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报告制度范例6篇

疫情报告制度

疫情报告制度范文1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我校责成卫生保健教师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二、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以下要求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院报告,同时上报到属地教育行政部门。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报告时限和内容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二)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和内容

1.疫情报告人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非典疑似病人时,应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疫情报告制度范文2

一、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本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       各科发现传染病都要及时报告疫情。

三、       下述科室为疫情报告重点科室:传染科、内科、急症科、小儿科、放射科、妇产科、皮肤科、外二科(泌尿外科)。

四、       报告范围: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瓦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丝虫兵、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五、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应尽快报告,城市在6小时内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12小时内报告。

五、       疫情报告接受单位:本院预防保健科。

六、       报告方式:书面报告要求填写全面,字迹清楚,工作单位和发病地址详细,发病日期和确诊日期准确,保健科专职人员负责网上直报,同时并通过电话直报疾控中心。

七、       各科应设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负责疫情收集整理资料管理工作,所需表卡向预防保健科领取。

八、       建立疫情核对制度,科内每月核对一次,预防保健科每月核对一次,并有核对记录。

九、       各科室对疫情报告作为指令性任务完成,列入季度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于发现甲类传染病和少见的乙类传染病加艾滋病等,及工作认真、报告及时,表卡全面、专人负责给予表扬和奖励。

疫情报告制度范文3

1建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意识,充分认识疫情管理的重要性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础,对预防医院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高度重视传染病管理工作,把传染病防治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了医院传染病管理的各项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医院成立了以业务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疫情报告管理职责,并指定专职疫情报告人具体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从人员设置、制度流程、科室协作等各方面加强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

2配置报告设备,组建报告网络,按卫生部要求开展网络直报

为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江苏省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医院配置报告设备,组建报告网络,建立首诊报告负责制、科主任负责制和报卡专职员三级管理体系,严格按卫生部要求开展网络直报,加强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管理。

3加强《规范》培训,准确提供信息,努力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督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及时准确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是每个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是防止传染病暴发和疫情蔓延的重要环节。为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我院定期组织临床医生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培训,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作为每年新职工上岗培训的必修课,新职工参加培训后需经理论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4增强管理意识,增加检查频次,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达标

疫情报告的完整、及时、准确是保证报告质量的重要环节。为规范做好传染病信息上报工作,医院健全了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专职员每天检查住院病人的病程记录和检验报告,查漏补缺,每月一次对病房和门诊传染病报卡质量进行检查,并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列入科室考核内容。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填报不规范,漏报和迟报的情况按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处罚并在院周会上进行公示。每季度召开一次全院性报告质量分析会,通报报告质量,提出存在问题并限期改进,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达标。2010年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88例次,在市疾控中心的检查中,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达100%,准确率达100%,完整率达99.98%,常年无漏报发生。

疫情报告制度范文4

一、紧急动员,立即开展我镇家禽生产大普查

各村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家禽生产情况及规模养禽场、散养户开展普查。普查内容:1、目前家禽存栏量。2、禽流感疫苗注射量。3、没有注射禽流感疫苗家禽量。4、注射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卡发放情况。5、家禽疫情情况。6、养禽户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明白纸发放情况。各村包点点长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各村务必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如有失误,各村点长、村委会主任负全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零报告制度。

各村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按镇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要求,各村委会主任为疫情监测员和报告员,有无疫情均在每日10时前报镇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镇防指一接到疫情报告就立即上报县防指,并立即派人到现场诊断开展扑疫工作。如延误报告,各村点长、村委会主任负全责。

三、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工作。

我镇第一批禽流感疫苗注射后,按县防指要求,近期将开展第二批禽流感疫苗注射工作。第二批禽流感疫苗注射工作由镇政府组织实施。各村委会和动物防疫员具体操作,务必做到所有家禽一只不漏,免疫率100%。如有漏防,一旦发生疫情各村点长、村委会主任负全责。

四、家禽圈养制度

各村务必做好家禽圈养制度宣传,一律不许散养。镇将组织督查组,发现有散养家禽,一律视为染疫,就地予以扑杀。

五、各部门密切协作,各司其职

畜牧部门认真开展疫情鉴别、免疫接种、疫情监测及家禽检疫工作;工商部门切实加强对违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执法力度。对未检疫家禽坚决不予上市,每日确保对家禽市场消毒,坚决关闭活禽宰杀摊点;财政部门确保疫情防控所需费用;*部门协助工商、畜牧部门对家禽市场监督及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优先运送控制扑灭疫情人员及防疫物质调运;卫生部门负责人禽流感的预防、监测和控制,严防禽流感在人群中传播,并做好疫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广播、电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工作,宣传防控科学知识,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意识,消除恐慌心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以上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以法追究其责任。

六、严格执行疫情制度

疫情报告制度范文5

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门诊、住院部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医技科有关传染病检查记录,并依据SPSS13.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差异比对以P

结果:发现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在具体工作中笔者发现,因登记人员个人原因,致使漏报、错报和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可靠性与时效性。

结论:经过我院全体传染病登报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每月培训、考核和审查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报告质量,提高了报告可靠性与时效性。

关键词:疫情报告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48-02

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及及时性,是确保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内容。基层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是我国疫情管控的基础工作 ,它是区域性疫情管控的分项工程,其报告质量直接关系着区域疫情控制及预防成效[1]。

1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问题

1.1数据填写不齐全:某些疫情报告记录人员在工作时存在漏填现象,其中漏填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发病机制、就诊时间、性别和年龄等,因患者

身份数据填写缺失,使得疫情报告记录很难全面反映出患者的真实情况,不利于今后诊疗工作的开展。

1.2填写报告时字迹不规范:某些疫情报告记录人员在填写报告时字迹潦草,很多字迹都难以辨认,给网报工作和核查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1.3报告提交不及时:某些疫情报告管理人员缺乏法规意识,在提高报告时不认真,经常出现漏报或迟报现象。

1.4分类病例时的工作失误:在临床诊治和实验诊断时出现工作失误。

1.5交接问题: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疫情报卡机制,从而使个别报告卡遗失,又因某些报告卡的填写字迹不规范等原因限制,使得保卡工作未能及时进行。

2问题解决对策

2.1建立健全报告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首先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报告管理机构,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笔者建议,应明确各级报告管理人员的责任,认真落实管理体制,并应派专人不定期审核全员的疫情报告,如果在审核时发现问题,要么就地找相关人员问询,要么找上机机构协商解决,这样有助于提升报告管控水平。

2.2强化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全面强化报告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疫情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和依据[2],因此,医院应对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多次法制教育,应对新就业的医生开展岗前培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使其全面了解疫情报告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新就业医生对疫情报告工作的认识,从而使其准确的、及时的上报疫情报告,提高报卡的时效性与可靠性[3]。

2.3全面提高医疗人员的责任心。近年来我国国民经历了多次传染病威胁,因近年来传染病事故的频发,给疫情报告管理人员以较大启示。如传染病扩散于医院,而医院又没有传染病患者的个人信息,那么就无法及时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也就无法有效保障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门诊病人登记信息的完善性十分重要,医务人员必须提高责任心与法制意识,认真做好病人登记工作,将病人的详细信息标注清晰,及时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网罗人员录入才有时效,才能准确找到传染病感染者。

2.4保证疫情报告填写的质量。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监测机制,严格要求各报告管控人员及时检测报告质量,如检测人员发现有字迹不清或漏项报告,应及时提醒报告填写人完善报告内容,直到报告填写符合要求为止。

2.5健全健全工作绩效机制。工作的动力源于按劳分配,如医院没有建立健全工作绩效机制,没有将工作效果体现在奖金分配和人员升迁上,就很难使员工养成勤勉工作的习惯,因此,笔者建议,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将疫情报告填写工作和薪酬发放联系起来,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其整改落实,并应严格执行管理和考核机制,在抽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漏填或缺项问题,应扣除相应分数,以此约束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管控报告质量。

2.6建立联网机制。要想更好的控制住疫情,医院就必须在疫情扩散前将感染者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出去,因此,笔者建议各医院应建立健全联网数据库,并且每所医院的各个科室也应建立网络互联,从而将医院局域网与国家互联网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样做便于快速传递疫情讯息,有助于提高疫情管控能力[4]。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联网机制也有利于疫情管控信息,如一旦发生疫情,医院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3讨论

医院应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建设,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软硬件设施,临床、医技、疫情报告人员应通力合作,强化责任、危机意识,确保疫情报告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出患者病情。并应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查对工作,将疫情报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找出来,通过扣分考核和完善培训机制等措施,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提高网报的时效性,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从而真正解决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的弊病,全面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30

[2]云南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技术指南(试行)[M].昆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3-18

疫情报告制度范文6

【关键词】 传染病漏报; 疫情报告; 网络直报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55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基本内容,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及时报告所发现的传染病是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早发现疫情、控制蔓延和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1]。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加强本市法定传染病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及时掌握本市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工作质量,2011年4月10日-5月21日笔者对所辖市、区各级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的疫情管理及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调查内容

医疗单位疫情管理组织机构、制度及保健科疫情管理工作健全情况。临床医生对法定传染性报告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及相关登记的规范、齐全性。

2 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对本市所辖的32家医疗单位进行调查,其中省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14家、县(区)级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所)8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疗单位都非常重视疫情管理工作,除个别区级医院外,各医院都成立了疫情管理领导小组,主管领导亲自抓此项工作,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设有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疫情护理工作。本次调查共抽查病例数3523份,查出法定传染病14种395例,漏报1例,漏报率为0.25%;迟报3例,迟报率为0.76%;误报2例,误报率为0.5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85.01%,准确率为99.27%。

3 存在问题

3.1 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制约了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使部分乡(镇)卫生院只重视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从而导致疫情管理工作不受重视,乡镇卫生院没有配备疫情专用电脑,传染病报告工作落实的不好,村医没有固定的村所,诊治的病例登记不详,责任心不强。

3.2 疫情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尽管各级医疗单位都制定了疫情报告制度、奖惩制度等相关制度,但部分医院存在应付、敷衍的情况,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和处罚,使现存问题得不到解决。

3.3 个别医院临床医生疫情报告观念淡薄 在所调查的医院中,随机询问临床医生疫情护理及传染性防治的相关知识,共计询问医生53人,完全回答准确的为9人,占调查人数的16.98%;回答不全或有错误的为36人,占调查人数的67.92%;完全回答不正确的为7人,占调查人数的13.21%。以上情况表明,本市临床医生的疫情观念需要转变,疫情知识亟需进一步普及。

3.4 各种登记不健全或不规范

3.4.1 缺乏门诊日志登记观念,忽视其重要性 调查中发现,重视门诊日志登记工作,并登记较全的医院仅为14家,其他医院各科室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门诊日志登记不全或部分科室无门诊日志的现象。有的个别医院甚至各科室均无门诊日志。以医院门诊工作量大,无时间登记为托辞,认为登记门诊日志仅是无故地增加工作量,不重视门诊日志的登记。

3.4.2 检验科登记不规范,影响疫情报告质量 作为临床医生诊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手段,检验科登记的规范、合理性为及时发现漏报、误报病例,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市仅有8家医院检验科登记详细、清楚,其他医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登记项目不全,无分项登记等情况。个别医院检验科登记字迹潦草,阳性、阴性检验结果登记不清,易混淆,造成病例的漏报、误报,影响疫情报告工作质量。

3.5 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填写质量较差,卡片利用率较低

3.5.1 传染病报告卡报告不及时 由于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对其报告时限是有要求的,这是一项不可忽略的问题。调查中,本市共抽查卡片332张,迟报3张,迟报率为0.91%。迟报卡片医院为2家,占调查医院的9.52%。由于卡片的误报,影响了对发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干扰了正常疫情工作的顺利进行。

3.5.2 卡片填写质量较差,填写完整率低 从所检查的各医疗单位传染病卡片填写情况来看,多数卡片均能按要求及时准确填写,并能及时报卡,但也有个别卡片项目填写不全,卡片填报不完整性主要表现在“患者现住址”填写不详、“诊断依据”等项目填写不具体。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的报告也存在填报职业为“不详职业”较多的状况。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全市疫情统计汇总分析的质量。

3.6 乡(镇)卫生院医疗检验能力较低 多数乡镇卫生院由于受经济条件影响,有的不能开展化验室工作,有的化验项目开展不全,所以无法核对诊治的传染患者,只能靠临床医生诊断,有的医生害怕承担责任,只能报疑似病例。虽然各乡(镇)卫生院开通了网络直报工作,但是由于诊疗能力有限,到乡(镇)卫生院就诊的传染病患者较少,不能充分体现乡(镇)卫生院实现网络直报的优越性。

4 讨论

作为本市疫情管理工作的窗口,医疗机构的疫情管理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各医疗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制法》,把此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并与医务人员岗位考核结合起来,切实做好疫情报告工作。以上所列问题,体现了本市疫情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需要各级医疗单位领导提高认识,重视疫情报告工作;明确责任、奖罚分明,更新疫情报告观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4.1 全市各医疗单位领导非常重视疫情管理工作,成立了疫情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保健科长及疫情管理人员任成员,制定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每年对医护人员开展1次传染病知识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掌握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疫情观念,提高报告质量。但也有个别医务人员,疫情淡薄,对传染病报告认识不足,对传染病知识了解太少。通过检查也提高了部分医务人员认识。

4.2 各医疗单位保健科疫情专职人员能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开展各项工作,能够开展自检自查疫情报告工作,并将检查情况填入疫情档案。对于医生所报卡片及时登记,并按照规定时限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杜绝了传染病的漏报、迟报现象。年终将所有疫情资料整理存档。但也有个别卫生院医生疫情观念淡薄,思想麻痹大意,填卡不认真,有缺项、逻辑错误,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不重视,甚至将疫情资料丢失。

5 改进意见

5.1 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传染病管理的法制观念 各级医疗机构的主要领导还要对传染病工作更加重视起来,加强领导建立起传染病管理严格的奖惩制度,并强化传染病管理的法制观念,依法办事[2]。

5.2 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督导检查工作 公主岭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要进一步加大对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加强同各医疗单位主管传染病的领导沟通,做好业务指导工作。

5.3 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培训工作 各级医疗机构,每年要定期对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的培训,并纳入医院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本疾控中心也会进一步加大对各医疗机构的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定期对各医疗机构进行考核[3]。

综上所述,本市的医疗机构疫情管理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需要疫情管理人员进一步的开展培训、业务指导,增强医务人员的疫情观念,使疫情报告及时、准确。使本市的疫情管理工作能逐步趋于完善,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如春.长沙市1996~2003年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与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5,5(1):25-27.

[2] 黄亚兰.泉州市2005~2010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9(6):8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