心管理站能够负责整个网络的管理,但它不和具体设备直接交互而是通过地面分管理站访问设备的信息,是网络的集中控制中心,监视各分站的运行状态。地面分管理站负责采集网络节点的状态信息,并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以作为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它是各卫星节点的直接管理者,相对于管理中来说,其管理规模有限,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增加相应的分管理站。卫星主要用来响应管理站的操作以及负责更新其所属的管理域。

3卫星移动网络中的资源管理系统

3.1资源管理系统是通过对卫星移动网络中的资源进行统一和规范的信息描述,对网络中资源利用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动态掌握资源信息,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资源管理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分别为:

①查询请求处理模块:处理用户的资源查询请求,根据用户的查询内容从资源信息库中查询相应的表。

②资源请求分析处理模块:主要负责处理来自用户或者相邻管理域的资源申请请求,根据资源分配策略进行资源分配,并及时更新资源信息库。

③资源释放请求处理模块:该模块负责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释放请求,释放该用户占用的资源,并更新资源信息库。

④资源登记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网络注册或从管理站注销时该上的资源信息首次写入或从资源信息库中删除的工作。

3.2资源登记:卫星移动网络中节点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会从一个管理域跨到另一个管理域,可以通过动态注册注销机制实现对卫星节点的不间断管理。资源登记是指卫星上的资源信息随动态注册注销而动态地写入或从资源信息库中删除的过程。分管理站管理域内的卫星注册到此分管理站时,资源信息自动写入分管理站的资源信息库,当从此分管理站注销时,分管理站删除此卫星的资源信息。

3.3资源分配:是指管理站根据用户提出的资源申请按照事先约定的资源分配策略对网络中的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资源分配包括两个过程:卫星选择过程和资源选择过程。管理站应该首先根据用户提交的资源请求参数权值选择符合条件的卫星,将这些卫星按照资源类型的属性权值计算卫星的选择系数,并将卫星按照选择系数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资源时优先选择系数大的卫星上的资源,若选择系数大的卫星不能满足资源选择条件,则按照选择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卫星逐个查找,然后根据不同的资源分配策略进行资源分配。

3.3.1卫星选择策略是用户提交资源申请之后,管理站首先要根据用户的申请条件进行卫星选择,卫星选择是资源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并直接影响了资源选择的优劣。只有选择到恰当的卫星,选择到的资源才有可能是全网范围内最优的。

用户提交资源申请时,要对申请的资源的各项参数的权值进行初始化设置。权值反映了资源参数对用户资源选择的重要程度,如若用户设置卫星可靠参数的权值为0.5,卫星安全参数的权值为0.1,则说明相比卫星的安全性,用户较看重卫星的可靠性。不同类型的资源要设置的参数也可能不同。这些参数分为两类:公有参数和特有参数。公有参数是指不论申请哪种资源,都要设置;特有参数是指申请不同类型的资源时需要独立考虑的参数。管理站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计算管理域内的卫星的选择系数,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进行卫星选择时,管理站除了考虑用户提交的各项资源选择参数外,还要考虑管理域内卫星上的资源使用情况,通过定义资源拥挤参数来反映当前管理域内的资源使用情况。资源拥挤参数定义为当前资源剩余量与资源申请量的比值。资源拥挤参数越小,表明当前资源越为紧张。

3.3.2资源分配策略基于最大最小公平性原则,这种分配方法的缺点是资源需求少的用户得到完全满足,而资源需求多的用户分配到的资源可能不能满足基本需求。这就使得可能出现网络中存在重要用户且资源需求较大时重要用户的资源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无法保证重要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最大最小公平准则的基础上结合用户优先级,以此保证存在重要用户时优先给他们分配资源,保证他们的资源需求,相同优先级用户之间的资源分配基于最大最小公平分配原则。

这种分配策略的优点是:

(1)保证了高优先级用户首先使用网络资源,使得当有重要用户接入网络时,不会因为低优先级用户占用了资源而无法保证重要用户的资源需要。

(2)资源在相同优先级的用户之间得到了公平分配,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得到了保证。

这种分配策略存在的缺点是:

通过资源分配过程可知,当资源供给无法满足每个用户需求时,相同优先级用户中,资源需求较少的用户会首先得到满足,资源需求较大的用户最终分到的资源与需求差额较大。

卫星通信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农用GPS;通信技术;精度;途径

1特性及意义

农业发展关乎整体社会进步,对其他领域也体现有特定作用。当前农业仍然欠缺必要的平衡度,以至于欠缺机械化手段为其提供辅助。探究其中根源,就在于某些基础性的农业数据仍然表现为缺失状态,亟待着手加以全面改进。对于农业领域现有的从业人员而言,自身由于欠缺实时性的信息收集渠道,以至于无法据此判断可行性较强的农业生产举措[2]。如针对土壤要素而言,如果无法获取与之有关的空间差异信息,则很有可能给出偏差度较大的农作物栽培决策。近年来,农业领域日益呈现为资源短缺以及人多地少的不良趋势。为了从源头转变现有状态,有关部门亟待借助信息化的途径来健全各类设施,其中典型设施为传感测量设备以及GPS设备。在运用信息化举措来测定各项信息的前提下,可以缩小整体投入,减少过高的农业资源耗费。这是因为,GPS技术体现为高层次的精准度以及实时性特征,便于随时测定投放某些化学药剂以及农药的精确剂量,避免其表现为盲目性的农药投放以及化肥投放。同时,运用GPS手段也能防控病虫害和保障土壤肥力。全方位精细农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推广精细农业,需要依赖于实时性的农业信息供给[3]。具体而言,原始性的信息化数据应当覆盖病虫害状况、土壤类型、作物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等要素。获得上述各项精确信息,需要借助GPS手段进行全面定位。在卫星系统的配合下,通常可达厘米级的系统定位精度。

2体系构成

20世纪末,美国学者建立了GPS系统,并且尝试将其运用于多样化的日常通信中。从GPS构成来讲,GPS本身包含了地面监控、卫星监控以及用户设备等。卫星星座包含了备用性的多颗卫星,这些卫星共同组建了整个GPS通信体系,卫星环绕既定轨道正常运行,因此也可将其叫做定位星座。对于地面监控来讲,地面控制依赖于注入站、主控站以及监测站。在健全地面监控的前提下,就能对实时性的地面信息予以精确搜集,然后运用跟踪方式来观测并且搜集现有的各个测点数值[4]。除此以外,用户应当配置必要的接收系统,借助接收机来收集相关信息并且实现信息的提取。从原理来讲,测距交会方法构成典型性较强的定位方法。具体在运用时,对于特定时间段内的卫星信号应当实现全方位的精确传输,然后运用电文解算的方式来鉴别卫星与测点二者的相隔距离。在特定的时刻,运用上述手段还能精确测出各个空间坐标。因此可见,距离交会算法能够运用于判断中心接收机所在的天线位置,其中涉及到双星定位、单机定位、广域增强系统、单机定位以及AGPS的定位方式。如对于单机定位也可以将其视为绝对定位,其中包含载波相位与伪距定位两类不同定位方式。在上述的定位手段中,运用伪距法应当关注接收机天线与信号卫星二者之间的相互距离,据此能够判断得到传递信息消耗的时间。在结合当前电波速度的前提下,应当能够算出单机定位的真实距离。如差分定位应当包含DGPS方式以及GPS方式,上述两类方式共同构成了可用的观测方式。在进行定位时,对卫星与基准站当前现有的距离予以全面计算,然后发送实时性的卫星位置与距离信息。

3提升精度的途径与措施

农用GPS在根本上依赖于信息技术,运用信息化的举措来减小通信误差,进而全面优化并且提升现阶段的通信精确性。具体在收集实时性的原始农业数据时,应当将关注点转向硬件开发,以便于加快整体上的通信速度。近年来,很多技术人员正在着手研发新型通信接口,以便于优化处理各类农业信息的精确度。针对现有设备,如果能致力于优化精度,则有助于全面调配现有农用通信资源。具体而言,提升通信精度适用的GPS手段应包含如下3点。

3.1收集必要的地图数据

运用农业GPS手段以及农业GIS手段都不能够采集精确的地图数据。主要是因为,地图数据本身覆盖于相对较大的适用范围,而与之相应的信息内容也体现为丰富性。具体而言,地图数据通常都会涉及到属性信息以及实体信息,据此可以表征特定的空间关系或者农业实体关系[5]。在全面鉴别地图数据的前提下,借助数字化扫描以及数字化跟踪等措施就能获得上述的精确数据。从当前现状来看,针对宏观性的农业信息分析可以凭借地图数据来展开相应分析。无论针对比例尺较大或者比例尺较小的农业地图而言,通常都能凭借上述措施对此开展全方位的探究与分析。具体在运用时,应当密切关注转换某些地理坐标或者变换其中的投影信息。在涉及到某些地理实体时,还可以凭借点线面对此予以精确的呈现。

3.2通过实测获得各项农业信息

实测数据应当包含相对较多的农业信息类型,其中典型性的实测数据应当覆盖温湿度、土壤状态以及作物生长现状等。在实地测量或者野外试验的前提下,可以创建地理数据库并且转换其中的有关信息。在GPS手段的配合下,对于某些实时性的农业统计材料以及文本信息,就能全面加以搜集,包括建设各项农业基础设施、查找周边水源信息以及其他类型的农田属性资料。

3.3运用多媒体收集信息

与传统的农业信息收集手段相比,多媒体手段更加能够适用于收集GPS信息。这是因为,多媒体本身包含录像与声音等资料,可以凭借专门性的通信口来完成实时性的农业信息传输。近年来,多媒体手段与农用GPS正在实现更加紧密的融合,技术人员可以凭借多媒体手段来获得无间断的农作物生长信息。在现有的数据库中,能够获得可交换性与共享性的农业信息数据,从而全面强化了潜在性的数据与信息价值。

卫星通信优缺点范文5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网;通信系统;建设分析

陕西天然气是陕西省目前唯一的天然气管道运营商,负责全省天然气长输管网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建成靖边至西安一线和二线,咸阳至宝鸡一线、二线,西安至渭南、西安至商洛,宝鸡至汉中、汉中至安康等8条长输管线,总里程达1899公里,形成了从陕北靖边到西安纵贯南北、延伸关中东西两翼、覆盖陕北和关中大部分地区的输气干线网络,年输气能力达到40亿立方米。长距离天然气输气管道(几百公里或几千公里)是油气储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石化天然气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使用比例持续增长。天然气使用量的增长促进了国内长距离天然气输气管道的发展。由此可见,长距离天然气输气管道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长距离天然气输气管道以下简称“长输管网”)。长输管网通信系统是与长输管网同时平行建设的重要项目,是完成长输管网管理、建设、投产、维护、运行和抢险的必备手段。天然气长输管网通信系统在长输管网的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竞采用哪种通信方式更具有效性,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针对目前长输管网通信系统的几种传输方式进行阐述。

1. 卫星通信系统的分析

天然气长输管网卫星通信系统就是采用卫星通信作为天然气长输管网的主要通信手段,为在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投产和后期运行维护中为SCADA数据、生产调度、行政电话、传真、图像提供传输信道。

1.1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下行广播,覆盖范围广。

(2)工作频带宽:可用频段从150MHz~30GHz。目前已经开始开发0、v波段(40~50GHz)。ka波段甚至可以支持l55Mb/s的数据业务。

(3)通信质量好。

(4)网络建设速度快、成本低;除建地面站外,无需地面施工,运行维护费用低。

1.2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缺点:

(1)信号传输时延大:高轨道卫星的双向传输时延达到秒级,用于话音业务时会有非常明显的中断。

(2)控制复杂:由于卫星通信系统中所有链路均是无线链路,而且卫星的位置还可能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控制系统也较为复杂。

2. 光纤通信系统的分析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

2.1 光纤通信系统是在长输管网建设的同时,沿长输管网同沟敷一条或数条光缆,同时沿线一般建设若干个SDH/MSTP光传输通信站,使用G.652光纤。干线网络一般选用同步数字系列STM-16等级的光传输设备,传输容量2.5Gbit/s,专用光纤传输系统有以下优点:

(1)为天然气长输管网SCADA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2)为天然气长输管网生产调度提供可靠的通信通道。

(3)为天然气长输管网例行巡检、故障排除、抢险救灾提供通信保障。

(4)为生产现场自动操作及工业电视监视系统提供传输通道。

(5)为天然气长输管网行政管理提供视频、音频和数据通信信道。

(6)为天然气长输管网信息化建设提供网络传输通道。

2.2 光纤通信系统的缺点:

(1)该通信系统时效性较差,施工速度缓慢。

(2)该通信系统投资较大。物资方面,要敷设几百更多是上千公里的硅芯管、光缆、成百个光纤接续盒、接续盒保护箱等等。工程方面,施工队伍多、牵扯面广、占地费、补偿费等名目繁多,加之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协调困难。

(3)该系统的稳定性也值得商榷。因为天然气长输管网沿途地形复杂,沿线气候多变,人为事故或是自然灾害对光缆的安全性都构成威胁。

3. 数字链路通信技术的分析

3.1 基于光通信网络传递信息的数字链路技术的两种认识:

(1)广义上:一切以数字信号传输的,并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提供线路分帧能力的数据传输链路技术。比如,DDN(数字数据网)技术和卫星微波数字通信技术。

(2)狭义上:其实是数字传输链路技术的一种。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并使用时分复用技术提供线路分帧能力,可以承载多种传输协议并要求在传输时进行协议转换的数据传输链路技术,称为数字链路。

3.2 该系统就是利用现有的公网通信网络,组建专用的天然气长输管网通信系统。同样可以完成长输管网通信系统的各项功能。

3.3 但是,该系统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首先,天然气长输管网跨越多个省、市行政区域,网络的建设、运行、管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各部门使用的通信设备也不尽相同,网络的稳定性较差。其次,对整个网络的维护和使用难以行成统一的调度和指挥,不利于该系统发挥最大的效能。第三,在一些复杂地域,架空或地埋光纤很难进入到现场,施工相当困难。第四,该系统一般是租用公网电路,传输带宽受到一定的限制,很难满足大容量的视频会议和工业监控图像的传输。

4. 通信系统建设分析

(1)任何一种通信系统的确立都需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设备技术性能、初期建设费用、长期维护管理等诸多因素。

(2)天然气长输管网通信的基本特点是:一是大部分管道途经山川、丘陵、河流、水网、农田或是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且沿线气候多变,风、霜、雨、雪、交替显现,人为或是自然的突发事件较多。二是每条管道一般均有一个调度控制中心,沿线还有必要的输气管理部门。通信站点一般设在沿线各站场。每个站需与调度控制中心建立通信联络,并与有关的输气管理部门保持通信能力。三是大部分RTU阀室为无人值守站,工作环境较恶劣。使用简化供电系统,通信设备耗电量要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四是在故障发生时,抢修速度一定要快,时效性非常强。

(3)卫星通信系统在长输管网通信系统建设中,优势明显,设备安装简单、易于上手、环境要求低、移动性好、接入方式快捷,卫星终端在提供语音通信信道的同时,还可以提供数据传输功能,租用合理的带宽,亦可满足视屏会议、数据监控、SCADA数据上传等业务需求,而且数据和语音可以同时进行。

(4)根据天然气长输管网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运行维护、故障抢修及今后发展等各种因素,对目前的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及数字链路通信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后。

综上所述,天然气长输管网通信系统易采用卫星通信为主、数字链路通信技术为辅的通信方案。它具有投资少、性能价格比高、功能强、可靠性高、信道稳定、管理容易、投入运行周期短等诸多优点。

参考文献

[1]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 电信管理规范释义[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卫星通信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卫星通信应急通信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诸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对电力、广播、通信等各类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从而导致了灾区的通信孤立,无法和外界有效的建立联系,对抗灾救灾十分不利,建立应急通信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卫星应急通信的必要性

卫星通信不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全天候、通信启用耗时短、通信距离长、通信量大、通信网络建设速度快、建网方式灵活多变、通信成本低等优点。卫星通信实现了图像信息、语音以及其他数据信息的实时动态通信,近年来卫星通信已经成为了应急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常用的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介绍

2.1卫星地面站

除了可使用高空卫星进行通信外,还可在地面安装布置用于通信用途的短波或是超短波电台设备、数字信息传输系统等。该应急通信系统可用于救灾的指令的传达和救灾指挥、资源调度,还可用于民众通信。该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大、通信容量大等特点,但同时系统部署难度较大,并且系统部署完成后,无法灵活的重组,而且投资成本也较高。

2.2应急通信车

应急通信车中配备了非常齐全的通信设备,车内可以集成短波或是超短波电台、数字信息传输系统等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信号的传输链路可实现一定范围的通信信息传输。应急通信车具有使用灵活、机动性较强等特点,但同时也具有覆盖范围小、通信容量不足等缺陷,同时如果受到交通中断的影响,应急通信车便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3卫星通信便携站

卫星通信便携站也是通过卫星信号的传输链路实现便携站所覆盖范围内的各种语音及图像等信息的传输通信。该应急通信系统具有机动性较强、使用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同时由于受到便携站功率的限制,无法满足大范围、大容量的应急通信。通常用于当交通中断,应急通信车无法达到的地方。

2.4卫星电话

卫星电话具有通信稳定、使用方便灵活等特点,可保障救灾指令的及时有效地传达,但由于受到终端设备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范围的使用普及。

三、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原则

一个完整的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语音和图像通讯功能、图像采编显示功能、视频会议功能等。其通信手段应当多样化,并且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应当满足灵活机动、通信稳定、通信容量大等要求。卫星应急通信系统的建立应对遵循“总体部署、按部实施;应急通信为主、各种通信手段相互结合”的原则。

四、SVC卫星通信保障系统

SVC卫星通信保障系统具有以下几点功能特点。(1)将Ku波段与C波段结合起来。该系统以一个“天”(空中卫星)为主的天地综合通信网络。SVC可支持多波段应急信息,有效保证了恶劣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的稳定性。(2)混合通信网络结构。该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将网状网和星状网相结合,可实现“点与点”和“点与网”的数据通信传输。采用最优的多地址方式进行综合数据传输,使应急通信灵活程度更高。(3)将动中通与静中通相结合。通过实践表明,在应急通信中,静中通为应急通信的主要通信渠道,但是由于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此时便需要使用动中通进行通信。动中通覆盖范围较大、通信方式多样化、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动中通可快速捕捉到卫星信号,并完成数据通信。

五、结束语

卫星通信具有全天候、通信启用耗时短、通信距离长、通信量大、建网方式灵活多变等优点。因此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建国. SVC卫星应急通信保障系统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2

[2]祝龙双,施永新.卫星宽带在应急通信和灾害备份中的应用[J].卫星与网络.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