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的定义范例6篇

中兽医学的定义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 兽医 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33-02

引言

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兽医队伍肩负着家畜家禽的防疫和检疫工作,对于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兽医是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从而抑制各种疾病的发生。

一、当前兽医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兽医自身对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

在兽医队伍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兽医自身存在的意识问题,导致他们面对各种先进的技术以及更高的工作要求,不能进行相应的知识体系的更新,并且在工作中还是采用传统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方式进行工作,不注重对新知识以及新技能的学习,从而导致兽医的工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对各种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

2.基层兽医队伍不够稳定

基层兽医是三级防疫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各种动物的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养殖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快,各种疾病出现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要积极加强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就必须要加强基层兽医队伍的建设。但是当前的兽医队伍建设过程中还由于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导致兽医的收入以及待遇变差,因此很多兽医开始考虑转行,对兽医队伍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如何稳定基层兽医队伍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兽医的业务技能比较差

当前很多地区的收益在工作过程中都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训练,仅仅是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治疗手段,大多数基层兽医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是凭着自己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治疗,对于一些新的疫情的研究较少,加上兽医本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积极对各种问题进行诊断,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诊误治的情况,违规的操作方式不仅不能对动物的病情进行预防,还有可能使得动物产生抗药性,最终导致疫情控制的难度提升。

二、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的策略分析

基层兽医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对于各种动物疾病以及疫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基层兽医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队伍稳定性以及水平提升的原因,对此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1.提高兽医自身的认识

对基层兽医队伍进行完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加强基层兽医队伍自身的意识的提升,兽医是控制各种动物疾病以及疫情的重要力量,对于动物的健康具有一定的保障,从而间接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兽医身上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兽医的工作效率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应该要积极加强兽医队伍的改革和建设,首先从兽医自身的意识层面着手,使得兽医能够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能够积极落实各项任务,完成相应的工作指标,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动物的健康。

2.加大对兽医工作的投入

基层畜牧兽医站人员是农村动物防疫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对辖区内的动物强制免疫的监督和管理的责任,还需要对动物以及动物产品进行检验检疫等工作,从而确保畜牧业以及相关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在兽医队伍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够,导致兽医工作的相关环境条件不够稳定,从而影响了兽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兽医工作的投入,对基层兽医工作的环境进行改善。首先应该要加强财政投入,提高兽医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福利等,适当地增加兽医的工作经费。其次要加强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建设,从而提高兽医的服务能力,比如解决相关工作中的用车、基本的专业仪器设备的配备、食宿条件的完善等,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稳定基层兽医队伍,并且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在工作中能够积极落实各种责任。

3.加强对兽医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兽医的综合能力素养是影响兽医工作质量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兽医队伍的业务技能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导致兽医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为此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兽医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养。一方面要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和提升,促进他们对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可以举办相应的讲座,对各种新疫情、疫情防治手段等进行介绍,从而能够提高兽医人员对各种疾病进行预防的能力。对兽医人员的业务技能进行培训时应该要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专业技术培训与综合业务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兽医人员的水平持续提升,以满足畜牧业以及动物疫情检疫和防治过程中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兽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促进兽医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以更加敬业的态度进行兽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处理,保证动物以及人们的健康。

4.对兽医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监管机制进行完善

在兽医队伍建设过程中,各种监管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兽医队伍的壮大以及完善,确保兽医队伍的顺利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哟啊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的工作岗位职责、工作行为规范、工作考评制度等,从而促进兽医队伍的质量得到提升,促进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技术良性发展。

结语

兽医是动物疫情的检测和防治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对动物的健康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保障和促进意义,兽医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兽医队伍的质量,促进兽医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翟美茹.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 提高牧业服务能力[J].中国动物检疫,2010(01)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2

随着畜牧产业的发展,档案管理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科学的档案管理水平不但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应用效果,还影响畜牧产业的生产效能、管理效能。为了更好地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加强畜牧兽医档案管理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畜牧兽医档案管理的要点,希望对畜牧兽医档案管理有所帮助,更好地促进畜牧兽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畜牧;兽医;档案;管理;要点

进入信息化社会,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备受关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时间还不长,生产建设、科研工作开展都较为滞后,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以供交流、科研。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了畜牧兽医档案管理的要点,具体如下。

1加强思想认识

畜牧兽医档案管理对畜牧行业的生产建设、科学研究意义重大,要管理好畜牧兽医档案,需要加强养殖户、基层兽医工作者、畜牧管理部门的思想认识。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认识畜牧兽医档案的重要性。畜牧兽医档案对畜牧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参考作用。在档案录入之前,要确保档案内信息的可靠性,以现代档案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提高查询的便利性。畜牧管理部门要建立畜牧兽医档案信息库,将电子档案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赢得牧民、兽医的认可。其二,尊重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档案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是科技劳动者的智慧结晶。科学、谨慎的档案管理不但可以提炼有用信息,还能肯定劳动者的科研成果,提高其共享热情,丰富档案的内容。

2做好科学分类

畜牧兽医管理机构涉及的管理内容、项目很多,由此产生的档案也五花八门,种类颇多。若是不进行系统、全面的保存和管理,只是笼统分类,在后续的档案使用上必然会产生诸多的问题,诸如当要取用档案的时候,档案保存不得法,查找时间延长,势必会影响档案管理和使用效率;当畜牧兽医局需要进行相关技术研发要查找过去研究成果、资料的时候,若是不能及时提供档案资料,必然会影响科学研究的有效性。由此可见,遵循现代档案管理办法,做好档案科学分类,对档案的利用、科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分清管理主次

畜牧兽医局档案总量大、种类多,不但包括法律文件、历史资源,还包括科研资料、兽医记录,如果不分主次,将这些文件全部系统整理,不但会降低档案管理效率,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畜牧兽医局的档案中有很多对畜牧兽医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文件,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疫情诊断报告、动物保护监督文件、种畜禽管理文件、疫病预防文件、饲料相关文件等。将主要的精力放到这些文件上,对畜牧业的生产建设、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更大。总的来说,在畜牧兽医档案管理过程中,只有分清主次,才能够抓住主要矛盾,确保档案管理的实效性。

4提高服务水平

畜牧兽医档案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服务,档案资料如果不利用、分享,那么它的价值就无法彰显出来。为此,在畜牧兽医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着重提高档案人员、管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为科学决策服务。畜牧部门相关领导的决策需要详实、全面的数据资料,而畜牧兽医档案正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整合资料,为领导节省时间、提高决策效率是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使命。其二,为养殖户服务。畜牧兽医档案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养殖户,当这些档案被整理、归集、整合产生成果之后,也需要即时将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养殖户,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其三,为兽医服务。畜牧兽医档案得益于兽医的辛勤劳动,当科研工作者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要及时将成果告知兽医,以更好地提高畜牧兽医工作的技术含量,促进畜牧业的高效发展。

5采取数字管理

数字化是档案管理的重要趋势,畜牧兽医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致力于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生产方式等。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的基础上,为了应用这些技术,畜牧兽医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其二,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档案信息的管理也是数字化档案管理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高效利用这些信息是摆在档案管理者面前的难题,只有不断深挖档案信息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养殖户、兽医服务,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6总结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3

1.1资格确认范围方面2011年中宁县只是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农牧服务中心人员确认为官方兽医,没有将从事兽医行政管理的兽医工作人员、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确认为官方兽医,这与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第二条第三款“各级兽医行政管理、兽医行政执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等机构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不相吻合,也与OIE对官方兽医的定义不完全吻合,上述人员没有被确认为官方兽医,不利于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1.2资格确认标准方面官方兽医是代表国家开展兽医工作,因此要有一定的标准、条件和要求,这也是《农业部关于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1]25号)文件精神所要求的。因此,被确认为官方兽医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具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其次,应该对不同级别拟确认为官方兽医的人员提出相应的学历、职称、专业知识、工作经历、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的要求,而不是只要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农牧服务中心工作的人员全部确认为官方兽医。

2官方兽医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2.1规范资格确认范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工作人员代表国家在进行畜牧生产过程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监督、检测,很多人具有动物检疫员、监督员等资格证书,以前很多人从事动物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执法等工作,现在也间接从事监督执法工作,许多人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监督执法的实践经验,他们没有被确认为官方兽医的原因只是因为编制没有在动物卫生监督序列,为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应该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并经资格确认、政府任命等办法全部纳入官方兽医队伍进行管理。

2.2严格资格确认标准官方兽医是代表国家从事兽医工作,不同于普通工作人员,应具有行政管理知识,更应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法律、法规知识,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严格资格确认标准,对已经被确认为官方兽医的人员,对其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方面达不到标准的,身份属工勤人员的,在编不在岗的,调离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和其他有关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执法岗位的,建议取消官方兽医资格,避免在编不在岗而不履行职责和有些在岗人员没有合法身份的情况出现。

2.3强化官方兽医队伍管理

2.3.1按照职务分类管理。对确认为官方兽医的兽医工作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四条“公务员职务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类别”进行管理。从事行政管理的按照综合管理类管理,从事监督执法的按照公务员类管理,从事技术支撑的按照专业技术类管理;由于对官方兽医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也可以统一按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

2.3.2按照职位类别管理。应该根据其学历、工作年限、职称、专业水平、工问题与对策作岗位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执行,并兑现其职位和职称工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领导职位少而挫伤非领导职位官方兽医工作积极性的情况。

2.4加强官方兽医队伍培训为全面提高官方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必须进一步完善官方兽医教育培训制度,全面贯彻落实《2010-2014年全国官方兽医教育培训规划》,切实加强官方兽医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检测、紧急疫病扑灭技术等业务方面知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培训,深入推进官方兽医专业化培养,全面提升官方兽医队伍综合素质。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4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门最为关注的是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三大问题。其中,提高畜产品、水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安全性是提高动物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质内容,其具体表现为动物疫病控制程度和动物源食品中药品和有害物质残留状况。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兽医公共卫生工作是基础。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畜牧业、水产业是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如果我国的畜产品、水产品竞争力不强,我们不仅在国际,也会在国内丢掉已有的市场份额。因此,农产品竞争力与农民增收问题是关联问题。

按照《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全面分析我国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在体制、机构、政策和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兽医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切实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一、充分认识兽医公共卫生工作在公共卫生中的重要性

在公众的概念中,公共卫生一般是指人的卫生事务,兽医公共卫生是指动物卫生事务,两者是两件事,或者简单地认为医生给人看病,兽医给动物看病。其实不是这样简单。以医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人与动植物构成的生态圈,由动植物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很多。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主要考虑的是卫生问题,协定对卫生一词的解释是,卫生包括动物卫生和人的卫生,而人的卫生是指由动物卫生对人的卫生产生的卫生影响。由于动物卫生不仅就动物本身产生公共问题,并且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公共性,所以,在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中,要对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人畜共患病占有重要位置。美国911事件后发生的邮件炭疽菌致人感染和死亡就是典型案例。常用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制作生物武器。在疾病控制中,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日本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很多种病为人畜共患,这些疫病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当动物中的疫病控制不好,也就不可能控制住人的疫病。以狂犬病为例,要降低人的发病,就必须控制住家养猫和狗的疫病,还必须控制住野生动物,如蝙蝠、熊科动物等多种动物的带病毒感染问题,这是一个生态圈,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影响防病效果。

(二)微生物在动物与人之间演绎的危机事件有很多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在具备条件时发生变异,成为人的传染病。*3年初发生的SARS有可能与动物有关,科学家尚未得出最后的结论。即便是这样,这也仅是病毒变异的一个例证。已证实*7年香港禽流感导致18人感染5人死亡。禽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三)动物传染病的外部性每年由于发生动物传染病给畜牧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在欧洲,疯牛病和口蹄疫使养牛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并对旅游等相关行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香港禽流感对香港养鸡者同样是灾难,并造成了市民的恐鸡风波。

动物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由于传染性很强,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具有外部性。对具有外部性的问题,个体和企业是无能力治理的,政府要重点管制。只有治理有效,动物及动物产品才能够进行正常的国际贸易。我国动物重大疫病的控制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的“瓶颈”。

(四)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成为重要的公共问题餐桌食品的安全性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人们坐在丰富的餐桌前,经常问“哪些东西可吃”?这说明在公众中,食品的安全性遭到质疑。形成动物源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在两个环节,一是在动物饲养过程中人为加入药物,如“瘦肉精”、兽医药品和不适当的添加药物等;二是在屠宰过程和加工环节人为地制假、以次充好、非正常处理等,如水发水产品使用福尔马林,病死动物用双氧水或氢氧化钠处理后食用,给肉注水等等,最近的金华火腿用“敌敌畏”浸泡也是典型的一案。第一个环节属于兽医公共卫生管理问题,要通过政府规范药物使用来治理。第二个环节属于整顿市场秩序问题,要通过政府规范个人和企业的从业资质,加强监督来治理。当这两个环节采取的措施不当或控制手段不到位时,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动物性食品就会引发公共问题,甚至造成重大危机事件。

(五)动物用药影响公众用药一种抗生素长期用到机体上会产生耐药菌,自然界中的耐药菌多了,这种抗菌素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了。对人和动物都能使用的抗菌素品种,如果动物先于人使用,或者同时使用,由于人处于食物链的高端,耐药菌传递到人体上一旦致病,抗菌素就失去了效力,即动物会与人争夺抗菌素医疗资源。目前,我国动物用药还没有实行兽医师处方制度,政府兽医部门对动物用药环节不能实施控制,乱用滥用处方药物的现象比较普遍。

上述所列是与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此外,在生物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动物排泄物污染、野生动物管理、实验动物管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都涉及兽医公共卫生工作,对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事务,都应纳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

二、我国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我国兽医公共卫生工作与国际组织关于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要求不相适应

十多年来,围绕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口问题,多次与日、韩和欧盟委员会谈判。欧盟委员会的质疑是,中国政府的兽医行政机关对国内动物疫情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控制能力如何?按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要求,政府的兽医行政机关在全国范围内有绝对权威,执行监督或审查《法典》推荐动物卫生措施和出证过程,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不适应:

1.动物检疫和出证内外检分开的体制障碍。农业部和国家出入境监督检验检疫局分别负责国内和出口动物的检疫工作,形成不了权威统一的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2.国家官方兽医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兽医监督与服务不分。所谓官方兽医体制是指兽医行政机关指派各级政府兽医官员,实施动物卫生措施。各级政府兽医行政部门实行首席兽医官负责制。官方兽医官监督从业兽医的行为,执行监督技术法规。目前,我国这种体制正在部分省试点,原有的体制是兽医监督与兽医服务不分。

3.国家对动物疫情测报体系投入不足。目前,还没有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管理高效的政府兽医专业实验室。政府的兽医公共卫生措施和决策是建立在系统技术数据的基础上的,没有技术支撑,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公共卫生事件也就难以预料。现有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有待于调整、完善和建设。

(二)技术标准制定多、实施少

兽医公共卫生工作涉及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就技术标准而言,目前,卫生、农业和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标准的着力点在食品安全指标上,特别是针对终产品的标准制定,各部门都投入了人力和财力。但从效果看,标准写在纸上的多,能够落实发挥实际作用的少。

在兽医公共卫生体制、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标准先行的作用不大,会出现标准不切实际,为制标而制标的现象。由于我国在兽医兽药技术标准的研究上缺乏深度,在参加国际组织有关标准制定的国际会议时,参与度不高,农业大国的表现力不足。比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兽医药品残留分委会工作会议,我国已与会多次,因没有研究数据,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处于听会的地位。

(三)技术法规有待完善

在兽医公共卫生技术法规方面,主要有*7年制定的《动物防疫法》、*1年制定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1987年制定的《兽药管理条例》三个法规。从兽医公共卫生的角度审视三个法规,由于立法时间较早,有些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兽医公共卫生的要求,特别是不适应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要求。

三、按照新要求加强兽医公共卫生工作

按照《决定》提出的新的发展观,畜牧养殖业要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的兽医公共卫生服务是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基础保障之一。搞好动物重大疫病控制与扑灭,规范药物使用是核心内容。

(一)政府兽医管理的体制创新

兽医管理的体制已成为影响畜牧养殖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畜牧养殖业产业链看,兽医卫生管理体制的运行要能够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卫生措施保障,包括在国际贸易中对其他国家生产和消费者的保护。从动物、人与自然看,兽医卫生管理体制的运行要能够在保障动物卫生的同时,保障与动物有关的人的卫生,保障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

按照这样的要求来改革和创新国家兽医管理体制,整合现有资源,目标是建立起权威统一的政府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实现政府兽医公共卫生事务法制化管理,将政府动物卫生措施监督与兽医服务分离,使从业兽医职业化,政府管理资格准入和受理法定临床情况报告,对异常的重大卫生问题,提供政府卫生支持;建立政府动物卫生技术支持事业机构,形成体系,提供动物流行病学数据并进行风险分析;对重大动物卫生事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危机。

(二)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制定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新制度,将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对养殖企业的资格准入、饲养环境、食品加工企业的资质、各级兽医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兽医服务从业要求等,制定出完整配套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做到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三)兽医公共卫生的基础教育创新

在我国农业院校中,多数设有兽医学院,尚没有设立兽医公共卫生学院。从医学的三大学科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看,兽医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学科。国外很多著名大学均设有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我国台湾中兴大学设有兽医公共卫生研究所。我国在农业院校中设立专门的兽医公共卫生学院是必要的。主要为预防兽医学培养专业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为政府兽医公共卫生官员提供人才来源。

(四)非政府组织(NGO)发挥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兽医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中,要注意发挥NGO的作用。目前,我国与兽医卫生工作相关的NGO发育并不完全。在政府治理中NGO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NGO对企业能起到很好的自律作用,NGO与政府是合作伙伴。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5

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变化的一门科学[1]。按照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兽医病理生理学和兽医病理解剖学,前者的研究重点为动物疾病的病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后者主要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二者共同的任务是探究动物疾病过程的发生特点、发病本质及规律,并最终为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整个兽医本科教学体系中,兽医病理学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一门承上启下的科学。它集合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等众多基础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等对于疾病的认识,同时为药理学及免疫学提供药物治疗及疫苗防治的指导依据。由此可见,兽医病理学是兽医专业本科生应该重点掌握的基础知识。

1“对立统一规律”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它的核心内容是“矛盾双方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兽医病理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内容可谓是“炎症”[2]。它是动物疾病中最普遍又是最复杂一种现象,在炎症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对矛盾应该是“致炎因子所引起的损伤过程”与“机体自身的抗损伤过程”。二者在炎症过程中是对立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体现在损伤过程与抗损伤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没有炎症早期以损伤性为主的变质性变化,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以防御为主的渗出性及增生性变化,同时如果发生了剧烈的渗出和过度增生,又会加重机体的损伤性变化。

2“质量转化规律”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矛盾双方的变化一般表现为量变与质变。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机体若长期处于致病因素或应激因素作用下,当胃脏黏膜表面屏障系统遭到破坏时,首先会出现浅表性胃炎,这种变化表现为一种渐变性过程,当这种渐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质的飞跃,机体这时可能会出现胃溃疡甚至胃穿孔。另外,在质变的基础上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和质变,当胃炎或胃溃疡不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时,可导致胃癌的出现。因此,对于疫病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3“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在兽医病理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据,在动物疾病过程中这种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动物机体自身所处的状态;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在疫病过程中这种外部条件主要表现为致病因素的强弱。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过程中,宿主即可以表现为传染病形式的变化,又可以表现为败血症形式的急性病理变化[2]。这种疾病过程表现形式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宿主感染病原体时所处的状态。

4“部分与整体”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领部分,反之,部分也会对整体产生制约作用。在疾病过程中部分与整体关系最突出的体现应该是器官与整个机体的关系,但在兽医病理学中,尤其是兽医传染病病理学中这种关系另外一个层面的体现表现在群发病中不同群体与整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当对群发病进行病理诊断时,不能只看不同群体的发病情况,不能割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有将部分与整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做出科学的诊断。

5“因果转化”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因果转化或因果交替规律”在兽医病理学学习过程也同样重要,机体在原始病因的作用下可以出现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可以作为新的原因引起机体发生下一个变化,使因果交替出现。这种规律在休克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当机体烧伤或失血过多时,引起缺血、缺氧和酸中毒变化[3],这些变化又可以引起微循环血管大量开放,从而导致血流淤滞、回心血量减少,继而发生血压下降和交感神经兴奋,最终使组织灌流量减少并引起休克;而这种休克变化反过来又加重机体的缺氧、缺血和酸中毒变化,最终使机体处于恶性循环,加重疾病过程。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因果交替规律,就可以对结果作出科学的预见,做到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6“发展观”在兽医病理学中的体现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发展的世界,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把事物的发展看成一个变化的过程,同时能够明确事物所处于或即将处于的发展阶段和地位。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是“发展观”在病理学中最集中的表现。一般由生物性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经过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在诊断疾病时,我们应该做到客观推测机体与病原之间的平衡变化、抗损伤与损伤之间的矛盾变化,以此为依据对疾病的经过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疾病经过中,转归期又包括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能否对于疾病的转归做出客观的判断,要求对于机体的内环境是否平衡、免疫功能是否稳定、各器官脏器功能是否恢复正常、机体与外界是否协调等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很好掌握。

中兽医学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兽医;任务;职责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4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模化猪场已由原来的传统养殖方式变为集中化养殖,在更加专业的养殖方式下,兽医的作用不言而喻。兽医在规模化猪场的主要工作就是及时诊断及治疗病猪,并且还要定时为猪群注射疫苗,做好防疫及消毒工作,只有确保这些工作全都按时完成,才能保证猪场的养殖质量及猪群的健康。兽医有责任与义务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来监督和执行某些法定疾病的防疫,以此来保证猪场的防疫水平。因此猪场领导应当着重培养兽医人员,提高其水平,以促进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1 规模化猪场中兽医工作的要求

在规模化猪场,兽医首先必须了解猪群的日常习性,根据猪场的自身条件制定可行的防疫方案,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养殖、防疫技术,通过各种方式预测猪群的流行性疾病,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防疫方面知识,对猪群的疾病处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兽医在规模化猪场的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搞好猪圈卫生,清除猪圈内的粪便及污水,保证猪圈内干净整洁。②按时为猪群接种疫苗,保证猪群的健康。③控制猪群的饮食,做好记录并存档,了解每头猪在每一时间段的健康状况。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极大的耐心以及细心才能做好,且三个步骤缺一不可。

2 规模化猪场中兽医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2.1 确保日常工作的延续性

防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每天都要逐一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并且对每一个猪圈进行临床检疫,还要及时询问饲养员猪的饮食情况,是否有严重的健康问题或是明显的反常,并且通过观察猪的精神、食欲、粪便、被毛、呼吸、运动等状态以及检测猪的体温来判断猪是否患病,如果猪群中有一只猪患病,必须马上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猪群中的其他猪被传染,如果病情严重且无治疗价值,应及时淘汰。

兽医必须要时刻注意猪圈内的清洁、温度、通风问题,如果猪圈内脏乱不堪且空气混浊,就会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导致i群生病。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在猪圈内多洒些水,水在蒸发时会吸热,降低猪圈内的温度,也可以通过给猪洗澡的方式降低猪自身的体温,还可以保持猪圈内的湿度,防止猪圈内的空气过于干燥,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解决猪圈内温度过高的问题,防止猪群中暑。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在猪圈内铺些干草或者放一些小暖气扇,以提高猪圈内的温度,在温暖的环境下,无论是对猪群的健康还是对母猪生育小猪都有很大的帮助。

饲料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猪群的健康,兽医必须每天按时检查饲料,内容包括饲料是否卫生,是否发生霉变,是否有异味或是添加非法违禁成分等,如有发现,应当立即更换,防止猪群生病。在注意饲料的同时,还要注意猪群饮用水的水质,猪群的饮用水一般为自来水,很多自来水中都有漂白剂等化学品,有些猪的身体素质很差,就会受这些化学品的影响,这就要求兽医在此方面注意防范,猪群一旦出现身体状况不佳,一定要及时救治。如果发现饲料和饮用水等有问题,应当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领导反映解决。

兽医还有监管动物烈性传染病的责任,如果发现猪群中患有非一般性疾病,应当采集其血清送至相关部门检测,并协助相关部门研究分析疫病,了解疫病的接种情况,为以后的防疫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

2.2 制定工作计划

兽医要想做好防疫工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医疗设备以及疫苗、药品等防疫工作所需要的物品,要在季度或年度就做好采购,为防疫工作做准备。在采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应提高警惕,不能采购假药以及质量较差的医疗设备。兽医作为规模化猪场的核心人物,有对其相关事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力,兽医应当按照质量可靠、效果好、价格公道的原则来选取物品,包括采购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品牌和生产厂家等方面都要注意。防疫过程中要注意接种的次数、剂量和部位。相关的采购人员应充分采纳兽医的建议,采购到更适合猪群的医疗物品。

兽医要以规模化养猪场的具体要求为规范,不断学习新技术。规模化猪场的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都有其自身责任,如产房岗位责任、保育舍岗位责任以及免疫接种规程、消毒操作规程等,兽医要根据其责任与义务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使规模化猪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