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范例6篇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

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在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有关“资源”、“环境”、“生态”的表述同以往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相关文献的表述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以往的相关文献有时不提“生态”,只将 “资源”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资源环境”或“环境资源”,有时不提“资源”,只将“生态”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生态环境”,而从未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十报告则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同一个部分中多处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譬如:

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时,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就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时,十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项重点任务。其中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时,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其中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虽然没有出现“资源”、“环境”、“生态”字样,也是分别对应于“资源”、“环境”、“生态”的,因而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此外,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时,十报告明确要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其中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如此等等。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献中对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最全面、最完整的正确表达,其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文字表达上不同于以往一些相关文献的变化,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我们党对于人与自然功能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样,人们对于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是要站在正确认识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点任务的高度,以及正确认识报告体现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

必须指出的是,笔者特别强调上述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正确性,并不仅仅因为这种表述出自十报告,更是因为这种表述符合生态学原理。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分别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

其中,所谓“资源”,泛指“自然资源”,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它具体指的是在该国领土和可控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资源的总称。通常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主要是森林)资源、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五大类。

所谓“环境”,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特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前者称为“原生环境”,后者称为“次生环境”。环境有两个明显区别的部分: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酸度等)和生物环境,后者构成其他有机体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从人类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看,环境是客体,人类是主体,人类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所谓“生态”,泛指“自然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它代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非生物环境既是生命活动的空间条件,也是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

这就告诉我们,资源、环境、生态是分别体现自然对于人类不同功能的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从哲学上讲,资源、环境、生态之间这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正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反映。

这里所说的“对立”,指的是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主要指它们强调和体现的自然对于人类的功能不同。其中,资源强调的是实体功能,体现为自然对于人类实体的直接有用性;环境强调的是客体的“受纳功能”和“服务功能”,体现为接受并容纳生产和消费所排放的无用副产品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存繁衍提供栖息地等直接与间接有用性;生态强调的是主体(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状态及主体与客体(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功能,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协同进化”。

这里所说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它们都统一于自然这个整体,都是自然对于人类功能关系的体现。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从人类福利的角度来定义的,都是能为人类提高福利水平发挥作用的自然要素,因而都属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的范畴。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就没有资源、环境、生态可言。

二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因为,资源、环境、生态的区分从本质上说是功能的区分,而不是对特定的自然物质实体的区分,不是把自然存在的要素硬性地区分为资源、环境、生态。换句话说,资源、环境、生态作为自然对于人类功能的体现是自然界所兼有的,也是同一自然介质所兼有的。以森林为例,我们不能认为这片森林具有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等资源功能,那片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容纳废弃物、减低噪声和提供生存游憩空间等环境功能,还有一片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而应认为同一片森林同时兼有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一旦人们为了获取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而大规模砍伐森林,则不但其资源功能遭受破坏,其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也必将遭受相应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破坏资源就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十报告做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论断,其道理就在这里。

三是指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这里说的转化,主要指资源、环境、生态在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中的地位的转变。就是说,它们在人与自然功能关系中的地位会随着人类社会不同的时空条件而发生变化。还以森林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凸显,森林的资源功能被摆在第一位,木材生产成为当时林业建设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人们又意识到“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森林的第一需求”,国家也相应做出了“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战略调整,森林的生态功能也取代资源功能而成为了首要功能。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并做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判断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任务的部署,正是上述资源、环境、生态相互关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和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此前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往往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其主要表现是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即将“生态”混同于“环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自然生态系统”属于“环境”的范畴,是“环境”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如此等等。

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种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生活中都时有发生。

有资料显示,在学术理论界,这一情况起初是由某知名学者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的发言引起的。当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该学者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从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将“生态”与“环境”联结在一起的新名词。

本来,在该学者提出“生态环境”这个新名词后,如果将其视为联合词组,即将其理解为“生态、环境”或“生态与环境”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随后的情况却是:在我国一些官方文件和新闻出版物中广为流传的“生态环境”一词,往往被误用或误认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亦即“生态的环境”,这就把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弄混淆了。譬如:

2003年,在我国的一个对外文件白皮书中就曾出现过作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一词,在译成德文时,就曾经遭到德国人的质疑。

后来,有些学者又在学术论文中主张将“生态环境”一词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在这些学者看来,“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按照这一逻辑,也就可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此外,在研究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时,更有许多学者把“生态危机”包含于或归结于“环境危机”,因而在文字表述上只将其称为“环境危机”,而忽略自然生态系统出现的“生态危机”。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这种把“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也常常把有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事项混同于有关环境保护的事项。譬如:

在设立全面涵盖资源、环境、生态相关职能的“委员会”一类的机构时,只标明“资源和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致使人们误认为其中的“环境”已经把“生态”包含在内。

在区分政府内设机构的职能时,常常将诸如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天然林的恢复与保护等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管理职能混同于污染防治等属于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于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缺乏准确的把握,给相关部门的依法行政和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召开全面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关工作的会议时,只标明“人口、资源与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实际上也是误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混同于环境保护工作,致使承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职能的部门无权参加这类会议或者无权在会上发言;

在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过程中,只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的因素纳入其中,而将生态因素混同于环境因素,或者将生态因素归入环境因素,致使生态效益、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在该核算体系中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令人高兴的是,十报告在谈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已经明确要求“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中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生态”因素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对照本文前述将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十报告和报告所依据的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们不难看出,所有这些只讲资源、环境而不讲生态,或者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都是同上述十报告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也是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事实上,十报告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全面、正确、完整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现实中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有力澄清与矫正。因此,笔者有理由期盼并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学习贯彻十热潮的深入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将有望逐步得到澄清和改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毕竟人类的思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由于某些习惯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也很难设想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会随着十的召开而很快改变,弄不好还可能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因此,笔者认为,尽管十报告已经做出了不同于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明确表述,人们对此问题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仍应引起适当的注意。

我们如此强调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是因为真正弄清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主要体现是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上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就能更加自觉地把资源、环境、生态并列为人类生存繁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同时给予高度重视,进而更加自觉地搞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更加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上所述,根据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生态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懂得资源、环境、生态的状态如何事关人类社会的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而懂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和谐的标志,“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则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恶化的体现;就会懂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上述“严峻形势”已经不是仅仅涉及资源、环境、生态中某个单方面、局部性的一般问题,而是全面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的全方位、整体性的严重问题。这对于全面增强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大力增强人们积极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自觉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过去,由于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正确认识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就为全面落实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和努力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譬如,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三个关键词,就会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这三项任务都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予以推进,并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为这三项任务的落实提供重要保障,再不会只重视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任务而忽视其他任务;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懂得了生态和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就会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对十报告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一指示的认识并将这一指示落到实处,而不会再将生态系统保护混同于或归结于环境保护;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会切实提高对十报告关于“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科学论断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加自觉地把十报告关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进而从资源节约入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为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姜春云主编: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4.〔英〕A.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美〕K.A.沃科特 J.C.戈尔登等著: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丁圣彦主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曹克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核算框架与实现途径研究,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黄秉维: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邵青还:“生态环境”在德国有争议,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4月9日

11.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工程院院士建议(中国工程院政策研究室编)2005年第7期(总第93期)

12.严耕、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64-03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生态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渠道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也包括校园文化、大众传媒等。在众多渠道里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4+l”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以下简称为《原理》《概论》《纲要》《基础》等)。

1.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哲学意识

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刻地论述,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首先,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而且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人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要懂得尊重自然。其次,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但是自然界有其存在的客观规律,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懂得顺应自然。最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等因素都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因对高额利润的疯狂追求而极力掠夺自然界,另外,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当也会给人与自然的平衡带来消极的后果。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要懂得保护自然。

2.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发展意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无论从发展理念、发展内容到发展目标规划都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发展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在发展上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意识到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其次在发展内容上,党的十上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放到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最后在发展目标规划上,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长远目标中国梦的实现都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3.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

在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使同学们能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科学对待人生环境,除了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说,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通过对社会公德的学习,要求“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法制意识

在当今中国,法治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还要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具有良好法律素质。其中,在学习公共生活的主要法律规范中就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而设立的。“环境保护法主要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的方针、任务、原则、制度和措施”,“强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内容。尤其是党的十以来,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融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实际效果如何,值得关注。

从本课题组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调查来看,86.63%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态意识是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种素养;但是81.19%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薄弱,必须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在生态意识的培养渠道中,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但是影响力不如网络大,64.42%的调查对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实际效果尚不理想。究其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学理念上还不够重视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内容,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表现就是少讲或者不讲。在调查中有学生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只有《概论》课会讲生态文明,其他三门课不怎么讲。一方面由于生态内容分散在各章节,使其在教学中被边缘化,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本身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间缺乏沟通和整合,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沟通和整合,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方面存在讲述内容重复和不衔接现象。首先在教材上存在重复的现象,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中会讲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原理》第一章也要讲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概论》再次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并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章节都有重复论述。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讲述过程中,所举事例也存在重复现象。这样的重复讲述会让大学生产生厌烦,失去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另外,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受各自课程内部体系的影响,即使在同一问题上也各自为政,衔接不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3.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不足

关于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材料老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泛泛而谈等。首先,在调查中有学生反映,老师运用的案例和图片老生常谈,不如网络中事实材料新鲜,缺乏吸引力。虽然老师们也在努力更新教学材料,但是比起网络材料的更新速度,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新鲜度需求。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受课堂规模等条件的限制,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4.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把理论认知和实践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要求课堂教学的系统讲述,也需要实践教学的及时强化。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很重视实践教学,关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调查是重要内容之一。调查显示,大学生有进行生态意识实践教学的需求,但由于生多师少、经费无保障、实践资源缺乏等原因,导致存在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足等问题。往往老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分组自己找时间去调研,然后提交实践报告了事。认真的学生象征性地在校园做一个调查,拍几张照片,证明做了这个事情。不认真的学生直接挂个名,或者到网上找一下资料,交个报告完事,这样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难以完全实现。

三、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进行专题培训,使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不断提升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历史使命以及课程特点,要求老师能够跟上时代的要求,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不断提升。首先,要对我国国情以及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学习,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教学理念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上需及时更新。现实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往往担负着极重的教学任务,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及时的知识更新和储备,要增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生态专题培训和调研,这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之间增强协作性,进行集体专题备课

进行集体专题备课可以有效避免重复讲述,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体专题备课,首先使老师们全面掌握生态方面重复的内容,了解各自讲述的重点和重复程度;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集体探讨,确定重复交叉教学内容的取舍承接、讲授角度和教学技巧,避免教学过程的内容重复,注重各门课程的配合衔接。这种集体专题备课使生态意识内容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互贯通、相得益彰,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3.教学内容进行专题探索,可补充生态选修课

针对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泛泛而谈的问题,首先可以进行专题探索。《概论》课设置了专门章节来讲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措施等。其他课程虽然没有专门的生态专题章节,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讲述和讨论。《原理》可以引导学生去读马克思主义中有关生态的经典论述,从哲学层面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中可开展对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律的有关专题学习。《形势与政策》可以开展生态意识的提出和重要意义的专题讨论。其次,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开设一些生态选修课,比如《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等,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满足学生深度求知的要求,有利于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足迹; 生态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3-03

前言

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越来越多的是GDP/GNP这些数字的增长,而往往忽略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必然能够找到自然资源的替代品。然而,全球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危机对这些错误观点敲响了警钟,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众多经济学家协同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共同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2012年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阐述,将生态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生态经济时代已宣告到来。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较早而且较为全面,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已经蕴含了生态经济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日益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观点。其中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深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是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类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Eric A.Davidson在《生态经济大未来》中指出,全球变暖化效应持续恶化、生物灭绝加速以及贫穷和人间惨剧不断增加,人类在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免于恶化方面是失败的。人们正在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所提供的工具,来为环境所面临的挑战找出解决之道。生态法则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力与政治力,面对环境的恶化,保护地球资源成为各国迫不得已接受的现实。Eric A.Davidson从成本效益分析法、将外部性内部化、追求永续发展等角度告诉我们如何从地球获得更多的资源并做到最好的境界。

彼得·巴特姆斯主要针对当前生态经济学家们所推崇的一些指标提出质疑。首先是对生态足迹,即生态可持续性,表示一国环境承载能力承载的环境压力的减少,与承载能力成反比。《重新定义进展》(1994—2004)将生态可持续性定义为“在普遍使用的技术水平下,生态系统进行资源生产和吸纳废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和水体面积”。因此,该指数用面积当量将人均自然资源利用、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国家的生态承载力联系起来。有关数据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集体生态足迹突破了可持续性的界限,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大大超出了其再生能力。同时,作者在书中同时提出了对生态足迹的批评:(1)忽视了技术的力量,忽视了环保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替代作用。(2)考虑的环境影响范围有限,忽视了难以或无法转换成土地面积的环境影响。(3)等量土地面积衡量的是环境压力,而不是这些压力所产生的生态和健康损害。(4)忽视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可持续能力的可能。(5)将环境服务利用不超过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的目标。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提出质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的提出者发现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环境污染上升,国民收入处于较高水平时环境污染下降,即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如上图所示)。而许多学者明确反对这一假设,有研究发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只针对地区空气污染物,且在污染控制成本很低的条件下成立,而对于全球污染物,这一假设不成立。有些学者使用物质流总量作为对环境压力的综合检测变量,从而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这些验证大部分否定了其假设。

二、国内学者对生态经济的各个角度分析论述

20 世纪80 年代初,许多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大大地拓展了生态经济的领域,研究角度也各不相同,主要从整体的角度、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角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作了论述。

徐中民、程国栋(2011)在强调从整体的角度辨析,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基本思想是正确的定位和扩展的视野,核心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即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视为局部,生态系统视为整体。主要问题在具体处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时,人类社会发展需要面对的三个问题:(1)规模问题,要求将全社会的发展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2)分配问题,要求社会限制市场的不公平性范围,保证不同个体间资源的公平分配;(3)配置问题,要求经济系统高效率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源,并尽量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并详细论述了生态经济学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宗教、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中的学科演替,生态经济学在新兴领域及未来研究主题中体现的整体性视角。系统地总结了整体性视角在生态经济研究中的作用,有助于弄清理论之间的联系,开拓新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从系统的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李周(2008)对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作了全面的阐述。中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始于1980年,生态经济学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第二,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第三,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经过这三阶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为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基础。中国生态经济实践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从政府和公民两个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建设;生态建设提上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生态省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核心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文中提出生态补偿研究的方法来解决生态经济问题,但同样提出来其难点是补偿标准确定、补偿资金来源、被补偿者识别等问题。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2007)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出发,把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作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定量评价方法,运用生态系统类型及其价值系数,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度,研究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指出区域经济已处于协调水平的边缘。 生态环境约束着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生态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超越环境容量是不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约束性的重要因子。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区域环境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有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来适应,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以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张谊浩(2007)系统总结了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该方法论是多学科、多技术集成下的综合性方法,具有价值多元论、生态人假定、边际分析的替代性方法、不确定性的独特解决路径、市场价值和社会选择的严格区分、生产本质的新界定等特征。新兴的生态经济学提出了在整体上替代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价值一元论的多维决策标准,这种政策分析方法考虑更多样化的相关信息,适用于针对多维度决策问题的选择、评价和权衡。其价值是建立在考虑效率、公正和稳定等多样化标准之上的,是典型的价值多元论观点,允许对多样化标准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予以更现实的评估。生态经济学的主体行为假定可以被认为是更现实、更一般化的“生态人”假定,即符合有限理性、满足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平衡和追求人与环境(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收益最大化这三个特征,以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为内涵的一种主体假定。生态经济学采用复杂适应性系统分析方法:在存量和流量频繁地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认识到天然资本的损耗作为一个负的流量,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重视天然资本的恢复和保持广义系统边界的稳定性。

丁开杰、刘英、王勇兵(2006)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阐述了其对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进步状态。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保障,生态经济系统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存在和运行的前提和自然物质基础。在功能上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起到基础和制约作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活动会直接影响或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现状和运行规律。生态经济建设中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地位,适度发挥社会经济系统的主导作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对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刘克英(2005)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沿性问题着重进行了阐述。文中指出为了保持人类—自然界—社会发展的一体性,保持地区经济良好的运行轨迹,必须促使生态经济学成为前沿性科学,同时,又必须与高科技和高新技术相融合,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积极成果。同时文中阐述了生态经济学新的发展主线及其走向:首先,生态经济学与高科技的融合日趋紧密,融合度越来越大;其次,生态经济学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在优化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第三,生态经济学与伦理学、美学的结合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独辟蹊径的科学;最后,当代生态经济学成为全球关注的科学,在吸收其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文章最后总结,当代生态经济学保持前沿性的发展才能有力的面对全球性问题,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生态资源再造,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

王孔雀、胡仪元(2004)从制度约束的角度论述了生态经济开发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生态经济的制度机制主要包括五大类:法律约束机制、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市场价格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并对每个制度机制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得出了五大制度机制的相互关系:法律约束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的依据;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形成和实现的手段;生态补偿机制是最终目标,生态经济开发就是要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三、研究的不足以及演化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在概念界定方面,对于生态经济概念的表述并未完全统一,特别是关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界定也并未明确,但尚没有一个定义能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如何凝聚共识,需要进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2)在研究领域方面,学术界基本上还停留在生态经济的概念界定、方法论、基本理论问题等理论层面和宏观层面。因此,要注意拓宽研究的领域,不只是要从宏观层面去研究,还应从中观、微观的层面进行更为广泛的、具体的研究。(3)实践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来研究生态经济。根据党的“十”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极大调动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把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结合起来,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Eric A.Davidson.生态经济大未来[M].奇立文,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 [德]Peter Bartelmus.数量生态经济学[M].齐建国,张友国,王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0.

[3]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3).

[4] 李周.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6).

[5]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11).

[6] 张谊浩.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J].经济学家,2007,(5).

[7] 丁开杰,刘英,王勇兵.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范文4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生态文明;启示

引言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是人类对工业化带来的严峻环境问题反思的结果。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生态文明探索的重要成果,并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批判借鉴西方的有益成果是题中之义。在概述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指出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概述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生态运动蓬勃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新思潮,它主张结合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明当代环境问题,找到一个既能消除人类环境危机,而且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出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列・高兹、大卫・佩珀、萨拉・萨卡等人。尽管他们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会有所不同,但是,在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对将来愿景等基本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的基本主张有诸多一致之处。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激烈地批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异化,以及生态殖民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指出,经济发展不能无限度,而且也不能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现代化的物质财富,但是也产生了诸如精神颓废、自杀现象以及核污染、化学污染、电磁污染等环境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重新界定和审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主张建立一种共存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从本质上,生态社会主义学者认为,这些弊端是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引起的。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环保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使用,对湿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都付出了与以前相比少之又少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背后还是隐藏这不可忽视的隐患。经济态势总体上还呈粗放型特征,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数量扩张而非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的提高来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带动性强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造纸业等产出总值大、产业带动性强大型产业。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沙漠化,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以及人多地少等问题也仍然存在。

三、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由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实现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以及现代社会的转型。针对我们目前面临严峻的人口压力、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人们生态意识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主张,因此批判地吸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这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

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经济发展会造成环境恶化,人与自然不协调的恶性发展,人类社会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因此我国在发展中,必须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努力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式,避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品尝环境恶化的恶果。充分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关系,坚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生态法治建设步伐,健全法律制度保障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其次,完善法律制度建设要坚持“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忽视对已经制定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梳理。

(三)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政策

政府要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政府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贷款、收费、保险等各种政策和经济措施,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建立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要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监管水平。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环境的相关标准,修改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还要加快节能统计和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秩序。环保部门还应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实行行政监督管理责任制。最后要加强环境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结束语

西方学术界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养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在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上,在借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些有益成果中,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生态建设的环保热情,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稳扎稳打践行生态建设的措施,我相信,美丽中国的愿望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庆行、吴长冬:《生态责任:政府责任的新思考》,《福州党校学报》,2008年2月。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 [7]。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范文6

【关键词】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阐述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如同罗盘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违背了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语文教学目标的阐述也主宾混淆,用语含混,在现实教学中难以切实执行。目标的设定既然已经缺乏科学的根据,目标的阐述又含混不清,这样的教学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状态,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阐述中存在的问题,再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当前语文教学界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阐述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 1.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当代教育技术学认为,教学设计首先应从学习需要的分析开始,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接着去调查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和学习风格,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再以学生为行为的主体,阐述教学目标,并付之教与学的实践。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呈现如下模式:(本文只涉及目标的设定和阐述)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学的总目标。学习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生特征指影响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生理、心理准备,以及诸如智力才能、学习动机、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严密、完整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为前提和基础。由于语文教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系统较散,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 2.缺乏当代学习论的理论指导,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难以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oPiaget)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是养成情感、态度,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目前语文教学界的确也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提问、讨论和学生动手检索资料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对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论认识,常常使教学误入“满堂问”的境地。有时候则是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得很热烈,客观上却无的放失,教学效果贫乏。究其根源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真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外部环境、设备、信息等因素的辅助功能,在客观上不是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是走了形式。更坏的情况则是有些教师从经验出发,完全走向了演绎结论、灌输观念的“填鸭式”教学境地。

 3.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学检测的盲目性

为了强调“教是为了学、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宗旨,教学目标阐述中必须用学习目标代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下面分析两例不当的阐述方法;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清晰,才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针对以上提到的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和阐述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途径,供同行参考:一是切实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依此制定教学目标,反对经验主义。学习需要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状态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构成了总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即为了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这里要特别注意分析学生的先决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操作过程。这样才有利于避免教学起点过高,补足知识结构,适应建构知识的心理机制;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初始技能、学习兴趣及相关的经验、动机、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切实进行学生特征分析。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理论的指导下严密地进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起点。二是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钻研流派众多的学习理论,用理论武器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才利于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避免使课堂教学走入灌输或发问的极端。三是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的阐述利于教师的授课和检测,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