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预防措施范例6篇

流感预防措施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1

传播途径:科学家指出,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传播范围:流感专家担心,最近一段时间出入墨西哥城国际机场的旅游者或许已携带着病毒抵达世界各地。

感染症状: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广东疾控专家提醒,近期赴疫区的广东人如出现发热症状,应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

病毒类型:此次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

易感人群:世卫专家世卫专家称,此次流感的不同之处在于患者多为身体强壮的年轻人,而非一般流感容易感染到的老人和儿童等抵抗力较弱的对象,而这一点正是会造成大量死亡的严重流感的特征之一。

潜伏周期:奥尔斯特霍姆说,病例研究发现,眼下的这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因此,他认为,眼下可能有更多的潜在病毒携带者正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预防手段: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治疗方式:人感染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后,会出现类似流感症状。病毒感染早期使用达菲(Oseltamivir)有效,但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有抗药性。预防措施主要为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人,保持个人卫生等;入境后如怀疑感染猪流感,居家或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纽约卫生公布的预防猪流感小贴士

第一.如果你已经有了流感的症状,千万要待在家里不要去上班或者上学,直到流感的症状消失。

第二.当你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一定要捂住鼻子和嘴巴;还有记得要常常洗手。

第三.当你发现呼吸困难时就要迅速去医院,但是如果症状不严重,就呆在家里,以防把病毒扩散在医院里。

第四.民众还没有戴口罩出门的必要,但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者和曾经与猪流感病患有接触的人一定要戴上口罩。

第五.吃猪肉是安全的,烤箱温度一定要到160度以上充分加热才能食用。

国内人群预防猪流感措施

增加户外活动,均衡饮食、合理营养,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用猪肉或猪产品只要烧熟,就不会感染猪流感;

■ 增强个人防范意识,应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 对于一些密切接触禽类的工作人员,如养殖、销售、屠宰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穿防护衣等。

■ 药物预防包括:板蓝根冲剂、小柴胡颗粒、抗病毒口服液

关于防控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的答问

近来,在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此次疫情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虽然目前我国尚未发现疫情,但需要加强对公众防控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何谓猪流感?猪流感病毒是否可以传染给人?

答: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

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近年在美国等地也出现过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问:人如何感染猪流感?人感染猪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现?

答:人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问:是否有治疗猪流感的疫苗?

答:目前虽尚无疫苗预防人感染猪流感,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问: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猪流感?

答: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问:出国人员如何加强预防?

答:目前,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发生地已知有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得克萨斯(Texas)和堪萨斯(Kansas)3个州,以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FederalDistrict,Mexico City)、东南部的瓦哈卡(Oaxaca)、中部的圣路易玻托西(SanLuisPotosi)和北部的墨西卡利(Mexicali)和下加利福尼亚(BajaCalifornia)等5个地市。建议中国公民前往上述地区商务和旅行时,应了解当地疫情进展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各旅行社在组团前往上述地区时,有责任告知团员疫情情况,提醒团员做好个人防护。主要个人防护措施有: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问:回国人员如何加强预防?

答:1、从上述地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2、从上述地区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质检总局紧急公告要求加强人感染猪流感检验检疫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徐博)国家质检总局25日紧急公告,要求来自人感染猪流感流行地区的人员,如有流感样症状的,入境时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近期美国、墨西哥出现人感染猪流感(A/H1N1)疫情,截至4月23日,两国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98例,62人死亡。

卫生部等高度关注美国和墨西哥人感染猪流感疫情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2

关键词:乡镇规模养殖场;禽流感;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号:1007-273X(2017)03-0032-01

乡镇农村地区的规模养殖场和小型散养户都存在鸡与鸭、鹅混养或鸡与鸭、鹅同场分隔饲养的传统养殖习惯。而鸭、鹅大多是在户外放养,与候鸟类及其粪便接触较多,因此对此类养殖场禽流感的防控尤为重要。

1 禽流感病毒流行的原因分析

(1)环境方面。许多养殖场(户)相互间隔距离太短,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人员流动频繁,又缺乏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病死畜禽随处丢弃,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禽舍卫生状况差,粪便不能按时清理。

(2)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很明显的是新的禽病在不断地产生,出现了新的病原体或者某些病原体发生了变异,如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鸭肝病等就出现了不少变异毒株。这样导致原来有效的疫苗现在变得无效或者效果不佳。

(3)细菌性病原体的耐药株不断产生。主要是滥用抗菌药物,特别是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加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4)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计划。养殖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2 诊断

禽流感是一种表现呼叫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一般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同时实验室可以通过血清学诊断而确诊。防治禽流感,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健康家禽的抵抗力和减少患病家禽的死亡率为目标,减少禽流感病毒对养禽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3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为3~5 d,最长可达21 d。流行初期的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病状而突然死亡。鸡一般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垂头缩颈、随后出现鸡冠和肉髯发绀、头部水肿、眼睑肿胀、结膜炎、呼吸困难、常发出“咯咯”声,鼻分泌物增加,病鸡常有摇头表现,严重者窒息死亡。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如惊厥、作圆圈运动、瘫痪和眼盲。母鸡表现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腹泻等症状。

4 综合性防控措施

首先,要给家禽提供全价配合饲料和充足干净的饮水,使鸡体质强壮而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具有坚强免疫力的鸡群;同时做到圈舍要通风良好及做好家禽在不同时段的免疫接种工作。

4.1 疫病发生时的基本预防措施

(1)立即封锁鸡场,停止家禽购进、卖出和转移家禽等导致禽病传播流行的活动。

(2)隔离病鸡,指定专人负责,使用专用的饲料及用具。

(3)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诊,查明病因及传染源的传播途径。

(4)鸡场内外要做到彻底全面的喷雾消毒。妥善处理好病死鸡,特别是对病死鸡的尸体、粪便、垫料等应运往专业技术部门指定的地点集中烧毁或消毒深埋处理。

(5)对假定健康鸡群采取紧急预防接种。

4.2 疫病发生时的基本防控措施

(1)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随时了解当前禽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把握禽病发生的趋势。

(2)加大推广新技术的力度,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技术水平。

(3)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购买鸡苗、种蛋或鸡类加工食品;推广新饲养模式,减少传染机会,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

(4)禁止家禽与野生水禽类直接或间接接触。

(5)饲养员接触过水禽类后要及时更换衣服,进场工作前要经洗澡和消毒后方可进入家禽饲养场工作。

(6)加强鸡舍内外的隔离和消毒工作。

(7)对来往饲养场的车辆、人员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

(8)注意不要与水禽类动物混养,做到不让野鸟类进入禽舍。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3

关键词:流感杆菌脑膜炎

一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多为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是中耳炎,临床表现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相同,通常发生在年幼儿,成人少见。一般有头部外伤史或脑外科手术后及鼻旁窦炎、中耳炎的病史。流感杆菌脑膜炎在新生儿比较少见,早期易与B矿链球菌感染混淆。最常见的表现为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但年幼儿几乎无明显体征,包括颈项强直和昏迷,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则表现出许多典型的临床表现,诸如抽搐或昏迷。暴发型脑膜炎可能在数小时内死亡。此型多发生在1岁以下儿童。普通型的表现往往为1周左右的上呼吸道感染,在不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后,婴儿则会发生前囟饱满、抽搐(局灶性)、偏瘫或感觉障碍等。年长儿可有视水肿和精神改变。流感杆菌脑膜炎的病死率<5%,但往往有长期的后遗症。回顾性调查46名儿童显示听力和语言障碍者约31%,精神迟缓约11%,中枢麻痹约7%,持续癫痫5%,仅50%的人无后遗症。并发症有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脓肿等,以硬膜下积液为多见,占30%左右,多发生在1岁以内前囟未闭的婴儿。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硬膜下积液之可能:①经合理治疗4~6d后,脑脊液已好转,体温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者;②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原因不明的呕吐、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者;③脑脊液已正常而前囟明显隆起、头围增大及颅骨透照试验阳性者。重症病例可留有后遗症如共济失调、瘫痪、失明、耳聋、智力障碍等。

流感杆菌脑膜炎的并发症除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外,也可以出现骨与关节的并发症。如拇指关节炎、肘关节炎、肱骨远端骨髓炎、膝关节炎、髋关节炎等。

二治疗

未经治疗,感染流感杆菌b型菌的病人可迅速死亡,尤其是脑膜炎和会厌炎者。氯霉素疗效较好。常为首选。然而,病原菌对氯霉素已出现耐药,其耐药发病率>50%,故需进行药物敏感检查。过去,氨苄西林疗效尚可,最近发现25%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

在国外,最近倾向用第3代头孢菌素作为最初治疗。流感杆菌对头孢菌素敏感,该药易进入脑脊液,儿童用量为头孢噻肟每日200mg/kg,分次使用,6h1次。头孢曲松每日75~100mg/kg,分2次使用,12h1次(不超过4g/d)。

但美国儿科协会则推荐已知或高度怀疑流感杆菌脑炎的病人初治应当联用氯霉素或氨苄西林,最初的氯霉素剂量为每日75~100mg/kg,6h1次,氨苄西林每日200~300mg/kg,6h1次。如果菌株对氨苄西林敏感,可不用氯霉素。治疗应持续到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阴性,退热、无临床和实验室感染证据后3~5d,通常疗程为7~10d。对氨苄西林敏感的病人,如细菌未清除,在停止治疗后会出现新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氯霉素导致骨髓抑制不常见,但对新生儿和肝病患者,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对于某些过敏体质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发病率较低。

应用氯霉素还可出现血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

抗生素治疗仅仅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其他方面如在脑膜炎病人必须保持气道通畅,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另外,大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可并发少尿、颅内高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减轻脑水肿和相应的病理生理反应,与抗生素联用,其脑脊液生化改变和退热效果显著。

该病还可能有抽搐,原因可能与电解质失衡或体液渗出有关,故须行抗癫痫治疗。

三预防

(1)主动免疫从1974年起,国外已有生产纯的b型多糖疫苗,在3个月~5岁儿童使用,有效率达90%以上。1985年,疫苗被正式定为易感儿童的常规疫苗。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4

第一部分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根据国内外在防治人禽流感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人禽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疫情“早发观、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普及宣传人禽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城市公共卫生水平,开展全民普及防病知识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部及**省关于传染病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人禽流感的预防、症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三)属地负责

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镇(场)对本辖区的人禽流感防治工作负总责。

(四)分类控制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将人禽流感分为—般疫情(Ⅰ类)、重大疫情(Ⅱ类)、特大疫情(Ⅲ类)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类控制。不同类的疫情发生时,启动相应类别的方案。

(五)快速反应

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做到就地处理和控制疫情。

(六)依靠科技

贯彻依靠科学技术战胜人禽流感的方针,实施科学防治,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科研指导,实现防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病例诊断、疫情分类与管理

(一)病例诊断与确认

各镇(场)发现辖区内预警病例要立即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于2小时内组织临床呼吸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员进行调查会诊,并报市政府。由市政府报江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确定。

(二)疫情分类

Ⅰ类:辖区范围内出现疑似或确认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没有发现人禽流感病例;Ⅱ类:辖区范围内出现散在的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Ⅲ类:辖区范围内证实禽流感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出现人禽流感暴发流行。

(三)疫情的分类管理

市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小组依照疫情分类标准,并结合禽鸟类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情况、是否有聚集病例发生、是否具备人传人能力以及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大小、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结合禽流感在人的流行特征对禽流感疫情进行综合性评估,确定疫情预警级别。

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市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小组可临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级别,并提出防治策略及重点措施。

根据疫情发生情况采取不同的反应措施。

第二部分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市成立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决定本地区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

组长:周大建(市委副书记)

副组长:谭自强(副市长)、黄国忠(副市长)

成员:李栋雄(市府办副主任)、梁长浓(市府办党组副书记)、马福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浩晃(市卫生局局长)、刘庭俊(市农业局局长)、林新民(市经贸局局长)、黄伟民(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容德顺(市交通局局长)、甄景才(市教育局局长)、梅锐锋(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政文(市民政局局长)、伍仲晃(市财政局局长)、郭认趸(市林业局局长)、陈沃波(市劳动保障局局长)、黄伟华(市文广新局局长)、伍立修(市体育局局长)、容兆廉(市旅游局局长)、李健才(市外侨局局长)、周志东(市工商局局长)、李德阗(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主任)、黄啟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龚贵祥(**边检站站长)、刘广威(市红十字会会长)、林超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卫生检疫、后勤保障、农村、宣传、社会治安、外事、教育、交通、信息技术等9个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彭浩晃(兼),办公室主任为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各镇(场)要参照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辖区内人禽流感防控领导工作。

二、办公室及各小组的组成和职责(第一个组成单位领导为职能组组长)

(一)办公室

办公室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经贸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及时传达上级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精神,并督促检查我市贯彻落实情况。

2.承办领导小组领导同志召开的会议,负责领导同志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

3.负责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起草、审核和印发工作;负责有关方面行文的分办工作。

4.负责各小组之间和有关部门及各镇(场)的联系、沟通和服务工作。

5.负责人禽流感防治工作信息的综合、整理和上报工作。

6.负责江门市派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督查组的组织与联络工作。

7.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下设协调小组、专家指导小组、专家评估(预警)委员会、督导组。

1.协调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本地区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小组成员主要由市卫生局主要领导及办公室、疾病控制、卫生应急、法制监督、医政管理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专家指导小组。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单位组成,下设医疗救护、预防控制、病原学三个指导小组。

⑴医疗救护指导小组。主要由传染科(感染科)、呼吸科、ICU放射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负责指导病例诊断,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医院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等工作。

⑵预防控制指导小组。由流行病、消毒和卫生监督等专业的专家组成。负责指导开展人禽流感疫情收集、报告、分析及调查处理等工作,及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建议、评估效果等。同时指导成立现场流调处理组、疫情信息组、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组和宣教组(热线电话)等。

⑶病原学指导小组。由病毒形态学、免疫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细菌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品的采集、检测等工作。

3.专家评估(预警)小组。由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人组成。负责分析、评估疫情等级,及时提出疫情预警和调整级别的建议。

4.督导组。成员单位由市府办公室督办股、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组成。负责督促检查各镇(场)防治人禽流感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各成员单位履行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二)卫生检疫组

由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市公安交警大队、市旅游局、市外侨局、**边检站、**海关、市外经贸局、市卫生局、市经贸局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依法制定流动人员检疫防治方案。

2.建立健全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和出入境口岸防治人禽流感工作机制。

3.制定交通工具和出入境口岸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预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收集、报告有关疫情。

4.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的卫生检疫检验工作,依照有关规定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对流动人员中的人禽流感患者、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留验、就地诊验等医学措施并向指定医疗机构送治的工作。

5.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疫情监测工作和卫生监督工作。

6.强化对出入境口岸和交通工具的紧急卫生处理措施。

7.督查各有关部门对出入境口岸和重要交通通道及场所有关防治人射流感监管设施的落实情况。

8.督查进口防治人禽流感所需的物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药品、试剂等的办理情况。

9.承办领导小组交办其他的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由市经贸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制定防治人禽流感有关物资保障方案及相关政策和措施,并指导和监督实施。

2.负责督促和协调各有关单位和各镇(场)做好保障本地区防治人禽流感医药品及用品,包括医疗器械、口罩、隔离服、消杀剂等的生产、采购、供应工作;遇有紧急情况,调剂余缺,组织调运。

3.负责防治人禽流感医药品及用品、生产应急所需资金和物资。

4.负责防治人禽流感医药品及用品的储备及调节工作,制定紧缺医药品及用品的应对预案及应急措施。

5.监测与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盐、糖、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和卫生清洁用品的市场动态,督促各镇(场)做好市场供给保障等工作;遇有紧急情况,调剂余缺,组织调运。

6.指导各镇(场)加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监督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市场,稳定物价,查处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打击违法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7.制定市财政防治人禽流感专项基金使用方案,确保及时拨付使用;督促各镇(场)安排落实人禽流感防治基金,做好城乡困难群众人禽流感防治医疗救助及生活救助工作。

8.负责组织接受管理国内外防治人禽流感的捐赠事宜。

9.承办市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农村组

由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组成。主要职责:

1.制定农村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方案。

2.督促检查各镇(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救治农民和农村人口人禽流感患者方针政策的情况。

3.协助分析并预测农村人禽流感疫情,及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4.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对农村人禽流感患者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5.指导和督促各镇(场)加强对农村和广大农民开展防治人禽流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6.督促各镇(场)加强对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整治工作。

7.指导各镇(场)对从疫区返乡的务工人员实施疫情监测。

8.指导和督查落实农村集贸市场的人禽流感防治工作。

9.及时总结交流各地防止疫情向农村蔓延的经验和做法。

10.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五)宣传组

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新局、市外侨局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制定宣传报道材料,及时提出新闻宣传报道的指导性意见。

2.指导和组织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做好疫情通报、防护措施、相关法律法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重大决策和部署、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成就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3.审查有关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新闻通稿,提出加强对外宣传和对互联网信息、手机新闻短信息管控的意见。

4.组织新闻媒体采访与新闻会。

5.承办市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治安组

由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司法局、武警支队、**边检站、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市物价局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密切关注社会动态、搜集、掌握与人禽流感有关的情况信息,尤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信息。

2.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及时发现、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和造谣惑众等违法犯罪行为。

3.严密监控互联网上有关人禽流感的信息,依法处理制造恐慌和恶意攻击、诽谤等违规犯罪行为。

4.加强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检疫工作。

5.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极端势力等借机进行的各种破坏活动。

6.依法协助卫生等部门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7.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障疫情处理车辆、运送医护人员及救治物资车辆迅速抵离疫区。

8.负责因人禽流感引发的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劳教所、监狱等场所在押人员骚乱、暴乱、逃跑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协调工作。

9.依法处置或协助处置因人禽流感引发的各类。

10.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外事组

由市外侨局、市外经贸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旅游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负责防治人禽流感的涉外工作,包括外事和涉台港澳以及外宣外教、旅游、侨务等方面的涉外事务。

2.负责组织对外情况和宣传活动安排和管理工作。

3.指导和督促落实我市因公出境(国)人员的人禽流感防治工作。

4.会同有关部门跟踪和分析人禽流感对我市外事、经贸、旅游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5.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八)教育组

由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劳动和保障局、市体育局、市环保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l.指导和推动教育系统落实防治人禽流感的各项措施。

2.收集教育系统人禽流感疫情信息和防治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教育系统防治工作形势,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防治人禽流感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3.指导学校加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校园秩序和稳定。

4.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学校预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进行的各种组织有关专家对学校防治人禽流感工作提出咨询意见。

5.检查各学校对防治人禽流感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6.根据疫情对学校教学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

7.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九)交通组

由市交通局、市经贸局、市建设局,市公安交警大队、市旅游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汽车总站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协助各镇(场)做好人员的疏散和救援物资运送工作。

2.督促各成员单位依法制定交通运输防控人禽流感工作方案及相应的措施。

3.督促各成员单位建立健全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及站场、码头等场所防控人禽流感工作机制。

4.督促各成员单位制定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紧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5.督促和协调各种运输方式。遇有紧急情况,调剂余缺,组织调运,保证各种防人禽流感紧急物资运输及交通安全畅通。

6.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交通运输秩序。

7.督促交通运输领域落实防人禽流感措施,确保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严防疫情扩散。

8.承办市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信息技术组

由市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江门检验检疫局**办事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组成。主要职责:

1.组织、协调全市疫情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为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2.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网络系统,保障政府指挥防治人禽流感工作的信息畅通。

3.协调各有关部门,建立疫情信息网上采集、报送和管理系统,保障疫情信息的及时、安全、准确传送。

4.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一)卫生部门

负责组织制定本地医疗救治、预防控制等实施方案,建立人禽流感收治定点医院;建立紧急疫情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流感疫苗、特效药物、消杀药品、检测试剂、器械、防护用品等。负责疫情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实施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收治管理、疫情报告工作,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和细菌病毒孳生场所;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二)农业部门

加强与卫生部门沟通,互相协作,协助卫生部门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向卫生部门提供禽类养殖场的分布及养殖人员基本数据情况。监督、指导对疫点内禽类的扑杀、禽类和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组织对疫区、受威胁区易感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并对疫点、疫区及周围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三)财政、发改部门

负责做好人禽流感防治经费和紧急人禽流感防治物资储备所需资金的计划及落实。

(四)检验检疫部门

负责加强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境内外疫情的传出和传入。

(五)公安部门

负责疫区的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协助疫区封锁和疫点内禽类的强制扑杀。

(六)交通部门

负责交通运输监督检查站的设置和管理。

(七)教育部门

协助卫生部门对我市各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监测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防病意识,教育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八)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负责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向卫生部门提供屠宰场的分布及宰场从业人员基本数据情况。

(九)其它部门

在领导小组的协调和监督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大力配合有关部门人禽流感防控工作。

第三部分疫情控制

一、出现Ⅰ类疫情时,采取以下措施

(一)疫点所在镇(场)成立人禽流感预防控制领导小组。

(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疑似和确诊的动物禽流感疫情通报后,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医疗卫生人员按照卫生部《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自最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天,并填写相应报表汇总和上报。

(三)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类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试行)》进行个人防护。

(四)加强重点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镇(场),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五)消毒处理。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价。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预防性投服神经胺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具体服用范围、剂量和服用时间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讨论、确定。

(七)开展大众健康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

二、出现Ⅱ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Ⅱ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1.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机构根据“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疑似病例后,应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加强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的同时,须确保“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的畅通运行。

(二)病例的隔离救治

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版修订版)》诊断为疑似和确诊病例后,立即送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三)疫点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组织、指导对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网络直报。

(五)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天。

(六)实验室检测

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人禽流感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技术规范(试行)》对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三、出现Ⅲ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Ⅲ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定疫区,采取控制性措施(必要时封锁、停课、停工等)。

(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天,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

(三)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人禽流感疫情监测。除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镇(场)外,其他镇(场)根据疫情扩散、波及的范围,参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在更大的范围内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四)专家委员会根据禽流感流行特征、疫情发生情况,确定或调整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公共娱乐活动,限制公众聚会活动、旅游劝告,加强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员集中的地区消毒措施,加强对学生、外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

(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控制结束的条件:

I类疫情:感染发病禽鸟销毁、疫点环境经彻底消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者均结束医学观察后,由江门市级专家评估小组提议,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Ⅱ、Ⅲ类疫情:末例人禽流感病例治愈7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由专家评估小组研究提议,经省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第四部分医疗救治

一、定点医院的设置。**市人民医院为收治人禽流感的定点医院,**市中医院为后备医院。

二、各定点医院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服从市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指挥,作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三、收治人禽流感病人的医院,必须成立以院长为核心的医疗救治小组,集中全院医疗技术力量,根据专家指导组提出的治疗原则,拟出最佳救治方案,迅速、有效地投入救治工作,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各医院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抗病毒药品等急救医疗药械。

四、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要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第五部分疫情报告、信息管理

一、疫情信息收集和分析

(一)疫情信息收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疫情监测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人禽流感疫情信息应包括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病例的有关信息。

(二)疫情信息分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人禽流感疫情动态并及时向市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市卫生局要根据人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及周边市(区)疫情动态,及时向市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疫情处理建议。

二、疫情报告

按卫生部《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执行。

三、疫情通报

(一)市卫生局及时将人禽流感疫情情况,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镇(场)以及驻**部队通报。

(二)各镇(场)接到疫情通报后,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通报。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深刻认识人禽流感对人民群众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的重大影响,各镇(场)、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对人禽流感防治工作要负总责,做到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因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二、物资保障

市建立防治人禽流感物资储备库。市卫生局编制物资储备明细表,并根据疫情等级分别测算不同物资储备的需求量及其配比。储备库着重储备一次性防护服装、防护眼罩、防护面罩、消毒药剂、救护药品和器械、检验试剂、快速理化检验和采样车等物资。

三、经费保障

市财政局要根据人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需要做好防控经费的预算和落实工作。

四、人力资源保障

(一)组建专家队伍。市卫生局负责组建本级专家队伍,包括医疗救治专家组、预防控制专家组、病原学检测专家组、疫情评估(预警)专家等。制定和完善医疗救治方案,指导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对病例及接触者进行调查和取样,对临床诊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二)开展培训工作。市卫生局负责组织人禽流感防病、治病知识宣传及人员技术培训。组织对医务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病人员进行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及现场流行病学处置知识技能的培训。对聘用的志愿人员和拥有医学背景的社会人员进行传染病基础知识的培训。对市和各镇两级卫生防病应急小分队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实战演习,以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建立医务人员资源库,并按疫情级别制定各种传染病、呼吸科、ICU等专业的人力资源调配计划。疫情发生后,全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调配。

五、科研保障

(一)加快人禽流感溯源调查研究、临床诊断、人禽流感相关症状监测研究,为预防控制提供指导。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监测实验室网络。

(三)研究高效的措施评估方法。

六、社会动员与舆论支持

(一)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依法及时公布疫情,保持信息透明度,避免因群众猜疑引起恐慌。

(二)各镇(场)及其卫生服务机构应进一步开展科普和普法工作,提高基层单位和居民的预防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应急训练,以备疫情发生时有效开展各种服务。

(四)及时报道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公众行为,营造良好的疫病防控工作氛围。

七、监督与检查

各级防治人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方案的有关部门防控职责规定,结合防治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监督和检查工作。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防治措施不力、出现明显疏漏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并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

八、责任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

(一)在执行本方案时,对、失职、渎职,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组织协调不力,推诿扯皮,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据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人禽流感疫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不接受指定隔离观察、隔离治疗,阻碍、干扰防治人禽流感工作正常开展,在接受流调时不讲实情,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部分附则

本方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和个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5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以及各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等。

一、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但传播链清晰,病例感染来源为学校外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其污染的环境,疾病危害尚不严重。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第一类情况,在学校一个班级内发现散发的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

第二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多起感染来源不明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形成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流行趋势。学校局部疫情暴发,指在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第三类情况,在学校内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流行,指在14天内,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局部疫情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二、职能分工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督导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一)卫生行政部门

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协调和指导学校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按照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三)教育行政部门

与卫生等部门配合,共同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落实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检查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需的物质、经费等保障;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四)学校

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物质、场所、人员与经费;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五)其他相关部门

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和做好相关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1.制订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

2.组织校医院、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7.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8.建立与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及时收集所在地区甲型h1n1流感发生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

(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

在强化上述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

卫生防控措施

1.病例应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

2.卫生部门在学校的配合下,开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并实施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中小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居家医学观察为主,高校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集中医学观察为主。

病例所在学校建立与居家医学观察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并将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每日对集中医学观察者实行随访、报告。

3.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学校加强当地学校晨午检工作,加强学校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5.卫生部门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教育和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学校防控措施

1.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托幼机构实施全园停课7天(或7天以上)的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儿童的

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

托幼机构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2.中小学校和高校等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中小学校和高校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

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高危人群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危害。

出现第一类情况时,在加强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

卫生防控措施

1.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当地所有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

2.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校内环境消毒。

3.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居家隔离观察者的管理,要求其主动接受监测,每日定时报告身体状况。

4.按卫生部门要求,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

学校防控措施

1.学校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

2.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3.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

(1)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

(2)如果1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该学校可以全体停课。

(3)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4)停课时间不少于7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可根据放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随时调整放假期限。

(5)中小学校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高校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

(6)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因甲型h1n1流感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

(7)复课后,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方可上学。

(8)复课后,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出现第二类情况时,强化病例诊治、校内环境消毒、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加强当地学校疫情监测、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等卫生防控措施。

重点加强相关学校防控措施的实施。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实施全校(园)停课措施;对出现病例的高校实施学生停课不离校,在校进行观察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做好被隔离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学校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

出现第三类情况时,重点加强医疗救治工作,尤其是重症病例的诊疗救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治,降低病死率。对重点或高危人群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措施;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序、有效。

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当地所有学校实施停课措施。强化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重点做好被停课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保障。

教育、卫生和相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强化风险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四、停课、放假的实施程序

当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如需要采取停课、放假等疫情防控措施,应按下列程序组织实施:

1.当地卫生部门在当地教育部门配合下,组织调查,核实疫情情况。

2.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

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向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提出停课、放假的建议。

4.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审核批准后,宣布执行。

5.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及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并争取相关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

6.停课期间,如有新病例发生,可适当延长停课时间。

流感预防措施范文6

自从1999年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下称IOM)里程碑式报告《人孰无过》之后,医院和医生就一直致力于减少可预防的医疗差错和伤害。不过,达成这一目标需要科学有效的手段。美国医疗研究与质量局(Agency for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下称AHRQ)的专家小组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对100多项患者安全介入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循证研究,最终编写成一份长达955页的报告《让医疗更安全:患者安全实践证据的批判性分析》(Making Health Care Safer: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videncefor Patient Safety,下称《AHRQ患者安全报告》)。

《AHRQ患者安全报告》第一版于2012年8月,第二版即更新版本于2013年3月。报告建议医疗机构在未来3年内采取这些患者安全介入措施。虽然目前美国医疗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这些措施,但是报告作者表示,实施程度还远未达到普及。

专家小组对报告进行进一步分析,最终总结出“最具推荐意义”的十大改善患者安全战略。

1.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尽管手卫生和院内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手卫生的重要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委员会(JC)和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强调了多次,但是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却不高,平均只有39%,不少医务人员低估了手卫生对于患者安全的价值。研究显示,有效的手卫生项目能够增强医务人员何时洗手、如何洗手的知识,但是这需要医疗机构对此进行推广,确保医务人员能够获得洗手液,并持续监督医务人员的依从性。

2.采用屏障预防措施来阻止感染传播

和手卫生一样,屏障预防措施也是降低院内感染的关键手段之一。根据CDC的统计,美国每年约发生170万例院内感染,造成的患者死亡人数高达9.9万。屏障预防措施意味着,如果患者患有诸如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VRE)等严重的院内感染,医务人员应当在提供治疗时穿罩衣并戴手套。一项包括屏障预防措施在内的捆绑式医疗服务,能够将重症监护室(ICU)的VRE传播率从21%降低至9%。

3.实施捆绑式医疗服务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使用屏障预防措施也有助于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美国每年大约发生25万例血流感染,这些感染可能会导致入院日从7天延长至21天。2001~2009年问,美国密歇根州广泛应用的捆绑式预防措施将ICU的血流感染率降低了将近60%。医务人员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时应当戴帽子、口罩和手套,穿罩衣,并在患者身上放置全身遮盖。除了屏障预防措施之外,捆绑式医疗服务还包括手卫生、用洗必泰清洁患者皮肤、避免导管插入股动脉部位,并且及时移除不必要的导管。

4.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时使用实时超声波检查

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另一项风险是导管难以正确插入。医务人员可以使用便携式超声设备来获得实时二维图像,这有助于他们正确插入导管,降低感染率,并改善医疗效果。研究显示,每1000名患者中,超声波检查引导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能够避免90例并发症。

5.采取措施降低导管相关尿道感染

导管相关尿道感染时美国最常见的院内感染,每年约发生100万例。预防导管相关尿道感染的最重要步骤是减少留置导尿管。数据显示,至少21%的导尿管不恰当地留置在患者体内,而且它们留置的时间超出必要时间。医务人员可以使用医疗信息系统、便利贴提醒和其他方式来提醒自己每日注意患者导尿管的情况,或者在患者入院或手术24小时或48小时内停止导尿管的使用。研究显示,这些措施能够将导管相关尿道感染率降低至少一半。

6.使用手术前清单核查来减少手术并发症

发达国家的住院患者手术死亡率预计为0.4%~0.8%,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为17%。手术前清单核查有助于降低手术差错和并发症。最知名的清单当属WHO在2008年制定的手术安全清单,它将一些发达国家的死亡率从1.5%降低至0.8%,同时在6个月的时间内将4000里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从11%降低至7%。荷兰研发制定的一项名为SURPASS(手术患者安全系统)清单覆盖手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各个因素,研究显示它带来了非常好的效果,事实上,70%的手术差错都与发生在手术室之外的错误有关。

7.改善静脉血栓栓塞预防

美国每年约有35万~60万人会发生深静脉血栓(DVT),这一症状通常会影响腿部,进而造成肺栓塞(PE),因此死亡的患者数量每年超过了10万人。DVT~IPE共同组成静脉血栓栓塞(VTE)。低剂量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例如依诺肝素和华法令阻凝剂)都可以有效预防VTE,弹力袜和气动挤压设备也有助于预防VTE。改善预防措施应用的关键之一是医疗信息技术,它有助于确定哪些患者是VTE的高风险患者。研究显示,为这些VTE高风险患者设置自动预警可以将VTE预防措施的成功率从20%提高至80%。

8.使用捆绑式预防措施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与肺炎相关的气管插管导致了ICU内25%的感染,以及半数抗生素使用。研究显示,捆绑式预防介入措施能够将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降低40%。预防介入措施包括将患者病床一端抬高约30度,实施所谓的“间歇性停止镇静剂”以便于患者逐渐适应停止使用呼吸机,使用洗必泰来清洁患者口腔,使用声门抽吸气管插管来减少导管套内的分泌物堆积。

9.避免有害的用药缩写

美国每年大约发生15000例与用药缩写相关的用药差错,例如将“单位(unit)”缩写为“u”,将“每日一次(oncedaily)”缩写为“q.d.”。从2004年4月起,JC要求医院禁止使用可能造成用药安全风险的常用缩写。研究显示,对医务人员进行持续的培训教育能够将这一应用的比率从20%降低至3%。计算机医嘱录入也有助于减少用药缩写的应用。

10.使用综合性介入措施来预防褥疮

美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发生褥疮,医院内褥疮相关并发症会造成6万名患者死亡。一种名为“持续性评估皮肤风险患者”(SKIN)的捆绑式预防介入措施能够将患者褥疮的发生率降低90%。这些措施包括定期帮助患者翻身,管理导致褥疮的风险因素,以及对可能导致褥疮的营养不良风险进行评估。

专家推荐的患者安全实践小贴士

AHRQ列出了十大改善患者安全的实践战略首选,专家们也推选出12项患者安全实践并推荐医院采用:

1.使用综合性介介入措施来预防院内跌倒;

2.使用临床药师来降低不良用药事件;

3.转诊过程中协调用药;

4.使用带有临床决策支持的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以便于提醒医生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用药问题;

5.使用手术结果评估标准和报告卡,例如美国外科医生学会的全国性手术质量改善项目;

6.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增强患者对于手术流程潜在风险的了解;

7.如果出现患者还未转移至ICU但病情已经恶化的情况,使用快速应答系统来尽快提供治疗;

8.降低荧光透视法和CT扫描造成的放射风险;

9.将患者对于生命支持系统的选择记录在案;

10.利用团队培训来纯化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