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调查分析范例6篇

网购调查分析

网购调查分析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

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消费模式,从而催生了网络购物这一新型消费模式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于网络购物的态度对于这一消费模式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对于网络购物的态度以及在网购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选择以西南林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完善大学生网络购物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西南林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为对象,进行纸质的问卷调查,调查的时间为2015年3月。

二、样本属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200份,其中113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4.2%,无效问卷多为没有进行网络购物的同学,也就是说约有九成多的同学都曾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这说明网络购物这一消费模式已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在1130份有效样本中,大三的同学占45%,大四的同学占14%,大二的同学占35%,大一的同学占6%。其中,女同学占比达69%。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女性,究其原因是女生的购物欲望相比男生更强,而且女生花费在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要比男生多出几倍;而男生网购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购物便宜且方便,省去了很多逛街选购的繁杂。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主要的购物网站

调查显示,有71%的学生会选择淘宝网,有11%的同学选择京东,有6%的同学选择聚美优品,还有12%的同学选择其他网站。由此可见,学生们在进行网络购物时通常会选择公信度和影响力都比较大的购物平台。原因在于大的购物平台有更多的商家,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的商品,而且这些平台经常会推出一些购物狂欢日,比如双11、双12等。而对于其他购物网站的商家来说,可以靠严格把控商品质量来赢取更多的消费者,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二)主要的网购商品

调查显示,约有67.5%的大学生主要的网购商品是鞋子、衣服等服装穿戴类,而图书、影像制品、文具耗材等约占18.3%,位居第二位。还有14.2%的同学会选择在网上购买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及其他商品。可见,对于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大学生们多数还是选择在实体店购买,网络购买的人数较少;而鞋子、衣服等日常物品,由于网购价格相对较低,选择种类也较为广泛,所以购买者较多。

(三)主要的网购促销手段

调查显示,有38%的学生选择免费送货服务,有32%的学生选择赠送优惠券等打折服务;有12%的学生选择方便的退换货保障;还有18%的同学选择其他。

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在网络购物方面的开支有限,因此他们比较关注网购商品的运费问题,卖家若提供免费包邮,则使得学生们更加愿意选择在该网店购买。此外,打折促销、赠送优惠券等营销方式不仅迎合了大学生们的购物初衷,也有效地激起了学生们的购物激情和热潮。

(四)网购担心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有67%的学生担心所购商品的质量;有16%的学生担心卖家的诚信经营问题;有5%的学生担心网络支付安全问题;还有9%的学生担心其他方面的问题。

可见,大学生在进行网上购物时最担心的是商品的质量问题。由于网上购物存在诸多不确定风险,尤其是如若商品不合心意,还要涉及到退换货、质量保修等问题,买家和卖家又要进行网上协商等等。因此,卖家应加强网销商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督,诚信经营。大学生买家们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

(五)大学生对网络购物前景的看法

调查显示,有63%学生认为网络购物发展空间很大;32%的学生认为网络购物存在较多的问题,应多多完善;有5%的学生不表态。

可见,网络购物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但作为方便快捷的新型消费模式,无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喜欢和支持。

(六)大学生能接受的送货时间

调查显示,有22.5%的同学可以接受送货时间在3天以内;有63.3%的同学可以接受3~7天的送货时间;有14.2的同学可以接受送货时间达到七天以上。

可见,大部分的同学希望可以在3~7天内收到自己的货物,而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可以接受送货时间超过7天以上。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购买网上的商品主要是一般的生活用品,比如自己喜欢的衣服、裤子、化妆品及饰品等,所以大学生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可以收到自己的商品。

(七)大学生对网购流程的熟悉程度

调查显示,有60%的同学对于网络购物流程了解不多;有6.7%的对于网络购物流程一点都不了解;而只有33.3%的同学对于网络购物的流程非常了解。

究其原因,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主要是基于自己的一时喜好和一时需求,所以他们进行网络购物只是为了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缺乏了解网络购物流程的意识。这样也提高大学生在网络购物面临的风险。

(八)大学生每月网上花费的金额

调查显示,有50.8%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00元以下;有40%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00~500元;有6.7%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500~1000元;有1.7%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000~1500元;有0.8%的同学平均每月在网上购物花费的金额为1500元以上。

究其原因,大学生用于网上购物的钱主要是来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所以注定了他们所购买的商品价格不会太高,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购买的商品主要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价格比较低廉。

四、对策建议

1.卖家应加强网销商品的质量监督和控制,防止网上假货泛滥。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应该货比三家,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和维权意识。

2.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卖家可以通过推出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商品,以及适时推出一些打折、赠送优惠券和包邮等促销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消费者。

3. 网络安全问题是网上购物的重要障碍,相关网站应积极保障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同时加强网站宣传力度,以消除大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担忧。

4. 大学生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可以先了解网络购物的流程,提高自己对于网络购物的熟悉度,降低自己在网络购物时面临的风险。

5. 卖家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送货速度。通过调查显示有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送货时间为3-7天。卖家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送货速度来获得更多大学生的青睐。

网购是一个前景很大的平台,而大学生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现在的网上消费量,待他们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保障,他们参与网络购物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网商应多多关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为完善大学生网络购物提供一些积极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网购调查分析范文2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称呼语;网络购物;话语权势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079-03

商家和顾客交易时的言语很多方面都有独特之处,而因网络语境的特殊性,网络平台上商家和顾客的言语也有了一些新特点。本文主要考察商家和顾客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称呼语的使用与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实体店购物称呼语的使用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其规律与特点。

1 称呼语的界定与网络购物的特点

1.1 称呼语的界定

称呼语指人们彼此间打招呼所用的名称,如“哥哥、师傅”等,它的使用可以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位,而称谓语指的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如“教师、母亲”等,它与称呼语是“具有密切联系,却又存在明显差异的不同的词汇现象”,二者有相互交叉的部分,如“同学、老师”既是称呼语又是称谓语。称呼语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①姓名称呼语;②社会性称呼语,如“先生、小姐”等;③亲属称呼语,如“爸爸、妈妈”等;④拟亲属称呼语,用在非亲属的社会成员间,如“大妈、大爷”等;⑤第二人称代词“您”和“你”。

1.2 网络购物的特点

(1)网络语境的特点

网络语境与现实语境相比,其最大的特殊性是交流的双方不见面,个人的身份都是隐蔽的,因此日常交流中身份、等级等无形的制约都消失了,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并被赋予极大的自由度,语体混杂而以新奇为趣。语境的约束力变小,网络交流和现实交流相比具有延宕性,交流双方心理的变化并不一定反映到交流中,而参与者对其所说的话要负的责任相对降低,信息的不真实成为常态。

(2)网络购物的特点

网络商店因其商品多样、交易便捷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建立在各大网络商店平台上的店铺数量大增,所售商品的类别也更趋繁杂。与实体店相比,网络交易确实有很多特点,而与网络环境联系最密切的,可以说体现在沟通方式上。人与人通过聊天工具而非面对面进行沟通,这一方式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网购的盛行,尤其在网购安全性加强后;另一方面也对买卖双方的交流语言产生影响,网络语言虽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但网络购物时语言的自由是有一定限制的,人与人之间交往所不可缺少的称呼语正体现了这种“有限制的自由”,我们即以网络商家与顾客的称呼语为调查对象。

2 调查与分析

2.1 语料收集

本文以购物网站上的店铺为对象,考察商家和顾客“对称称呼语”的使用与其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对网站的用户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80份。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性别与称呼语

①性别与称呼语使用频率。通过对80份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男女商家和顾客的称呼语使用呈现出差异。如表1所示。

80名答题人中共12名男性和68名女性,其中共49人使用称呼语,31人不使用称呼语,分别为总人数的61%和39%,说明大多数人在网络购物交易时会通过使用称呼语来协调、确定与对方的关系。其中有65%的女性答题人使用称呼语,这一频率高于男性答题人,说明女性更注重通过称呼语的使用来拉近距离,确定与对方的人际关系。网络交流时无法直接判断对方的年龄等情况,使得网购时称呼语的使用缺乏实体店商家、顾客称呼语使用的随机应变,部分人也就不用称呼语,以免出错引起不快。男性更在意这一点,也就比较多的不使用称呼语。

②性别与称呼语使用分布。我们可以将网购称呼语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一般型在实体交易中也普遍使用,它又可分为抬高型、权势型、礼貌型三类。抬高型如“大哥、大姐”等;权势型如“孩子、小朋友”等,主要凸显了自身的年龄优势;礼貌型如第二人称代词和“同学、先生、老板”等。特殊型指一般不在实体交易中使用的称呼语,如“亲、亲爱的、MM”等,还有称呼对方网名的,而在实体交易时除非双方认识否则无法称呼姓名,这点二者很不一样。

在49名使用称呼语的答题人中,几类称呼语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我们在这一问题上设置了多选,因此使用情况数目与人数并不相等。如表2所示。

在49名使用称呼语的答题人中,男、女答题人使用礼貌型称呼语的为大多数,无人使用权势型称呼语,说明在无法判断对方年龄时,人们出于礼貌的考虑不会贸然使用凸显自身年龄优势的权势型称呼语。实体交易中同样会考虑到礼貌策略,但权势型称呼语的使用情况与网络却有很大不同,在面对面的交谈中可以大概判断出对方的年龄,而面对年轻的顾客,凸显自身的年龄优势也可能会让对方更为信服,这一点在男性商贩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似乎更为重视自身权势。

虽然无论男女使用礼貌型称呼语的人数都比较多,但女性使用特殊型称呼语的比例高于男性,44人中15人会用“亲”称呼对方,比例为34%,1人会用“亲爱的”称呼对方,7人会称呼对方的网名,6人会用“MM、GG”称呼对方,而5名男答题人中只有1人选择了“亲”,1人选择称呼网名。称呼语“亲”多在网购中使用,与“亲爱的”意义差不多,比较亲昵、简洁,因此不少人都使用这个称呼语,表现了使用者想要拉近距离的心理。不过,从34%和20%的女性、男性使用率来看,男性会更为重视自身的权势,因此较少使用非常亲密的称呼。

1名女答题人选择了抬高型称呼语,与其年龄有关。实体交易中女性商家和顾客更多地使用抬高型称呼语来与顾客建立同等关系,而网购时这种情况很少。与实体交易不同的还有称呼对方网名的方式,网名作为人在网络空间的代号人人可见,而实体交易时无法叫出陌生人的名字。网名被用做称呼语,一来比较礼貌,二来也是拉近距离的方式。

网购中不同性别对熟悉了的对方使用的称呼语也有不同,因此问卷选项中增加了“绰号”一类,因为实体交易中熟人之间也可能用绰号互称,所以归入一般型。如表3所示。

从表3可见,男答题人选择特殊型称呼语的比例与表2相比大为增加,其中称呼对方网名占整个特殊型的50%;女答题人对熟人的称呼方式大为丰富,各个类型的称呼语都被使用,特殊型称呼语比例增加,网购时很少使用的权势型称呼语大幅增加,抬高型称呼语也有增加,礼貌型称呼语比例减少。女答题人选择绰号的比例远高于男答题人。

可见无论男女对熟人的称呼语与一开始使用的都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在女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用抬高型和权势型称呼语其实并非为了凸显自身年龄优势或抬高对方,而夹杂了一些游戏的意味,使用绰号也是如此,同时也可以拉近距离、体现关系密切;而在男性答题人中仅“称呼对方网名”这一项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与男性本身的权势意识有关,但也正反映了“权势”与“同等”的关系是可以转化的。

(2)年龄与称呼语的使用

我们的问卷将商家与顾客的年龄以10岁为一个区间进行划分,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商家与顾客的称呼语使用情况如表4。

由表4可见,21~30岁和31~40岁两个年龄段中使用称呼语的占多数,10~20岁这一年龄段中是否使用称呼语的比例无大的差异。这样的比例是礼貌原则的体现,网络交流无从得知对方的年龄等情况,而称呼语又是用以明确人际关系和调节人际距离的手段,因此无论哪个年龄段使用称呼语的都占多数。但是实体交易中年龄的增长与称呼语的使用比例成反比,即年龄越小越习惯使用称呼语,因为他们还没有年龄权势感,因此使用称呼语时比较自在随性。

使用称呼语的答题人其分布如表5所示。

数据显示,前两个年龄段的称呼语选择基本一样,而31~40岁这个年龄段选择特殊型称呼语的概率为0,意味着他们不愿用“亲、MM、GG”等称呼对方,体现了这个年龄段的权势感。

(3)教育程度、职业与称呼语的使用

①教育程度与称呼语的使用。教育程度的不同也会对称呼语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在80名答题人中,有1名初中生,不使用称呼语;8名高中生,使用称呼语的比例为62%;45名有本科学历,使用称呼语的比例为64%;26名有硕士学历,使用称呼语的比例为58%。后三类人群都较多地使用称呼语,而在硕士学历人群中这一比例略有下降,高学历可能使其内心更有自我意识、具权势感,这种权势一方面与年龄有关,另一方面与知识有关。至于第一类不使用称呼语的情况,因为样本太少,无从分析。教育程度不同的使用称呼语的答题人其分布如表6所示。

由表6可见,本科学历与硕士学历答题人称呼语选择情况较接近,多用礼貌型称呼语,不过这个比例在高中学历人群中更高,说明他们更愿用比较礼貌、传统的称呼语来和对方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②职业与称呼语的使用。与实体交易相比,职业的不同对称呼语使用的影响在网络购物时其实并不明显。这点与网络语境的特点有关,自由且平等的网络语境,人们并不知晓对方的具体情况,所遵循的一般都是普通的规则和习惯。我们将写明了个人职业的答题人按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分为4类,加上待业的和学生,一共5类,他们的称呼语使用情况分布如下。第一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共使用3种称呼语,均属礼貌型;第二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使用18种,礼貌型13种,特殊型5种;第三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共使用6种,其殊型“亲”一种,其余均为礼貌型;第四类:商业工作人员,共使用4种,其中一例为特殊型,其余为礼貌型;第五类:学生、待业人员,共30种,12例特殊型,1例抬高型,17例礼貌型。

可见无论在哪种职业中礼貌型称呼语的使用都占较大比例,因为这类称呼语是最符合社会标准的。第五类殊型称呼语的使用率最高,这类答题人与其他答题人相比,其取得同等关系的方式更为灵活、新颖。

3 结 论

交际中选择何种称呼语,是由说话人的目的和当下谈话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称呼的变化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嬗变,语境的特点映射到交际中,网络购物称呼语的使用有了新的特点。本来对双方称呼语使用有决定性影响的权势、同等关系,在网络语境中或被消解或以其他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在“特殊型称呼语”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他的因素如性别、年龄等,仍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女性在网络购物时使用称呼语的频率高于男性,她们更注重通过称呼语来确定与对方的同等关系;②网络购物时男性和女性一样更多地使用礼貌型称呼语,这与实体交易中男性多使用权势型称呼语不同;③特殊称呼语更多地被女性使用,尤其是感觉很亲密的称呼语“亲”;④无论男女对熟人的称呼语都变得丰富,尤其在女性群体中,各种称呼语都被使用,其中隐含的玩笑意味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心态的表现;⑤实体交易中,年龄的增长与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呈明显的反比关系,但这点在网购中不明显,而年龄越大的人越少使用特殊型称呼语,这也与年龄权势有关;⑥学历与特殊称呼语使用率成正比,学历较低的人更愿意用礼貌型称呼语;⑦不同职业人群都更多地使用礼貌型称呼语,这是符合交际规律的,学生、待业人员与其他职业人群相比,使用特殊型称呼语的情况较多,他们既采取礼貌型称呼语建立平等关系,也用特殊型称呼语表达拉近距离的意愿。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2005(2):62-69

[2]刘永厚.商贩称呼语的调查分析报告[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5):90-96

[3]朱萍.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特色[J].修辞学习,2002(4):21-22

网购调查分析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网上购书;感知认可度

一、本研究的思路、问卷设计方法及抽样方式

(一)本研究的思路

大学生群体作为富有创新性、接受能力强、年轻、学历高的网上购物消费群体,具有很强的研究代表性。本文选择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北京作为首都有其优越的人文环境和宽广的信息量;二是北京地区高校集中,大学生思维活跃、交流广泛等。这些都能为本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问卷设计方法

问卷的设计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及网上购书基本情况调查。涉及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上网时间、购书金额与购书种类等购书情况,以及是否进行过网上购书、购书频率及购书意愿的调查。

第二部分为对网上购书认同情况调查。包括网络信息安全、物流配送速度、网站建设人性化程度、消费者心理等方面。打分方式采用里克特量表(Likert-type Scale)格式,即打分共分为五个等级,由5~1依次表示被调查者对观点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态度等。

(三)抽样调查方式

1.样本的数量及涵盖

(1)样本数量:从北京市内共80所普通高等院校[1]中抽取5所高校,分别是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抽样率为6.25%。

(2)样本涵盖:这5所高校分别位处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三个北京高校最集中的地区;在规模方面,既包括万人以上的综合性大学,又包括仅千人的专门性院校。所以,样本有较强的代表性。

2.样本的抽取及划分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将各高校按年级分为四层,每一层中再按性别分为两层,从每层中抽取学生5名。所以,样本的构成为:每个年级中共抽取了男女生各5名。每个学校共发放抽样调查问卷40份,整个抽样过程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四)调查时段及有效问卷

问卷调查历时一个月,时间段为2008年4—5月。采取在各个学校选择问卷调查员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每所学校选男女生调查员各1名,分别负责在本校四个年级中随机抽取5名被访者。在发放的200份问卷中,共回收1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Reliability)

信度分析又叫可靠性分析,反映了测检结果的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及稳定性。由于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所以信度亦可视为测量结果受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2]。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应用目前最常用的α信度系数,测量量表中每一题得分间的一致性。将数据按照里克特量表(Likert-type Scale)格式输入到SPSS中,分析α信度系数。由于α信度系数与量表的题目数量有关,考虑到本问卷包含12个题目,故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0.80以上认为可以接受,即问卷的信度较高。

通过SPSS软件分析,问卷的α系数达到了0.8904>0.80,故认为问卷的结果是可信的,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信度分析结果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12items

Alpha = .8904Standaraized item aipna = .8911

2.效度分析(Validity)

效度是指问卷正确衡量研究者所要了解属性的程度[3]。效度分析最理想的方法是利用因子分析来测量量表的结构[4]。因此,本研究选用因子分析的方式对效度进行分析。

因子分析是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成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通过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可判断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若KMO>0.9,非常适合;0.8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问卷的KMO值为0.877,Bartlett检验值为937.676,显著性水平为0.000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了54.081%。分析转轴后的因子矩阵,可以看出,将Q1-Q7归为第一因子,包括个人信息安全、支付方式简单、省钱、书籍种类全面、质量好等方面,贡献率达到28.938%,命名为“网络购书品质感知因素”;将Q8-Q12归为第二因子,包括配送、售后服务、个性化等方面,贡献率为25.143%,命名为“网络购书个性化感知因素”。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a. Rotation converged in 3 iterations.

由于问卷中的12个变量都在某一个因子中有较高的载荷量,说明所有的变量都是有效的度量。故问卷第二部分的效度可以接受。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1.被调查者上网时间比例分析

对于每天平均的上网时间,选择2小时~6小时的学生最多,达到了115人,占59.28%;而选择2小时以下或6小时~8小时的学生共为67人,占34.54%;选择8小时以上的仅12人,占6.2%。

2.被调查者购书支出比例分析

在每年的购书支出方面,70名学生选择100元~300元,占36.08%;而选择100元以下或300元~500元的学生为40人和47人,分别占20.62%和24.23%。

3.被调查者购书种类比例分析

对于学生们选择的购书种类,可以看出:休闲杂志、畅销图书、专业课本是购买频率最高的,是学生购书的主要选择。

4.被调查者网上购书行为和意愿的统计分析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进行过网上购书的较多,为119人,占61.34%;而从未进行过网上购书的人为75人,占38.66%。对于从未进行过网上购书的学生的意愿调查显示,60%的学生有将来在网上进行购书的打算。具体调查结果见表3:

三、结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是网上购书的主要群体

调查数据表明,由于大学生有较为固定的上网时间(每天2~6小时的占59.28%),故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过网上购书行为的人数也较多,达到了61.34%。

1.从对书籍的需求看,大学生每年在书籍方面的消费还是较高的,60.31%的学生书籍消费金额在100元~500元之间,对书籍的大量需求是学生成为网上购书主要群体的潜在原因。

2.从大学生购买书籍种类看,大学生对于休闲杂志、畅销书籍、专业课本的需求量较高。网上购书在高校较普遍。尽管目前仍有许多学生未进行过网上购书,但打算今后进行的达到了60%,这展现了网上购书的良好发展前景。

(二)大学生对网上购书的认可度较高

1.大学生消费者最认同的是网上购书的书籍全面性,认同概率达到了81.06%,可见书籍的种类多样是网上书店的一大优势。

2.网上购书可观的会员折扣及简单的支付方式,也是大学生非常认同的原因之一。这也符合学者们研究网上购物消费行为时提出的两个观点,即,消费者感知网上购物有用以及消费者感知网上购物方便。

相对而言,大学生们认可程度较低的观点包括网络购书的退换货制度(57.53%)以及网上购书的质量(62.93%)。可见,烦琐、低效的退换货制度,仍然是制约网上书店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网上书店盗版图书的猖獗尽管保持了其低价的优势,但是质量却让人不敢恭维。

(三)男女生对网上购书的认可度一致

在本次调查中,通过分析数据,大学生性别的差异对其是否认同网上购书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在评价网上购书的信息资料、支付方式、个性化程度、种类全面、配送效率、退换货制度等方面特点时,男女生的观点一致。

(四)不同年级学生对网上购书的认可度有差异

1.大二学生对网上购书的认可度最高

毋庸置疑,经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学生的思想及消费方式会发生变化。大学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一点也在网上购书的调查结果中有所显示。对于网上购书的认可程度,最明显的是,大二学生在许多方面诸如:选书体验、购书质量、配送效率等的认同程度都是最高的。这也与大二大部分学生(调查比例达72.92%)进行过网上购书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认为,大二学生对书籍的要求较多,是其网上购书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2.其他年级学生对网上购书的认可度相近

对于大一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对许多事都不甚了解,故较低的(44.68%)进行过网上购书的比例,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网上购书的认可程度。而大三、大四学生,其网上购书人数比例相对于大二学生的下降,我认为可以解释为,随着对学校的熟悉和人脉的扩展,更多的学生宁愿选择借阅图书或购买二手图书,以期获得更高的性价比。

四、对网上购书行业前景的展望

1.坚持诚实守信,这是该行业得以发展的前提。

2.整顿行业规范,这是该行业得以发展的制度保障。

3.加强信息安全,这是该行业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使电子信息交易更具安全性,即交易信息的储存、交易双方身份鉴定更具保密性、完整性,网上购书才能真正得以顺利发展。

4.物流配送及时,这是该行业得以发展的关键。 只有准确、及时地将书籍送达,消费者才能产生信任感。

5.实施优惠价格,这是该行业走向兴旺的决定因素;只有使消费者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交易方式的有用、快捷和方便,大家才会欣然接受这种新的交易方式,真正促使该行业从时兴走向兴旺。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网,截至2007年5月.

[2]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17-519.

网购调查分析范文4

一、 C2C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C2C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问卷设计与实施。本次C2C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包括二个部分,即调查顾客基本信息和网购模式下顾客忠诚度测评指标。第一部分调查顾客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状况、网购支出比例、网购历史、年均网购次数、经常光顾的网络商家等九个方面,对于网购模式下顾客购物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为第二部分顾客忠诚度测评指标的深入分析做铺垫。本问卷第二部分从五个维度选取21个不同的小因子作为分析的切入点,选项的设计采取的是Likert量表,分别对于每一个选项赋予不同分值,从1-5同意程度越来越高。

2. C2C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是运用实地发放问卷,在人流密集处(火车站、商场、广场、学校周围、公交车上)随机发放问卷并回收。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回收了300份,剔除其中的不按要求选答、没有网购经历的无效问卷后剩下的有效问卷有280份,其中问卷的回收率达到100%,问卷有效率达到93.33%。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访问5位学生代表和10位社会上不同行业人士,他们都是有过C2C模式网购经历。其年龄跨度从18岁以下的高中生到5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而且文化程度从高中以下到研究生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其网购历史一般都有两年以上,年均网购次数在20次以上,网络购物支出比较大的人。

3.C2C模式下顾客忠诚度的调查结果分析。(1)服务质量调查结果分析。服务质量方面的影响,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网购顾客对于网络商家的服务质量持一般或者基本同意的态度,非常同意的比例不大。服务质量的7大因子中A1-A4网络商家的网页设计、目录更新、价格、网购流程、准时准地拿货、退换货处理系统等方面做得比较好,调查网购顾客中基本同意的比例都达到30%以上,甚至有20%以上的网购顾客是持非常同意的态度,认为这些方面做得很好,非常不同意的比例在5%以下;但是在A5-A7网络商家解答顾客疑问、提供个性化服务、售后服务、忠实顾客方面做得不佳,调查的网购顾客中非常不同意在5%以上,不太同意的比例在15%以上,都达到警戒点。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了解到的信息可知,网络商家的服务质量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反映很多C2C模式下的网络商家扎堆买类似产品,合作、创新意识不强,不能为网络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没有深刻体会到顾客就是上帝,忽视网购顾客的需求等问题。C2C网络商家也没有重视逆向物流和售后服务,访谈中发现很多网购顾客在和C2C网络商家交易过程中,受到过欺骗,没有提供与图片相符的产品或高价支付。

(2)顾客满意调查结果分析。对调查问卷整理,得出结果:网购顾客对于此因素的态度主要持一般和基本满意,其中基本满意比例为38.2%,一般满意比例为43.8%,两者之和超过80%。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获得的信息可见,顾客对于他们在C2C模式下的网购经历、店家产品质量、商家口碑基本上持满意态度,但存在相比B2C经营模式满意度较差的问题和虽然网购顾客基本满意但就是达不到对某个C2C网站忠诚的问题。

(3)顾客信任调查结果分析。顾客信任方面的影响,本次调查中网购顾客对于信息真实与交易安全方面基本同意,没有人持非常不同意的态度,特别是在交易安全上有28.6%的顾客选择非常同意,50%的人持基本同意的态度,可见C2C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让网购顾客相信,即使是不曾见面的商家,也可与其安全交易。但是,在保护隐私方面许多网络商家做得不够好,有2.9%的人持非常不同意的态度,认为部分商家为了商业利益,泄露顾客的隐私,没有做好保护隐私工作。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获得的信息可知:我国的网络购物还在不断成长,相关的法律制度都不健全,欺诈行为大有存在,部分商家为了商业利益,泄露顾客的隐私等问题,人们对信息可信程度的判断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购物体验或者朋友推荐,所以网络商家想要赢得顾客信任,长期购买本店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提供真实信息,保护顾客个人资料及隐私,保证交易安全。

(4)转换成本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对于转换成本对网购顾客忠诚度影响,持一般态度的最多,占据31.6%的比例,而不太同意的比例竟然排第二,达到25.5%,甚至非常不同意的比例也达到了11.1%。超过50%的顾客还没有意识到转换成本的存在。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获得的信息可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获取非常方便和快捷,顾客在转换网络商家和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及时间形式的转换成本将大大降低。然而,却增加了转换成本中的心理成本、情感成本、不确定性成本。问卷调查结果充分显示,通过管理顾客对转换成本的感知来培育顾客忠诚可以为企业制定和实施顾客忠诚计划提供一种较好的管理策略,比如建立会员制度、网络虚拟社区等忠诚计划。

(5)顾客让渡价值调查结果分析。顾客让渡价值的影响上,对问卷调查分析:网络商家在为顾客提高合适产品、根据等级给予折扣上做的比较好,调查顾客基本同意网络商家有过这些做法,调查人员中有接近80%的比例赞同这些做法,有30%左右的人基本满意这些做法。特别是在节假日优惠活动上,网络商家都抓住了这一机遇,招徕顾客,所以调查结果显示,有34.3%的顾客是非常同意网络商家有过这些活动的。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获得的信息可知:在为顾客减少成本上做得比较好,但存在没有使顾客价值最大化的问题,很多C2C网络商家倾泻式推销和提供较少个性化服务,没有让顾客感觉到增加了顾客总价值。由此可见,网络商家必须深刻理解顾客让渡价值,从各方面来降低顾客的花费成本,提高顾客的价值。

二、 C2C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忠诚度提升策略

1.建立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各方面服务体系。在售前环节,丰富信息流,保障商品质量;同时,C2C电子商务网络商家要把好进货关,保证商家的销售物品均为正品,杜绝假冒伪劣和返修产品重新上线销售。 在售中环节,保证商流、资金流畅通;提供充分的让顾客参考的信息与工具,比如阿里旺旺、支付宝等,让顾客放心、安全付款,从而完成购买过程。在售后环节,重视逆向物流,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制定24小时限时售后服务承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消费者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做好退货工作,退货的同时向顾客表示深切的歉意,要及时通知顾客退货已受理。

2.构建C2C商家的信誉机制。首先,从顾客角度,消费者既需要接受网上购物模式,顾客也需要认同网络营销手段及其所带来的实际价值,认同情感营销、电子邮件营销、交叉营销等网络营销手段,去体验这些模式,客户更需要积累成功的网上购物体验,逐渐形成对某家C2C网站的消费习惯,建立起对其常去的C2C网络商家的信任。其次,从商家角度,既需要加强对顾客信息保密的责任。再其次,从政府角度,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解决电子商务法律中的建设问题。

3.提升客户黏性。一方面,通过互动顾客,便利顾客来黏住顾客。与顾客建立互动机制;及时收集顾客的反馈和了解顾客对此网站的看法,珍惜与网购顾客每次的交流机会。另一方面,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建立“跳骚市场”,进行二手货淘宝与交易,甚至“废物利用市场”等,将客户牢牢的黏在经常去淘宝的C2C网络商家上,不轻易转换到其它模式进行消费。

网购调查分析范文5

【关键词】消费心理;大学生;网购;社会心理

大学生知识丰富、人群规模庞大,每月有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特别是他们走向社会,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消费的主力军,所以商家对这一群体的消费观动态要很好的把握。网购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和时尚主流,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者对大学生的网购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对未来网上购物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南京地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并回收问卷500份,经筛查,其中有16份是无效答卷。

(二)调查工具

本调查问卷主要参考网上的调查问卷,并根据现实情况加以修改,先对几个同学进行预测来再次修改问卷,形成最终的问卷,用以调查江苏省内部分大学生的网购现状。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卡方检验、偏相关分析对不同大学生网购之间的差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网购基本情况分析

1.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网购经历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大学生的网购经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家住在市、县的大学生没有进行网上购物的人数百分比为21.4%而乡镇的是31.5%,农村的是42.5%。从表中我们可以了解生活地区对网上购物的影响十分显著(p=0.000

2.地区差异对学生网购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对于网购也是不同的,苏南,苏中的大学生更多地进行过网上购物,而苏北的大学生没有进行网购的人数百分比为44.1%,远远高于苏南的23.3%和苏中的19.0%。

(二)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网购情况

1.影响大学生网购的因素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因为网上的物品价格便宜而购买的人居多,百分比为74.0%;其次就是方便百分比为68.8%;认为网购可以节约时间,因为网上商品齐全,网购时尚和商品款式新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分别占48.30%,39.40%,和33.90%)。

2.满意程度的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网购满意的人数占91.4%,而其中非常满意的人数只占4.0%,可见网上购物总体来说能让人满意,但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3.网购主要顾虑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有过一次成功网上交易的大学生最大顾虑的是货物质量,占90.0%,其次是售后服务,占60.0%。网上购物交易成功的经历在2-3次的大学生顾虑货物质量的占84.1%,其次是网络完全,已占60.9%。4次以上的大学生最大顾虑还是货物质量,占84.8%,其次依然是网络安全51.6%。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所顾虑的主要是货物的质量和网络安全问题,售后服务保证也是大学生所关心的。

4.网上购物的优缺点

由表6可以看出,认为网上的东西样式更多些,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的人数占60.4%,认为网上购物更省力的占54.5%。这说明在大学生看来,网上购物有明显的优点,而没有明显的缺点。

(三)没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尝试网购的意向

由表7可以看出,没有购物经历的男生和女生,都有较强的尝试网上购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人数的89.7%和90.6%。

三、网购的前景及问题对策

(一)网购前景的瞻望

被调查的大学生有过网购经历的占68.6%,没有网购经历的只占31.4%;而且没有网购经历的人有90.3%打算尝试网上购物。调查还显示,有过网购经历的人大多数对网上购物的优点具有更强的认同感,且网购次数越多,认同感越强。这一结果也说明,上网购物的人数已经不少,且有进一扩大的趋势。网上购物这种购物方式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

(二)当前网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电子商务的局限性。中国电子商务模式在1994年才开始出现,在1999年才开始流行[2]。可见中国的电子商务起步比较晚,发展的程度比较低,目前的网购只处于初级水平,在网购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科技的落后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的计算机运行质量问题、企业信息普及率低、社会信用系统不完善、网络管理体制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地区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江苏地区苏南与苏北经济条件不同,城市与农村不同,导致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购有明显的差异。这一不同主要是因为学生接触早晚与经济条件造成的,因此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民,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习惯与网上购物。

2.网购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成为网上购物的重要保障,而今网上购物的支付性安全较差。对于大学生而言,无论网上的商品是如何的“物美价廉”,如何的“标新立异”,只要他们对网上购物的安全性缺乏一定的信心,他们就不敢大胆进行网上购物。被调查的大学生无论有过几次网购经历,对网购安全性的担心都在50%以上。

在网络建成初期我们就该对网络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加强,在网购中我们除了要完善各大网站的支付模式,还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3.商家信誉程度较低。少数商家对其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其词,在网页上利用电脑技术处理商品色泽与光度,以次充好。甚至有的不良商家照片显示的是真品,但是发的货就可能是仿品,照片只是个样子[3]。据调查,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消费者遭遇过商品介绍与实物不符的尴尬[4]。有的甚至是不能使用的二手货、旧货。有些商家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缺点,给他们设置消费陷阱,采取格式化的霸王条款来欺骗大学生消费者[5]。

我们应该打击炒作信用以及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捍卫合法经营商家的权利。坚决打击一切非法行为,坚决支持并保护诚实守信商家的合法权益,才能营造出让消费者放心的网络购物环境!

参考文献:

[1]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网上购物[OL].,2010(3).

[2]浅谈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J].中国B2B研究中心,2010(11).

[3]严松.三大问题凸显大学生网购遭遇尴尬[J].2009.

[4]申文果,汪纯孝.网上顾客的购买行为分析[J].商业经济文萃,2002(3):56-58.

网购调查分析范文6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 网络购物 行为特征 对策

一、调查目的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不仅方便快捷、可选种类丰富,而且价格比一般店面更具吸引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对他们网络购物的态度及其行为特征,更好地掌握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及监督和管理的对策,并了解和寻求该类学生购物的趋向及购物标准等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以某技师学院在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该类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他们目前的消费能力不强,但是未来网络购物的主力军。笔者用网上调查的方式,将问卷挂在网页进行数据收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调查问卷由19道选择题和1道非选择题组成,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系统进行,共收回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4份,问卷有效率达97%。其中,男生占总数的52%,女生占总数的48%;一年级学生占总数的19%,二年级学生占总数的33%,三年级学生占总数的48%;月消费100~300元的占总人数的29.5%,月消费水平400~528元的占总人数的25.7%。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第一,技工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中,“价格因素”占到首位,这与他们的消费水平密切相关;“本区市场买不到或不易买到”“款式多样”和“方便快捷”均占到一定比例,这与快节奏生活与力求方便的心理相符合。

第二,学生访问购物网站的次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网络购物的兴趣和潜在购买趋向。

第三,学生在选择网上购物时,具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求“物美价廉”的心理外,对“支付安全”和“商家信誉”的要求也较高。这是由网络这一特殊的消费载体决定的。

第四,学生一般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非常高的专业购物网站消费。调查表明,选择“淘宝”和“易趣”的占绝对优势,共占到近三分之二。

四、网络购物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商家信誉问题,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在网络交易中的买卖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商家和消费者利用这一点扰乱市场秩序,从而影响了学生网上购物。然后是交易安全问题,由于网络购物环境不像传统的消费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它的交易过程都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很容易存在着诈骗,尤其是对个人信息和账号的安全,这也会影响到网络购物的积极性。

五、对策

技工院校学生是新事物接受最快的群体,是资讯传播较快的群体。虽然目前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态度不一,心理特征以消极为多,但随着相关规章条例的制定、完善和网络购物行为的规范,网络购物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网络购物问题屡屡出现,结合网络购物在学生群体中的特点来具体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措施。

1.加强对学生网络消费的教育引导

根据本次调查的统计,多数学生有过网络购物行为,这说明在该层面学生群体中网络购物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学生的消费心态还不够成熟,仅凭新鲜好奇进行网络购物,存在盲目消费现象。对此,学校应该开展消费教育的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开展网络购物安全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消费主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合法网站识别以及防范网络欺诈的技术手段方面的教育。有些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为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他们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加强学生预防自我权益保护是有益的。

3.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技工学生自身应该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摆正对网络消费的态度。既要了解网络购物的优点,又要对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有足够的认识。

4.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政府支持首先是体现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应该加大力度,合理引进资金投入,提高投资效率,建设更加安全快捷的信息网络。同时应该建立平等、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用户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得到较好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

参考文献:

[1]盛晏,邓洪林. 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调查报告[J]. 商场现代化MARKET MODERNIZATION, 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