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年中总结范例6篇

品质年中总结

品质年中总结范文1

关键词:烤烟;HB112;选育;特征特性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3-5875-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3.065

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是烟叶生产发展的基础,优良品种对提高烟叶产量、质量和抗逆性有着重要作用[1]。近年来,湖北省烤烟年种植面积稳定维持在4.4万km2左右[2],主栽品种为云烟87和K326[3]。目前主栽烤烟品种单一、种性退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烟草花叶病等病害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湖北省烤烟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和障碍[2]。因此,选育适宜湖北省烟叶产区种植的烤烟新品种对稳定和发展湖北省烟叶生产有着重要意义[4]。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在湖北省烟草专卖局的支持下,围绕“优质、抗病、适产”为选育目标,开展了烤烟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获得了综合性状较好、烟叶品质优良和抗病的烤烟新品系HB112。本研究将该品系的选育过程、主要性状及栽培要点进行报道,以期为该品系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烤烟新品系HB112选育过程

烤烟新品系HB112是以MS云烟87为母本、K8为父本配制的雄性不育F1代杂交种。母本MS云烟87适应性强,中抗黑胫病、南方根结线虫病和青枯病,抗爪哇根结线虫病,耐肥水,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烟叶品质优良,内在化学成分协调[5,6]。父本K8烟叶品质较优良,抗叶部病害能力较强。

烤烟新品系HB112于2008年配制雄性不育F1代组合,2009年在烤烟F1代组合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提升参加烤烟新品系比较试验,2010年在16份品系比较试验材料中表现比较突出,2011、2012和2013年参加在宣恩县、利川市、房县、兴山县和保康县5个试验点进行的湖北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同时在利川市、咸丰县、兴山县和保康县进行示范种植,综合性状表现优异。2014年通过湖北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审评。

2 主要性状

2.1 主要植物学和农艺性状

2010~2014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HB112主要植物学和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小,遗传稳定(表1)。打顶后植株呈塔形,历年平均打顶株高110.0 cm,可采叶数20.2片,茎围9.7 cm,节距5.1 cm,腰叶长72.2 cm、宽31.8 cm。叶形椭圆,叶面较皱,叶缘波浪状,叶色绿,叶尖渐尖,茎叶角度较大,主脉中等,花冠粉红色,花絮集中。大田生育期138.2 d,大田生长整齐一致,长势强,烟叶分层落黄,耐熟。

2.2 抗病性

在品系比较和湖北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中,对各参试品系进行了病害发生种类、发病率及发病程度的调查。2010年各参试材料没有发生病害,2011、2012、2013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各参试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HB112田间表现为较对照K326抗气候性斑点病和TMV,综合抗性优于对照K326。

2.3 主要经济性状

烤烟新品系HB112在2010年品系比较试验,2011~2013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以及2013年示范试验中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表3)。在2010年烤烟品系比较试验中,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均优于对照K326,在各参试材料中综合经济性状位次靠前。在2011、2012年省区域试验中,联合统计分析表明,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上等烟比例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对照K326。2013年省区域试验中产量和产值极显著优于对照K326。在2013年的生产示范中,4个试验点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优于对照K326,而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总体上与对照相当。从历年平均来看,烤烟新品系HB112产量为2 356.14 kg/hm2,比对照K326提高24.88%;产值为39 087.54元/hm2,比对照K326提高28.04%;均价为16.11元/kg,比对照K326提高9.59%;上等烟比例为29.30%,比对照品种K326提高7.08个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为71.63%,比对照K326提高12.63个百分点。

2.4 原烟外观质量

烤烟新品系HB112田间成熟期分层落黄,易烤。2011年和2012年将湖北省区域试验各参试材料中部叶送交湖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外观评价,HB112和对照K326的综合评价结果列于表4。2011年结果表明,烤烟新品系HB112在多数试验点原烟颜色橘黄色,结构多疏松,身份中等,油分、色度优于对照,烟叶总体外观质量平均总得分为40.92分,略好于或相当于对照K326。2012年结果也表明,新品系HB112在大多数试验点原烟颜色橘黄色,结构疏松,身份中等,颜色、身份、油分、色度均优于对照K326,烟叶总体外观质量平均总得分为43.0分,优于对照K326。

2.5 烟叶化学成分

烤烟新品系HB112在2010年品系比较试验、2011~2013年湖北省烤烟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示范中的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见表5。新品系HB112原烟中部叶烟碱含量历年平均值为2.24%,变幅为1.27%~3.22%;还原糖含量为19.97%,变幅为11.10%~28.70%;氮碱比值平均为0.95,糖碱比值平均为8.92。尽管在不同试验点该品系烟叶内各主要化学成分有所差异,但总的说来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比较协调。

2.6 烟叶评吸质量

湖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烤烟新品系HB112在2010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原烟香气质中等,香气量尚充足,余味尚舒适,浓度、劲头适中,烟气较细腻,总体感官质量略差于对照K326。在2011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该品系感官质量总体表现与对照K326相当,在多数试验点原烟表现为香气质感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和刺激性略轻,余味较好,烟气细腻度较好。在201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该品系感官质量总体表现优于对照K326,在多数试验点原烟主要表现为香气量足,透发力强,杂气较轻,刺激性小,烟气细腻柔和、成团性好。在2013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该品系感官质量总体表现与对照K326相当,主要表现为香气质感中等,刺激性较小,余味较舒适,劲头适中,有一定回甜感。2013年生产示范中,在利川、保康试验点原烟感官质量表现略差于对照K326,在咸丰、兴山试点略优于对照K326,总体表现与对照相当。尽管在不同试验点不同年份新品系HB112感官质量表现情况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感官质量接近或相当于对照K326(表6)。

3 栽培调制技术要点

3.1 栽培技术要点

施氮量90.0~97.5 kg/hm2,氮、磷、钾的配比为1∶1.5∶2.5,株行距120 cm×55 cm,现蕾盛期打定,留叶数20~21片,其他管理同常规。

3.2 采收调制技术要点

该品种烘烤特性与云烟87接近,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中下部烟叶变黄速度适中,上部烟叶变黄速度较慢,变黄较整齐,失水平衡,定色脱水速度较快,烟叶变黄定色,脱水干燥较为协调,在烘烤上部叶时注意适当延长变黄时间,充分变黄后再升温定色。

参考文献:

[1] 曹景林,张俊杰,柴利广,等.烤烟新品系HB086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393-5398.

[2] 曹景林.湖北省烤烟育种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8):25-29.

[3] 曹景林,王 毅,张俊杰,等.湖北省烤烟自育品系A7、A9和HB074的综合评价与利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3):4861-4866.

[4] 曹景林,程君奇,李亚培,等.湖北省自育烤烟品系HB023的主要性状表现及氮肥效应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9):4693-4697.

品质年中总结范文2

文章标题:农业局农产品质检站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局党委、行政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站人员团结一致,积极工作,为服务“三农”,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进行了一系列扎实工作,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和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了“湘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实施方案,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下乡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技术培训讲座8期次。

二、认真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时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上半年对县城范围内步步高、万客源、易俗河农贸市场、裕丰、长江等宾馆及响水、京竹等蔬菜基地菜进行重点抽检4次,所检样品全部合格,在日常抽检工作中,以超市、农贸市场为重点,坚持经常性的抽检。目前已抽检样品76个,其中不合格样2个,对不合格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了处理,确保了群众消费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管理。紧紧围绕优势产业,认真搞好我县已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的认证管理工作,下基地、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以确保已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树立良好的品牌优势,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中国湖南首届(国际)绿色食品博览会,推介我县优势产品。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涉及面广,管理难以到位,同时必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逐步走向规范化。

2、检测设备不齐,检测技术力量薄弱,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责任重大,工作经费不足,建议政府增加投入。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认真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

2、认真搞好市场、生产企业、基地的日常抽检工作。

品质年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肥料质量;监测;湖北荆门;2007—2009年

中图分类号s158;s1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256-02

studyonsupervisionoffertilizerqualityinjingmencityfrom2007to2009

xiao xi-mingliu feng-guochen pingwang ling-ping

(station of soil and fertilizer in jingmen city in hubei province,jingmen hubei 448000)

abstractby supervision of fertilizers for three years in jingmen city,i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eligibility rate of fertilizer was 62.6% in the three years,64.9% in 2009.the average ehgbihty rate of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was 67.3% in the three years,in whic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fertilizer quality was good,the average eligibihty rate was 87.2%;the average eligibility rate of superphosphorate was 61.9% in the three years;boron was poor quality,the average eligibihty rate was 51.3% in the three year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ertilizers,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fertilizer quality;supervision;jingmen hubei;2007—2009

肥料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增产增收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自2007年起,荆门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在全市范围内对流通领域肥料商品的质量进行了连续定向监测,抽检化肥品种主要包括过磷酸钙、复混(合)肥料及硼肥三大类。通过对化肥的主要技术指标(总养分和水分)进行检测分析,提出肥料质量问题的改进对策。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在荆门市农资市场,随机抽取过磷酸钙、复混(合)肥料及硼肥的商品样品,每样一式3份,现场封样,分别供检测、复检和仲裁检验。

1.2检测内容与方法

2007—2009年共抽取肥料404批次。复混(合)肥料检测其总养分(n+p2o5+k2o),评价标准采用gb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2]中的总养分和水分指标;过磷酸钙检测评价标准采用gb20413-2006《过磷酸钙》中合格品ⅱ的技术指标;硼肥检测评价标准采用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356-2006)。检测评价标准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各肥料样品中的过磷酸钙、总养分、检测结果分别如表2、表3、表4所示。检测评价结果见表5和图1。2007—2009年,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62.6%,2009年为64.9%。过磷酸钙质量一般,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按合格品ⅱ技术指标判定)为61.9%,质量变化不大。复混(合)肥料3年抽检平均总养分合格率(按总养分和单一养分判定)为67.3%,高浓度(总养分≥40%)复混肥料合格率高于中、低浓度复混肥料,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为87.2%;中、低浓度复混肥料3年抽检合格率为61.6%。硼肥质量极差,3年抽检平均合格率(仅对产品标明含量做判定)仅为51.3%,2009年抽检合格率仅为44.0%。

3结论与讨论

对荆门市农资市场3类肥料连续3年的跟踪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肥料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高浓度复混肥料质量良好,中、低浓度复混肥料和过磷酸钙质量较差,硼肥质量问题比较突出。总体来看肥料产品的合格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幅度不大;肥料养分含量低于标明值,伪劣产品等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总养分不足或单一养分不足、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低、水分含量超标等问题。

针对监测与评价结果,提出建议与对策: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各级政府应把提高化肥质量、保护化肥产业提高到保护农业的高度来认识,齐抓共管,落实责任,形成由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真正规范肥料市场,保护农民和合法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二是加强肥料市场专项治理力度。要使肥料等农资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重点是加大肥料市场监管力度,重点检查肥料产品的登记证是否有效,产品包装标识、宣传是否符合要求。开展“放心肥料下乡”活动,加大对肥料名牌产品和优质肥料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识肥、辨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是加强质量监督,扶优打假。加大对肥料生产企业和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要积极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和企业,健全完善化肥生产领域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和流通领域的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正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对制、售假冒伪劣肥料产品的的造假企业和个人,要坚决依法严惩和取缔。四是引导和促进企业创建优势品牌和优质产品。荆门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肥料企业众多,可以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争创名牌产品。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多生产优质高效肥料。参与研究解决企业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包括制定企业标准、投入检验力量开展委托检验、参与改进产品配方、纠正生产过程中及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等。 编辑

4参考文献

品质年中总结范文4

记者:非常感谢邓副会长接受我们《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的采访。我国是农牧业大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肉类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请问体现在哪些方面?

邓富江:中国肉类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畜禽养殖(基地),屠宰分割加工,肉制品深加工,禽类蛋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冷冻冷藏加工,物流配送,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我国肉类工业发展现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

和2005年相比,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肉类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127.9%,年均增长31.9%;销售收入增长129.1%,年均增长32.3%;资产总额增长97.2%,年均增长24.3%;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62.7%,年均增长40.7%,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达3696家,比2005年的2466家增加了1230家。其中畜禽屠宰加工为2076家、肉制品加工为1620家,两种企业结构比为56:44。随着规模化企业的扩张和发展,一些无竞争优势的企业被兼并或转产,规模以上企业占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总数的17.8%,比2005年的8.2%增加了9.6个百分点。

(二)肉制品加工比重上升

我国肉制品总产量2005年至2008年分别为890万吨、948万吨、1000万吨、1070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为6.8公斤、7.2公斤、7.6公斤、8.0公斤。2008年肉类制品产量比2005年增加180万吨,增长20.2%。2009年肉类制品产量测算约为1120万吨,比上年增长4.7%,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14.7%,已经提前达到并超过“十一五”的规划目标。全国年人均肉制品占有量为8.3公斤,比上年提升0.3公斤。

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中西式肉制品结构已由过去的40:60调整到现在的45:55,中式肉制品比重有所提升。在西式肉制品中,高温制品约占40%,低温制品约占60%。肉类产品结构的调整,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三)肉品安全保障工作加强

随着《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修订和《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肉类企业的主体资格和生产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更加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肉品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加强。肉类行业现有的基础、生产、产品、检测等各类国家标准达200余项,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呈上升趋势。肉类行业90个强势企业及部分大中型肉类企业都已通过了ISO9000和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产业区域布局渐趋合理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工业资产投资布局大体上分为三大梯度:以鲁、豫、川、辽、吉、苏、皖、蒙、黑、冀等10个主要畜禽产区为第一梯度,形成资产量为1741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77%;以闽、京、鄂、湘、粤、浙、沪、晋、渝、津为第二梯度,资产量为412.3亿元,占资产总量的18%;以赣、陕、桂、云、新、甘、贵、青、宁、藏、琼为第三梯度,资产量为102.7亿元,占资产总量的5%。肉类工业的投资区域分布态势趋向于主要畜禽产区。

(五)企业技术进步加快

“十一五”以来,肉类工业科技创新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通过实施国家重点支撑项目及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肉类工业在屠宰加工技术与装备、肉类加工技术与装备、肉类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技术、副产品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了一大批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国内自主开发和生产的屠宰加工设备和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国产化技术装备在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市场份额逐渐增大,形成了更多的优质品牌。截至2009年,全国肉类行业已有肉类注册商标550个;有40家企业共获得中国名牌产品49个、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37个;在国内和海外上市的企业达13家。

记者:从您刚才的归纳中,我国肉类加工从量和质上都有明显的增长,肉类工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但2007年、2008年猪肉价格上涨,今年猪肉市场出现下滑情况,以及出现的“瘦肉精”“麦乐鸡”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说明肉类工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足,请您谈谈在我国科学发展肉类工业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邓富江: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关键的收官之年。即将过去的五年,中国肉类工业在不断克服种种困难中前行,特别面对畜禽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和2008年以来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但是,由于产业基础薄弱,结构调整不力,肉类工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规模化畜禽养殖比重较小,影响肉类市场稳定。

2009年肉类生产总量7649万吨,尚未恢复到2005年7743万吨的水平,与规划目标肉类总产量8400万吨的差距较大。由于肉类生产总量减少,2006~2009年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水平始终低于2005年人均59.2公斤的水平,分别为53.9公斤、52公斤、54.8公斤、57.3公斤。从肉类产品的结构调整看,2009年我国猪肉、禽肉、牛肉、羊肉、杂畜肉的结构比重依次为64:21:8.3:5.1:1.6。与上年相比,猪肉上升1个百分点;禽肉维持原比重;牛、羊肉各下降0.1个百分点;杂畜肉下降0.8个百分点。这种结构距离猪肉、牛羊肉、禽肉各占60%、20%和20%左右的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2007年到2008年肉类价格的大幅上涨,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因。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增加、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肉类的商品需求正在加速上升,而由于农业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村土地利用率下降、农村散养户加速退出养殖业、规模化养殖面临诸多制约等多方面的原因,“猪周期”作用明

显,牛羊生产滞缓,肉类供应能力稳步提高的难度加大。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占畜禽生产总量不足40%,农户散养的生产量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很不稳定。

(二)工厂化屠宰加工比重较低,影响肉品安全。

2009年我国有21000多家定点屠宰厂(场),其中规模以上屠宰加工企业仅占总数的9.9%,全国大约90%的屠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手工或半机械屠宰的落后状态。目前,我国约75%的定点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度,自营比重较小,不能对肉品质量安全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屠宰企业很难有效地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由于畜禽生产中的源头污染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由于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出现,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相关标准及检测检验手段跟不上,加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的存在,我国肉品安全的隐患不容忽视。在屠宰企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手工屠宰或半机械屠宰与代宰经营比重过大的情况下,行业中除少数强势企业可以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具备必要的产品检测能力和较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之外,大多数企业无力承担购置先进设施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成本,在肉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致使肉类食品不安全事件屡有发生。

(三)肉食加工增值能力较弱。影响结构调整。

在手工或半机械屠宰与代宰经营占较大比重的基础上,由于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投入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冷链化流通发展缓慢等原因,导致肉品结构调整困难、市场上“四多四少”(即: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冷鲜肉少;散售裸肉多,包装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的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变,肉类产品形态单一、同质化的问题突出,与城乡居民肉食消费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结构很不适应。

――我国肉类企业的冷加工及冷库设施一半以上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设备设施老化、能耗高的问题日益严重,不适应生产运行、储备调节和节能环保的要求。目前,白条肉、热鲜肉仍占我国全部生肉上市量的60%以上;冷鲜肉和小包装肉品销售各自仅占10%。

――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一般可达到50%左右,而我国肉制品目前还不到肉类总产量的15%;在肉制品加工的关键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导致高档肉制品缺乏、非规范使用添加剂普遍、肉制品质量良莠不一。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少数清真肉类食品企业管理不规范、技术基础较薄弱,致使屠宰企业对民族政策贯彻不到位、牛羊肉与猪肉混宰或混装混售的情况在一些地区多有发生,产品品质不能适应清真消费的需要。

(四)国内肉食供需变化大,影响对外出口。

据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肉类出口总量91.9万吨,同比下降15%;肉类进口总量1 35.1万吨,同比增长57%。2008年出口60.3万吨,下降30.4%;进口184万吨,增长36.2%。2009年出口60.7万吨。进口137.9万吨,进口总量大于出口总量逆差77.2万吨。肉类进口连续三年大于出口,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分析,当人均收入低于5000美元时,收入的增加和肉类消费的增长呈正比例关系。我国现在除少数人肉类消费出现下降外,90%以上的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需求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近三年我国肉类产品进出口数量的重大变化,一方面说明了国内肉类生产供给变化和消费市场需求的潜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肉类产品曾经具有的原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而世界贸易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日益提高,对我国肉类出口的阻力逐渐加大,我国肉类工业发展正面临着贸易市场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记者: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中国肉类的生产和消费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今年不仅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启之年。如何进一步发展肉类生产和屠宰加工,提高肉类产品质量,确保肉类食品安全?

邓富江:完善设置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1 畜禽屠宰加工区域布局。推动畜禽主产区集中发展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减少括畜(禽)跨区调运。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原则上不再新建生猪、羊年屠宰量15万头以下、牛1万头以下、禽1000万只以下的企业;加快淘汰手工及半机械化的畜禽屠宰加工项目。机械化屠宰厂的新建要与压点一并考虑,实现产能减量化、布局合理化、生产规模化。积极推行自购自宰,减少代宰比重;杜绝与清真畜禽混宰混存混销现象,把过多过乱的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屠宰场点压下来。在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猪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中原、东北地区,重点建设牛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西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中原和西南地区,重点建设羊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在中部和东部的家禽主产区,重点建设禽肉及其产品加工业基地。支持撤并的屠宰厂(场)、点转为畜禽收购点、肉品配送点和分割零售点,或者三合一的购销站。

2 肉制品加工企业区域布局。结合大中城市屠宰企业的外移,利用原有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转变为肉制品加工企业或物流企业。结合肉类生产布局的调整,在肉类主要产区新建肉制品加工企业,原则上不再新建年加工量3000吨以下的西式肉制品加工企业。

3 冷库及冷链流通体系建设区域布局。我国肉类行业的冷库设施,有相当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在大中城市和重点产区建设的生产型和分配型冷库。由于设施老化、能耗高,与当前生产运行、储备调节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这部分冷库设施的作用,应按照节能环保、资源节约、安全运行的要求进行技术更新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的制冷设备、水循环设备,采用先进的制冷装置,加强维护与保养,使其转变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的商业性冷库。同时,要结合产业布局的调整,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新建一批与之配套的冷库及冷链流通设施。

促进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鼓励支持有实力的肉类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兼并重组,重点加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定点屠宰企业的整合力度,促进屠宰场点的集中合并。鼓励外商投资肉类工业领域,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利用老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改建、扩建与新建,将单一生产型冷藏加工设施转型为适应物流配送型冷藏加工设施。同时,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国外建厂、控股、兼并等多种形式进行跨国经营,提升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市场销售。要建设优质专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加工原料的专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确保肉类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鼓励肉类企业以产业化经营模式,与畜禽生产者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肉类工业优质专用原料的有效供给。

要建立肉类食品现代营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发展低温仓储和冷链配送,扩张品牌连锁销售网络和电子商务。鼓励肉类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支持肉类食品企业发展出口业务,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装备水平。一是加快淘汰落后的手工和半机械化屠宰场;二是加快符合设置规划的定点屠宰企业的标准化改造;三是依托大型企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现代化示范生产线,构建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四是积极发展畜禽屠宰及制品加工、禽蛋及制品加工装备制造业,提高我国肉类工业、蛋品工业装备国产化率和整体发展水平。

调整产品结构.确保肉品安全,培育自主品牌。积极落实“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裸为包、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方针,扩大冷鲜肉、小包装分割肉的加工比重,扩大液蛋、蛋粉等禽蛋制品精深加工的比重,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质新产品,加快我国传统肉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

建立完善的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畜禽屠宰加工在线检测技术、肉类产品在线分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支持企业建立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产品召回制度,全面提升肉品质量安全水平。

品质年中总结范文5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市2012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强化监测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与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饲料安全监测

(一)监测对象

全市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

(二)检测数量及产品种类

全年计划监测全市饲料生产、经营企业不少于200家/次,抽检产品生产企业250批次,经营企业50批次。具体抽检品种为猪、禽、水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等生产厂家60家/次,产品250批次;猪、禽、水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等经营企业20家/次,产品20批次;猪、禽、水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等使用单位30家/次,产品30批次。

(三)监测时间

抽样监测:抽样监测全年分散进行,安排在2012年3月至12月进行。

(四)监测项目

配合饲料:标签、水分、粗蛋白、铅、镉、黄曲霉毒素B1、沙门氏菌、铜、锌。

浓缩饲料:标签、水分、粗蛋白、铅、镉、黄曲霉毒素B1、沙门氏菌。饲料原料:标签、水分、粗蛋白、沙门氏菌。鱼粉、肉骨粉增加铬。

二、饲料中违禁添加物监测

(一)监测范围、数量及产品种类

以监测饲料中添加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为重点,重点监测区域内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以及2011年违规使用添加物使用问题较严重的区域和企业。重点监测产品为蛋白饲料、配合/浓缩饲料、养殖场自配料,重点监测项目为“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

(二)监测时间

与饲料安全监测相结合,安排在2012年3月至12月进行。

(三)监测项目和检验方法

1、检测项目

生长猪用饲料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

蛋白原料检测三聚氰胺。

2、检验方法

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吸附法等快速方法进行筛选,出现可疑阳性样品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确认和定量,必要时送自治区兽药监察所进行确证。

三、监测相关要求

1、抽样要求

饲料样按照《饲料采样》(GB/T14699.1-2005)执行。对进口饲料产品抽样时,应该核对进口登记证,并填写《进口饲料产品调查表》。抽样时,若无标签应进行包装取证,并经被抽样单位确认。上半年监测样品量原则上不应低于全年总量的50%。

2、抽样工作承担单位

抽样工作由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和各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共同承担。

3、监测结果

各承担单位要严格遵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及时向受检单位发送纸质检测报告,跟踪检验报告送达情况,严格执行异议处理程序,确保不合格产品检测报告及时送达本级畜牧饲料主管部门及标示生产企业所在市畜牧饲料主管部门(对涉及外省的,还应通报相关省畜牧饲料主管部门),保证监测结果使用的合法性和及时性。

4、监测总结分析报告

各承担单位要做好监测总结分析报告,按期将监测结果和总结分析报告上报市局。监测总结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工作的总体情况,包括监测区域、检测样品数量、检测项目、抽样的总体情况等。

(2)当地饲料产品和畜产品生产、销售状况、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和基本情况。

(3)检测结果分析,包括饲料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各类饲料产品检测结果比较,以及与前3年的监测结果比较。

(4)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措施。

品质年中总结范文6

一、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渤海大学

(一)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商品结构

2001年一2009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对俄罗斯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类商品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1.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类商品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2001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前五位是: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纺织、织物制成品,玩具,动植物产品。

其中,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出口额为17.24亿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前五位是: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及其制品。其中,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出口额为41.8亿美元,占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总额的19.03‰2001年一2009年纺织品及原料和鞋靴出口占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63.6%下降到2009年的19.o3%。

2.机电产品出口稳步增加,成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

近几年来,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商品结构有了明显优化,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主要包括: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车辆及其零附件。从2006年机电产品跃居为中国对俄罗斯出产品在中国对俄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除去2002年、2004年和2009年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中国向俄出口的机电产品贸易额占中国对俄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18.7%上升到2009年的44.4.%(见表1)。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断增长,但比重低

2001年以来,随着中俄贸易的发展,中国对俄罗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断增长,2006年中国对俄罗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有了大幅提升,出口额达到了l5亿美元,出口额所占比重也接近10%。但相对于中国机电产品对俄罗斯的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无论在贸易额还是出口中所占比重一直都比较低(见表2)。

(二)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

2001-2009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商品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而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则呈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1—2009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有: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木材及木制品、木炭,肥料,有机化学品,钢铁等,商品结构没有改善。

2009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矿产品、木材及木制品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为82.8亿美元、19.9亿美元和15.4亿美元,三类产品进口额合计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3%,其中,矿产品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1.17%,木及制品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2.3%,贱金属及制品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9.51%。

2001-2009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主要包括: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运输设备。2001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贸易额达到了22.94亿美元,机电产品贸易额占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总额比重的28.82%。但近几年,俄罗斯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下降,2005—2o09年机电产品贸易额占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4.3%.7_35%之问(见表3)。

二、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问题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长期一直是服装、鞋类等产品,尽管近几年来中国对俄罗斯纺织品产品的出口比重下降,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第一大产品,但是,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机电产品主要是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而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仍以能源、矿产品、木材纸浆等为主,商品结构没有改善。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较为单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尚不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俄贸易向更高层次和水平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附加值小、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低

2001—2009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中服装、鞋类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2006年后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产品,但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机电产品主要是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小。在中国对俄出口中服装类、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仍占重要地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低。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还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这种出口结构既不符合中国外贸出口的发展战略,也难以适应俄方市场的变化和中俄贸易发展的要求。

(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原材料、能源为主,贸易商品结构没有多大改变

2009年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仍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46.8%左右。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2009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7.48亿美元,占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6%左右。2005-2009年机电产品贸易额占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在4.3%.7.35%之间。可见,俄罗斯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长期不能突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以原材料、能源为主出口商品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三)中俄两国贸易商品结构没有反映两国的经济和技术潜力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和轻纺产品,而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则越来越偏重于原材料和能源产品。机电产品出口的发展缓慢,2009年中俄机电产品贸易仅占双边贸易总额的29.17%。上述情况与中俄两国的制造业水平和科技实力是极不相符的,中俄两国在机电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俄罗斯机械制造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强,在航空、航天、核能、电力设备、矿山机械等领域优势明显。但目前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却没有反映两国的这种潜力。

(四)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不利于两国贸易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机电产品主要是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小。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品味提高,对商品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而欧美各国产品质量较好,适应俄罗斯市场需求,这影响了中俄贸易规模的扩大。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主要以原材料、能源为主,贸易商品结构也相当地单一。能源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具有不可持续性,如果俄罗斯原材料商品生产下降,或俄罗斯国内对这类产品需求增加,或俄罗斯对这类产品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就很容易受到牵制和影响。而且,这些商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市场行情,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中俄贸易的稳定增长。

三、优化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对策

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中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改观,势必会直接影响中俄贸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中俄贸易长期稳定发展。因此,中俄双方应采取措施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使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优化中俄贸易商品结构,就是逐渐减少双边贸易中长期存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换资源的现状,增加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中俄贸易中的比重。

(一)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和竞争优势

中国在家电、电子、通讯、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中国应及时采取措施来提高其质量和档次,促进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对俄罗斯的出口,为此,中国应加大对机电产品生产的技术改造投入,加大对俄罗斯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的金融支持,增加对俄贸易的中长期卖方信贷。

还应严格控制出口产品质量,督促生产企业尽快通过国际质量认证,推出质量的品牌产品。

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机电制造业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俄罗斯认识到长期出口原材料商品的出口结构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希望改变机电产品在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弱势地位,推动俄罗斯机电产品出口。

俄罗斯应提高机电产品在规格、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中国应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费用的投入,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并给予一定税收及其它方面的优惠,以刺激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俄罗斯应加强飞机及零部件、核反应堆及零部件等军品或军民两用品等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

中俄双方还应鼓励两国的高新技术有关企业展开合作,以带动两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双边贸易中所占比重。

(三)积极开展机电产品大项目合作.

大项目合作是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中俄贸易中比重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俄罗斯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政府间协议和大项目的支撑,且集中在航空航天、核能和电站等领域。超级秘书网

目前,中俄之间一些大型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己陆续执行完毕或接近尾声,中俄双方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联系,探讨合作,在双方有优势的电力、核能、航空、机械、通信、家电、电子、船舶、汽车等领域,促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大项目。

(四)加大机电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

中俄企业相互缺乏了解,是当前制约两国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双方可相互举办各类专业展销会、组织中俄机电企业洽谈会等,让双方企业和消费者更多地了解、接受、购买对方的产品和技术,特别要加大对俄罗斯比较优势明显的产品,如军民两用产品和航空器材和零件、船舶产品和技术的推销和营销力度。充分利用中国和俄罗斯的网站相互推荐重点企业的知名品牌,促进该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