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例6篇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 构建 重组 体系 高中 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67-01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是建立在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目标是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重点是针对一轮复习中的不足,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并针对《考试大纲》要求和高考题型重点复习,实现知识迁移应用,达到高效复习备考的目的。

地理知识内容零散、纷杂,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密切联系的,我们可以依据一定的结构原则和方法,将其组织排列成知识结构,这样纷杂的地理知识内容就不再是零散的,而具有整体性。

一、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的观念和结论和重要的地理事物。其中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和生产紧密联系的多为高考考点。

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包含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物质运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的构建,先要回归教材,从课本目录中提取主干知识,形成章节主干,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与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地理认知结构。例如:

二、按照区域建立知识体系

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试题多以某一局部区域示意图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介,或以文字材料为辅助,来设置命题的情境。而在设问上却考查的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将各模块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尤其在非选择题的第40题和第41题中表现得更明显,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及读图析图的基本技能。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更要常常把区域地理作为载体,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和规律运用其中,提高解决区域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

区域地理复习有规律可循,研究区域地理往往按照从自然条件到人类活动的顺序进行。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人口、城市等。注意运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对各区域的自然特征、发展状况、人文景观、人地协调发展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等进行整合。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以中亚地区为例:

三、按照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建立知识体系

因果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因果联系的“知识串”能使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例如,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因果联系: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自然植被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类型――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分布。

四、按照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整理知识体系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体系包括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气温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与分布、世界降水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洋流的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等。例如,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判读南北半球;②判读海陆分布;③根据凸向判读季节;④判读洋流流向、性质;⑤根据等温线判读地形特点等。具体应用:①等温线大体沿东西(纬线)方向延伸,数值沿南北方向变化――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洋流是主要影响因素; ③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因素影响;④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纬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单一;⑤等温线弯曲――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⑥等值线闭合表明该处为局部温暖中心或低温中心(“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中心气温高可判断为盆地,中心气温低可判断为山地。

五、建立同类知识间的联系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2

(一)地理课的知识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提高层次中包含较低层次的要求。

“识记”是指对地理事物的概念及空间分布等知识获得感性的、初步的认识、一般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即可,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对地名和数据则要“记住”,并将地名落实在地图上。这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理解”是对地理概念、原理、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用语言表述或解释。它强调解释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对有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只要求学生识记,例如“世界森林资源的分布”;有的则要求学生理解,例如“日本工业临海分布及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不仅要学生知道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状况及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组成,而且还要认识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原因、好处,这便是理性认识层次。

“应用”是指对地理事物要能够运用。例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节中,“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为理解层次,而“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则为应用层次。这就是说,前者只要知道在一日中最高温度的时间和最低温度的时间,以及气温在一年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月份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月份,并从道理上弄懂就行了。但对“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则不仅要真正理解,而且要初步学会运用,能说明一个地方的各月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状况。应用层次比理解层次要求更高,它包含了学生从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到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的过程。

如何把握三个层次的程度及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需注意两点:第一,大纲中对地理课的知识要求,一般能够达到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即可,个别一些常用的原理,可以达到初步应用的要求,不需要达到综合应用的程度;第二,知识点的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阶段的论证,就没有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解,没有理解就难以应用。现就初一地理中各层次要求的知识点及其分布状况统计如下:

从上表数字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1]识记层次占全部知识点的81.3%,理解层次占16.8%,应用层次只占1.9%。这种安排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水平,同时也说明对知识点要求的难度降低,教材整体难度不大。虽然有许多高中地理的名词、地理事物出现,但仅限于“知道”层次,让学生建立起感性知识即可。[2]地理基础知识是为讲授区域地理知识打下基础,因而理解与运用的内容较多,占30%左右,而识记层次的知识点相对减少。因此备课时,一定要理解新大纲中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含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地理课的基本训练要求,包括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3

一、突出重点、化难为易、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节中,重点内容是气温的水平分布规 律,难点是教会学生学会分析等温线图。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 中,结合地理学科时空观念较强的特点,紧扣课文中“1月和7 月世界等温线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例——等温线的基本概 念——分析特殊等温线——归纳等温线分布规律——推出气温的 水平分布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可采用“提出问题——学生读图、读文、分析、推理、找出答案——教师检查、评价——提出分析 问题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的方法。即根据本节教材的知识结 构,提出问题:

(1)从图上等温线数值,找出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和世界最热、最冷的地方。

(2)从图上等温线的弯曲情况,分析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先由学生读图、读文、回答,再由教师检查、分析评价,提 出解决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通过分析0°C、10°C等特殊等温线 经过大陆和海洋的变化情况,得出下面结论。

7月{大陆上向北凸出

1月{大陆上向南凸出 {海洋上向南凸出 {海洋上向北凸出

这样,既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把抽象问题具 体化,深入浅出,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处于活动之中,教师只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教师导在学生的疑难处, 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育人的因素,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 展。

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是把青年一代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多 层次、全方位的人才观,要求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中,教师 应尽量挖掘教材中育人的因子。

在“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节课中,学生通过准确掌握气温水 平分布的四大规律,培养他们新生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的 辨证思维。分析等温线不完全与纬线平行,可培养学生用全面观点分析问题的哲学思想,即气温的变化除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 受地面状况、大气坏流等的影响。这样,可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采用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将电教设 备调节到最佳状态,图象的亮度、清晰度、色彩对比度、大小等指标均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符合卫生的要求,加强美 感。如在讲本节新课,可首先放一段“关于地球上大气热量的来 源”录像,导入新课,说明影响气温度化的主要因素,而且投影放出气温水平分布图,根据知识内部结构,清楚地显示讲授提 纲,具有传统教学粉笔加黑板无法体现的美感,给学生以一种美的教育。

素质教育内容除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外,还包括 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 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加强启发,重视能力,变教学生“学会”为“会学”, 体现教育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所谓“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才能,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多年来,教育界研究怎么教比较多,研究怎么学却很少,尤其不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目前学校受应试教育的 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知识讲授给学生,通过题海战术,获取较高的分数,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是高分低能,缺 乏创造能力的庸才。素质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学习 的主人,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气温的水平分布”一节,面对的是高中学生,具有一定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两幅 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分析特殊等温线的弯曲情况。即如下:

要求学生自绘0°C或10°C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的变化:

 

教师提问:比较A、B两地气温高低? 比较C、D两地气温高低?

A>10°C

B<10°C

C>0°C

O<0°C

A>B

C<D

学生归纳回答:

图一说明:北半球,夏季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图 二说明:北半球,冬季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气温低。

教师检查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方法的程度(提问):

南半球气温变化情况? 检查结果显示,学生基本上能用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开 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一步寻找等温线分布在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弯曲状况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少学生很快回答 出:七月份南北半球等温线大到呈“M”字型分布,一月份南北 半球等温线大到呈“W”字型分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重视了能力的培 养,变教师“教会学生学”为“教会学生会学”,这样,学生基 本上掌握了分析等温线的方法,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实质。

“合格十特长”的办学思想,强调的是学生个性的发展。由 于学生的智力、知识基础、生活环境等都不一样,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注意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既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又不能忽视对个别尖子学生的加强培养。

素质教育兼顾共性和个性的发展,但更注意全面掌握气温水 平分布的四大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教材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的问题或练习。如从等温线图中,找出世界上最热和最 冷的地方,由于问题在图中较易找到答案,可让中下层学生回答;但为什么世界炎热中心出现在20°N——30°N的撒哈拉沙漠,而不出现在赤道地区,这个问题涉及到太阳辐射、地面状况等因 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让中上层学生回答;为适合高层 次学生的需要,可提出为什么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而不出现在北冰洋上?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4

鲁教版“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编写依据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江苏省根据这一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将其解读为两条基本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本课的标题看,教材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学习“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基础,“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教材首先介绍地域差异的成因和主要表现,并指出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然后,教材给出自然带的概念,并以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受纬度影响的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位置影响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带性。随后介绍非地带性分异现象。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介绍“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和“陆地自然带”。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其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由于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命名。对于自然带知识的掌握,应建立在理解成因的基础上,即位置不同产生的水热状况及其组合不同,也就产生不同的气候类型,而气候类型是对自然植被影响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自然带。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建构可以用图1呈现。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是本课标的核心内容,自然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介绍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其中水平地域分异又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最后介绍非地带性现象。重心是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规律性,教材用五组图形象地阐释了这一知识点。学生通过阅读图3-1-2体会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的变化规律;阅读图3-1-2和图2-4-1寻找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联系;阅读图3-1-3、3-1-4、3-1-5,体会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阅读图3-1-6、3-1-7、3-1-8,体会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阅读图3-1-10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出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两坡的自然带类型及其分布上的差异。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建构可以用图2呈现。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地理景观图片和图表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了解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地理景观图片和图表的分析,推导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分异规律和表现明显的纬度地区;了解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及模式图进行分析并进行图文转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掌握因地制宜的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和辩证唯物主义观以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本部分教学的重点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从教材的逻辑线索看,陆地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铺垫和学习基础;从知识呈现方式看,主要介绍陆地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概念以文字形式呈现,分布以图像形式呈现,并通过自然带分布图的阅读让学生探究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读图说出亚洲东部从赤道到北极的自然带并体会其变化规律。这样既是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铺垫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学习。教学应解决读图能力的培养,包含程序性知识;从学生认知水平看,学生对气候和洋流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为陆地自然带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用图示表达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仍比较模糊,读图能力也较弱,养成学生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是当务之急。

2.教学难点剖析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和雪线的判断是本部分教学的难点。陆地自然带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有两大障碍:其一,虽然学生在大气部分学习了气候类型,但是由于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特点等知识点过多,而且记忆量非常大,所以很多学生对气候类型的掌握并不好,就会对陆地自然带名称和分布的识记产生影响。其二,气候类型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气候类型分布理解的基础上,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二者的关系才能很好理解和记忆,并能进行相关的图文转化和图图转化。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这一知识点的学习难点主要是山体所在的纬度、海拔和坡向等对垂直自然带谱的影响,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1 200米。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另外,判断阳坡、阴坡和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的海拔,山地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通过基带的自然带确定所在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如图3(北半球为例),最低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可知此山于暖温带地区。对于雪线这一难点通过课堂学习、探究分析,必须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一是雪线为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 ℃以下)。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变化,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因素分析如下:①气温:地表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因而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向两极降低。②降水量: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地貌: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缓坡雪线较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二是雪线高度的判断: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图示法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用图示法学习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是本节课的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学习时,先要学生复习回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然后通过观察在学案上标出自然带的名称,最后和气候类型进行对比,以加深学生理解气候对陆地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如图4所示。

比较法 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整理总结知识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讲解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这一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列表比较从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促使学生在理解其分异成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至于混淆相关知识点,如表1所示。

讨论法 鲁教版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活动,都可以运用讨论法,如“读图3-1-12和图3-1-13,体会‘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这句话,分析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丰富多样的原因。”“请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说明认识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讨论一个问题,然后派代表进行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做一些适当的补充。

多媒体辅助法 本节教学内容虽然存在于学生身边,但是作为地理知识学生仍比较陌生,也会感到抽象。因此,讲解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时,可以尽量采用多媒体动画和展示相关内容的图片,把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2.图表使用

(1)“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图3-1-2)。该图比较直观地反映了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学生读图时要注重分析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结合景观图片简要说明各自然带的名称、气候等方面特征。②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这种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即热量条件的影响,当然也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③以亚欧大陆的25°N~50°N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这种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且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明显。④在非洲赤道地区,热带雨林带并没有横贯整个大陆,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分别是多雨的温带森林和干燥的温带荒漠,原因是地形的影响,这是非地带性分布的体现,它使陆地环境更加复杂化。

(2)“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图3-1- 10)。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这种山地垂直带是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水热状况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②南坡与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不同,自然结构复杂的一侧为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结构简单的一侧为北坡。南坡为向阳坡,光热条件好,面向印度洋,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自然带多;北坡由于相对高度小,自然带简单且变化少。③南坡有森林植被,北坡没有。④南坡为海洋性冰川,海拔较低;北坡为大陆性冰川,海拔较高。

3.活动指导

关于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本部分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标活动(以鲁教版为例)要求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说明认识地理环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地理环境差异性的成因和表现以及地域分异规律。这一活动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完成,要求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然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本活动。

五、思考与练习

1.(2010年江苏地理卷)图5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5,回答(1)~(2)题。

(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双项选择):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

(2)对山置的判断,正确的是(双项选择):

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解析:本题组考查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第(1)题,一般而言,在相同纬度,山体的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由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山地东坡和南坡的垂直自然带谱复杂,西坡和北坡的垂直带谱简单,而西坡和北坡的相对高度较小,所以这种差异主要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造成;由图中山体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山体只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体。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积雪冰川面积大,分布的海拔高度低;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少,积雪冰川面积小,分布的海拔高度高。同理,东、西两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积雪冰川带的差异也是由降水量的差异造成。第(2)题,该山体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说明位于南方湿润地区,但是在常绿阔叶林带以下还分布着干旱河谷灌丛带,说明该山于干热河谷一侧。

答案:(1)AC (2)AD

2.(2010年福建文综卷)图6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读图6,完成(1)~(2)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5

一、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强化地理概念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诸多地理概念,如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寒流、暖流,时区、区时,天气、气候,地形、地势,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土流失、荒漠化,水系、水文等。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地理概念,才能正确运用地理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洋流”为例予以分析。怎样区别寒流和暖流?一是要抓住其概念,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是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二是区分二者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三是利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寒流和暖流,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暖流,东岸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暖流,西岸寒流。为了强化学生对寒流、暖流的理解,可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1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洋流a、b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说明理由。

【答案】洋流a、b均为寒流。理由:洋流a、b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问题二:读表1,该海域沿岸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由表中数据知非洲西海岸沿19°S离海岸越近水温越低,离海岸越远水温越高。

问题三:图2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判断洋流L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

二、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地理知识、技能是考查的对象,更是考查的载体。试题从能力立意出发,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影响气温变化因素为例加以分析,气温变化特征包括:年均温、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等方面。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人类活动等。纬度低、海拔高的区域,一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如青藏高原;中纬度、深居内陆的区域,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同一地区,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山地与附原相比,气温日较差小,如我国泰山与济南。

问题一:(据2008年全国卷改编)D湖泊(图3)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答案】(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问题二:(2010年海南卷)读图4,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图4]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

问题三:(2011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5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5]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答案】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像这样设计一组问题,从对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判断,到对两地气温高低的判断与分析,不仅利于学生对单一影响因素的迁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气温因素的整体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建构分析问题的思路,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理迁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培养思维建模能力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如能有效地设计一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建构分析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对于提高描述、阐释、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如以“农业区位”为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及其它。

问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6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模型进行分析,思路如图7。

[图7]

问题二:结合上题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这三道问题,是2012年全国卷的试题,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一的基础上,再来分析这三道问题。

(1)从地形、土壤、水源分布来看,即可推断出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从光照、热量、灌溉条件分析出其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从问题一的分析知该区域棉花品质好、交通条件改善,从本小题设问可反推影响市场销售的因素,还有市场需求量。总结上述几点即可得答案: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从问题一的分析中寻找不利的区位条件: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问题三:结合问题一的图文材料,你认为图示区域是否应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简述理由。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6

一看数值范围:①看极值,辨起伏。读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可估算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②看大小,辨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为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顶部稀疏为高原。③看重叠,辨陡崖。陡崖相对高度H可根据公式(n-1)h≤HH≥A(A为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估算;崖底处海拔高度H 可根据公式B≥H>B-h(B为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估算。

二看延伸方向: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相交。

三看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在同―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凹坡可通视,凸坡不能通视。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直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先根据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计算出各自的相对高度,再根据“坡度=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比较其陡缓。

四看弯曲状况: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弯曲为山脊,向数值高处弯曲为山谷。正对的两组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为鞍部(鞍部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谷的最高处)。

五看闭合情况: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顶或山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为盆地或洼地;介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中间的局部闭合等高线,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其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

即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分析影响因素。判读规律:①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增为南半球。②等温线密集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为气温差异小。如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有:①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②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南方由于受重重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即“高高低低”规律)。导致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寒冷气流等。等温线平直说明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

即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场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判定风向,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为内小外大(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为内大外小(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为高压区中弯曲度大的地方(脊线);低压槽为低压区中弯曲度大的地方(槽线)。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③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风的偏向。④天气分析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性质寒冷干燥;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性质温暖湿润;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四、地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示意图判读:明确识别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判断其大小变化和重要数据落点位置;根据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并获取答案。

地理要素相关联系示意图判读:认真读图弄清题意,从图中提取信息,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知识,进行联想、推断;利用所掌握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知识验证图形的表示方式。

地理要素因果关系示意图判读: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地理要素模式或结构示意图判读: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五、地理分布图的判读

地理分布图在图像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图(如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铁路分布图)、区域综合分布图(如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其判读方法:判断地图所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或要素;读出图中地理事物或要素的位置(经纬、海陆或相对位置);根据图中的分布信息,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知识,分析判断作答。

六、统计图表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