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超声诊断学范例6篇

小儿超声诊断学

小儿超声诊断学范文1

关键词: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腹症,病情变化快,尤其对低龄小儿,病史采集较年长儿更困难,近年来高频探头的应用,对小儿阑尾炎可观察到一定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为临床提供无创,便捷,快速的诊断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表现,总结超声在诊断小儿阑尾炎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工作中提供有用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 ~12岁,平均年龄(7.2±1.3 )岁。患儿临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压痛、反跳痛等,并存在恶心、发热、 腹泻等。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超声检查以及术后病理检查。

1.2方法

利用飞利浦iu22及飞利浦HD7l两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患儿进行检查,患儿取仰卧位,探头频率 7.5~10 MHz及3.5MHz。探头两端缓慢加压,推开周围组织,于患儿的髂内动静脉和腹壁与腹膜后腰大肌之间寻找阑尾影像。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得到的所有数据均完整导入表格中,并利用SPSS 16.0软件予以统一处理,符合率利用百分比进行表示。

2结果

4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对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一共有37例患者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0例为误诊病例,诊断符合率为78.72%。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经超声检查可见阑尾轻度增大,直径大于6mm;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可见阑尾形态消失或者轮廓不清晰。阑尾壁显著增厚,且周围存在不规则液性暗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可观察到阑尾明显增大,阑尾各层结构不明显,显示率较大;阑尾周围脓肿经超声检查存在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内部存在强弱不等的回声,阑尾影像显示率为100%。10例患者经术前超声诊断未被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但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图像以及术后病历检查,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术后,所有患儿均恢复良好。

3讨论

受到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患儿自述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2]。随着高l超声的应用,临床开始积极的利用超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临床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超声可观察到一定的影像学表现,单纯性急性阑尾炎可见阑尾轻度增大;阑尾直径一般大于6mm,呈手指状或者蚓状低回声,并具有盲端管状结构。在管壁及腔内,存在弱回声;在管壁外,存在强回声。另外,粪石的出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超声检查可观察到阑尾明显增大,且阑尾各层结构不明显,显示率较大;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严重的阑尾炎类型,经超声诊断可见阑尾形态消失或者轮廓不清晰。阑尾壁显著增厚,且周围存在不规则液性暗区;阑尾周围脓肿属于急性阑尾炎并发症,患有周围脓肿的阑尾正常结构已经消失,经超声检查存在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内部存在强弱不等的回声,阑尾影像显示率为100%。有学者即通过研究发现[3],采用低频、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方式对小儿急性阑尾炎予以诊断可以获的良好的诊断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急性阑尾炎,对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一共有37例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考虑符合急性阑尾炎,10例为误诊病例,诊断正确率为78.72%,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纯性阑尾炎容易出现漏诊,分析可能是因为单纯性阑尾炎早期超声检查阑尾直径未超过6mm或并未发现粪石。此外,阑尾盆腔位、阑尾后位或肥胖儿在阑尾炎早期超声均不易查出。本研究即有10例为误诊病例,原因有: ①阑尾所处位置特殊, 周围有肠管。②发炎的阑尾刺激周围肠管使其扩张、积气,掩盖阑尾。③阑尾炎早期病变程度较轻, 管径较细, 超声不易观察到,以及操作人员疏忽等。即表明,利用超声诊断小儿阑尾炎可以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不易查出。所以,在检查阑尾时先用低频超声发现病灶后再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细微结构,并采用逐级加压法,能明显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临床超声影像检查也并非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唯一判断标准,利用超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的时候,可能会受到患儿的发病时间以及阑尾的具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最终的诊断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为此,临床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的时候,不能单纯依靠超声诊断。而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根据病史、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4]。另外,受到研究时间以及样本容量等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超声对于辅助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陶林波,闻海康.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鉴别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5)3233-3234.

[2] 杨平.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鉴别中的应用7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96-3197.

小儿超声诊断学范文2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

当前,小儿急性阑尾炎已经成为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但是因为该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仅仅依靠患儿的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常规检查得出拟诊,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2010年7月~2015年7月对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男患儿40例、女患儿48例,患儿的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4.1±2.3)岁,病程为2~15d,平均病程为(3.3±1.4)d,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42例、坏疽性阑尾炎21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

1.2方法 主要采用BISOUNDAU5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由美国生产),高频探头频率为7.5MHZ,腹部探头的频率为3.5MHZ。取患儿平卧位,检查前无需使用任何镇静剂,并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选取右下腹麦氏点为重点,然后围绕疼痛部位周边向疼痛最明显的地方进行多方向、多角度以及多切面的探查,重点观察患儿压痛感强的部位,直到满意显示阑尾声像图。若患儿肠道气体较多,可适当加压,若在患儿右下腹无法探及阑尾,则需进一步扩大扫查范围直到右上腹、腹膜后、盆腔排除以为阑尾炎[1]。

1.3诊断标准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为:①患儿腹部超声结果显示阑尾的最大直径大于6mm,阑尾壁增厚大于2mm;②患儿阑尾腔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明显积液,或者可见被组织包裹的阑尾粪石[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用x2代表计数资料,结果以P

2 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88例急性小儿阑尾炎患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跟手术病理检测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2.1%,漏诊误诊7例、漏诊误诊率为7.9%(见表1)。

2.2急性阑尾炎超声影像特点分析 ①单纯性阑尾炎的特点:经多普勒超声影像显示,患儿的阑尾有轻微肿大,在影像中清楚显示了阑尾的轮廓,并阑尾管壁黏膜毛糙,层次清晰,在腔内可见少量液体但无回声,血流显像显示阑尾壁中的血流信号丰富。②化脓性阑尾炎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患儿阑尾明显肿大,并且外直径达到了8~16mm,阑尾壁影像显示不均匀增厚,层次不清晰,在阑尾腔中显示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可以听见点状的回声,血流显像显示阑尾壁组织中能看见条状的血流信号;③坏疽性阑尾炎影像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显示患儿阑尾出现轻微肿大或者明显肿大,阑尾轮廓和管壁层次不够清晰,只显示了部分或者根本看不清黏膜,在阑尾腔内可以看见大量的液体,但无回声,或者显示少量积液,回声较弱,血流显像显示阑尾壁内仅少量甚至无血流信号:④阑尾周围脓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显示阑尾结构回声杂乱,阑尾结构显示不清晰,边界模糊以及形态不规则,在病变区域内可以看到不均匀的肿块,阑尾腔内有不规则的片状液性暗区,有片状强回声,另外在肿块组织周围和盆腔中有不规则的回声,阑尾腔内透声效果差。

2.3误诊病例分析 在本文研究中,经彩色多普勒诊断,有7例患儿被误诊和漏诊,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例、肠管扩张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原因有:一是患儿的腹部气体较多,再加上患儿探查时紧张,导致探头探测到腹腔中肠管出现明显扩张,但是无法准确判断阑尾跟周围的关系;二是患儿有下腹部疼痛感轻,经彩色多普勒影像显示阑尾的回盲部分无明显肿胀,但可以看见淋巴结肿大,没有发现阑尾的炎性特征;7例患儿在住院接受观察期间,下腹部疼痛的症状加剧,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单纯性阑尾炎3例、化脓性阑尾炎4例,病例诊断结果跟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技术被运用在医疗诊断中,而腹部超声就是其中一种。根据临床研究资料[3]显示,将腹部超声运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主要发挥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①传统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是通过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由于个别患儿的临床症状或者体征不明显,为了防止延误患儿治疗,很多医师都主张对疑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行早期剖腹探查,但是积极的处理态度也会导致的阴性结果较多。但是对疑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行腹部超声,能早期排除非急性阑尾炎,有效降低了漏诊率和误诊率。②运用腹部超声检查能过确诊患儿的病情,工作原理为:行腹部超声是能够即时发现正常的阑尾跟周围肠管的影像比较相似,没有异常,但是如果对病变的阑尾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则可以发现跟周围肠管有明显差异,形成鲜明对比[4]。归纳起来,腹部超声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方面的诊断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腹部超声检查具有非侵入性、操作简便、无辐射、患儿耐受性高、费用低、诊断真确率高等。

在本文的研究资料中,通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诊断符合例数81例,诊断符合率为92.1%,误诊、漏诊率为7.9%,经住院观察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单纯性阑尾炎3例、化脓性阑尾炎4例,病例诊断结果跟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鉴别诊断准确可靠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宋晓梅,罗红.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C):75-76

[2]张庆,刘薇,雷正武.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12):2400-2402

小儿超声诊断学范文3

关键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经腹部超声心动图 孕早期 高危孕妇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先天性畸形,发病率较高,约为总先天畸形的28%,临床表现为心悸、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妊娠期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1]。因此,妊娠期有效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目前,临床在诊断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时常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3]。本文将以我院近3年(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98例试验者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锦州市妇婴医院收治的高危孕妇9 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该98例高危孕妇中,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30.47±3.63)岁;孕周为10~14周,平均孕周为(12.67±1.24)周;均为单胎妊娠。纳入标准:资料齐全;既往存在诱发胎儿畸形高危因素,如宫内感染史、服药史、孕期感冒史、异常分娩史、X射线接触史等;认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1.2.1 超声心动图诊断

研究设备是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型号:美国飞利浦PHILIP IU22),设置探头规格是C5-1,结合胎儿检查,对探头条件进行调整。胎儿胸部切面实施放大局部图像,给予胎儿胸部横切,充分显示四腔心切面;沿着颈部方向,移动横切,充分显示三血管气管切面。以胎儿左肩、右肩进行扫描,倾斜一定角度,显示左右心室的流出道切面。采用胸部矢状位,显示大动脉弓切面,观察胎儿的心脏血管形态、四腔形态。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了解胎儿心脏位置、心脏大小、大血管内镜、房室腔内径等。随访所有孕妇,并定期复查。当发现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或者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者,可实施羊水穿刺染色体诊断。并在妊娠22~24周实施超声心动图诊断,对出生后的新生儿实施超声心动图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以[n(%)]为基准,组间比较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以表示,组间两两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检出率调查结果

9 8例高危孕妇中,常规切面诊断:93例者为四腔心切面(94.90%);89例者为左心室流出道切面(90.82%);右心室流出道切面86例,占比87.76%;三血管气管切面86例,占比87.76%;主动脉弓切面85例,占比86.73%。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调查结果比较

2.2 经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率分析

98例高危产妇产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5例,占比5.10%。经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3例,占比为3.06%。经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率与产后确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78,P=0.127)

2.3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疾病分布情况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疾病分布如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占比20.00%;主动脉缩窄2例,占比40.00%;单心室1例,占比20.00%;法洛四联症1例,占比20.00%。

2.3.1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98例孕妇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胎儿共计1例,在孕早期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影像学特点如下:右心房、右心室扩张,左心室缩小,室间隔表现为连续中断;实施三血管切面诊断时,肺动脉增快,其左心室内径为1.8 mm,右心室内径为2.0 mm。在孕16周进行复查,可见灰阶超声五腔心切面中主动脉内径变小,为1.3 mm;主动脉弓不清晰显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见,主动脉血流速度为135 cm/s,内见五彩血流束。

2.3.2 主动脉缩窄

98例孕妇中,主动脉缩窄胎儿共计1例。孕妇在妊娠13周实施超声心动图诊断,影像学显示心结构无异常。在妊娠16周实施超声心电图诊断,影像学特点显示为左心偏小、主动脉峡部更窄。多普勒超声诊断,影像学特点可见,收缩期血流峰值为118 cm/s。妊娠22周孕妇实施超声诊断,影像学特点如下:灰阶超声诊断左心较小,主动脉的峡部偏窄,内径1.1 mm,伴随狭窄后的轻度扩张。

2.3.3 法洛四联症

产妇实施灰阶超声诊断中,在左心室长轴切面与五腔心切面诊断过程中,影像学特点是主动脉根部轻度增宽,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直径为1.2 mm。采用三血管切面、大血管短轴切面进行诊断时,影像学特点是肺动脉狭窄,内径0.93 mm。

2.3.4 单心室

98例孕妇中,共检出单心室胎儿1例,该胎儿在妊娠13周实施诊断时,应用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点显示如下:使用灰阶超声四腔心切面诊断,单一心室,无间隔回声。孕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过程,四腔心切面可见两束彩色血流束,在单一心室中进入。

3 讨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是诱发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产前早期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并被视为主要检测技术,在检查、拟定妊娠方案中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临床所面临的难题为孕早期超声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影像学技术应用成熟,经腹部超声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在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取得显著效果[6]。目前,临床缺乏先天性心脏病高危产妇使用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有关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98例高危产妇为对象开展研究,结果可见,98例高危孕妇中,经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3例先天性心脏病,占比为3.06%。98例高危产妇产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5例,占比5.10%。经腹部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率与产后确诊相比,P>0.05。

在胚胎的发育中,首先发育成熟系统为循环系统,且在第4周逐渐形成心室、心房、心管[7]。心脏首先为单一的管状结构,8周后心脏分隔形成,与动脉及静脉连接发育完成[8]。经阴道超声检查时,在第10周时就有可能显示四腔心结构。但大部分胎儿要在12周后才能显示四腔心结构。早孕期经阴道超声对胎儿心脏进行完全评价很困难,据报道,13周成功率为43%~95%,14周为46%~98%。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常规切面显示率为:四腔心切面9 3例(9 4.9 0%),左心室流出道切面8 9例(9 0.8 9%),右心室流出道切面86例(87.76%),三血管气管切面86例(87.76%),主动脉弓切面85例(86.73%)。可见,四腔心切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使用左心室流出道切面与右心室流出道切面辅助,可有效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有学者[9]选取孕周为11~14周孕妇进行研究,均使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开展评估,结果提示,四腔心切面为胎儿心脏异常重要检查切面。又有学者提出,在孕早期,胎儿头臀径超过60 mm时,胎儿心脏清晰图像便可获取更多,与本次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均说明了孕早期经腹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四腔心与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显示率较高。同时也表明了,在孕13周行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进行诊断是可行的,且孕13周为首次检查最佳,此阶段不仅可获取胎儿的心脏结构清晰图像,还能够检查颈项透明层[10]。一项研究中指出,孕16周属于中孕初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最早时期,可作为心脏异常的复查或者诊断先天性心脏疾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若能够在妊娠中早期确认,使用经腹部超声诊断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的诊断时间可在12~18周。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方便与快捷等优点,且具有实时显像与连续观察的优点,因此应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11]。

综上所述,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孕早期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效果显著,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翔,夏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孕中期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5-16.

[2]王海燕.经腹部超声心动图在孕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203-204.

[3]焦敬,赵金惠.探讨孕中期不同时段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对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0,28(5):628-630.

[4]秦小玲,刘顺,郭雪峰,等.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人群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24-28.

[5]高坤华,黄松带,黄春荣,等.基于超声探测颈项透明层厚度对胎儿畸形筛查的判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1,30(2):351-353.

[7]吴天宁,寇文江,杜燕.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20,28(12):1514-1516.

[8]庞珅,冯利,焦红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妇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6):92-95.

[9]王娅菊,付航,王云芬,等.超声软标记及结构畸形在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1):1991-1996.

小儿超声诊断学范文4

【关键词】 MRI; DWS; 诊断

doi:10.14033/ki.cfmr.2017.7.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052-02

脑室孔闭塞综合征(Dandy-Walker,DWS)是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临床较为少见,患儿主要表现为后颅窝池增宽和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由于胎儿小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毗邻组织结构复s,因而准确评估胎儿小脑发育是产前超声难点问题。临床常通过超声检查诊断此病,受胎位、颅骨声衰减等因素影响,常规超声评估疾病的准确性受到限制[1]。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可以对人体信息进行重建。近年来,MRI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疾病检查并得到了临床肯定,其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颅内结构观察、测量等方面也得到广泛关注[2]。本文对快速MRI技术应用于诊断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进行分析研究,现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12例经尸检或随访证实为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均为单胎产妇。其中初产妇9例,经产妇3例;年龄20~32岁,平均(26.3±4.8)岁;孕周21~37周,平均(27.2±4.3)周。

1.2 方法

所有孕妇均于超声检查后72 h内行MRI检查。检查所得图像由两名医师共同阅片,其中至少包括一位主任医师。

超声检查:Logi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探头频率3.0~7.0 MHz。孕妇取仰卧位,经腹容积探头扫查胎头,观察胎儿小脑头颅横切面,重点检查颅内结构,测量后颅窝池宽度及小脑横径,横切面观察第4脑室的后颅窝池内的囊性结构以及相通情况。启动容积扫查功能扫查整个后颅窝,得到多维容积模型,并将相关数据存储在诊断仪内。

MRI检查:GE1.5 TMR扫描仪,相控阵线圈。孕妇取仰卧位,将身体放平,首先将环形软线圈套在腹部,线圈中心位置固定于人体中线处,先行中下腹部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T2WI扫描,扫描参数:TR 400~445 mms、TE 14~17 mms、FOV 160~200 mm、层厚3.0~4.0 mm。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层数;明确胎儿的后行胎儿颅脑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T2WI扫描,扫描参数:TR 2980~3000 mms、TE 99~110 mms、FOV 180~200 mm、层厚3.0~4.0 mm,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层数。为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检复操作2次。

1.3 观察指标

(1)以尸检或随访证实为金标准,观察超声检查、MRI检查诊断DWS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情况。(2)患儿主要MRI征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MRI检查诊断DWS比较

MRI检查诊断DWS及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患儿主要MRI征象

12例患儿中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0例、完全缺如2例,MRI可见:小脑半球分离,小脑延髓池与第四脑室相通,小脑延髓池及第四脑室空间相对增大,小脑半球分离、后颅窝扩大,及天幕及窦汇抬高,幕上脑积水。

3 讨论

DWS综合征致病因素多且较为复杂,包括隐性遗传综合征、染色体异常、18-三体综合征等,也包括酒精、糖尿病、风疹病毒等致畸因素。DWS可单独存在或伴发于多种遗传综合征,常伴有染色体异常或其它畸形,且患儿预后差,有研究证实,患儿预后与畸形的严重程度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产前检查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典型DWS畸形产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儿通常在1岁内出现脑积水或其它神经症,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因DWS治疗效果不好,一旦于分娩前检出,多建议终止妊娠[4]。

小脑蚓部的缺如情况可客观反应出胎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5],由此可见,准确判断小脑蚓部缺如情况是评估产后胎儿预后的重要指征。超声检查因患儿孕周较小,或因检查者的手法及产妇胎位等原因难以获得标准切面,因而在检查的过程中较小缺如容易遗漏。而快速MRI技术可以多平面成像,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可获得满意的小脑蚓部图像,从而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性[6-7]。对胎儿检查,临床多考虑其对胎儿是否有致畸作用、听力损害及热效应。直至今日,国内相关研究外均尚无确切证据证明短时间内暴露于电磁场内对胎儿有损害,也无临床报道提出MRI检查后胎儿产生相关不良反应。结合经验,笔者建议妊娠前3个月尽量避免使用MRI检查[8]。牛宗保等[9]研究中对产前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在Dandy-Walker综合征诊断效果上进行的对比研究,抽取采用超声疑诊胎儿后颅窝结构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超声声像图显示小脑蚓部缺失,第4脑室和后颅窝池相同并扩张,此研究中还发现,患儿的小脑蚓部超声各测量值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孕周呈正相关,MRI声像图显示,患儿小脑延髓池与第4脑室彼此相通及空间相对增大,小脑半球分离,后颅窝明显扩大,幕上脑积水。经与尸检及随访诊断比较,超声和MRI技术在Dandy-Walker综合征的检出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本组研究对12例经尸检或随访证实为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于超声检查后72 h内行MRI检查。检查中所用仪器为GE1.5TMR扫描仪,结合多年经验,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FOV对于检查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应在正交的三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在患者检查时,先水平横轴位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斜冠状面、斜失状面进行定位。检查结果显示,12例患儿中,MRI正确诊断DWS12例,超声正确诊断DWS 7例,可疑2例,漏诊3例,分析漏诊原因,超声检查诊断胎头侧冠状切面的显示率显著弱于横切面、丘脑平面,只能观察到患儿小脑第4脑室扩张和延髓池扩张。本组患儿MRI:患儿小脑半球分离,延髓池、第四脑室空间相对增大,且二者相通;患儿小脑半球分离、后颅窝扩大,天幕及窦汇抬高,幕上脑积水。与上述研究中所见基本吻合,由此可见,快速MRI技术诊断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效果优于超声,说明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对胎儿进行MRI 检查,有助于弥补超声的不足,进一步明确诊断,其应用对提高DWS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DWS可伴发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如前脑无裂畸形、灰质异位及神经管缺陷等,可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滞等[10-15]。本研究中,快速 MRI技术序列对6例合并畸形均做出了正确诊断,超声正确诊断合并畸形3例,可疑1例,漏诊2例。MRI诊断符合率100%,明显高于常规产前超声(50%)。分析超声漏诊原因,与胎儿孕周短、羊水过少、操作及探头切面等因素有关。研究中3例超声漏诊DWS患儿,其中有2例漏诊合并畸形患儿均为孕周小。1例患儿为羊水过少。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不会受到孕周和羊水因素的影响,在小孕周时可得到更好的解剖图像,其还有具有大视野、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等优点,但MRI不能实时成像、且检查花费较大,因而不能成为首选的产前筛查手段,可作为产前超声诊断的补充方法。

综合上述,笔者主张对超声检查疑诊有DWS的胎儿要采取动态超声监测,当产前超声不能确诊时,有必要进行MRI 检查。从而综合评估胎儿预后,从而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张晓波,顾依群,孙笑非,等.Dandy-Walker综合征九例尸体解剖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12):815-818.

[2]夏薇,欧阳伟,杨文忠,等.快速 MRI 技术与超声在胎儿 Dandy-Walker 综合征中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29(12):1471-1473.

[3]刘云双,伍霞芳,吴影,等.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超声诊断与尸检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8):734-735.

[4]U天萍,石德峰,牛宗保.超声联合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92-93.

[5]郭苹苹,田晓先.Dandy-Walker综合征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展望[J].广西医学,2013,42(5):643-646.

[6]周艳红.Dandy-Walker综合征的产前超声诊断[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6):246.

[7]开治国,李蕾,刘信礼,等.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MRI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8):1153-1155.

[8]刘金蓉,苏珊珊,吕国荣,等.小脑蚓部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新进展[EB/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2):106-109.

[9]牛宗保,石德峰,鲍天萍,等.产前超声检查与磁共振成像在胎儿脑室孔闭塞综合征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3):317-319.

[10]赵玉玲,王姝怡.产前超声在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292-293.

[11]姜卫波,郭苏浩.彩超系统筛查法对产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研究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23(3):148.

[12]杨文忠,夏黎明,陈欣林,等.快速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与超声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40(11):1139-1141.

[13]周胜法,严志汉,虞志康.胎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MRI诊断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3):104-106.

[14]王勇刚.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应用价值[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5,7(12):257.

小儿超声诊断学范文5

【关键词】 超声检查;胎儿畸形;临床价值

胎儿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胎儿的外形或体内结构发生了可识别的结构异常。胎儿畸形会使得胎儿的器官或系统发生变化,所处环境或遗传因素都有可能致使胎儿发生畸形。我国每年出生的缺陷儿约80-100万不等,缺陷出生率可达4%-6%。缺陷残缺会导致婴儿的长期残疾,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婴儿、胎儿的死亡,给婴儿家庭以及社会都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损失。为此,在孕妇产前进行超声检查,可较好的检查出胎儿的畸形状况,从而减少畸形儿的出生,起到优生优育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整体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通过对2003-2005年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孕妇进行了产前常规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4月――2005年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孕妇共有90例,年龄为19-40岁,平均年龄25岁。通过对怀孕12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记录胎儿畸形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引产、分娩及部分尸解结果进行对比。

1.2 诊断方法 通过使用麦迪逊8800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6000型黑白超声诊断仪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探头频率均在3.5MHz。检查当中,孕妇需平稳躺下,必要时还应采取侧卧形式。仪器经过孕妇腹部对胎儿的头部、面部、胸腔、脊椎、腹腔以及四肢进行全方面检查,并同时还应测量双顶径、股骨长度、胎盘厚度、胎心率及羊水指数等。

2 结 果

在90例孕产妇中,产后证实婴儿畸形为20例,超声检出18例。其中,脑积水2例,脊椎裂2例,腹裂2例,无脑儿3例,脑积水并脊椎裂2例,小头畸形1例,唇裂4例,肾积水2例,双侧多囊性发育不良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5%,漏诊2例,为1例无脑儿、1例腹裂,漏诊率6%。所有病例均经分娩、引产及部分尸解得到证实。

3 讨 论

3.1 漏诊原因分析 无脑儿的漏诊的时间为2003年8月,孕妇怀孕12周因其先兆流产来我院治疗,并进行了床旁B超检查。但由于检查医师因经验不足,没能完全了解及掌握早期无脑儿图像特征,加之床旁B超检查仪器分辨率又较低,因而造成了漏诊。在该孕妇怀孕16周时,再次来到我院进行产前检查,检查出胎儿为无脑儿。

腹裂的漏诊是孕妇在怀孕13周时,通过采取超声检查并无发现异常,当该孕妇怀孕为21周时,再次检查时便发现胎儿腹裂,漏诊原因是因孕期13周并非适合使用超声进行诊断。孕妇怀孕早期,胎儿腹压较小,腹腔脏器不脱出,同时裂口也较小,因而采用超声不易诊断出胎儿是否腹裂。随着怀孕周期的增加,胎儿腹压随之增大,腹腔脏器脱出,并漂浮于羊水之中,此时便很容易诊断胎儿是否存在腹裂。

3.2 本组资料中胎儿的各系统畸形声像图特点 脑积水的声像图特点:双顶径较实际孕周要大,胎儿头围大于腹围,且脑心率大于0.5或侧脑室宽度大于0.5mm[1]。无脑儿的声像图特点:正常大脑回声和无颅骨强回声光环。小头畸形的声像图特点:胎儿头围、双顶径均低于同龄胎儿的3的标准差以上,其它生长参数则属于正常范围内[2]。脊椎裂的声像图特点:对胎儿采取矢状扫查,方位为胎儿侧背方向,扫查时刻发现胎儿的脊柱排列不齐,软组织及裂口处皮肤在检查中回声连续性间断,裂处脊柱横切时,胎儿的脊椎三角骨呈“U”或“V”形状态,失去了正常形态。唇裂的声像图特点:一侧或双侧的上唇连续性的出现中断现象,且中断处检测不到回声,上颌骨牙槽出现突回声连续性中断,横切面出现错位现象[3]。腹裂的声像图特点:脐带右侧的胎儿腹壁出现回声中断,胎儿腹壁外出现腹腔脏器外翻现象,且表面无膜覆盖,胎儿脐带处正常状态。双侧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声像图特点:胎儿两肾增大,肾内出现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囊,且胎中羊水过少。

3.3 影响超声的检出的原因及对策

3.3.1 胎儿方面的因素 当胎儿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出现羊水过少、胎儿骨骼声影且胎儿头部及胎位较固定等现象时,都会对胎儿的结构显示和观察造成影响。为此,可采取以下解决措施:若因胎位位置对观察造成影响时,可让孕妇双手轻按胎头,或改变,也可让孕妇在下床进行适当几分钟活动后,使得胎儿发生改变后再进行检查。

3.3.2 医师的个人因素 医师的个人经验不足、知识面不够广、操作手法不当等因素都会对胎儿的超声检出率造成影响。为此,医师应加强自身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素质水平,熟悉胎儿在各个时期内的图像特征。

3.3.3 仪器方面的因素 仪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胎儿超声图像的质量,从而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对应措施为:当传统B超检查无法检出或出现异常时,可通过超声或彩超对孕妇进行检查。

3.3.4 检查时机的影响 由于胎儿在不同时期内各器官的发育不同,因而发生畸形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如孕妇怀孕12周便可检测出胎儿是否为无脑儿,怀孕20周便可对胎儿脑积水进行检查。为此,在适宜时间内对胎儿进行适当的项目检查,对于提高胎儿的畸形检出率具有重要帮助。

3.3.5 畸形种类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胎儿畸形,其图像和声音都会有所不同。超声对其检测得敏感度不同,因而检出率也会有所不同。为此,在对产妇进行常规检查时,增加面部、心脏的四腔心切面及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等内容,可大大减少漏诊可能的发生。

胎儿发生先天性畸形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比较确切的答案,从生物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基因缺陷及染色体畸变都会导致胎儿出现畸形。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电脑等有辐射物品的长期使用,都会对胎儿的健康发育造成影响。同时,大量的化妆品、装修当中所使用的有害化学物质,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本组病例均无明显高压危险,都是产妇在进行孕期常规检查中发现胎儿畸形的。

当胎儿发生畸形时,孕妇在怀孕时期大多不会有所察觉。产前超声,不仅对于形态结构异常的畸形儿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对于病变的染色体也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随着超声医学以及优生优育的推广,及时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对缺陷儿的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可使产科医生为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孕妇使用超声诊断的方法进行产前检查,安全方便,无创伤,且简便可靠,对于增强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华,姜去新,戴晴.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14(04):313-315.

小儿超声诊断学范文6

【关键词】高频超声;小儿腹痛;临床价值

小儿腹痛是儿科患者求诊的临床常见症状,因其发病原因复杂、疾病类型较多,因此临床鉴别往往比较困难。由于小儿的腹壁较成年人的薄,超声检查已成为小儿腹痛的首选检查方法。小儿腹腔内肠壁及肠系膜淋巴结的细微结构均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高频探头清晰的显示出来,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系统还能提供小儿腹腔内的血流供应情况,为小儿腹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1 ]。现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高频超声对902例小儿腹痛患者进行检查并诊断的资料,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到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腹痛患者902例,其中男548例、女454例,年龄9个月至15岁,所有患儿均经病理检查或临床治疗复查证实。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以脐周、右下腹痛多见,部分患儿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1.2 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采用西门子X150、东芝SSA-580A、日立EUB-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低频探头交替使用,对患儿腹部进行多切面探测,腹痛部位进行重点探测,因回盲部或阑尾的病变部位较深时,为获得清晰的图像而用局部加压检查,即用5MHz探头,平放在患儿右下腹的阑尾区,用手加压探头的两端推开周围的其他组织,可以清晰地看到发炎的阑尾或回盲部的病变。

2 结果

2.1 肠系膜淋巴结炎 本组83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全部显示。患儿的临床症状为:多为阵发性的腹痛,程度较轻,呈弥散性疼痛,部分患儿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伴有呼吸道感染。声像图特点:患儿脐周或右下腹肠间隙探及多个椭圆形的结节,结节周边为皮质,回声较低;中心为髓质,回声较高,结节以低回声为主。经彩色多普勒显示,淋巴门血管的血流信号明显增强。

2.2 急性阑尾炎 本组18急性阑尾炎患儿,显示16例,显示率为88.9%。患儿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存在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压痛、右下腹痛等,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其声像图为:在患儿右下腹纵切区域可探及多个低回声区,形状似“腊肠”或“小蚯蚓”,横切面呈长约21.0~71.0cm、直径约0.6~16.0cm的“同心圆”样结构,阑尾出现不同程度增粗,部分阑尾腔内可见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此为合并粪石形成,往往提示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部分同时伴有局部肠间隙不规则游离液性暗区;部分在增粗的阑尾周围可见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回声。

2.3 肠套叠 本组10例肠套叠患儿,显示8例,诊断符合率80%。此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幼儿,尤其以4~12个月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回顾性分析8例肠套叠患儿的资料,其中以回盲型及回结型最为多见,其声像图为:于右中上腹或右下腹可探及一混合型回声包块,探头沿肠套叠长轴扫查可显示重叠的多重平行肠管,较正常的肠管略厚,表现为“套筒”征;沿肠套叠短轴扫查时声像图呈现多环的“同心圆”样结构。此外还可伴有套叠近段肠管扩张,内容物在套叠处通过受阻;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还能通过显示套叠部位的血流变化,辅以评价肠壁的血液循环情况。

2.4 无阳性改变 本组40例腹痛患儿超声显示无阳性表现,结合其血常规检查结果、病史等,初步诊断为急性肠功能紊乱、肠炎等,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小儿腹痛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在临床诊断时不仅要注意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还要借助超声检查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

3.1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类型,多发于学龄前儿童。由于小儿的淋巴屏障系统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差,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超声检查是该病的直接诊断方法,低频率超声穿透力强,但分辨率较低,容易产生漏诊;而高频率超声成像清晰,不仅能显示出淋巴结的分布及皮、髓质的回声,还能辨别出肿大的淋巴结与增粗的阑尾,降低误

诊率[3]。

3.2 急性阑尾炎多发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多因阑尾感染或粪石梗阻诱发,常伴有发热、腹泻、麦氏点压痛等症状[4]。超声对多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率较高,且高频超声明显优于低频超声,这与儿童的腹壁薄,超声容易穿透,且高频超声能清晰地显示阑尾管壁增粗部位的层次及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情况,便于鉴别增粗的阑尾与肠管。

3.3 小儿肠套叠多发于婴幼儿,以回盲型和回结型较为常见,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肠套叠套入部及鞘部的管壁厚度,还能通过血流成像显示套叠部位的血流变化,因此更能准确鉴别诊断[5]。

综上所述,在鉴别诊断小儿腹痛病因方面高频超声有着极为实用的应用价值和优势。它不仅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安全、价廉,还能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佐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因此可以作为小儿腹痛检查的常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998.

[2]王敏.高频超声在小儿腹痛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王敏,2010,23(11):1372-1373.

[3]袁述芳.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46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