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化论文范例6篇

洛阳文化论文

洛阳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洛阳城市文化;一带一路;新形势;定位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58-02

一、洛阳城市文化影响力的历史辉煌与当下现状

1.国内外对于城市文化的调查探究

城市文化是指一个城市内涵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它包括了城市传统文化、城市形象等内容。

最典型的研究应该是由美国作家刘易斯・芒福德创作的《刘易斯・芒福德经典著作系列:城市文化》。他认为城市文化就好比是一座城市,蕴含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

而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咋出版的《The Image of The City》(译为《城市意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市形象的概念。

关于城市文化的定义及调查,有两种定义思路,其一是从文化的定义推理演绎,台湾学者张丽堂受用了泰勒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将城市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而郑为民授用了广义文化的定义,认为城市文化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其二是从城市本身的特征出发进行定义,比如《中外城市知识词典》中认为城市文化往往也被称为“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文化特点的一种文化模式。

而我国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市形象这一概念才被提出,随后,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从社会学、人文学等不同的领域对其进行了研究。而近期关于城市形象这一词提出最多的时期是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继而带动了国家形象的传播发展。而关于城市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三个方面,一是从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构成要素角度,对城市的形象传播进行了调查研究;二是以大众媒介为主要切入点,主要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策略;三是以某一视角对城市形象的研究,例如在习俗文化、节庆活动、旅游等,这些切入点更小,但往往都是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

不难发现,单一研究城市文化或城市形象传播的学术论文比较多,明确把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还比较少,而对于洛阳的城市文化和形象传播的研究少之更少,较为薄弱。所以本文重点将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调研,并且找寻其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重振路径。

2.洛阳城市文化历史辉煌与现实状况

洛阳是古都之一,地处伊洛河交界,在地理上是中国的中心,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洛图书”就出自这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和河洛文明,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洛阳有“诗都”、“花都”之称。同时,洛阳也是中国著名的重要文物遗存城市。然而如今再提洛阳,夕日辉煌的传统文化已经不足谈起。在走访洛阳当地采访洛阳曲剧传承人刘爱云的过程中她表示很希望当地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十三朝古都洛阳的传统文化已经开始走向没落,河洛文明也开始走向枯萎。

作为一个典型的古都型城市,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本可以成为发展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能够起到拓展城市知名度的作用。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却只注重GDP的发展走向,片面并且是长期的以把自身的工业做大作为衡量历届政府政绩的主要手段,把城市发展的主线放在了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中。洛阳的城市知名度在国家“一五”计划后虽有所提升,但却是以发展重工业型城市的形象向世人问好,城市文明标记却在一点点的蚕食消逝。这也丧失掉了同其他城市进行文化竞争的资本。

直到今天,洛阳依旧是一个重工业优势突出的城市,洛阳轴承集团、洛阳玻璃集团等成为了洛阳城市经济增长及城市产业形象的主导性门类。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洛阳历史文化厚重的一面,从而其传统文化及城市文化影响力就逐渐走向没落。

城市形象美誉度是公众对城市的信任和赞美,城市形象的美誉度决定了一个城市受欢迎的程度。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将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指标。

洛阳在进行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未有突出亮点,并且还有很多城市负面新闻出现,例如“古都洛阳的悲哀,警察斗不过盗墓贼”、“因曝光地沟油,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被杀”等内容。让古城洛阳的城市形象受挫。

究其让洛阳城市形象一再受挫的原因,是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从根源上不重视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洛阳一直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郑州中原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从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复兴与发展。这里既有当下约定俗成的城市等级制度,也有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急功近利思想,从而忽略了地域特色,城市特征。忽略城市文化、城市综合竞争力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一带一路”新形势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10日由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那么洛阳在“一带一路”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在《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中提出,要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升郑州、洛阳主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这是对于洛阳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明确定位。

三、“一带一路”下重振洛阳城市文化的路径探析

1.洛阳城市概述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同时,洛阳的地理位置也让古人赋予了它“九州腹地”等美称,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最佳美丽城市”等称号。

2.洛阳城市文化概述

(1)洛阳传统文化概述。洛阳为十三朝古都,在研究城市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时,的确感受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洛阳传统文化包括了洛阳曲剧、河洛大鼓、洛阳水席、杜康酒等内容,其中,最为出名的有三项:

洛阳曲剧,又称洛阳小调曲,是河南曲剧的一大流派,已有60余年的历史,其曲调以高亢、欢快、通俗易懂而出名,善于表达劳动者的思想情感。

河洛大鼓,创始于清代中叶,是以洛阳一带流行的小唱本为内容。

洛阳水席,以白菜、粉丝等制作的传统民间菜肴。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如行云流水,加之以汤水见长,故称为“水席”。水席虽为菜肴的一种,但也是洛阳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张标签。

(2)洛阳城市形象概述。洛阳市市委书记陈雪枫明确了洛阳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城市定位,即:让我们重新明确(洛阳这座)历史名城,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的洛阳,在建设“一带一路”新征程中地位特殊。洛阳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打造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生态宜居地。进一步拓展城市形象的传播。

3.“一带一路”下重振城市文化影响力传播的路径探析

(1)正视现实,明确现阶段城市文化的没落现状。文化就是生产力,形象就是竞争力。当前,各个城市对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洛阳虽然依托古都优势,但也遇到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种种问题,城市文化面临定位不清等问题。

河洛文化是洛阳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为洛阳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同时,河洛文化的起源性特点决定了洛阳千年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应制定详细的城市文化传播策略,发展城市文化。

对于洛阳城市文化的没落现状,洛阳当地有关部门和市民应该正视,才能够进步。应当做到经济与文化齐发展,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大力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城市符号更加清晰、城市形象逐步上升。

(2)找准城市定位,努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国家“十二五计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洛阳应该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准城市定位,努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依托洛阳的古都文化以及众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洛阳的城市文化、价值、魅力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文化是在交融中进步和发展的,将洛阳打造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后,其城市文化可以同外来文化进行交流碰撞,从而发展自身城市文化并将自身的城市文化向外传播。

(3)政府重视,顺势而为,大力提升洛阳城市文化。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是,洛阳的城市文化发展最为辉煌的时代,都是作为都城存在的时期。今天的洛阳不再具有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如何在这个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实现中兴,这是一个大课题。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未来的洛阳也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其历史文化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掘,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洛阳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着力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发展的重点应该着力于恢复古都之魅力,深刻挖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切特有文化符号,借鉴罗马、圣彼得堡等在历史上曾经创造出影响历史和人类历程的城市古今发展经验,结合洛阳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古建筑遗迹等,制定出清晰的洛阳发展脉络――城市发展思路不再以GDP指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们,不浮躁,不急功近利;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实现洛阳城市文化的复兴则不再只是一个梦想。与此同时,国家应该向对待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力度和魄力,在国家层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倾斜。

参考文献: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刘易斯・芒福德经典著作系列: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2] (美)凯文・林奇.The Image of The City(译为《城市意象》)[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张丽堂,唐学斌.市政学[M].台湾:台湾国立编译馆,.2012

[4] 郑为民.论城市文化与城市现代化[M].湖南:湖南社会科学,2005.

洛阳文化论文范文2

曾发表过重要讲话,“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洛阳恰如总书记所言,曾作为文章锦绣地,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一度独领。无论是佛教祖庭,还是河图洛书,都让洛阳在世界的文化塞道上始终领跑,千年之后,这些都已成为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尽管洛阳的文化资源丰厚,无与伦比,但过去长久以来都存在着“守着金山不知路”的情况,近些年,随着洛阳市委市政府对洛阳文化复兴的重视,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也引发一些自己的思考:

从选题上看,正是由于文化过于深厚,因此选择过多,反倒使得让人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取舍,恰如,明明知道进一步就可探金山,却在选择上有所踟蹰。洛阳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摸索,无论是从本届的牡丹花会开幕式,亦或《天下洛阳》,还是《隋唐百戏传奇》,都能看出,“文化选择”这个复杂的命题,有了新的解读――选择方向固然重要,但如何把不同的路走得一样精彩更是一种能力。

从表现上看,洛阳有着一批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曾献出过不少优秀作品,譬如洛阳豫剧团团长马金凤。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把传统文化与时代新老潮进行结合,创作出既能赢的人民欢迎,又能积极鼓舞精神的作品,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正如强调的那样:“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洛阳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产生效应的重要途径。洛阳市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笔者借助相关的资料,立足现实,采用举例论证、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洛阳市旅游商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洛阳开发旅游商品的对策,以期对洛阳旅游商品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洛阳旅游商品概况

旅游业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朝阳产业,旅游商品由于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特色而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加之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产生经济效应的重要途径,各地旅游商品的发展都先后受到了当地政府机关的重视,很多学者也开始了对旅游商品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年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大力开发洛阳旅游商品已迫在眉睫。洛阳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品和土特产品历来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其中可供开发和生产的旅游商品资源非常丰富,大体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以仿唐三彩、仿古青铜器、泥塑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工艺美术品;各种化妆品、服装、背包、摄影(像)器材、地图、指南针、睡袋、旅游鞋等生活日用品和旅游专用品;以潘和尚烧鸡、洛阳水席、杜康酒、果子油茶、煎饼果子、甜牛肉汤、不翻汤等各种特色小吃为代表的传统食品、饮料;以澄泥砚、山茱萸、中华猕猴桃、洛阳牡丹等为代表的土特名产及其他旅游消费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仿唐三彩,其市场占有率可达30%以上,玉器、地方食品和黄河奇石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受欢迎,其市场占有率均高于10%,而雕刻品、竹木制品、材等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洛阳旅游商品存在问题

洛阳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具产业形态和产业规模,成为洛阳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目前洛阳市已经具备培养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人才的专门学院和学校,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专门人才对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各类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也日趋专业和完美。政府部门对旅游商品发展工作极度重视,鼓励支持旅游商品的不断开发和市场的日渐规范,2006年10月18日洛阳市旅游商品业协会的成立成为洛阳市旅游商品行业的一个里程碑,2009年1月8日河南省目前规模最大旅游商品市场洛阳旅游礼品城在关林钱江商贸城开门迎宾,目前建成的一起工程占地一万平方米,展示和销售具有浓郁河洛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多达1200多种。这些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洛阳旅游商品行业腾飞的基础,但是,一些影响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旅游商品主题不明显

“千年,牡丹花城”是对洛阳旅游形象主题的定位,围绕这一中心主题还可辐射出多角度的主题形象,这些都是洛阳地区文化个性的表现,旅游商品作为纪念意义很强的商品应当反映出这些地区文化主题,但目前洛阳的旅游商品很难展示这些恢宏的形象,缺乏统一的主题。例如洛阳是中外知名的“千年”,中国历代帝王中有96位帝王长期在洛阳执政,但是现在洛阳市场上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以洛阳历代帝王为主题的旅游商品出现;唐三彩中战马、骆驼、胡商形象比比皆是,但却没有能反映出洛阳“千年”在古代即是繁华的商贸场所这个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出生或长期生活在洛阳的名人很多,如赵匡胤、李耳、苏秦等,但能够反映出这些“千年”历史名人形象的旅游纪念品却一直没有出现;玉器和雕刻艺术品以佛和观音的形象为最多,而能够展现出“牡丹花城”的玉器和雕刻品却很少见,睿智的卢舍那、驮经的白马、义薄云天的关羽等能够显示洛阳地方文化的旅游商品则很难看到。

(二)对旅游商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旅游商品具有特殊的造型、美感、历史、文化与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纪念价值、地位价值等附加价值,不仅可以增加旅游地的经济收入,而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九十年代之前,人们很少认识到旅游商品的功能,洛阳旅游商品受到关注也是在旅游业相关设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洛阳的旅游景区建设只侧重于对旅游景观、景点和设施进行开发建设,对旅游商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旅游商品成不了气候,没有把旅游商品开发列入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落实。再加上旅游业从业人员对旅游商品也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在推销和销售过程中只是把旅游商品当作一般的商品销售,使旅游商品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旅游商品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展示旅游地主题文化,旅游文化,可用于纪念、馈赠、收藏,也可作为增强旅游印象的载体,引起重游的动机,另外,一些具有艺术价值、制作精美的旅游商品也可吸引潜在游客慕名前来。

(三)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所有商品设计开发的前提,如今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也在变化,除了希望旅游商品有文化味道外,还“喜新厌旧”即追求新意。由于洛阳旅游商品开发起步晚,缺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旅游商品的设计很难推陈出新,几乎所有的景区景点的旅游商品都大同小异,与市场流通的普通商品也都相似,缺乏个性和新意。例如:占洛阳旅游商品市场份额最多的唐三彩目前只有战马、骆驼、大象、胡商等几个简单的形象,而形态滑稽、笑容可掬的伎乐佣、大肚弥勒佛等形象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唐三彩的颜色也只有褐、红、白、黄、绿等几个传统的颜色或几种颜色的简单混合,而现代人非常喜爱的黑、蓝、紫、粉、茶色、玫瑰红等颜色则非常少见甚至没有。这一切都为洛阳市旅游商品的创新提供了绝佳机会。另外,旅游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包装很重要,不仅需要精美而且要方便携带。目前,洛阳的旅游商品几乎都存在一些包装上的问题:有些商品体积过于庞大、过重携带很不方便;有些商品甚至因为没有包装仅用塑料袋随便一套就算完事;有些商品价格不菲,可是包装相当低劣,使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大减,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虽然我们不主张“以貌取人”,但亮丽的外表毕竟是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首要条件。

(四)旅游商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旅游商品市场的可进入性较高,市场体制又不甚完备,使大量个体摊贩涌入销售市场,给市场管理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洛阳旅游商品市场极不规范,如在古玩市场的空地上以及门外地上随

处可见一些临时性的小地摊,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附近时常可见一些游走的小商贩销售伪劣、低档的旅游商品,欺客、宰客行为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统一集中的销售市场,加之旅游商品价格没有统一的监管权威机构,同一质量、同一规格的商品,不仅不同地区不同价格,而且同一区域不同系统的价格也不相同,且有的相差过于悬殊,令游客迷惑不解。旅游商品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商品,通常需要销售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洛阳旅游商品不注重销售艺术,销售人员对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了解不深,无法详细、准确地介绍旅游商品,再加上障碍、文化障碍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洛阳旅游商品的销售;另外,一些旅游商品商铺对商品的摆放缺乏艺术性,经常将互不相关的商品摆放在一起,对游客及需求把握不准确,这些都说明洛阳市旅游商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洛阳商品开发对策

(一)提升政府对旅游商品扶持的力度

洛阳市政府对旅游的扶持力度较大,但这些扶持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点的建设、旅游节庆的策划等方面,而忽视了旅游商品这一重要的收入渠道。旅游商品的意义不仅在经济方面,制作精美、内涵深厚的旅游商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文化和形象识别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重新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专门的旅游商品发展规划,包括制定发展旅游商品的长远战略、方针及不同时期实施目标,以求改变洛阳旅游商品现状。旅游业发展到今天,经济收入是衡量旅游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旅游者数量稳定的情况下,旅游购物应成为关注的重点,政府应组织一些专家、学者及旅游商品销售商针对洛阳旅游商品的开发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洛阳旅游商品的发展方向,为顺利发展旅游商品提供尽可能适宜的条件。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唐三彩进行科研创新,设计出各种不同主题的作品,这些主题可有多种选择,如以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白马寺24尊元代夹苎造像、玄奘等为代表的佛教系列造像三彩,以十三朝古都为主题的都城文化三彩造像,以洛阳牡丹为代表的牡丹文化三彩,以中华姓氏始祖为依托的寻根文化造像等等。

(二)注重文化特色在旅游商品中的体现

洛阳人杰地灵,历经4000多年的风霜,作为国都的历史长达1529年,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河出图,洛出书”,儒学渊源于此,道教始创于此,佛教授传于此,在这里形成的“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根”。洛阳旅游商品的设计完全可以以洛阳牡丹、汝阳杜鹃为代表的花文化;以黄河澄泥砚、黄河鲤鱼、黄河奇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以洛阳水席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石刻;以“释源”“祖庭”白马寺、玄奘故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邙山上清宫、下清宫、吕祖庵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洛阳古代艺术馆、周山王陵为代表的墓葬文化等为主题进行深度挖掘,设计出一系列的旅游商品,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其中。

(三)加强旅游商品的销售策略

洛阳文化论文范文4

战国时期,河洛地区“为天下之大凑”(《逸周书·作雒》)、“街居在齐秦楚

赵之中”(《史记·货殖列传》)的特殊的地理形势,使得列国兵战往往在这里展开。秦人东进,首先倾力于河洛战事。《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曾经对秦名将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后来不久就派甘茂拔宜阳。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命白起为将,在伊阙会战中大破韩魏联军。三年之后,“东周君来朝。”同年,秦昭襄王亲临宜阳。公元前256年,秦军攻西周。次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秦人占有西周属地对于攻略东方的意义,可以由第二年“天下来宾”得到体现。秦庄襄王即位初,就命令相国吕不韦诛东周君,“尽入其国”,并“初置三川郡”,实现了对河洛地区的全面控制。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嬴政在统一战争中亲临河洛地区,表明未来的大一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对于这一地区特殊的文化地位的重视。秦始皇平生8次出巡,大约其中6次都行历河洛地区。《史记·留侯世家》记述刘邦与张良在洛阳南宫讨论行封功臣事,说到“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洛阳南宫有“复道”建筑,显然不可能是仓促营造,应是秦时故宫。由“南宫”之定名,可推知洛阳秦宫还不止一处。看来,秦王朝曾经把洛阳看作统治东方的政治重心所在。秦始皇特别信用的重臣李斯,其长男李由被任命为三川郡(郡治在今洛阳)行政长官,而为赵高所忌妒,也有助于说明这一历史事实。

刘邦后来出关击项羽,在洛阳为义帝发丧,又发使者约诸侯共击楚等史实,也可以体现洛阳的战略地位。刘邦初定天下,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他强调关中地理形势的优越,但也肯定了河洛地区的地位。《史记·三王世家》和《滑稽列传》褚先生补述,说到汉武帝所幸王夫人为其子刘闳请封洛阳,汉武帝则以洛阳“天下冲阸”、“天下咽喉”的重要地位予以拒绝。可见,汉代统治者对河洛地区“在于土中”(《史记·货殖列传》)的政治地理及文化地理的形势也非常重视。

《史记·货殖列传》说:“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俨然是联系地域相当宽远的经济中心。当地取得特殊成功的富商如白圭、师史等,其行为风格其实也表现出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师史“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能致七千万”。汉武帝时代的理财名臣桑弘羊也是洛阳商人之子。《汉书·地理志下》在分析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时指出,“周地”风习,有“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的特点。班固说,这是“周人之失”。然而,如果承认商业对于增益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则“周人”对于经济流通的贡献,其实是值得肯定的。《汉书·食货志下》又记载,王莽“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五都”,即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而“洛阳居中”,也说明随着关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洛阳的地位愈益重要。

到了东汉时期,洛阳及其附近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居于领导地位,商业活动尤其繁荣,以致“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后汉书·王符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后汉书·仲长统传》),洛阳成为全国“利之所聚”的最重要的商业大都市。当时,据说“其民异方杂居”,“商贾胡貊,天下四会”(《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注引《傅子》),事实上洛阳已经成为东方世界的经济中心。

《荀子·大略》说:“欲近四方,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这表明,在所谓“天下之中”的“中央”之地施行统治被传统社会的统治者看作是天经地义的制度。西汉定都长安,有依托关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经济条件的动机,也有“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战略地理方面的考虑(《史记·留侯世家》)。至于汉武帝时代,政治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一统”的政体已经巩固,于是有封周子南君以期继承周祀的举措。汉武帝封周后诏中,有“瞻望河洛,巡省豫州,观于周室,邈而无祀”的感叹(《汉书·武帝纪》),透露出对以往居于“天下之中”的“周室”的深心敬仰。由于当时东方的经济也得到突出发展,于是,接受“王者必居天下之中”思想的人们在进行新的政治设计时,视线频频集中到河洛地区。王莽夺权之后,在进行“分州定域”的新的政治地理规划时,提出了“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的设想,随后确定了将迁都于洛阳,“即土之中雒阳之都”(《汉书·王莽传中》)的时间表。不过,由于新莽政权的迅速崩溃,这一计划没有能够实现。东汉建国,定都洛阳。全国的政治重心正式东移。

洛阳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洛阳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一、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

所谓体育旅游是指在人类社会或大自然当中,能够对大众产生旅游的兴趣,并从中进行体育活动,为旅游文化产业的经营活动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文化、生态、健身效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综合。体育旅游强调的是大众参与性,大众健身性以及个体价值,是一种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的体育观念。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从资源学的角度看,旅游资源是资源的一种。从旅游学的理论角度看,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二、洛阳市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一)洛阳市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体育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体育旅游产业列为本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截止2010年我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把体育旅游产业定位于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这说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已被各级政府摆在了战略角度加以大力发展。

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首届“龙门杯”中国棋圣战,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篮球青年女子组预赛,中国国际男排精英赛等一百多项体育赛事,其中省级及以上赛事29项、市级赛事78项。这些赛事吸引了广大省内乃至全国游客前来观看,为我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我市培训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1115名;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新增2-3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加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辖区内的社区、行政村免费安装220套体育健身器材;完成西工体育场田径场地维修和新区田径训练基地建设,完善洛河南岸洛阳水上项目训练基地设施规划与建设。从而为我市体育旅游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洛阳市体育旅游景点的分布与开发状况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

洛阳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久负盛名的洛阳八景包括:龙门山色、 马寺钟声、金谷春晴 、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城的名片是:千年和洛阳牡丹。总体来讲洛阳的旅游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种分类在洛阳城的地域差异上也表现得极为明显。即洛阳市内多为历史人文资源,

我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成效是喜人的,但仍存以下问题。首先,我市缺乏提供专业体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像户外拓展、滑雪、攀岩等项目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从需求方面看,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体育消费能力仍然有限。其次,市场化运作的体育旅游产品较少,且产品开发力度与制作工艺不够,专业的体育旅游俱乐部,如户外扩展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有限,专业人才的缺乏等也制约了我市体育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洛阳市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1.文化优势。龙门石窟是洛阳市开发体育旅游的优秀品牌,是洛阳的一张历史文化平片。深受书法爱好者推崇的“龙门二十品” 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位于龙门东山山腰,与龙门石窟隔河相望,该寺因盛产香葛而得名。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重修该寺,并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

2.环境优势。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拥有便利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配合洛阳民用航空机场的使用,地理优势十分明显。洛阳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这些特点造就了洛阳独特的自然风光。洛阳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牡丹花的生长,这也是洛阳牡丹名满天下的原因。此外,如栾川老君山,享有北方的张家界的美称;龙潭大峡谷,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先后获得“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景区”等称号;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伊河,是开展划船、漂流、垂钓等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种类繁多的体育旅游活动,结合洛阳的自然环境,为洛阳发展体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洛阳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国务院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圣地。2010年洛阳经济总量在中国大陆排名第42位,居河南省第二位,位列中部六省第五,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中部城市第五。伴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健身、户外扩展、滑雪、漂流等体育旅游项目的人数也逐年增多,体育旅游在洛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因此,体育旅游市场的定位首先要考虑本市和本省的消费人群,在省内市场得到充分发展后,在积极扩展海外旅游市场。

通过走访调查,在洛阳参与体育旅游的人群中以休闲健身的人数居多,几乎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参与拓展型体育旅游,如攀岩、漂流、蹦极、越野、探险等的人数较少,主要是因为拓展型体育旅游需要充沛的体能、过人的勇气,并且拓展型体育旅游所需要的装备也价格不菲,而休闲体育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如公园徒步、踢毽子、太极拳、有氧操、划船等,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尝试和参与其中。因此,在洛阳市的部分景区开发一些休闲健身体育旅游项目符合市场和大众需要的。

参考文献

洛阳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广西田阳县 布洛陀文化 旅游开发

一、引言

布洛陀是壮族群众崇奉的始祖神,在壮族民众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2年布洛陀文化遗址在田阳县敢壮山被发现以后,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广西壮学会、广西民族研究所等有关专家、学者到田阳县进行壮族布洛陀文化考察。本文分析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其价值;介绍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状况;通过对田阳县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介绍,提出对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其价值

布洛陀文化大约产生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它以反映壮族人文起源为内容、以经诗为标志,是壮族原生态文化中的精品和先民劳动智慧的资料库。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田阳县对布洛陀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还将进一步提高广西对东南亚的开发水平,增进壮族与国内外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增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对推动田阳县经济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三、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状况

田阳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历史遗迹类。

1.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

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是最具代表性的,是在2002年经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专家学者反复考察论证认定的,它离田阳县8千米,建设核心区3800亩。布洛陀文化遗址——敢壮山是纪念珠江流域原住民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圣地,是展示以布洛陀文化为核心的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基地。同时,它还是壮族最早、规模最大的歌圩发源地,汉语名字叫“春晓岩”。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来自右江盆地各县的数万壮族同胞会聚在这里,连续三天三夜唱山歌、抛绣球,数千年来从不间断。

2.瓦氏夫人陵园

瓦氏夫人陵园位于田州城郊,是人们为了纪念瓦氏夫人这位抗倭女杰而修建的。古墓距今有四百四十多年历史,历经沧桑,曾受到破坏,但是自90年代以来已两次维修,并于1994年7月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瓦氏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确有其人的女将军和民族女英雄,其抗倭的历史功绩受到广泛的肯定,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饮食文化类。

1.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的传统美食。每年“三月三”歌节、清明节、叫月八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通常选好优质糯米,再采来紫蕃藤、黄花、枫树、红蓝草等植物的叶子,浸泡出液,分别拌和糯米,然后合而蒸之,蒸熟后的糯米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醇,象征生活美好。这种古老的蒸制五色糯米饭的方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2.粽粑和糍粑

每逢过春节,壮族都做粽粑或糍粑,它是壮乡人节日喜欢食用的传统美食之一。壮族的春节大粽,大者重达十多斤,粽内多夹猪肉、板栗、绿豆、芝麻、冬菇等。糍粑,用上好糯米浸泡后先蒸熟,再捣烂,做成或大或小的圆饼,无馅的叫素糍,加上芝麻、黄糖作馅的叫甜糍,送亲友的再于中央点染红色印记,表示美好的祝愿。

3.活血食品

壮族的活血食品也颇具风味。宰羊时,将羊血置于洗净的瓦盆中,撒些盐,使之凝结,然后切成小块,佐以上好米酒、姜、蒜,以除去其腥味,便可食用了,可活络补身。另外,壮乡人杀鸭时,还会先置上好米酸水一碗,将鸭血倒入拌匀,鸭血变成灰黑色,拌些姜、蒜、紫苏等佐料,蘸伴鸭肉吃,味酸而清爽,并无肉腻感。每年的七月十四,壮乡人都喜欢在饭桌上准备这道菜,配与蒸制的鸭肉一起食用。

(三)民间艺术及工艺品。

与蜀锦、云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的“壮锦”是广西壮族人民文化艺术精华的一部分。壮锦生产历史悠久,唐宋时期的书籍中已经有所记载,明朝时更是流行于民间。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带有龙、凤图案的壮锦被列为朝廷贡品,每年都要从壮乡送北京供皇室使用。清朝初年,壮锦的织造遍布广西各地,成为壮族妇女必修的“女红”。壮锦是田阳县极具代表的民间艺术及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四、田阳县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招商情况

(一)田阳县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

现在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已开发的旅游风景区有祖公祠、壮族十二图腾、碑林、风水桥、鸳鸯泉、红军洞等,已正式对游人开放,该景区是百色市继乐业火石嘲天坑群旅游风景区、靖西通灵大峡谷风景区之后投资1000万元着力打造的又一世界级旅游风景区。同时田阳县政府还把对布洛陀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旅游开发与本县自身的农产品优势结合起来,开发建设了布洛陀芒果风情园——金穗庄,园内种植有芒果、龙眼、荔枝、大青枣等水果。被誉为“芒果之乡”的田阳还特地在园内设有芒果文化廊,便于游客了解田阳种植芒果的历史和感受田阳浓郁的芒果文化。在园内还设有游客摄影区、摘果区和水上度假木屋,同时在园内还设有宾馆等,给游客提供一个惬意的农业休闲之旅。

(二)田阳县布洛陀文化的旅游招商的情况。

目前,田用县对布洛陀文化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和起步阶段,除了依靠政府、国家的投资进行旅游开发外,田阳县旅游局还对外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力求得到多方面的资金和开发经验上的帮助、支援,共同开发“布洛陀”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旅游。田阳县对外招商的主要旅游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预测和合作方式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田阳旅游网,省略

五、对田阳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对于田阳布洛陀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我有如下建议。

(一)改变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的经营方式。

从经济效益状况上看,往届的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的一切开销都属于政府支付的行为。在活动期间,有关旅游节活动和各种相关的晚会活动都是对游人免费开放的,政府既是整个旅游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又是该旅游节各项活动的投资者。从长远的经济效益上来看,政府出资的行为作为一种有效的、暂时的宣传手段,只能是运用在旅游节活动举办的初期,在该旅游节活动发展相对形成规模后,政府应该改变旅游节活动的经营方式,对敢壮山景区采取门票制,增加旅游节的收入。

(二)发展民间饮食文化、开发民俗特色旅游商品。

从发展民间饮食文化和民间工艺品的角度来看,如今对壮族的布洛陀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就应该更多地挖掘民间的饮食文化,使壮族人逐步进入市场,或经营些饮食业。像布洛陀香米、香油就已开发为民族食品,壮族的风味美食渐为人知。作为壮族民间工艺品代表的壮锦,现在已经开发成为旅游商品的有布洛陀锦袋。而对壮锦的开发、挖掘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像壮锦、绣球这种民族特色的商品,应进行重新的诠释和品牌的包装,开发出更其时代特色和要求、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三)加强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从旅游服务和旅游设施来看,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已开发建设了布洛陀芒果风情园——金穗庄和田阳敢壮山布洛陀风景区,这两个风景区内的旅游设施还处于初步的开发和建设阶段,旅游设施还相对简陋,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力度完善风景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时,还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提供更专业的旅游服务。敢壮山布洛陀风景区附近的村落可以开发成为一日游或多日游的农家休闲旅馆,延长游客在敢壮山布洛陀风景区停留和游览的时间,为旅游营销和刺激游客在风景区内的旅游消费赢得更多的时间,增加风景区内的旅游收入。

(四)加强宣传促销。

在宣传壮族布洛陀文化上,除了现在已收集、整理的有关布洛陀神话传说、故事、民歌、歌谱和编写《田阳歌谣集》、《布洛陀寻踪》外,还可以组织人力,投资拍摄有关壮族布洛陀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纪录片;组织有关的舞蹈、戏曲的巡回演出;扩大、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影响力,从而为布洛陀文化旅游进行有效的宣传。

(五)注意保护与开发的结合。

进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田阳,虽然现在还处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旅游开发的初期,还没有对民族文化产生影响和破坏,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对其进行开发将引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破坏的问题。所以,田阳县在对布洛陀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应该把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这一宗旨放在总体规划和设计建设的范畴中来考虑,通过保护使布洛陀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得到保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开发。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不是是否应该开发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发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对布洛陀文化破坏的问题。

(六)加强布洛陀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从文化的品牌建设来看,布洛陀文化既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遗产,又是壮民族文化的代表,对布洛陀民族文化进行品牌建设是文化发展的时代需求。一个品牌的成功打造,将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保护布洛陀文化、大力发展布洛陀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布洛陀文化的品牌建设,将文化与经济共同运作,形成文化产业,依靠文化的品牌效应,发挥文化教育与娱乐的双重功能,带动田阳县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还应重视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公共关系、广告、营销等品牌技术,借助各种现代传媒,优化组合,打造布洛陀民俗文化品牌。

六、结语

地处右江河谷中游的田阳县,过去因优良的农产品和芒果而闻名全国,现在又因古老的布洛陀文化的发掘而变得更加神奇。田阳县对布洛陀文化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保护布洛陀文化,而且将为世人提供一个了解壮族始祖文化的平台。本文通过对田阳县布洛陀文化、布洛陀文化旅游资源和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介绍,分析了田阳县布洛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田阳旅游网,省略.

[2]覃乃昌.布洛陀寻踪[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04.

[3]中共田阳县委宣传部编.布洛陀文化资料汇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