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社会安全范例6篇

论述社会安全

论述社会安全范文1

关 键 词: 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精神实质;实践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 B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安启念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的《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1]一文(简称安文1),对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使用的《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一段话更换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另一段话,以作为“最接近经典表述”的表述。但在我看来,这种换位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理解有失偏颇,因而发表了《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2]一文,与安文1进行了商榷。该文发表后,安启念教授又发表了《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一文(简称安文2),[3]不仅对原观点作了补证,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更离奇的观点:不仅《序言》中的表述“属于唯心主义范畴”,(安文2第6页,以下关于安文的引文只注页码。)而且《形态》中的表述也“难称经典”(安文2第6页),于是,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不见了。如果按安文的观点,研究这一问题的平台就被拆除了,从今以后连研究唯物史观的共同基础都成了问题。因此,笔者觉得安文的这些观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了,预示着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因而更加值得商榷。

一、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出自哪里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在阐述唯物史观时一般都要讲到这个“经典表述”,虽然提法略有出入,但内容却非常一致,指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警句。诸如,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最新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对《序言》的题解说:“这篇序言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其中对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作了精辟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本身下了经典性的定义。”[4]王锐生、薛文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1859年,在《序言》中,使已经形成的唯物史观进一步精确化”, [5] “对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和客观性作了精辟的概括”;[6]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后来马克思又在《序言》中对这一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7]其中很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讲到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时也明确指出:“马克思在1859年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8]这里虽然用的是“基本思想”的提法,但事实上将其作为“经典表述”。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工具书将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这段话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上世纪60、70年代国内出版的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使用的就是这一提法。该书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内容时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经典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生产中......才会产生。’”[9]国内哲学教科书的这一传统当然与对此问题看法有直接关系。对唯物史观评价性论述较为集中的是《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而且在阐发社会矛盾问题时推演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个“总的结果”。关于这些内容的称谓,后来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一个明确的提法:“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0]

由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追问,必然要提到苏联哲学教科书关于这一问题的情况,尤其是绕不过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就是在这本书的结尾,斯大林总结性地指出:“以下便是马克思在一八五九年为他那部名著《政治经济学批评》所写的有历史意义的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所作的一个天才的表述(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才会产生’。”[11]斯大林这个“天才的表述”直接来源于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人?》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围绕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的思想展开了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述。他说:“马克思究竟是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马克思自己曾这样描写过他对这个问题的推论过程:(接下来就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表述——引者)”。对此,列宁强调指出:“社会学中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已经是天才的思想(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2]从这里我们看到,斯大林关于这段话“天才的表述”的评价,直接来自于列宁“天才的思想”的表述。

继续追问,列宁这个表述又是来自于恩格斯。恩格斯《卡尔.马克思》(1859年8月3-15日)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下面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们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着重号系引者所加)。”[13]不仅如此,恩格斯还将其提高到“新的世界观”高度:“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是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性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爱国的义勇精神愤慨地起来反对这种无礼的观点。因此,新的世界观(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不仅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对,而且也必然遭到一群想靠自由、平等、博爱的符咒来翻转世界的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这种世界观激起了德国庸俗的民主主义空谈家极大的愤慨。”[13]再后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进一步将其称之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由上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并不是一个很随意的表述,而是一个重大结论,尽管经典作家在提法上有一些出入,恩格斯的提法是“最革命的结论”或者“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的提法是“天才的思想”、斯大林的提法是“天才的表述”、的提法是“科学的规定”,但所指的内容却是非常一致的,都是马克思《序言》中的那段话,由此才产生了教科书“经典表述”的一般性原理。这个事实说明,如果一定要追究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由来,不是别的,正是马克思《序言》中那段话所表达的基本精神;如果一定要追问原创者,那么不是别人,正是与马克思一道创立唯物史观的恩格斯本人,或者说直接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也未尝不可。

二、用什么标准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判定经典作家的哪一段论述更接近唯物史观,应该看何者更能表达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成了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那么,安文怎样理解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呢?按照安文的观点,传统的“经典表述”不是唯物主义的,而是唯心主义的。请看:“‘经典表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是不是唯物主义的?”(安文1第70页)“实际上,这一表述并没有说明社会历史观何以‘唯物’;或者说它并不是一定就是唯物主义理论”(安文1第71页),“这种认识仍然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范畴。”(安文1第71页)“为什么这段话不是马克思对哲学唯物史观思想的‘经典表述’呢?”(安文2第4页)“第一,马克思的本意不是要通过这段话全面表述自己的历史观,而是要说明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安文2第4页)“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它所说的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安文2第5页)“第三,为什么‘经典表述’讲的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历史观?因为它对问题的思考还不彻底,在理论逻辑上有缺环。”(安文2第5页)很显然,按安文的理解,由于原表述的那段话是用来说明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而不是哲学,因而就不是历史观,甚至是唯心主义的,所以当然不能作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

那么,安文所理解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安文1第72页)“马克思的历史思想是一种‘大唯物史观’,这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安文1第74页)“要对社会历史做出唯物主义的说明,仅仅从生产力出发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生产力的发展予以唯物主义的解释。在马克思那里,这一说明就是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这正是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安文1第71页)依此,安文举出了自1995年以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诸如,“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而是完整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人的活动”(安文1第73页)等重要观点,以便“把唯物史观推广到自然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安文1第73页)看得出来,按照安文的理解,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则这句话不是别的,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于是,安文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推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而唯物史观又是实践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样一来,安文不仅找到了唯物史观的“内涵”,而且还达到了维护学派利益之目的。

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且不说安文的上述论点都经不住推敲,有的甚至有明显的错误(诸如,国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不是历史观的观点;“经典表述”不属于哲学,而是社会学的观点;“经典表述”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观点,等等),只是站在自己的学派立场上将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阵营中还远没有取得共识。

新时期以来,哲学界要求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呼声很高,逐渐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两条解释路径。这两条路径虽然在关于实践的问题上达成了原则性共识:都承认实践特征;但究竟将实践提高到什么高度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前者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和补充,实践范畴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在认识论中讲实践范畴,而且在本体论中也渗透进了这一范畴,如由陈先达主编的“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推荐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之后,紧接着就是“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14]有的步子迈得更大,直接将实践范畴提高到世界观高度对待,开篇就讲“实践与世界的本质”。[15]但后者的内容却是流派纷争、观点各异,诸如,“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生产关系本体论”、“劳动本体论”等等。这说明,自进入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讨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这些新观点,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色等方面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特性,对指导我们当前的物质实践一定能日益发挥出巨大的思想先导作用。但是,不论用上述新观点的哪一种来充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都不能胜任,因为尽管当前体系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上述新观点还远没有驳倒这个体系。

黑格尔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自身运动正处在这样一个“正—反—合”的辩证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中的这个“正”,就是在体系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反”,就是上述两种观点互相对立、互相背离的局面,但并不是两种观点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在思想交锋中新老观点“共同发展”的新阶段;所谓“合”,就是两种观点互相依存、相互渗透,最终走向同一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化的这个过程,是其自身内部矛盾由潜在状态到对立状态或尖锐化,再到矛盾的解决、产生新形态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就当前而言,这种趋势已经走完了“正”的阶段,正处在“反”的阶段,即矛盾的潜在状态暴露为现实状态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工作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就是创造条件,让双方的理由竞相迸放、利弊充分暴露出来,并持续争论下去,一直持续到“合”的条件完全成熟的那一步。但我们坚信,不论这一过程持续多久,未来结局必然会出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且这种未来结局必定不是对原有体系的抛弃,而是扬弃,即用实践的观点和方法来充实、丰富和创新原体系。但目前这种时刻还远没有到来,不论直接用“唯物史观”统领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用“实践唯物主义”等来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而且还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在这种过程中,尽管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言辞来概括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别的,恰恰就是马克思本人所阐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P61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出发,特别是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出发,有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了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史上所有有益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内核”和“合理内核”,全面总结了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范畴,并在经济学领域中进行了运用、验证和发展,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回归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落脚点上,从而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锻造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现在无论我们怎样理解、怎样解读,无论在认识上存在怎样的分歧,马克思所阐述的这些唯物史观的本真思想都绝然不能解释掉或者分歧掉。

三、原“经典表述”经典在哪里

当我们对唯物史观精神实质有了上述理解后,再来看上述两段表述中究竟哪一段表述更能刻画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更能充当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是一个迎刃而解的问题了。

为了便于对照,本文也将两段文字分录如下,特将其中的关键词着重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的表述是: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这种观点表明,......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6]P92

马克思在《序言》中的表述是:

我所得到的、并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为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6] P32

经过对照,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最接近”唯物史观本真精神的,并非前者,而是后者。从两段表述的文本和提出的时间顺序看,从《形态》(1845秋-1846年5月)到《序言》(1859年),相隔13年,其间夹着《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导言》等重要文献,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一个逐步成熟和发展过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序言》和《导言》都是《资本论》的前奏,其中已经流露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从逻辑关系看,两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是一个问题从假设到确证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后来列宁作了充分证明;于是,从范畴自身运动来看,两段文中所涵盖的范畴前后连贯、一脉相承,合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发展规律。在两段文字中,前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物质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市民社会、国家、观念、物质实践、生产力、人、环境等;后者贯穿的主要范畴有: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社会存在、意识形式、社会矛盾、社会革命、社会形态、“两个决不会”等。很明显,这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概括性表述,但前者中诸范畴的逻辑线条还不十分清晰,后者却十分清晰;前者论域较窄,后者则较宽;前者侧重于解决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后者则全方位地解决唯物史观所有问题;前者侧重于从静态看问题,后者则是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看问题。就整体来看,前者侧重于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后者既包含对人类社会“是什么”的追问,又包含了人类社会是“怎样的”两个层面问题的回答;前者隐含着后者,后者涵盖了前者,二者是一个整体,既一脉相承,又继承和发展。所以,从范畴运动看,后者虽然没有“实践”的字样,但逻辑线索更为严密,层次分明,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并没有缩小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而是一个“大写的实践”,大大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所以,如果要问原表述“经典”在哪里?完全可以这样说,《序言》中的那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唯物史观一系列基本原理。诸如,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结构原理、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关于社会基本形态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原理,以及贯穿始终的物质实践原理,等等。概言之,这段话经典就经典在它涵盖了全部社会生活,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P56因而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表述虽然并不十分完善,但却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问题奠定了一个共同基础。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更接近”唯物史观,肯定了非后者而莫属,因而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6]P112这是马克思教给我们的重要思想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看问题,由于人类社会在一刻不停地运动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以唯物史观的内涵也在生长着、发展着,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运动发展,渗透在经典作家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也会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就当前而言,我们虽然还不能给唯物史观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当前哲学教科书也存在非常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对待实践问题上还远没有突破苏联哲学教科书的阴影,但经过新时期以来30年的发展,我们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上已经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学科体系。这就是:关于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原理,关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原理,关于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原理,关于社会矛盾运动及其动力的原理,关于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原理,关于阶级国家的原理,关于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原理,以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原理,等等。这个体系,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出发,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本质,经过上层建筑和社会经济形态,再回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承担者即人民群众这个落脚点上,显然是对《序言》表述的进一步展开,较好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四、以什么态度对待“经典表述”

对待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述,历来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照抄照搬的态度;二是全盘否定的态度;三是继承发展的态度。事实一再证明,在这三种态度中,只有第三种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但安文在对待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时却没有这样做,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种做法肯定不是建设性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第一,要以历史的态度对待经典著作,不要轻易动摇研究问题的共同根基。安文1主张要更换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内容,由《序言》中的表述置换为《形态》中的表述;安文2却又宣称《形态》中的表述“也不经典”,于是,在安文那里,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就不见了。这样一来,唯物史观发展和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到现在却什么也没有了,连一个研究问题的平台都被拆除了,这显然不合情理,更不符合事实。

我们知道,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发生过由“物理学的危机”引起的所谓“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危机”。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曾经提出过“原子物质说”,相信物质即原子;但是到了近代,随着微观世界研究中物质结构的新发现,原子被打开了,于是,唯心主义者兴高采烈,指责对方:原子不见了,物质不存在了,唯物主义被彻底驳倒了。但事实上原子并没有消失,只是由原子核和电子这些更小的颗粒组成;而且原子核、电子也都是由质子、中子等更小的微粒组成。现代科学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强子、轻子、“夸克”等基本粒子;强子对撞机的出现,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将会发生一场革命性变革,但可以断定,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只能被不断发现和丰富,但永远也不会被颠覆。因此,在科学发现中,我们不能搞虚无主义,采取“鸵鸟战术”,有了一点新发现,就轻易否定前人的经典性认识成果,甚至从根基上动摇人类认识的共同基础。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都是在别人认识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经典”又都必将被“更经典”的认识推向前进。欧几里德几何公理是经典,但它却挡不住笛卡尔解析几何学的推进;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经典,但也挡不住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推进。然而,我们既不能因为有了笛卡尔就立刻否定欧几里德,也不能因为有了爱因斯坦就立刻否定牛顿。同样,在唯物史观“经典表述”问题上,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某些支节问题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轻易怀疑或否定原有的经典性认识,不能要求“经典表述”完美无缺、穷尽真理。应当认识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唯物史观,并不是一次性地将人类社会历史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未来趋势全部涵盖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封闭固定物,而是奠定了一个研究问题的共同基础和逻辑起点。作为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序言》中的表述隐含着人类社会即将展现出来的一切关系和一切矛盾的胚芽,潜藏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即将展现出来的全部丰富性。正如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当时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时没有揭示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没有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问题,就断定马克思的《资本论》不经典一样,也不能因为马克思《序言》中的表述中没有写上“实践”二字,没有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性,就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第二,要以宽容的精神对待经典表述,不要以学派偏见看待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当以学派利益服从学科建设,不应当为了学派利益而牺牲学科建设。安文之所出现一些很离奇的观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学派的观点甚至偏见看待问题,因而出现了许多很武断的论断:第一,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标准来判定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实践唯物主义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观点,虽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强劲活力,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逻辑结构也还很不稳定,许多环节还很不严密,因而用其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还为时尚早。强调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本身没有错,但截止目前为止,还不能用其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形态,不应当用其作为判定唯物史观的标准。第二,关于哲学不是科学的观点。作为一种新观点,主张哲学不是科学当然可以理解,但在当前哲学界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将这样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观点作为否定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论据肯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第三,至于说《序言》中的那段表述“不是哲学”的观点则更使人难以接受。我们知道,《序言》中的表述,是马克思用来指导他的剖析资本主义全部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是《资本论》的灵魂;如果它不是哲学,则《资本论》也就没有了灵魂,那么作为《资本论》结论的剩余价值学说也就成了问题,于是,被恩格斯总结的“两大发现的”都不见了,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也就没有了支柱,整个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了问题。安文之所以不断地提出这样一些论点,都是从维护学派利益出发的,甚至是从学派的偏见出发的,这是不可取的。

第三,要以现实的眼光对待经典表述,避免回避现实的空洞研究。如前所述,我们判断马克思的论述是否“经典”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而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不是别的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在马克思的时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已经成功,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然而资产阶级在建立了政治统治后,并没有与其他阶级共同分享胜利果实,而是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了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所以,当时认识世界的任务,就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的深层矛盾,揭露其剥削的秘密和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探索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道路和途径,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将研究成果如实地告诉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使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改造世界的任务,就是将革命理论付之于实际行动,组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从而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经济、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最终走上全人类解放和发展的道路。

随着新世纪的步伐,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唯物史观在创立时期的许多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诸如,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出发,在物质利益上处理好少数人与大多数人的关系,重点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社会结构和发展布局上,必须坚持社会有机结构的原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诸方面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以回应“发展高速期和矛盾高发期”问题,特别注意解决好由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平稳转型;在发展动力问题上,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矛盾动力观,顺应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完善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社会形态更替和社会革命、改革问题上,正确处理社会转型过程中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实现改革重点从外在性向内在性转移,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自觉拿起实践批判的武器,为新的实践开凿更加先进的思想动力源泉,从而在突破“历史周期率”重围问题上有所作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使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及时调整了发展布局,确立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多位一体”和谐建设的总体布置,并将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突出地位,使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原理更加丰富多彩;继承和发展了社会矛盾理论,提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构建社会和谐的新思想,将唯物史观社会矛盾原理推进到了新水平;特别是强调党的建设作为社会和谐建设总体布局的核心和关键,将解放思想提高到了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一大“法宝”的高度,为执政党自觉运用实践批判的武器,通过构建“党内和谐”达到“社会和谐”开凿了新的思想动力源泉。所有这些,既继承了唯物史观的本真精神,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国情内涵,使唯物史观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推进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总之,探索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必然要深入钻研经典作家的原著。但研究原著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在经典著作中找现成答案,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领会把握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只有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这个基点出发,本文从经典作家的原著中追溯了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原由,强调判定“经典表述”的标准只能是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对人们所使用的马克思的两段话进行了对照分析,取得了本文的结论:《形态》和《序言》两段话都是关于唯物史观的表述,但如果一定要问何者是“更接近”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则后者更为合适,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更换这个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服务;现实意义,则在于运用唯物史观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现实问题。所以,检验其是否经典,归根结底还要把问题放置在新世纪新阶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实践中来审视;只有完全符合当前实际、真正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西,才是真正符合唯物史观精神实质的表述。这样做,不仅能看到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而且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到经典表述的现实意义,从而推动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8(9).

[2]赵科天.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3]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10(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5]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7]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08页。

[10]选集:一卷[M].人民出版社,1964.

[11]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斯大林选集:第1版.

[12]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3]王正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唯物主义(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5]江苏省教育厅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论述社会安全范文2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这几十年的经济进程中的问题也值得大家反思,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更有甚者有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的化,而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企业是上述现象的直接参与者,从企业出发,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是解决上述现象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如何?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来判断。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Joseph Stiglitz在1985年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或称多重委托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是股东,还存在政府、社会公众、员工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经营管理演变为了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过程,企业追求的利益不仅仅是股东权益,而是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权益。例如,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代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员工的作用更为突出,如何维持企业人力资源上的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员工获取的薪酬是其生存的保障,企业发展也关系员工自身发展,员工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对员工各种权利的保障上,尤其是涉及员工自身安全的保障更为重要。企业对员工的保障程度相对应就是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对于政府而言,政府从企业获得大量的税收用于经济建设,企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政府的财政,当然,政府间接调控经济的手段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在社会、环境上的公共支出,需要获取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的信息,如环境保护的信息,上述现象也说明了政府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以各种间接手段调节影响企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也是政府这一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社会公众是企业生产的直接消费者,自然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尤其是在食品完全事件频发的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作为企业产品的直接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重要原因。当然,企业还有其他利益相关者,这里不再逐一阐述,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为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工厂开始遍布全球并且不断的扩展,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另一方面,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问题等,随着大气、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的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模式得以产生,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下,企业的生产要讲求高效低能,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对各种资源的利用都以可持续为前提。这些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的内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正式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整体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的环境问题等问题的不断出现,所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更为明显。这种重视可以体现在众多法律法规等文件中,例如《公司法》等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相关规定,会计准则中相关章节也都体现了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例如,或有事项中对环境污染的处理。同时,上海、深圳两大交易所分别出台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引文件。上述现象均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但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在得到重视和关注的同时,企业扔有存在大量的违背社会责任的现象:在企业内部员工的正常福利得不到满足,拖欠职工工资、职工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危险行业的职工安全问题,迟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企业的外部,环境污染问题最为突出,河北唐山的钢铁厂的燃烧煤炭排除的废气是当地雾霾严重的重要原因,淮河两岸的企业偷排不达标污水使得淮河的治理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食品的安全问题更为社会所关注,苏丹红、瘦肉精、三鹿奶粉事件等等,由于某些不良厂商的存在使得与大众直接相关的食品质量得不到应有的安全保障。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虽然得到了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却出现了偏差。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关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何种问题。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论述社会安全范文3

为进一步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按照中央及省、市、县的安排部署,结合市委宣传部《2019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安排的通知》(筑宣字[2019]20号)和县委宣传部《县2019年度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开委宣发〔2019〕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2019年我局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和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和专题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建设公平共享富美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学习内容

(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

(三)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

(四)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论述。

(五)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

(六)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七)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

(八)深入学习领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九)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

(十一)深入学习领会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十二)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

(十三)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党内法规。

(十四)深入学习领会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贵州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贵阳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十五)深入学习领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

(十六)深入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七)深入学习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基本知识。

(十八)深入学习领会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县“两会”精神。

(十九)深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三、学习方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改进理论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要综合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载体,把学习与研讨结合起来,把专题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把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

1.继续采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进行集中学习和专题学习,同时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重大问题,有计划地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和经验总结。

2.要采取举办理论学习宣讲活动及各类研讨班、进修班和短训班的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和工作调研,着力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见成效。

3.各党支部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要以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为载体,通过开展演讲、知识竞赛、征文,读书交流会、编发学习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

4.要精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抓好网络在线和移动终端学习,在推广运用速度、广度、热度上狠下功夫,营造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

四、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健全落实各项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提升学习实效。12月底前,政工室要将理论学习总结上报至县委宣传部,作为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论述社会安全范文4

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对各级领导,包括企业领导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也更高,考核力度逐步加大,不少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目标标准时,也要求下属单位领导定期提交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一方面可对照检查其职责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对被检查、被考核者个人而言,则可在回顾、总结和思考过程中提高安全工作业务水平。但部份人不知如何写好述职报告,或者不能有效反映实际问题,或者让审阅者不知所云。下面结合企业安全工作特点,谈谈如何写好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

首先介绍述职报告的定义。根据国家有关公文写作的规定,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属于报告的一种,又与总结和讲话稿相似。

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特点

(一)个人性。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是积极安全生产责任人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阶段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回顾,按照上级规定在一定时间进行,要从安全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论。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个人对本岗位,或所管理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有职责。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真实。这就要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讲究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二)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义以及众多小观点(包括了经验和规律的思想认识)。议论不是逻辑论证式,而是论断式,因为自身情况就是事实论据。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向导。当然,述职报告中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实践理性很强,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必须进行“扬弃”,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而继承性,就是要继承发扬以前工作中好作风、好的方法,去掉不好的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才会有进步。策略性也是规律性的一个方面。策略即今后工作计划,是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

(三)通俗性和专业性。安全工作既面向群众,又必须有相当的专业性、学术性,因此要在保持相当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失通俗性内容要尽可能明晰准确,结构是格式化的。如果需要在面对听观宣讲,则必须口语化,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三)艺术性。述职报告的艺术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整个报告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述职报告必然联系整体的讲话活动特点来进行。“述职报告”一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待:“述职”,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报告”,是呈现表像而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报告者要两者并重。写作述职报告,最好从上述总的认识出发。

安全述职报告的主题

述职报告是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报告中反复突出。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工作的“主张”、目标,在报告中就是“主题”。确定主题,这是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反复突出。当然,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离不开“安全”这两个字,其他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应该也相当时髦。

论述社会安全范文5

关键词:教育安全;问题;现状;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17―04

“教育安全”作为一个舶来品,区别于我们一般所讲的“安全教育”问题。“安全教育”主要指向于保障生命安全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学生校内活动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而“教育安全”概念倾向于某一国家、民族、地域或文化的教育自身发展,受到外部或内部挑战、侵蚀而带来的涉及国家民族安全的各类教育问题或教育危机。我国的“教育安全”研究的意义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从现实的角度两个方面来认识。就历史的角度而言,我国幅员辽阔,边境接壤的国家数量众多且与周边国家交流频繁;同时,我国从近代开始频繁借鉴、学习国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对我国本土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首先,教育安全是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国家综合能力的竞争,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同时突显出这些核心要素的安全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教育作为文化下属的概念,由此可见教育安全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安全的研究轨迹

围绕“教育安全”、“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三个关键词进行资料搜集,涉及的文献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学术著作,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的学术论文,网络上相关政策文件、讲话报告以及新闻信息等。到目前为止,正式出版的仅程方平的《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一书中有涉及教育安全问题;就刊发的期刊文献而言,输人“教育安全”搜索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查询到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的学术论文计62篇,刊发教育安全研究论文的主要刊物是教育类刊物,且大多数发表在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上。

“教育安全”源于1957年美国针对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件出台的《国防教育法》,该法案第一次把教育正式地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此后“教育安全”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鉴于“教育安全”并非本土概念,我国的教育安全研究势必经历从引进到本土化的过程。在我国,“教育安全”由程方平在2001年的《论西部开发中的教育安全问题》中首次作为一个新概念提出,并引发了国内学者对“教育安全”的关注。在教育安全研究中,文献法在研究方法中占了绝对优势,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世界各国中包含“教育安全”的法案和报告进行翻译和解读;此后基于对国外“教育安全”解读,我国的教育安全研究开始深入到本土化的研究,即因地制宜地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上去构建概念,并通过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教育安全现状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研究学者将研究视角拓展到教育学、国家安全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领域,丰富了教育安全研究的内涵。相对于思辨色彩较重的文献研究法而言,使用实证研究的学者对我国当前教育安全问题何以存在、何以可能、何以实践等问题展开论证并有大量研究成果涌现,且使得“教育安全”研究在深度、广度和理论创新程度有了一定的突破。

二、教育安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教育安全的内容研究在我国呈现出梭型,即两头尖中间宽。最初学者的研究重点聚焦在教育研究上,此后随着国外研究的深入,我国研究重心由教育延伸到文化安全,扩充了教育安全研究的内涵,但也出现了研究无重点、泛泛而谈的局面。此后,程方平、王北生这两位学者从教育的安全功能以及西部开发中的若干教育安全问题将国内研究由狭隘的教育问题探究过渡到深层次、广内涵的教育安全问题研究。教育安全研究又重点聚集在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概念本土化以及我国教育安全现实问题研究上。但对教育安全内涵研究的不清晰、不透彻也阻碍了我国教育安全的后续研究。

由于“教育安全”是一个舶来的概念,我国学者最初的研究处于引进概念阶段,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主要落脚在“安全”、“国家安全”和“教育的安全功能”等概念的理解变化上。就研究内容来看,在教育安全研究文献中涉及次数最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国外教育安全的研究介绍、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和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教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三大方面。

(一)国外教育安全的研究介绍

1957年,美国针对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件出台了《国防教育法》,第一次把教育正式地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教育安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日本为了应对日趋常态化的国际交流,在《日本发展报告2000―2001》中指出:“教育安全意味着本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理念的回归,强调保持日本国民身份的重要性,呼吁传统文化的传授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2013年5月,美国“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独立工作组提交20t2年《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报告。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不足从四个方面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1)关系国家安全的学科领域人力资源不足;(2)在美国许多年轻人不具备足够的能力面对日益高技能和全球化的发展要求;(3)公民缺乏全球意识,教育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未来人才的培养上,还体现在公民的全球意识上;(4)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影响国家凝聚力、自信心以及美国领导全球的能力和意愿。报告还对如何通过教育改革保障国家安全提出了三大政策性建议:(1)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提高教育目标,加强教育评估;(2)推动教育结构性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3)建立“国家安全准备审核”,使学校和决策者为教育的结果负责,并引起公众关注,建议美国教育部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各州共同建立年度教育审核。

(二)教育安全内涵的研究

就当前国内学者针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而言,可谓“百家之言,各执一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育安全”的内涵。程方平提出教育安全是指涉及与国家安全、民族兴衰、社会安定正负相关的各级各类的教育问题。程方平指出:“在诸多‘安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人的问题,包括人的各种需求、思想观念、智能才干、民族特点、宗教习俗等等,及其相互间的差异与矛盾。这类问题本文称之为教育安全问题。”其其格从要素涉及的广度上丰富了教育安全的内涵,她指出“教育安全”不是在描述某一专门领域的问题,而是属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比较教育和教育发展等研究领域以及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人力资源理论等理论的综合性概念,涉及与国家民族安全成正负相关的各类教育问题。姚淑君认为,教育安全的内涵应该涵盖了教育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她试图通过“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人们全面宏观的把握教育发展。也有学者对教育安全的定义相对简单,例如,殷杰兰认为教育安全的基本内涵是指作为国家组成部分的教育和教育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个性化的教育传统和教育选择应该而且必须得到尊重。金孝柏认为,国家教育安全是国家为维护本国的教育,保护教育制度不受外来干涉和侵蚀,有权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教育利益的制度总和。何伟强指出,国家教育安全指某一特定国家行为体在对本国和别国教育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所判定的其教育领域“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学者们都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去探讨和尝试阐述教育安全的内涵。例如:有些学者从政治立场来解释教育安全,把教育安全与教育、国家联系在一起;有些学者则从学科角度去阐释,试图用相关学科涉及的教育安全的问题来诠释教育安全的内涵。虽然学者们对教育安全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完整的准确的定义,但可以看出给教育安全做界定的着眼点主要落在来自国家内部和外部对本国教育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冲击与威胁上。王露茜和王凌认为,教育安全指某一国家、民族、地域或文化的教育自身发展,受到外部或内部挑战、侵蚀而带来的涉及国家民族安全的各类教育问题或教育危机。

综上所述,目前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主要是从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进行演绎。首先,从整个内涵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安全”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政策文件中的,是政府基于对社会现状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考虑的政策规划,是从实践中提升的复合概念。其次,值得我们注意并需要强调和澄清的问题是单从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是非常片面及单薄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对“教育安全”中“安全”的标准进行科学、具体的界定,明确作为对立概念“非安全”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讨论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再次,当讨论“教育安全”内涵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这两个维度进行讨论,即必须考虑“教育安全”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每个时间点受到当时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发生的内涵变化。这势必要求我们必须将“教育安全”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进行思考,故在界定其内涵时势必要谨慎筛选影响因素,务必体现出一般性和普适性。但需要表明的是,当运用到实际的情况中时应找出一个恰当的时间跳点来阐述其表现的独特性。正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论述:“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

(三)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教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讨论国家安全视域中的教育安全研究时,需要从教育本身安全、国家内部影响和国家外部影响等三个维度来进行表现及对策研究。通过对“教育安全”的内涵分析可以明确“教育安全”应做以下解读:教育自身发展的安全问题,即从纯理论层次宏观的分析教育在价值取向、目标、内容选择、功能上出现的偏差及问题;教育在我国内部实际发展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三大要素的影响,在地域问题上触发的安全问题;教育基于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受到国家外部施加的影响产生的安全问题。国家外部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视野的开阔使人民意识到自身教育发展的相对落后以及外来未经筛选的文化冲击下引发的教育安全问题这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意识的侵蚀以及人才的流失上。这样的解读同样坚持了前面提到的以开放、动态的视角去看待“教育安全”。由于收集到的文献里面还未涉及教育本身安全的研究,就不在此进行讨论了,但这也说明了国内教育安全研究在这方面的欠缺。

1.国家内部影响下的教育安全。当下,地域因素成为国家内部教育安全的重要触发点,边境地区的教育安全问题尤为严峻,即内源性教育安全问题多发于西部及边境地区。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显示,受国家内部影响的教育安全是基于地域这个基本面上,叠加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形成的叠加性的复合教育安全问题。程方平和何跃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对的代表性,他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论述了地域性的教育安全问题。程方平论述了由于边境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及政策扶持的相对滞后导致的教育安全问题。他首先论述了学校教育安全本身的问题,即边境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落后制约下的教育贫困,并以此为结点致力于研究学生学习环境的安全措施、政策等预防保障措施及建立公平的教育秩序和环境。以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将“人的安全”为研究契合点把整个边境教育安全现状提升为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他描述了西部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个教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及教育财政投入短缺,具体表现为教育的普及率、巩固率和合格率低下,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落后以及没有因地制宜地发挥教育优势。与程方平的宏观视野不同,何跃将教育安全研究聚焦在“国门教育”这个对于国家教育安全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问题上,同时具备地缘文化关系和国家边境地区教育的软实力这两个显著的表现力。何跃就此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的教育地图。他指出,在边境口岸的全面开放的政策影响下促进了境内外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多民族杂居的多元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国门教育(跨境民族教育)的多元化。他指出,当前呈现出我国边境人口向边境国家流动教育的问题,直接导致我国跨境民族在本国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上的模糊,引发边境教育危机,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跨省民族的教育缺失和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揭露了我国国门基础教育脆弱的根本原因。

2.国际影响下的教育安全问题。由于中东部及沿海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和政策扶持的优先性,整个中东部的人民比较开放,且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持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上的频繁。外源性的教育安全问题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中东部及沿海地区。蔡宝来在《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中论证了在新国家安全观下,现代教育作为一项国家安全事业,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强大功能。在国际竞争关系下的教育安全研究把教育视为人才生产产业,主要讨论在全球化市场开放的教育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在市场化的教育背景下,张进清、米晓东等学者论证了在全球化教育多元交流掩盖下的霸权主义文化的侵入和扩张对当前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为对“普遍的价值观”的否认,通过以、问题等为借口输出“民主”“人权”等冠冕堂皇的意识概念以摧残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人才资源方面,通过“优惠高校政策”及“托福”考试等收割我国优秀人才资源。此外,余睿论证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以及交流的扩大,更日益突显出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低、师资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国内教育公平、教育公益性等问题激化,引发教育安全问题。

就国际影响引发的教育安全问题,大多数学者在对策方面的提议基本从政府的政策监管、学校本身的自我调节出发,出发点主要落实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三、教育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

(一)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刊发的研究论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纵观刊发的论文便不难发现,至今我国学术界对“教育安全”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这也导致“教育安全”在我国表现出“广”的发展而不是“深”的发展,整个研究处于散乱的状态。在2004年之前,学者的研究重点基本落在将概念引入我国的应用,但在概念还没有清晰界定内涵的前提条件下,有学者陆续着手研究我国教育安全的问题、现状、基础和对策等相关问题,研究范围也扩展到地域性、经济性的问题。同时,也正是由于概念的不清晰导致我国的安全教育研究出现断片的现状(即在这方面我国成系列的研究成果很少),且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遭遇“瓶颈”现象(由于概念不清晰的局限而陷入泛泛而谈的局面,无法深入研究发展),这也正是2012年有学者陆续回归研究教育安全概念的原因。因此,当前教育安全研究的当务之急应是明确教育安全的内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育安全研究地域性研究欠缺且比较视野不足

1.教育安全地域性研究欠缺。虽然有学者对云南边境的教育安全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但我国幅员辽阔,中东西部的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尤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保存着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多文化的复杂情况下,引发教育安全的因素交叉,难以找到切人点进行深度研究。也正因为如此,应加大地域性的研究,比较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地区或地域的教育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中东部较突出的教育安全问题属于外源性,主要是受国外的文化冲击引发的。而西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地复杂的多民族性、地缘性及经济落后重叠引发的问题。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对东中西部进行研究。

2.缺少比较视野。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东西中部的比较研究,即民族单一区对多民族杂居区、单一文化对多元文化、经济发达区对经济落后区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国内与国外间的比较研究。我国对国外的研究多局限于解读、引进,缺乏对国外与我国之间的研究比较。

(三)开阔研究视角,促进研究多元发展

如上所述,已有的教育安全研究视角以教育学为主,国家安全学、市场经济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偶有所见。换而言之,教育安全的问题研究仅在教育学领域收到较高的关注,在其他学科领域并没有引起学者的重视。教育作为一门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每个社会人员息息相关的学科,教育安全作为学科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但从教育功能出发就应被视为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如果研究视角能更加多样化,加大相关学科领域对教育安全的重视和研究,那么,更容易发现教育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以跨境教育安全问题为例,与一般性的教育安全问题具有一定区别性。一般性的模式是由于外强内弱,发达国家的社会高速发展及教育跃进给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内社会施加的影响;而在我国边境跨境教育安全问题上,我国在经济、教育及社会意识整体发展上是相对处于优势状态,但在边境教育不重视、教育投入紧缺的情况下发生的教育安全问题。可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效,也可以从法理的角度探讨教育安全问题。

(四)拓展研究方法,从“单一”到综合

已有的教育安全研究在方法上也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在教育安全的研究方法中,文献研究法可以被视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虽然文献研究法在前期的应用对“教育安全”概念的引入有巨大贡献,但教育安全作为一个具有国别差异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单纯的文献法很难定位我国的教育安全内涵及描述和发现问题。且目前仅有个别学者在研究中引用调查法,并取得具有可信度和代表我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因此,日后的研究应更多地从实践层面去研究,引入叙述研究、扎根理论和教育人类学、社会学等在当下受到高度肯定的研究范式。从我国实际情况中进行自下而上的研究,以期为解决与学校、市场经济挂钩的教育安全问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需要强调的是,边境多民族地区作为在教育安全各方面问题都相对突出的特殊的研究对象,特别值得学者沉下去做实证研究。

基于研究核心的确定及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多元化发展,相信通过学者们在元研究和质性研究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和不断探索,我国教育安全的研究会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不断互动之中丰满和充实起来。

参考文献:

[1][2]肖龙海,韩青青.美国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报告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13(3):86-90.

[3]Joel Spring.PEDAGOGIES OF GLOBALIZATION:,11Ile Rise of the Educatlonal Security State[M].CityUniversity0f New York.2006:1.

[4]程方平.教育:国家安全的基础――关于“教育安全”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6(3).

[5]其其格.“教育安全”知多少?[J].内蒙古教育,2003(10):45.

[6]姚淑君.教育安全及其法律预警机制构建之断想[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2005(4):39-41.

[7]金孝柏.教育初论[J].国际商务研究,2004(6):3―7.

[8]何伟强.关于美国国家教育安全战略的政策解读与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叭0(5).

[9]王露茜,王凌.我国的教育安全及其困境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2(2):8―10.

[10]何跃.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学术探索,2009(6):129―134.

[11]蔡宝来.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J].西北师大学~$,2003(5):5.

[12]张进清.国际跨境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55―57.-

[13]米晓东.全球化背景F-~,J建我国高等教育安全体系的战略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8―102.

-

[14]余睿.全球化中的高等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35―138.

论述社会安全范文6

一、总体思路

2020年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至关重要,须臾不能松懈,必须抓紧抓实。全区各学校党总支(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的主题主线,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不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贯彻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和疫情阻击战,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实力、清明、和谐、魅力新松山贡献力量。

二、学习重点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辅助读本,进一步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内在逻辑脉络和重大原创性贡献。通过深入学习,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在思想上有新感悟、在政治上有新升华,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论述。学习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论述,领会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执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以《党章》为根本,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不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不忘我们是共产党人、是革命者,必须以自我革命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学习,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坚持稳字当头,增强必胜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深刻认识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4.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考察内蒙古尤其是考察赤峰时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的重要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深刻理解“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重要要求,把保护草原、森林作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实施生态保护重点工程;深刻理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要求,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重要讲话蕴涵着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5.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学习在党的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深刻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不断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作制度执行的表率,推动全会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6.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领会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坚定信念和部署要求。深入领会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领会落实党中央对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举措,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精准施策、攻守兼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完成。

7.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标志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标志着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深刻理解脱贫攻坚是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加深理解,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9.在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在今年全国“两会”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考察内蒙古、考察赤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0.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态势,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扬斗争精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深入贯彻落实执行《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组(党委、总支、支部)主体责任,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11、关于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刻学习掌握党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通过深入学习,更好地理解掌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12.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学习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13.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长期以来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整体崛起,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旺盛生机活力,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此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担当作为、敢于斗争,更好应对变局、服务大局、开创新局。

14.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学习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关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区委关于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的部署要求,准确认识和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国家、自治区、赤峰市、我区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深刻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着力提高防控能力、切实增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信心。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强化政治职责,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紧迫性,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战略主动战,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

15.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在深入学习经典原著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提高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16.关于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述。深入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始终铭记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传承红色基因,鲜明政治本色,对党保持忠诚,恪守人民情怀。通过深入学习,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17.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在党的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五中全会文件,深刻理解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18.相关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依法治国和制度治党、依法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认真学习执行党中央颁布的党内法规,带头遵规学规守规用规,坚决维护党内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实际行动落实“两个维护”。建立党内法规专题学习和学习中央决策部署同步学习相关党内法规的机制。

三、工作要求

1.全区各学校党总支(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将以上重点内容列入专题学习计划,作出统筹安排。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最新重要讲话原文,在《求是》杂志发表的系列署名文章作为必学内容。同时,根据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有关要求,将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军民融合、保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统一战线、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科技前沿、扫黑除恶等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系统学习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

2. 全区各学校党总支(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要灵活运用集体研讨、专家辅导、领导领学、观看视频、实地观摩、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用好“学习强国”网上学习平台,丰富学习形式载体。要坚持集体学习研讨为主,防止以会传达、工作碰头会部署等代替中心组学习。要坚持学思用贯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力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要坚持自已学自己讲,确保集体研讨有思考、有深度、有见地,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强化理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