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管理方案范例6篇

常态化管理方案

常态化管理方案范文1

根据《中共衢州市衢江区委办公室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x委办发﹝2017﹞x号)文件精神,结合局机关实际,现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坚持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

结合的有力抓手,是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要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作为贯彻落实我局今年重点工作的重要抓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履行主体责任;要在“深学”上下功夫,加强党规和系列讲话的学习,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悟。要在“实做”上下功夫,践行党的宗旨,多为干部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学而行,学而用、学做结合。通过学习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深化衢江“四个一”,打造康养城贡献力量。

二、主要内容

(一)推进“学”的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要制定学习计划。按照“主题党日”制度要求,明确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主要方式等,结合事务局工作实际,科学制定2017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计划,计划制定既要把上级要求的各项规定动作落实好,更要结合工作实际选好自选动作,确保科学实用、特色鲜明。

二是要明确学习内容。要将党规作为学习重点,认真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以来历届全会精神。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部署和中央、省、市、区各级重要会议精神,适时增加调整相应学习内容。

三是要严格学习制度。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制度相融合,进一步激活“”制度功效。每月至少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季至少开展1次党课学习。要利用好主题党日,开展集中学习,引导党员自学,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支部要遵循《党建工作基本规范》要求,建立党员参加“”的出勤表,完善“”会议记录,实现全程留痕、全程纪实,真正做到学习一次,收获一次,认识提高一次,接受教育一次。

(二)推进“做”的常态化制度化

一是要做政治合格的表率。要认真查找和切实解决个别党员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把自觉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基本要求,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淬炼党性,对照“四讲四有”和“四个合格”,争做合格党员。

二是要做遵纪守规的表率。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要求,把精神和党的纪律要求贯彻到位,把守纪律、讲规矩体现到全体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要严格执行议事制度和党务、财务、政务公开要求,用制度和规矩规范履职、用权、干事的各个环节。

三是要做规范提升的表率。支部要将党建工作重心由固本强基抓硬件转移到提升素质抓软件上来。围绕“康养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剿灭劣V类水”等重点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经济发展、做好项目谋划、招商引资中提升自我,担当作为。

四是要做为民服务的表率。结合党员公开承诺、党员活动日,走近干部群众,服务干部群众,不断密切党群关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围绕中心工作、本职工作、社会所需、群众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治安WW、环境保护、服务保障等各类服务活动。

三、保障措施

1、层层压实责任。要高度重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精心组织实施,抓常抓细抓长。要专门研究部署,梳理分析党建工作短板,研究确定若干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谋划、抓推动、抓落实,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结合分管工作对相关科室加强指导,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常态化管理方案范文2

一、“互联网+”在档案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档案是极富价值的信息资源,它具有不可再生性与原始性,比情报资料、图书等逻辑性信息更有价值。尤其在新常态下,人们对具有高密度价值、较强时效性的档案信息需求逐u增大,渴望通过网络的便捷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在这种新常态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这就为档案服务信息化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所以,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情况下,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促使公众更加了解政府,当前,有的地区已经建立了“公开文件阅览服务中心”。构建“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促使档案服务信息化,进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档案管理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公民的档案意识,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管是企业经营还是政府管理活动,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在这种新常态下,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需要保存更多的信息。“互联网+”的模式有助于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实现资源、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在以往的社会形势下,较为关注档案的保密性与政治性,档案管理者主要负责保管、收集和使用档案,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而在新常态下,档案管理需要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探索“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模式,并熟练掌握光盘辅助管理技术、电脑操作技术、缩微照相方法,进而实现文件管理动态化、文件传递网络化管理,以提升档案信息的传递、开发与收集质量,顺应新常态下的发展需求。

二、新常态下“互联网+”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构建“互联网+”档案管理新模式

档案馆是信息存储的中心,在新常态下,构建“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模式,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不能一味地着眼于保管、收集和使用档案,沿袭以往的数据保存备份方式,而应拓展档案管理工作,顺应当前的时展形势,构建“互联网+”的档案管理体系,连接各个部门、个体,增强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并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加强档案资源的共享。具体而言,在档案管理中可以开发采用XML、Web Services等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解决传统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环境异构、技术异构和数据模型异构问题,进而促进各个部门信息的集成,打破以往档案管理中的条状结构,为服务民生和考核评价、决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合理运用电子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定期抽取相关的档案信息数据进行特征化、清洗等处理,通过聚类、分析和分类等进行数据挖掘,进而形成具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并及时归档保存。此外,对那些已经处理过的基础业务数据,要进行鉴定并归档。而统计类和日志类临时数据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销毁。“互联网+”模式下的档案数据具有易失性和动态性,所以,应当采用动态方式归档,简单而言,就是指那些正在运行的档案数据一旦完成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之后,就实时归档,以便增强档案信息体系的完整性。

常态化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中学档案 科学管理 适应新常态

一、当今中学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1.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年来,随着《档案法》等一系列档案法规的出台,学校的档案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从我县各中学的档案管理的现状,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薄弱环节。如教学工作的文件、文件管理,档案、档案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出现了文件的形成与归档脱节,导致档案管理混乱;有些单位教学档案记录缺项,学校领导听课却没有听课记录,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却没有规范的会议纪要。同时还存在学生出勤考核、学生违纪、学生参加党课及社会实践活动、学籍变动等情况的记载存在着部门之间记录不一致的现象。有些中学没有建立规范的立卷制度,没有指定专人负责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每到年度归档立卷时临时安排人员搞突击。

2.中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目前,中学档案管理者大多数课务在身,没有专职档案管理员,兼职人员一方面由于平时忙于教学、科研、人事、办公室等事务性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坐下来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没有机会接受专门的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无法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此外,一些中学档案管理员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归档文件及档案价值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使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远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3.档案信息开发不科学,管理效率不适应新常态。目前,边远山区中学普遍存在信息开发不足的问题,校与校之间教学档案的管理互相封闭,无法相互借鉴和交流。尽管县城的中学加大了管理改革力度,但从整体上看,问题仍比较突出。新常态下,已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这对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中学档案管理适应新常态的策略

1.不断创新中学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应新常态、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归档标准范围,使档案管理员有章可循;明确初始档案与教学同步收集相应的后档案资料,两者之间相衔接,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学校培养人才、老师教书育人,特别是中学更显特殊,归档内容与组卷要求有其专业特色,必须执行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和规定。有了具有可操作的“规矩”,给档案管理员一个清晰的思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归档质量。同时,要建立完善档案管理网络,明确档案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对各个环节、各道工序档案资料的形成作出明确规定,加强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确保中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2.运用新科技网络技术手段管理档案。要建立中学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实现档案资料及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将为档案信息充分利用提供条件。目前,我县中学已普遍运用校园网络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基础设备,提高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各项管理工作,既可以利用网络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整理各类档案信息,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查询和检索自动化。档案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与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硬性规定格式和要求以电子文件形式上报档案材料。同时,中学档案室还要通过现代技术,对照片、录音、录像、文字等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存储、传送、利用和综合管理。

此外,有条件的还要开通中学校园网、开辟档案信息站,根据档案类别和属性,将学校沿革、发展历史、文件、规章制度、教育教学信息、科研与开发动态、师资情况、学生学籍情况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资源共享。并依照内容档案信息大致分为非保密公开档案信息,能在公众信息平台上自由查阅;日常办公所需内部档案信息,能利用办公网络实行个人授权方式在专用服务器数据库中查阅;保密档案信息,能通过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对有权查阅的对象在档案专用服务器中调用和提供。不断推进中学档案升级,实现科技网络化、信息常态化。

3.加强中学档案管理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专业管理水平。要使档案管理适应新常态,就要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目前,一些中学档案管理员不熟悉信息技术,与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差距较大。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事业心强、具备相关知识、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现有人员继续教育,把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纳入中学师资队伍建设中,以多种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员继续教育。培训教育要工作、学习两不误,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办法,使大多数档案管理员能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本领,为中学档案管理适应新常态夯实基础。

常态化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社会转型 公共政策创新 回应型政策 人事档案制度

社会型态与公共政策范式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社会的秩序状况简单地把社会型态划分为常态社会和非常态社会。一般来说,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规范、社会理性、政局稳定、生活有序,非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混沌、社会病态、问题丛生、生活无序。为此,为了巩固公共权力机构的权威地位和建构良性的社会秩序,不同型态的社会类型要求不同的“宏观性”公共物品。比如,针对常态型社会所对应的相对正态的公共事务就必然需要维护型公共政策,也必然要求常规性的、程序化的公共管理;与此相反,针对非常态型社会所对应的相对病态的公共事务就必然需要回应型公共政策,也必然要求非程序化的公共管理或危机管理(见表1)。当然,这种“两分法”不是截然对立的,比如常态社会亦存在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也需要回应型政策和危机管理,且在一定的时间段比较突出,如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SARS危机等,只不过相对于非常态社会而言它所表露的显度、频率、强度较轻较少而已。同时,我们发现一个社会并非只是“静止地”存在仅有的两种社会型态,还存在着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常态、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非常态的“过渡”型态,即通常所谓的“转型社会”。1其实,转型社会是隐含的、必需的社会型态形式,任何社会变迁都无法摆脱这一阶段。

表1 不同社会型态下宏观性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社会型态公共物品 常态社会 非常态社会

公共事务 正态、静态 病态、动态

公共政策 维护性 回应性

公共管理 常规管理 危机管理

根据常态与非常态性质不同的社会型态,我们可以发现转型社会可能存在四种转换形态2,即非常态到常态的过渡类型(A类)、常态到非常态的过渡类型(B类)、常态到常态的过渡类型(C类)、非常态到非常态的过渡类型(D类)(见图1)。例如,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军阀割据到国家统一、从殖民半殖民到国家独立等弱势转换成强势、负态转换成正态就属于A类转型形态;从强大无比的封建王朝到衰败破落的殖民半殖民,从国家独立、民族团结到任人宰割、民族分裂等诸如此类强势转换成弱势、正态转换成负态就属于B类转型形态;依此类推,由一种强势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强势形态或从一种正态转换成另一种正态就属于C类转型形态,由一种弱势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弱势形态或从一种负态转换成另一种负态就属于D类转型形态。相比较而言,A、B两类属于重度转型,C、D两类属于轻度转型,它们所引发的社会振动幅度显然不一样。从四种形态来看,B、D是公众最不愿意看到和接受的,而公众经常讨论的也就是A、C两类。那么,在正常时期的转型社会通常指的就是C类,即在良好的统治秩序下社会形态从一种正态转换成另外一种正态。一般而言,这种转换形态基本上涉及体制的转轨、制度的变迁、观念的变更,而不涉及“伤筋动骨”颠覆式的政权更替,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规则”的形态变换。

非常态――――常态(A)

常态――――非常态(B)

常态―――――常态(C)

非常态―――非常态(D)

图1 转型社会的不同转换形态

不同的社会型态需要不同的公共政策范式。比如,按照上述宏观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常态社会更多地需要维护型公共政策范式,那就是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的正常要求通过公共政策工具开展维护性的常规化管理;而非常态社会更多地需要回应型公共政策范式,那就是针对复杂多变的公共事务通过公共政策工具进行回应性的非程序化管理。因此,维护型政策范式与回应型政策范式是“有机社会”当中两种常见的公共政策范式。根据著名政策科学家叶海卡德洛尔(Yehezkel Dror)提出的三种公共政策制定类型,即“繁荣时期的政策制定”、“严重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和“巨大灾难形势下的政策制定”,1我们也可以推导出社会共同体所存在的三种公共政策范式:顺境型政策范式、逆境型政策范式和危机型政策范式。国内学者胡宁生教授依据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对法律范式所进行的一般性划分而把公共政策范式区分为压制型政策范式、自治型政策范式、回应型政策范式三种类型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政策一般表现为“准法律”,重大的、稳定的、成熟的公共政策会转化成法律,因而法律范式与政策范式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致的)。德洛尔、塞尔兹尼克以及胡宁生的著述对于我们理解公共政策范式类型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思考和有用的学术支持,对转型社会的公共政策范式形态提供了适当的类型参照。但不管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对公共政策范式进行解构,无论是德洛尔的“社会具体情境”,还是塞尔兹尼克的“公共治理方式”,都可回归到“维护型”与“回应型”这两种基本的范式类型当中来。

那么,转型社会的公共政策范式又如何呢?从一种常态过渡到另一种常态所谓“规则”的社会转型,与其他相对“非规则”的社会转型一样,裂痕、冲突、对抗都是在所难免的。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公共权力机构一方面通过传统公共政策范式去维系社会原有格局,另一方面又急欲寻找新的公共政策范式去弥合新出现的“缝隙”以及“非对称”的社会状况,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范式守护、范式冲突和范式叠加,所谓的“双轨制”就是这一阶段的特色产物。作者认为,转型社会的公共政策范式基本上呈现为“维护型+回应型”的所谓“双轨制”二元型政策范式。这种范式表明:(1)人们留恋既存的社会型态,希望维持原有利益格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进行风险性制度转换,因而“政策格式”表征为信息垄断、决策单一、沟通阻滞、执行刚性;(2)随着新的事物、新的情况不断地出现,旧的平衡慢慢打破,旧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此时的“政策格式”表征为主体分化、信息失衡、执行无序、效率缺失;(3)在社会“混沌”状态越来越明显的情形下,政策受益者与政策受损者分化严重,受益者既希望享有原有格局所得的既成政策利益,又希望在转型中获得更多的政策收益,因而期冀享受政策“双轨制”的“差价”好处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权力、声望等更多资源;(4)在“制度阻隔”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新型的、理性的制度秩序安排成为政策议程,由“政策断裂”走向政策均衡,突破政策双轨制“瓶颈”已经必不可少,公共政策创新成为可能,渐进式增量改革成为理想的路径选择,公共政策的回应力显得特别重要。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困顿

对社会转型作出研究的主要集中于社会学学者,而经济学学者则偏向于从“过渡”或“转轨”来表达社会的转型1。在学者们的学术视野中,“过渡”或“转轨”的涵义基本上描述的是从一种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制度安排、从一种实践模式转变到另一种实践模式。根据经济学家科勒德克的估计,目前已有35个国家、占世界1/4的人口,被卷入了这场转轨变革中2。经济学家科尔奈(J.Kornai)对这种转轨经济的趋势作了概要性的论述,他认为转轨经济的趋势主要有市场化、私营部门的发展、宏观非均衡的再生产、一个立宪政体的发展、民主制度的发展、民族团体的重新定义、福利提高中的不公平等七种3。科尔奈所预测和描述的这些趋势很好地说明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其中也蕴含着社会转型中旧体制与新体制的冲突与融合,反映了转型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非静止与非均衡状况。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转的转轨,因而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形成了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市场经济过渡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样就规定了市场化的可能性边界和一般约束条件;同时,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会反过来推动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一些变化。经济学学者张宇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它把市场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三重重大的社会转型浓缩在了同一个历史时代,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双重约束下推进市场化4。

由于“可能性边界”与“一般约束条件”的存在,也由于制度环境的非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在由计划模式(旧体制)转为市场模式(新体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政策困顿与制度失范,“转移性制度效益缺失”、“二元治理”、“时空错位”等现象就是例证。所谓“转移性制度效益缺失”指的是原有的公共政策与其他制度形态随着政策或制度语境的变换而遭遇“侵蚀”乃至于“失语”,比如计划时期的粮食供给制度和原有完善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同时,新的政策或制度出台刚开始由于固有阻力或动员不力等原因也使政策转移产生低效或无效,比如农村费改税政策的最初推行等等。所谓“二元治理”指的是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同时使用计划与市场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公共治理模式,即如上述所言的公共政策“双轨制”二元化现象——新老结合、并行不轨,比如高等教育政策中的公费(计划内)与自费(计划外)的区别、价格政策中的“指标”(计划价)与“黑市”(市场价)的差异、开放政策中的特区与非特区的设置以及“城乡分治,一国两策”1的现状等等。所谓“时空错位”指的是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政策文本却固守不变,此所谓“语境的转换与文本的固化”现象,因而导致了公共政策时间与空间上的相对不一致,也说明了公共政策的惰性、刚性与不适应性的事实存在,比如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等等。这里,我们以人事档案制度为例理解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是如何存在困境的。

人事档案制度最初开始于延安时期,是为了适应党对干部的考核而设立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全面推广。最初的人事档案不仅是一个人的履历记录,而且还是政治生涯的体现。后来,纸质的人事档案的功能不断地放大,成为了人们出国、升学、评职称、调动、晋升、结婚、生育等方面的“人生硬件”。无可否认,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作为公共管理的载体与凭证,在计划体制时期对于国家安全、官吏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具体说来,人事档案的作用体现在:首先,人事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必要手段,是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其次,人事档案是确定和澄清个人有关问题以及进行正常的政治审查的凭证;再次,人事档案是研究和撰写各类历史、传记的珍贵资料。2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弊端亦显露无疑:

第一,设置“人才壁垒”,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度。一个社会真正的发展在于积极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说过“资本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人力资本也是如此。在一个人力资源还相当稀缺的国度里,过度的“人才壁垒”只能妨碍个人自由、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同时,这种“人才壁垒”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显性浪费”和“隐性浪费”,把一些适合承担某些职位的人予以排斥,将一些不适合的人去承担这些职位;把愿意承担某些职位的人予以排斥,而将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强力留住。因而,单位制下“粗工”、“窝工”、“怠工”的现象在所难免,工作效率、制度效益低下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实施“行政控制”,强化了行政的随意性,传统人事档案制度成为某些领导压人、整人的操作手段,是典型的“人治行政”。人事部门只管人不管事,在管人当中全凭主管领导的偏好进行人事鉴定,而对“单位人”的品行和工作鉴定处于极度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之中——许多人也许一辈子也不知道他的档案到底有些什么内容。把不称职者写成称职,把称职者写成不称职,更有甚者把人家档案中的“不清白”拿来说事,因此档案也被神圣化为权威的权力符号,成为操纵别人的手段。本来属于公权力领域的事情硬要变成私权力,而对于“单位人”来说便是公权力严重侵犯私权利。至于个人思想品德的记录,只能任凭领导者的“定性描述”。直到今天,如何量度思想品德仍然是一个“歌德巴赫猜想”。

第三,产生“制度交易”,致使人事档案制度进一步扭曲,本来平等的公共雇佣关系演变为金钱和权力的“角斗场”,制度外公私关系的“幕后交易”有增无减。由人事档案衍生的一系列腐败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档案成为了某些人权力寻租的必需品。一些人为了把档案从原单位调走千方百计想办法,找关系、走后门,于是本来不具商品价值的东西有了价值。而一些人利用档案作掩护,名为公共事业单位上班,实则为自己干活,同时也可以在多个单位领取薪金。这说明,仍然有许多“单位人”还把人事档案当回事,对他来说人事档案还是身份和地位的文字记录,甚至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护身符。而有的单位则根本不在乎原来的档案,承诺对引进人才重新建立人事档案,因此档案成为“鸡肋”。其实,全国已有相当多的城市明里或暗里承诺高级人才不受人事档案限制,这一方面说明人才已经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大战的帷幕已经徐徐拉开;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功能日益式微,有档案和无档案已经不太重要。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一项可有可无的政策或制度进行高成本维持有不有必要?

第四,制造“单位封闭”,消弱社会的整合性,妨碍着正常的社会分化。传统的人事档案制度产生于以政治出身为依据的政治身份等级体系、以城乡户籍和所有制为依据的社会身份等级体系、以平均主义为依据的单位系统内资源分配等级体系,为了维护本位利益,就必须对其他社会群体或其他社会系统进行排斥,因而人为地制造了“单位封闭”和低度化的社会流动。这种刚性化的制度隔离,加剧了单位与“单位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不信任状态;同时,也促使某些人不“唯实”(事实)、不“唯书”(真理)、只“唯上”(领导),造成了本真人格的扭曲。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差异成分越来越多,刚性的制度阻隔毫无疑问对正常的社会分化起着阻碍作用。在公共事业单位以外,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已经愈来愈高,传统的“二元人事体制结构”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越发显得与社会整体不相调和。

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文本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环境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相生相存、相互振荡,但也造成了公共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尴尬。正是因为上述一些原因和其不良影响的存在,作为原先人生“生命线”严肃而又神秘的人事档案,可在今天它的神秘性正在慢慢地打破且易于失范,具体表现为:(1)“弃档死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弃档族”有60万人,主要包括“下海”者和大中专毕业生。仅成都市人才中心代管的档案中,就有五分之一的档案成为没人要的“死档”,存放时间最长的已达15年,四川省有关部门估计,全省的人才“死档”已超过20万份。1(2)“人档脱节”。档案在原单位(体制内),工作却在单位之外(体制外),这部分人主要集中于从原单位“下海”者,他们中一部分人是“停薪留职”,一部分人是“辞职”,还有一部分人原因不明。(3)“人质档案”。一些单位为了留住人才或逼迫跳槽人员办请相关手续而扣留人事档案,因而也出现了一些档案价格相当昂贵的现象。如某高校的一位教授欲调到广东某校,原单位死活不放他的档案,后来经过百般努力才以3万元“成交”。(4)“档案克隆”。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只能有一份人事档案,如果不是因为遗失或损坏,人事档案是不能重建的。但一些地方为了吸引那些被“捆住”的高级人才采取重新“制造档案”的办法(这些地方和单位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软引进”),从而确立其劳动关系。(5)“虚假档案”。把假材料、不真实信息塞进档案或改写原始档案材料,导致坊间流传“工龄越来越早,年龄越来越小,文凭越来越高,资格越来越老”。据《湖南日报》2001年10月23日的报道:乡镇班子换届选举之时,有些干部为达到提拔的目的,在档案上弄虚作假。永州市冷水滩区委组织部对全区近3000名干部的“年龄、党龄、工龄、学历”逐一审核查实,共发现问题572处。其中年龄不符的333人次,工龄不符的160人次,党龄不符的79人次。人事档案的“尴尬”处境——犹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正在拷问着现行人事档案制度! 公共政策创新及其路径选择

公共政策要走出转型期的困境,消除“政策硬化症”2,就必须因时而变、适时创新。按照约瑟夫熊彼特的经典定义,创新就是“实施新的组合方式”(新的商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以及新的组织)。1那么,作为社会创新之一的公共政策创新就是基于旧政策老化失效的情况下,寻求新的政策组合方式,选择成本小、收效快的组合路径,探索良性的政策替代方案,从而摆脱转轨阶段的政策困境,使适应相关制度环境的、新型的公共政策回到常态社会当中来。我们从社会转型时期一般性的公共政策二元转轨演绎轨迹(见图2)当中可以发现:公共政策的“创新替代”在经过“接触渗入”、“摩擦磨合”之后已是时候。显然,旧政策(图中以黑色圆圈表示的)的退出和新政策(图中以白色圆圈表示的)的替代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旧政策的守护者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固化已有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而且还可能会对新政策的实施作出种种阻碍,作为政策创新者(包括政策规划者、设计者——我们也可谓之为“政策工程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表明了公共政策创新与公共政策变迁只能选择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从而把转轨成本或创新成本降到最低,使转轨效益或创新效益发挥到最佳最大状态。由此,公共政策创新的时机、方式、策略等方面的选择就显得很有必要。

A.接触渗入

B.摩擦磨合

C.创新替代

图2

公共政策二元转轨演绎轨迹

我们知道,在二元型双轨制公共政策范式的作用下以及公共政策出现大面积耗损的情形下,公共权力机构必须而且应当作出策略性回应,从而形成回应型公共政策创新。公共管理学者格洛威斯塔林(Grover Starling)认为,回应(responsiveness)一词是指公共组织快速了解民众的需求,不仅“回应”民众先前表达的需求,更应洞识先机,以前瞻主动的行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民众常常批评政府行动迟缓、犹豫不决、无能为力,便指的是政府的回应力不够。2著名学者俞可平先生也认为,回应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回应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也就越高3。由此,回应型公共政策主要表现为政策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对来自政策环境及基层、民众的信息的反馈速度,对公共问题、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水平。比如,基于SARS危机所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基于“孙志刚事件”由原来的《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而代之以《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些都是回应型公共政策在具体实践中的及时与有效表达。近几年来,中国公共政策的人性化与文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共政策的人本性与回应性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可以从艾滋病人可以结婚、取消婚检、结婚离婚无需单位介绍信、WHO针对娱乐场所的100%使用安全套试点、公务员招考中的“乙肝歧视”突破等等方面感受出来。如今,阻碍中国人才流动的带有身份歧视的户籍制度已经慢慢消融,而被认为人才流动另一大阻碍的同样也带有身份歧视的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何时才能走向终结呢?又如何实现它的创新替代呢?

作者认为,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终结,新的、科学的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前台。1人事档案及其制度的公共政策创新必须沿着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法制化是人事档案制度创新的必然路径。所谓“契约化”,就是必须明确公共权力机构与公共事业单位人员的公共雇员(public employee)地位,取消原有的干部身份,强调其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实际上,传统人事制度只规定“单位人”的义务而没有保证其权利,或是“契约短缺”或是“契约异化”,是与规范的公务员制度相违背的。建立真正的公共雇员制度,单位组织与单位成员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雇佣合同,就可以避免那种“来去自由”的混沌状态,也可避免那种把人事档案当作“人质”扣留或因人事档案滋生“寻租”(rent-seeking)的现象。雇佣合同保存于新型的人事档案之中,按人事合同办事,这样既对单位组织不构成太大损失,也对个人权利进行了有效保护。由身份走向契约,由依附走向平等,充分实现公共雇员的权利与义务对等,是制度文明的必然要求。那么,作为公共雇员在签订人事合同、建构业绩档案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哪些权利和义务呢?我们认为,公共雇员的权利主要包括宪法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工资决策/获得报酬权利、磋商谈判权利、申请辞职权利、要求培训权利、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权利等等;公共雇员的义务主要包括服从命令义务、保守秘密义务、限制兼职义务、保守信用义务以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等。

所谓“社会化”,就是要求围绕人事档案工作所开展的人事认定、人事争议、人事流动、档案保管等必须让渡给拟建或已有的社会中介机构——人事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公民文件中心等,让公共权力机构或公共事业单位与公共雇员“袖手旁观”,从而充分实现社会的“人事”和公共管理。比如,人事工作的认定与仲裁可以交给人事事务所、人才的开发与流动可以由专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完成、人事档案可以由专门建立的公民文件中心保管。由此,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意义一方面在于规范人事工作、严肃人事档案内容,杜绝因人事档案产生的种种失范现象,克服现行人事档案制度所出现的“既无法把人往坏里写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把人往好里写的问题”,使人事档案制度走向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节约各种社会成本,减少各个单位琐碎的、复杂的“人事臃肿”,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其本职工作。当然,其社会化的意义还在于打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的限制,推动人力资源由“单位所有”转变为“社会所有”。

所谓“电子化”,就是要求把原先的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从实际情况来看,沿用几十年的人事档案具有偏重静态性资料描述、注重历史性和过去时的记录、不具公共性和共享性、不能动态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等缺陷,这样的人事档案在市场经济当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甚至是阻碍的,因而它不具备市场经济价值。正是因为纸质型人事档案内容上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充分、形式上的非公共性与易作假性,导致个人信用体系非健全化、个人身份过分政治化、档案内容的神秘化、操作的非正当化。加之,纸质型人事档案传递过程中的人为性,也可能导致因磨损而毁坏乃至个人信息失真的现象。徜若实行人事档案的电子化,借鉴发达国家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让每一个公民有一个类似于身份证的社会安全号码,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由社会中介的联合征信系统把每个人的财产收入状况、婚姻家庭状况、居住就业状况、职务业绩状况、教育背景信息、债务债权信息等采集并反映出来,就可以避免目前人事档案所存在的制度困境。因此,人事档案电子化的意义就在于采信真实、规范管理、节约成本、减少风险、建构信用。

所谓“法制化”,就是必须按照宪法及《公务员法》、《劳动法》、《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档案管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作为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公民基于人事档案的有条件的知情权、话语权是必需的,公权力不能过多地妨碍和压制私权利。而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却从一定程度上讲妨碍了公民的有限知情权,绝大多数人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人事档案里面到底有哪些内容,也不知道档案里面是否塞了“黑材料”,况且法律对违反人事档案管理的现象也没有明细的监督和惩戒制度,因而人事档案撰写也就轻易地成了“领导们”的专有权力和身份象征了。因此,人事档案及其管理必须遵循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充分维护公民的尊严、人格和权利。个人与组织在缔结工作合约时,一定要遵循《劳动法》,严格按照《劳动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组织与个人的权利进行维护,对违反劳动权利的现象进行处置。目前,为了健全公务员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法》呼之欲出,公务员管理正在慢慢地纳入法制轨道,这是令人可喜的成果。同时,人事档案的使用和管理也必须强调不能泄露国家机密、组织机密(特别是商务机密),必须遵守《保密法》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

现行人事档案制度的创新路径反映了公共政策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系统性,它需要充分考量创新的边界与约束条件,必须考虑创新的技术与质量要求,必须衡量创新的成本与效益比较。因此,公共政策创新的回应性已经成为社会转型增量函数中的重要变量,公共政策创新也成为了转轨政治当中的必要因素和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匈]亚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肖梦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傅华:“聚焦人事档案”,《中国档案》2003年第4期;

陈潭:“传统人事档案制度走向终结”,《南方周末》2004-02-26;

陈潭等:《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基于理论的与实证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胡宁生:“体制转轨阶段公共政策创新特点分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王法雄:《人事档案管理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吕炜:《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陆学艺、景天魁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常态化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新常态;档案管理;数字化;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特别是最近要求“经济发展实现新常态”的提出,使得我国对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定义。“新常态”一词是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的,要求我国经济适应新常态,谋求新突破。“新常态”的提出不仅适用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同样适用,新常态中的“新”指的是在旧的形态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谋求突破,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向新常态看齐,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创新管理模式,以达到高效的管理水平。新常态下,作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准确高效、井然有序、完整无缺,而要做到这些,依靠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档案管理数字化成为可能,并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最有效的管理工具。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指的是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扫描、修正、分类、整合等信息处理手段,在不改变原始档案信息的前提下对档案信息以及档案存储形式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化转换,形成系统的数字化档案,由于其具有办公高效化、信息处理自动化、归档整理经济化等诸多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然而,就目前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应用来说,由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换,其中必然会出现诸如信息安全、数字化操作等新的问题,认清这些问题所在并制定正确的处理处理,有助于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为数字化、现代化和效率化。

2 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硬件支持与软件开发相对滞后

要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就必须要求其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开发与支持及时跟上,否则数字化管理将难以实现。由于事业单位档案繁多量大,经常性的存在档案繁冗及积聚量大等问题,如果硬软件跟不上,则很容易造成系统迟钝、缓慢,甚至出现崩溃,不利于数字化管理的高效率,硬件上,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必须具备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存储设备和信息利用设备等,但是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欠缺的;软件上,我国当前档案管理室使用的软件很多缺少信息管理功能,而且一些还不具备信息通用功能,到目前为止,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比较落后。

2.2 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容易管理漏洞

档案数字化管理必须要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然而,由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刚刚兴起,起步较晚,数字化管理水平不高,档案室存档业务的数字化特性非常差,对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目前档案目录、细则等的相容性都非常差,此外,大多数归档都是以磁盘和优盘的形式,档案技术标准、工作程序标准等都没有完全实现,档案数字化缺少统一标准,得不到全面推广和使用,极易造成管理漏洞,这将对档案数字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2.3 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面临考验

数字化档案管理相比于纸质化管理虽具有诸多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便是一大考验。由于数字信息有着较强的流动性,这便使得数字档案在使用当中不断的遇到更多网络安全的风险,如病毒侵袭、黑客攻击致使信息被盗取等,进而对数字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另外,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也会受到考验,在当今电子档案的使用过程当中,很有可能存在人为因素,无意或有意的行为摧毁、更改或者增删电子档案的真实信息,而一旦数字信息被改变,将难以辨别,不留痕迹,因此,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必须受到重视。

2.4 数字化管理的平稳过度问题

由于我国档案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都是以纸质化管理进行,要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必须将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化形式,这期间的平稳过度也是一大考验。一方面,大量的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纸质档案管理,对突然到来的数字化新型管理技术缺乏适应性及相关操作的技术性,既要满足档案管理技能以及一般计算机的操作,同时又要满足特殊计算机的操作,这样的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由纸质档案转换成数字化档案,信息的迁移过程也会出现问题,例如信息的丢失、信息录入错误或人为篡改信息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电子档案完整性与真实性的破坏。

3 提高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相关软、硬件的研发工作

事业单位要想加快数字化档案管理进程,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完美应用,就必须具备与单位自身管理相适应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因此,事业单位应重视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相关软、硬件的研发工作,如内部局域网的构建、各种通信子网、宽带网的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操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储存设备等等,以实现数字化管理软、硬件的及时更新与支持。

3.2 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标准,实现管理高效率

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标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管理高效率,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信息收集、存储以及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尤其是对于档案目录、内容细则等的相容性方面的规范标准上,此外,对于档案技术标准、工作程序标准等制定上也应统一考虑,确保其规范化、标准化,全面保证网络档案使用安全机制、档案使用制度、工作制度、档案保密机制等可以相互联系,以此来实现一体化的档案建设文档。

3.3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程度

事业单位应重视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重要文件数据和档案信息的网络使用安全上,必须确保其信息的安全性。为此,事业单位应不断加强后续防火墙的维护和访问设置、及时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并做好重要数据及档案的备份工作等,以便于最大限度的防止档案信息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另外,还必须做好档案文件的保密工作,严格要求数字化档案的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安全等级以及访问权限,尽可能的促进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程度的提高,减少人为破坏文件等不良情况造成的信息缺失与篡改等,全面的确保重要文献、档案以及系统的使用安全。

3.4 培养数字化管理人才,实现档案数字化平稳过度

为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平稳过度,事业单位应及早做足准备,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对数字化管理软件的操作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及时适应并胜任新型数字化管理工作,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平稳过度。此外,事业单位也应做好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在信息由纸质向数字化转换过程中,实现个人档案信息真实完整地转换,避免因因为因素造成的档案信息录入错误、丢失等情况出现。

4 结束语

在新时期、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当从自身的管理实际出发,适应新常态下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强化档案数字化建设及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彻底的摆脱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带来的负荷,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应 加强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程度,促进事业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丽娜.档案数字化的原则与标准化问题探析[J].档案,2014,(5):38-39

常态化管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动态管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应用

1 前言

自古以来,长江航道在我国水运交通以及长江两岸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大河。我国对长江航道的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截至2008年年末,不包括长江口,用于长江航道建设的资金大约是61.61亿元,其中有20.21亿元是用于航道整治的。在《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指导下,长江航道建设的速度稳步加快,长江水运独具的运能强,污染低,效能高等运输优势得到了更深入的开发。然而长江航道各段的特点不一样,水沙条件和河床演变情况复杂多变,对工程建设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对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2 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动态管理概述

2.1 动态管理的概念

动态管理指的是管理主体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在预测外部环境、分析内部数据的基础上,对经营模式、管理方法进行适当科学的调整,并变更计划的一种管理模式。换句话说,管理主体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为了能适应环境,需要参考内在或外在条件的变化,对管理方式作出快速及时的调整。

长江航道总长达2838千米,不同位置的水文、水沙状况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因此各个整治工程的治理手段各不相同。工程动态管理适用于那些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变化的水流、泥沙状况而需要调整设计方案和管理方法的复杂的整治工程。

2.2 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动态管理的几点理由

(1)长江航道自身的特点要求整治工程中必须实施动态管理;

长江航道上游水流的流速急、水位浮动的差异大,沿岸很容易出现石崩塌和滑坡;中游多是浅滩且复杂多变,长江沿岸的崩塌现象严重;下游河道分支多,有些位置有潮汐出现。这些瞬息万变的自然条件,设计人员往往是无法全盘掌握的,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就得依照河道不同的江心洲、心滩、浅滩、边滩形态和分布位置的变化情况来调整总体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长江繁复的水文状况、泥沙条件、河势等实际因素,及时调整施工顺序以及施工进度。

(2)外在条件的动态特性使得航道整治要应用动态管理。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并不是独立的,它与防洪、采砂、环保和地方经济建设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外在的因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航道改造工程产生了或浅或深的影响,为了与各方面外在环境协调发展,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更工程的相关方案。

(3)长江航道整治工程自身的特点要求采用动态管理模式

考虑到长江航道自然条件变化的因素,在开展航道整治工程时,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时期,同时一旦开工,工期就不能拖得太长,不然河道条件发生改变会增大工程建设的危险性,由此可见,整治工程的实效性非常强,只有依照水位变化、施工条件和施工能力,采用动态的施工进度和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整治的目的。

2.3 动态管理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模式

动态管理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两点,其一是使整治技术方案,以勘测设计的动态管理为重点,同时加强研发、施工技术、施工进度方案以及工序等工作内容的适时调整;其二是基建管理程序,例如实际变更、预算的变动等。这两点内容协调统一,互相影响,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实现航道整治的目标。因此,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动态管理模式,就是要在项目实施的时候,凭借实时监测,在航道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采取必要的科研手段,对设计方案、施工计划、工序以及成本进行科学、适当的调整,使得航道整治工程顺利完成,实现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3 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相关事宜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设计法案、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工程度汛、应急和抢救举措、建筑物的维护以及和这些内容相关的研究和论证、技术咨询、决策、报备报批以及工程组织实施等工作。航道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和决策的过程,动态管理要遵循坚持科学求实的原则,切实贯彻执行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动态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做好以下相关事宜:

3.1 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

航道治理工程的主要建设资金是政府投资提供的,其建设程序一定要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管理由包含政府主管部门、工程建设部门、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在内的很多部门参与其中,所以在进行动态管理之前,先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的科学的动态管理体系。

3.2 开展动态管理工作的常规做法

在进行航道整治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全程监测整条河段以及要整治的建筑物,并定期进行观测,及时掌握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根据模型试验和专家的意见进行设计和调整。

施工期间,在科学设计、动态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负责设计的人员要到现场收集资料,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状况,观测河床地形和水文情况,与最初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部分工程项目实施后河道地形、水流流速变化是否超出了正常变化范围,再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和变更。

工程进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分析航道整治的效果以及河床的变化情况,利用模型试验和分析,获取科学的数据资料,再对比方案进行验证和完善,在保证施工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工程计划的动态调整。

3.3 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手段

应用动态管理,一定要按照其有关技术保障要求,提供责任主体明确、工作要求清晰的各种技术保障手段,提高动态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例如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设立专家顾问组,对整治工程从整体上进行跟踪和可行性研究,一旦施工单位出现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专家能够给予建议和帮助;航道整治工程项目设计小组在观测的基础上,在工程施工的同时可进行河工模型试验。

3.4 要做好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竣工后的测评工作,对于工程建设中的技术成果、管理经验以及失败案例加以总结,取其精华,弃其糟泊,优化航道整治工程中动态管理模式,供未来的工作参考和借鉴。

4 结语

长江航道建设的最终目标时要提高长江航道的通过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处一个平安绿色高效的内河水运体系,促进沿岸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中设定的总体规划目标进一步推动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的飞速发展,为了能够从整体上分析、掌握工程项目的动态,了解复杂多变的河床形态,及时地完善工程设计,掌控工程成本,顺利完成整治工程建设,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动态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长江航道局项目研究组.航道整治工程动态管理研究[R].武汉:长江航道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