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范例6篇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范文1

一、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强化地理概念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诸多地理概念,如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寒流、暖流,时区、区时,天气、气候,地形、地势,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背斜、向斜,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土流失、荒漠化,水系、水文等。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地理概念,才能正确运用地理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洋流”为例予以分析。怎样区别寒流和暖流?一是要抓住其概念,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是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是暖流。二是区分二者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三是利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寒流和暖流,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暖流,东岸寒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暖流,西岸寒流。为了强化学生对寒流、暖流的理解,可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1是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洋流a、b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说明理由。

【答案】洋流a、b均为寒流。理由:洋流a、b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问题二:读表1,该海域沿岸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由表中数据知非洲西海岸沿19°S离海岸越近水温越低,离海岸越远水温越高。

问题三:图2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判断洋流L是寒流还是暖流,简述理由。

【答案】寒流。理由:中低纬度大洋东岸为寒流。

二、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地理知识、技能是考查的对象,更是考查的载体。试题从能力立意出发,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影响气温变化因素为例加以分析,气温变化特征包括:年均温、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等方面。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人类活动等。纬度低、海拔高的区域,一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如青藏高原;中纬度、深居内陆的区域,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同一地区,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山地与附原相比,气温日较差小,如我国泰山与济南。

问题一:(据2008年全国卷改编)D湖泊(图3)的湖面海拔约3 800米,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答案】(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问题二:(2010年海南卷)读图4,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图4]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

问题三:(2011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5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图5]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答案】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像这样设计一组问题,从对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判断,到对两地气温高低的判断与分析,不仅利于学生对单一影响因素的迁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气温因素的整体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建构分析问题的思路,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合理迁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变式理论设计问题,培养思维建模能力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如能有效地设计一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建构分析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对于提高描述、阐释、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如以“农业区位”为例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及其它。

问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6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农业区位条件的模型进行分析,思路如图7。

[图7]

问题二:结合上题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这三道问题,是2012年全国卷的试题,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一的基础上,再来分析这三道问题。

(1)从地形、土壤、水源分布来看,即可推断出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从光照、热量、灌溉条件分析出其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从问题一的分析知该区域棉花品质好、交通条件改善,从本小题设问可反推影响市场销售的因素,还有市场需求量。总结上述几点即可得答案: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从问题一的分析中寻找不利的区位条件: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问题三:结合问题一的图文材料,你认为图示区域是否应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简述理由。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范文2

思想Ⅰ——相观而善,寻缘找故

·内涵:学生没有无缘无故的错,但结果错了,因而,在试卷讲评中,学生互相观摩、师生切磋琢磨,致力于寻“缘”找“故”。

·案例1:图1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温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曲线(日变化或年变化)

(2)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日变化的是,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A、B两条曲线的夜晚,可能产生霜冻的是曲线,原因是。

测试后,对第(2)问错误答案的统计,学生答案主要有:①阴天昼夜温差小。②阴天云层多,温差小。③阴天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④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温差变小。

笔者分析:四个答案中,都说出了阴天温差小的判别理由,此时如果从表面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无问题。但学生答案①的形成,不知是对类似题目答案的记忆,还是答案表述上的粗枝大叶,难以确定,根据前面对B的选择,表明它对该结果的现象是知道了,但对原理的掌握可能要个别交流才清楚。答案②的形成与前面答案的形成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只是把关注点较为明确地体现在云层的作用,因此,至少让教师明白其分析对象是正确的,但云层到底如何起作用则无法体现。③④两个答案应该对该题的原理有一定的理解,而且能很好地提出大气的保温作用,尤其是④还具体提出大气的逆辐射概念,所以从答案的分析上看,学生对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原理是理解的。但该答案也反映了学生审题中对“日变化”等关键词的把握,因而也导致他们对(2)(3)两题原因分析上缺少比较。

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错误率,并通过错误率的统计,分析存在的知识和能力欠缺之处,还要从学生答案产生的基本过程仔细分析,关注学生错误答案的产生过程,对师生进行交流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反思

首先要求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教师要及时批阅,收集卷面各种反馈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对各种典型错误应进行分类统计,记录哪些是知识性失分,哪些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等;讲评时,学生先诊断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教师明白学生需要何种帮助,师生合作找出错误症结。

其次要求讲评时应对错误原因、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对于错误类型不难归纳,但分析时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心比心”地分析学生出错根源,而且有的学生出错原因和教师所主观臆想的原因不相吻合,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上出错?有否因自己的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的错误?学生要思考错题是怎样形成的,是在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上存在的问题,还是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

再次要求师生关注地理学科的三个视角。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观察世界的思想方法;从空间来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和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把握分析问题的空间尺度;从相互作用综合地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

思想Ⅱ——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内涵:让学生明了自身的优劣,学习要藏之于心应用在外,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能为自己开出“良方”,避免再犯同样的“病”。

·案例2:读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图2),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由于学生无法解答,教师给出的所谓“迎风坡降水多;阳坡光照强,温度高”等“原理”都用不上。而真正的地理原理是“高大的山地对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在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气流受地形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在山地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不断增高,降水很少,成为雨影区”。而教师的原理正是来源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或试题归纳出来的假原理,如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迎风坡,是归纳不出这样的“原理”的。

因此,试题讲解一定要避免牢记习题的现象,应启发学生将其发现的思路表达出来,这样更有助于分析问题所在。在许多知识原理讲解中,最好是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注重题中信息,归纳出地理原理。

·反思

首先着重学生的反思,避免通过多次重复训练而生成技能。一堂试卷讲评课,教师应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自我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思维:释疑——让学生自己说出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是不会、没有审清题、还是笔误等;质疑——接下来对自己的错误有没有怀疑,对正确答案是否理解;答疑——如若自己无法解决就求助其他学生来解释回答。

其次要求教会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提升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试卷讲评时要注意一题多解的训练或是多题一解的训练,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归纳,不要陷入考题中的陷阱;形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在探究中理解的知识最深刻。

再次要求“使获得的知识能在超越原来学习情境的思维中运用(布鲁纳)。”通过学生的反思、联想,感悟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地理学科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它主区域产生影响,用以指导具体地理问题的分析。

思想Ⅲ——善学善问,和易以思

·内涵: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不能靠大量做题训练出来,许多时候“做的多”,还不如“想的多”,自主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是最深的。

·案例3:读图3,判断四地气候的类型。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及解读信息的能力。平时习惯于用柱状图表示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变化,而本题恰恰相反,图的表现方式与平时教学的常用图表现方式发生巨大反差。学生在读图时能发现这一变化,则本题从知识角度分析应该是简单题。根据图示可知①图雨热同期,且7月是高温期,1月最低平均气温低于0℃,因此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图降水集中于7~9月,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因此是热带草原气候,③图雨热同期,降水集中于高温的5~9月,且最冷月的平均气温0℃,因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图7月平均气温最低,而降水是最丰富时期,1月气温最高,降水却最少,所以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选项C正确。但考后的得分率来看仍非常低。

因此,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地理空间记忆和地理因果推理的关键,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如答问、质疑、讨论等),由点及面,举一反三,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评课的目标不只是弄清一次测试的得失,因而,不可就题讲题、就题评题,要从具体内容中“跳出来”,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审题、如何思维、如何答题等,由例及法、由例及类,提炼、形成观念性认识;要让学生总结经验,掌握方法,少走弯路;形成对地理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

还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试卷讲评时宁少勿滥,要找准“变式点” 进行有效拓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思考、去克服困难,教师要作学生坚强的后盾,指导学生大胆尝试,以此有效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课堂上充分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范文3

有效的地理教学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是指学生每节课都能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过程;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学习知识的速度,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学生所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熟练的程度,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有效益,是指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是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是否产生继续学习地理知识的愿望,对今后地理及其他科学习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我积极尝试高效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生本化五步课堂教学流程:学案导学----学生展示----质疑探究----建构知网----当堂训练,提炼为“学―展―疑―建―练”五步教学法。现就教于方家。

1.学

(1)独学。课上把自学案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学生按自学案进行独立自主学习。自学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引擎,是方向盘,它引领学生走向地理知识,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预设课时目标,并把目标转化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理教材、地理图册和辅导资料独立学习。

(2)对学。学生把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同桌小组中讨论解决,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群组。地理学科学习特点是“任务驱动活动化”学习,需要学生在对子中进行互学,对学环节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3)群学。每个对子小组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群组中解决,并且要找出群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巡视各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引导学生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展

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展示重点和难点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展示,既有利于新知的形成,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自编歌诀展。学生针对新学内容,采用歌诀展示。在学习《澳大利亚》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总结的澳大利亚歌谣,“独占大陆的国家,库克船长发现他;特有动物大袋鼠,广袤草原闲溜达;鸭嘴鸸鹋和考拉,远离大陆慢进货;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他是夏;地广人稀好牧羊,农牧生产机械化;煤铁资源储量大,三个美名传天下;人口集中东南部,暖湿气候好安家;港口悉尼墨尔本,首都却在堪培拉。”

画图讲解展。学生在学中国地形时,在黑板上画板图,勾勒中国的主要山脉,填注主要地形区,边填边讲,把四大高、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特征给同学们讲出来,讲解准确清楚。

模拟实物展。学生在学地球自转、公转时,几个学生进行演示,体验到地球运动的特征。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学生能够根据课本模型,用橡皮泥表示山脉、山脊、山谷、鞍部、盆地等地形。学习地球仪时,用乒乓球或废篮球制作地球仪,标注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主题分解展。在学习中东时,主持人说道:这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为油而战,因水而争,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还没有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请各组从“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是什么?中东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中东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中东为什么一直为水而战?”四个话题选择一个进行展示讲解。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把握时机,适时追问,搭桥引路,迷途自返。

3.疑

在展示完重点知识后,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理问题,然后教师围绕本课目标进行筛选1―2个问题再次通过投影呈现给学生,组织学生探究,并进行班级展示。

如学习初一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中“气温的分布”时,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气温的垂直变化”素描图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等值线图,从垂直和水平角度分别总结气温分布的规律。学生在阅读等值线图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而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图,经过小组讨论,得出南半球以海洋为主体,北半球陆地地面积较比南半球面积大,由于海洋陆地热性质不同而导致的。接着教师出示“世界1月气温分布图”“世界7月气温分布图”,进一步观察北半球陆地和海洋等温线弯曲情况,总结气温分布特点。

4.建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地理教学是学生地理知识的建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本节课知识网,绘制地理知识树,并把本节课知识树纳入到上一目中去,同时引出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白地理知识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分三课时完成,其中纬线和经线是第二课完成的内容,此时组织学生绘制知识树,纬线和经线是一层次,其次是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是第二层次,然后继续画第第三次知识,分别是定义、特点、划分、表示符号和特殊线。画完本节课知识树后,然后引导学生在把上节内容再补充出来,这样在画知识树过程中,做到上挂下联,复习上节知识,突出本节课重点,又开启下节内容,从而使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不断消化、融化、内化。

5.练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范文4

(1)知道什么是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 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并能简单解释其原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是先实验(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两个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根据现象说明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分析二:由于液体或空气分子在热运动过程中对悬浮于其中的颗粒的碰撞的不平衡性,使这些颗粒受力不平衡而开始运动,这就是布朗运动.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造成布朗运动的不规则性.另外,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对颗粒的撞击更强,布朗运动更显著.

分析三: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平均速度越快,这是一个宏观统计结果,而对于具体某个分子,温度与其运动速度并不一定存在这一关系,也许温度升高,这个分子的运动速度相反可能在降低.

教法建议

建议一: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扩散现象实验和布朗运动实验都需要认真做.在做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过程中,用稀释的墨汁做悬浊液,过稀时液体中的微粒太少,过浓时亮度变暗,而且微粒连在一起,不便观察,可以多试几次.墨汁也可以不放在载片玻璃的凹槽中而只简单地滴一滴在载片玻璃上,盖上盖玻璃就可以.显微镜的放大率在40倍左右最合适.

建议二:在实验的基础上,推出分子在不停地热运动后,要注意再用热运动的观点解释造成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以便巩固、加深学生的认识.

建议三:有关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的实验除做好演示实验外,若有条件,最好能用计算机模拟一下该运动的微观机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该实验现象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知道分子不停地无规则热运动,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

教学难点: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的微观解释

一、扩散运动

1、演示实验

空气与二氧化氮气体间的扩散现象

2、概念: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的微观解释: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4、计算机演示扩散过程

5、对比实验: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快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6、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如香水味等

二、布朗运动

1、学生观察布朗运动现象

2、微观解释布朗运动:分子撞击不平衡

3、观察布朗运动与温度高低、颗粒大小关系: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4、计算机演示布朗运动现象以及产生原理

例: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CD

评析:熟知布朗运动的实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热运动

由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不同物质形态间扩散速度快慢

组织:个人或分组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范文5

高中地理知识点多、记忆难,地理规律、地理原理难以理解和应用,地理方法难以驾驭,这是很多文科学生的心声,也是一直困惑着地理教师的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文科学生在学习地理中存在着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要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问题化”教学的效果明显。

一、挖掘课堂,形成问题,夯实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课程下,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教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须因时制宜地挖掘问题,形成问题,夯实基础。

1.利用图表挖掘问题

众所周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理高考题多以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这是因为,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和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也是高考命题理想的切入口。因此,图表分析是高中地理教学常用的方法。如在复习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图表进行问题挖掘,可以训练学生一遇图表便自然、主动地去寻找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提高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复习大气垂直分层图时,笔者对有关对流层中的垂直递减率的问题设置了如下两个问题:(1)对流层中的气温与高度有什么关系?请用大气热力原理进行解释。(2)有人说“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请你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掌握逆温、干湿气流垂直气温的变化以及雪线等知识。

近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图表。我们应该通过对教材图表知识的挖掘,帮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争取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2.联系生活挖掘问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要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强调学以致用,考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常接触的生活情境,是近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切合点,充分利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理知识,把生活化的题材引入地理课堂,用现实生活情境设计问题。

例如,讲台风时,可联系历次光顾杭州市的“海棠”“麦莎”“卡努”“菲特”等台风给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情境设置问题。

(1)台风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域,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2)我国为什么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生成台风最多的地区之一,台风从这里形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

(3)台风发生在什么季节?(夏秋)台风的灾害特点是什么?(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4)什么是台风眼?其附近的大气垂直运动为何以下沉为主?天气有什么特点?(台风眼是指位于台风中心的狭小区域,气压极低,气流下沉;台风眼附近的大气要从高空得到大量补充从而形成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5)台风有利有弊,台风在带来灾害性天气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

上述一系列问题,有助于学生把台风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体会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拉近学生生活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切实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巧,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生成挖掘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通过打破教材格局,能让学生张扬个性、交流思想,使始料不及的生成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例如,复习有关西电东送内容时,就有学生提问:东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面临能源不足,那为什么不把工业和人口大量往西部迁移?问题偏离了教学内容,但笔者没有回避,而是引导学生从东西部的差距(见表1)比较入手澄清误区,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要素总是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呈现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抑制学生提“幼稚”的问题,反而鼓励学生积极发掘“幼稚”问题的价值,用巧妙合理的引导“点石成金”;或利用学生的错误认识开发有针对性的补偿性练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

例如,笔者在教学“地球的表面形态”这一节时提问:红海是怎样形成的?不少学生想当然地回答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分离,陷入了阿拉伯半岛是亚洲领土理应属于亚欧板块的误区。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把印度洋板块的范围在图中描一遍,自己动手寻找产生误区的原因,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创设情境,关注热点,回归教材

近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不回避“热点”,很多试题是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的。但地理学科不同于政治学科,没有必要过于强调“热点”,重点应放在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学科基本方法上。另外,高考命题的材料和切入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关注热点,创设问题,不能忘记回归教材。

1.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地理学习的情感。有些热点问题并没有特别的时间性和地域性限制,如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例如,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中考到全球变暖的内容,而笔者在事先组织的复习中恰好用电影《后天》中的情境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影片反映的是全球变暖情况,似乎北纬30°以北更需保暖,为什么?美国总统在电影末处承认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请结合所学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又如,在教学“洋流”一节时,笔者先讲了一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故事:二战期间,德国潜艇一直想进入地中海,因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噪声而被上空盘旋的盟军飞机发现,屡遭深水炸弹的攻击。后来德军发现关闭发动机、利用密度流就能顺利通过英军的严密把守,悄无声息地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给英军地中海舰队以沉重打击。然后出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1)故事告诉我们,潜水艇在出入直布罗陀海峡时熄灭发动机就能避开对方的监听。那么,德国潜艇在关闭发动机后,是靠什么作动力前进的?请利用所学的洋流知识分析该事例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

(2)直布罗陀海峡的洋流是什么类型?

(3)潜艇进入海峡时,停息的深度是否一样?

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热点回归教材”的原则,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在教材上,答案基本可从课本中找到,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利用时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复习能源一节时,笔者利用南方雪灾设置了以下问题情境: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雪灾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在湖南,有30万人被大雪围困;在武汉,小白菜每斤卖到3.5元;在贵州,有18个县一度完全停电;在安徽,积雪最深处达50厘米。南方雪灾共造成62亿的经济损失。请结合“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

(1) 阅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指出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

(2) 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冷空气过境)的影响,其成因是 。

(3) 南方冰雪灾害给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在地理教学中利用“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提升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组合问题,串联知识,整合教材

有人说,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个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只只等待点燃的火把。对此,笔者深有同感。要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教师应对分布在不同章节的知识进行融合、串联、组合,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1.问题训练,触类旁通

良好的问题具有典型的意义,能为学生吸收或同化其他知识提供理想的思维框架,帮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以复习等值线知识为例,通过对等高线的一系列问题的组合与训练,其他等值线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因为等高线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得等高线本身的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做“一题”通“一类”。须知,教材呈现的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只是一个导入教学的案例,只有用这些案例牵头组织起系列问题,才能理顺教材思路,巩固基础知识,合作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触类旁通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迁移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在等值线图的判读中设计了如下试题。

如左图所示,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B. 湖泊水是该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

C. 图示区域最有可能位于南半球

D. 湖泊为咸水湖

(2)A地未来几日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 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 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 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值的大小关系是a

B. d、e值的大小关系是d>e

C. 图示区域可能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

D. 若e为0℃,则图中河流出现凌汛现象

上述练习把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有机地综合在一幅图内,收到了做“一题”通“一类”的良好复习效果。

2.问题融合,揣摩解答

高中地理以系统地理内容为主,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落实于一定的区域。因此,有的地图侧重考查分析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找出答案;有的地图提供了一个区域背景,围绕着该区域背景组成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有的地图故布疑阵,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知识予以破解,等等。其实任何一幅区域图,考的内容无非是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其延伸内容,只要我们有机地融合问题,就能让学生经过揣摩正确解答。

例如,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36题就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海域这一区域为载体,要求学生通过对图中信息的获取,回答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气候类型及其成因、外力作用及其地貌形态、生产活动布局等主干知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尤其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多创设一些相关区域图的问题,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联系,以一图覆盖全书知识的复习。

例如,下图为某岛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岛山脉的走向,在图中用“■”画出该山脉的位置,并分析该山脉的形成原因。

(2)分析该岛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该岛东西两侧的降水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该岛的铁路分布有何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其实高考试卷只提供一个很小的区域或模拟一个区域,要正确回答就必须知识迁移,把试卷提供的区域地图放到符合条件的大的区域中,然后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试卷也可能以隐性的形式提供信息,需要考生尽可能利用图中信息进行审题,准确理解题意,从而挖掘出隐性信息,正确组织答案。

3.问 题改造,综合提升

设计的问题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以对已有问题进行改造,使其精髓渗透到其他问题之中,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不过改造后的问题,应符合大纲要求和考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复习气候专题时,气候类型的判读变式图多种多样,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题:下图为临太平洋某地气温与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所处自然带是 ,所面临的洋流名称是 。

(2)与该地同纬度的大西洋西岸有世界著名

的 草原。当该著名草原正值雨季时,我国长江口的盐度为一年中的 (较高、较低)时期。

(3)图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范文6

求证性。课堂提问是最为简便的检查教师的备课、讲授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能否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的方式。

启发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或讲授时,设置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自觉思索。

警戒性。学生在长时间听课之后,容易分散注意力,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然而,警戒不是惩罚,提问只是对听课不认真或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提醒而已。

激励性。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各异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回答问题正确后的愉悦,增强成功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追求成功的信心。

调节性。好的课堂提问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因此,设计的问题,既要科学,又要根据课堂现状,进行随机调整。

二、地理课堂提问实例――以“城市的区位因素”为例

【实录一】

师:由图6.7分析可知,城市大多分布在温和湿润的地区,那么桂林是什么气候?

生:亚热带湿润气候。

师:找出三大城市带的分布区。

生:北纬60度以南的欧洲地区;东南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

师:三大城市带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那么是中纬度分布多还是低纬度分布多?为什么?

生:中纬度分布多,气温、湿度都比较合适。

师:世界城市带主要分布在中低温度的沿海地区,是因为其有适度的气温和降水。那么世界上有城市并不建在沿海地区吗?大家举几个例子。

生:有,如新疆和西亚地区。

师: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不适合城市建设的气候原因是什么?

生: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

【实录二】

师:世界三大城市带主要分布在30°至60°的中纬度地带,大家还记得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吗?

生:0°至30°是低纬度地区,30°至60°度是中纬度地区,60°至90°是高纬度地区。

师:世界三大城市带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是受气候的影响,那么气候主要是受什么影响呢?

生:主要是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师:那形成城市带的地区是受什么样的气温和降水影响?

生:适度的气温,适度的降水。

师:大家看书44页,把这句话画出来:“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度的气温”。大家说这是方法还是知识?

生:方法。

师:所以在答题时,这就是关键点:“适度的降水,适度的气温”。在考试时,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问“在此处建城市的气候原因是什么?”就可答“适度的降水和适度的气温。”现在大家齐读一段话。

生:(学生齐读)。

师:这个图认不认识?

生:纬度的变化引起气温的变化

师:这图是什么意思?

生:距海陆的远近引起的降水变化

师:南北变化主要引起温度的变化,东西变化主要引起降水的变化。

三、两段实录的对比与思考

由实录一、二,就教师提问整体的连贯性来讲,实录一比较零散,内在的联系不强,各个问题:“桂林的气候”、“三大城市的分布”、“中低纬度城市分布哪个更多”、“违反一般规律不在沿海建的城市”、“高海拔不适合建城的原因”之间比较零散。实录二不但连贯性强,而且从前到后层层递进。从“三大城市带”引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再由“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引出“气候的影响”,由“气候的影响”再引出“气候的因素”,由“气候的因素”引出课本的“关键点”,再由“关键点”引起对以往知识的回顾。

由实录一、二,就提问的启发性来讲,实录一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强,许多问题较为浅显,不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教师提问:找出三大城市带的分布区。”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很容易在书上找到。实录二对学生的启发性较强,如“教师提问:世界三大城市带分布在中纬度地区,是受气候的影响,那么气候主要是受什么影响呢?”这种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自觉思考。

由实录一、二,就重点的突破来讲,实录一的提问涉及到一般性的知识,但对考试的重点即答题的得分点没有涉及。例如,“找出三大城市带的分布区”。实录二,不仅有知识的点播,例如,“大家还记得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吗?”更有关于重点考点的点播,如“大家看书44页,把这句话画出来:‘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度的气温。’大家说这是方法还是知识?”又如,“所以在答题时,这就是关键点:适度的降水,适度的气温。”

由实录一、二,就图文结合提问来讲,实录一的提问涉及到关于图的提问,但是仅仅利用课本上的原图,由于课本原图信息量比较大,导致学生可能抓不住教师提问的重点。实录二的提问更注重图文结合的使用,但是并非照搬课本原图,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其提炼的简化图,这样的图不仅清晰明了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更利于学生记忆以及做课堂笔记。

四、产生精彩提问的方式

1.从思维过程的角度提问

(1)用演绎法进行提问。在地理课本正文中总有一些结论性语言,如定义、规律、开篇第一段等。它们必然是整篇课文的总结归纳,只要将其要素进行分解,就是最佳的提问。如人教版高一上册3.1“地壳物质的组织与循环”一节,开篇第一段讲到:“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其中要素是:“组成矿物的岩石有哪些?”“岩石的类型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形成的?”“组成地壳的物质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这些问题就可以在后边的正文中找到答案,从而掌握教材。

(2)用归纳法进行提问。在课本正文中经常陈述各种地理现象,这时可以设问:为什么要陈述它们、各有什么共性、反映了何种地理规律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能归纳出课文的本意。如人教版高一下册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两节中分别讲述了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在课程结束时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各有什么特殊性与共性、反映了何种地理规律等。

2.从提问的性质考虑提问

(1)根据因果关系设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4.1“气候资源”一节中,“气候资源的特点”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两个小标题可以用因果关系进行提问,影响“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资源与建筑”、“气候资源与交通”的“气候资源特点”有哪些?从因果关系上使学生对教材有整体性的把握。

(2)根据本课前后矛盾设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2.4“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在介绍完大气环流模型――三圈环流之后,可以对学生提出:“实际的大气环流比三圈环流复杂”,引起学生思维的激烈撞击,引发其好奇心。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三圈环流模型是基于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但是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并非均匀,那么大气运动的实际情况是怎样?受到什么因素影响?”从而自然引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从课本内容出发提问

(1)围绕课文题目提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一节的三个小标题依次是:“一、地壳的变动”、“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教师可以这样质疑:“这三者关系如何?”稍加思索就可以发现,一是涉及地壳变化的力学原因,二是涉及地壳运动变化的形式,三是涉及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这样从原因、形式、结果进行提问,就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整体理解。

(2)围绕课文难点提问。例如,人教版高一上册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中“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读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与黄赤交角”,找出:地轴、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获得“一轴”、“两面”、“三角”的感性知识,然后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并思考:地球公转运动时,有哪些要素是不变的(公转方向、地轴指向、黄赤交角大小)?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这样始终围绕“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难点知识,层层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规律,既有利于突破难点,教会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又能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其思维。